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程世傑是想學劉寄奴

第144章 程世傑是想學劉寄奴

第143章

寧海軍的戰略部署,其實並不算是秘密。

因爲這是十數萬人和海量的物資調動,只是不是瞎子,很容易判斷出情報,更何況,遼南的地盤太小,而且是三面環海,只能向北和向東北方向發展。

就算進行戰略上的欺騙,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如果說完全不做戰略疑惑,那也不可能,像雙城衛的戰略佈局,就是疑惑的行爲。

如果皇太極採取積極應對的戰略,那麼雙城衛只可能是雙城衛,也就是佔據着湄沱湖,沿着湄沱湖建造五座城,如果建奴不重視,那麼湄沱湖平原,就有可能變成寧海軍的新糧倉,以及皮毛生產基地。

至少目前爲止,寧海軍的主要發展重心在廣寧衛和遼中衛方向,也就是後世的北鎮市和鞍山市發展。

哪怕是任何一名屯田百戶官或者是工程百戶官,現在寧海軍已經取消了百戶官這個官職,而是改稱爲工委會委員。

到了這個級別,他們都已經通過工委會的會議,瞭解到了程世傑的真正用意,現在的寧海軍發展戰略中,高築牆,廣積糧,只要是他們建造的城池,聯成一片,建奴就不敢輕易南下。

傻子都知道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屢次在明軍的堅城大炮之下吃鱉,只要心齊一點,城牆修得堅實一點,就能守住。

而一旦守住,遼中、遼南的沃土便盡歸寧海軍所有,這些土地肥沃而溼潤,灌溉方便,足以開墾出上數千萬畝良田,這麼划算的買賣,不幹的是傻子。

因此這次寧海軍下了卯足了勁,僅僅多河南過來的移民,不準備的說是孟津渡過來的災民就有九萬六千餘名青壯,而且人數還在增加過程中。

現在的寧海軍已經擁有了成熟的築城工程隊,築城工作進度非常快,尋找好地立。或是交通要道,或是藉助河道,只要抵達就近的築城地點,大量的物資沿着河道運輸過來,馬上展開施工。

開挖地基的同時,開始儲備建築材料,或者是磚石,或者是水泥、石灰,特別是在混合砂漿,三合土的時候,這本來是非常耗費體力的工作,可是有了畜力攪拌機,速度快了很多。

在修建鋼筋水泥城牆的時候,特別是地基階段,採取了預製的方式,就像搭積木一樣,工程進度非常快,由於採取了鋼筋水泥建築,城牆並不是採取原來的那種實體結構,而是採取蓋大樓的方式。

這樣以來,城牆不再是兩道牆,中間塞滿泥土或者砂石,而是把城牆蓋成了門窗朝向城內的五層樓,最外層的一道城牆採取圈樑結構,用水泥粉刷過以後,再想像李愬雪夜入蔡州那樣,利用城牆上的夯土坑洞,攀爬上牆,幾乎不可能了。

爲保證施工過程不被建奴干擾,寧海軍僅戰兵就出動了兩萬八千餘人,寧海軍的左都司、右都司包括近衛都司,三個整編的步兵、一個都司的騎兵,寧海軍能打的將領,能打的部隊基本都出動了。

程世傑還感覺部隊不足,又拉上了八千東江軍,鑑於程世傑的黑歷史,黃龍這一次倒是沒有派出東江軍的精銳,而是將一羣老弱病殘,湊了八千顆人頭,送給了程世傑。

程世傑也知道,就算是薅羊毛,也不能逮住東江軍這一隻羊,可勁薅,再薅下去,東江軍就被程世傑薅禿了。

當然,對於東江軍的老弱病殘,程世傑也看不上眼,這一次程世傑讓陳國棟向東江軍將士宣佈,任何禁止以兵變的方式脅迫將領加入寧海軍,就算他們再次發動兵變,全部繳械,然後送給黃龍。

在這種情況下,還是有東江軍將士認爲程世傑說反話,於是一名東江軍的遊擊將軍,率領麾下六百餘名士兵,主動投降程世傑。

程世傑果然像所宣佈的那樣,派寧海軍這些東江軍士兵包圍,繳械,每個人發五十斤糧食,讓他們滾蛋了。

五十斤糧食雖然不少,可問題是跟着寧海軍他們的伙食跟寧海軍將士一樣,完全不限量吃飯,都是上好的大米,或者白麪饅頭,隔仨差五還能混到肉,最不濟也可以吃到鹹魚,或者大骨頭湯。

至於寧海軍的將士,伙食則更好了,得益於胡二奇麾下的獵騎兵,他們和寧海軍不太一樣,他們的軍餉則更低,沒有銀子,每個人一個月就兩石糧食,五包兩斤裝的精鹽。

雖然程世傑付出的實際成本不高,可問題是,獵騎兵的繳獲非常豐厚,採取三七分賬,當然獵騎兵拿的是三,程世傑分到的是七。

胡二奇在前面瘋狂掃蕩建奴的部落,將繳獲的牛羊或者殺掉的牛肉或羊肉,製成肉乾,這些肉都成了寧海軍將士的加餐。

“大帥,這樣築城的方式雖然快,但是太廢錢了!”

宋獻策看着把鑄造而成的螺紋鋼直接築在城牆裡,他感覺有些肉疼,自從寧海軍北上以來,向州以北和東北方向推進了將近兩百里,陸續修建了十多座城堡,可是這樣以來,卻花了很多錢,不算將近十萬青壯的吃喝以及寧海軍、東江軍將近三萬八千士兵的吃喝,僅僅是埋入城牆裡的鋼鐵,就價值幾十萬兩銀子。

宋獻策非常承認程世傑搞錢的本事,他的腦袋裡有很多奇思妙想,比如說製造四輪的馬車,只是增加了不到二百斤鋼鐵(橋式減震裝備和彈簧減震裝置和軸承),一輛原本只二三十兩銀子的馬車,卻翻了十幾倍,哪怕是最簡潔的四輪貨運馬車,也需要二百多兩銀子,至於四輪載客式馬車,更是高大五六百兩銀子,最奢侈的馬車,甚至賣到了一千多兩銀子。

要知道,儘管寧海軍的馬車廠訂做馬車非常昂貴,可依舊有很多人要買,還有就是鹽,從北宋時期,就出現了成熟的曬鹽工藝,然而,程世傑卻用草木灰與海水混合攪拌,使鹽水解析,分離砸質,然後將海帶粉加入鹽中,最後才碾壓成粉末,這種包裝精美,成爲大明眼下最火爆的碘鹽,哪怕是比江浙鹽商的鹽貴三四倍的價格,可依舊供不應求。

特別銀行,這個創意實在是太高了。所有的錢莊都是拿自己的錢來貸款給別吃利息,而程世傑卻利用了別人的錢來放貸。

隨着遼東銀行的名氣越來越大,也有一些地主將家中的銀子挖出來,送到遼南存起來,銀子不僅不會因爲氧化而減少,反而會升利息。一萬兩銀子每個月光利息就高達三十多兩銀子,存得越多,利息越高。

不少地主拿着銀子來到銀行存款,根據上一次管委會的工作報告中,委員楊芸娘彙報銀行的發展情況,僅僅崇禎五年前七個月,銀行累計吸收存銀四百六十二萬六千九百餘兩銀子,每個月光支付的利息,就多達十四萬多兩銀子,而貸款出去的銀子則多達六百九十五萬四千三百餘兩銀子,每個月的利息就多達一百六十六萬多兩銀子。

現在銀行的員工已經突破了三千人,除去銀行的開支,淨利潤多達一百多萬兩銀子。賺錢只是銀行的其中一項功能,更重要的作用,繁榮了遼南的經濟環境。

除了鹽廠、馬車廠、銀行,還有紡織廠,誰能想到不要錢的羊毛還能織布?而且織出來的布透氣性好,防寒保暖,每個月也能賺十幾萬兩銀子。

別人在幾代人的努力下,辛辛苦苦賺上十幾萬兩銀子就不錯了,可問題是,程世傑才用多長時間?

對於宋獻策嫌棄程世傑敗家。

程世傑只是苦笑道:“文獻,你可知咱們現在庫存多少鋼鐵?”

宋獻策搖搖頭:“門下不知!”

程世傑隨手從一名寧海軍工程軍戶手中要過來一柄鏟子。

宋獻策接過這柄鏟子,它的長度僅僅爲三尺舞了兩下,感覺比一般的刀劍重,那份量已經有點接近後金白甲兵所使用的雙手重劍了。這是典型的尖嘴鏟,湛藍色的金屬原色,一面開刃,一面則是鋸齒,兩側各有兩個小孔,看上去有點古怪。刨掉這花哨的外表,它也不過是一把鏟子而已,看不出有什麼特殊用途。

“這是……”

程世傑道:“這把鏟子是用上好的鋼材鑄造的,極爲鋒利,能一下子劈斷小指那麼粗的鋼條,堪稱削鐵如泥,不管是胳膊還是大腿,讓它揮上一下都得斷成兩截!”

寧海軍的工程兵不像屯田兵,屯田兵好歹還裝備了一柄狗腿刀,可工程兵只裝備這麼一柄鏟子,這種鏟子用處多多,可以挖坑、砍柴、鋸木、切菜,甚至可以當成鍋子拿來煎炒一道小菜,深受工程士兵的喜愛,不少百姓也對它鍾愛有加,不惜高價購買。

宋獻策彈了彈產鏟刃,只着傳來的金鳴聲,他神情驚駭:“這麼好的鋼居然拿來打造鏟子,咱們的鋼材多到這個地步了麼??”

程世傑點點頭道:“對,多到這個地步了!”

從漢朝到明朝,兩千年來鋼鐵一直是戰略物資,由中央政權牢牢掌握,走私鐵料者重罪,原因就是鋼鐵產量稀少,異常昂貴。

如果大家對鋼鐵在古代的珍貴程度沒有一個直觀的認識的話,可以問問自己的祖輩,他們這一輩人有很多直到新中國成立二三十年之後都還在使用木犁。

鋼鐵難求,性能優越的鋼鐵更是千金難買,好一點的都拿來製造兵器了,次一點的拿來做農具,一丁點都不會浪費。

現在程世傑竟拿這樣的好鋼來做鏟子,還是人手一把,那隻能說明程世傑所掌握的鋼鐵資源已經多到超乎大家想象的地步,根本就不將鋼鐵當成稀罕貨了。

程世傑苦笑道:“咱們現在投產的鋼廠共計七座,還有四座在建,晝夜不停的鍊鋼,一個月可以產鋼鐵一百六十餘萬斤。”

“一百六十餘萬斤?”

“這只是一個月的產量!”

“那一年豈不是……”

“沒錯,將近兩千萬斤,最遲到下個月底,第八座鋼廠也會投產,第九座鋼廠會在十一月上旬正式投產!”

程世傑道:“預計年底,我們每個月的鋼鐵產能會有兩千五百萬斤!”

宋獻策深吸一口氣道:“兩千五百萬斤?”

這幾年幾乎大明一年的鋼鐵產量了,如果是一年,那這個數字還要乘以十倍,哪怕是乘以十倍,對於大明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是攤到一支擁有一億五千萬人口,還是遠遠不夠的。

可問題是,程世傑只算是一個小軍閥,那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不過考慮到那些鋼材性能非常優越,也讓人不敢輕視。

程世傑道:“穀賤傷農,鐵賤同樣也會傷及工廠,所以本帥只能把這些鋼鐵消耗掉,要不然怎麼辦?賣給建奴?”

宋獻策搖搖頭:“那不行!”

程世傑現在也非常苦惱,隨着鋼鐵產能的越來越高,庫存的鋼鐵已經堆積如山,鋼鐵卻是戰略物資,不像後世,哪怕一座民房大樓修建,也要使用幾十噸的鋼鐵。

“現在只能把這些鋼鐵與水泥一起,建造成堅固的城堡!”

程世傑笑道:“這並不是浪費,也不是敗家,而是好鋼用在刀刃上!”

程世傑非常清楚皇太極的用意,他是在等,等寧海軍的秋糧入庫,等寧海軍把糧食從地裡收下來,他們好撿現成的。

程世傑沒有貪心,在太子河停止了繼續向北前進,這個防線就沿着太子河向東而建,從西部西起三叉口,沿太子河沿線依次修建八里灣、劉家堡、西山堡、水冶鎮四座城堡,然後西馬寨、東馬寨再到千山鎮、小湯河沿途修建十二座鎮堡。

由於這些地方大都沒有名字,程世傑取起地名也相當隨意。

十二座新城堡同時施工,無數工程軍戶們緊張的忙碌着,修建城堞,加固城牆,寧海軍軍則陸續開進建在道路旁和山地險要處的堠臺,正式佈防。

全軍士氣高昂,建奴快要來了,又一次海州大捷離他們也不遠了。

……

瀋陽城皇宮,皇太極接到了非常不好的消息,接連收到部落被整個部落消滅的噩耗。

瀋陽城外的大道上,煙塵滾滾,旌旗獵獵,人喊馬嘶,蔚爲壯觀。

正紅旗、鑲紅旗、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正白旗、鑲藍旗、鑲白旗……建奴八旗的旗主或者參領們聚集在瀋陽城,求見皇太極。

他們受夠了。

向來都是他們搶大明,屠戮大明的城鎮,搶劫大明的百姓。

然而,這些明軍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居然轉了性,敢搶劫起他們來了。特別是這支明軍,居然是女真人的敗類。

他們的隱秘性非常強,說着女真人的話,穿着女真人的衣服,無論是外樣,還是行爲習慣,根本就分不出來。

有的牧民甚至給他們帶路,專門朝着他們防禦空虛的地方下手,一打一個準兒,每一次都打中他們的要害部位。

雖然說,胡二奇麾下兩千餘騎沒有吹拂拉朽之勢,但是這種鈍刀子割肉,卻非常疼,這賬就怕細算,從寧海軍越過海州衛防線北上以來,建奴八旗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失,不完全統計,他們已經損失了六七千人,其中精銳就多達一千五百餘人。

損失的人口不多,也大都不是精銳,可問題是,這種襲擊太傷士氣了。

有些建奴貴族有氣沒有地方撒,只好掄起鞭子抽打自己的包衣奴才,反而最近有幾百人被活活打死。

別說是包衣奴才,就連那些投降建奴的漢軍或者是原來的明朝將領,現在也成了建奴的眼中釘,肉中刺。

與鮑承先同時投降建奴的孫得功,就因爲多鐸心情不爽,看到孫得功,用活活抽死了。

現在的建奴已經怨氣沖天,幾乎人人喊打喊殺,一定要報復寧海軍,這個不知天高地厚,敢在太歲頭上動土蠢貨。

在這些貝勒和貝子們羣情激奮,罵聲一片,唯一一個貝勒阿濟格卻非常沉默,他既不喊打,也不喊殺,就是眼觀鼻,鼻觀心,彷彿一切都無他無關。

事實上,直到此時,真正見識過寧海軍犀利的火器的人,只有阿濟格,多鐸雖然損失比他還慘,事實上多鐸並沒有見到寧海軍,一場風暴,多鐸麾下的一萬餘精銳,幾乎全軍覆沒。

皇太極也被吵得頭大如鬥。

他在心中暗罵,都沒有腦子,腦子裡裝的是屎嗎?

現在距離秋收還有一個多月,在這個時候,也正是牛羊長膘的最關鍵時刻,能輕易動兵嗎?

就算不想忍了,一旦大軍南下,那寧海軍五百多萬畝地的莊稼怎麼辦?

寧海軍的程世傑,已經被範永鬥初步腐蝕了,是他們的自己人,也算不是自己人,也是最理想的潛在朋友。

程世傑打仗的本領誰也不知道,萬一被打得狠了,寧海軍坐船跑了,把遼南扔給他們,他們能怎麼辦?

沒有寧海軍的十數萬軍戶收割這些莊稼,難道任由幾百萬畝地的糧食,爛在地裡?

指望這羣八旗子弟會拿鐮刀,不如指望母豬可以上樹。

“主子!”

范文程跪在皇太極面前,一臉卑微的道:“主子,奴才以爲,如此下去也不是辦法!”

“範卿有何高見?”

“奴才以爲,可以拖!”

“拖!”

“對,命令八旗各部,向瀋陽集結,連蒙古諸部,也向瀋陽集結,到時候,大汗親率十萬大軍,一舉蕩平遼南,蕩平寧海軍。”

范文程淡淡了一笑:“等八旗精銳全部集結起來,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再抽蒙古各部,配合八旗精銳作戰,主子可以暗中命令那些信使,不必着急趕往科爾沁,路上拖延一下,那麼就足夠拖延兩個月的時間,到時候,寧海軍也把秋糧收割完畢,我們大軍南下,五百多畝萬田的莊稼,就都是主子的囊中之物!”

皇太極點點頭道:“不錯,就按範卿的意思辦!”

此時的皇太極也不用裝病了,龍行虎步,走出寢宮,朝着崇政殿走去。

崇政殿,也是皇太極的金鑾殿,是瀋陽滿清皇宮等級最高、最重要的建築。也是日常臨朝處理要務的地方。

“汗王駕到!”

隨着太監唱喝。

原本如同菜市場一樣混亂的崇政殿下,馬上安靜了下來。

衆金國文武大臣,紛紛跪下,高呼:“奴才拜見汗王”!

隨着崇政殿內的大臣們高呼聲響起,接着崇政殿外的八旗精銳也跟着大孔:“奴才拜見汗王!”

數萬人的歡呼聲由遠布近,彷彿洶涌而來的海嘯,淹沒了一切聲音。

此時的皇太極已經坐穩了汗位,哪怕在金國內部,有人敢吐糟努爾哈赤,卻不敢吐糟他。

皇太極文武全才,不僅能征善戰,還學富五車,與明朝投降的文官交談的時候,他更像是一位學識淵博、彬彬有禮的大儒,而不像殺人不眨眼的大將。

不管是對女真人,對蒙古人,還是對漢人,他似乎都有着一種與生俱來的強大自信,他可以從容自若的與被俘的明朝文臣武將論道,可以縱馬與女真健兒狩獵于山林之中,可以在大草原上彎弓射鵰,不管是誰,都會被他過人的魅力所征服,甘心爲他所驅馳。

皇太極也是一位心狠手辣的陰謀家,努爾哈赤臨終時曾叮囑四大貝勒一定要團結,有什麼事情要商量着辦,這位仁兄當面唯唯諾諾,繼位之後馬上變了臉,開始變着手法收拾那幫兄弟了。

崇禎三年,阿敏救援關內四城失敗,帶着一幫殘兵敗將逃回來,馬上被他關了起來,剝奪了一切權力;

大淩河之戰結束後,他又以莽古爾泰嗜好打獵,累瘦了戰馬,以至於不少兵馬無法出動,打亂了他的全盤計劃爲由,把莽古爾泰也給關了起來,這兩個倒黴蛋的牛錄和包衣奴才自然盡歸他所有了……

還有多爾袞三兄弟,被他離間。

現在的八旗,已經沒有人可以挑釁他的權威了,當然沒有人可以有實力與他抗衡,不代表沒有……

還有人恨皇太極不死,只是沒有什麼實力,僅此而已。

皇太極望着衆文武大臣道:“不瞞諸位,最近發現的事情,本汗已經知曉,對於遼南……那位被崇禎小兒寄予厚望的徵虜大將軍,遼東經略使程世傑,本汗也早已知曉,他最近一直在向本汗王挑釁,試圖激怒本汗,希望本汗出兵,攻打遼南!諸位可知,程世傑爲何要如此?”

鑲紅旗的旗主,皇太極的好侄子嶽托出聲道:“奴才知曉!”

“說說看!”

嶽託想了想道:“根據斥候的彙報,程世傑率領兩萬八千餘名寧海軍並八千餘東江軍,共計三萬六千餘大軍,在太子河南岸,駐下永固式軍營,列陣等待我們進攻。”

莽古爾泰鄙夷的笑道:“那豈不是正好?我們八旗好漢,還能怕明狗不成?”

“不是怕,只要是按照程世傑的意思去攻打寧海軍的大營,那咱們就中計了!”

“什麼狗屁的計,我一巴掌死他!”

皇太極揚揚手,他倒是想聽聽嶽託的高見。

嶽託接着道:“你們都不好好讀史,難道不知道當年的劉寄奴。”

“劉寄奴是誰?”

范文程急忙解釋道:“劉宋武帝劉裕!”

豪格不以爲然的道:“沒聽過!”

“你閉嘴!”

皇太極狠狠地瞪了一眼豪格。

豪格對皇太極非常恐懼,嚇得腦袋一縮,不再言語。

皇太極望向嶽託:“伱接着說!”

“根據我們得到的情報,程世傑在太子河上,佈置了四十多艘炮船,還有四五千騎騎兵,有數十門火炮,還有大量的弩兵,因爲奴才以爲,程世傑是想學劉寄奴,佈置卻月陣,以抗我們八旗精銳!”

莽古爾泰淡淡的道:“什麼卻月陣,就算是烏龜陣,俺也一拳……”

皇太極點點頭道:“嶽託說得沒錯,本汗王也是這樣想的,程世傑膽敢突襲遼南,自然是有幾分真本事的人,他肯定是想借以卻月陣,以步克騎,然而,卻月陣,卻有一個非常大的侷限性,那不是必須背水而戰。我們八旗勇士皆不習水強,無法利用我們的優勢,迂迴側擊,若是貿然進攻,必定損失慘重。嶽託,你以爲如何?”

“等!”

“等?”

“沒錯,最多到十月中旬,太子河就會上凍,而程世傑的水師就不能出動,我們卻可以利用冰面,從側後進攻程世傑所部的腹背要害!”

嶽託笑道:“到時候,程世傑唯有死路一條!”

“傳本汗令!”

衆文武大臣嚴肅起來。

皇太極朗聲道:“正黃旗、鑲黃旗!“

“奴才在!“

”兩紅旗!”

“奴才在!”

“兩藍旗、兩白旗,蒙古左右營(蒙古八旗只有左右兩營,共有一萬餘人。)漢軍旗”

“奴才在!”

皇太極接着道:“各牛錄,兩丁抽一,九月底聚集瀋陽,屆時兵進遼南,違者嚴懲不貸。”

“奴才等遵旨!”

(本章完)

第248章 梟雄落幕新的海王第144章 程世傑是想學劉寄奴第460章 大明的二愣子官員第340章 回京城跟他們算總賬第392章 鬼才知道是怎麼回事第116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122章 有了對比才有傷害第320章 大明從來不因言獲罪第449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431章 鬧劇是時候結束了第172章 多爾袞你要振作起來第370章 把死馬當活馬醫第210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33章 大獲全勝收穫頗豐第487章 提高農民收入第257章 誓死保護大小姐第141章 再難也要堅持下去第309章 出師不利的長州藩第280章 果然是龍生龍鳳生鳳第381章 更無一個是男兒第260章 火龍出水廢物利用第120章 陳子龍還有來的必要嗎第118章 皇太極開始懷疑人生了第347章 到底是誰要殺我第32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10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292章 山東兗州星火燎原第107章 謝家有女夫婿難求第473章 絕處逢生來自大明的支援第354章 自毀長城自斷雙臂第208章 時間最要命的時間第230章 只有打過才知道第379章 殺人之前先誅心第40章 巡撫衙門紙上談兵第74章 孔二咱們也造反吧第59章 寧海軍的唯一短板第204章 打江山易守江山更難第10章 做人要講究誠信第369章 崇禎也給程世傑封王第254章 這果然是漂亮國特色第355章 給崇禎皇帝提個醒第97章 你看本帥像大冤種嗎第145章 戳破程世傑的牛皮第453章 大明艦隊抵達歐洲第249章 八千萬兩銀子賠款第412章 大明皇家海軍皇家陸軍第184章 封爵國公世襲罔替第265章 我龍傲天來了第222章 點火上菜烤倭豬第418章 追上盧建鬥那是別想了第325章 大明最不缺喬兆林第282章 高傑跟本公子去殺人第87章 直上青雲節制兩鎮第148章 遼南莊稼豐收的原因第219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397章 自己操翻全世界第325章 大明最不缺喬兆林第192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能有好事第276章 第275沒點手段可不行第183章 戰後擴軍重建遼南第422章 一石三鳥大族分家第251章 鄭芝龍投降呂宋整編第187章 驚恐萬狀大炮恐懼症第470章 建在金山上的城市第440章 美洲大都督第194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47章 捏軟柿子其實不丟人第15章 貧民窟一般的千戶所第142章 範永鬥爲大金立下大功第406章 天下大赦想多了第131章 明朝的事情明朝解決第181章 關鍵時刻掉鏈子第471章 威尼斯變故急轉而下第178章 你就不怕功高震主第353章 我倒要看看誰造反第440章 美洲大都督第231章 鄭芝龍無比的憋屈第12章 城裡城外地獄人間第383章 帝國落日血色黃昏第377章 忠臣比貪官還要可惡第169章 學李衛公夜襲陰山第384章 把京城當作滿清的墳場第273章 野心勃勃的孫可望第88章 騎兵衝陣就是笑話第280章 果然是龍生龍鳳生鳳第337章 天下不能沒有大帥第163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了第222章 點火上菜烤倭豬第14章 登州衛右千戶副千戶第60章 四千七百料的戰艦第423章 崇禎你後悔嗎第283章 遼東的主場優勢第166章 火力至上地毯式轟炸第176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318章 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第184章 封爵國公世襲罔替第23章 做十套試題不玩遊戲第378章 如此棟樑大明焉能不亡第354章 自毀長城自斷雙臂第468章 好可怕的胃口
第248章 梟雄落幕新的海王第144章 程世傑是想學劉寄奴第460章 大明的二愣子官員第340章 回京城跟他們算總賬第392章 鬼才知道是怎麼回事第116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122章 有了對比才有傷害第320章 大明從來不因言獲罪第449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431章 鬧劇是時候結束了第172章 多爾袞你要振作起來第370章 把死馬當活馬醫第210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33章 大獲全勝收穫頗豐第487章 提高農民收入第257章 誓死保護大小姐第141章 再難也要堅持下去第309章 出師不利的長州藩第280章 果然是龍生龍鳳生鳳第381章 更無一個是男兒第260章 火龍出水廢物利用第120章 陳子龍還有來的必要嗎第118章 皇太極開始懷疑人生了第347章 到底是誰要殺我第32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10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292章 山東兗州星火燎原第107章 謝家有女夫婿難求第473章 絕處逢生來自大明的支援第354章 自毀長城自斷雙臂第208章 時間最要命的時間第230章 只有打過才知道第379章 殺人之前先誅心第40章 巡撫衙門紙上談兵第74章 孔二咱們也造反吧第59章 寧海軍的唯一短板第204章 打江山易守江山更難第10章 做人要講究誠信第369章 崇禎也給程世傑封王第254章 這果然是漂亮國特色第355章 給崇禎皇帝提個醒第97章 你看本帥像大冤種嗎第145章 戳破程世傑的牛皮第453章 大明艦隊抵達歐洲第249章 八千萬兩銀子賠款第412章 大明皇家海軍皇家陸軍第184章 封爵國公世襲罔替第265章 我龍傲天來了第222章 點火上菜烤倭豬第418章 追上盧建鬥那是別想了第325章 大明最不缺喬兆林第282章 高傑跟本公子去殺人第87章 直上青雲節制兩鎮第148章 遼南莊稼豐收的原因第219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397章 自己操翻全世界第325章 大明最不缺喬兆林第192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能有好事第276章 第275沒點手段可不行第183章 戰後擴軍重建遼南第422章 一石三鳥大族分家第251章 鄭芝龍投降呂宋整編第187章 驚恐萬狀大炮恐懼症第470章 建在金山上的城市第440章 美洲大都督第194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47章 捏軟柿子其實不丟人第15章 貧民窟一般的千戶所第142章 範永鬥爲大金立下大功第406章 天下大赦想多了第131章 明朝的事情明朝解決第181章 關鍵時刻掉鏈子第471章 威尼斯變故急轉而下第178章 你就不怕功高震主第353章 我倒要看看誰造反第440章 美洲大都督第231章 鄭芝龍無比的憋屈第12章 城裡城外地獄人間第383章 帝國落日血色黃昏第377章 忠臣比貪官還要可惡第169章 學李衛公夜襲陰山第384章 把京城當作滿清的墳場第273章 野心勃勃的孫可望第88章 騎兵衝陣就是笑話第280章 果然是龍生龍鳳生鳳第337章 天下不能沒有大帥第163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了第222章 點火上菜烤倭豬第14章 登州衛右千戶副千戶第60章 四千七百料的戰艦第423章 崇禎你後悔嗎第283章 遼東的主場優勢第166章 火力至上地毯式轟炸第176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318章 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第184章 封爵國公世襲罔替第23章 做十套試題不玩遊戲第378章 如此棟樑大明焉能不亡第354章 自毀長城自斷雙臂第468章 好可怕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