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橋祭

半夜時分,青璃迷迷糊糊地從睡夢中醒來,下午的時候,受離別的情緒所困擾,她精疲力盡,靠在車壁上睡了一覺,現在無論如何也睡不着了,頭腦漸漸地恢復清明。

真可惜,離開的太快,不然過段時間,京都會更熱鬧,四皇子耶律楚陽醒來,這是一個要崛起的苗頭,她還想看看熱鬧,看看耶律楚仁那個變態是如何抓狂呢。

青璃從牀上坐起身,看着窗外,陰沉的,沒有一絲光亮,空氣中隱隱流動着溼氣,或許明天會下雨。雨中趕路,馬車走的很慢,不知道在天黑之前,能不能到達下一個城鎮。

外間隱隱約約有昏黃的油燈,麥芽還在油燈下看着話本,臉色通紅,眼裡帶着驚詫之色,聽到青璃的腳步聲,這才合上話本,面色尷尬地道,“小姐,奴婢是不是吵醒您了?”

“哪有,你又沒發出聲音,是我下午睡多了,晚上失眠而已。”

青璃搖搖頭,坐在椅子上,麥芽趕緊站起身,給自家小姐倒了一杯溫熱的茶水,“小姐,奴婢看了這話本,上面說的都是真的嗎?誰人敢如此大膽,不管怎麼說,那可是……”

害怕隔牆有耳,麥芽很謹慎,把後面的幾個關鍵字,省略沒說,但是看她的表情,瞠目結舌,就知道受到不小的衝擊,上面每一章都有幾個故事,隨便拿出來一個已經讓人足夠震驚。

“應該有幾分真實性,哈哈。”

外面的天色暗淡,從樓上俯視,家家戶戶已經處於一片黑暗之中,夜深人靜,街道上沒有行人,只偶爾能聽到誰家的狗叫喚一聲。

青璃收回視線,喝了一杯熱茶暖胃,看麥芽還是精神抖擻地模樣,不由失笑,“怎麼,還不睡?你是想白日在馬車補眠?”

“小姐,奴婢睡不着。”

麥芽心有餘悸地拍拍胸脯,多虧自家小姐運氣好,先一步和淳于少將軍定親,不然的話到三皇子手裡,還能得到什麼好,三皇子肆意妄爲,在莊子上豢養一羣小倌,擄來清白人家的女子,讓他們幾十人在一起,做交歡的表演,這種愛好,還真是……她覺得難以用語言來表達。

“麥冬呢?”

剛纔就覺得缺點什麼,麥冬沒什麼存在感,平日在她身邊都和背景一樣,現在看不到人,又覺得有些彆扭。

“麥冬在上面。”

麥芽用手指着樓上,晚上休息的時候,麥芽也曾經這麼問麥冬,要去哪裡,麥冬說去樓上,後來她纔想起衆人住的就是三樓,上面就是房頂。

“好吧。”

頂棚上的瓦片傳來輕微的響動,是麥冬在上面示意,麥冬不僅是她的丫鬟,還是鬼羅剎的成員,青璃心裡對她很放心,也就沒說什麼。

“啊啊啊……八月裡來桂花開呦,香飄飄呦,小娘子你別走喲……”

“小姐,這是什麼聲音?好像是樓下傳來的。”

麥芽仔細一聽,是有一個男子正在唱着小曲,要是白天這沒什麼,現在是夜深人靜,估計整個客棧都能聽到動靜。

“恩,是樓下。”

這種擾民的行爲屢見不鮮,青璃也不覺得奇怪,大家出門在外住宿客棧,就和現代賓館一樣,有點響動也正常,這時候隔音設施不好,你不能保證所有人睡覺都老實,總有人磨牙打呼嚕。

“小娘子皮膚嬌嫩喲,讓郎來摸一把啊,左邊掐一把,右邊掐一把,真滑真滑喲嘿……”

樓下,響動還在繼續,青璃扶額,勾了勾嘴角,樓下那位老兄是否做的太過了,大半夜的唱這種淫詞豔曲,聲音還這麼大,讓麥芽這種臉皮薄的姑娘家,羞紅了臉,低着頭,腦袋都快埋到胸前去了。

“小姐,這人是不是有病啊!”

羞澀是短暫的,片刻之後,麥芽氣呼呼地站起身,走到窗前,樓下那位聲音太大,看來吵醒不少人,二樓三樓已經有住客被吵醒,點上了油燈。

“這大半夜誰他媽的打擾老孃的美夢!想姑娘去樓子裡找樂子,這裡是客棧!”

也不知道是誰,掐着嗓子喊了一句,這叫聲已經蓋過樓下的小調,有越來越多的住客被吵鬧聲驚醒,整個福喜客棧陷入一片騷亂之中。

在美夢之中被吵醒,是誰都會有火氣,而且樓下那位的小調聽着有點四不像,調子太高,記得在現代的時候,每次去ktv聽到有人唱《死了都要愛》和《天路》,有些人還要循環演唱,扯着嗓子吼,這簡直是報復社會的經典曲目。

“小娘子啊,年方十八呦,皮膚白裡透紅呦,甩掉家裡的母老虎,去隔壁找娘子嘍……”

“小姐,這人不會是中邪了吧?您還是用棉花塞住耳朵吧,別污了您的耳。”

麥芽眼睛裡帶着怒火,樓下這人越唱越不像樣,這要是讓未成親的姑娘家聽到,哪還有名聲,真想衝到樓下找人理論,不過一樓好像都是通鋪,裡面睡的多半是行腳商人,她要是下去了,纔是真丟人。

“對不住對不住!”

福喜客棧值夜的夥計站在門外不停施禮,“那個唱小曲的客人是個車把式,有夢遊的習慣,晚上有時候就自己出去溜達一圈,敲別的住客房門,誰知道今夜又犯了病,小的給各位客官賠不是,原諒則個。”

“唉,算了。這件事和小二你也沒關係。”

三樓住天字號房間的住客素質都不錯,大家也都沒說什麼,各自熄燈,夢遊也算是一種病症,雖然不致命,青璃拍了一下手,呼喚房檐上的麥冬,“讓他暫時的閉嘴,太吵。”

“好。”

麥冬從窗戶外面飛出,麥芽跑到窗口,一臉羨慕,學功夫多好,就這麼一飛就看不見蹤跡。

青璃覺得,自己說話還是很有藝術性,暫時閉嘴,麥冬應該會用藥物迷暈了人,或者打暈,她不敢直接說“讓他閉嘴”,怕麥冬結果那人的性命。

因爲有人擾民,早上的時候,大伯孃和堂姐莫青菊都沒有睡好,反倒是大伯,神采奕奕,早膳用了三個白麪大饅頭,直呼好吃,“這客棧的饅頭蒸的鬆軟,就是沒菜我都能吃兩個。”

“爹,你昨夜就沒聽到什麼動靜?”

堂姐莫青菊揉揉眼睛,打了一個呵欠,早上洗漱的時候特地選了涼水,這還有些困頓,一會兒上了馬車補眠,她四周環視一圈,小聲問道。

“你爹睡的那才香呢,那呼嚕打的,震天響。”

大伯孃瞪了堂姐一眼,缺心眼的丫頭,那種淫詞豔曲,聽到了也要裝沒聽到,還能問出來,真真是性子太直。

家裡人沒有提這茬,大伯心思單純,昨夜睡的又香,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他吃過饅頭又喝了一碗粥,這才後知後覺問道,“老大,老大媳婦,看着沒啥精神頭呢。”

“爹,是穗穗,半夜哭鬧來的。”

大堂嫂付彩雲尷尬地笑了笑,腳下踩了大堂哥莫子冬一眼,怕他說實話,這種事就當沒聽到,還得給對方遮掩,真真憋屈。

衆人用過早膳之後,天空中開始飄灑小雨,雨點很小,下了一刻鐘,地上還沒被潤溼,衆人退房的時候,小路子又趕來送行,他不知道衆人的腳程,所以下一個城池就沒幫着預定客棧。

“子喜,上四姐的馬車上來吧。”

青璃自己的馬車最大,多坐幾個人也不會顯得擁擠,早上看莫重遠小娃昏昏欲睡,她就想着讓小弟過來陪着她閒聊。

“好,四姐。”

莫子喜閃着黑葡萄一般的大眼睛,乖巧地點頭,上了青璃的馬車,於嬤嬤被青璃派去照顧堂姐莫青菊,馬車上還是四個人,她,麥芽,麥冬和小弟子喜。

馬車在小雨之中行進,這種天氣剛剛好,沒有大雨的溼氣,打開車窗,空氣之中帶着溼潤的泥土氣息,不冷不熱,昨日一夜沒有閤眼,麥芽靠在馬車上呼呼大睡,麥冬默不作聲地給她蓋上絲被,然後用水果刀削着甜瓜的外皮,切成小塊放在瓷盤裡,擺上竹籤。

“四姐,自打你走了之後不久,我和爹孃他們就不在村裡了,後來又搬去鳳陽住了兩年,這次你回家,咱還是去莫家村的老宅吧。”

小子喜已經不是當年的白嫩小包子,已經七歲多,平日裡穿着青衫,揹着手走幾步,就和小書生一般,爹莫如湖臨走的時候叮囑她,把小弟送到學堂去念書,切忌不可荒廢了,等兩年考上了童生,就可以到鳳陽最大的岐山書院去修習,自家大哥莫子歸和李墨軒就是從岐山書院出來的。

“去老宅,你去學堂不太方便吧,咱村裡雖然建了學堂,但是你之前一直跟着爹孃在鳳陽。”

青璃擡起頭,看着自家小弟,這小子以前就沒有玩伴,整日裡纏着她,後來家裡有了幫工崔奶奶,帶着孫子東娃,兩個皮小子可算有了伴,整日瘋跑。

“四姐,以前娘說我年紀小,不讓我去河邊,後來我和三哥學會了泅水,我們說好的,你帶着我釣魚,我們還要去山裡玩,捉山雞野兔,採摘野果子,以前你做的紅果子糕很好吃。”

小子喜亮晶晶的眼珠看着青璃,讓她的心頓時軟化的和一灘水一樣,這是當年她忽悠自家小弟的時候答應的,目的就是爲了讓小弟自己去菜地抓蟲子餵雞,她好趁着這個時候去空間裡面。

“行,你想吃什麼就和四姐說,山雞野兔,野豬肉都行,你四姐厲害着呢。”

青璃摸摸小弟子喜的頭,從前這小娃腦袋上只有一個小辮子,看起來像年畫娃娃,現在也開始留了頭髮,還是和當年一樣依賴她,能被一個人依賴信任的感覺,真好。

馬車緩緩地停下,麥冬拉開馬車的車窗,向外張望,這才稟報說道,“小姐,我們要從橋上過河,不過前面有人攔住不讓過,說是要舉行橋祭,這是汝陽城這邊的規矩。”

“麥冬,你知道這風俗嗎,大概要多久?我們要在城門關上之前趕到下一個城池。”

青璃皺眉,大伯看樣子挺着急趕路,青璃自己也有事,就歇了遊山玩水的心思,現在每天都是按照計劃走,今日要耽擱了,恐怕就要耽擱一天時間。

“小姐,橋祭在京都這邊每年都要舉行幾次,這裡是汝陽最大的河,我們可以不走橋,那樣就要走水路,我們需要從這邊繞路,下游纔有大船隻,能運送馬車過河。”

麥冬不愧是鬼羅剎成員,之前在宮裡面,涉獵頗廣,瞬間就給青璃指出幾個方案,如果繞到下游也要一個時辰,這麼一折騰的話,還不如在此地等候。

外面,吵吵鬧鬧,來了很多百姓,每個百姓手裡都提着籃子,裡面放着祭品和紙錢,車伕把馬車靠邊停放,周圍有十餘輛馬車,看樣子很奢華,應該來了不少鄉紳,地主和商戶人家。

“唔……”

麥芽聽到吵鬧聲,搖晃了一下頭,身子靠在一旁的麥冬懷裡,麥冬的臉色怪異,青璃估計這丫頭是不習慣和人有肢體上的碰觸,麥芽自己也察覺到不對勁,揉揉眼睛,“小姐,奴婢睡着了。”

“是啊,現在都過了午時,咱們快到另一個縣城,你這一覺睡的踏實,可苦了麥冬。”

麥芽這丫鬟睡覺不老實,喜歡擠人,還總是挪動位置,最後把麥冬擠到了車窗旁邊,緊挨着車壁,多虧麥芽醒過來,不然的話還要不停地欺壓。

“都是奴婢不好。”

麥芽不好有意思地摸摸頭,感覺到四周亂糟糟地,這纔跟着趴在車窗口處張望,“怎麼不走了?”

“橋祭,不讓過路。”

青璃嘆息一聲,以前對民間的一些習俗很感興趣,自從上次五月初五給太后哭靈回來,撿到小娃莫子添之後,她覺得有些民俗真是封建迷信,什麼五月初五出生的小娃克爹孃,沒任何科學依據。

“開始了,開始了!”

馬車外,百姓們從剛纔的騷亂之中,漸漸地平靜下來,首先,是一個有名望的鄉紳講話,說的都是文縐縐的場面話,感謝這所大橋給百姓們帶來方便,並且乞求橋神保佑通行平安。

講話結束,接着就是大規模祭祀活動,其中多爲全福的老人,這種老人就是有兒有女,有孫子和外孫,花甲之年,這樣的人都被看成有福氣之人,大家拿着香火,跪在橋頭磕頭,神情肅穆莊嚴。

青璃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祭祀,也忍不住拉開車窗,從裡面向外張望,還讓自家小弟子喜跟着一起看,這些民俗,不影響自家生活,當做一種樂趣也未嘗不可,但是有些風俗完全就是害人,必須反對這樣的迷信。

全福老人祭祀完成,有大手筆的鄉紳地主,捐獻銀子買了整頭羊做祭禮,還有豬肉,糕餅,瓜果,滿滿地擺放在橋頭,那些穿着富貴的鄉紳地主也顧不得身份,下跪燒香,嘴裡唸唸有詞,保佑橋樑不毀,造福鄉親。

“四姐,那些百姓怎麼在橋頭燒紙錢呢?”

小弟子喜睜圓了眼睛看了半天,化身好奇寶寶,開始提問。

“咳咳。”

青璃輕聲地咳嗽兩聲,看一眼麥冬,見這丫鬟不說話,麥芽也一臉好奇地看着她,好像她什麼都知道一樣,青璃眨眨眼,爲了自己的形象,隨口胡謅,“那是因爲一個傳說。”

“聽說每條河裡裡,都有溺死的人,那些人不能投胎,必須找人代替自己,燒紙,可能是給水鬼燒的。”

這個是青璃聽娘劉氏說的,在莫家村那條河裡面也淹死過人,村民在每年麥收之後,還會祭河神保平安。

“不懂別亂說,不懂裝懂可不好。”

有一個梳着羊角辮的小姑娘,看起來七八歲的模樣,穿着一身青色帶補丁的衣褲,大眼睛滴溜溜地轉,看着很是機靈,她打量一下青璃,說道,“有錢人家的姐姐,這是橋祭,不是祭河神。”

“好吧。”

青璃摸摸鼻子,尷尬地咧嘴,被一個小娃當衆拆穿,還真是丟人得很,這小丫頭說話也太直接了一些,她這回面子裡子都沒有了。

“小丫頭,別對我們小姐無禮。”

有人這麼和青璃說話,作爲第一丫鬟的麥芽可不能坐視不理,她對着小丫頭呲牙,結果那小丫頭疑惑地看着她,一點懼意也沒有。

“吃甜瓜。”

青璃用牙籤紮了一塊放在嘴裡咀嚼,甜滋滋地,汁水豐富,空間裡出產的就是比外面強的多,就算被小丫頭下了臉面,也不能找她算賬,這點才最鬱悶。

“哇,花車來了,花車來了!”

小丫頭不再理會這邊,蹦蹦跳跳地向前跑去,迎面過來一架高高的花車,是木製而成,下面有四個軲轆,後面有人推車,四周都是各式各樣的鮮花,奼紫嫣紅,在花車之上,站着一男一女,約莫都在十一二歲左右,眉目清秀,額頭上點着小紅點,看着兩個人面容還有點像。

“這不就是隔壁鎮上的王家那對龍鳳胎兄妹麼,長的真俊。”

“是啊,來年咱們一定能平安過橋!”

不遠處,百姓們在興奮地議論,青璃心裡尋思,難怪是看着有些像,原來是龍鳳胎,在這個時候,龍鳳胎是最吉利的,預示着龍鳳呈祥,會給家裡帶來福運,將來說不定還能光耀門楣。

外面的雨點大了一些,有指甲大小,稀稀落落地敲打在車壁上,天色也變得越發陰沉,不過百姓們的興致很高,沒人打傘,每當花車走過,那些人都會歡呼雀躍。

“唉,這祭祀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啊,要是來不及,只能找一家小客棧歇腳,說不定還要睡馬車。”

汝陽一路上的客棧不算很多,個別小客棧的房屋太破舊,多半都是走南闖北的行腳商人,車伕小販,睡的都是十幾文錢一晚上的通鋪,家裡有女眷和小娃,一點也不方便。

青璃無聊地抓了一把瓜子,對未來的行程沒有一點期待,每天就是坐在馬車之上,這次回程,她帶了一套跳棋,這是最開始的時候給四嬸家的小子祿做的,結果這小娃玩的比她還好,讓她很受打擊。

空間裡,需要耕種和收穫,全部讓小白狐羽幽負責,自從在京都給南邊準備了糧草,空間裡的庫房都空了一間,南邊的士兵吃的也不是精米細面,自家還要採買一些糙米粗麪,混合在一起,節約糧食,看着也不那麼顯眼。

“小姐,老奴打聽了,一會兒花車會先上橋,等花車過橋就代表橋祭完成,我們就可以走了。”

於嬤嬤打着一把油紙傘,在外頭看了一會熱鬧,和百姓打聽之後,這纔來青璃這邊回稟討好,以前她做的不夠好,這一路去鳳陽可是山高水長,小姐想要磋磨她太容易,懂得眼色的就要好好表現纔是。

“恩,我曉得。”

青璃點頭表示知曉,收回了目光,她吃的瓜子是五香瓜子,用八角等一些調味料先煮出來,又烘乾,吃着香脆,還有淡淡的鹹味,吃多了也不會上火,是打發時間必備之物。

“小姐,喝杯苦蕎茶,這是臨走的時候,旺財送來的,說什麼清熱降火,而且還美容養顏。”

麥芽沏了一壺苦蕎茶,敲了頭一下,當時別人都在忙着收拾衣物,只有她閒着,接待了旺財,旺財還讓她幫忙說幾句好話。

“恩,味道還不錯。”

提到旺財那個小廝,青璃輕笑地搖頭,不在京都,見不到他少了很多樂趣,那小廝太過搞笑,總是能做出讓人啼笑皆非又哭笑不得的事情來。

“啊……救人啊!救命!”

突然,外面有人高聲尖叫,頓時混亂一片,青璃聽到有人哭喊出聲,趕忙撩了車簾,花車還在橋上,東倒西歪,而裡面的那對龍鳳胎兄妹已然不見人影。

“怎麼辦怎麼辦?快救人啊!”

“嗚嗚,我的孩兒啊,求求你們,快下去救人吧!”

一個穿着青布衣裙的婦人跪在了雨裡,她的頭髮已經被雨水打溼,滿臉狼狽之色,溼潤的頭髮粘在臉頰上,眼裡的淚水和雨水混合在一起,不停地給周圍的百姓磕頭。

周圍的人沉默,沒有一人說話,也不見誰有動作,橋下水流湍急,就算是會泅水的人下去,也不見得能生還,裡面還有很多堅硬的石頭,萬一腦袋碰到石頭上,就是死路一條。

有人上前去扶着婦人,婦人見衆人沒有動作,快速地要衝到橋上,一個當孃的失去兒女,那種錘心刺骨的痛楚,恨不得馬上隨着一起去,周圍有人眼疾手快,緊緊地抓住她不放。

“小姐,這水流太急,兩個孩子掉下去,基本就是……”

於嬤嬤打着傘,深情落寞,對着青璃搖頭,周圍的百姓面色麻木,而鄉紳和地主臉上卻帶着微笑,還滿意地衝着推着花車那個人點點頭,看樣子有些怪異。

“麥冬,我怎麼看着有點奇怪呢。”

青璃不喜歡管閒事,但是既然遇上了也不能袖手旁觀,這麼多人都在這,她肯定不可能跳下去救人,就吩咐麥冬,“你去查探,看看怎麼回事。”

雨越下越大,四周站着很多百姓,卻沒誰說話,有人面帶同情之色,卻依舊轉過頭選擇低頭不語,任憑雨水淋溼在身上,這橋祭,就好像在祭祀剛纔掉下的兩個孩子一樣。

“我的孩兒啊,娘要隨你們一起去了,你們別拉着我,我已經什麼都沒有了!”

婦人跪在地上,拼命地捶打胸口,發出撕心裂肺地哭喊,看她悲痛欲絕的模樣,青璃眼裡也浮動不忍之色,可憐天下父母心,這麼大的打擊,如何才能承受?

當初她被人牙子擄去,娘收到她報平安的信,還是擔憂很久,每天都吃不下睡不着,差點收拾包袱直接跑京都來,身體也不好,好一段才養好。

“嗚嗚,四姐,這個大娘太可憐了,剛纔那小哥哥和小姐姐掉河裡去了嗎?子喜會泅水的。”

子喜眼睛閃着淚花,趴在車窗看着外面的一幕,那婦人用盡全力掙脫開周圍的人,就要跳橋,在橋上又被兩個大力的婆娘給抓了回去,兩人正厲聲說着什麼。

“小姐。”

約莫過了半刻鐘左右,麥冬這才上了馬車,她伏在青璃的耳邊,小聲地道,“已經聯繫了人,派人找那兩個孩子,希望有救。”

“到底是怎麼回事?”

青璃有直覺,這是一場陰謀,似乎是蓄謀已久的陰謀,龍鳳胎掉入河中,不傷感就算了,還笑的那麼滿足開心,這事很有問題,好好的花車,怎麼可能在上橋之後就把人甩下去。

麥冬調查的結果證實了青璃的猜想。在汝陽這邊,一年一度有一次橋祭活動,但是已經祭祀完了,這次是鄉紳和地主出資,想要堅固橋身,可是無奈在打樁的時候怎麼也打不進去,還有工匠莫名其妙的掉到河裡,雖然沒死,後來也辭工不幹。

地主和鄉紳已經買好了材料,投入進去銀子,不可能就眼巴巴地等着,在大周,橋身在破土動工之前,必須要橋祭,才能保佑工期順利,最好用活人祭拜,童男童女之身,在橋身兩側活埋,讓兩個人的靈魂永遠守護這座橋。

活埋沒有太好的藉口,最後地主和鄉紳商議,不如就騙來一對龍鳳胎,到時候在橋上做手腳,讓二人掉到河裡去,水流這麼湍急,基本沒活命的機會,這樣的話也算是活人獻祭。

當然,爲此,鄉紳和地主可是做了精密地籌劃,這對雙胞胎的爹爹是個賭徒,賠光了家裡的銀子,所以答應交出雙胞胎,只要能替他還了賭債,並且給他一筆銀子。有了銀子做什麼不行,可以娶幾個水嫩嫩的黃花閨女,生個十個八個的,對於自家孩兒什麼命運,他一點都不擔心。

到場的百姓,大部分人也知道活人獻祭的說法,在龍鳳胎掉進河裡的時候就明白過來,誰也不想和地主鄉紳對着幹,再說加固橋身也是對他們有利的事,所以即使受到良心譴責,依然選擇沉默。

“怎麼可以這樣!”

麥芽紅了眼睛,心裡感到深深地悲哀,這對龍鳳胎的爹爹太不是東西,怎麼可以這樣做,一點不關心自己孩子的命運,都說虎毒不食子,這樣的人根本不配做人的爹!

馬車裡,氣氛沉重,青璃拍了拍小弟子喜,趁機教育道,“小弟,老祖宗留下太多的說法,有些是正確的,可有些未必。不能在河水裡打樁有很多原因,可能是地下有巨石,或者工匠手藝不行,哪裡出現偏差,不能因爲這個就讓活人來祭祀,說是橋祭,難道用活人這麼殘忍就不是造孽?”

“四姐,子喜懂,嗚嗚。”

就是一件事,在小弟子喜幼小的心靈裡面紮根,若干年後,他做上了大官,那個時候,也造福百姓有很多建樹,在他管理的地方,已經取消了活人祭祀的風俗,依然風調雨順,爲百姓津津樂道。

“麥冬,你看着處理吧。”

青璃靠在馬車上,嘆了一口氣,這樣的事情,在大周已經不算是新鮮事,人們愚昧,迷信,對祖輩流傳下來的東西,深以爲然,也是因爲這樣,才缺乏創新,永遠都是老一套,社會制度閉塞,祖傳的手藝都是傳家寶,沒有人願意拿出來共享,就是種地這樣的小事,那些老莊稼把式有經驗也不願意教導別人,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

婦人跪在橋頭哭天搶地,青璃不忍再看,她手上握着拳,其實她能做的很少,能幹什麼呢,給那婦人一筆銀子?有用嗎?銀子買不來她的孩子,也不會讓那顆絕望的心溫暖一點,只能希望龍鳳胎活着吧。

橋上允許通行,自家的馬車順利過橋,馬車在雨裡,行進的緩慢,一直到掌燈時分,還走在荒郊野外,看來今夜只能找一戶人家夜宿。

“璃丫頭,咱們看看,找一戶人家,我們宿在馬車裡面就可以,找個院落大的停進去,等明日一早咱們就起程如何?”

大伯孃大劉氏因爲下午的一幕,臉上也帶着愁苦之色,都是善良的莊戶人家,大伯孃還爲沒有幫到忙深感愧疚,心裡很不是滋味。

“恩,就這麼辦,雨天太涼了,想吃點熱乎的。”

青璃點頭應允,衆人來到一個村落,找了院子最大的一家,不過這家人黑着,也不知道里面有沒有住人。

“有人在家嗎?有人嗎?”

麥芽打着油紙傘下了馬車,拍着門板,片刻之後,裡面應答一聲,“有,是誰啊,等一下。”

約莫過了一刻鐘左右,裡面纔有人應答,一個婦人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打開了院門,見到好幾輛馬車,嚇了一跳,“這是?”

“大姐,我們是路過的,因爲下雨天馬車行走緩慢而沒能出城,想要在您家借宿一夜,不用擔心,只要能騰出一間屋子給車伕住就可以,我們會宿在馬車裡的。”

麥芽口齒伶俐地解釋,自家只是路過的,她看婦人太過緊張,就怕把自家人當做壞人。晚上好歹進一個院子,也能安全一點。

“哦,那快進來吧,只是我們農家,真是啥也沒有呢。”

開門的是一個約莫二十來歲的婦人,等馬車進了院門之後,偏房也亮起了燈,一個小丫頭揉揉眼睛從裡面探出腦袋,喊着,“娘,誰來啦!”

小丫頭嗓音清脆,青璃一聽,這好像是在橋祭的時候遇見的小女孩,還直白的告訴她不懂不要亂說,可真巧,竟然在這裡碰上。

“咦,你不是那個有錢的漂亮姐姐嗎?”

小丫頭蹦蹦跳跳地,正想跳出門,發現外面下了雨,身子又縮了回去,在門口處張望。

“二丫,不得無禮,見到客人怎麼能沒大沒小的。”

婦人搓搓手,一臉緊張之色,看穿戴走是有錢人,怎麼跑到她們這邊來了,窮鄉僻壤的,孩子爹也不在家,只有年邁的公婆,二人耳朵不太好,睡覺沉,這纔沒聽到動靜。

“沒事的,這小丫頭挺活潑的。”

青璃擺擺手,表示自己不介意,麥芽又和婦人商量,可否借用廚房,婦人的男人不在家,出門做工還沒回來,車伕在家裡借住不太方便,不過婦人家的鄰居被驚醒,說家裡有空屋子,可以收留車伕一晚,只要不嫌棄簡陋就好。

做飯的事,交給了於嬤嬤和麥芽,婦人家裡條件窘迫,米缸裡面也沒有多少糙米,只有一些玉米麪,青璃突然奇想想吃玉米麪餅子,大伯一家也沒有意見,衆人都說好久沒吃過,到時候把自家上路帶着的白米給婦人家。

“二丫,來,上馬車陪我說會話。”

青璃見二丫機靈,也很討喜,就不計較這小丫頭說的那些話,讓她上了馬車。二丫聽話地從房間出來,上了馬車之後,頓時覺得眼睛不夠用了,看什麼都稀奇,車壁上還有油燈,坐墊軟軟的,應該是棉花,而不是她家牀鋪上的稻草。

“姐姐,你家的馬車真寬,比我們村地主老財的馬車還大好幾倍呢。”

二丫環顧四周,連連驚歎,看到小几上還擺設糕點瓜果,咽咽口水,肚子裡咕咕地叫了兩聲,不過她還是不捨地移開了眼睛,沒有上前抓拿。

“餓了嗎?吃點心,別客氣。”

七八歲的小女娃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青璃那會每天吃兩頓,晚上都會餓得睡不着,看這院子破舊,家裡家徒四壁,想來過的也不算好。

“還是不了,謝謝姐姐,我娘說我吃點心的時候會掉點心渣子,會弄髒馬車。”

二丫又看看那些精緻的小點心,就是鎮上都沒有,上面是花朵的樣式,好漂亮,從來都沒有見過,這次看到了以後就能和村裡的夥伴說,她們一定不信。

“那就給你裝好,等你下了馬車吃吧。”

青璃大伯一家還是更喜歡吃老式的糕點,這些外觀精緻的,放在馬車上也沒人吃,每到一個地方,家人都會上街買菜一些得用之物,這些糕點是昨日走的時候,福喜客棧送的,對半夜有人唱小曲的事表示歉意。

“小姐,您心地真好,所以才這麼漂亮,二丫也要做個心地好的,以後也會漂亮。”

二丫看着青璃,眨着黑溜溜地眼睛,羨慕地說着,娘說人心好,纔會漂亮,有錢家的姐姐一定是這樣,和仙女一樣。

聽着二丫的童言童語,青璃心情好了一些,她以爲是小娃不懂事,試探過之後才知道,今天不是專門爲了看橋祭,她和她娘到縣裡給做工的爹爹送鞋襪,看到花車來了之後,她們娘倆就回去了,對後來發生什麼一無所知。

二丫的爹是個木匠,現在正在大戶人家做活,過幾天就能回家,通過了解,青璃得知,他們一家也是從外地搬遷過來的,沒有銀子買地,都靠二丫爹的工錢生活,這次家裡快沒米下鍋,好在她爹又找到了活計。

也就等了一小會,竈間就傳來香氣,油汪汪的玉米餅子,還有一大鍋的燉菜,裡面加了青璃帶着的幹蝦仁和肉乾,鮮香的很,青璃自己就吃了一大碗燉菜,其實農家菜最好,原汁原味。“小姐,這一頓飯,可是把人家家裡的最後那點玉米麪都用完了,烙玉米餅子,油罐也被倒空。”

麥芽上了馬車,還覺得有些過意不去,自家還沒有提給銀子給糧米的事,那婦人倒是實在,說自家男人回來,家裡就會有銀子,不會沒米下鍋的。

“恩,是個好的。”

青璃摸摸肚子,點點頭,今日太晚,等明天走的時候,問問這個婦人,若是有工錢多一些的工作,他男人願意不願意去,海邊那船塢,現在還是缺人手,有那人品好還勤快的,越多越好,很多時候,幫助別人也是方便自己。

“麥芽,馬車上的點心咱們不吃,都放在食盒裡面,還有咱們那些小零嘴,每樣都裝上一些,明日走的時候送二丫。”

青璃吩咐麥芽,剛纔二丫下馬車的時候,雖然餓,可什麼都沒要,她給了玉米餅子,二丫搖頭拒絕,青璃相信,能把閨女教育這麼好的爹孃,肯定不會差。

第3章 意亂第54章 野豬肉燉魚第63章 好人做到底第38章 送魚第49章 撿到野豬第26章 營救第64章 打劫第15章 大哥的身份第32章 私奔第3章 和爹爹識字第49章 版第81章 逆襲第37章 不夜街第71章 分禮物第10章 相聚第3章 和爹爹識字第68章 迎新第72章 體諒第82章 沖喜第71章 慘案第11章 家和第85章 送嫁第66章 要團聚第40章 線索第43章 皇家狩獵場第15章 兩個奇葩第35章 二姐邀功去第81章 娃娃親第39章 鬥採花賊第15章 大哥的身份第71章 官差上門第20章 歸家第46章 不眠夜第59章 戰書第3章 和爹爹識字第46章 密謀第80章 添妝第43章 議蓋房第82章 太后薨第42章 進府第84章 解蠱第17章 進山採野菊第2章 橋祭第79章 叫聲夫君聽聽第29章 惡戰第34章 待客第41章 引導第16章 淳于凝的小心思第64章 暴露第9章 回村第5章 去大伯家第58章 享極樂第71章 慘案第4章 站在他背後第80章 新幫工第59章 白衣公子第1章 汝陽第70章 尹府暗室第69章 拜年第17章 京都生變第67章 喜相逢第8章 啓程第97章 擺酒第6章 家財何在第49章 指點第67章 莫如湖受傷第15章 大哥的身份第90章 莫子歸和淳于諳第34章 謝禮第41章 問案第14章 相看第25章 沙場點兵第94章 相見歡(二)第78章 客來第97章 新丫鬟第82章 太后薨第77章 怪病第29章 惡戰第37章 白府滿月宴第11章 去鎮上第47章 幺蛾子第12章 釀酒第82章 沖喜第55章 夜審第76章 重陽節集市見聞第27章 籠絡人心第26章 地龍翻身第9章 牀榻了第61章 燒錯墳第31章 新的賺錢路子第13章 抓正着第47章 幺蛾子第22章 良辰第38章 當年之事解疑第4章 燈會被擄第21章 驚才絕豔第31章 救人第71章 慘案第27章 下鴨蛋的雞第60章 賭注
第3章 意亂第54章 野豬肉燉魚第63章 好人做到底第38章 送魚第49章 撿到野豬第26章 營救第64章 打劫第15章 大哥的身份第32章 私奔第3章 和爹爹識字第49章 版第81章 逆襲第37章 不夜街第71章 分禮物第10章 相聚第3章 和爹爹識字第68章 迎新第72章 體諒第82章 沖喜第71章 慘案第11章 家和第85章 送嫁第66章 要團聚第40章 線索第43章 皇家狩獵場第15章 兩個奇葩第35章 二姐邀功去第81章 娃娃親第39章 鬥採花賊第15章 大哥的身份第71章 官差上門第20章 歸家第46章 不眠夜第59章 戰書第3章 和爹爹識字第46章 密謀第80章 添妝第43章 議蓋房第82章 太后薨第42章 進府第84章 解蠱第17章 進山採野菊第2章 橋祭第79章 叫聲夫君聽聽第29章 惡戰第34章 待客第41章 引導第16章 淳于凝的小心思第64章 暴露第9章 回村第5章 去大伯家第58章 享極樂第71章 慘案第4章 站在他背後第80章 新幫工第59章 白衣公子第1章 汝陽第70章 尹府暗室第69章 拜年第17章 京都生變第67章 喜相逢第8章 啓程第97章 擺酒第6章 家財何在第49章 指點第67章 莫如湖受傷第15章 大哥的身份第90章 莫子歸和淳于諳第34章 謝禮第41章 問案第14章 相看第25章 沙場點兵第94章 相見歡(二)第78章 客來第97章 新丫鬟第82章 太后薨第77章 怪病第29章 惡戰第37章 白府滿月宴第11章 去鎮上第47章 幺蛾子第12章 釀酒第82章 沖喜第55章 夜審第76章 重陽節集市見聞第27章 籠絡人心第26章 地龍翻身第9章 牀榻了第61章 燒錯墳第31章 新的賺錢路子第13章 抓正着第47章 幺蛾子第22章 良辰第38章 當年之事解疑第4章 燈會被擄第21章 驚才絕豔第31章 救人第71章 慘案第27章 下鴨蛋的雞第60章 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