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冷酷自今日始

大殿裡一片死寂,沒有人回答寧缺的話。

這不代表他的這幾句話沒有力量,事實上那些話,就像無數道悶雷在大臣們的腦海裡炸響,讓所有人都處於惘然的狀態中。

一名大臣站出隊列,伸出顫抖的手指向他,想要怒斥他冷血無恥的行逕。

寧缺靜靜看着那人,臉上沒有一絲情緒。那位大臣的手指最終無力地垂下,嘴脣氣的不停哆嗦,卻還是一個字都沒有說出來。

自從篡改遺詔一事曝光後,大唐朝野便分成了兩派,而帝國眼看着便要覆滅,於是這種分裂和敵意,被強行壓抑下來。

很多大臣用大局爲重,來說服自已暫時不要理會遺詔的事情,避免大唐正式陷入內戰的泥潭,然而誰能想到,寧缺入宮與殿下長談一夜,就在所有人都以爲,事態即將被控制的時候,他……卻一刀將陛下殺了!

極度驚怖與憤怒,然後這些不知見過多少風雨的大臣們,以難以想象的速度冷靜下來,愕然發現正如寧缺所言,這竟是最好的結果。

皇帝陛下被殺,先帝的血脈便只剩下六皇子,文武百官除了擁立他登基,還能有什麼別的選擇?他們這些官員、在前線浴血奮戰的將士和終究將會知道篡改遺詔之事的百姓再也不用選擇陣營,大唐再也不會分裂。

不用選擇便是最好的選擇。其實這個道理誰都懂。卻不是誰都能替大唐做出這個決定。只有寧缺可以做,因爲只有他敢這麼做。

篡改先帝遺詔,那便是叛國,人人得而誅之,即便是新帝和公主殿下,亦不能逃脫唐律的審判,然而真在現實中發生這種事情,誰敢隨意誅之?

只有寧缺,沒有給李琿圓任何辯解懇求的機會,沒有給任何人留下思考的時間。便一刀砍了下去,是爲不教而誅。

這個簡單的揮刀動作,展現了他極爲冷靜甚至冷酷的思維方式,代表了着書院對大唐皇權的極度漠視。令人不寒而慄。

現在大唐的大臣和將軍們還能做什麼?寧缺看似大逆不道的作法,可以在唐律上找到鐵一般的依據,誰敢說他刺駕?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即便有人這樣想,在如今的局面下,誰敢觸怒書院這座唐國最後的大山?

羣臣看着御椅旁的寧缺,看着血泊中陛下的屍身,臉上的神情異常複雜,憤怒悲傷惘然警惕恐懼,不一而足。

還是沒有人接寧缺的話。死寂依舊在持續,因爲情緒太激盪,更因爲他們很難接受大唐就這樣被冷血霸道的一刀給鎮壓住。

書院不得干政,這是夫子留下的鐵律,那麼現在這算什麼?

便在這時,皇后娘娘牽着六皇子從殿外走了進來。

大殿裡的官員們再度震驚,他們都知道皇后娘娘和六皇子被公主殿下攔在長安城外,她是什麼時候入的城,入的皇宮?怎麼沒有聽到任何風聲?

皇后娘娘沒有盛裝打扮,依然穿着素淨的衣裙。神情平靜——她在這裡當了近二十年皇后,長安城怎麼攔得住她?又怎麼可能進不了皇宮?

六皇子也是一身素衣,只是腰間繫着根明黃色的腰帶,跟着自已的母親亦步亦趨,看着大殿深處的血腥畫面。小臉變得異常蒼白。

他覺得自已的腿有些發軟,手開始顫抖。但被皇后緊緊握在手中,卻是不敢放緩腳步,也不敢露出任何退縮的意思。

皇后帶着六皇子繼續向大殿裡行走,向御椅走去。

殿裡的大臣們,直到此時才反應過來,那些始終效忠皇后的官員,以最快的速度跪倒在地,俯地行地,激動的滿臉通紅。

李漁一派的官員,漸漸也跪了下去,只是他們臉上的神情依然有些憤怒。

皇后牽着六皇子繞過御椅前那灘血泊,和那具身首分離的身體。

寧缺微微側身,讓開道路。

皇后看了一眼李漁。

李漁此時因爲極度的悲痛與憤怒,心神渙散,根本沒有反應。

皇后把六皇子抱到高高的御椅上坐好。

然後她望向殿裡羣臣,平靜說道:“都還愣着做什麼?難道我大唐現在歌舞昇平?軍部,先把最新的戰報呈上來。”

……

……

數十名侍衛,神情警惕地注視着周遭的動靜。

他們身後的府邸裡一片幽靜,聽不到任何聲音,與過往年間,公主殿下李漁在裡面招攬名士賢臣時的熱鬧感覺,截然不同。

李漁身邊最忠誠的那些草原侍衛,加入羽林軍多年,聽聞宮中有變,試圖衝擊宮闈,被羽林軍自行鎮壓,多人戰死,沒有隨驍騎營離開長安城的副統領彭御韜,則還沒有來得及有任何動作,便被制服送往軍部大獄。

這些都是寧缺認識的人,多年前從渭城到長安的旅途上,他和那些草原漢子還有彭御韜曾經同生共死,有過交情,只是這麼多年過去,聽到這些消息後,他只是稍微沉默了片刻,便不再去想。

臥室裡所有的金屬物與尖銳物,甚至就連銅鏡都被搬了出去,無數牀綿軟的被褥,鋪在各處,即便想撞牆而死,都很困難。

不過半天不到的時間,李漁的臉便急劇消瘦,而且蒼白至極,看着十分虛弱,似乎隨時可能倒下。

她過往清亮的眼眸彷彿蒙上了一層霜,很沒有光澤,透着刺骨的寒冷,看着寧缺顫聲說道:“我沒有想到,你會騙我。”

“如果你是說御書房最後那番對話……我沒有騙你。當時我只是沉默。你說無論桑桑犯怎樣的錯,我都不會忍心傷害她,這句話是對的,你不忍心傷害李琿圓我也能理解,但理解和同意是兩個概念。”

寧缺看着她說道:“你對他的憐愛以及悲傷,和我沒有任何關係,正如我對桑桑的疼惜,也不會得到世間的認同,更何況我不喜歡你弟弟。”

李漁盯着他,滿懷恨意說道:“但你有沒有想過,你殺死的是父皇的兒子?父皇真的會同意你這麼做?”

“那你有沒有想過,爲什麼千年以來,從來沒有人能夠在皇宮裡殺死李氏皇族的人?不錯,正是因爲驚神陣一直在保護着皇宮。”

“剛纔在大殿上,我一刀斬下的時候,宮中數座大殿檐上的檐獸,都有反應,只不過它們的氣息在認出我後,被迫斂去。”

寧缺看着她平靜說道:“爲什麼?因爲陛下把長安城這座驚神陣交給了我,也就是把你們李家所有人的性命交給了我,任由我處置。”

李漁身體微震,臉色愈發蒼白。

“原來如此,原來父皇他寧肯相信書院,也不相信我們這些兒女,在他看來,只有書院纔是我大唐真正的保護者……”

她看着寧缺刻薄嘲諷說道:“大唐眼看便要滅國,書院卻一直不動,像老鼠般怯懦地藏在山裡,不知道父皇他會不會後悔當初的選擇?”

寧缺臉上的神情沒有絲毫變化,說道:“這就是你不如皇后的地方,她絕對不會懷疑陛下的決定,而且她當年曾經親身感受過老師和書院,所以哪怕我與她仇怨極深,她在選擇相信我的時候,沒有任何猶豫,也沒有絲毫保留。

“只有眼睛被樹葉遮住的人,纔會看不到書院的後山,纔會真的以爲書院會因爲恐懼而選擇躲避,雖然我不知道具體的情況,但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我的師兄和師姐們,這時候肯定正在準備戰鬥,爲大唐和書院而戰鬥。”

李漁低頭沉默不語,也不知道會不會相信寧缺的話。

寧缺並不在意這些,看着她繼續說道:“我回長安城的目的,自然也是戰鬥,我要儘快平息長安城裡的混亂,確保驚神陣沒有任何問題,然後拿到陣眼杵,只要做到這些,那麼無論西陵神殿如何強大,也攻不進來。”

他很認真地講述着自已的計劃,像是在做解釋,只是此時根本沒有必要對李漁做解釋,所以顯得有些怪異。

“我說這些,是要告訴你大唐不會亡。”

寧缺看着她的眼睛,看着她眼中那抹不吉的灰霜,繼續嘗試消解她的死志,冷漠說道:“如果你要向我或者書院報仇,那麼首先需要活着。”

李漁的眼睛終於有了些光澤。

此時她已經猜到了寧缺的意圖,問道:“你爲什麼要我活着?”

“如果你活着,忠於你和李琿圓的大臣和軍隊,情緒能更安穩些,朝廷的軍令政事能夠得到更有效率的執行,在這種危急關頭,任何有利因素我都不會放過,所以我需要你活着,爲大唐繼續奉獻你的力量。”

寧缺說道。

李漁盯着他的眼睛寒聲說道:“你完全可以換一種說法。”

寧缺說道:“大唐現在需要你活着?我不認爲這種言語上的修飾在當下還有什麼意義,殿下聰慧,明白我的意思就好。”

李漁的身體微微顫抖,像是看着一個完全陌生的人,說道:“你太冷酷了。”

寧缺說道:“長安城外當着你派去的那些老大人的面,我說過你們根本不知道我冷酷起來會是什麼樣,不過只要活着,你會有機會看到。”

……

第62章 桑桑的笑第46章 終於聽到了您的聲音第90章 勝在千世第86章 雲上的草書第25章 誰在拼命以求,誰在當壚賣酒第123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35章 那一場微涼的春雨第40章 讓他去第149章 開樓第134章 橫刀前行第292章 你死以後第20章 三分兩分畫裡桃花第68章 何以澆塊壘(上)第146章 埋甕第76章 入魔(一)第17章 市井之中,自有聖人(下)第121章 明月當空(中)第154章 長安,落雪如幕第67章 花開彼岸天(上)第252章 都有不堪回首的童年第39章 難道我會說假話?(下)第81章 黃河之前想太多第69章 花開彼岸天(下)第85章 下陽州(中)第67章 桑桑虐我千百遍(下)第164章 可惜第168章 佛首與肉包第133章 自信者衆第103章 人世間(上)第208章 憑什麼不服?(下)第77章 顫慄(下)第21章 大師兄與小師弟第二 卷卷末閒嘮第189章 茶敘湯言第182章 荒人的腳踩在草原上(下)第53章 亭畔誰人青衫溼第33章 坐地成魔第90章 無題第77章 甲書院第150章 登山第77章 顫慄(下)第80章 學佛第19章 絃斷琴驟,我來了第181章 請受千刀萬剮第199章 看天書第205章 因爲認得,所以拔刀第47章 赴死第186章 歸來(上)第43章 誰能知命第26章 勝利,與光明無關第123章 癡於花者,默然隨之第155章 花落第86章 大幕緩緩開啓第115章 白塔出雲第111章 去打仗哩第30章 南海少女第85章 有人在等,有人在攔第49章 光明的藥(下)第3章 唐人的樸素是非觀第136章 劈你是因爲想你,所以很響第28章 泥塘裡第37章 難道我會說假話?(上)第134章 各種最強(上)第22章 史書的開端回來了第9章 心如磐石的侍衛們第210章 如何證明第58章 伸向天空的一隻手第30章 駐營地的選擇第91章 我要去看海第246章 熬鷹第151章 起步第86章 青帘馬車第34章 橫行沼澤的嘎嘎第205章 不借春雨洗我血第8章 斷牆之前,捆着你第87章 大潑墨,雲有些髒第102章 在那天之外第82章 秋宮涼第34章 上帝死了,那麼昊天呢?第41章 火燒紅蓮寺第83章 入魔(八)第70章 告別的長街第43章 誰能知命第28章 馬車上第75章 重回渭城當年道第71章 欲擇何色?第190章 新東西,新學生第23章 策反(下)第117章 一場雨第10章 有劍橫於膝前,有劍穿行血間第23章 斷樑之讖第11章 困獸第18章 月缺第97章 枝蔓第40章 不一樣的奉天篇第93章 渭,無所留第105章 泥沼裡問天,玉樹下拾物第72章 當年某人曾來過第35章 那一場微涼的春雨
第62章 桑桑的笑第46章 終於聽到了您的聲音第90章 勝在千世第86章 雲上的草書第25章 誰在拼命以求,誰在當壚賣酒第123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35章 那一場微涼的春雨第40章 讓他去第149章 開樓第134章 橫刀前行第292章 你死以後第20章 三分兩分畫裡桃花第68章 何以澆塊壘(上)第146章 埋甕第76章 入魔(一)第17章 市井之中,自有聖人(下)第121章 明月當空(中)第154章 長安,落雪如幕第67章 花開彼岸天(上)第252章 都有不堪回首的童年第39章 難道我會說假話?(下)第81章 黃河之前想太多第69章 花開彼岸天(下)第85章 下陽州(中)第67章 桑桑虐我千百遍(下)第164章 可惜第168章 佛首與肉包第133章 自信者衆第103章 人世間(上)第208章 憑什麼不服?(下)第77章 顫慄(下)第21章 大師兄與小師弟第二 卷卷末閒嘮第189章 茶敘湯言第182章 荒人的腳踩在草原上(下)第53章 亭畔誰人青衫溼第33章 坐地成魔第90章 無題第77章 甲書院第150章 登山第77章 顫慄(下)第80章 學佛第19章 絃斷琴驟,我來了第181章 請受千刀萬剮第199章 看天書第205章 因爲認得,所以拔刀第47章 赴死第186章 歸來(上)第43章 誰能知命第26章 勝利,與光明無關第123章 癡於花者,默然隨之第155章 花落第86章 大幕緩緩開啓第115章 白塔出雲第111章 去打仗哩第30章 南海少女第85章 有人在等,有人在攔第49章 光明的藥(下)第3章 唐人的樸素是非觀第136章 劈你是因爲想你,所以很響第28章 泥塘裡第37章 難道我會說假話?(上)第134章 各種最強(上)第22章 史書的開端回來了第9章 心如磐石的侍衛們第210章 如何證明第58章 伸向天空的一隻手第30章 駐營地的選擇第91章 我要去看海第246章 熬鷹第151章 起步第86章 青帘馬車第34章 橫行沼澤的嘎嘎第205章 不借春雨洗我血第8章 斷牆之前,捆着你第87章 大潑墨,雲有些髒第102章 在那天之外第82章 秋宮涼第34章 上帝死了,那麼昊天呢?第41章 火燒紅蓮寺第83章 入魔(八)第70章 告別的長街第43章 誰能知命第28章 馬車上第75章 重回渭城當年道第71章 欲擇何色?第190章 新東西,新學生第23章 策反(下)第117章 一場雨第10章 有劍橫於膝前,有劍穿行血間第23章 斷樑之讖第11章 困獸第18章 月缺第97章 枝蔓第40章 不一樣的奉天篇第93章 渭,無所留第105章 泥沼裡問天,玉樹下拾物第72章 當年某人曾來過第35章 那一場微涼的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