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帝鑑圖說!朱厚照龍顏震怒!

第156章 帝鑑圖說!朱厚照龍顏震怒!

“陛下,臣以爲此書可作爲教材!”

楊廷和再次開口。

功勞什麼的,他並不在意,而是關心小皇帝的學業。

畢竟楊廷和是小皇帝的帝師,如果這位皇帝陛下日後成了個昏庸君主,於公而言天下百姓都會因此受苦受罪,於私而言他楊廷和也會聲名狼藉,所以無論於公於私,楊廷和都希望小皇帝能夠進學修德。

不說什麼做個開疆拓土、中興大明的英明君主,至少做個勤於政事、愛民如子的守成之主,那就足夠了。

聽見楊廷和這話,朱厚照也從萬千思緒中回過神來。

野人離開的第五天,想他!

“張永,傳召元輔。”

緊隨其後的,就是太宗文皇帝的好聖孫,宣德皇帝(朱瞻基),秉持着洪熙帝休養生息的策略,全面收縮防線,還廢置交趾還國安南,大明也因此迎來了一個真正的盛世!

爲什麼?

因爲此書完美地解決了眼下的困境。

直到正德元年,朱厚照改元“正德”,楊廷和任講官。十月,朝廷修《孝宗實錄》,楊廷和爲副總裁。

說實話,楊廷和是朱厚照的老師,哪怕他屁股再歪,也會向着自己的徒弟,所以朱厚照巴不得楊廷和早日入閣。

他不能像天官大人馬文升那樣,進入六部執掌實權,而是隻能走元輔大人劉健這條路,從翰林院到東宮詹事府,再到內閣,替皇帝陛下擬旨制誥,從而輔佐君王匡補時弊、燮理陰陽!

這,就是大明帝師的最終歸宿!

看着跪在地上的兩朝帝師,朱厚照立刻上前,逐一將他們二人給扶了起來。

“今有賢良楊廷和,少年成名,滿腹經綸,熟知民間疾苦與邊防戰事,老臣舉薦楊大人入閣,共同參預機務,以輔朝綱!”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就不用多說了,小時候窮得連飯都吃不上,差點就餓死了,哪裡還有功夫讀書啊!

而且這書中的插圖很是靈動,線條簡單,輪廓清晰,樸拙中帶有幾分稚趣,可愛又不失傳神,讓人一眼看了就難免好奇地深入看下去。

弘治皇帝從未對不起他劉健這位帝師,而他劉健卻對不起自己這個皇帝學生!

他想要開口拒絕,可是卻無法拒絕。

劉健直接定下了基調,這本書不但可以用,而且可以大用!

因爲內閣執掌“制誥”和“票擬”職權,這都是等同於“代聖立言”,代替皇帝陛下決策,身爲帝師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弘治十八年,楊廷和奉命主持會試,這會試比之順天府鄉試還要高出一籌,基本上可以族譜單開一頁了,上書特書楊廷和的光輝事蹟;五月,孝宗駕崩,朱厚照即位,七月,楊廷和作爲武宗在東宮時的老師,升任詹事府少詹事。

“陛下,中山侯急報!”

小皇帝聞言急忙上前一把奪過奏報。

“精彩!”

啥?

教材?

成化皇帝之後,就是弘治皇帝(朱佑樘),也就是先帝爺,基於劉健這位正兒八經的帝師傾心教導培養,弘治皇帝也成爲了類似於洪熙皇帝的完美君主。

“實在是精彩!”

大明皇帝不喜歡儒學,這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

畢竟皇帝要是不喜歡儒家經學,那對入臣而言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太宗文皇帝(朱棣)也是個傳奇,小時候接受了正規的宮廷教育,那也是天天挨板子的人,後來出鎮北平橫掃大漠,做了皇帝之後更是六飛五渡,打得北虜抱頭鼠竄,可惜是個戰爭狂人。

劉健:“???”

所以楊廷和的前程,其實早就限定死了。

這種情況,楊廷和要是突然入閣,天下官員肯定不會服的。

“陛下,此書不但可以作爲陛下參加經筵日講的教材,更是作爲日後皇室子孫的啓蒙教材!”

確實沒有,就在翰林院和詹事府打轉,比之地方知府還不如。

但是問題在於,這不合適。

這期間朱厚照和楊廷和也沒有打擾他,而是耐心地等待着。

聽到這話,朱厚照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

小皇帝斟酌了一下措辭,淡淡開口道。

而現在,擺在他們面前的這本《帝鑑圖說》,就是不折不扣的帝王教材,甚至可以作爲大明曆代帝王子孫的啓蒙教材!

劉健認認真真地耐心看下去,從第一頁翻到了最後一頁。

結果一進門,卻看見楊廷和正老神在在地坐在裡面,而小皇帝手裡面抱着一本書看得津津有味。

然後,正統加天順皇帝(朱祁鎮),不予評價,怕誅九族。

唯一喜好文治的建文皇帝(朱允炆),正兒八經的儒家門徒,自幼喜好儒學,可惜太過相信文臣縉紳的話,以致於最後被篡奪了江山,連生死都不清楚。

此話一出,陳寬硬着頭皮提醒道:“陛下,休沐未曾結束……”

天順之後,就是成化皇帝(朱見深)了,他就是第一個旗幟鮮明打壓文臣縉紳的大明皇帝,洪武皇帝和永樂皇帝那都不能算是打壓,因爲本就是武盛文衰,只能叫順手收拾,而自正統之後文臣縉紳逐漸把持朝政,成化皇帝就開始了打壓文臣縉紳之路。

爲什麼不合適?

因爲楊廷和沒有什麼政績資歷可以說的。

畢竟小皇帝不愛學習,參加經筵日講的時候,要麼就是裝裝樣子,要麼就是直接睡大覺,他們這些儒臣那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小皇帝也明白,這事情跟兩位帝師沒有關係。

“但楊師資歷政績不足,朕即便有心,恐落人口實,所以楊師入閣一事……”

小皇帝對張永吩咐了一聲,然後又低頭興致勃勃地看起了書。

“朕讓伱立刻去召集廷臣!來不了的,就別來了,朕廢了他們!”

楊廷和現在的官職,是正四品的詹事府少詹事,並且因爲詹事府的職權特殊,所以在朝堂之上幾乎沒有什麼發言權。

“陛下放心,臣會於明日廷議舉薦楊大人入閣!”

經他這麼一提醒,小皇帝這才起身上前,扶着劉健坐下,然後將手中的書遞給了他。

楊廷和有什麼資歷政績嗎?

楊廷和四歲時知聲律,七歲時每日讀書數卷,爲科舉做準備,成化七年鄉試中舉,時年十二歲;成化十四年,楊廷和登進士第,時年僅十九歲。及第後,他被選任爲翰林院庶吉士。

但是小皇帝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不能做“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事情,不然太讓人寒心了。

所以他強忍着心中火氣,惡狠狠地看向陳寬咆哮着開了口。

他等的就是這句話!

可惜,效果並不顯著,或者說基本上沒什麼效果。

雖然,這書對於劉健而言,略顯幼稚,但是對於小皇帝而言,卻是難得的好教材!

事實上,楊廷和曾經找過劉健,商議小皇帝教材的事情。

劉健在接到消息後立刻就動身入宮,一顆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兒,甚至還猜想了無數種可能。

嗯?

謙遜?

還想與其他友人一起受賞?

可以,沒問題,光是這本書,就值得你楊廷和名留青史了!

劉健當即扭頭看向小皇帝,鄭重開口道:“陛下,現如今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抱恙在身久病不朝,內閣事務繁多,老臣與東閣大學士謝遷年齡皆大,恐貽誤朝政,怠慢政事!”

甚至到了弘治十一年,楊廷和奉命主持順天鄉試,順天府乃是帝都所在首善之地,這鄉試主考官等同於是光耀門楣、足以位列族譜第一頁的光榮事蹟;弘治十五年,楊廷和因參與修撰,被破格提升爲左春坊大學士。詔命下達後,士大夫們皆感驚喜,該官銜被認爲“不設者五十餘年矣”,偏偏唯獨楊廷和一人打破了舊制。

後來就是洪熙皇帝(朱高熾),也是位謙謙君子,寬厚仁慈,禮賢下士,可謂是文臣縉紳最渴望的完美君主,奈何天生疾病身寬體胖,最後英年早逝,只做了不到一年的大明皇帝。

“元輔,看看這本《帝鑑圖說》怎麼樣?能否作爲朕參加經筵日講的教材?”

氣喘吁吁的老首輔當即就急眼了,喘了大半天粗氣,神色不善地看向楊廷和。

直到劉健看完了最後“任用六賊”這個故事,這才長舒了口氣。

“楊師的學問和本事,朕自然是知道的。”

然而這笑容還沒持續多久,就因爲陳寬的到來,徹底消散了。

“咳咳,元輔大人,這書……不是下官編寫的。”

入翰林院後,楊廷和也沒停下腳步,憑藉着滿腹經綸,弘治二年升任翰林院修撰,參與編修《憲宗實錄》和《大明會典》;弘治四年,升爲翰林院侍讀,弘治五年任經筵講官;弘治八年,皇太子朱厚照出閣,楊廷和等七人被舉薦侍奉太子講解、讀書,其中楊廷和任左春坊左中允。

最大的可能,就是那出兵在外的中山侯湯昊,又他娘地搞事情了!

所以劉健來不及多想,直接匆匆跟着宦官入宮,然後馬不停蹄地趕來了幹清宮。

中間夾雜的景泰皇帝(朱祁鈺),除了有些私心外,稱得上是一位守成之主,穩住了大明政局。

可是,這份驕傲,最終也變成了遺憾。 先帝爺即位之初一心渴望着勵精圖治、中興大明,但最後的結果卻是天下軍民困苦,民窮財盡!

哪怕是劉健此刻回想弘治皇帝的一生,依舊會痛得無法呼吸。

時間逐漸流逝,劉健也匆匆趕來。

寬厚仁慈,禮賢下士,從諫如流,任用賢良……可以說文臣縉紳能夠想到的一切完美詞彙,都可以用到先帝爺身上,這也是劉健這位弘治帝師,這輩子最值得驕傲的事情。

休沐日期間,皇帝一般不會召見朝臣,除非是出了什麼天大的事情。

其中圖畫部分佔有相當的份量,書中每一則事例都配着一幅畫,每幅畫都佔一整幅頁碼,而且這種畫圖模式是劉健從未見過的手法,線條簡單,輪廓清晰,微言大義,堪稱經典!

是以劉健看向了楊廷和,滿臉欣慰地笑道:“介夫(楊廷和字),老夫還不知道,你竟有如此驚人的丹青之術!”

楊廷和聞言一愣,隨後神情變得古怪了起來。

你着急忙慌地把老夫喊過來,就問了看一本教材?

我XXXXX

劉健強忍着心中的火氣,接過這書一看,卻是瞬間愣住了。

不過,老首輔劉健既然開了這個口,那他自然想好了一應後續。

現在,機會再一次地擺在了劉健面前,他沒有猶豫,而是選擇了支持!

帝鑑圖說,不只有上篇“聖哲芳規”,歷代帝王的勵精圖治之舉,還有下篇“狂愚覆轍”,歷代帝王的倒行逆施之禍!

說實在的,朱厚照對自己這位帝師,還是挺不錯的。

劉健:“???”

看完之後,朱厚照臉上的笑容不但僵硬了,暴怒之下甚至一腳踹翻了案桌!

他想要將這本書作爲小皇帝以後參加經筵日講的教材,憑他一人開口還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得要內閣首輔劉健點頭同意。

此話一出,楊廷和大驚失色,身體本能促使他跪倒在了地上。

因爲走“帝師”這條路,和尋常官員不一樣,帝師最終的歸宿,都是在於內閣。

“召集所有廷臣議事,立刻!”

因爲,這本《帝鑑圖說》,確實堪稱經典。

“下官見過元輔大人。”

此書由一個個小的故事構成,每個故事配以形象的插圖,全書分爲上、下兩篇,上篇“聖哲芳規”講述了歷代帝王的勵精圖治之舉,下篇“狂愚覆轍”剖析了歷代帝王的倒行逆施之禍。

比如說太祖高皇帝,再比如說太宗文皇帝,就是這其中的佼佼者!

而小皇帝朱厚照,也隱隱有了這個趨勢,所以劉健和楊廷和其實商議過很多次,能否找到一個好的辦法,讓皇帝陛下扭轉對儒學的觀念,重新投入到儒學懷抱之中,跟他親爹一樣,做個勤政愛民的守成之君!

只是問題在於,不管是劉健,還是楊廷和,哪怕滿腹經綸、學識淵博,可他們也因此受制於儒學,受制於這個時代,侷限於當前這個大環境之下,所以即便一直在辛苦尋找改變的方式,卻是一直不得要領。

楊廷和吧,詹事府少詹事,和內閣不屬於一個體系,但是問題在於,人家劉健是弘治帝師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楊廷和現在就是在走劉健的路,從翰林院到東宮詹事府再到內閣,所以面對劉健這位“老前輩”,楊廷和那是一向持晚輩禮,立刻就起身行禮。

這突如其來的驚變,嚇得劉健和楊廷和麪面相覷。

“還有戶部和都察院,五品以上官員全都給朕叫來!”

“朕倒是想問問他們,到底想要幹什麼?!”

今日第二更,讀者朋友們多多投票多多訂閱支持,萬分感謝!

第95章 恢復舊制!再踹劉瑾!第24章 在下一介莽夫!第84章 天子掌兵!他再如何也只是一個人!第131章 小事放大化!湯侯再調兵!第154章 隨便折騰!等朝廷來人!第158章 湯昊深意!大人真是好大的官威啊!第112章 都察院是一把好刀!第181章 你們委屈什麼?一羣廢物垃圾!第93章 彈劾!首輔倒戈!第215章 削髮明志第166章 停擺!他這是在逼迫朝廷改制!第8章 司禮監!第193章 倭寇第42章 中山侯!湯昊!第84章 天子掌兵!他再如何也只是一個人!第221章 剝離權柄第218章 開宗除籍!第28章 張懋進場!第85章 那個剃髮除須的莽夫!第43章 利害得失第96章 中他媽的興!第175章 備倭都司!錯的人不是你!第123章 張太后設宴!小皇帝被噁心壞了!第170章 交易與威脅!士紳的底氣在哪裡?第48章 巨漢之戰!降服衆將!第133章 謀算倭國!你不會是個抖M吧?第112章 都察院是一把好刀!第41章 老湯家做出的犧牲!第174章 抄家!士紳纔是王朝最大的毒瘤!第141章 颳起了一陣風!吹動了士紳的心!第30章 廷議第二事!請誅八虎!第177章 興風作浪!好陰損的手段!第109章 大司馬!立場在九邊軍民!第185章 血債血償!第17章 勳貴武臣要給人當狗咯!第201章 謀劃倭國!第231章 羞辱第89章 鷹犬湯日天!酷吏中山侯!第138章 不徵之國?倭國正使的請求!第201章 謀劃倭國!第151章 天津衛!賣傘的人最希望下雨!第92章 陰謀與反制!第72章 反擊!你們想搞文武合流?第116章 整改都察院!新政第一刀!第150章 漕運!那就換個平江伯!第212章 下獄!第176章 打草驚蛇!地方三巨頭!第52章 專職提督!第54章 循吏和幹吏!第42章 中山侯!湯昊!第123章 張太后設宴!小皇帝被噁心壞了!第196章 血戰第170章 交易與威脅!士紳的底氣在哪裡?第50章 再次交鋒!請立新軍!第182章 朱厚照朕被當猴子耍了!第178章 蹊蹺!這是一個陽謀!第46章 調教張永!第182章 朱厚照朕被當猴子耍了!第101章 大逆不道!歪理邪說第一人!第147章 君臣一心!大明永遠不缺忠良!第148章 老國公的請求!突如其來的噁心!第36章 陳大璫的算計!第169章 上朝治政!開始死亡點名!第157章 腥羶之藪!戶部都察院集體出動!第107章 規矩!科道言官的撈錢手段!第38章 風水輪流轉啊!第83章 上架感言!第154章 隨便折騰!等朝廷來人!第227章 糜爛馬政第126章 革除功名?絕不能開此先河!第204章 弱小即原罪第70章 大鬧內閣!有本事就不給錢糧!第214章 各方反應第11章 我成了湯和後人?第25章 規矩!文臣縉紳的退讓!第4章 你太看得起自己了!第155章 中山侯的禮物!帝師楊廷和!第114章 小皇帝發威!劉大夏致仕!第152章 長蘆鹽場!竈戶天生就處於煉獄之中第125章 富國強兵!元輔大人的請求!第218章 開宗除籍!第172章 殺人!臨清鈔關!第179章 亂兵流匪!好一齣人間慘劇!第138章 不徵之國?倭國正使的請求!第50章 再次交鋒!請立新軍!第174章 抄家!士紳纔是王朝最大的毒瘤!第59章 驍狂中山侯!第181章 你們委屈什麼?一羣廢物垃圾!第65章 朱暉請功!老首輔的離間計!第134章 爲什麼和有什麼!第232章 大婚!第139章 退而求其次!湯昊的真正目的!第135章 佈局倭國!開荒打副本!第76章 血腥選鋒!戰兵哪有不見血的!第15章 閣老之謀!悍然出手!第102章 自古得國之正者未如大明也!第230章 以德報怨第18章 勳貴武臣的豪賭!第232章 大婚!第30章 廷議第二事!請誅八虎!
第95章 恢復舊制!再踹劉瑾!第24章 在下一介莽夫!第84章 天子掌兵!他再如何也只是一個人!第131章 小事放大化!湯侯再調兵!第154章 隨便折騰!等朝廷來人!第158章 湯昊深意!大人真是好大的官威啊!第112章 都察院是一把好刀!第181章 你們委屈什麼?一羣廢物垃圾!第93章 彈劾!首輔倒戈!第215章 削髮明志第166章 停擺!他這是在逼迫朝廷改制!第8章 司禮監!第193章 倭寇第42章 中山侯!湯昊!第84章 天子掌兵!他再如何也只是一個人!第221章 剝離權柄第218章 開宗除籍!第28章 張懋進場!第85章 那個剃髮除須的莽夫!第43章 利害得失第96章 中他媽的興!第175章 備倭都司!錯的人不是你!第123章 張太后設宴!小皇帝被噁心壞了!第170章 交易與威脅!士紳的底氣在哪裡?第48章 巨漢之戰!降服衆將!第133章 謀算倭國!你不會是個抖M吧?第112章 都察院是一把好刀!第41章 老湯家做出的犧牲!第174章 抄家!士紳纔是王朝最大的毒瘤!第141章 颳起了一陣風!吹動了士紳的心!第30章 廷議第二事!請誅八虎!第177章 興風作浪!好陰損的手段!第109章 大司馬!立場在九邊軍民!第185章 血債血償!第17章 勳貴武臣要給人當狗咯!第201章 謀劃倭國!第231章 羞辱第89章 鷹犬湯日天!酷吏中山侯!第138章 不徵之國?倭國正使的請求!第201章 謀劃倭國!第151章 天津衛!賣傘的人最希望下雨!第92章 陰謀與反制!第72章 反擊!你們想搞文武合流?第116章 整改都察院!新政第一刀!第150章 漕運!那就換個平江伯!第212章 下獄!第176章 打草驚蛇!地方三巨頭!第52章 專職提督!第54章 循吏和幹吏!第42章 中山侯!湯昊!第123章 張太后設宴!小皇帝被噁心壞了!第196章 血戰第170章 交易與威脅!士紳的底氣在哪裡?第50章 再次交鋒!請立新軍!第182章 朱厚照朕被當猴子耍了!第178章 蹊蹺!這是一個陽謀!第46章 調教張永!第182章 朱厚照朕被當猴子耍了!第101章 大逆不道!歪理邪說第一人!第147章 君臣一心!大明永遠不缺忠良!第148章 老國公的請求!突如其來的噁心!第36章 陳大璫的算計!第169章 上朝治政!開始死亡點名!第157章 腥羶之藪!戶部都察院集體出動!第107章 規矩!科道言官的撈錢手段!第38章 風水輪流轉啊!第83章 上架感言!第154章 隨便折騰!等朝廷來人!第227章 糜爛馬政第126章 革除功名?絕不能開此先河!第204章 弱小即原罪第70章 大鬧內閣!有本事就不給錢糧!第214章 各方反應第11章 我成了湯和後人?第25章 規矩!文臣縉紳的退讓!第4章 你太看得起自己了!第155章 中山侯的禮物!帝師楊廷和!第114章 小皇帝發威!劉大夏致仕!第152章 長蘆鹽場!竈戶天生就處於煉獄之中第125章 富國強兵!元輔大人的請求!第218章 開宗除籍!第172章 殺人!臨清鈔關!第179章 亂兵流匪!好一齣人間慘劇!第138章 不徵之國?倭國正使的請求!第50章 再次交鋒!請立新軍!第174章 抄家!士紳纔是王朝最大的毒瘤!第59章 驍狂中山侯!第181章 你們委屈什麼?一羣廢物垃圾!第65章 朱暉請功!老首輔的離間計!第134章 爲什麼和有什麼!第232章 大婚!第139章 退而求其次!湯昊的真正目的!第135章 佈局倭國!開荒打副本!第76章 血腥選鋒!戰兵哪有不見血的!第15章 閣老之謀!悍然出手!第102章 自古得國之正者未如大明也!第230章 以德報怨第18章 勳貴武臣的豪賭!第232章 大婚!第30章 廷議第二事!請誅八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