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名窯瓷器

隨着一件件藏品的展出,兩宋各種窯口的器物陸續呈現,什麼景德鎮窯,龍泉窯,吉州窯,建窯,磁州窯,耀州窯,當然,還開始出現了五大名窯的瓷器。

五大名窯瓷器雖然存世者少,但是其實除了汝窯外,其他四大窯的器在數量上的少也僅是和其他窯口相比而言。

雖然頂着五大名窯的名頭,但是並非是出自五大名窯,那就一定比其他窯的瓷器要貴,五大名窯的普通瓷器在價格上也比不過其他窯的精品瓷器,當然,其他窯的精品瓷器自然也比不過五大名窯的精品瓷。

當方路帶着箱子出現的時候,本場的最高價瓷器已經達到了五百多萬,而前四場在這個時候,最高價纔不過三百多萬,足見其中的差距。

雖然價格夠高,但是方路一點都沒有擔心的表情,他上一場靠着白釉辟邪大勝,這次自然也是有備而來。

待到他將箱子打開,會場裡的人頓覺得眼前一亮,這是一件白瓷壺,不過造型卻又和普通的壺不一樣,這是一件童子頌經壺。

整個壺造型成童子狀,童子手捧的經卷成爲壺流,童子的身體則爲壺身,構思十分巧妙。

而且童子穿的衣服上則用刀刻成劃花,又用針剔成了繡花,花紋千姿百態,所以一拿出來,便贏得了滿堂彩。

趙卓微微眯起眼看着這件童子頌經壺,也不由微微讚歎,這壺身色澤白如玉,比起唐代邢窯之器更勝一籌,色澤幾乎是純白的,而不攙雜一絲的青色,其胎質看起來也非常精細,更有種薄薄的感覺,更重要的是,在壺身上,還有着因爲釉下垂而形成的宛如淚痕般的紋路,這正是定窯的淚痕紋。

趙卓便確定這乃是定窯的精品之作,這五大名窯中的定窯是繼唐代的邢窯白瓷之後興起的一大瓷窯體系。主要產地在今河北省曲陽縣的澗磁村及東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帶。定窯原爲民窯,自宋中後期開始燒造宮廷用瓷,使定窯白瓷出現了一次根本姓的飛躍。

其所燒瓷器不再施化妝土,胎、釉呈現出精、白、薄的特徵,有些器物的白度甚至超過了邢窯的細白瓷器。北宋中後期,由於定窯瓷質精良、色澤淡雅、紋飾秀美,被宋朝政斧選爲宮廷用瓷,使其身價大增,產品風靡一時,號稱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其精品的價格自然是非同一般的。

尤其是這童子頌經壺,其釉色飽滿,造型巧妙,整個就是一件高水準的藝術品。

於是,在評委們的肯定下,這件定窯之器最終獲得了七百萬的高價。

價格一評估出來,方路的臉上頓時綻開笑容來,居高臨下的瞥了紀小帆和童費宇一眼,甚爲得意。

紀小帆此時卻沒時間理他,而是在查收崔世煙發過來的視頻,然後放給趙卓看。

視頻上顯示的是一張挖掘方案,趙卓一看便不由暗暗吃驚,崔世煙不愧是博物館的館長,只走了地道一趟,竟然便能夠將地道和整個霧山的格局聯繫起來,將地道的走向繪製成了一個透視圖,在這個透視圖上展示出來,藏寶的坑恰好是位於霧山的中下部,而通道蜿蜒行走,幾乎是圍繞着山走了半圈。

在通道離山體表面較近的位置上,崔世煙在上面標註上了一個符號,然後便寫着方案,即是直接從地面打通下去,這個位置並非是離地表最近的一處,不過因爲比較接近藏寶地,而且已經過了兩個機關,這樣一來,進入地下後便可以很自由的行動了。

發完視頻之後,崔世煙又發來一條短信,意思是方案已經通過,今天上午就會進行探測,然後動工,估計明天就能夠打通地面。

自從方路展示了七百多萬的瓷器後,全場都處於一種興奮的狀態,有些觀衆是連看了四場過來的,對於這樣的高價早已有了心理準備,所以倒顯得很鎮定,而只看這一場的則是震驚不已,拿起相機“啪啪啪”的拍個不停。

很快的,便輪到了紀小帆上臺,紀小帆的瓷器一拿出來,又讓衆人吃了一驚,這是一件白釉圓託五獸足薰爐。

這件爐子乃是仿造的金銀器,由蓋、爐兩部分組成。蓋呈盔形,上有花寶珠式爐頂,爐身附五個獸面銜環足,造型相當精美,而瓷胎細膩堅硬,釉色瑩潤透明,也是定窯瓷器中不可多得的一件精品之作。

這件瓷器之所以落到紀小帆的手中還有個小故事,這瓷器是在趙卓和紀小帆在逛白城瓷器市場的時候意外發現的,這還是在趙卓發現汝窯瓷器之後,當時二人逛到一處攤位上,發現了一件青瓷三足洗,從品相上看,這個三足洗做工精良,胎薄釉厚,釉面佈滿了魚子紋的開片,頗象是一件宋代的名窯之器。

一問價格,攤主要價也不過,不過一千塊。

不過,趙卓和紀小帆都是此中老手了,誰都知道這瓷器市場裡攤位上的老闆都是內行,絕對不可能把宋代名窯之物以這樣低的價格賣給人。

但是紀小帆卻覺得這件縱然是贗品,但是造型上頗爲不錯,用來玩玩也可以,於是便討價還價了一下,那攤主卻不想講價,乾脆抓起一邊袋子裡的香爐塞給了紀小帆,意思是買一送一。

趙卓一拿到這香爐,頓時心頭一驚,連忙拉着紀小帆走人。

這香爐顯然是剛從土裡挖出來的,滿身的泥斑,從露出的部分看起來並不起眼,尤其是白釉顯得十分黯淡,很容易被看成是一件贗品。

然而趙卓眼力驚人,卻從露出的部分判定極有可能是一件定窯白瓷,結果回去之後,用水將瓷器一洗,便露出了這件瓷器的真容,堪稱驚人。

攤主和買家一樣,也難免有看走眼的時候,尤其是對方進貨都是成批成批的進來,真品贗品混在一起,由於數量多,所以有時候難免疏忽,但是這一來,卻讓紀小帆意外收穫了一件定窯瓷器。

這件五獸足薰爐一出,頓讓評委也覺得驚豔得很,紀小帆三小都是三大家年輕一代中極有鑑定天賦的,從小深受薰陶,所以在鑑定收藏方面的眼力經驗比起同齡的鑑定師都要高出不少,再加上不用考慮到資金的問題,所以屢屢能夠收穫價格高的瓷器。

最終,這件瓷器評估到了同樣七百萬的價格,和方路的瓷器持平。

接着之後沒多久,便是童費宇上場了,童費宇所拿出來的也不是普通貨色,而是一件玫瑰色花盆。

明眼人一看到這玫瑰色便立刻和鈞窯聯繫了起來,因爲唯有鈞窯之瓷才能夠燒出這玫瑰之色來。

鈞窯乃是宋徽宗年間繼汝窯之後建立的第二座官窯,專門燒製各種皇室用瓷,其釉色爲一絕,千變萬化,紅、藍、青、白、紫交相融匯,燦若雲霞,宋代詩人曾以“夕陽紫翠忽成嵐”讚美之。

顏色之所以如此變化,乃是因爲在燒製過程中,配料摻入銅的氣化物造成的藝術效果,這便發明了中華制瓷使上的“窯變”技巧。

這件玫瑰色花盆其內施以天藍色釉,外施以玫瑰紫色釉,而且在釉體上還有着明顯的蚯蚓走泥紋,比起玫瑰色來,這更是鈞窯的絕對特徵。

鈞窯之器都經過二次燒製,因爲其釉層非常厚,常常達到七八毫米,所以在第一次燒製時很容易發生乾裂,後在高溫階段又有釉流入填補,便形成了一條條曲折線,宛如蚯蚓走泥一般。

這件玫瑰色花盆雖然造型比較簡單,但是體型頗大,加上鈞窯之器本來就不多,所以價格上自然就顯得比較高。

不過,這件鈞窯器的釉色有一定的脫落,在視野上便有所影響了,在評委們細細考量了之後,給出了六百八十萬的價格。

聽到這價格,童費宇頓時臉色不好,上一次輸給了方路,這一次更是連輸給了兩人,一時間氣不打一處來。

不過評委們都是行內的權威,說出來的話就是金口玉言,縱然有非議那也沒有辦法,童費宇只好氣呼呼的下了臺。

三小對戰之後,場面又漸漸的回落了下去,後面參賽者的價格立刻又恢復到了三五百萬的曲線上,時高時低,更出現了不少的贗品。

宋代瓷器的拍賣在上世紀十分盛行,八十年代末到達了高潮,然而隨着宋代瓷器的贗品數不勝數,而且在鑑別上也越來越難,其實不止是現代的仿品,早在從清雍正、乾隆開始,當時的景德鎮御窯廠就多次製作了仿汝、仿哥、仿官等品種,配以古代青銅器造型,以追求古雅的氛圍。

這類瓷器目前在拍賣會上經常可以看到,還屢屢拍出高價。近年來一些地方仿舊贗品的泛濫,即使用目前最爲先進的熱釋光測年法、陶瓷釉質的老化鑑定等,都對贗品的辨別無能爲力,只有採用一些破壞姓的檢測方法或者同時使用多種複雜的測試方法,才能鑑定。

所以,宋瓷便在拍賣市場上沉寂了十年之久,直到近年來價格才屢次走高。

(未完待續)

第八十六章 第68件汝窯瓷第十一章 瞎子摸象第十九章 惡少行蹤第十章 來自天才的挑戰第三章 三辨古錢第十一章 法訣第八章 過目不忘第八章 過目不忘第四十一章 元代墓室第二十七章 隋朝陶俑第八十六章 第68件汝窯瓷第六十六章 陰陽眼進化第七章 家變第十六章 鑑定師資格考試第八十五章 千萬之價第十四章 拆穿(下)第十六章 冰種翡翠第三十七章 苦衷第六十三章 第三場開幕第三章 鑑定師分會(下)第八章 龍爭虎鬥第二章 墨靈(下)第九章 中天會所(下)第七十八章 山洞第五十章 名人用器第三章 鑑定師分會(上)第四十七章 鬥瓷節開幕第八章 過目不忘第二十章 比眼力,誰怕誰第十三章 慈善義賣會第二章 古超的堂哥(下)第十五章 揹負的榮譽第八十五章 千萬之價第二章 宴會第四十四章 壁中藏寶第三章 三辨古錢第十六章 冰種翡翠第六十章 第二場落幕第二十六章 偶得汝窯瓷第十章 來自天才的挑戰第十三章 圍攻第六十四章 辟邪燭臺第十七章 過三關(上)第十一章 租房(下)第十一章 聯誼(下)第十一章 瞎子摸象第十四章 絕對的高手第十五章 偶遇第三十章 開拍第十一章 聯誼(下)第十五章 看透(下)第二十章 邀請第二十章 邀請第七十章 天國藏寶之謎第十三章 鬥舞第六章 鐵證第十四章 賭石第六章 韓朵兒的心事第七章 第四場,戰局將開第七十六章 千峰翠色第三章 鑑定師分會(下)第九章 中天會所(上)第六章 必勝法則第二十八章 三個破綻第十九章 白城來客(上)第四十九章 各展奇珍第五十三章 撲溯迷離第十三章 鬥舞第六章 鐵證第二十章 邀請第二十二章 再勝第二章 墨靈(下)第三章 僞善第二章 奇才第十二章 單刀赴會第四十九章 各展奇珍第三章 自取其辱第十七章 六強第八章 過目不忘第十四章 賭石第九章 喜得母錢第三十五章 金字典當行第十一章 聯誼(下)第四十章 前往臨水鄉第七章 逛街第十六章 釉裡紅大碗(下)第六章 入場第二章 宴會第二章 拼酒第二十五章 真假汝窯器第十二章 單刀赴會第二章 古超的堂哥(下)第七十六章 千峰翠色第十四章 拆穿(下)第四十七章 鬥瓷節開幕第六十三章 第三場開幕第八章 第一場開局(上)第七十二章 地窖第十三章 還是流氓第六十六章 陰陽眼進化
第八十六章 第68件汝窯瓷第十一章 瞎子摸象第十九章 惡少行蹤第十章 來自天才的挑戰第三章 三辨古錢第十一章 法訣第八章 過目不忘第八章 過目不忘第四十一章 元代墓室第二十七章 隋朝陶俑第八十六章 第68件汝窯瓷第六十六章 陰陽眼進化第七章 家變第十六章 鑑定師資格考試第八十五章 千萬之價第十四章 拆穿(下)第十六章 冰種翡翠第三十七章 苦衷第六十三章 第三場開幕第三章 鑑定師分會(下)第八章 龍爭虎鬥第二章 墨靈(下)第九章 中天會所(下)第七十八章 山洞第五十章 名人用器第三章 鑑定師分會(上)第四十七章 鬥瓷節開幕第八章 過目不忘第二十章 比眼力,誰怕誰第十三章 慈善義賣會第二章 古超的堂哥(下)第十五章 揹負的榮譽第八十五章 千萬之價第二章 宴會第四十四章 壁中藏寶第三章 三辨古錢第十六章 冰種翡翠第六十章 第二場落幕第二十六章 偶得汝窯瓷第十章 來自天才的挑戰第十三章 圍攻第六十四章 辟邪燭臺第十七章 過三關(上)第十一章 租房(下)第十一章 聯誼(下)第十一章 瞎子摸象第十四章 絕對的高手第十五章 偶遇第三十章 開拍第十一章 聯誼(下)第十五章 看透(下)第二十章 邀請第二十章 邀請第七十章 天國藏寶之謎第十三章 鬥舞第六章 鐵證第十四章 賭石第六章 韓朵兒的心事第七章 第四場,戰局將開第七十六章 千峰翠色第三章 鑑定師分會(下)第九章 中天會所(上)第六章 必勝法則第二十八章 三個破綻第十九章 白城來客(上)第四十九章 各展奇珍第五十三章 撲溯迷離第十三章 鬥舞第六章 鐵證第二十章 邀請第二十二章 再勝第二章 墨靈(下)第三章 僞善第二章 奇才第十二章 單刀赴會第四十九章 各展奇珍第三章 自取其辱第十七章 六強第八章 過目不忘第十四章 賭石第九章 喜得母錢第三十五章 金字典當行第十一章 聯誼(下)第四十章 前往臨水鄉第七章 逛街第十六章 釉裡紅大碗(下)第六章 入場第二章 宴會第二章 拼酒第二十五章 真假汝窯器第十二章 單刀赴會第二章 古超的堂哥(下)第七十六章 千峰翠色第十四章 拆穿(下)第四十七章 鬥瓷節開幕第六十三章 第三場開幕第八章 第一場開局(上)第七十二章 地窖第十三章 還是流氓第六十六章 陰陽眼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