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商議遷都

平章臺議事堂內,百名大臣向劉璟跪拜祝賀,“恭賀州牧榮升漢王殿下!”

衆人歡欣鼓舞,主公封爲漢王,漢國建立,這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一刻,終於實現了,徐庶更是忍不住潸然淚下,從柴桑自立開始,整整十年了,他們一步步由弱到強,一步步擴張領土,從兩千士兵擴張到甲兵數十萬,疆域萬里,再回想當年孤守小城的弱小,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讓徐庶萬分感慨。

劉璟對衆人笑道:“雖然是漢王,但我還是希望大家稱我爲州牧,這樣更親切一點。”

“不可!”

董和走出來施一禮,肅然道:“不建規矩,不成方圓,殿下且不可再向從前一樣隨意稱呼,殿下尊重自己的稱呼,也就是尊重我們。”

司馬懿感覺董和有點太嚴肅,並不是很理解劉璟的心情,他笑了笑打圓場道:“董尚書說得不錯,我們也要升位了,殿下稱州牧,總不能我們還是一羣州吏吧!”

這句話很輕鬆,立刻使大堂緊張的氣氛鬆弛下來,劉璟也笑道:“既然大家都想高升,那我也只好免爲其難,先一步榮升漢王殿下了,不過董尚書說得很好,不建規矩,不成方圓,我們既然已建國,就要有一國的氣勢,我們的官職要提升,俸祿要漲,我們的大將要成爲將軍,這些都要漸漸改變。”

說到這,劉璟的笑容消失,神情變得十分嚴肅,高聲道:“曹‘操’已在去年建立了魏國,封地包括河北中原,實際上已經架空了朝廷,但是,只要中央朝廷不滅,大漢王朝就依然存在,我們既然也建立了漢國,那麼就請諸君與我一起努力,以漢國爲基礎,重振大漢王朝,再現大漢輝煌!”

衆人一起躬身,“臣等願爲大漢復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各位請回官衙吧!我要和幾位尚書談一談建國之事,相信會有大家期待的好消息。”

衆人心中期待,紛紛施禮退出了議事堂,大堂內只剩下五位尚書和‘侍’中尹黙,這時劉璟擺擺手笑道:“各位請坐吧!”

幾名尚書坐下,劉璟這纔對衆人道:“想必大家都知道,這次封漢王是我和曹‘操’達成的妥協條件之一,也是我主動提出來,這是因爲我們攻佔了關隴,已經有建國的基礎,至於官職稱呼其實都是小問題,重大事項是我們要考慮遷都,這纔是我今天要和各位商議的問題。”

衆人面面相覷,這確實有點突然,上午才接受冊封,大家都在想着改換官職稱謂之事,沒想到劉璟開‘門’見山,和衆人談起了遷都之事,不用說大家也明白,一定是要遷都長安,連一向瞭解劉璟的司馬懿也感到有些意外。

這時,徐庶欠身道:“殿下想遷都長安,我們能理解,但我覺得現在還不是時候,至少一兩年之內條件都不成熟,一是關中人口凋敝,長安破敗,需要我們全力恢復,其次是隴右尚不穩定,羌氐及北面的匈奴沒有歸心,對關中威脅很大,如果要遷都長安,首先要平四夷,否則內憂外患,我們很難在關隴立足。”

司馬懿也勸道:“殿下忘記楊千萬了嗎?氐胡和曹‘操’勾結,差點在祁山置我們於死地,現在也不派使者前來認錯求和,很明顯不服我們,還有涼州,至今也沒有消息,我們雖得關隴之名,卻沒有關隴之實,我覺得應該利用和曹‘操’停戰的機會,集中‘精’力掃平關隴,爲遷都長安創造條件。”

“大家都說得不錯,我說遷都長安,並是立刻要遷都,而是我們要開始準備了,比如漢中的關中流民要全部遣返,還有我最近去了江夏銅礦,我打算將戰俘全部釋放,但條件是他們要在關中落戶,這是爲增加關中人口,至於銅礦人手,可以招募蠻夷礦工補充,一月一千錢,比當兵收入還高,一定有很多人願意,另外巴蜀也有很多三輔流民,也就是東州士,只要我們用利益****的方式,我想很多人都願意遷回關中。”

“殿下說的利益****是指免稅賦嗎?”蔣琬在一旁小心翼翼問道,他主管稅賦,對這一塊很敏感。

劉璟點了點頭,“不光是免稅賦,還有授田,我曾經在漢中也一個關中來的老農談過,他一家之所以留下漢中不肯回關中,就是爲了每畝半鬥米的好處,假如我們在關中免五年稅賦,我想不僅是關中逃民要爭着回去,就連河北、中原也會很多人都願意遷去關中,兩年以後,我相信關中一定會大變樣。”

劉璟這番雄心壯志,不僅讓徐庶、司馬懿這些北方人動心,就連費觀、董和這些長期呆在巴蜀的人也爲之心‘潮’澎湃,這時,尹黙站起身道:“我完全支持殿下的方案,宜早不宜遲,我希望我們能在新年前作出決定,在新年後就全力實施。”

衆人紛紛表態支持,就連覺得五年免稅稍多的蔣琬也點頭同意了,至於授田,關中擱荒的無主田地極多,完全可以收回來重新授田,這一條官府應該先一步施行。

這時,劉璟毅然道:“既然諸位如此支持,那我們就分工協作,平章臺負責恢復關中人口經濟,我則率領軍隊平定關隴四夷,給遷都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

........

劉璟回到官房,一名‘侍’衛上前道:“虎將軍帶着兩名老者等候州牧多時了,說是州牧的族人。”

劉璟這纔想起,他今天要族人來將軍府找他一事,便點點頭,“請他們進來!”

片刻,劉虎帶着兩名老者快步走了進來,本來應該是劉賢帶他們來,但劉賢要幫助劉致學習祭禮,所以就由劉虎帶他們前來,兩名老者早有商議,絕不能在劉璟面前擺長輩架子,甚至連族人的禮儀都不能有,一進官房,兩人便急着跪下行禮,“劉方、劉意拜見漢王殿下!”

這兩名老者都是從前劉表的族弟,血緣比較親近,劉璟之所以要在將軍府接見他們,就是因爲不想對這兩人行晚輩禮,他見這兩人下跪稱他漢王殿下,頗爲知趣,他心中的反感稍微好一點,連忙扶起他們笑道:“兩位請起!請起!”

他又吩咐‘侍’衛,“準備軟席!”

兩名‘侍’衛鋪上軟席,劉璟請他們坐下,劉虎也坐在一旁,年長的劉方笑道:”聽聞殿下封爲漢王,我們着實歡喜,現在宗室中雖然還有一些郡王,大多有名無實,哪裡像殿下一樣,掌控萬里江山社稷,這纔是真命天子,鄴都那個狗屁傀儡算什麼.......”

劉虎聽他說得太粗俗‘露’骨,不由重重咳嗽一聲,狠狠瞪他一眼,劉方這才意識到自己失態,他尷尬地乾笑兩聲,“我的意思是說......”

劉璟不等他說下去,便擺擺手笑道:“我明白,不用再解釋了,不過我想知道現在劉琮和蔡夫人的情況,他們怎麼樣。”

“劉琮已經沒救了,鄴都孩童都知道他是閹人,名聲已丟盡,整天大吃大喝,‘肥’得象頭豬,蔡夫人早就不管他了,殿下不知道麼,蔡夫人三年前就已經改嫁了。”

劉璟一怔,他確實不知此事,連忙問道:“改嫁給誰了?”

“常山郡太守夏侯儀,殿下知道這個人嗎?”

劉璟眉頭一皺,“好像是夏侯淵之弟。”

“正是此人,據說是蔡瑁牽的線,那夏侯儀長得強壯如牛,蔡夫人那嬌弱的身子骨哪裡經得住他糟蹋......”

旁邊劉虎又重重咳嗽一聲,再一次打斷他的話,不滿地又瞪他一眼,這老傢伙也有六十歲了,怎麼就‘亂’說話,劉方嚇得不敢吭聲了。

劉璟卻明白過來,蔡瑁從前是想把‘女’兒嫁給夏侯霸,結果蔡少妤不肯,他沒辦法,便將寡妹嫁給夏侯儀,爲了攀住夏侯氏這棵大樹,可謂用心良苦,不敢蔡夫人再嫁,她就不可葬到劉表墓旁了,這倒不是壞事。

劉璟沒有時間和這兩個老頭閒扯,見見他們只是表個態度而已,安撫他們一下,劉璟便笑道:“鄴都這一支就暫時不要急着遷回來了,留在鄴都也有好處,平時多和三叔往來,我會讓三叔照顧你們,有什麼困難,三叔也會接濟,你們臨走時,我也會送你們每人一份厚禮,算是我的一點心意。”

劉方和劉意大喜,連忙又跪下磕頭感謝,劉璟着實有些厭煩了,便給劉虎使個眼‘色’,讓他帶走這兩人,劉虎將兩人請了出去,不多時,又匆匆回來,“州牧找我嗎?”

劉璟點點頭,“坐下吧!我想和你談談重甲步兵之事。”

劉虎‘精’神一振,這纔是他最感興趣的話題,劉璟負手走到窗前,凝視着窗外雪中盛開的臘梅,沉思片刻問道:“我想把重甲步兵擴展到八千人,也就是再增加兩千人,兩個月之內可以練成嗎?”

劉虎想了想道:“訓練倒沒有問題,關鍵是裝備,重甲和斬馬刀都很耗時,目前我的倉庫內只多出五百套,兩個月之內打造一千五百套恐怕不現實。”

“我考慮過,斬馬刀有一千把庫存,另外鷹擊軍那邊有五百把,可以調過來,刀具就有了,關鍵是重甲,我會組織三千工匠日夜打造,責令他們兩個月之內造出一千五百副,你只管把兩千名新兵給我訓練出來。”

“沒問題,我用最殘酷的訓練手段,保證他們合格!”

說到這,劉虎又小心翼翼問道:“難道是要打氐胡了嗎?”

劉璟微微一笑,“誰說你笨,真是看走眼了,你比誰都聰明!”

自從奪取隴西后,祁山道變成了繁忙的商旅之道,儘管已是一月底,但祁山道內冰雪還沒有融化,道路依舊異常難行,但已經有‘性’急的商隊不顧道路艱險,在冰雪覆蓋的祁山道上跋涉奔行,將來自隴右的‘毛’皮、‘藥’材和牲畜販運到蜀中,又將蜀中的絲綢、瓷器以及各種日用品販運去隴西和涼州。

這天中午,在祁山北道上來了一支規模較大的商隊,實際上人數並不多,只有三十餘人,而是他們販運了上千匹戰馬,才顯得規模浩大,爲首一名夥計挑着一面雙鯉旗,意味着這是陶氏商行的商隊。

陶家已經不再是普通商人,而是轉型爲軍商,所謂軍商就是專‘門’爲漢軍服務的商人,包括運輸輜重物資,處理戰利品,運送戰俘等等,利潤極高。

在荊州,陶家掌握着一支龐大的長江船隊,專‘門’從事鐵礦和糧食的運輸買賣,其實也是爲軍方服務,爲此,陶勝和陶利兄弟二人都有了官方身份,陶勝被封爲鄉侯,掛御史大夫的頭銜。

陶利則封爲亭侯,掛校尉之職,雖然都是虛職,卻都是實實在在的官方身份,這支從涼州過來的商隊正是由陶利率領,陶利名義上是去涼州爲軍方買馬,但實際上去執行劉璟‘交’給他秘密任務,聯絡羌人聯合攻打氐胡。

羌王的使者也和陶利一起南下,使者是一名三十餘歲的男子,也就是姜維的父親姜冏,當初帶着羌王之子逃離長安,現任羌王帳下幕僚,他奉羌王之命去面見劉璟,商議具體攻打氐胡事宜。

隊伍正急着趕路,可就在這時,後方幾名護衛騎兵疾奔趕來,大喊道:“後面有大羣不明盜匪追來了,快走!”

陶利大吃一驚,祁山道怎麼會出現盜匪,姜冏反應極快,立刻明白過來,急道:“不是什麼盜匪,一定是來攔截我們的氐人。”

陶利頓時心急如焚,他慌忙道:“這裡離最近的上方谷也有五十里,我們怎麼來得及。”

“來不及也要逃,否則就死在這裡!”

姜冏催馬便逃,陶利也慌忙打馬疾奔,十幾名夥計催趕着戰馬奔跑,後面有十名漢軍騎兵殿後。

這時,雷鳴般的馬蹄聲傳來,很快,遠方出現了黑壓壓的一片追趕騎兵,速度疾快,足有數百人,都穿着厚厚的黑‘色’皮袍,頭戴皮帽,手執弓箭長矛,正是從前祁山馬匪的打扮,但祁山馬匪早已被漢軍消滅殆盡,這其實是從隴西追來的氐胡騎兵,他們的目標正是陶利和羌王使者姜冏。

爲首氐胡大將遠遠看見前方的馬隊,他獰笑一聲,大喊道:“追上去,殺了他們!”

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231章 來歷不明的道士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71章 冤家路窄第581章 視察荊南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142章 千鈞一髮第145章 離別如江水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437章 魯肅出使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363章 探查道路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131章 婉拒第919章 調兵遣將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254章 初戰樊城第704章 奇兵出擊第631章 荀彧到來第881章 幷州危急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452章 舉棋不定第112章 正是良辰美景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907章 雙面間諜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887章 家人到來第428章 周瑜到來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758章 江東風雲(二)第628章 曹軍北撤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694章 孫思曹謀第1092章 攻城血戰第901章 突襲居延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359章 蘄春風雲(六)第315章 危機深伏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323章 戰爭成本第935章 意外發現第959章 西線戰事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474章 反戈一擊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741章 出使失敗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248章 清船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48章 離別又重逢第893章 心事難平第996章 迎頭痛擊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224章 議婚第28章 初臨武昌第754章 陸遜獻計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625章 周瑜病逝第984章 京城告狀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291章 危情逼吳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596章 討價還價第16章 不傳之秘第954章 地道攻勢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343章 夜訪諸葛第690章 收之桑榆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187章 江東急報
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231章 來歷不明的道士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71章 冤家路窄第581章 視察荊南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142章 千鈞一髮第145章 離別如江水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437章 魯肅出使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363章 探查道路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131章 婉拒第919章 調兵遣將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254章 初戰樊城第704章 奇兵出擊第631章 荀彧到來第881章 幷州危急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452章 舉棋不定第112章 正是良辰美景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907章 雙面間諜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636章 合肥激戰(下)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887章 家人到來第428章 周瑜到來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758章 江東風雲(二)第628章 曹軍北撤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694章 孫思曹謀第1092章 攻城血戰第901章 突襲居延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359章 蘄春風雲(六)第315章 危機深伏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323章 戰爭成本第935章 意外發現第959章 西線戰事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474章 反戈一擊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741章 出使失敗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248章 清船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48章 離別又重逢第893章 心事難平第996章 迎頭痛擊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224章 議婚第28章 初臨武昌第754章 陸遜獻計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625章 周瑜病逝第984章 京城告狀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291章 危情逼吳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596章 討價還價第16章 不傳之秘第954章 地道攻勢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343章 夜訪諸葛第690章 收之桑榆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187章 江東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