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廟堂江湖

得罪了船主,李玄都馬上就被穿了小鞋。

當李玄都回到太平客棧的時候,發現只給他留了一間最爲偏僻的客房,沒有爐火,格外冰冷。李玄都對此沒有多說什麼,更沒有提出異議。

畢竟到了如此境界,寒暑不侵只是尋常,有無炭火也無甚必要。李玄都直接盤坐在牀上,以調息入定替代睡眠,恢復今日一戰所受的傷勢。

另外的天字號甲等廂房中,錢玉蓉與張姓老人相對而坐。

張姓管事憂心仲仲道:“方纔我使了些銀錢,向這客棧的老闆問詢了,咱們遇到的那個瘸了雙腿的青衫先生,來頭似乎不小,有人看到他與青鸞衛的人走在一起,而且那些青鸞衛對於這位瘸腿先生很是恭敬。”

張姓老人不是第一次走齊州,更不是第一次在這座太平客棧落腳,自然與客棧的掌櫃極爲熟識,對於客棧的一些不爲人知的買賣也略知一二。

錢玉蓉微微一驚:“青鸞衛?”

張姓老人臉色凝重,瞥了眼身後的房門,輕聲道:“身上的官衣和文鸞刀都做不得假,這讓老朽想起齊州境內的一位大人物。”

錢玉蓉問道:“誰?”

老老人刻意壓低了嗓音:“此人是齊州總督的首席幕僚,人稱‘楚先生’或是‘楚師爺’,齊州總督對他言聽計從,又被稱作影子總督,權勢極大,許多人都要走他的門路,只是不知爲何會出現在歸德府中。”

錢玉蓉皺起眉頭,道:“那個姓李的賬房先生怎麼會認得此人?”

“這便不知道了。”老人搖頭道:“不過此人既然是本家出來的人,與齊州總督府有什麼關係也說不準。”

錢玉蓉輕嘆一聲,眼神晦暗。

李玄都在入定之時,同樣在想楚雲深和齊州總督的事情。

雖說廟堂之高和江湖之遠,但廟堂不能無視江湖,江湖更繞不開廟堂,青鸞衛是怎麼來的?還不是江湖人依附於朝廷,甘願充作朝廷的鷹犬,甚至還有江湖宗門會主動與朝廷合作,派遣門下弟子爲朝廷效力。如今的朝廷衰弱,青鸞衛也不復當年,換成當年朝廷鼎盛時,青鸞衛的十三太保更是能橫壓江湖。到了如今,江湖的上層和底層差距極大,上層江湖人士,無不是一地豪強,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刀槍有刀槍,要名望有名望,登高一呼,必能起事,故而在朝廷中樞衰弱時,要麼是割據一方獨大,如西北五宗,要麼是對於朝廷指手畫腳,如以正一宗和清微宗爲首的正道各宗。而江湖的底層和江湖散人,或是爲了榮華富貴,或是爲了自保,紛紛就近依附於朝廷的封疆大吏,使得各地督撫手下不乏能人異士,愈發勢大。

朝廷不是不想改變這種局面,只是隨着天寶二年四大臣以近乎於莫須有的罪名身死,人心便已經散了,各地督撫與朝廷中樞同牀異夢,彷彿各地龍蛇開始擡頭,窺伺着大魏朝廷這條已經傷痕累累的真龍,而西北五宗等野心勃勃之輩,更是如一條惡蛟,欲要惡紫奪朱。

在如此情形下,江湖和朝廷的界限便不如過去那般涇渭分明。

這便是李玄都爲何說那位謝太后以國勢換權勢。

大魏自立朝以來,有世宗皇帝,以外藩身份入主大統,聰慧過人,精於權術,堪稱大魏歷代帝王之最。不過二十歲的年紀,便鬥倒了三朝元老,其後收攏權柄,打破了自英宗皇帝以來百官、宦官、皇帝的三角格局,厲行一君獨治,置內閣視同僕人,設百官視同仇寇,說打就打,要殺便殺。授權柄於宦官,以家奴治天下。將大魏兩京一十九州視同徐姓一家之私產。

其後二十年餘年,世宗皇帝寵信神霄宗,打壓正一宗,二十餘年不上朝,名爲玄修,暗操獨治。外用佞臣,內用宦奴,一意搜刮天下民財。使得大魏國勢開始由盛轉衰。

故而有人言,大魏若亡,始於世宗,實於神宗。

待到先帝登位,重用以張肅卿爲首的四大臣,銳意進取,掃除積弊。先是改革吏治,再是推行新政,繼而驅除外虜,已然有了幾分中興氣象,只是隨着先帝在煙波殿駕崩,四大臣被誅,以謝太后和晉王爲首的宗室權貴倒行逆施,不但新政毀於一旦,涼州、秦州、蜀州等地陷於敵手,而且朝廷又再度陷入到黨爭之中,置黨爭於國事之上,使得朝廷局勢之惡化,更甚於世宗和神宗年間。

若說世宗年間,還僅僅只是國庫空虛和黨爭不止,到了如今,便要再加上一個藩鎮林立和外敵壓境,各地總督雖無藩王之名,卻有藩王之實,串聯自保,便是朝廷也不敢輕動,更是有心無力。

這樣的朝廷,這樣的江湖,實是李玄都不願意看到的江湖。

第二日,一行人仍舊在歸德府休整,李玄都沒有離開客棧,而是繼續養傷,直到第三日,一行人才離開客棧,動身前往齊州。

李玄都上船之後,沒有繼續窩在船艙中,站在船頭上,眺望沿途風景。

齊州,因爲古時齊國而得名。地處江北東部沿海之地,位於長河下游、大運河中北段,西部從北向南分別與直隸、燕州、中州、蘆州、楚州等地接壤,大名鼎鼎的東嶽便在齊州境內,也是齊州最高峰。齊州東部便是東海,向北隔海與遼州相對,向東隔海與海外鳳鱗州遙遙相望。

齊州也是儒家發源之地,儒家聖人、亞聖均是出生於齊州,故而在齊州也有儒家的一座學宮,名爲“社稷學宮”,與中州的萬象學宮、瀟州的天心學宮並列齊名,除去三大學宮之外,還有四大書院,都是舉世聞名。不過在這七家之中,因爲社稷學宮佔據了聖人和亞聖故鄉的地利,號稱儒家祖庭,卻是另外幾家不能攀比的。

正因爲如此,齊州境內的局勢愈發複雜,有齊州總督府,有東華宗,有社稷學宮,還有青陽教的紅陽總壇,除此之外,清微宗這個龐然大物雖然不在齊州境內,但是位居東海之上,與齊州不過半步之遙,如此多的勢力交織在一起,可想如今的齊州是何等混亂。

錢家商隊的目的地是東昌府,李玄都在東昌府下船之後,還要穿過六府之地才能抵達東華宗,這段路程,恐怕不算好走。

因爲這六府之地正是青陽教和齊州總督交戰最爲激烈的所在,如今青陽教三大總壇盤踞於齊州、楚州、中州、蘆州、晉州、秦州等地,其他州尚能平安無事,是因爲那裡距離帝京尚遠,而齊州已經在帝京的眼皮子底下,不得不剿,這纔有瞭如今的齊州戰事。

不過有傳言說,青陽教與西北的大周互有聯絡,而且越是荒年,流離失所的百姓就越多,入教之人也就越多,所謂“居者爲民,出者爲匪”,故而齊州總督也是剿不勝剿,剿之即降,大軍一過,立即反叛,之所以如此,還是因爲百姓無糧,不去做賊造反,便要被活活餓死,造反或能有一線生機。可如今朝廷最缺的就是錢糧,供應齊州一州之軍糧,尚要集合數州之力東挪西湊,再無餘糧可以拿來賑濟災民。

朝廷無錢,百姓無錢,那錢都去哪裡了?自然是在各路權貴和各地豪強的手中,百姓造反,便是要從他們手中搶奪錢糧活命,可朝廷敢向這些權貴伸手嗎?以如今的朝廷而言,如久病不起之人,不伸手,也許還能再苟延殘喘,一伸手,怕是立時便要天翻地覆。

這便是如今最大的難題。

第三百零五章 曉夢迷蝴蝶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別第一百七十三章 帷帽女子第五十七章 髒活第八十五章 江湖有酒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門無友第一百八十章 太平客棧第一百二十三章 祭壇第二十三章 衆家之長第八十一章 人仙道第二百二十四章 師橫波第一百零七章 妓院第一百零八章 顏如玉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回先天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觀音第一百一十三章 鬥法第七十二章 壽宴第一百一十八章 結束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文波第一百二十二章 買房置地第一百八十八章 作別第七十一章 帝女第二章 太平客棧第七十二章 身正第五十三章 蹣跚學步第二百八十四章 雙修之法第二百四十章 以衆擊寡(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道不相同第一百六十一章 雙方鬥法第一百八十八章 鬥法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事第一百零三章 送帷帽第一百六十四章 事後殘局第二百章零三章 陸雁冰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進爲退第三百一十章 夢裡夢外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二百二十六章 異常第六十五章 所謂劍道第七十七章 藏老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覆沒第二章 驚鴻一瞥第二百一十九章 牙尖嘴利第一百一十三章 小別勝新婚第五十四章 暗算無常死不知第六章 軍陣第五十六章 太清山第一百零一十一章 深夜訪客第一百七十八章 青萍書局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返人間第八十七章 才俊之士第五十一章 疑心生暗鬼第七十二章 大長公主第一百一十一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一十三章 臘月二十八(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得道多助第一百二十四章 遼東由來第十四章 玉青園第三十六章 遠赴雪山第二百一十九章 牙尖嘴利第二十八章 宮官論道第二百零一章 舊事重提第一百零七章 中秋賞月第二章 病與藥第四十九章 地下玉牢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出好戲第二百三十四章 固有一別第二百章 各有玄妙第五十三章 薄禮第四十九章 地下玉牢第七十七章 藏老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雪夜話第一百九十五章 排名第一百零二章 西城第一百九十章 千門第一百七十八章 身後之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三十九章 劍出則勝第二百零九章 龍遁劍訣第二十六章 孤臣孽子第六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一十八章 結束第九十七章 江湖俠氣第三十五章 圍攻第七十九章 登山之行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葉聚散第十六章 客棧激戰第十一章 簫聲再至第二百一十五章 石破天驚第二百一十九章 牙尖嘴利第四十一章 坐地分贓第四十五章 宋政之謎第一百八十三章 湖上簫聲第五十章 三女密會第一百零五章 兩人皆死第四十二章 皁閣道統第一百九十七章 雲聚玉虛第一百一十四章 人公將軍第一百八十二章 敗敵第六十一章 木劍敕鬼
第三百零五章 曉夢迷蝴蝶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別第一百七十三章 帷帽女子第五十七章 髒活第八十五章 江湖有酒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門無友第一百八十章 太平客棧第一百二十三章 祭壇第二十三章 衆家之長第八十一章 人仙道第二百二十四章 師橫波第一百零七章 妓院第一百零八章 顏如玉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回先天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觀音第一百一十三章 鬥法第七十二章 壽宴第一百一十八章 結束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文波第一百二十二章 買房置地第一百八十八章 作別第七十一章 帝女第二章 太平客棧第七十二章 身正第五十三章 蹣跚學步第二百八十四章 雙修之法第二百四十章 以衆擊寡(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道不相同第一百六十一章 雙方鬥法第一百八十八章 鬥法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事第一百零三章 送帷帽第一百六十四章 事後殘局第二百章零三章 陸雁冰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進爲退第三百一十章 夢裡夢外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二百二十六章 異常第六十五章 所謂劍道第七十七章 藏老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覆沒第二章 驚鴻一瞥第二百一十九章 牙尖嘴利第一百一十三章 小別勝新婚第五十四章 暗算無常死不知第六章 軍陣第五十六章 太清山第一百零一十一章 深夜訪客第一百七十八章 青萍書局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返人間第八十七章 才俊之士第五十一章 疑心生暗鬼第七十二章 大長公主第一百一十一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一十三章 臘月二十八(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得道多助第一百二十四章 遼東由來第十四章 玉青園第三十六章 遠赴雪山第二百一十九章 牙尖嘴利第二十八章 宮官論道第二百零一章 舊事重提第一百零七章 中秋賞月第二章 病與藥第四十九章 地下玉牢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出好戲第二百三十四章 固有一別第二百章 各有玄妙第五十三章 薄禮第四十九章 地下玉牢第七十七章 藏老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雪夜話第一百九十五章 排名第一百零二章 西城第一百九十章 千門第一百七十八章 身後之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三十九章 劍出則勝第二百零九章 龍遁劍訣第二十六章 孤臣孽子第六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一十八章 結束第九十七章 江湖俠氣第三十五章 圍攻第七十九章 登山之行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葉聚散第十六章 客棧激戰第十一章 簫聲再至第二百一十五章 石破天驚第二百一十九章 牙尖嘴利第四十一章 坐地分贓第四十五章 宋政之謎第一百八十三章 湖上簫聲第五十章 三女密會第一百零五章 兩人皆死第四十二章 皁閣道統第一百九十七章 雲聚玉虛第一百一十四章 人公將軍第一百八十二章 敗敵第六十一章 木劍敕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