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闢地(下)

人類爲什麼能夠成爲萬物之靈,?無論寧缺來的那個世界,還是這個世界,對於這點有很多的解釋。有人說是因爲學會了用火,有人說是因爲學會了使用工具,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唯重義者耳,這是小師叔和君陌的看法,而有更多的人認爲,最重要的區別在於文字,因爲只有文字才能傳承——文字本身就是有力量的。這就是讀書人最終明白的道理,也是寧缺想要告訴觀主的話。

寧缺握着那支並不存在的筆,在長安城外的墨香書海里蘸飽了墨,懸腕提肘,很隨意地在空中寫了兩筆,顯得有些潦草。

觀主沉默不語,他知道寧缺要寫的那個字,必然是人類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大符,他已經做好了思想準備,卻沒想到他寫的這般隨意簡單。

唰唰兩下。

一撇一捺。

還是當年的那個字嗎?

觀主望向不再湛藍、被光明照耀的蒼白無比的天空,卻發現那裡什麼都沒有。

寧缺寫的那個字,沒有落在天空裡,而是落在大地上。

開天的目的是什麼?是闢地。

他要闢地。

……

……

極西荒原的天坑外,數百萬農奴,正在唐的帶領下新建家園,這裡雖然沒有常年不凍的溫泉,氣候比坑底要嚴寒的多,卻沒有任何人有怨言。

因爲他們能夠看到更遠的地方,而不再永遠都是那堵冰冷陡峭的崖壁。他們能夠去到更遠的地方,他們能夠看到和自己一樣高的太陽。

今天的太陽有些怪異,特別明亮,光線很是刺眼,但雪也化的快了很多,或者明年這裡就會變成肥沃的土壤,收成應該很好,只是種慣了青稞,要種那種麥子,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種好。人們這樣想着。

但終究是開心的事情——在地面看到的太陽果然和地底下不一樣。這麼近,那麼熱——於是人們開心地歌唱起來,舞蹈起來。

從這裡向東兩千餘里,便到了大唐北疆的渭城。城外的荒原在那場大戰裡被血水浸泡了很長時間。那座由金帳王庭騎兵人頭堆成的高塔。早已腐壞不堪,今日被光明照耀,沒有得到淨化。反而蒸出了更多的血腥味與腐臭味,格外刺鼻,而留在血原上那些足跡構成的符線,也變得越發清晰。

天坑與渭城之間有條線,那是一道筆畫的開端。

這道筆畫,繼續向東南延伸,便到了西陵。

陳皮皮靜靜看着籠罩在光明裡的長安城,微微一笑,解下頭頂的神冕,帶着新教的十三門徒和山下的數萬新教信徒,緩緩坐了下來。

他們開始頌讀經文。

那是新教教典的最後一卷經文,是寧缺寫的,字句淺顯易懂,講述的意願與渴望又是那樣的直接,人們要走出幽暗的山谷,去到更廣闊的世界。

這道筆畫,最終落在爛柯寺。

瓦山裡滿山滿谷的石頭,忽然間盡數亮了起來。

這道橫貫大陸東西的筆畫,就是寧缺寫的那一撇。

……

……

還有道筆畫,沿着寧缺和桑桑生活了很多年的岷山,穿過殘缺的賀蘭城,直抵遙遠的極北寒域,收於那座雪峰裡。

斷崖上,餘簾抱着李慢慢,向長安城看了一眼。

這道橫貫大陸南北的筆畫,就是寧缺寫的那一捺。

……

……

兩道筆畫,交會於長安城。

長安城裡的人們,都已經走到街巷上,就像那年一樣,他們拿着菜刀與木棍,舉着硯臺與鎮紙,沉默地看着光明刺眼的天穹。

除了遙遠的西荒和有驚神陣庇護的長安城,其餘地方的人們根本睜不開眼睛,南方某個村莊裡,楊二喜閉着眼睛對着天空射着箭,污言穢語不停罵着賊老天,南晉劍閣舊地,一名戴着孝的劍閣年輕弟子,閉着眼睛對天空沉默地刺出一劍。

新教已然盛行於人間,隨着陳皮皮的聲音從桃山峰頂傳到下方,以極快的速度傳遍了整個世界,無數人靜靜地頌讀着、祈禱着。

長安城外,觀主沉默不語。

他對寧缺說過,他深深地熱愛着這個世界,爲此他不惜與整個世界爲敵,然而,當他發現自己真的站在整個世界的對立面時,那種感覺並不是太好。

……

……

極西荒原深處,忽然響起一陣恐怖的聲響,農奴們怔怔地看着天坑底部出現的那道深不見底的深淵,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道深淵迅速地向東南方向蔓延。

深淵是大地的裂縫。

地面正在開裂。

那道裂縫瞬間來到渭城,將那滿是罪惡與血腥的原野吞噬。

那道裂縫直抵爛柯寺,最終入海。

同樣的裂縫,出現在岷山,直抵雪海寒域。

就像有人拿着一根樹枝,在沙地上寫字。

這是寧缺在寫字,他在寫符。

這是一道前所未有的大符。

這道大符只有簡單的兩筆。

這是一個最簡單、也最不簡單的字。

“人”。

……

……

觀主看着遙遠的西荒,看着遙遠的北域,看着寧缺簡單兩筆,便把整個世界切出兩道裂縫,沉默了很長時間。

然後他望向寧缺說道:“當年你在長安城裡寫出這個字的時候,我就對你說過,你的筆畫錯了……今天你錯的更離譜,連方位都沒有擺正。”

很多年前,顏瑟大師與衛光明在長安城北的無名山上同歸於盡,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看到了很遠的畫面,那便是今日寧缺寫出的這道大符。

他看到的那道大符只有簡單的兩筆,起於荒原北方,一筆落於西,一筆落於東,於長安城相會,正是一個端端正正的人字。

今天寧缺寫的這個人字,卻是起於荒原西方,一筆落於東南,一筆落於北。依然於長安城相會。但這個人字卻是歪的。

“你要以人間之力戰我,首先,就應該明白人字的意思,如果讓君陌來寫。他絕對會把這字寫的格外端正。人不正。何以立於天地之間?”

觀主看着寧缺平靜說道。

寧缺搖頭說道:“你錯了。”

觀主微微皺眉,說道:“我哪裡錯了?”

“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有資格教我如何寫字。”

寧缺看着他平靜說道:“我師顏瑟當年想看到的,不見得是正確的。二師兄就算能寫出來,那也不是人的真義。”

“何解?”

“人不正,何以立於天地間?你錯了,天若下暴雨,人躲進崖洞裡,天若降雷火,人藏進蘆葦蕩中,人爲什麼一定要頂天立地?不,人字一撇一捺,怎麼寫,怎麼擺都是人,怎麼倒都倒不下來,這纔是人。”

寧缺看着他說道:“你連人都沒弄明白,又怎麼能贏呢?”

……

……

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這樣的一羣人。

他們看到山,便想知道山那邊是什麼,看到海,便想知道海那邊是什麼,看到天,便想知道天上有什麼,這些是他們想要的。

這些人的意願彙集到長安城,幫助寧缺寫出了這個人字符,告訴天空與大地,他們除了想要活下去,還想獲得更多。

人,或者卑劣、或者無恥、或者殘忍、或者血腥,甚至比動物更卑劣無恥殘忍血腥,但人,也可能美好、可能崇高……

不!

就算什麼理由都沒有,什麼美德都沒有,只要他們是人,他們站在這個世界的最高處,那麼他們便有資格吃肉!去更遠的地方!經歷更多的事情!瞭解更多的真理,體會更多的經驗,然後繼續向前!

因爲他們是人!所以他們是人!所以人才是這個世界上最高貴的那個字!也是最有力量的那個字!書院總說因爲所以,這便是最大的因爲所以!

……

……

“你說的有道理。”

觀主看着寧缺平靜說道:“但是,這依然不夠。”

大地上的兩道裂縫,正在不斷加深,無數崖石崩落入深淵之中,裂縫三端向着更遠的地方而去,彷彿要把整個世界給切開。

更神奇的是,裂縫裡那道無形的恐怖力量不停向着深處去,就像是一道線緊緊地捆住書卷一般,竟讓地面彎曲了起來!

這道人字符正在開天闢地!

觀主卻說這依然不夠!

“規則與世界一體兩面,你想要打破規則,便要打破這個世界,而且你確實正在打破這個世界,問題在於,我會給你時間嗎?”

一片光明間,觀主神情莊嚴異常。

整個世界都沐浴在光明裡。

太陽正在燃燒。

神國正在具象化。

無數光線從天空落下,蟬鳴早衰,大澤上的熱霧越來越多。

有人瞎了眼睛,有人昏死不醒。

大地上的那兩道裂痕,被光明照耀,深淵裡散出青煙。

這是光明的世界。

只有光明。

每根光線都有威壓。

無數光線,便有無數威壓。

恐怖的神威,從天穹直落。

寧缺寫出這道前所未有的大符,正在……不,人間正在改變着人間。

蒼穹不讓人間改變。

兩道最極致的力量,相遇在一起。

整個世界都開始顫慄起來。

長安城無形的光罩,更是搖搖欲墜。

“你想毀滅這個世界嗎?”寧缺問道。

觀主平靜說道:“你可以停止。”

寧缺想了想,說道:“不,我不受威脅。”

觀主沉默片刻,說道:“你一定會。”

寧缺說道:“老師曾經說過我,我只愛一人,不愛世人。”

觀主平靜說道:“不,那是以前,現在的你如果不愛,怎麼寫的出那個字?”

寧缺沉默。

桑桑變得越來越虛弱,快要握不住手裡的陣眼杵。

那道金色的殘影,快要離開她的身體,只剩下絲絲牽絆。

觀主手裡的天字卷在等待着她的歸去。

他望向滿天流淌的光漿,感受着其間的恐怖。

太陽越來越刺眼,即便是他,也快無法直視。

誰能改變這一切?

誰能讓滿世界的光明瞬間消失?

他又一次想起當年在爛柯寺的那局棋。當時棋盤裡的規則,化作無數聖潔的光點,滿世界追殺桑桑,和現在的畫面何其相似?

當時他撐開了大黑傘,幫助他和桑桑避過了那場劫難。

大黑傘是黑夜的一片,現在的世界只剩下光明的白晝,誰來遮住這些光線?

……

……

臨康城裡一片悶熱,陋巷舊街上,哭聲一片。

一名容顏清麗的少女,擦去額頭上的汗水,感受着死亡的來臨,從抽屜裡取出一張紙,看着上面那些字句,漸漸平靜。

她叫歡子。

她是葉蘇當年在這裡收的女學生。

她是新教的信徒。

葉蘇死後,她回到了臨康城,暗中傳道,同時默默懷念老師。

她開始頌讀紙上的字句。

那是葉蘇臨死前說的一段話。

“當永夜來臨,太陽的光輝將被盡數遮掩,天空與天地陷入黑暗之中,人們將爲之歡欣鼓舞,因爲那纔是真實地活着。”

……

……

寧缺從懷裡取出一個東西戴上。

那是副眼鏡,鏡片是黑水鏡做的。

他望向天空裡那輪明亮的太陽。

有了墨鏡,他終於可以把那裡看清楚了。

他想看看,佛陀在明字捲上寫的預言會不會成真的。

葉蘇最後的預言會不會成真。

充斥世界的光線,忽然間,似乎少了些。

然後,又少了些。

無限光明,就此不再。

無數人擡頭望向漸漸陰暗的天空。

人類本能裡畏懼夜晚,但當只剩下光明的時候,他們很期待夜的到來。

於是夜便來了。

忽然之間,天昏地暗。

夜晚,就這樣降臨人間。

世界一片安靜。

……

……

桑桑在他懷裡轉過身,看着夜空,有些惘然。

即便是她,也想象不到這樣的變化。

“這是……永夜嗎?”

“不。”

寧缺把墨鏡架到她的鼻樑上,笑着說道:“這是日食。”

“你看,擋住太陽的是月亮。”

“那年在船上,我對老師說過。”

“日食就是這麼回事。”

“老師終於想明白了該做些什麼。”

“他早就該想明白,早就該出現了。”

“不過……還是很帥啊。”

……

……

(還有最後一章……我寫的果然還是很帥啊,但下章肯定要晚些,因爲確實累的不行,餓的不行了,我得先弄些吃的,然後洗澡靜個心。)(

第112章 晨鐘驚心,有佛光再至第65章 盤中窺天第187章 歸來(中)第150章 見佛第77章 國師的陣第181章 請受千刀萬剮第154章 修佛(下)第185章 石在溪中走第140章 也許後天第112章 到此一遊,攔路者死第145章 沒有如果第64章 癡於道者,歌以詠之第93章 救人殺人皆佛心第19章 絃斷琴驟,我來了第138章 開黑傘,相離難第195章 與春雨一道來臨的女子第14章 將軍府外有天羅第26章 有道,便能上道第99章 盛宴(上)第194章 掃地的老婦人第150章 見佛第20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下)第36章 鐵箭黑花終相見第102章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第3章 一個人掀幕第89章 初入公主府第54章 雨夜裡,傳奇重現第253章 夏意濃時人疲憊第72章 書院,勝在有桑桑第152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5章 殺意濃第89章 敗在一時第131章 心灰意不冷第186章 三本書(下)第80章 青春啊青春第56章 聖賢從來不寂寞第6章 父子第45章 風在吹那啥第210章 如何證明第107章 暑夜一碗麪,湖畔一茶師第122章 敲骨第25章 誰在拼命以求,誰在當壚賣酒第22章 佛言第260章 當年事,如今如何?第58章 望天第63章 不知命,知命,寧缺的命第155章 花落第117章 雲現第127章 本命,看桑桑!第5章 看與不看第132章 烏鴉落在豬背上第18章 上馬爲賊(二)第139章 何事秋風落黃葉第9章 心如磐石的侍衛們第296章 掃墓第112章 到此一遊,攔路者死第173章 不見憂憐第54章 瓦山小鎮第13章 前事如塵第125章 七卷天書(上)第208章 城外春雨如濁淚第64章 癡於道者,歌以詠之第192章 跳瀑布,說禽獸第129章 闢地(下)第182章 荒人的腳踩在草原上(下)第7章 吹笛未聞聲,傘下是何人第160章 我們都是小孩子第62章 雀躍第134章 那顆頭暴了開來第62章 雀躍第21章 傳話者(上)第189章 舊崖生新綠第249章 客至主不安第10章 聲聲嘆第181章 崖洞囚徒的第一次越獄第43章 誰能知命第125章 築籬打鐵第58章 天人交戰第93章 我不在衆生之中第186章 一,二,三,符箭!第281章 霜降第30章 駐營地的選擇第55章 因爲癡,故不惜第60章 奔跑射箭的少年第18章 怪你過分美麗第79章 重重秋霧鎖未來第31章 善戰第71章 夫子的故事(上)第83章 秋雨裡的掌印,寺前的舞第114章 西方世界,寧缺極樂第26章 雄城,好久不見第95章 唐不亂第135章 天要劈你第53章 南方天空的光明第117章 一場雨第127章 齊至第74章 光明神殿裡的日子(上)第43章 御史張貽琦之入港第104章 藥酒傳人土豆灰
第112章 晨鐘驚心,有佛光再至第65章 盤中窺天第187章 歸來(中)第150章 見佛第77章 國師的陣第181章 請受千刀萬剮第154章 修佛(下)第185章 石在溪中走第140章 也許後天第112章 到此一遊,攔路者死第145章 沒有如果第64章 癡於道者,歌以詠之第93章 救人殺人皆佛心第19章 絃斷琴驟,我來了第138章 開黑傘,相離難第195章 與春雨一道來臨的女子第14章 將軍府外有天羅第26章 有道,便能上道第99章 盛宴(上)第194章 掃地的老婦人第150章 見佛第20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下)第36章 鐵箭黑花終相見第102章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第3章 一個人掀幕第89章 初入公主府第54章 雨夜裡,傳奇重現第253章 夏意濃時人疲憊第72章 書院,勝在有桑桑第152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5章 殺意濃第89章 敗在一時第131章 心灰意不冷第186章 三本書(下)第80章 青春啊青春第56章 聖賢從來不寂寞第6章 父子第45章 風在吹那啥第210章 如何證明第107章 暑夜一碗麪,湖畔一茶師第122章 敲骨第25章 誰在拼命以求,誰在當壚賣酒第22章 佛言第260章 當年事,如今如何?第58章 望天第63章 不知命,知命,寧缺的命第155章 花落第117章 雲現第127章 本命,看桑桑!第5章 看與不看第132章 烏鴉落在豬背上第18章 上馬爲賊(二)第139章 何事秋風落黃葉第9章 心如磐石的侍衛們第296章 掃墓第112章 到此一遊,攔路者死第173章 不見憂憐第54章 瓦山小鎮第13章 前事如塵第125章 七卷天書(上)第208章 城外春雨如濁淚第64章 癡於道者,歌以詠之第192章 跳瀑布,說禽獸第129章 闢地(下)第182章 荒人的腳踩在草原上(下)第7章 吹笛未聞聲,傘下是何人第160章 我們都是小孩子第62章 雀躍第134章 那顆頭暴了開來第62章 雀躍第21章 傳話者(上)第189章 舊崖生新綠第249章 客至主不安第10章 聲聲嘆第181章 崖洞囚徒的第一次越獄第43章 誰能知命第125章 築籬打鐵第58章 天人交戰第93章 我不在衆生之中第186章 一,二,三,符箭!第281章 霜降第30章 駐營地的選擇第55章 因爲癡,故不惜第60章 奔跑射箭的少年第18章 怪你過分美麗第79章 重重秋霧鎖未來第31章 善戰第71章 夫子的故事(上)第83章 秋雨裡的掌印,寺前的舞第114章 西方世界,寧缺極樂第26章 雄城,好久不見第95章 唐不亂第135章 天要劈你第53章 南方天空的光明第117章 一場雨第127章 齊至第74章 光明神殿裡的日子(上)第43章 御史張貽琦之入港第104章 藥酒傳人土豆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