第二百一十九章 血裳絕仙劍

司徒玄略之所以不在第一時間拔劍,並非是因爲他疏忽大意,更不會是因爲自大輕敵,而是因爲拔劍本身就是“血裳絕仙劍”的一重變化。

自古以來就有拔劍術的技巧,將拔劍出鞘與偷襲斬擊合二爲一,意圖在出其不意之下造成一擊必殺的結果。發展至後來,又與閉鞘蓄氣結合,結果就是平日裡長劍等閒不會出鞘,而出鞘一劍威力奇大,甚至還有刺客殺手之流用十數年的時間來蓄養一劍,然後以這一劍刺殺遠勝自己的高手,又被稱作是一生僅此一劍。

司徒玄略攜帶的“血裳絕仙劍”便是如此,至今已有近十年未曾出鞘,其威力可想而知。不過金蟾叟見多識廣,也看出了這一點,兩次打斷“血裳絕仙劍”的出鞘。

要知道“血裳絕仙劍”並非純粹劍器,與“人間世”、“叩天門”都有不同,概括而言,“血裳絕仙劍”對於用劍之人並無太多境界要求,“人間世”、“叩天門”貴在能與持劍者的境界修爲相合,持劍者的境界修爲高上一分,劍的威力就會大上一分。不過如果僅僅在天人境界,“血裳絕仙劍”和“天魔斬仙劍”的威力卻是要勝過“叩天門”和“人間世”,換而言之,當今世間,“叩天門”在李道虛手中才能發揮最大威力,唯有李玄都手中才能將“人間世”發揮極致。

此等情況下,“血裳絕仙劍”和“天魔斬仙劍”反而是最適合天人境大宗師的兵刃,再配合“劍骨”之軀,司徒玄略對上高一個境界的對手也足以抗衡一二。

金蟾叟能兩次將“血裳絕仙劍”強行推回劍鞘之中,可見其修爲之高、境界之深。緊接着,金蟾叟又是一掌平推,不僅將刺入自己手背的所有牛毛劍氣悉數逼出體外,血紅小點轉瞬自愈消失,而且五指彷彿遮天蔽日一般,充斥了司徒玄略的視野,可謂是一葉障目不見五嶽,就連司徒玄略體內氣機的運轉都變得凝滯起來。

在一衆觀戰之人看來,金蟾叟的出手當真是平平無奇,波瀾不驚,不說山搖地動的威勢,便是聲響也沒有半點。甚至許多修爲稍低之人,就看到兩人一觸即分,司徒玄略想要拔劍卻沒能成功,然後身形一晃,似乎被金蟾叟推了一下。

不過兩人腳下地面已經化作齏粉,可見金蟾叟也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般雲淡風輕。

天下五大宗門,正一宗、清微宗、無道宗、陰陽宗、補天宗,剛好對應原本的東南西北中五大地仙,清微宗能夠雄霸江北,李道虛固然功不可沒,可清微宗中人才輩出也是不能忽略的事實,無論是張靜修,還是徐無鬼,都自認在識人授徒方面遠不如李道虛,如果司徒玄策不死,李玄都不曾離開清微宗,那麼清微宗就是一門三地仙了,甚至李太一在多年之後,也未必不能躋身長生境,如此一來,在近二百年中,清微宗都能獨尊於江湖。

在人才濟濟的清微宗中,司徒玄略能夠擔任天機堂堂主,長期居於清微宗核心,可見其不俗之處,不是一個司徒家出身就能解釋得通的。

事實上,李道虛雖然待李道師更爲親近,但更多是因爲多年的師兄弟以及連襟的緣故,真要說起做實事,李道虛還是更爲依仗司徒玄略。

司徒玄略受了金蟾叟的一推之力後,並未如金蟾叟所想的那般的飄飛出去,只是身子一晃,便化解了這股看似輕描淡寫的磅礴巨力。

下一刻,司徒玄略的體魄連同身上的衣物都生出變化,彷彿玉石雕就,呈現出半透明之色,以至於光線扭曲,使得司徒玄略的實際位置與眼睛看到的位置有了微妙的偏移。

金蟾叟沒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到這一點微妙變化,被司徒玄略趁機以劍指點中肩頭,爆開一簇血花。司徒玄略已經修成“劍骨”,身體毛髮無一處不能媲美劍器,金蟾叟被司徒玄略戳中一指,便如同被司徒玄略刺中一劍,再加上儒門不以體魄見長,還是受到了些許影響。

趁此時機,司徒玄略再次握住腰間“血裳絕仙劍”的劍柄,試圖拔劍出鞘。

金蟾叟見此情景,心知再想阻擋司徒玄略拔劍恐怕爲時已晚,乾脆直接一掌朝着司徒玄略拍來,擺明了就算司徒玄略成功拔劍出鞘,也要傷在他的一掌之下。

司徒玄略右手握住劍柄,左掌迎上。此時司徒玄略的體魄已經有了幾分劍器特質,如玉石一般堅硬,迎上金蟾叟的一掌之後,司徒玄略的整條手臂便如一柄長劍寸寸碎裂,同時也有一道劍氣從他的掌心激盪而出,刺在金蟾叟的掌心之上。

金蟾叟身形一震,向後飄退,擡掌一看,他的整個掌心已經是血肉模糊,可見白骨。

就在此時,司徒玄略終於拔劍而出,只見得一道淡淡的血色漣漪以司徒玄策爲中心向四周擴散開來,首當其衝的便是金蟾叟。血色漣漪毫無阻礙地穿過金蟾叟,沒有觸發任何護體罡氣或者寶物,就好似清風拂面,可金蟾叟的麪皮上卻猛地涌上一抹不正常的血紅,金蟾叟只覺得體內氣血翻涌不休,一身鮮血似乎要破體而出。

金蟾叟心中一驚,暗道“血裳絕仙劍”果然不同尋常,立時運轉“浩然氣”鎮壓體內翻涌的氣血。

另一邊,司徒玄略手中多出一劍,比起“天魔斬仙劍”要略長稍許,劍鋒薄如蟬翼,兩側劍刃都近乎透明,唯有在中間一線位置有一道血線。

方纔拔劍便是“血裳絕仙劍”的第一重變化,之所以很難防備,是因爲這一重變化並非直接傷敵,而是加速氣血流轉,反而有治癒內傷的奇效,可凡事總有限度,便是治病救人的良藥,若是服用過多,也會變成要人性命的毒藥,“血裳絕仙劍”的第一重變化便是如此,影響對手體內氣血,再以氣血影響氣機,若是應對出錯,自身體內氣血和氣機便會結成一張大網,阻塞經脈、穴竅,圍困丹田,等同是自己將自己困死,不過金蟾叟畢竟是天人造化境的高手,修煉的又是幾乎沒有任何破綻弱點的“浩然氣”,雖然應對起來有些棘手,但還不至於無法應對。

緊接着司徒玄略手提“血裳絕仙劍”,身形一掠,化作一道血色長虹直奔金蟾叟而去。

金蟾叟在平復氣機之餘,揮袖相擊,如精鐵碰撞,響起一陣不同尋常的金石聲。

金蟾叟微微皺眉,身形向後飄退。司徒玄略緊隨其後,手中“血裳絕仙劍”生出第二重變化,只見得“血裳絕仙劍”開始由實化虛,整個劍身在剎那間凝縮成一個血點,乍一看去,就好像司徒玄略手中只有一個劍柄,十分詭異,司徒玄略的動作不變,仍舊照常運劍。

慈航宗的“慈航普渡劍典”中威力最大的一式名爲“萬劫佛光”,其中關鍵就在於執火不焦指,其功在神速。尖釘入金石,聚力在一點。而“血裳絕仙劍”的第二重變化也是如此道理,凝聚於一點,威力大增,只聽得“嗤”的一聲響,金蟾叟的袍袖被這一劍撕裂,繼而司徒玄略一劍中宮直進,這次不是刺向金蟾叟的肩頭,而是直刺胸口。

隨着尖銳聲響,金蟾叟胸口位置的衣袍寸寸碎裂,顯露出外袍下的一身金甲。

這件金甲沒有肩甲、臂甲、腰甲等部位,只是護住了軀幹,在正中位置還有一面可以映照人影的護心鏡,化作一點“血裳絕仙劍”便是刺在了這面護心鏡上,未能建功。

道門這邊寶物層出不窮,儒門這邊也有寶物,除了送給王天笑的理學聖人的隨身玉佩,金蟾叟身上的這件寶甲也是其中之一,鑄造於前朝大晉年間,曾經是皇室珍藏,在金帳鐵騎踏破大晉的大好河山之後,這件寶甲流落江湖,幾經輾轉落入了儒門的手中,雖然不能與“陰陽仙衣”相提並論,但也是寶物中的頂尖上品,關鍵就在於“堅固”二字,就算是硬捱上長生境的一擊,也不算什麼,唯一不足是這件寶甲因爲材質太過稀少的緣故,只能護住上身,不能覆蓋全身,功用就大打折扣了。

司徒玄略臉色微變,身形倒掠,掌中“血裳絕仙劍”生出第三重變化,只見得“血裳絕仙劍”由一點化作一線,細如絲髮,卻又延續極長,就好似一條極細的長鞭。

司徒玄略手腕一抖,“長鞭”席捲而出,故意繞開了金蟾叟軀幹上的金甲,攻向金蟾叟的頭顱和四肢。

金蟾叟縱身躲開,劍氣在地面岩石上一陣猛烈劃抹切割,摧枯拉朽。

金蟾叟本以爲自己能輕鬆拿下司徒玄略,沒想到會陷入到現在這般局面之中,雖說金蟾叟仍舊不覺得司徒玄略能勝過自己,但心中卻是生出幾分惱火之意。

金蟾叟索性震碎身上的殘破衣物, 只剩下中衣和寶甲,同時掌中也出現了一柄長劍,劍首位置直接是蹲坐着一隻金蟾。

第一百五十七章 秦巷別院第六十三章 國之利器第一百一十八章 結束第一百一十一章 寒霜覆草第一百五十章 四脈傳承第一百零五章 異獸之血第九十二章 大賢良師第二十三章 沈大先生第二百零八章 龍希勝第五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一百七十章 棋盤棄子第二百七十章 老祖上身第三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零八章 巫咸第十五章 月離別第一百一十二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五十二章 師兄師妹第一百九十五章 白骨流光第一百零七章 合力伏魔第一百九十一章 風起遼東第一百四十二章 三十三重天第一百零二章 血陣煉屍第六十四章 只是出劍第二十五章 天下第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反責衆人第四十九章 秦家寶船第十八章 飛騎第一百九十三章 洞中二人第一百九十章 高出三寸第八十九章 玉門關第六十三章 天書十卷第五十八章 找出他第九十六章 暗流第一百二十六章 聽風樓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山屍影第一百八十章 策凌第一百零七章 一旬光陰第三十四章 道可道第五十七章 煉魂化身第九十一章 兒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素王第六十五章 棋盤天地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先生至第八十三章 江湖盛事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二十七章 天師地師第一章 人言可畏第四章 西域尋蹤第四十六章 朝日第十六章 劍氣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寶瓶印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翻地覆第一百七十四章 凝聚假丹第一百六十八章 對影成三人(下)第一百二十章 御六氣之辯第一百七十四章 凝聚假丹第一百四十五章 孤兒寡母第八十六章 客卿候選第五十二章 飛昇離世第一百四十章 媾和第二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一百零一章 當世五絕第十七章 一園一觀第二十一章 如此行徑第二百五十七章 清微四老第二十一章 如此行徑第一百一十六章 狐妖第二百零八章 龍希勝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魔第三十七章 二次和談第一百一十七章 春秋皆度第一百七十三章 地師行蹤第三十六章 非仙非俠第九十一章 廣妙姬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政第六十一章 三綱陣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二個夢第十章 司徒玄策第八十三章 秦道方第二十九章 人無再少年第四十五章 宋政之謎第六十四章 詞牌爲名第一百八十六章 踏月而至第二百一十六章 問話對答第九十七章 羅夫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七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紫府白絹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劍成陣第二百六十三章 銀圓第二百零五章 五太之妙第七十三章 太上丹經第二百零六章 血嬰啼哭第一百九十五章 八方雲動第七章 釋疑第八十三章 江湖盛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紫公第一百零二章 夫妻飲酒第二十章 留影石第二百三十三章 曲畢飛書至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壞金身
第一百五十七章 秦巷別院第六十三章 國之利器第一百一十八章 結束第一百一十一章 寒霜覆草第一百五十章 四脈傳承第一百零五章 異獸之血第九十二章 大賢良師第二十三章 沈大先生第二百零八章 龍希勝第五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一百七十章 棋盤棄子第二百七十章 老祖上身第三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零八章 巫咸第十五章 月離別第一百一十二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五十二章 師兄師妹第一百九十五章 白骨流光第一百零七章 合力伏魔第一百九十一章 風起遼東第一百四十二章 三十三重天第一百零二章 血陣煉屍第六十四章 只是出劍第二十五章 天下第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反責衆人第四十九章 秦家寶船第十八章 飛騎第一百九十三章 洞中二人第一百九十章 高出三寸第八十九章 玉門關第六十三章 天書十卷第五十八章 找出他第九十六章 暗流第一百二十六章 聽風樓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山屍影第一百八十章 策凌第一百零七章 一旬光陰第三十四章 道可道第五十七章 煉魂化身第九十一章 兒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素王第六十五章 棋盤天地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先生至第八十三章 江湖盛事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二十七章 天師地師第一章 人言可畏第四章 西域尋蹤第四十六章 朝日第十六章 劍氣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寶瓶印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翻地覆第一百七十四章 凝聚假丹第一百六十八章 對影成三人(下)第一百二十章 御六氣之辯第一百七十四章 凝聚假丹第一百四十五章 孤兒寡母第八十六章 客卿候選第五十二章 飛昇離世第一百四十章 媾和第二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一百零一章 當世五絕第十七章 一園一觀第二十一章 如此行徑第二百五十七章 清微四老第二十一章 如此行徑第一百一十六章 狐妖第二百零八章 龍希勝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魔第三十七章 二次和談第一百一十七章 春秋皆度第一百七十三章 地師行蹤第三十六章 非仙非俠第九十一章 廣妙姬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政第六十一章 三綱陣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二個夢第十章 司徒玄策第八十三章 秦道方第二十九章 人無再少年第四十五章 宋政之謎第六十四章 詞牌爲名第一百八十六章 踏月而至第二百一十六章 問話對答第九十七章 羅夫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七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紫府白絹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劍成陣第二百六十三章 銀圓第二百零五章 五太之妙第七十三章 太上丹經第二百零六章 血嬰啼哭第一百九十五章 八方雲動第七章 釋疑第八十三章 江湖盛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紫公第一百零二章 夫妻飲酒第二十章 留影石第二百三十三章 曲畢飛書至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壞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