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劍意

隨着“帝釋天”又一拳轟然落下,整個大坪已經是支離破碎。

寧憶站在萬法宗壇的廢墟之中,仍舊可以感受到細小的碎石從大坪方向激射而來,若是落在尋常江湖人的身上,就是一個個血洞。寧憶揮手打開這些細小碎石,轉頭望向身旁的李玄都。

不知何時,李玄都已經醒轉過來,不過仍舊盤膝坐在地上。

寧憶問道:“宋政怎麼突然修爲大進?雖然我看不透宋政的深淺,但隱隱感覺到,如今的宋政與當日在玉虛峰尚的宋政有些不同。”

李玄都望向大坪方向的戰局,身上的氣息趨於平靜,說道:“是‘五雷天心正法’,宋政學了‘五雷天心正法’,渡過了二重雷劫。”

寧憶已經撿回了“大宗師”,雙刀歸鞘,雙手扶住雙刀,輕聲說道:“張靜沉真是捨得。”

“捨得捨得,有舍纔有得。雖然張靜沉失敗了,但他並不傻,反而是聰明過頭了,聰明反被聰明誤。”李玄都說道,“雖說正一宗的‘五雷天心正法’是玄門正道之法,但宋政畢竟是長生境的修爲,不必用幾十年的光陰慢慢修煉,完全可以做到速成。當然,比起老天師這等浸淫了幾十年的人,註定不能相提並論。”

說罷,李玄都站起身來。

寧憶問道:“你的傷勢如何了?”

李玄都呼氣之後又吸氣,“怎麼形容呢?屋漏偏逢連夜雨,萬幸的是還不到房倒屋塌的地步,等到雨過天晴,再慢慢修補吧。”

“總的來說,暫時沒有什麼大礙,甚至還有可能因禍得福。”李玄都抖了抖身上的衣袖,滿頭白髮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回青絲,不過身上的“陰陽仙衣”仍是白衣,並未變回黑衣。

寧憶又問道:“宋政那邊?”

“暫時顧不上他了,鎮魔臺那邊更爲要緊。”李玄都提起“紫霞”,“閣臣是否還有一戰之力?若是有,就勞煩閣臣隨我去鎮魔臺上走一趟。”

寧憶只說了一個“走”字。

李玄都在前,寧憶緊隨其後,往鎮魔臺而去。

此時的鎮魔臺着實是不容樂觀,在王天笑、上官莞的帶領下,鎮魔臺的陣法已經告破,駐守鎮魔臺的正一宗弟子潰不成軍,四散而逃。

王天笑來到鎮魔井前,開始佈置陣法。

上次徐無鬼孤身一人來到鎮魔臺上,差一點便能打開鎮魔井,最終因爲外在干擾的緣故,未能成功打開鎮魔井。不過這次不一樣,陰陽宗等人是有備而來,王天笑並不打算強行攻破鎮魔井的禁制,而是打算將其破解。這就是撬鎖和開鎖的區別了。

上官莞守在旁邊,不時向萬法宗壇的方向望去,難掩眉宇間的憂慮。

雖然宋政一再保證,李玄都必然爲破去“太上三清大陣”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但上官莞還是放心不下,畢竟先前的一幕太過震撼,號稱正道魁首的正一宗都落入如此境地之中,張靜沉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肯定也沒想到會有如此結果。現在就算有人說李玄都已經是一劫地仙,上官莞也不會有絲毫的驚訝。

都說人的名樹的影,李玄都給上官莞的印象就是境界攀升不講道理,不管多麼離譜,放在李玄都的身上,就變得順理成章。

正所謂怕什麼來什麼,正當上官莞擔憂的時候,就見兩道長虹朝這邊掠來。

上官莞苦笑一聲,準備迎敵。

兩道長虹落地之後,李玄都對寧憶說道:“有勞閣臣,幫我拖住上官莞就行。”

寧憶皺了下眉頭,欲言又止。並非他覺得這個要求不合理,而是以他對李玄都的瞭解,如果李玄都能輕鬆擊敗上官莞,那麼他是絕不會多此一舉地勞煩他人,也就是說此時李玄都的傷勢已經很重了,強弩之末,力不從心,甚至要讓寧憶來幫他分擔一部分負擔。

這讓寧憶有些擔心李玄都。

不過寧憶是個訥於言而敏於行之人,所以並未開口詢問,而是默默地拔出雙刀,朝着上官莞走去。

李玄都單手持“紫雲”,朝着王天笑行去。

上官莞不必對上李玄都,在心中暗自鬆了口氣,雖然她也隱隱猜測到了李玄都的狀況不是太好,甚至已經十分虛弱。不過與李玄都的數次交手,已經使得李玄都在她心頭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隨着李玄都躋身長生境,甚至到了未戰先怯的程度,所以她也不想去主動挑戰李玄都,只要對付眼前的寧憶就好了,畢竟寧憶也是一大勁敵。

相較於上官莞的稚嫩,王天笑就是老而彌辣了,經歷的事情多了,心思便定,眼力便毒,一眼就看破了李玄都的虛實,所以絲毫不懼,主動開口問道:“清平先生,你還有幾分餘力?”

李玄都淡淡一笑,“餘力不多,殺你應該是足夠了。”

王天笑伸手一指身後的鎮魔井,問道:“清平先生看到什麼了?”

李玄都擡眼望去,卻見整個井口被王天笑密密麻麻貼了不計其數的符籙,一層疊着一層,看不到井口的本來面貌,周圍又以不知名的鮮血在地面上繪成符籙圖樣。

李玄都道:“倒也難爲你們了,竟然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佈置好陣法。”

“基本功而已。”王天笑淡然道,“只要一炷香的時間,就能破開鎮魔井的禁制,清平先生請抓緊罷。”

李玄都暗忖:“薑是老的辣,我卻是嚇不住他,不管他說的一炷香時間是真是假,我也只好動手了。”

平心而論,李玄都雖然沒有因爲走火入魔而傷上加傷,甚至還小有收穫,但並不意味着李玄都的傷勢完全好了,他只是暫且壓制住了傷勢,如果有的選,他半點不想與人交手,只想儘快救好秦素,然後閉關養傷,可形勢如此,他沒有其他選擇。

李玄都舉起手中的“紫霞”,身形前掠。

不知何時,王天笑的手中也多出一把長劍,青光隱隱,唯有劍鋒上有一線血紅之色,時隱時現。到了王天笑這等地位的江湖巨擘,未必有仙物,也未必有半仙物,但寶物是絕對不缺的。

在道門之中,絕大多數人的兵刃都是長劍,用刀的反而是少數,陰陽宗的宗門傳承之物是“陰陽法劍”,絕學是“太陰十三劍”,王天笑作爲陰陽宗的宿老,自然也不例外。只是李玄都沒有料到王天笑竟然敢和他鬥劍,這算是攻敵之長了。

兩人同時出劍,頓時陷入纏鬥狀態,一時間劍氣縱橫激盪,長劍所過之處,留下一道道草蛇灰線一般的詭秘痕跡。

兩人用的都是“太陰十三劍”,招式相同,封死一切輾轉騰挪的空間,不給對方任何隱匿遁走的機會,猶如無孔不入的清風,又似是綿綿不絕的細雨,無所不在,結青絲成網,只要稍有差池,就要被劍網一舉絞殺。

不過兩人的劍意又有所不同,王天笑的劍意充滿殺氣,又透出幾分死意,十分契合江湖中人對於“太陰十三劍”的認知,可李玄都的“太陰十三劍”卻是截然不同,不存在殺氣,而是浩大和漠然,就如浩瀚天地,漫天羣星,生也好,死也罷,它們始終無動於衷,人間的喜樂苦痛與它們沒有半點關係。這儼然是“北斗三十六劍訣”和“南鬥二十八劍訣”的劍意。

李玄都的劍意雖然偏離了“太陰十三劍”的根本,但卻融入了他對於劍道一途的領悟和演繹。

術相同而道不同,自然是道高者勝。

王天笑的劍意一味至陰,卻是失卻了“陰陽”二字的真諦,玄女宗的“玄陰真經”開篇即言:少陰入老陰,老陰生少陽,少陽化玉陽,玉陽歸玉陰。否極泰來,陰極陽生。“太陰十三劍”名中有陰,卻也能由陰轉陽,陰陽相濟。此時李玄都便到了陰陽相濟的境界,殺意死意也會變化爲生死輪轉。兩者相拼,必然是陰陽劍意吞沒至陰劍意,也必然是生死劍意吞沒至死劍意。於是很快就是李玄都的劍意開始反客爲主,使得王天笑逐漸落入被動之中,只能隨着李玄都的劍勢變化而變化。

如此一來,王天笑的劍勢頓時一瀉千里,李玄都趁機變化,不再陰陽相濟,而是變爲至陽至剛,從正面硬攻。陰陽本相剋,陽能克陰,陰也能克陽,此時王天笑落入下風之中,自然是陽克陰,而非陰克陽。

兩人連續硬拼三劍,王天笑悶哼一聲,臉色先是漲得血紅,然後又變得蒼白,持劍的右手微微顫抖。

不過王天笑畢竟是在太玄榜上名列前茅的天人造化境高手,還不至於如此輕易落敗。只見他搖身一晃,化作兩個一模一樣的王天笑,然後二化四、四化八、八化十六,化作無數虛虛實實的分身,每一個都與真人無異,每一個分身被李玄都的劍氣絞滅之後,又分裂出新的分身,只要李玄都找不到王天笑的本尊所在,分身便無窮無盡。

王天笑的本意也不是與李玄都分出勝負,而是拖延時間,等待鎮魔井開啓。

番外十三第七十五章 江上神仙第一百三十七章 道高一丈第六十五章 薪火相傳第八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一章 落雪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放之第二百二十四章 乘船離島第一百一十四章 胡說八道第一百二十四章 林中道觀終章(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避暑行宮第九十八章 儒道合流第一百零一章 雨落磅礴第二百一十一章 舊地重遊第一百三十二章 陰陽鬼丹第一百三十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四十章 明心見性第一百五十一章 劍有長短第二百章 造化無常第九十一章 兒子第一百二十章 酒意更濃第六十二章 胡氏兄妹第三百零七章 女帝第一百七十七章 道不相同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觀音第五十五章 爲自由故第六十三章 聯手第七十章 師姑非煙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鬥第一百五十一章 乘船過江第八十二章 龍脈氣運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放之第一百八十三章 飛昇之後第十五章 十二飛仙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政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鬥第一百四十三章 靈丹妙藥第一百八十五章 三代絕學第二百一十章 真傳宗第一百四十五章 陸吾神第一百一十九章 虞美人第七十二章 壽宴第一百三十章 搶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雙修之法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十六堂公議第五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十四章 一顆頭顱第二百二十八章 答疑解惑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敢爲天下先第一百五十八章 言語攻心第四十四章 以己推人第四十二章 陳安靜第一百零八章 意外之喜第四十二章 皁閣道統第四十七章 一杯濁酒第二百六十三章 銀圓第七十七章 少時江湖第一百一十三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百零九章 龍遁劍訣第八章 閣老第四十六章 爲官一任第一百五十章 總督府外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自落子第二百章 九重樓第二百八十一章 廣寒宮第一百章 嚴夫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撐舟而至第三章 錢之二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馬政第二百五十一章 赴約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李大李和小李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了又去第一百三十六章 花開兩朵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平山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乘船過江第五十章 三女密會第一百五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百九十六章 二李二女第一百零九章 恭迎宗主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江悠悠第十九章 殺子之仇第七十四章 敕鬼破陣第四十一章 又見青鸞第一百二十七章 山不就我第三章 常懷千歲憂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雨第五十九章 三清祖師第二百零二章 明官隱現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八十六章 萬篤門第一百二十二章 洛水之畔第二十四章 道家流珠第五十七章 唐家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玄第一第一百零二章 結怨舊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反責衆人第九十一章 刑柱玄機第七十六章 九子母天鬼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如師
番外十三第七十五章 江上神仙第一百三十七章 道高一丈第六十五章 薪火相傳第八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一章 落雪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放之第二百二十四章 乘船離島第一百一十四章 胡說八道第一百二十四章 林中道觀終章(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避暑行宮第九十八章 儒道合流第一百零一章 雨落磅礴第二百一十一章 舊地重遊第一百三十二章 陰陽鬼丹第一百三十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四十章 明心見性第一百五十一章 劍有長短第二百章 造化無常第九十一章 兒子第一百二十章 酒意更濃第六十二章 胡氏兄妹第三百零七章 女帝第一百七十七章 道不相同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觀音第五十五章 爲自由故第六十三章 聯手第七十章 師姑非煙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鬥第一百五十一章 乘船過江第八十二章 龍脈氣運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放之第一百八十三章 飛昇之後第十五章 十二飛仙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政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鬥第一百四十三章 靈丹妙藥第一百八十五章 三代絕學第二百一十章 真傳宗第一百四十五章 陸吾神第一百一十九章 虞美人第七十二章 壽宴第一百三十章 搶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雙修之法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十六堂公議第五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十四章 一顆頭顱第二百二十八章 答疑解惑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敢爲天下先第一百五十八章 言語攻心第四十四章 以己推人第四十二章 陳安靜第一百零八章 意外之喜第四十二章 皁閣道統第四十七章 一杯濁酒第二百六十三章 銀圓第七十七章 少時江湖第一百一十三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百零九章 龍遁劍訣第八章 閣老第四十六章 爲官一任第一百五十章 總督府外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自落子第二百章 九重樓第二百八十一章 廣寒宮第一百章 嚴夫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撐舟而至第三章 錢之二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馬政第二百五十一章 赴約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李大李和小李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了又去第一百三十六章 花開兩朵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平山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乘船過江第五十章 三女密會第一百五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百九十六章 二李二女第一百零九章 恭迎宗主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江悠悠第十九章 殺子之仇第七十四章 敕鬼破陣第四十一章 又見青鸞第一百二十七章 山不就我第三章 常懷千歲憂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雨第五十九章 三清祖師第二百零二章 明官隱現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八十六章 萬篤門第一百二十二章 洛水之畔第二十四章 道家流珠第五十七章 唐家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玄第一第一百零二章 結怨舊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反責衆人第九十一章 刑柱玄機第七十六章 九子母天鬼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