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第436章 附錄:番外1——榴彈怕水

第436章 附錄:番外1——榴彈怕水

“這是何物?”

中午時分,碎葉水畔,秋風蕭瑟,野火漸熄,一身素衣的蕭塔不煙雙目微紅,略帶警惕的看向了身前的蕭斡裡剌。

“回稟太后。”

西遼六院司大王、兵馬都元帥蕭斡裡剌低頭相對,其人手中赫然抱着一個兩尺見長、一尺見寬的精緻上鎖木匣。“此乃先帝在時,與大宋皇帝書信往來收錄……每一年都由先帝親自持舊鑰新鎖來換,並將之前一年書信放入……先帝生前有言,待他駕崩後收攏骨殖之日,若太后在,一定要太后來與臣一起看;若太后不在,一定要陛下親啓,然後由臣讀給陛下來聽。”

蕭塔不煙微微放鬆,同時也想起丈夫死前確係留有一串鑰匙,便匆匆着人去取。

不過,就在君臣二人等鑰匙的時候,場面上雖然有近百文武臣僚,還有數千兵甲環繞,卻還是不免陷入到了某種緊張而又悲傷的沉寂之中。

悲傷當然是因爲今日乃是實際上的西遼開國君主、名義上的遼國第十帝耶律大石火葬兼收攏骨殖的儀式。

但緊張,卻出自於此時在場兩位最大權勢者的某種相互忌憚——小皇帝耶律夷列年紀尚小不說,太后蕭塔不煙只是肅立不語,而蕭斡裡剌也只能在一側抱着匣子不動。

平心而論,蕭斡裡剌與蕭塔不煙非常熟悉,一個耶律大石最信重的皇后,凡十餘載,多有在耶律大石出征時負責執政,一個是耶律大石最信重的大臣,擔任兵馬都元帥兼六院司大王……而且雙方還是兒女親家(耶律大石只有一子一女,女兒就指給了蕭斡裡剌的長子)……沒有理由不熟悉。

甚至更進一步,雙方都姓蕭,雖然不是親近同族,但同出述律蕭氏,本有香火之情。而蕭塔不煙當日能在耶律大石一開始稱汗時便成爲王后,也免不了有西遼開國過程中二號締造者蕭斡裡剌的幫助。

但是,此一時彼一時也。

現在,因爲常年征戰和奔波而早就撐不住身體的耶律大石發病死了,兒子又年幼,蕭塔不煙按照遼國傳統,女主當政,改元鹹清,首先要面對的最大不穩定因素兼最直接威脅恰恰就是蕭斡裡剌這個六院司大王兼兵馬都元帥。

須知道,西遼國制,遵循昔日大遼體系,分爲南北兩大系流,北面爲中樞官,放在西遼這個體制下,基本上是漢制中樞、契丹宮帳制的混合體,直接統轄碎葉水畔的首都虎思斡魯朵與絕大部分契丹-奚-漢-女真等所謂的故國衆;而南流爲分派官,直接負責高昌、東喀喇汗、西喀喇汗、花剌子模在內的數十個大小屬國。

內外分流和防範還是很明顯的。

這種情況下,蕭斡裡剌不僅是兵馬都元帥,還是統攬王族的六院司大王,其人勢力不言自明。

當然了,耶律大石本人作爲遠走萬里的開國君主之威望也是不可復加的,他的遺孀與遺孤同樣受到了宮帳軍與根本部衆的擁護。

總而言之,主少國疑,母后臨朝,權臣執軍,而且國勢還這般特殊……也由不得二人這般尷尬。

鑰匙很快送來,尷尬的沉默也被打破,周圍的契丹貴人們,包括幾名奚-漢-女真近臣,也都早早豎起耳朵,想知道先帝耶律大石與那位趙宋官家到底說了些什麼。

匣子的鎖被成功打開,裡面拿出了足足十二摞、林林總總百餘封書信,而且有的信格外之厚。

按順序讀了第一封,果然是當年趙宋官家遣如今的兵部尚書胡閎休前來面謁結盟,邀請夾擊西夏的那封著名書信——趙宋官家信中直呼耶律大石與西遼部衆爲喪家犬,而彼時在場之人,就包括了眼前的西遼都元帥蕭斡裡剌與上午還曾露面的大宋駐西遼使節樑嘉穎,大家都是知道的。

但也有不知道的……此時讀來,衆人才醒悟,原來那位官家居然也在信中自稱爲喪家犬。

昔日之事,考量着兩個皇帝后來的成就,早已經成爲傳奇故事,而故事中的一個主角卻又剛剛亡去,偏偏其他人全都尚在,其中似乎還有些秘辛……讀起來既有些讓人傷感,又有些奇妙的史詩之意。

總而言之,由於這些信件既是當世最尊貴之人寫給第二尊貴之人的書信,同時也必然包含了一定的先帝遺言轉述,所以沒有人敢輕視這些信的政治含義,但是偏偏書信太多、內容太雜,所以經過蕭塔不煙與蕭斡裡剌的商議後,還是有數名通曉文字的近臣上前,協助閱讀整理。

可即便如此,從中午讀到天色昏暗,也沒有在耶律大石骨殖前讀完。

所以,衆人不得不再次封上匣子,卻是太后執匣,都元帥執鑰,約定回宮之後,翌日再來齊讀,眼下先奉先帝骨殖歸城,請僧道小心供奉,以方便數日後按時出發,按照先帝遺言歸於臨潢府安葬。

而翌日中午,書信終於通讀完畢。但說句良心話,大部分書信其實都是又臭又長那種……裡面充斥着那位趙官家亂七八糟的敘述,從常規的問候到一些亂七八糟的詩詞,從一些得意洋洋的趙宋朝中政策推行到家長裡短的抱怨,甚至裡面還有一些奇怪的手繪動物。

當然,其中也的確有內容能夠呼應兩位皇帝的一些著名事例,比如說八年前那場著名的建炎北伐過程,以及後來這位官家花費七年修黃河、遷都的過程。

甚至還有一封信裡,明確記錄了這位趙宋官家勉勵西遼皇帝耶律大石放手與塞爾柱突厥人一搏以定西海霸業之言語。

如果不是這封信,包括蕭塔不煙與蕭斡裡剌在內的西遼核心大臣們死活都想不到,當日戰中指揮若定、信心滿滿的先帝耶律大石,居然在開戰前數月還對塞爾柱突厥人的強大感到憂心忡忡,以至於一度猶豫要不要避戰,然後等待趙宋援兵。

至於最後一封信,就更加讓人感慨了,信中只有一句話:

“舊都河畔蘆花正開,大石兄可緩緩歸矣。”

結合日期和前文,想到彼時趙宋遣使送藥的情狀,衆人哪裡不曉,這是耶律大石自感時日無多,有心想生歸故里,結果或者是病發突然,或許是礙於西遼大局穩定,最終放棄了這個決定,轉而要求進行火葬,收攏自家骨殖歸葬臨潢府。

“哀家還是不懂。”

蕭塔不煙沉默許久,才放下最後這一封信,然後環顧周邊,認真來問。“先帝爲何要我們來讀這些書信?”

迴應這位太后的,也是一段沉默。

“太后。”

片刻之後,還是有人出言了,卻是御前腹心部副統制太師奴。“臣冒昧,剛剛悉心來聽,察覺到有兩處要害的地方……”

“仔細說來。”蕭塔不煙當即擡眉示意。

“首先,乃是趙宋官家於我朝大勝後索求河西六州西夏故地之事……信中言語隨意,而從後續書信來看,先帝也沒有任何遲疑……想來此事與我等昔日所想並不一樣,乃是兩位陛下早有心照不宣之約。”面頰上還有流放刺字的太師奴認真分析。“這應該是提醒我們,不要把這件事情當成什麼羞辱,過分在意。”

蕭塔不煙想了想,一時沒有言語,只是去看其他人,待看到其他人文武,無論女真還是漢人全都頷首後,這纔跟着點了下頭:

“不錯,是有這個意思……還有呢?”

“還有一件事,乃是陛下去年時便感到身體不行,曾一度憂慮,而趙宋官家的回信中雖然也多有慰問,但更重要的是,信中居然反加了一段警告……結合這這封信後先帝立即發動了對三姓葉護的剷除……想來,先帝既是認可了趙宋官家的意思,也是意識到趙宋官家言語絕非兒戲,同時怕也是在暗示太后與都元帥,這便是趙宋官家維護兩國乃至於大遼統續的底線……”

“將那封信取來。”蕭塔不煙聞言一振,旋即下令。

而片刻後,立即有近臣撿出那封信,找到那一段,然後由當衆讀來:

“大石兄何其陋也?突厥之廣,豈是突厥血統昌盛?實在於突厥統轄海西數百年,居高臨下,故雜胡野種莫不附之,遂有突厥化之滋生,至於入目皆如三姓葉護自詡突厥者也。

比起類者,中國亦有,昔鮮卑之強,高歡漢種而盡習鮮卑,中華之深,劉淵、宇文泰胡種而盡習漢化。今宋遼何以爲兄弟之國?互託脊背,在於大石兄以漢文與朕通信,在於宮帳皆言漢語,在於大遼上下皆知儒釋道……

若有朝一日,大石兄真有不測,而遼帳皆棄漢從胡,棄儒從伊……則兩國雖血緣可數,亦生死敵國也!屆時愚弟雖不才,亦可提東西蒙古十萬衆,仿大石兄昔日西進之舉,以清理西海!

反之,雖大石兄不敵天命,而西海河中秩序井然,宮帳亦遵祖宗之法,則大遼雖有萬一傾覆之虞,愚弟亦可提十萬衆,往援河中,使遼朝國祚不斷,耶律氏血脈不停!

此所謂根本之事,勿謂言之不預也!”

衆人聽完,愈發嚴肅,稍作討論,都覺這正是耶律大石一定要衆人來看的緣故。

至於之前一時忽略,乃是因爲在場之人多是‘舊衆’,也就是從東面過來的……甭管是怎麼來的,一開始跟着耶律大石過來的,還是後來投奔的,又或者是太師奴這種遣送的,乃至於戰俘,全都是說漢話、信仰儒釋道三教合一的,一直如此,所以並沒有把這件事情當做一個‘警告’。

“蕭大王以爲如何?”蕭塔不煙思索再三,看向了蕭斡裡剌。

蕭斡裡剌稍作沉默,然後誠懇開口:“太后,恕臣直言,其實先帝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只不過太師奴將軍等人礙於身份不好直言,只能說一半留一半罷了……其實,先帝只有兩個意思。”

這次輪到蕭塔不煙沉默靜待了。

而蕭斡裡剌也沒有賣關子,只是稍微一頓便說了下去:

“一則,宋遼之盟乃是立國根本,不可輕易動搖……所謂河西六州故事、先帝骨殖歸於臨潢府、剷除三姓葉護、趙官家十萬衆之警告,都是這個意思……所以臣以爲,堅持國家大政之餘不妨擺出個姿態來,請趙宋官家的一封天子敕封過來,就算是叔封侄了,並不至於丟了體面,想來燕京那裡也不會真的有什麼爲難逼凌的。”

“那就派一使臣專務此事,隨先帝骨殖東歸。”蕭太后稍一思索,便直接應下。

“太后明斷。”蕭斡裡剌趕緊應聲。

“這一條應該便是大王的‘說一半’了,那敢問‘留一半’的又是什麼?”蕭塔不煙繼續來問。

“請太后明鑑……盟約穩固如宋遼之間,猶然有‘十萬之衆’的言語,那敢問太后,我大遼位處西海,到底什麼是立國之本?”蕭斡裡剌懇切來問。

蕭塔不煙聞言,終於失笑,然後復又一時哀傷喟然:“哀家懂得先帝的意思了,也曉得大王與諸位臣僚的一片苦心……”

言至此處,尚在縞素中的蕭太后站起身來,環顧四面,正色言道:“衆所周知,本朝名爲大遼統續,其實是遠走萬里重新立國,去年統計戶口,虎思斡魯朵‘舊衆’不過二十四萬戶,以二十四萬戶的根本來統攬萬里之境,自然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而外面最大的倚仗,也就是大宋這個盟友都有‘十萬之衆’的言語,可見聯盟固然重要,但外事終究是隻是外事,真正內裡倚仗,只有咱們自己罷了……諸卿,先帝讓我們看這些書信,一來固然是提醒咱們務必要維持盟約,但更重要的,乃是怕他一去之後,國中爭權奪利,失了團結一心輾轉萬里立國的那股心氣,乃至於徒生內亂,大廈自傾,所以專門警醒!”

“太后聖明!”

都元帥蕭斡裡剌聽完之後,立即後退數步,當場朝着蕭太后下跪,然後從腰中取出匕首來,劃開手掌,指天而對:“國家淪喪,先帝輾轉數萬裡,遂有西海河中之基業,臣一喪家之犬,受先帝大恩,隨從西征,得封元帥,位列大王……此生此世,必當奉先帝骨血爲正統,若有絲毫背離,當生不得好死,死不得歸鄉好葬!”

其餘臣僚,紛紛醒悟,無論契丹奚漢女真渤海,紛紛下跪立誓,以示團結一心。

四月之後,隆冬時節,趙玖在燕京等到了耶律大石的骨殖棺木,其人五味雜陳之餘,卻是親自出城相迎,卻又在諸多早有預料的外交事務之外,詫異的接到了一封‘回信’。

打開信來,只有寥寥一句話而已。

正所謂:

“陌上花開,自當緩緩歸矣,然關山難越,誰復悲失路之人?”

落款有兩個,分別是:‘大遼太后蕭塔不煙敬安’,與‘大遼兵馬都元帥蕭斡裡剌執筆’。

趙玖看完,足足在寒風沉默了一炷香的時間,方纔回過神來,然後只將書信從容收起,便回顧隨行樞密院副使岳飛:

“大石雖死,西遼國運未衰,倒不如先定大理。”

岳飛自然拱手稱是。

PS:感謝slyshen大佬的白銀萌,感謝浮生且用月酌酒、黯星之光、佳翌1989、閒雲V野鶴、nc兒童666、隨風起舞諸位的上萌。

完本後附錄只能發作品相關太坑了!

(本章完)

120.第119章 跋扈155.第154章 來回291.第287章 順逆249.第246章 自擾(續)451.同人4:長齋繡佛——Narkissos211.第209章 水輪子176.第174章 獨恥事幹謁289.第285章 騎步66.第66章 水泊(下)200.第198章 殿試(上)270.第267章 團結376.第371章 私信448.同人 1:未料人間見白頭——蕭棠73.第73章 劫寨44.第44章 文書(下)93.第92章 人心(續)268.第265章 羊頭414.第408章 天意58.第58章 元宵(上)405.第400章 天驚1.第1章 明道宮232.第230章 藏報358.第353章 意外365.第360章 武林223.第221章 回鄉131.第130章 三裡156.第155章 並旗393.第388章 衆志成城44.第44章 文書(下)408.第402章 駐馬211.第209章 水輪子29.第29章 一夢方醒(續)324.第320章 色彩326.第322章 大局30.第30章 寧國332.第四卷卷末總結84.第84章 流光(上)52.第52章 生死(下)215.第213章 平陸81.第81章 勝了(上)125.第124章 接連80.第80章 決戰(下)6k2合一230.第228章 潰走469.同人21:最後的武士一小狼弗利455.同人8:醫國——諼兮Hilla330.第326章 往歸363.第358章 江東361.第356章 有初405.第400章 天驚308.第304章 喪家犬(2合1還債)303.第299章 秋雨270.第267章 團結189.第187章 吾山22.第22章 官家到底在想什麼?324.第320章 色彩221.第219章 計較82.第82章 勝了(下)363.第358章 江東427.第421章 諫言438.第431章 延續419.第413章 反覆192.第190章 何去何從34.第34章 公私430.寫完新章,來給大家道個歉294.第290章 資歷31.第31章 騷動54.第54章 擾攘(下)278.第275章 舊瓶402.第397章 進軍70.第70章 撤兵(4k2合1)212.第210章 小問題84.第84章 流光(上)476.同人28:宋世祖詩詞鑑賞系列——星星下227.第225章 彙集381.第376章 如雷如電18.第18章 平叛(祝瀟瀟大佬生日快樂)294.第290章 資歷30.第30章 寧國155.第154章 來回204.第202章 彌合(上)175.第173章 凌晨過驪山326.第322章 大局36.第36章 雪渡(上)39.第39章 買賣(上)237.第235章 山水144.第143章 亂像383.第378章 且行且觀277.第274章 新酒419.第413章 反覆475.同人27:夏侯遠傳——夏侯寧遠428.第422章 保全248.第245章 自擾175.第173章 凌晨過驪山125.第124章 接連143.第142章 胡思436.第429章 將死(續)62.第62章 五日(4k2合一)197.第195章 不公不正243.第241章 亂戰17.第17章 官家走投無路了!(下)
120.第119章 跋扈155.第154章 來回291.第287章 順逆249.第246章 自擾(續)451.同人4:長齋繡佛——Narkissos211.第209章 水輪子176.第174章 獨恥事幹謁289.第285章 騎步66.第66章 水泊(下)200.第198章 殿試(上)270.第267章 團結376.第371章 私信448.同人 1:未料人間見白頭——蕭棠73.第73章 劫寨44.第44章 文書(下)93.第92章 人心(續)268.第265章 羊頭414.第408章 天意58.第58章 元宵(上)405.第400章 天驚1.第1章 明道宮232.第230章 藏報358.第353章 意外365.第360章 武林223.第221章 回鄉131.第130章 三裡156.第155章 並旗393.第388章 衆志成城44.第44章 文書(下)408.第402章 駐馬211.第209章 水輪子29.第29章 一夢方醒(續)324.第320章 色彩326.第322章 大局30.第30章 寧國332.第四卷卷末總結84.第84章 流光(上)52.第52章 生死(下)215.第213章 平陸81.第81章 勝了(上)125.第124章 接連80.第80章 決戰(下)6k2合一230.第228章 潰走469.同人21:最後的武士一小狼弗利455.同人8:醫國——諼兮Hilla330.第326章 往歸363.第358章 江東361.第356章 有初405.第400章 天驚308.第304章 喪家犬(2合1還債)303.第299章 秋雨270.第267章 團結189.第187章 吾山22.第22章 官家到底在想什麼?324.第320章 色彩221.第219章 計較82.第82章 勝了(下)363.第358章 江東427.第421章 諫言438.第431章 延續419.第413章 反覆192.第190章 何去何從34.第34章 公私430.寫完新章,來給大家道個歉294.第290章 資歷31.第31章 騷動54.第54章 擾攘(下)278.第275章 舊瓶402.第397章 進軍70.第70章 撤兵(4k2合1)212.第210章 小問題84.第84章 流光(上)476.同人28:宋世祖詩詞鑑賞系列——星星下227.第225章 彙集381.第376章 如雷如電18.第18章 平叛(祝瀟瀟大佬生日快樂)294.第290章 資歷30.第30章 寧國155.第154章 來回204.第202章 彌合(上)175.第173章 凌晨過驪山326.第322章 大局36.第36章 雪渡(上)39.第39章 買賣(上)237.第235章 山水144.第143章 亂像383.第378章 且行且觀277.第274章 新酒419.第413章 反覆475.同人27:夏侯遠傳——夏侯寧遠428.第422章 保全248.第245章 自擾175.第173章 凌晨過驪山125.第124章 接連143.第142章 胡思436.第429章 將死(續)62.第62章 五日(4k2合一)197.第195章 不公不正243.第241章 亂戰17.第17章 官家走投無路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