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賽勢如火

果然,沒過多久,評委們便判定這個青瓷虎子乃是西晉越窯之物,估價爲4萬5千。

參賽者們陸續上臺,藏品是五花八門,比起晚清民國時期比較常見的乃是盤罐瓶等造型外,這些距離如今幾千年的時代所盛行的原始青瓷器卻有另外的造型,有鉢、洗、瓿、五聯罐、唾壺、三足碗等等,讓衆人大開了眼界。

這些瓷器在價格上也產生了很大的差距,近百人上場之後,價格最高的一件瓷器達到了一百多萬,但是真正價格上了三四十萬的瓷器數量都並不多,而且還有出現贗品的比例也頗高。

要知道,收藏古玩並非是一躕而就的東西,大部分的收藏家對瓷器的收藏除了愛好之外,最看中的便在於此物的升值,正因爲如今瓷器可謂十年翻十倍的高價期,所以收藏者是曰益增多。

不過,喜歡瓷器的愛好者並非每個都富得流油,眼光更是千差萬別,所以很多人喜歡明清瓷器,但是真正入手的卻並非是它們,而是價格相對比較便宜的原始青瓷和晚清民國瓷器,一來門檻較低,收藏資金就需要得不多,二來也可以練練眼力,三來其升值的速度也很可觀。

然而,造假者便是瞧準了收藏者的心態,對這類古玩進行大肆的仿造,導致了贗品叢生。

隨着參賽者的上臺後,很快便輪到了古玩圈子裡的參賽者上臺,這些人手裡拿上來的都是自認爲是精品的東西,而經過評委的鑑定,瓷器的價格也立刻突破了兩百多萬,而且出現了不少一百多萬的藏品。

在熱鬧的競爭場合中,一臉自信的方路走上臺來,雖然第一場比賽他失利敗給了紀小帆,不過此次卻是信心十足的樣子,以至於在上臺前還輕蔑的瞥了其他二人一眼。

待到木箱子一打開,燈光照射下的乃是一件三獸足提樑盉,提樑盉即提樑壺,直口,圓腹,下承以三獸形足,流爲獸頭狀,壺體另一側飾一卷曲短尾。提樑爲弓形,頂部兩端飾有鋸齒形棱脊,肩、腹部飾以四道連續的水波紋。

在燈光下,提樑壺的造型顯得古樸端莊,釉色青中泛黃,施釉均勻,紋飾簡潔明快,富有動感。

衆人看得不由得嘖嘖稱奇起來,看過一百多件瓷器,經過衆多專家的點評下來,大家都好象上了一堂瓷器課一般,對瓷器頗有一些心得了。

這件瓷器的造型流行於春秋戰國時期,但是其作工似乎比起同代的瓷器更顯出幾分精緻來。

原始青瓷出現於商前期,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在戰國以前,由於當時工藝技術水平低下,原料處理未經精細的過濾、淘洗、捏練、陳磨等工藝過程,器物造型簡單,胎體多有裂紋,釉色很不穩定,拿到現在來看,可謂是粗糙無比,古樸中帶着滄桑的歷史韻味。

到了戰國時期,原始瓷的製作有了長足的進步,其燒結姓能和器表施釉等方面均有很大發展,器形規整,釉層厚薄均勻,釉色青黃,造型多仿當時的青銅器,有尊、鼎、簋、盉、豆、鍾等,紋飾多以刻、劃、捏塑等爲裝飾,具有純樸簡潔的風格。

這一件提樑壺造型規整,釉色均勻,就算是拿到西晉時期,也堪稱當時的上品,更何況這乃是戰國時期的東西。

評委們不由得細細鑑定起來,從造型到胎質,從釉色到紋飾,每一樣都不放過,最終確定,這乃是戰國時期的真品,斷定價格爲四百二十萬。

四百二十萬的價格一出,頓時全場轟動起來,前面也已經有幾個古玩圈子裡的參賽者突破了兩百萬,但是這一下子又拉出了兩百萬的距離,讓人不由得驚愕,更有人小聲的議論着,不知道這20出頭的年輕人究竟是誰,手裡竟然有這麼個寶貝。

在大多數人看來,這種看起來毫不值錢的罐子,若是被自己碰到,肯定連看都不會看上一眼,哪裡知道竟比真金白銀還值錢呢?

而對於這個價格,趙卓是一笑了之。

在如今的拍賣市場上,陶瓷、青銅和書畫一直呈現着三足鼎立之勢,而對於陶瓷而言,則是官窯、民窯和高古瓷三分天下。

官窯的價格自然不消多說,而歷代官窯之中,唱主角的乃是康熙、雍正、乾隆這清三代官窯器,早在十年前,香港某拍賣行便曾推出一件曾經被英法聯軍搶掠的清乾隆款醬地描金粉彩鏤空六方套瓶,經過幾十個回合的激烈競爭,最終以2095萬港元成交。

第二年,明清官窯瓷器更是在市場上大放光彩。一件清乾隆粉花蝶紋如意耳尊在香港某拍賣會上以3304.5萬港元拍出,一度刷新中國官窯瓷器的最高記錄,令全世界爲之驚訝。高端市場天價頻出,一般清三代的青花、粉彩也都在市場上有不俗的表現。在瓷器歷屆成交前一百名中,清三代器佔了61件。

除了清三代以外,每個朝代的官窯出品之物都倍受追捧,尤其是那些大收藏家,大企業家,尤其鍾愛,都對這皇帝把玩之物有着較強的收藏慾望。

至於民窯,就象衣服有名牌和普通貨之分,陶瓷市場也一樣分爲高、中、低檔,高端市場上的精品官窯動輒百萬千萬,普通大衆也只能是擡頭仰望,指指點點而已。

民窯器卻以其價格低廉、存世量大、造型風格多樣、升值空間巨大的特點受到了中、低端投資消費羣體的欣賞,而且民窯的存量比起官窯來說更爲龐大。

最後則是高古瓷,所謂高古瓷,指的是元代以前出土的瓷器,其中自然也就包括了原始青瓷。

實際上,晚清民國時期的瓷器和原始青瓷之間都算得上是收藏的冷門,其價格都不算高,但是一旦有精品問世也能賣上好價格。

然而,多數原始青瓷在市場上反應都比較冷淡,究其原因有很多,尤其是其鑑定十分困難,它不象明清官窯器一般形制、釉色、紋飾發展源流有序,經常出現一些從未見過的孤品,這給鑑定帶來了難度。

所以,對於這件提樑壺,評委們也都是經過了仔細的鑑定,最終得出是真品,並且給出了四百二十萬的高價,只不過,在趙卓看來,這件瓷器雖算上品,但還達不到那麼精的地步,這個價格可謂偏高,若是放到拍賣行去,只怕流拍的可能姓極大。

不過,他也很能明白評委們這麼擡高價格的原因,那便是提高比賽的檔次,如果沒有價格足夠高的瓷器撐着,這鬥瓷節就顯得有點沒意思了。

方路的瓷器拍出四百多萬的高價後,頓時喜上眉梢來。

在他下臺之後,又有不少參賽者上臺,但是所拿出的瓷器在價格上都沒辦法着這件提樑壺相比較,沒過多久,紀小帆也上臺了。

紀小帆所拿出來的藏品乃是一件西周時期的青釉雙系酹,此酹爲仿當時青銅器的造型,端莊古樸,通體施釉均勻,刻劃花紋精緻,在遙遠的西周年代而言,也算是造型和樣式都不錯的瓷器了。

只不過,這件瓷器雖然比三獸足提樑壺要早不少年頭,但是在各方面和其仍有一定差距,最終被評估爲了三百五十萬的價格。

一見到紀小帆在價格上輸給了自己,方路更顯出幾分得意來,抄着手帶着笑。

紀小帆對輸贏倒是看得比較輕,價格被評估了之後,顯得很平靜。

時間很快的過去,然後便輪到了童費宇上場,童費宇所拿上來的卻是一件青釉繩索紋罐,看起來造型也很普通,圓圓的口子,溜肩、鼓腹、圈足,肩部堆塑交錯排列的繩索紋樣。通施青釉。

而這種青釉給人的感覺比起已經出現的不少藏品都顯得要細膩許多,而且其胎質和釉層結合得相當緊密,給人一種胎釉合一的美感,在評委們幾經鑑定之後,確定此瓷乃是東漢越窯時期的藏品,在工藝上已經接近於現代瓷器的水平,並且給予了四百四十萬的評估價格。

這個價格一說出來,方路臉上的笑容一下子僵了,這第一名的板凳還沒坐熱,便被童費宇搶了過去,不由又氣又惱。

只不過,古玩的比賽便是如此,在對方沒有拿出藏品之前,誰也不知道對方會出什麼牌,誰也不敢下定論。

三小的第二次爭鋒以童費宇勝出暫時落下帷幕,但是瓷器的比賽仍在進行着,而隨着古玩圈子重量級人物的相繼出現,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六朝精品青瓷也似乎是呼之欲出了。

連續三件三四百萬瓷器的出現,讓觀衆們大開了眼界,場內的氣氛自然是熱烈無比,而在這樣的氣氛之下,童冬陽也終於走上臺了。

童冬陽一站起身,全場頓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來,甚至有不少人噓聲吆喝,而知道這個三十出頭的中年男子便是在第一場比賽上以七百萬高價摘得第一場第一名的人時,觀衆席上的其他人也都跟着興奮了起來。

(未完待續)

第十五章 偶遇第六十五章 貴器層出第九章 中天會所(下)第四章 委託第二十章 預料之外第八十二章 底細第三十四章 重返淮海市第十五章 看透(下)第二十七章 隋朝陶俑第十四章 絕對的高手第八十四章 名窯瓷器第六十九章 魚嘴藏第七十九章 機關重重第六十章 第二場落幕第十四章 拆穿(下)第四十四章 壁中藏寶第二十章 殺機第八十八章 自食其果第三十一章 解圍第一章 人氣陡漲第十七章 過三關(上)第四章 再入鬼市第六章 鐵證第四十一章 元代墓室第六章 製藥(上)第十章 杜克拍賣行第八章 第一局開場(下)第十八章 朋友第四十九章 各展奇珍第五章 趙卓的遊戲規則第六十一章 幫忙第十一章 聯誼(上)第一章 游龍手第一章 震懾(上)第九十章 爭鋒第六十三章 第三場開幕第十六章 冰種翡翠第九章 智取古錢第十九章 惡少行蹤第二十章 險過三關(上)第一章 墨玉第二章 墨靈(下)第十九章 第三場開局第二十章 預料之外第十九章 小露身手第十九章 白城來客(下)第五十三章 撲溯迷離第十八章 朋友第六十二章 假玉第六章 製藥(上)第十六章 三大世家第三章 三辨古錢第三十章 開拍第八十章 藏寶之地第七十七章 霧山第四章 真假難辨第九章 喜得母錢第十二章 盧兆鋒的請求第七十九章 機關重重第十三章 圍攻第十七章 補習第七十六章 千峰翠色第十七章 六強第七十章 天國藏寶之謎第六十章 第二場落幕第六章 鐵證第三十一章 解圍第二章 古超的堂哥(下)第二十三章 白城瓷器市場第五十四章 第一場落幕第一章 幫忙第四章 古錢市場第六十章 第二場落幕第十一章 瞎子摸象第十六章 釉裡紅大碗(下)第五十五章 原始青瓷賽第八十三章 轉換試驗第五十六章 賽勢如火第十八章 鬼市之行第七章 逛街第十七章 三種可能第二十章 邀請第三章 三辨古錢第七十七章 霧山第六章 製藥(下)第二章 墨靈(上)第十一章 一鳴驚人第五章 鑑畫(下)第十二章 流氓(下)第二十章 殺機第二十章 洪憲瓷第三十五章 金字典當行第七章 家變第八十五章 千萬之價第十六章 鑑定師資格考試第八十七章 奪靈第七十一章 尋找元家大屋第二十章 洪憲瓷
第十五章 偶遇第六十五章 貴器層出第九章 中天會所(下)第四章 委託第二十章 預料之外第八十二章 底細第三十四章 重返淮海市第十五章 看透(下)第二十七章 隋朝陶俑第十四章 絕對的高手第八十四章 名窯瓷器第六十九章 魚嘴藏第七十九章 機關重重第六十章 第二場落幕第十四章 拆穿(下)第四十四章 壁中藏寶第二十章 殺機第八十八章 自食其果第三十一章 解圍第一章 人氣陡漲第十七章 過三關(上)第四章 再入鬼市第六章 鐵證第四十一章 元代墓室第六章 製藥(上)第十章 杜克拍賣行第八章 第一局開場(下)第十八章 朋友第四十九章 各展奇珍第五章 趙卓的遊戲規則第六十一章 幫忙第十一章 聯誼(上)第一章 游龍手第一章 震懾(上)第九十章 爭鋒第六十三章 第三場開幕第十六章 冰種翡翠第九章 智取古錢第十九章 惡少行蹤第二十章 險過三關(上)第一章 墨玉第二章 墨靈(下)第十九章 第三場開局第二十章 預料之外第十九章 小露身手第十九章 白城來客(下)第五十三章 撲溯迷離第十八章 朋友第六十二章 假玉第六章 製藥(上)第十六章 三大世家第三章 三辨古錢第三十章 開拍第八十章 藏寶之地第七十七章 霧山第四章 真假難辨第九章 喜得母錢第十二章 盧兆鋒的請求第七十九章 機關重重第十三章 圍攻第十七章 補習第七十六章 千峰翠色第十七章 六強第七十章 天國藏寶之謎第六十章 第二場落幕第六章 鐵證第三十一章 解圍第二章 古超的堂哥(下)第二十三章 白城瓷器市場第五十四章 第一場落幕第一章 幫忙第四章 古錢市場第六十章 第二場落幕第十一章 瞎子摸象第十六章 釉裡紅大碗(下)第五十五章 原始青瓷賽第八十三章 轉換試驗第五十六章 賽勢如火第十八章 鬼市之行第七章 逛街第十七章 三種可能第二十章 邀請第三章 三辨古錢第七十七章 霧山第六章 製藥(下)第二章 墨靈(上)第十一章 一鳴驚人第五章 鑑畫(下)第十二章 流氓(下)第二十章 殺機第二十章 洪憲瓷第三十五章 金字典當行第七章 家變第八十五章 千萬之價第十六章 鑑定師資格考試第八十七章 奪靈第七十一章 尋找元家大屋第二十章 洪憲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