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暗起殺機

韓幼娘目送歐陽夫人的轎子拐過了一叢籬笆牆,正要和高文心返回院內,那叢籬笆後面一白一紅兩匹駿馬疾馳了出來來。

那條小徑並不算寬,想是爲躲避嚴家娘子,兩匹馬走在路邊積雪中,奔行又急,窄徑前方就是一條蜿蜒的小溪,如今已凍結成冰,只見馬上騎士勒繮提臀,兩匹健馬人立而起,凌空一個近九十度的轉身,折了過來。

韓幼娘昔日只在雞鳴見馬憐兒有過這樣高明的騎士,此時瞧了不禁眼前一亮,白馬上一個體態嬌嬈的俊俏女子,烏雲壓鬢、粉面桃腮,旁邊紅馬上卻是一條魁梧的葛黃袍大漢。

高文心對韓幼娘悄聲道:“妹妹,是咱家的客人”。

韓幼娘嗯了一聲,兩匹馬已馳到面前,馬上男子哈哈大笑道:“高姑娘,又見面了!”說着也不扶馬鞍,一偏腿兒從馬上躍了下來,身手極是矯健。

紅衣女子微微一笑,按着馬鞍也輕盈落地,上前兩步拱手笑道:“高神醫,我夫妻夫人特來拜謝高神醫和楊大人援手救命之恩。”

高文心忙道:“這位便是楊夫人”。楊虎夫妻聞言忙雙雙抱拳施禮,韓幼娘已簡約聽過他們的事,自進京來見的都是官場中人,這對夫妻的豪爽大方甚合她的脾胃,韓幼娘忙欣然迎上前道:“楊大哥、楊夫人,我家相公辦差尚未歸來,幼娘早聽過二位的大名了。快請進內”。

楊虎夫妻沒想到一位誥命夫人說話如此爽朗,意外之餘又覺親切,四人進了院子,正好玉堂春和雪裡梅正迎上來,後邊跟着如喪考妣的伍漢超。

楊虎一路帶着楊泉、伍漢超等人進京時,伍漢超時暈時醒。彼此也算相熟,楊虎見了他撲上去照着肩頭便是一拳,哈哈笑道:“伍老弟,你也好了?”

他練的是外門功夫,一雙鐵掌可以開碑碎石。這一拳搗出力氣甚大,可是伍漢超反應極快,拳力剛及肩頭,他身形微微一矮,肩膀一塌。已卸去楊虎大半力道。

楊虎只覺一拳打空。就像擊中懸在空中的一塊布片,空蕩蕩的渾不着力,微微一呆的功夫一股軟綿綿的勁道一彈,那拳已貼着伍文超肩頭滑了過去,伍文超沒事兒一般站在那兒,只是苦笑道:“楊兄輕些,兄弟還沒好利索呢。”

崔鶯兒沒同妖道李福達照過面,但李福達有三個兒子,大仁、大義、大禮。這三個人現在還只是二十上下地青年,崔鶯兒去年在霸州和李大義交過手,二人武藝不相上下。

崔鶯兒自視甚高,不相信這個書生竟能傷得了李大義的老子,來時曾授意丈夫探探他的武功深淺。所謂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如今試了伍漢超一招,崔鶯兒已看出這書生的功夫確實了得。就是自己也未必是他對手。

崔鶯兒俏目一翻,白了楊虎一眼,嗔道:“總是粗手粗腳,這位伍兄弟傷勢未好,你莫要再傷了人家”,說着她笑盈盈地迎向雪裡梅和玉堂春,一手牽住一個,讚道:“楊夫人端莊大方,兩位妹妹也是人間絕色,叫姐姐看了好生羨慕呢”。

玉堂春面如滿月,眼似秋波,明眸皓齒顧盼之間,自有一股風流韻致。因爲明日就是臘月二十三,該掃房祭竈了,這是楊凌成家後過的第一個正式地年節,在幼娘關照下,闔府上下都十分重視。

玉堂春穿了件喜慶的桃紅色百褶長裙,外置着淺藍色的格狀比甲,頭上用一根白玉簪定住如雲的秀髮,窈窕修長的身段兒,盈盈一握地腰,嬌滴滴地確實在羣女之中麗色最勝。

雪裡梅穿一件織金綠絲襖,系一條結綵鵝黃錦繡裙,櫻桃小口,齒白脣紅,雖顯得嬌小稚嫩一些,也是個活色生香的小美人。

兩人還不知紅娘子身份,但是崔鶯兒本來就是杏眼桃腮,美的如同一團烈焰,她能如此不吝讚美,二女不由心花怒放,忙含笑向她見禮。

這些女子湊在一塊兒,這個誇那個髮型挽得好,那個誇這個衣裳搭配的妙,家長裡短聊的不亦樂乎,倒把楊虎和伍漢超撇在了一邊,兩個人相視苦笑,只好慢慢隨在後邊,一同進了中堂。

高管家見來了客人,早吩咐家僕女婢端上香茗瓜子,衆人便在堂上閒聊,這邊正說着話,門外一聲馬嘶,片刻功夫楊凌披着大氅,領着兩個番子“騰騰騰”地走進院裡,老遠就大聲叫道:“管家,成姑娘在家裡麼?”

高管家連忙推門兒迎了出去,小聲道:“老爺,府上來了客人,夫人正在待客呢”。

楊凌一怔,問道:“是誰來了?”說話間他一擡眼,只見韓幼娘和楊虎夫妻聞聲已走到門口,楊凌連忙斂了焦灼之色,換上一副笑臉道:“原來是楊兄、楊夫人,失迎失迎”。

雪裡梅“咭兒”一聲笑,悄悄貼在玉堂春耳邊道:“這個是楊夫人,那個也是楊夫人,閉上眼睛一聽,還以爲叫的是自己夫人”。

玉堂春聽了臉上也忍不住露出微笑,她生怕被人聽見,悄悄掐了一把這個調皮的妹子,雪裡梅正在偷笑,忽覺臀尖上一癢,扭頭瞧瞧,卻被發現東西,不禁有些詫異。

楊虎和伍漢超卻都看到了崔鶯兒的動作,她頭也未回,只是屈指一彈,一粒石子兒向後射出,劃了個弧兒,準確無誤地擊中了雪裡梅的屁股,兩人互視一眼,再次心照不宣地別過了頭。

楊凌從宮中回來。恰好在村口碰到高員外的管家,高員外便是本地七座皇莊六大地主之一,楊凌便下馬與他攀談了一番。

他不欲擾民,事實上就算以他地權勢想強佔這些地主鄉紳土地也斷無可能,可是小年之後就是立春,想在京師附近廣種新作物。產出一批良種,培育一班熟悉新作物耕作的家夫,讓朝中百官在事實面前低頭,可是手頭沒有足夠的土地,這一切都是空談。

楊凌試探着向這位老管家探謁向高員外租買土地的可能,想不到那老管家聽了反而驚訝莫名。從他口中楊凌才知道,如今周遭六位員外除了李繼孟家,其餘六位的土地盡歸成綺韻所有,這事兒是位姓成的公子和高老爺談地。連那老管家也不知詳情。

楊凌和成綺韻兩個多月的相處。早知道這位成姑娘任性自傲,行事只問好惡、不分正邪,楊凌的實際年齡比成綺韻還大着兩歲,她對自己邀寵獻媚的心思哪能看不出來。

平時他只是裝傻充愣罷了,如今聽了這消息不知成綺韻如何不擇手段巧取豪奪,讓這六位豪紳乖乖交出了土地,居然迄今不敢聲張,所以急急趕回府來想問個明白。

他未想到楊福夫妻竟在此時來訪。只好放下心事先招待兩位客人。男主人回了家,女人們就不好在旁邊了,韓幼娘陪着崔鶯兒,鶯鶯燕燕的一羣人徑往後宅去了,楊凌陪着楊虎、伍漢超在中堂聊天。

三人閒聊一陣,漸漸扯到武學上邊,伍漢超和楊虎一邊說着那日和老道動手過招地經歷,一邊在堂上比劃。聊得性起,二人便想比試一番。

前廳有樹木花圃,不適動手,楊凌也極想瞧瞧這些真正的武林高手交手時是什麼模樣,便起身笑道:“二位,在下後院場地寬闊,既然你們想比試一番,咱們便去那裡吧,呵呵,只是二位傷勢剛好,咱們可要點到爲止呀。”

三個人說說笑笑,來到後院直接來到後院天井,楊凌見左側進去就是成綺韻寄住的內書房,便對高管家道:“二位,拙荊也是好武的人,呵呵,我讓她們也來開開眼界。管家,你先陪着兩位貴客去後園兒”。

楊凌告了罪,急忙拐進內書房,一撩門簾兒,只見成綺韻螓首佩側端坐椅上,素手拈着狼毫正在淺雲色的薛濤箋上寫着什麼。瞧見楊凌進來,成綺韻有些訝然,又有些喜悅,她淺淺一笑,將筆擱下,盈盈起立繞過書案道:“大人,今日怎麼有暇來看我?”

楊凌見她穿着淡青色地家常裙裾,外置湖水綠地比甲,一身素淨,秀雅清麗。可是她的裙裾裁剪得體,比甲輕軟柔順地襯出跌宕起伏的腰臀曲線,體態曼妙絕倫。

楊凌不期然想起她初來楊府那日小蠻腰繫金鈴,如水之膚、如蛇之骨的妖嬈,火氣稍稍降了些,他沉住氣慢慢踱過去,坐在椅上道:“我問你,七座皇莊十之八九的土地如今都已落在你的名下了?我怎麼不知道?”

成綺韻愕然,雙眸微微瞪大了些,然後才嗤地一笑,嫣然道:“大人公務繁忙嘛,這點小事自然有卑職效勞咯,你知道了也好,要不然我今兒也打算告訴你的,過了大年就該早作準備了,耕牛啦、糧種啦、農具啦,還有安撫佃戶的事,籌備的事情也不少呢”。

楊凌皺起眉頭道:“我不是問這個,我是問你是怎麼讓那些地主出讓土地地?”

成綺韻低眉順眼的,櫻脣邊笑意卻似隱還現,她悄悄瞄了楊凌一眼,俏笑道:“大人猜不出了吧?嘻嘻,有內廠這塊金字招牌,卑職……”。

楊凌聽到這兒心裡咯噔一下,忍不住一拍桌子,怒道:“果然不出我所料,你……你用內廠恐嚇威逼,你當內廠是東廠錦衣衛那般貨色麼?”

他氣得臉色發青,拂袖起身道:“幸好本官知道的早,不然幾日之後御使言官們紛紛上奏彈劾,本官掌官皇莊不足一年,就將土地圈佔一空,這罪名如何擺脫得了?馬上把田給我退了。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成綺韻怔在那兒,雙手在袖中微微顫抖,帶得衣袖也簌簌起來,那雙明媚的眼睛眨了幾下,一股水霧迅速地氤氳起來,她一步步走到桌旁。盯了楊凌良久,忽然點着頭慘然笑道:“好,好,原來你是這樣看我的”。

她哆哆嗦嗦地伸出一隻手,從桌上拈起一疊紙箋。緩緩伸到楊凌面前,五指張開,那疊紙箋悽然滑落。

楊凌愕然拈起那疊紙來,放在最上邊一張赫然是本莊高員外出售田地地契約文書,上邊有雙方的簽名和指印和保長、鄉紳的證明。言明高員外將名下八百三十畝地以九千兩地價格售於她,立據日期是弘治十八年臘月初一。

這個價格甚是公道,而且比市價還高一些,但楊凌知道就算價格再高几倍,這些鄉紳地主除非生活難以爲繼也是決不會出售地產的,他翻過這一張,一瞧下一張不由也愣住了,下一章同樣一堆的指印兒,可那契約卻是成綺韻賣地地文書。

上邊指明成綺韻將這八百三十畝土地以七千五百兩的價格賣與高員外,楊凌瞧得莫名其妙。待看了日期才恍然大悟,那上面寫的是正德元年臘月初一。

敢情成綺韻以厚利相誘,給幾位大地主簽了這張遠期支票,這些田地一年純收入不過一千兩,現在不用操什麼心,旱澇保收的白得了一千五百兩銀子,有文書在手,轉過年就能把地再收回來。這種好事傻瓜纔會不答應。

楊凌急忙站了起來,瞧見她扁着嘴兒,委委曲曲的像個小孩子似地模樣,心中又是歉疚,又有些好笑,他頓了頓腳,嘆道:“你……你早告訴我不就得了嘛,何必遮遮掩掩的”。

成綺韻委曲地道:“主意是人家想的,可人家也拿不準他們會不會答應,怎麼就先告訴你了?如果不做地主,那些農民佃戶就不好安撫,人家自己掏銀子給你辦事……自投奔到你門下,力也爲你出了,命也爲你賣了,可曾做過一件對不起你的事,怎麼就把人家想的這麼不堪?”

成綺韻越說越傷心,兩行清淚沿着她滑如凝脂地臉頰一滴滴落下,滴滴嗒嗒打在那張寫了一半地薛濤箋上,頓時濡溼了墨跡。

楊凌只覺渾身燥熱,侷促地道:“這……這……是是是,是我錯了,我給你賠不是,哎呀,你怎麼一見我就哭啊!”

成綺韻接口道:“還不是你害的?”這句話出口,稍嫌曖昧了點兒,她頰上不禁一熱。

楊凌不敢看她楚楚可憐的模樣,眼神微垂,瞧見那張打溼的紙箋上字兒有點眼熟,忍不住將它轉了過來,淚水打溼了幾行字,已將墨跡暈開,左上邊兩行還看的清楚,那手優美纖秀的小字寫的是“君似明月我是霧,霧隨月隱空留露,只緣感君……”

楊凌只看到這兒,已被成綺韻一把奪了過去團在手中,漲紅了臉蛋嗔道:“沒見過你這樣的大人,哪有……哪有這樣隨便看人家東西的”。

她長到這麼大還是頭一次動了真情,偏偏又被楊凌看到,一時羞不可抑,俏臉赤如丹霞,還要硬撐着嘴硬,楊凌倒寧願自己沒有看到,正尷尬地不知說什麼好,屋外腳步聲響,韓幼娘地聲音喚道:“相公、成姑娘”。

楊凌怕她看到成綺韻流淚模樣,連忙返身迎了出去,只見韓幼娘帶着高文心走過來,喜道:“相公,你在這裡,楊大哥和伍公子要比試武藝,成姑娘也想瞧瞧麼?”

她走近了挽住楊凌手臂,悄聲說道:“相公,伍公子的武功很是了得,你任內廠總督,手下都是舞槍弄棒的好漢,回頭找個機會拜他爲師學上一學吧,既可防身又可健體。”

楊凌笑道:“你呀,有好處都想往相公身上攬,武林中人大多秘技自珍?開了口人家不教豈不丟人現眼?”

身後一個聲音輕笑道:“大人,該是武當巴不得有你這麼個弟子纔對。武當是大明皇室的家廟,掌教真人在朝廷任着六品提點。一向是由司禮監負責提督江西龍虎山、湖北武當山,山東玉皇觀的一切事務,你若開口,還怕武當掌教不拼命地巴結?”

成綺韻說着已姍姍而至,斂手在腰向韓幼娘盈盈一禮,說道:“見過夫人。方纔與大人商議開春換耕新種地事,誤了大家的雅興了”。

楊凌瞧了一眼,成綺韻方纔還淚眼迷離,這片刻地功夫清水臉蛋兒嬌嫩無瑕、吹彈得破,雙眼澄澈如一泓秋水。淺淺帶笑的模樣哪有一絲哭過的痕跡,這份鎮靜做作地功夫直令楊凌都懷疑方纔是不是看花了眼。

四個人回到院中,楊虎、伍漢超、紅娘子崔鶯兒和玉兒、雪兒以及家人都在院中候着,一羣人來到後院,看他二人較量武藝。

楊凌只道能看到像電影中所見的高來高去神武不凡的場面,想不到真正交起手來。招工動作根本沒什麼好看,兩個人更是絕少躍離地面。楊虎身材魁梧,一身外家功夫出神入化,拳腳虎虎生風,楊凌這外行看得還有點熱鬧,可那伍漢超似乎軟趴趴的,楊凌瞧了會兒就沒了興致。

韓幼娘和崔鶯兒卻瞧的雙眼瞬也不瞬,韓幼娘緊盯着楊虎的拳腳動作,嘴脣翕動。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崔鶯兒練的也是內家拳腳,對出自內家功夫的泰山北斗武當門人一招一式也特別在意。

場上打的熱火朝天,楊凌卻在東張西望,他瞧見遠處暖窖中鑽出個人來,忙離開人羣兩步,向那人招了招手。

那老漢是從本地僱傭照料學習種植馬鈴薯、蕃薯、玉米等作物地一個莊稼漢,他提着個筐正想盛些漚地乾肥回去。瞧見楊凌喚他,忙摞下筐趕忙的走了過來。

楊凌笑問道:“老劉,這兩天忙,我都沒顧得上進窖瞧瞧,那些秧苗培植的怎麼樣了?可別招了蟲害”。

老劉呵呵笑道:“老爺您放心,我們都盡着小內吶,把那些種苗照顧的跟寶貝疙瘩似的,那些蕃椒已經見紅了,照老爺吩咐,搬到可以直見陽光的地方了,還有那個那個西紅的柿子,已經開了花了”。

楊凌聽的喜上眉梢,這時身後兩聲嬌脆的叫好聲,楊凌扭頭一看,只見楊福黃臉微赧,正抱拳向伍漢超說着什麼,然後兩人把臂走來,看樣子楊福是輸了。

韓幼娘這時纔看到相公跑到一邊和老農聊天去了,她跟過來又好氣又好笑地道:“相公一直說想找個名師學學武藝,楊大哥和伍公子都是第一等地高手,這樣精彩的比試你卻跑到一邊去了”。

韓幼娘是有意說給伍漢超聽的,楊凌笑道:“可惜我是個門外漢,看了半天也看不芯片甚麼,所以就跑來照料自己的莊稼啦,哈哈哈……”。

紅娘子詫異地道:“莊稼?莊稼在哪裡?大人……你這樣的身份,還用在意地裡一些收成麼?”

韓幼娘解釋道:“楊夫人,我相公尋到幾樣從西洋流入的莊稼,那種馬鈴薯、紅薯畝產數倍於現在的莊稼,還有一種玉米,株產千種,耐旱而瘠,相公說要推而廣之,那時天下就不會餓死那麼多百姓了”。

她說着愛慕地望了楊凌一眼,崔鶯兒與楊虎愕然對望一眼,楊虎受官府欺壓剝削,生活難以爲繼,才憤而進入綠林,崔鶯兒自爺爺那一輩兒就因飽受苛捐雜稅之苦而舉家遷入深山,佔山爲王,做了綠林大盜。

兩個人可說對做官的全無一絲好感,楊凌是多大地官兒?若說他沽名釣譽,賑濟一下災民、處理幾個貪墨小吏,效果既直接又明顯,用得着這麼費勁兒麼?楊凌笑了笑道:“這幾日忙着邊關戰事,一直未顧上去看看這些作物,楊某心中真是有些掛念了。如果順利的話,明年這種高產莊稼就可以在大明天下推廣,三位可願先去瞧瞧?呵呵,請!”

楊凌帶着幾人來到暖窖,將種種作物一一介紹給他們,和那南洋歸來的老農你一句我一句向他們講述這些莊稼的特點。

楊凌知道這時的莊稼嬌貴的很,旱了澇了、蟲害重了收成都大受影響,要是風調雨順的話辛苦一年一畝打出三四百斤糧食就算是一等的良田了。

而蕃薯,馬鈴薯自南而北皆宜種植,畝產至少兩千斤,南方甚至可以一年三種,玉米不爭良田,產量也遠勝原有作物,想想這些莊稼將來可以救活無數的災民,楊凌撫着那些青青的秧苗,心中也充滿了成就感。

崔鶯兒聽楊凌侃侃而談敘及的那副豐收景象,一雙明亮的眸子悄悄的注視着他,心中充滿了好奇:這個官兒和她印象中的官員大不相同,他肯爲百姓着想,讀書人都將耕作視作下賤的事,他卻好像十分熱衷於農事。

崔鶯兒腦海中有關楊凌的種種傳聞交織在一起,高高在上的天子寵臣,冷血嗜殺一夜之間剷除東廠的內廠督主、癡情重義爲了愛妻敢抗聖旨的癡書生、威風凜凜大敗倭寇的將軍,和眼前這個談起莊稼眉飛色舞,全無一點官威的公子實在無法聯繫在一起。

她望着棚子種着的從未見過的各種作物,心想:“這個人,真的有能力救天下百姓麼?這些奇怪的莊稼,可以在每年洪澇災害時救下許多飢貧交加的百姓?”

她沒有讀過書,從小就在強盜窩裡長大,卻最是懂得人心,她看得出,楊凌說的是真心自豪感,卻很懷疑這些莊稼的作用。

天下人爲富者不仁、爲官者不廉、縱然處處糧食豐收,還不是落在那些貪官污吏手中?家鄉那些百姓衣食無着,被官府強迫養馬,又諸般刁難,多少百姓家破人亡,他能救得了這麼窮苦人麼?

不過……,崔鶯兒看了楊凌一眼,微微一笑,心道:“這位楊公子倒是個好人,是一個好官,等我們殺了狗皇帝,起兵奪了天下,倒可以給他個大官兒做”。

楊虎在一旁聽得卻暗暗心驚,他現在已經積蓄了相當的財力、人才,只待時機一至就起兵造反,奪取天下,他堅信各地衣食無着,飽受欺壓的百姓們,只要他登高一呼,定會風起響應,起碼在家鄉霸州一帶就能拉起上萬人的隊伍。

可他本是軍中一個小校,就是因爲屯田被將官吞併,日子實在過不下去才製造綠林,他深知那些百姓們如果有了一條活路,能夠吃飯肚子,恐怕就很難拉得動,再不能讓他們跟着自己打天下了。

楊虎最初對於大明朝廷的憎恨要簡單的多,他想推翻大明,重建一個清廉愛民的官府。但是隨着他的潛勢力越來越大,個人的野心和貪慾也漸漸膨脹起來。如今他想要造反,更多的是爲了自己做皇帝、自己坐擁天下,這個貪婪的念頭已經漸漸取代了當初想爲天下百姓爭取活路的願望。

“不能讓他成功!”楊虎心中殺機一現,凌厲的目光投注到楊凌身上,心中暗道:“這個狗官,一定要死!”

第443章 緣份到了第387章 血戰飛陵渡第191章 家中來信第292章 竹林求賢第277章 兄弟反目第321章 沒個消停第377章 運籌第198章 同牀異夢第64章 十大惡人第445章 萬鬆書院第333章 公主修緣第427章 夫綱何在第31章 兩隻老虎第140章 三吳佳麗地第349章 另尋良策第88章 四面樹敵第208章 談笑用兵第435章 是福不是禍第397章 大江東去第295章 山東指揮第86章 弘治大行第415章 先談情後談判第253章 剿匪之策第313章 完美緝兇第354章 借勢呼風第391章 圖窮第23章 壯士解腕第370章 劉六軍來第445章 萬鬆書院第46章 閨房之樂第398章 將軍情事第232章 兵貴神速第59章 培養海盜第278章 佈網驅魚第425章 兵發安慶第447章 夫唱婦隨第38章 長夜漫漫第177章 正合朕意第323章 海選駙馬第456章 戰端初現第369章 調兵遣將第122章 廠督出馬第461章 勝負難預料0102章 陽明瞞天第60章 鄭和海第150章 我攻你受第123章 聽濤剝蟹第220章 歡喜冤家第420章 智鬥第174章 猛虎突圍第377章 運籌第60章 鄭和海第319章 進城第22章 拂曉之戰第450章 初履兀者衛第345章 小人正當道第278章 佈網驅魚第269章 有客來訪第331章 天知地知第431章 千古一帝第317章 一馬西來第224章 正德反擊戰第365章 北向第138章 邀寵獻計第380章 遊戲人生第186章 秀才遇兵第253章 剿匪之策第111章 景隆逃獄第177章 正合朕意第329章 風雲漸起第439章 不亦樂乎第53章 錦衣提督第367章 備戰、出征第28章 代理驛丞第182章 請君相送第399章 兩虎爭食0103章 楊凌過海第384章 雙殺第76章 糊塗差使第315章 博浪一椎第436章 符寶煉丹第326章 如願以償第260章 內鬥第21章 簡單愛情第97章 鎯鐺入獄第24章 瘋魔棍法第74章 天子呼來第129章 踏浪而來是冤家第147章 場外之戰第122章 廠督出馬第226章 取捨之間第443章 緣份到了第457 捕蟬第325章 有眼無珠第97章 鎯鐺入獄第436章 符寶煉丹第315章 博浪一椎0107 經筵之談第415章 先談情後談判第340章 滿堂皇后
第443章 緣份到了第387章 血戰飛陵渡第191章 家中來信第292章 竹林求賢第277章 兄弟反目第321章 沒個消停第377章 運籌第198章 同牀異夢第64章 十大惡人第445章 萬鬆書院第333章 公主修緣第427章 夫綱何在第31章 兩隻老虎第140章 三吳佳麗地第349章 另尋良策第88章 四面樹敵第208章 談笑用兵第435章 是福不是禍第397章 大江東去第295章 山東指揮第86章 弘治大行第415章 先談情後談判第253章 剿匪之策第313章 完美緝兇第354章 借勢呼風第391章 圖窮第23章 壯士解腕第370章 劉六軍來第445章 萬鬆書院第46章 閨房之樂第398章 將軍情事第232章 兵貴神速第59章 培養海盜第278章 佈網驅魚第425章 兵發安慶第447章 夫唱婦隨第38章 長夜漫漫第177章 正合朕意第323章 海選駙馬第456章 戰端初現第369章 調兵遣將第122章 廠督出馬第461章 勝負難預料0102章 陽明瞞天第60章 鄭和海第150章 我攻你受第123章 聽濤剝蟹第220章 歡喜冤家第420章 智鬥第174章 猛虎突圍第377章 運籌第60章 鄭和海第319章 進城第22章 拂曉之戰第450章 初履兀者衛第345章 小人正當道第278章 佈網驅魚第269章 有客來訪第331章 天知地知第431章 千古一帝第317章 一馬西來第224章 正德反擊戰第365章 北向第138章 邀寵獻計第380章 遊戲人生第186章 秀才遇兵第253章 剿匪之策第111章 景隆逃獄第177章 正合朕意第329章 風雲漸起第439章 不亦樂乎第53章 錦衣提督第367章 備戰、出征第28章 代理驛丞第182章 請君相送第399章 兩虎爭食0103章 楊凌過海第384章 雙殺第76章 糊塗差使第315章 博浪一椎第436章 符寶煉丹第326章 如願以償第260章 內鬥第21章 簡單愛情第97章 鎯鐺入獄第24章 瘋魔棍法第74章 天子呼來第129章 踏浪而來是冤家第147章 場外之戰第122章 廠督出馬第226章 取捨之間第443章 緣份到了第457 捕蟬第325章 有眼無珠第97章 鎯鐺入獄第436章 符寶煉丹第315章 博浪一椎0107 經筵之談第415章 先談情後談判第340章 滿堂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