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曹劉和談

蒯越豎起了大拇指,“賢侄果然厲害,猜到了曹丞相的心思。”

他隨即取出曹‘操’的親筆信,遞給劉璟,“這是曹丞相的親筆信,他要說的話都在上面,如果賢侄還有什麼補充條件,可以直接告訴我,我帶有鴿信,三天之內,樊城會有消息,一定給賢侄答覆。”

劉璟拆開信看了一遍,確實是曹‘操’的親筆信,在信中曹‘操’明確提出了曹軍從樊城和新野撤軍,換取夏侯淵和曹仁,另外,希望能和他達成和解,雙方簽署合約,恢復建安十二年之前的州界,三年內曹軍保證不進攻荊州,同時也要求他的軍隊三年內不得進攻南陽和汝南。

劉璟點了點頭,他從字裡行間看出了曹‘操’的自信,這說明曹‘操’知道他要西擴,所以用互不入侵對方來約束他,劉璟沉‘吟’一下對蒯越道:“世叔請稍坐,我要商量一下。”

蒯越笑着點點頭,“要不我先回避一下。”

“不用,世叔請安坐!”

劉璟向賈詡使了個眼‘色’,賈詡對蒯越笑笑,起身跟着劉璟來到了隔壁房間,“曹丞相怎麼說?”賈詡笑問道。

劉璟將信給了他,“軍師自己看吧!”

賈詡接過信看了一遍,他很瞭解曹‘操’,從曹‘操’行文語氣他便能判斷出一點點端倪,他不由笑了起來,“曹丞相是想在州牧西擴的同時,滅馬超和張魯,所以他纔會提出三年互不侵犯,今年修養一年,明年和後年,實際上是兩年。”

“軍師覺得可信嗎?”

“曹丞相是否守信其實是因人而異,他對呂布不守信,但他會袁紹守信,但對袁譚高幹卻又不守信用,關鍵在於對方實力,他若對州牧失信,將來不就怕州牧對他也失信嗎?所以可以相信他的三年之期,而且他只限於荊州,州牧沒有看出來嗎?”

劉璟當然看出來了,也就是說將來他若佔領漢中,曹‘操’攻打漢中就不算失信了,想到這,劉璟又道:“可這樣一來,我們攻打南陽的計劃就要取消了。”

賈詡想了想道:“其實我也覺得南陽可以不取,因爲我們一旦奪取南陽郡,就直接威脅到了許昌的安全,許昌可是曹丞相的根基之地,他必然不會甘心,一定會派兵****南陽,這樣來回拉鋸,恐怕會影響到州牧的西擴計劃。”

劉璟也是極爲理智之人,他感覺賈詡說得有理,便欣然笑道:“既然如此,我可以答應他,但條件我得增加,他休想佔我的便宜。”

劉璟走回房間,坐下來對蒯越笑道:“請世叔轉告曹‘操’,我原則上同意和解,但用樊城、新野撤軍來換取夏侯淵、曹仁及‘毛’玠,我不能接受這個條件,我還須再附加三個條件。”

蒯越心中苦笑一聲,曹‘操’也知道劉璟不會這麼容易答應,江夏軍此時要擊敗樊城曹軍簡直易如反掌,他便道:“賢侄還需要什麼條件,請說吧!”

“我再增加兩個附加條件,第一,樊城的軍械物資我可以不要,但糧食必須留下來;第二,曹軍讓出上庸城,第三條,則是留在江夏的三萬戰俘已經成爲我的新軍,我希望丞相把他們家人遷到安陸郡,事後我會把名單給你們。”

蒯越微微一怔,樊城可是有三十萬石糧食,丞相肯答應嗎?不過心念一轉,若劉璟大舉進攻樊城,這些糧食物資一樣守不住,實際上,劉璟真正提出條件只有讓出上庸和戰俘家眷兩條。

想到這,蒯越當即寫了一份鴿信,出‘門’讓隨從放鴿信回鄴城,望着鴿子消失在夜間,蒯越回頭拱手道:“我先返回樊城,只要得到丞相回信,我會立刻再回來。”

劉璟也拱手行一禮,“世叔請保重!”

蒯越走了,劉璟和賈詡回到船艙,劉璟笑道:“我總覺還是有點吃虧了,應該把物資軍械也留下來。”

賈詡微微一笑:“其實這些物資軍械也不能太充足了,太充足就會不思進取,不利於提高軍械鍛造技術,讓工匠們有事可做,更符合荊州的利益。”

劉璟點點頭,“軍師說得很對。”

停一下劉璟又笑道:“那我們下一步我們做什麼?”

賈詡沉思片刻道:“下一步應該是將州治遷回襄陽了。”

次日下午,浩浩‘蕩’‘蕩’的江夏船隊抵達了襄陽城外的漢水江面上,此時襄陽城由大將文聘率軍一萬鎮守,而對岸樊城也駐紮一萬曹軍,則由大將徐晃統帥,兩軍對峙已有數月,但江夏軍牢牢控制江面,使曹軍疲於防守,處於一種被動的劣勢。

當劉璟從大船下來時,文聘率領數十名將領已等待多時,衆人一起上前行禮,“參見州牧!”

劉璟望着這幫忠心耿耿的武將,分明看見他們每個人的眼睛裡包含着期待,他知道這些大將們渴望一戰,渴望在戰爭中獲得自己的價值,不過戰爭永遠只是政治的延續,當政治談判大‘門’敞開時,戰爭就顯得無足輕重了。

但必要的安撫還是須做,劉璟笑着對衆人道:“感謝各位將軍守住了北大‘門’,才使得柴桑之戰能夠全力以赴,沒有後顧之憂,可以說,柴桑之戰的勝利,是所有荊州將士的勝利,在此,我對各位將軍表達最誠摯的敬意!”

說完,劉璟深深向衆人行一禮,衆人響起一片掌聲,此時士兵們開始陸續下船,列隊向城東的軍營而去,劉璟翻身上馬,在文聘和衆將的簇擁下,向襄陽城內而去。

襄陽城內明顯熱鬧了很多,大量民衆迴歸,大街上人來人往,熱鬧異常,襄陽城漸漸恢復了往日繁華,城北‘門’兩邊的數十家酒館、店鋪都已重新開業,又聽見了久聞的叫賣聲,空氣中飄‘蕩’着酒的氣息。

這種生機勃勃的景象令劉璟格外欣慰,接下來只要樊城迴歸,商業就會重新振興,這是荊州恢復生機的關鍵,好在襄陽郡人口損失不大,只需要兩三年時間就能恢復如初,倒是南郡損失人口太大,沒有十年的時間,是很難恢復從前的繁榮。

這時文聘才低聲問道:“不知州牧和蒯公談得如何?”

“我該提的條件都提出來了,蒯越要向曹‘操’請示,很快就會有結果,我估計不會有什麼意外,曹軍撤退就在眼前,然後我會和曹‘操’達成和解協議,雙方停戰三年。”

文聘有些感慨道:“這兩年襄陽郡都荒廢了,一旦曹軍撤走,恐怕很多利益就要重新分配,尤其是土地,僅蒯、蔡兩家‘交’出的土地就有上萬頃之多,還有很多新野之民都不願回去,要留在漢水以南,這些事情若不處理好,恐怕會和十幾年前一樣,爲爭奪土地而發生內‘亂’。”

劉璟微微笑道:“我打算把樊城以北的土地作爲軍屯,用置換土地的辦法,將新野、鄧縣、樊城三地的種地農民都轉到漢水以南來,這樣,只要守住漢水防線,就能確保荊州安定,至於利益調和,其實問題倒不大,只要有足夠的土地,限制豪強,那就能做到耕者有其田。”

兩人邊說邊行,不多時便來到了州衙,遠遠便看見了兩座高大的闕臺,州衙廣場依舊如從前一般寬闊宏大,乾淨而整潔,有士兵把守,不準任何閒人入內。

數百名工匠正在重新修繕被曹軍毀壞的州衙主堂——朱雀堂,這座主堂因爲超過了許昌宮正殿而被曹‘操’下令拆毀,不過曹‘操’不知出於什麼想法,竟沒有下令燒燬這座氣勢恢宏的建築羣。

和狹小的江夏州衙完全不同,武昌州衙佔地不過五十畝,而襄陽的州衙卻佔地兩千畝,就儼如一片廣袤的宮殿羣。

很多年前,劉璟並不知道一些看似尋常的事物其實並不尋常,事實上,劉表一直在行僭越之事,他的衣食出行都堪比帝王,包括這座佔地兩千畝的州衙,就是仿造長安的未央宮建造,佔據整個襄陽城的三分之一。

從未啓用過的州衙主堂朱雀堂,便是未央宮宣室殿的翻版,州衙後面的建造的引鳳台,佔地五百畝,仿造未央宮鳳凰閣而建,這裡原是劉表居住地,因爲太‘露’骨而被彈劾,劉表也不得不重新建一座低調州牧府,也就是劉璟後來住的州牧府。

直到劉璟真正進入了權力高層,他才終於意識到人內心權力****的外‘露’,往往就會表現在建築上,比如曹‘操’修建銅雀臺,比如孫權修建吳王宮和鐵甕城,那麼他劉璟呢?會不會完全啓用這座酷似未央宮的荊州州衙,這是劉璟一直糾結了很久的問題。

直到這次擊敗江東軍,他才最後下定決心,如果他不擺出這個姿態,又怎麼讓一直跟隨他的文官武將們心懷希望,既然曹‘操’可以建銅雀臺,孫權可以修鐵甕城,他劉璟爲何不能啓用州牧舊衙?

想到這,他回頭對一直跟隨他的記室參軍董允道:“董參軍,這幾日就煩勞你辛苦一下,將州衙重新查看調整,做一個方案出來,最快下個月,襄陽縣就先進駐。”

“州牧的意思,縣衙也要搬進來嗎?”董允問道。

劉璟點了點頭,“縣衙、郡衙、州衙和軍衙都一併搬入,以後這裡就叫荊州軍政署,不再稱爲州衙了。”

旁邊文聘也聽明白了,很長時間以來,荊州一直處於一種半分裂狀態,軍隊也各自爲政,這是劉表時代的特點,整個荊州被幾家豪‘門’士族把握,使荊州的軍政大權分散而薄弱,這也是荊州一直對外擴張不力的主要原因。

而到了劉璟這裡,豪‘門’士族掌控荊州的時代結束了,以後的荊州將是高度的軍政統一,更容易形成力量聚合,也就更具有對外擴張‘性’,這讓文聘暗暗欣慰,他心中深知,荊州的嶄新時代即將來臨。

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608章 劉璟的困惑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150章 黃蔡之謀第181章 黃祖之死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429章 亂中尋機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717章 掃平隴西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586章 緊急商議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401章 孫小妹選劍第635章 合肥激戰(上)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832章 魏國來使第334章 劉備之憂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956章 突襲葉城第625章 周瑜病逝第1章 絕地求生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505章 司馬懿遇刺第258章 黃雀在後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64章 趁夜殺人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778章 江東風雲(二十二)第208章 諸葛不在家第275章 鑽入圈套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631章 荀彧到來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23章 一戰成名第1049章 鍾繇贈字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1030章 兵圍建業第169章 斬馬刀第623章 襄陽危機(下)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290章 攔路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864章 刺殺敵酋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968章 以兵換將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192章 彭澤夜話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804章 曹丕反擊(下)第723章 迎頭痛擊(下)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681章 引發不發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868章 困獸之鬥第519章 兄弟爭位第831章 匈奴如狼第1052章 旁敲側擊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930章 逃離吳縣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894章 遷都議事第926章 因果循環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906章 逼要名單第120章 徐庶溫酒話首謀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510章 劉璋之死
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608章 劉璟的困惑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150章 黃蔡之謀第181章 黃祖之死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429章 亂中尋機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717章 掃平隴西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586章 緊急商議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401章 孫小妹選劍第635章 合肥激戰(上)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832章 魏國來使第334章 劉備之憂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956章 突襲葉城第625章 周瑜病逝第1章 絕地求生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505章 司馬懿遇刺第258章 黃雀在後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64章 趁夜殺人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778章 江東風雲(二十二)第208章 諸葛不在家第275章 鑽入圈套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631章 荀彧到來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23章 一戰成名第1049章 鍾繇贈字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1030章 兵圍建業第169章 斬馬刀第623章 襄陽危機(下)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290章 攔路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864章 刺殺敵酋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968章 以兵換將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192章 彭澤夜話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804章 曹丕反擊(下)第723章 迎頭痛擊(下)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681章 引發不發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868章 困獸之鬥第519章 兄弟爭位第831章 匈奴如狼第1052章 旁敲側擊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930章 逃離吳縣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894章 遷都議事第926章 因果循環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906章 逼要名單第120章 徐庶溫酒話首謀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510章 劉璋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