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十六章 是非

歐陽文博覽羣書,滿腹經綸,自然知道理學聖人的這句話,出自那場大名鼎鼎的“王霸之辯”。

先前他對於樓心卿所言的“儒門上下也是將清平先生視作半個儒門弟子”,還有些不以爲然,現在卻是要刮目相看了。不論這位清平先生行事如何,其人的確是有真才實學的。可惜一身所學並非正統儒學,摻雜了太多法家、墨家乃至於佛道兩家的東西,難免似是而非。

不過歐陽文也不敢因此而小覷清平先生。

李玄都繼續說道:“理學聖人的老師更甚,曾言道:‘元聖死而道不行,亞聖死而學不傳。道不行,百世無善政;學不傳,千載無真儒。’這兩位大儒等同是將千百年來的儒門正統一筆抹殺,將萬千儒生開革出儒門。以此爲分水嶺,儒門之中開始興起理學,直到本朝心學聖人出世,纔是心學與理學並存。”

“心學聖人年輕的時候,其實也算是理學弟子,也懷有‘得君行道’之念,結果卻因爲上書彈劾當朝內相而險些身死。這纔有了心學聖人後來的石棺悟道之舉。亞聖有云:‘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心學聖人不能像佛道兩家那般退讓,可‘得君行道’又求之不得,於是心學聖人提出了‘覺民行道’。何謂‘覺民行道’?便是教化百姓,讓百姓知禮,然後通過百姓來‘行道’,可以繞過帝王。”

歐陽文臉色大變。

然後就聽李玄都說道:“我曾與齊王深談,齊王也有過類似說法。齊王認爲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想要讓人知禮,想要‘覺民’,要先做到倉稟實和衣食足,要讓百姓們吃得飽飯,不必整日辛勞都耗費在謀生一事上,然後才能讀書識字,最終由下而上,改變世道人心。”

李玄都繼續說道:“這便又繞了回來,如何倉稟實和衣食無憂?還是要着落在朝廷上面,也就是‘得君’。‘覺民行道’也好,‘得君行道’也罷,都繞不開百姓安居樂業,要讓百姓安居樂業,首先便要平定戰亂,使天下太平。然後是不再使世道固步自封,如儒門這般,妄想訂立一個規矩便能管得了後世千萬年,那是癡人說夢了。”

歐陽文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反駁李玄都,只能說道:“人人如龍,實乃大志向。”

李玄都淡然道:“天下間有被餓死的‘龍’嗎?在談人人如龍之前,還是先解決餓殍遍野的問題更實際一些。”

歐陽文點頭道:“清平先生所言極是。”

其實歐陽文聽懂了,李玄都所說的不外乎就是一個意思,“得君行道”是自上而下,“覺民行道”卻是自下而上。兩者大不相同,而如今的儒門中人雖然多是心學之人,但骨子裡還是“得君行道”的那一套。至於李玄都,他和地師一樣,不完全認可“得君行道”,也不完全認可“覺民行道”,他們反而認爲這個世道太過固步自封,需要打破一些規矩,不過這種變革並非“道”的變革,而是“術”的變革,這兩人竟是希望以“術”來改變“道”,實在讓人難以理解,若非此二人不是尋常之人,他都要出言譏諷了。

李玄都道:“駙馬可以把我的這番話轉述給太后,也轉述給龍師傅,看看他們怎麼說。”

歐陽文應道:“是。”

樓心卿見李玄都不是一口回絕,覺得此事大有餘地,望向李玄都,希望他能給出一個肯定的答覆。

李玄都說完一番話,便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微微閉上雙目,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樓心卿見李玄都這般神態,知道他正在思考斟酌,便耐着性子坐在那裡靜靜地等着。

不平靜的反倒是徐九,雖然事前李玄都已經給他交過底,但他沒想到朝廷能夠開出如此有誠意的條件,確乎關係重大,他開始擔心李玄都會不會臨時改變主意。

正因如此,徐九也想從新主身上發現些許暗示,目光始終望着李玄都,可什麼也不曾發現。

等待畢竟是有限度的,見李玄都始終閉目端坐一言不發,樓心卿忍不住開口道:“清平先生……”

李玄都終於睜開了雙眼。

徐九、樓心卿、徐載鈞、歐陽文的目光都落在了李玄都的身上,等待他的答覆。

李玄都緩緩開口道:“我現在不能說答應你,也不說不答應你。還是請樓姑娘、世子、駙馬先回帝京覆命,看看太后是怎麼說,如果太后真有誠意,那麼我們還會再見面的。”

樓心卿的臉上頓時有了笑意。

這便是同意了。對於長生之人來說,金銀是俗物,權勢也只是一時,可千百年的生前身後名卻是個難以拒絕的誘惑,就算清平先生也難以免俗。與這些比起來,死幾個人算什麼,張肅卿又不是他的生身之父,談不上殺父大仇,張白月不是他的結髮之妻,談不上奪妻之恨。李玄都的義父是李道虛,可是站在太后娘娘這邊的,這纔是父子同心。如今妻子是秦大小姐,有了新人自然忘舊人。

樓心卿站起身來,道:“若真如清平先生所言,也許我們下次見面就是在帝京城了。”

徐載鈞和歐陽文也跟着起身。

“這也是說不準之事。”李玄都站起身,對身旁的徐九吩咐道,“替我送一送客人。”

“是。”徐九應道。

樓心卿畢恭畢敬地行了一禮,“告辭。”

李玄都目送着一行人離開自己的書房,直到完全消失在視線中之後,才坐回座位上。

不多時後,秦素來到了李玄都的書房,問道:“客人走了?”

“走了。”李玄都重新打開硯臺,發現硯臺裡的墨已經有些幹了,往裡面倒了點水,準備重新磨墨。

這塊墨是一位江南名宿拜訪李玄都時送的,大有來頭,乃是出自當世制墨大家之手的“千秋光墨”,雖然比不了進獻宮裡的“紫玉光墨”,但也相差無幾了。背面以陰文書就“千秋光”三字,而正面則是以陽文所寫的落款。市面上這樣的一塊墨,最少也要五千兩銀子。李玄都本不太捨得用這樣貴重的墨,不過他轉念一想,他現在寫的東西也要流傳後世,自然要用好墨。

秦素走到書案旁邊,從李玄都手中拿過墨錠,“我來吧。”

李玄都樂得美人素手磨墨,問道:“你都聽到了?”

秦素一手撩起袖口,露出雪白皓腕,一手拿着墨錠在硯臺中磨墨,回答道:“聽到了。你這是緩兵之計?”

兩人心有默契,秦素根本不覺得李玄都會因此而改變心意,而是認爲李玄都另有圖謀,徐九反而擔心李玄都會臨時改變決定,這是徐九萬萬不能相比的。

“算是吧。”李玄都點頭道,“他們只要心存僥倖,就不會魚死網破,更不會全力防備我們,那麼我們就能徐徐圖之。”

秦素笑道:“就你心思多。”

李玄都道:“這可怨不得我,是他們主動找上門來的。只要心存幻想,就是這樣的下場。”

說到這兒, 李玄都感慨道:“素素,你今天知道我爲什麼不提報仇了吧?”

“爲什麼?”秦素專心磨墨。

李玄都道:“因爲報仇真不難,如今我還未有所動作,甚至還沒有去帝京,他們便肯爲張相平反了,如果我更進一步,儒門把謝雉當作棄子也並非不可思議之事。所以我並不覺得報仇是難事,只是水到渠成之事罷了。我們現在做的這件大事,纔是真正的難事。”

秦素輕輕“嗯”了一聲。

李玄都想起先前樓心卿所說的話,輕聲複述道:“多少年江湖較短長,到頭來爲誰辛苦爲誰忙?英雄豪傑識時務,何苦出生入死弄刀槍,倒不如拋開名利枷鎖,逃出是非之鄉,醉裡乾坤大,笑中歲月長,不管成王敗寇,休給他人做嫁裳。天下分合,我有何憂?”

秦素擡起頭來,說道:“這話似乎……有些道理。”

“的確有些道理,不過更多還是歪理罷了。”李玄都輕哼一聲,“這段話總結起來,唯有八個字,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真可謂是誅心之言,只知道明哲保身,只有范文正公的‘窮則獨善其身’,卻忘了范文正公的‘達則兼濟天下’,極致利己而半點不肯利人。不愧是真傳宗出身,真正傳承了祖師楊朱的‘拔一毛利天下不與也’。”

秦素想了想,贊同道:“這倒是。如果在太平盛世說這樣的話,那麼還算有幾分道理,可如今亂世,蒼生塗炭,再說這些話便有些不合時宜了。”

李玄都道:“想來這位樓姑娘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口,我替她補上:‘山河破碎日長,天下太平渺茫。’我不信蒼天給我諸多機緣造化,讓我有一身境界修爲,就是讓我做一個酒裡乾坤大的富貴閒人,我若真能棄天下而不顧,看着那麼多人受苦而無動於衷,安心做一個逍遙世外之人,那便是蒼天瞎了眼,也是我沒了良心肝肺。”

第二十三章 結髮尋人第九章 浮雲飛燕第六十四章 往事成煙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一百零一章 雨落磅礴第二十二章 重回客棧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軍開拔第七章 不知先生第三百一十四章 追逃第一百零九章 鎖妖塔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江悠悠第一百九十四章 魔刀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怪少年第一百六十九章 逝者已矣第八十一章 客卿第六十五章 紅粉骷髏第一百零六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四十七章 醉仙樓第十九章 蓮咒之法第七十章 紫氣水劍第二十八章 東昌府第三十二章 殺機第三十章 嶺南馮氏第一百三十九章 對錯黑白第七十章 權謀之道第七十三章 玉盈法師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路見聞第六十一章 木劍敕鬼第六十三章 時光之爭第一百二十章 慶功宴第二百章 忘八無恥第二百章 各有玄妙第六十七章 對坐夜談第二十九章 霸王夜宴第二百零五章 玄素引雙行第二百一十三章 八門金鎖第一百零四章 偷襲圍攻第十章 屍丹之用第四十二章 改頭換面第一百九十八章 龍老人第二百二十章 變化無窮第四十三章 馮家老店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第八十四章 青丘山洞天第二百九十六章 光暗第七十四章 五行成丹第二百零九章 一夕安寢第一百章 嚴夫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百六十劍第二百一十五章 名妓第一百六十九章 石姐姐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二人第四十五章 煉屍堂主第一百六十五章 故人第七十章 權謀之道第八十三章 男女之間第一百一十一章 寒霜覆草第四十章 事後第一百五十八章 屍姬屍火第一百九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三十二章 馮家小姐第二百零五章 考校第二百二十章 對峙第一百四十四章 靜心堂議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追逃之間第三十六章 道術第一百七十七章 故地尋幽第一百五十六章 登山第一百零九章 羣起攻之第二百四十四章 以衆擊寡(六)第八十七章 伏擊刺殺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二百三十章 隱士密會第一百六十二章 真身第七十二章 堂主島主第一百零八章 天劫將至第五十章 重上雲錦第四十六章 朝日第八十九章 以一敵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以一敵三第一百零四章 八門第三章 錢之二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素王一劍第二百零四章 來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門開第十四章 廟堂江湖第一百八十一章 必有迴響第一百五十三章 領軍北伐第八十八章 美酒第一百零一十六章 合兵一處第二百一十六章 巽風鶴第三十八章 煙霧嫋嫋第一百六十七章 寧憶歸來第五十章 阿諛奉承第六十四章 人心可用第二十二章 玄女六經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自落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以一當千第一百三十四章 情爲何物第一百二十章 緣是故人
第二十三章 結髮尋人第九章 浮雲飛燕第六十四章 往事成煙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一百零一章 雨落磅礴第二十二章 重回客棧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軍開拔第七章 不知先生第三百一十四章 追逃第一百零九章 鎖妖塔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江悠悠第一百九十四章 魔刀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怪少年第一百六十九章 逝者已矣第八十一章 客卿第六十五章 紅粉骷髏第一百零六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四十七章 醉仙樓第十九章 蓮咒之法第七十章 紫氣水劍第二十八章 東昌府第三十二章 殺機第三十章 嶺南馮氏第一百三十九章 對錯黑白第七十章 權謀之道第七十三章 玉盈法師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路見聞第六十一章 木劍敕鬼第六十三章 時光之爭第一百二十章 慶功宴第二百章 忘八無恥第二百章 各有玄妙第六十七章 對坐夜談第二十九章 霸王夜宴第二百零五章 玄素引雙行第二百一十三章 八門金鎖第一百零四章 偷襲圍攻第十章 屍丹之用第四十二章 改頭換面第一百九十八章 龍老人第二百二十章 變化無窮第四十三章 馮家老店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第八十四章 青丘山洞天第二百九十六章 光暗第七十四章 五行成丹第二百零九章 一夕安寢第一百章 嚴夫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百六十劍第二百一十五章 名妓第一百六十九章 石姐姐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二人第四十五章 煉屍堂主第一百六十五章 故人第七十章 權謀之道第八十三章 男女之間第一百一十一章 寒霜覆草第四十章 事後第一百五十八章 屍姬屍火第一百九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三十二章 馮家小姐第二百零五章 考校第二百二十章 對峙第一百四十四章 靜心堂議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追逃之間第三十六章 道術第一百七十七章 故地尋幽第一百五十六章 登山第一百零九章 羣起攻之第二百四十四章 以衆擊寡(六)第八十七章 伏擊刺殺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二百三十章 隱士密會第一百六十二章 真身第七十二章 堂主島主第一百零八章 天劫將至第五十章 重上雲錦第四十六章 朝日第八十九章 以一敵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以一敵三第一百零四章 八門第三章 錢之二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素王一劍第二百零四章 來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門開第十四章 廟堂江湖第一百八十一章 必有迴響第一百五十三章 領軍北伐第八十八章 美酒第一百零一十六章 合兵一處第二百一十六章 巽風鶴第三十八章 煙霧嫋嫋第一百六十七章 寧憶歸來第五十章 阿諛奉承第六十四章 人心可用第二十二章 玄女六經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自落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以一當千第一百三十四章 情爲何物第一百二十章 緣是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