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瓦山小鎮

桑桑的病情能夠暫時穩定,寧缺最感謝的人便是葉紅魚。他知道那位年輕的裁決神座,這時候應該正在捕殺隆慶的道路上,按道理來說,哪怕不是朋友,僅僅出於感激,他也應該表示出一定程度的擔心,但他並沒有。

寧缺對葉紅魚有絕對的信心——如今的隆慶皇子確實非常恐怖,那場秋雨之戰裡,如果不是命好,他只怕早便死了——但他始終認爲年輕一代的修行者裡,最恐怖的還是葉紅魚這個女人,她既然說會親自去殺隆慶,那麼隆慶必然難逃一死。

看着窗外的秋色,回憶起那場秋雨裡的血腥戰鬥,破廟前的墮落騎士幽冥般的身影和穿着一身黑色道衣的隆慶,忽然與他記憶中的某些畫面重疊起來,片刻後他想起,在自己曾經做過的數個夢中,他曾在荒原那頭看見了三道黑色的旋風煙塵。

那三道黑色的煙塵透着冷酷與幽暗的味道,彷彿是黑夜的一部分,此時細細想來,還真與那日隆慶與墮落騎士身上透出的意味相似。

寧缺越發覺得隆慶當日說的話也許是真的,那個學會吃人並且愛上吃人的傢伙,纔是冥王之子。

一念及此,他頓時覺得心境安寧了數分,對自己身世傳言的隱隱畏懼,對佛宗的忌憚也自然少了幾分,對到達爛柯寺的心情急了幾分。

再如何焦慮急迫,旅途終究需要一里一里地前行,尤其是桑桑身體虛弱,也禁不住長時間不休息的連續跋涉,所以馬車的速度並沒有提起來。

南方氣候相對溼暖,時值深秋,秋意卻是濃而不肅,道路兩側多見青色的樹木,與北方蒼涼的景緻相比,要悅目的很多。

偶有一場秋雨落下,終究還是一天比一天涼了起來。桑桑的身子也變得更涼,尤其是手腳,摸上去竟像是冰做似的。

烈酒能夠起到的暖身效果。維持時間越來越短,於是寧缺把前兩年剩下的那些有暖寶效果的失敗符紙,都貼在了桑桑的身上,又在車廂里弄了一個火盆。在修行者眼中無比珍貴的火符,在銅盆中不停地燃燒,日夜都未曾熄滅過,並不長的旅途不知燒了多少符紙。

以前寫好的火符用完了,便寫新的。寧缺的念力再如何雄渾霸道,也禁不住這等豪奢誇張的做法,臉色變得越來越憔悴。(_)

桑桑沒有勸阻他,因爲她知道勸阻沒有任何意義,也不會產生任何效果,如果現在病的是寧缺,她也會做同樣的事情,而寧缺也不會勸阻她。

她每天看着窗外秋日風景。或者是窗畔寧缺的臉。小臉上露着平靜的微笑,對她來說,現在只要是風景都好看,哪怕秋風秋雨落黃葉一地凋蔽,只要是寧缺的臉就好看,哪怕那張臉憔悴的像是好多天都沒有睡過覺。

桑桑看風景的時間越來越長。小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甜,但她說的話卻越來越少。以往這些年,她的話本來就不多。現在愈發的沉默。

她不知道爛柯寺那位長老能不能治好自己奇怪的病,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將來,如果有會是怎樣的將來,這種不知道所產生的惘然恐懼,便是沉默的原因。

寧缺明白她現在的心情,卻沒有說什麼,因爲他知道桑桑的性情。

看似溫和實則倔強的桑桑,從來都不喜歡被安慰,因爲這些年她和寧缺是拼了命才活下來的,所以她知道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不能軟弱,越軟弱越容易死,而如果因爲被安慰而感動,那便是軟弱的開端。

寧缺沒有安慰她,只是更多地把她抱在懷裡,看着窗風的清秋風景,長時間的發呆,其實這樣挺好,他們都覺得像是回到了十年前。

除了把桑桑抱在懷裡看風景發呆,其餘的所有時間,尤其是桑桑入睡的時候,寧缺一直在做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修復元十三箭。

箭匣裡有專門配備的修箭工具,他的手很穩定,而且鐵箭桿上刻的本來就是他的符,所以鐵箭的修復工作進行的很順利。

就在他修好最後一根鐵箭時,車廂外傳來了嘈雜的人聲。

桑桑掀起窗簾,向前方望去,只見南方的丘陵間,突兀出現了數座形狀方正怪異的山峰,那些山峰頂部平直如削,看上去就像是屋檐上的黑瓦。

瓦山到了。

……

……

在昊天的世界裡,佛宗千年沉默,閉門修行,偶有入世,也是甘爲道門的附庸,更多的是以思辯禪修聞名於世,而在禮佛與祭天的關係上,很多高僧,更是直接認爲命輪只不過是昊天意志的另一種表現方式。

這種說法,直接讓佛宗低調地棲息在道門的體系之下,顯得極爲低調,以至於有很多前賢在筆記裡直接認爲,佛宗更多是一種思維的方式,而不涉及其餘。

或許正是因爲這種種原因,佛法在世間並不如何昌盛,除了那些行於鄉野的苦行僧外,在南晉等國,想要找到一座佛寺都極爲困難。

唯一的例外是月輪國,那因爲離荒原深處的佛宗不可知之地懸空寺很近,月輪國深受佛宗影響,修佛極爲流行,甚至有七十二寺煙雨中的形容。

然而煙雨七十二寺,卻始終無法壓過東南名勝裡的一間古寺,無論是對佛宗的重要性,還是在信徒心中的地位,這間古寺都要遠勝月輪國諸寺。

這間古寺便是爛柯寺。

爛柯寺便在瓦山中。

……

……

爛柯寺的歷史極爲悠久,根據典籍記載,就在西陵神殿建成後不久,當時人跡罕至的青幽瓦山深處便有樹木倒下,有亭臺樓榭新起,有塔殿漸作。

在修行界的傳聞裡,爛柯寺是不可知之地懸空寺留在世間的山門,就如同於西陵神殿與知守觀的關係,故而極得尊重,無人敢輕易觸犯山門森嚴。

歷史與傳說造就了爛柯寺與衆不同的地位,無數年來,不知有多少或悲壯或肅穆或傳奇的故事,在這間古寺裡上演,也因爲這間古寺,盂蘭節漸漸成爲世間最重要的節日,而數十年來最蔚爲風行的辯難,也是發端於此。

此時還沒有到盂蘭節的正祭日,大唐使團尚未到來,然而瓦山之前已經變得非常熱鬧,青石街兩側的民宅二樓,掛着各式各樣的旗子與幡,那些旗幡的顏色很是素淨,大多都是黑白二色,卻不知隱喻的是瓦山周邊最流行的弈棋,還是指向盂蘭節的真實原因,超度冥界的亡魂。

相信爛柯寺裡的普通僧人,和在小鎮上居住了數十代的居民,都已經不清楚這種習俗的來源是什麼,對於活在現世的人們來說,盂蘭節只是一個簡單純粹的盛大節日,他們所需要做的就是享受節日的氣氛。

瓦山下的小鎮裡已經有很多遊客,這些遊客不知來自何方,臉上都帶着相同的幸福笑容,大人們微笑着彼此問好,在那些傳說中的千年老屋裡遊玩欣賞,孩子們在街道上奔跑追逐,有女童氣喘吁吁追着自己的兄長,小臉上滿是委屈的神情,忽然在道畔的石池裡看到了數百尾紅魚,馬上蹲了下來,睜大眼睛看着那些平靜遊動的魚兒,早就忘了自己要找到哥哥哭上一場。

站在石池旁的中年男人,看着女童笑了笑,遞過一根細木棍,細木棍那頭綁着個只有茶盅大小的細網兜。女童看了看身後正在摸錢的人們,有些羞澀地搖了搖頭,她知道撈魚需要錢,但媽媽說了,自己還太小身上不能帶錢,只能放在哥哥身上,但哥哥卻要拿錢去買糖人,這時候不知道跑到了哪裡。

女童忽然想起來自己是在追哥哥,驚叫一聲站了起來,正在她有些害怕的時候,她那約摸七八歲的哥哥不知道什麼時候從人羣裡擠了回來,看着她嘿嘿得意笑着,然後從腰間掏出兩塊銅板塞到了她的小手裡。

於是石池裡的紅魚不再那般安寧,水花微濺,池畔附着的經年青苔,都有了剝落的痕跡,街道上不時響起兄妹二人失望的嘆息和驚喜的大叫。

黑色馬車停在鎮外,沒有進去。

齊國道殿的騎兵被寧缺趕走了。

他和桑桑隔着窗簾,看着平靜喜樂的小鎮,看着蹲在池畔撈魚的那對兄妹,大概是想起小時候去城寨趕集時的情形,笑了起來。

……

……

瓦山不是單獨的一座山,而是幾座山相連。

這幾座在深秋依然散發着幽幽綠意的山峰,形狀非常相似,峰頂平齊如刀削,遠遠看上去就像是數片黑瓦被頑童隨意地搭在一起。

小鎮很熱鬧的時候,瓦山深處卻還是那般安靜,林間隱現古剎一角,彷彿被佛法感染,南方秋蟬最後的鳴叫,也顯得並不淒厲絕望,而帶着解脫的淡然。

這裡是後山,如果要往爛柯寺去,從這條山道上去,永遠無法抵達正殿。

但黑色馬車此時正緩緩向山道上去。

寧缺帶着桑桑來瓦山,本來就不是要去爛柯寺,他是要去後山找人。

爛柯寺後的幽山裡,住着避世隱居的數代佛宗大德。

寧缺要找的便是其中一位。

便是他已經聽人提起過無數次的那位爛柯寺長老。

……

……

爭取十點半前寫出來。)

第101章 一步山崖第80章 桃山雪亂第286章 槍第145章 新友故舊,重逢初看第135章 天人合一誰能敵(上)第174章 君子國的不甘(上)第139章 何事秋風落黃葉第114章 一步殺一人第13章 舉世之敵第2章 春天的故事(中)第151章 千百劍裡取一劍,至清至淺第7章 吹笛未聞聲,傘下是何人第40章 不一樣的奉天篇第73章 夫子的故事(下)第33章 坐地成魔第161章 苦孩子第181章 崖洞囚徒的第一次越獄第101章 盛宴第110章 冷酷自今日始第19章 上馬爲賊(三)第117章 一場雨第137章 小手中握着的將來第73章 夫子的故事(下)第93章 胸口碎大石(一)第90章 無題第66章 一魚萬法第73章 這樣有意思嗎?第2章 雲集朝陽城(下)第89章 她的身影第25章 燃燒的馬車第88章 一些小事第116章 一顆青梨五百年第96章 今夜無人入睡第148章 比刀更重,比箭更快第87章 一塊石頭第111章 紅了眼第139章 鏽釘下的陰霾第71章 欲擇何色?第4章 非典型唐人的前路探討第199章 請進第43章 御史張貽琦之入港第82章 黯然銷魂者,過河與棉花糖第25章 第一個夢第23章 子曰第108章 撕了舊紙,歸京第27章 開賭,擺人頭(上)第71章 三件小事之一第128 平靜的來源(上)第126章 反正,都是劍(下)第5章 看與不看第22章 上馬爲賊(六)第106章 各自滿足第105章 一夜,有話第32章 一文錢難死主僕倆(下)第110章 一山齊天,一棍齊眉第153章 修佛第68章 不起眼的葉子有很多種顏色第30章 生命的糖果第52章 春風亭,老朝小樹第33章 道門的賭博第65章 立於冰者,言以殺之第26章 沒有屁股的道士第98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78章 你想白,就能白第62章 毀滅人生的一箭第25章 一念殺之,一符破之第81章 入魔(六)第7章 斬雪(下)第113章 都怪你第22章 佛言第37章 最後一句話第19章 絃斷琴驟,我來了第59章 竹下見故人第15章 照看(下)第182 洗菜與挑擔第255章 我們一起修行吧(下)第161章 親愛的,你怎麼不明白呢?第46章 永不消失的冬天第135章 書齋小日,天下三癡第177章 再見朱雀第54章 雨夜裡,傳奇重現第12章 長安亂(上)第39章 樂天的祭品第251章 總有羣星墜落的那時第23章 斷樑之讖第188章 歸來(下)第94章 石像與雞湯第194章 掃地的老婦人第96章 該誰走?第140章 看長安(上)第129章 攜手第8章 北山道外,一箭南來第135章 當頭一棒第55章 歧山大師第217章 舷畔的黑色桃花第56章 墓上青痕第57章 只恨前路有一人第109章 爲君分憂,與君共勉第128 平靜的來源(上)第45章 找藥
第101章 一步山崖第80章 桃山雪亂第286章 槍第145章 新友故舊,重逢初看第135章 天人合一誰能敵(上)第174章 君子國的不甘(上)第139章 何事秋風落黃葉第114章 一步殺一人第13章 舉世之敵第2章 春天的故事(中)第151章 千百劍裡取一劍,至清至淺第7章 吹笛未聞聲,傘下是何人第40章 不一樣的奉天篇第73章 夫子的故事(下)第33章 坐地成魔第161章 苦孩子第181章 崖洞囚徒的第一次越獄第101章 盛宴第110章 冷酷自今日始第19章 上馬爲賊(三)第117章 一場雨第137章 小手中握着的將來第73章 夫子的故事(下)第93章 胸口碎大石(一)第90章 無題第66章 一魚萬法第73章 這樣有意思嗎?第2章 雲集朝陽城(下)第89章 她的身影第25章 燃燒的馬車第88章 一些小事第116章 一顆青梨五百年第96章 今夜無人入睡第148章 比刀更重,比箭更快第87章 一塊石頭第111章 紅了眼第139章 鏽釘下的陰霾第71章 欲擇何色?第4章 非典型唐人的前路探討第199章 請進第43章 御史張貽琦之入港第82章 黯然銷魂者,過河與棉花糖第25章 第一個夢第23章 子曰第108章 撕了舊紙,歸京第27章 開賭,擺人頭(上)第71章 三件小事之一第128 平靜的來源(上)第126章 反正,都是劍(下)第5章 看與不看第22章 上馬爲賊(六)第106章 各自滿足第105章 一夜,有話第32章 一文錢難死主僕倆(下)第110章 一山齊天,一棍齊眉第153章 修佛第68章 不起眼的葉子有很多種顏色第30章 生命的糖果第52章 春風亭,老朝小樹第33章 道門的賭博第65章 立於冰者,言以殺之第26章 沒有屁股的道士第98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78章 你想白,就能白第62章 毀滅人生的一箭第25章 一念殺之,一符破之第81章 入魔(六)第7章 斬雪(下)第113章 都怪你第22章 佛言第37章 最後一句話第19章 絃斷琴驟,我來了第59章 竹下見故人第15章 照看(下)第182 洗菜與挑擔第255章 我們一起修行吧(下)第161章 親愛的,你怎麼不明白呢?第46章 永不消失的冬天第135章 書齋小日,天下三癡第177章 再見朱雀第54章 雨夜裡,傳奇重現第12章 長安亂(上)第39章 樂天的祭品第251章 總有羣星墜落的那時第23章 斷樑之讖第188章 歸來(下)第94章 石像與雞湯第194章 掃地的老婦人第96章 該誰走?第140章 看長安(上)第129章 攜手第8章 北山道外,一箭南來第135章 當頭一棒第55章 歧山大師第217章 舷畔的黑色桃花第56章 墓上青痕第57章 只恨前路有一人第109章 爲君分憂,與君共勉第128 平靜的來源(上)第45章 找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