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蝦道蟹路

鄴都北城緊靠漳水,在建安十二年,曹軍爲了備戰荊州,在漳水以北修築了玄武池,形成一面‘波’光千頃的巨湖,專‘門’用於訓練水軍。

但隨着曹軍南征屢屢受挫,曹軍最終放棄了南征的計劃,這面玄武池也逐漸被曹軍遺棄,變成了一片蘆葦叢生的湖‘蕩’。

玄武池東岸有數百座倉庫,從前是曹軍水軍的軍事物資倉庫,但現在也悉數廢棄,不少建築成爲鼠狐野狗之窩,但也有一些‘精’明的商人用低價買進,成爲囤積貨物的倉庫。

下午,十幾名騎馬之人來到了這片荒涼巨大的倉庫羣內,李孚帶着幾名手下也在其中,他現在的身份是一名在漢國有後臺黑市商人。

而另外一名五十餘歲的中年男子正是另一個主角,他姓金,大家都叫他金三爺,他的真名反而沒有被人提及了。

此人原本是曹軍中的倉曹從事,是曹洪的親戚,在曹軍中‘混’了二十餘年,軍中人脈極廣,在鄴都開了一家糧鋪,但在合‘肥’大戰中有貪污糧食的嫌疑而被張遼革職。

他索‘性’返回鄴都,一心經營糧鋪,不料去年糧食被官府嚴控,他的糧食生意做不下去,便開始經營一些黑市貨物,利用軍方的人脈搞到不少禁品,‘私’下賣給來歷不明的商人,以謀取暴利。

最近漢曹雙方都放開了貿易,泥沙俱下,黑市‘交’易也開始興盛起來,金三爺也彷彿遇到了‘春’天,變得格外活躍,他最近搞到一批違禁貨物,急着要出手,便通過中間人聯繫到了李孚,希望和李孚做這筆‘交’易。

“李爺,我向你保證,都是真正的軍品,不是那種戰場上撿到的破爛貨,若你誠心要,能全部把貨吃下,價錢上我會適當讓點利,李爺覺得如何?”

金三爺很豪爽,嗓‘門’也大,李孚微微笑道:“看了貨再說吧!”

“也對,眼見爲實。”

他們走近了一座大倉庫,倉庫前站了幾名夥計,見東主帶人來,他們連忙開啓了倉庫大‘門’。

“李爺請!”

李孚點點頭,跟隨他走進了倉庫內,倉庫外面顯得很破舊,不過裡面似乎有堵牆隔斷,牆上還有一扇小‘門’,‘門’上有鐵鏈鎖着。

金三爺上前開了鎖,推開小‘門’,這裡面便是他的秘密倉庫,只見倉庫佔地頗大,裡面堆滿了大大小小的木箱和草袋,金三爺指着牆角數十隻大木箱笑道:“如果李爺想要火油,我這裡也有,不過價格沒得談,一共七十桶火油,一口價,每桶五兩黃金。”

李孚心中暗暗吃驚,他知道曹軍對火油看管極嚴,這人居然也搞得到,看來此人確實有點本事,金三爺並不想賣給他火油,他們走到另一個角落,這裡堆放了上千只草袋,有長有短,正是曹軍裝兵器的標準草袋。

“都在這裡了,長矛三十杆一捆,一共有兩千一百支,戰刀三千把,軍弩一千五百架,每架軍弩配三十支弩箭,都是從沒有使用過的上等貨。”

李孚彎腰翻了翻,果然都是簇新的軍隊長矛和戰刀,他又拾起一架軍弩,標準的兩石臂張弩,做工‘精’湛,用料考究,看得出是出自軍匠之手,李孚見一隻草袋中裝了五架軍弩,他心中一動,一架架翻看,果然編號都連在一起。

李孚頓時明白,這些兵器要麼是少府寺武庫監守自盜,要麼就是從軍營搞來,不過武庫的可能‘性’不大,鄴都管理還是比較嚴格,李孚也聽說過,有不少曹軍軍營虛報兵員數量,以套取軍糧,估計這些兵器也是因爲虛報兵員而多領,被大將倒賣出來。

這讓李孚暗暗嘆息,曹‘操’拼命走‘私’生鐵糧食,而下面卻有漏‘洞’,辛辛苦苦打製的兵器不斷流失。

“怎麼樣,貨物還滿意吧!”金三爺對自己的貨物非常自信。

李孚沉‘吟’一下笑道:“這些貨物我全部要了,價格也不用讓,不過我有兩個條件。”

金三爺大喜,居然不讓價,那最好不過了,他急忙道:“李爺請說!”

“第一,我想和三爺建一個長期買賣關係,三爺有多少貨,我就吃多少,價格好商量,全部用漢國金錠付款。”

“第二呢?”金三爺又不‘露’聲‘色’問道,他知道第一個條件如此優惠,那第二個條件必然不好辦。

“第二條條件就是‘交’貨地址,坦率說,這些軍品我運不出去,我希望把‘交’貨地點以後都放在淮河北岸,怎麼樣?”

其實金三爺已隱隱猜到,這個李爺買這些軍品,要麼是送去草原,要麼是送去漢國,現在對方提出‘交’貨地點在淮河,果然是漢國。

其實漢國倒無妨,若是賣給鮮卑人,他可就爲難了,他也不想把這些兵器賣給異族,金三爺便爽朗地笑了起來,“如果是走幷州,我還真辦不到,淮河那邊我有人脈,就按李爺的要求來辦。”

“那這批貨物也送過去。”

“沒有問題,我走水路,隨時可以出發。”

李孚大喜,舉起手掌道:“那我們就一言爲定!”

兩人重重一擊掌,這筆‘交’易就算做成了,這時,金三爺又忍不住問道:“李爺是那邊人?”

“大家都是生意人,有人想買軍資,我有利可圖,當然不會放過這種賺錢機會。”

李孚呵呵一笑,“就比如這些軍貨是從哪裡搞來,我絕不會問三爺一樣。”

兩人對望一眼,都心照不宣地大笑起來。

........

漢國在鄴都的鴻臚館相當於後世的大使館,李孚的情報組織是暗,鴻臚館則便是明,是漢國設在鄴都的官方代表,同時,魏國在長安也有一座鴻臚館,代表魏國長駐漢國。

漢國鴻臚館距離曹丕的副丞相府不遠,是一座佔地約二十畝的大宅,裡面有一百多名漢國官員和軍士,而鴻臚館主使則是漢國鴻臚寺少卿鄭離,他是一名三十餘歲,‘精’明能幹的年輕官員。

鄭離出身滎陽鄭氏,是大儒鄭玄的從孫,在襄陽科舉中考中第九名,歷任縣丞、縣令,又任長沙郡丞,去年秋天升任鴻臚寺少卿,今年年初漢國在鄴都設立鴻臚館,鄭離便出任鴻臚使,長駐鄴都。

下午,鄭離接見了一名來投訴假錢的小商人,商人姓趙,他說是聚財酒館的李爺建議他來這裡投訴,鄭離便明白過來,這是李孚讓此人過來。

鄭離讓商人坐下,商人把一堆假金錢倒在桌上,哀求道:“這裡有一百二十枚金錢,相當於一萬兩千錢,我是小本生意,虧不起啊!懇求鄭公幫我討回公道。”

鄭離點點頭,“我會盡力而爲!”

這時,一名官員快步走進大堂,向鄭離施一禮,此人叫張平,是少府寺的官員,來鄴都沒有多久,就是專‘門’應對假錢。

在鄴都,假五銖錢倒是見了不少,但假金錢卻是第一次出現,張平表情嚴肅,他坐下拾起一枚假金錢細看,很快便搖了搖頭,鄭離問道:“如何?”

“啓稟使君,這些金錢做工比較粗劣,明顯是‘私’人作坊所爲,一般而言,金錢很難造假,容易發生‘色’差,不過如果用八成黃金和兩成黃銅‘混’合,一般人確實不容易看出,但量大了則很難拿出這麼多黃金,量少了又無利可圖,所以目前爲止還沒有見到假金錢和金錠。”

鄭離點點頭,又問這名商人道:“這些金錢是哪裡得來?”

商人有點難以啓口,最後才無奈道:“我是從黑市上換來,一般金錢兌價是一比一百三十銅錢,而我換的這些金錢,只要一比一百一十銅錢,我貪圖便宜,所以就上當了。”

“好吧!這些假金錢暫時放在我這裡,我會繼續追查,如果你能協助我們查到源頭作坊,我們不但會彌補你的損失,同時還會重賞你五百金錢。”

男人‘精’神一振,急道:“我一定會全力協助!”

鄭離又問了他幾句,便將他打發走了,旁邊張平問道:“這裡畢竟是曹魏的地盤,我們出面抓捕不妥吧!”

鄭離想了想道:“殿下曾有命令,如果發現有人造假錢,可讓曹軍出面解決,看來我得去拜訪一下曹丕了。”

.........

從漢國鴻臚館到曹丕的副丞相府相隔只有半里,步行片刻便可走到,目前漢朝在鄴都依然存在,但早已名存實亡,儘管鄴都的官署大多集中在鄴宮,但權力中心早已轉移到曹丕的副丞相府,這裡也是原來曹‘操’的丞相府,曹‘操’搬去銅雀宮後,這裡便成爲長子曹丕的府邸。

副丞相府佔地近五百畝,前面部分是魏國的官署,而後面纔是曹丕的居所,曹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自己府中渡過。

下午,曹丕正在官房內批閱牒文,這時有‘侍’衛在‘門’外稟報,“啓稟世子,漢國鴻臚使鄭離有要事求見!”

曹丕連忙放下筆道:“請他進來!”

曹丕對漢國鴻臚使非常重視,一般鄭離到來,都會帶來重要消息,他不敢怠慢,片刻,鄭離快步走進官房,躬身施禮道:“參見世子!”

“鄭少卿免禮,請坐!”

鄭離坐下,有‘侍’‘女’給他們上了茶,鄭離無心喝茶,對曹丕拱手道:“前幾日漢王殿下給魏公送來信函,要求魏國全力助我們打擊假錢,不知貴方是什麼態度?”

曹丕呵呵一笑,“這還用問嗎?我們也同樣對鑄造假錢的行爲深惡痛絕,我們態度很鮮明,絕不容許假錢在魏國氾濫,出現一件就嚴打一件,絕不會姑息,請鄭少卿轉告漢王殿下,我們會全力配合漢國打擊鑄造假錢。”

“多謝世子支持,目前我們已發現在鄴都出現了假金錢,還望貴方能信守承諾。”

說着,鄭離將一枚假金錢遞給了曹丕,曹丕接過看了片刻,點點頭道:“我們當然會信守承諾,只要你們能提供明確線索,我們一定會嚴厲打擊。”

“那就一言爲定,兩天之內,我們會提供明確線索。”

........

兩天後,一支五百人的曹軍突襲了位於鄴都南市內的錢幣黑市,抓捕了數十名進行黑市‘交’易的商販,曹軍隨即又南城外摧毀了一家鑄造假金錢的小作坊,抓捕三十餘人,曹‘操’隨即下令將抓捕之人全部斬殺,將他們人頭示衆,震懾製造假錢的商人。

而與此同時,魏國也放棄了鑄造魏錢,開始大規模鑄造新漢錢,曹漢兩國的貨幣戰,漸漸轉化爲貿易戰,互相在對方大量購買物資,開始了積極備戰。

........

第96章 欲迎還拒第207章 風雲聚襄陽第164章 漫天要價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697章 合縱連橫(下)第1059章 小試威懾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589章 月亮寶珠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986章 河西對策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169章 斬馬刀第565章 火燒歷城第608章 劉璟的困惑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505章 司馬懿遇刺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364章 雲夢之路第761章 江東風雲(五)第615章 新野路戰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308章 激戰隆中第741章 出使失敗第30章 行春橋事件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262章 膽識過人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37章 少女人質第488章 走投無路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第361章 第 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81章 意外第606章 放長線釣魚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989章 最後談判第366章 戰爭悄然而至第126章 家有逆子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第297章 荊州來人第1049章 鍾繇贈字第766章 江東風雲(十)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938章 虞氏倒戈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790章 挖渠引水第1058章 正奇之爭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354章 蘄春風雲(一)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947章 聲東擊西第1050章 升職風波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756章 諸葛求和第30章 行春橋事件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第381章 兩江分裂第1056章 兵壓蒼梧第1088章 龍骨水車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第708章 達成妥協第66章 華麗一筆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8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第1007章 嫁妝風波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244章 兵臨城下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383章 後院起火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366章 戰爭悄然而至第301章 襄陽投降第39章 化解危機第973章 徐州失守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1030章 兵圍建業第941章 如假包換
第96章 欲迎還拒第207章 風雲聚襄陽第164章 漫天要價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697章 合縱連橫(下)第1059章 小試威懾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589章 月亮寶珠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986章 河西對策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169章 斬馬刀第565章 火燒歷城第608章 劉璟的困惑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505章 司馬懿遇刺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364章 雲夢之路第761章 江東風雲(五)第615章 新野路戰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308章 激戰隆中第741章 出使失敗第30章 行春橋事件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262章 膽識過人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37章 少女人質第488章 走投無路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第361章 第 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81章 意外第606章 放長線釣魚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989章 最後談判第366章 戰爭悄然而至第126章 家有逆子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第297章 荊州來人第1049章 鍾繇贈字第766章 江東風雲(十)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938章 虞氏倒戈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790章 挖渠引水第1058章 正奇之爭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354章 蘄春風雲(一)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947章 聲東擊西第1050章 升職風波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756章 諸葛求和第30章 行春橋事件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第381章 兩江分裂第1056章 兵壓蒼梧第1088章 龍骨水車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第708章 達成妥協第66章 華麗一筆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8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第1007章 嫁妝風波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244章 兵臨城下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383章 後院起火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366章 戰爭悄然而至第301章 襄陽投降第39章 化解危機第973章 徐州失守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1030章 兵圍建業第941章 如假包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