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回 跨海遠擊黑獅島,走脫倭奴二十三子

等到天將亮時,蘇十三嗯哼一聲,悠然醒轉。撐起身來看到陸英與賀柔影坐在一處,掙扎着又要上前搏命。

賀柔影忙道:“十三哥,他是先生的貴客,不是敵人,你誤會了!”

蘇十三茫然半晌,才道:“那你們聊。”言罷垂着頭撿起地上繩索,慢悠悠消失在峰頂坡下。

賀柔影道:“先生不知何日才能回來,我帶你下山去,看看島上風光。”

陸英欣然從命,於是兩人結伴下了神女峰,又經山下書院。書院中已有學子晨起讀書,郎朗吟誦聲不絕於耳。

走了數裡,來到大海邊,賀柔影指着延綿不絕的寨柵言道:“這裡都是先生畢生心血所建,儲材局、匠造局、兵器局、騎兵營、步兵營、水軍營、弓弩營、戰車營、演武場、講武堂各式齊備,還有專司情報消息的秘書局……”

陸英問道:“那個‘火雷’也是在此處造的?”

賀柔影微微一笑,並不回答。又領着他走過各處營房、倉庫、作坊。這些功能不同的機構,各自有獨立的地盤,既做到互不干涉,又能及時輸送調配物資。

此刻正是晨間飯時,各處院房、營寨都炊煙四起,軍士、匠人們早起活動過筋骨,笑鬧着走入廚下用餐。

陸英感嘆道:“想不到,這島上儼然成獨立王國。即使中原大亂,九州陸沉,蘇先生有此根基,也可乘雲化龍,再造乾坤啦!”

賀柔影冷笑道:“蘇先生纔沒有稱王稱霸的野心,他做這一切,只是爲了黎民百姓,爲了有朝一日輔佐明主罷了。

“先生自幼聰慧好學,過目成誦,百家學問無不融會貫通。這鬱洲山島一磚一瓦,一槍一刀皆是先生苦心創建。如果沒有先生,島上這些人,恐怕早已化作隴間枯骨,世上也從不曾知曉他們名姓。”

二人走到水軍營寨,卻見許多士卒忙碌着往大船上搬糧食、甲杖,好似打算出海遠航。

賀柔影疑惑道:“並未聽說水軍有戰訓之事,爲何景、胡二位統領要率兩艘戰艦出海?”

陸英聞言凝目望去,果然見兩艘大船做好了開拔準備,而船頭旗號正是景字與胡字。不由問道:“這景統領難道是?”

賀柔影點頭道:“就是大陸澤你見過的景飛虎。還有一位,是胡小坤之父胡順。他二人都是水軍副統領,今日事有蹊蹺,我得去問問清楚!”

陸英緊隨其後,直接登上海港裡樓船戰艦,戰艦長有二十餘丈,高有五六丈,桅杆巨帆遮天蔽日,看得他暗暗咂舌。

賀柔影來到景飛虎面前,冷冷道:“景副統領,你們這是要去何處訓練?先生可知道?”

景飛虎見到賀柔影,連忙躬身施禮,答道:“稟小姐,正是蘇先生所命,要我與胡順各率戰艦,渡海至東南六百里外黑獅島,奔襲倭奴。”

賀柔影神色略緩,又道:“先生命你們奔襲倭奴,可知黑獅島敵寇衆寡,防備如何?兩艘戰艦可乘三百人,夠了嗎?”

景飛虎不敢敷衍,只得詳細答道:“依據情報,黑獅島只有一百餘倭奴,並無特殊堅強壁壘。我等三百精兵,足夠了!”

賀柔影沉吟未語,陸英忍不住問道:“景統領,你說要去奔襲倭奴,是那些使長刀,黥面紋身,一口黑牙的矮子嗎?”

景飛虎擡頭看去,見是陸英當面,不禁打個冷戰,囁嚅道:“是,不錯。”

陸英笑道:“景統領不必掛懷,當日大陸澤之事,

不過是場誤會。”

景飛虎白淨的臉上微微一紅,也笑道:“公子說的是。”

陸英又道:“在下與倭奴有些仇怨,也想親手殺幾個解解恨。景統領不介意帶着我一道前去吧!”

景飛虎聞言大驚,看看賀柔影,不知如何作答。

賀柔影道:“跨海遠征兇險莫測,你湊什麼熱鬧?”

陸英笑道:“這艨艟鉅艦駛波破浪如履平地,有何兇險可懼!在下還從未乘船出過大海,賀小姐要不要同往啊?”

賀柔影冷笑道:“無知者無畏。你當大海之中與陸地相同?即使再大的船,遇上颶風狂濤,一樣如草芥相似。要去你去,我纔不遭那個罪!”說着扭頭就往船下走去。

陸英苦笑,對景飛虎道:“景統領,賀小姐同意了。我們可以出發了吧?”

景飛虎仍勸道:“公子,小姐說的不誇張。你還是不要冒這個險的好,萬一有什麼閃失,我如何跟蘇先生交代!”

陸英道:“無妨。你們幾百人都不懼生死,我陸英也不是金枝玉葉,出事不用你負責。”

賀柔影走下船,見陸英沒有跟來,忍不住回頭道:“趕緊下來,還真打算去不成?”

陸英在船頭搖搖手,笑道:“在下打定主意,非要去一趟不可。等蘇先生回來,代我賠個罪。”

賀柔影怒道:“你忘了此行的大事了?怎得這般胡鬧?”

陸英立在舷邊笑而不語,賀柔影跺跺腳,終於還是跟了上去。

等到深入遠海,陸英才知道什麼叫風高浪大。

尤其是到了晚間,海上的狂風彷彿要把海水翻個個兒,涌起的巨浪能有數丈高。

陸英雖是第一次乘船遠航,但比起賀柔影卻要好許多。他雖然也緊緊抓着艙壁戰戰兢兢,好歹沒有嘔吐個不停。

難怪賀柔影極力反對跟來,她此刻蹲在甲板上,身子倚着船艙內壁,低頭一直作嘔。

陸英看她腿腳都已被浪打溼,又如此狼狽模樣,心中實在不忍。但他也想不到什麼好辦法,只能默默祈禱風趕緊停下來。

誰知這惱人的大風直颳了一夜,到天破曉時,海面上才重又風和日麗。

陸英扶起幾近虛脫的賀柔影,將景飛虎送來的飯食捧到面前,賀柔影卻搖搖頭,一句話也不想說,一口也吃不下。

陸英歉然道:“實在對不住,我不知道這風浪如此可惡,要不然絕不會讓賀小姐跟來受苦。”

見賀柔影不答,只得放下碗筷,望着艙外這會兒平靜如湖水的大海暗自苦笑。

景飛虎進來稟報道:“小姐,陸公子,此處距黑獅島還有兩日路程。末將依照經驗來看,將不會再有大風大浪,當可安然到達。”

賀柔影強打精神道:“知道了,你去慰勞將士們,不必掛念此處。”景飛虎領諾告退,戰艦一刻不停向着黑獅島進發。

第四日天未明,景飛虎命人將戰艦駐下,又打旗號招胡順艦船靠近,遣人乘小舟往南去探消息。

陸英藉着月光使勁看時,果然見南方已可見一片黑影,地勢起伏,料必是黑獅島了。

過了多半個時辰,小舟返回,稟報島上情形。海風蕭蕭,陸英也聽不清他們說些什麼,只等着景飛虎與胡順下令攻島,便隨之殺個痛快便了。

誰想,景飛虎派人叫來胡順,兩人一番合計後,竟然入艙來,呈上一封書信。

陸英奇道:“景、胡二位統領,若是有什麼軍情大事,你們難以決斷,該當請示賀小姐纔對!”

景飛虎道:“陸公子,這是蘇先生留下的密信,命我等到達黑獅島纔可閱看。方纔我與胡順看過,信中……還有給陸公子留的言語,特奉請查閱。”

陸英驚異地接過信來,見右側無非是囑咐景、胡二人詳加偵查、小心行事,若島上敵寇衆多,則可請示國子祭酒陸華亭,是戰是退悉聽其便。

看到此處已是萬分驚詫,蘇先生竟然料知自己會在船上。

只見後面又另起道:“域外寒儒蘇頌磯拜言華亭侯閣下,知君遠來,未能一晤,深以爲憾。然不日君等凱旋時,吾自當親奉新釀,灑掃以迎。

“今偵知黑獅島有倭國源一郎者,覬覦神州,勾連奸小,在此密會同謀。望華亭侯不讓微勞,擒拿數賊歸來鬱山,與君共定大策。

“源一郎頗習武藝,其同謀尚未知詳,恐非君不能成擒耳。仍須十分小心。臨別匆匆再拜。”

陸英閱罷,蹙眉沉思有頃。對景胡二人言道:“島上有多少倭賊,可與先前所料無差?”

景飛虎答道:“倭奴並未有異,只是,近岸泊了兩艘大船,一艘是吳國官造戰船,一艘恐怕是異域番邦來船。另外,島上還有倭奴家眷衆多,以及強擄來的人口,是否要一網打盡?”

陸英道:“家眷與平民若是不持械反抗,就別去驚擾它們。我等奉道義而來,怎可行淫虐之事……

“至於那兩艘大船,不管如何,既然到了此處,正可趁天未明發起突襲,我有三百健兒,定能一舉殺拜倭奴。”

景胡二人齊聲領諾,自去下令攻島不提。

賀柔影見二人離去,乃笑道:“看來你我今日來在黑獅島,也沒能逃過先生算計。”

陸英沉吟未答,他此刻心中反覆思量,這個叫源一郎的倭奴,到底與何人密會?

有吳國官船在此,難道是朝廷中有人想勾結外邦,陰謀篡權。若果是桓敬道之流,想要與倭奴東西合力,一同沿江攻擊江東,那確是一樁大麻煩。

蘇先生知道自己要去鬱洲山島本不爲奇,但能料定我隨景飛虎、胡順來此,就有點意思了。

看來他故意安排二人等我到了再出發,本就想引我上船。那賀姑娘看來並不知道內情,應該不會再是騙我。

若說源一郎武藝高超,賀柔影足以擒之,爲何非得哄我來此?恐怕又是對我的一次考驗罷了。

等會景胡二人帥兵殺上島去,我就直奔源一郎所在,將吳國奸徒與番邦妖人盡數擒拿,總算交個投名狀給蘇頌磯,也好教他全力助我守洛陽。

陸英主意已定,再不彷徨猶豫。只見他出艙立在船頭,冷冷望着暗夜中伏在海面的黑獅島。賀柔影撇嘴一笑,也不知想些什麼。

兩艘戰艦不一時駛到黑獅島岸邊,此刻倭奴睡得正香,並未有人察知。

景飛虎與胡順各率一百餘人從船舷降下,舉刀持槍無聲息地殺奔島上茅屋廬舍。

陸英腳力超出常人,如獵豹般急掠而前,撿那當中最大的一處房舍殺去。

看地上篝火處處,餘煙嫋嫋,酒罈殘炙扔了遍野,恐怕昨夜這幫倭奴沒少貪飲。

陸英避開罈罈罐罐,雙眼緊盯着目標,全身內息週轉如飛,已然提起了十分精力。

還有五十步,房中尚無動靜。他已計劃好,闖進屋中不管何人,先將其放倒生擒,再來逼問源一郎何在。

忽然,一陣邪風從旁襲來,帶着黑煙彌散數十丈高,就如一頭巨龍要張口吞噬一切。

陸英大驚,立即站定腳步,以含章拳“含萬物而化光”之拳意緩緩推出。妖風避而分散,繞過陸英又轉而襲向身後幾百水軍。

景飛虎、胡順所部見此異象,紛紛鼓譟大喝,仍然拼力一往無前。

然妖風過處,體格較弱者直接被吹倒,一時生死不明。更有甚者,許多士卒彷彿着了魔道,竟揮刀向身旁同袍殺去。

陸英見不是辦法,只得大喝一聲,鎮住衆人心神,然後如離弦之箭奔向妖風來處。

那妖風颳了一陣,不知是見陸英勇悍,還是後力不繼,倏兒消失無形。

陸英殺到房後,就見遠處一襲黃袍疾閃而逝,手中拂塵瀟灑一甩,似乎還在嘲弄他人。

陸英有心去追,但見景胡二人所部與倭奴已然殺在一處,又怕走了源一郎,只得回身繼續追入先前看準的大屋。

經那黃袍道人一搗亂,倭奴大多驚醒,紛紛持長刀殺了出來。這些人身材雖小,但刀法凌厲,腳步刁鑽詭異,更要命的是悍不畏死。

而父女老幼則驚惶亂走,或死或逃,一時宛如修羅戰場。

景胡二人水軍雖有人數之優,一時也不能大獲全勝。陸英顧不得旁人,探身闖入室內,還未立定腳跟,一柄又寬又長的倭刀當頭斬來。

他見刀風霸道,勢挾風雨,也不敢逞強,只得匆忙彈出兩指,身子又往外撤回。

錚錚兩聲,彈指之力落在刀刃上。那倭刀比一般倭奴所持更長尺數,刀鋒寬了一指,被陸英彈中雖火光四濺,也只頓了一頓,又向門外砍來。

陸英含章拳輕輕推出,房門連同棱架喀喇碎裂,露出一道壯碩的身影。

那倭人鬚髮微赤,麪皮白皙,但同樣黥面紋身,一口黑齒。

只是一般倭奴身高五尺,至多不到六尺,但此人足有八尺餘。肩寬背厚,膀大腰圓,雙手握長刀,大叫着擋開碎木,跨步衝了出來。

陸英再撤,兩步閃在階下。他不知房內有幾人,不敢輕易進入。見識了這個倭人大漢的刀術,再生不起鄙夷輕視,只得打起精神認真接敵。

想必此人就是源一郎,此夥倭奴的頭領。他刀法大開大合,勝在兵器之長,變招之速。

憑心而論,陸英所學刀王九式,雖然更加周全工巧,但與之對敵,未必就能穩居上風。

何況此時他手中空無一物,只能以含章拳綿綿內家拳力招架,輔以彈指襲擊其破綻。

鬥了二十餘招,倭人腹部中了一指,腳步微滯。陸英正要上前奪其長刀,不防此人忽灑出一把黃霧,嗆鼻辛辣,逼得陸英掩口撤開數步。

再看倭人一個後躍,憑空消失於黃霧當中。

陸英揮袖驅散黃霧,趕入房中看時,哪裡還有源一郎身影。他四處翻找,擬待找出暗門地道之類。但尋遍屋內,除了兩名已經死去的中國女子,其餘別無異樣。

陸英心知中計,顧不得痛惜同胞,再來外間看時,景胡二人已經苦戰而勝,一百餘倭奴除了有十餘人負傷被擒,其餘都當場橫死。

陸英想起一事,喊道:“謹防他們自盡!”

言畢又屋前屋後找尋源一郎蹤跡,近處不得,再追至遠處海邊,卻一無所獲。

景飛虎跑來稟道:“陸大人,那些倭奴大多咬舌自戕,只剩下一個少年毛小子,問了兩句就昏死過去……”

陸英點頭道:“他可知源一郎下落?”

景飛虎譏笑道:“他說,那個赤發大漢正是源一郎,還會土遁潛水之術,可一月不食不動……我當場給他兩腳,真他媽能吹牛!”

陸英沒有發笑,只是點點頭,繼續問道:“島上是否來了個黃袍道人,可問過?”

景飛虎瞪大眼道:“就是放妖風的妖邪?在下不曾問。”

陸英道:“那麼源一郎與何人密會,可曾問過?”

景飛虎低頭答道:“那少年被我踢暈了,沒問……”

陸英拍拍他肩膀,強笑道:“景統領辛苦,你與胡統領抓緊救治傷兵,將島上各處仔細搜索一遍,儘量從活着的老幼口中多問些消息。若無別的情況,午後就準備回返吧!

“島上倭奴女眷與其他從各國強擄來的百姓,若是願意離開,允其自行離開,不離開的留在島上便了。”

景飛虎領命告退,陸英看着停在港口中的一艘奇怪船隻,不禁來了興趣。

方纔此處至少有兩艘大船,另一艘類似慣常船舶的此時消失不見,恐怕是被黃袍道人劫走。

這一艘船兩頭尖翹,帆桅好幾面,還圖畫着斑斕紋飾。恐怕是來自極遙遠的海外了。南海諸國?天竺?或是更遠?

陸英見船上悄無聲息,心中更加奇怪。有番邦船隻,一定有番邦來人。島上沒有,定然還在船上。

方纔打鬥如此激烈,他們如果沒死光,怎會毫無反應?如果說逃跑,難道不用乘船嗎?

於是陸英屏息凝神,踩着海邊小舟走到船舷之側,用力拍了拍畫滿紋飾的船幫。船中一陣騷動,顯然還是有人的。

陸英笑道:“何方朋友遠來,竟不敢下來一見嗎?”

船中又變得悄無聲息,沒有人回答他。

陸英又道:“我與你們無冤無仇,只是來擒拿倭奴源一郎。你們不必驚懼,好生下船回答我幾句問話即可!”

頓了頓又道:“若是不答,我可要將船拖回家去,劈了作柴火……”

話音方落,船舷後忽有十數人起立,左手持圓盾,右手揮長矛,一齊向陸英擲來。

陸英微微一笑,雙膝急沉,身子飄揚遠撤,穩穩立在岸上。那十數支長矛如天降下一排竹柵,“篤篤篤”紮在他曾立足的小舟上。

陸英暗暗喝聲彩,這些外邦軍士倒是訓練的整齊劃一。他本想出言挑逗,又見這十餘人忽地蹲下,身後再有一排軍士揮矛拋來。

陸英不由撇撇嘴,將袍袖一揮。黃沙卷處,此一排長矛如遇牆盾,軟綿綿落了滿灘。

不待陸英動怒,猛地從身後飛過數枝小箭,以迅雷之勢射中那些軍士咽喉。

中箭軍士沒有哼出一聲,齊刷刷倒了一片。還不等船上之人反應,又是幾篷箭雨,將二十多名健兒收割了個九停半。

陸英苦笑回頭, 對賀柔影道:“賀小姐,我還想從他們口中問些話出來呢!”

賀柔影再擡手射出最後一批小箭,才道:“他們都是番邦之人,哪裡能聽懂你言語?”陸英想想也是,只得轉身離去。

他剛走出幾步,聽得身後有重物落地之聲,接着有男子罵道:“混帳!回來!殺了我手下勇士,你,還想走嗎?”

陸英回身望去,但見一人身高九尺,手握長矛,頭戴金盔,滿身都罩在鎧甲中,此刻從船頭跳下,正怒氣衝衝向自己趕來。

陸英喜道:“這位兄臺會說中國語言!不知你們來自何方,爲何與倭奴勾結在一處?”

那全甲持矛大個兒又用生硬的漢話罵道:“少說廢話,你先,賠命來!”

陸英後退幾步,避開長矛,口中言道:“兄臺,人又不是我殺的,你爲何追着我來?”

那人道:“你們是一夥,難道我會,殺女人嗎?不找你,找誰!”

說着又是刷刷兩矛,直刺陸英要害。可惜他身軀雖雄,力氣雖大,長矛雖利,但如何能碰到陸英半片衣角。

陸英道:“兄臺,你貴姓?先說清楚再打不遲!”

那人道:“我乃大羅馬勇士阿瑞思,你叫什麼?阿瑞思矛下不殺無名之鬼!”

陸英聽他介紹起自家事,口齒忽然伶俐,因笑道:“阿瑞思兄臺,在下陸英,實在不想與你結怨。且先罷手如何?”

阿瑞思見十幾矛奈何不得他,一把掀落金盔,露出滿頭棕紅長髮,藍眼睛赤鬍鬚,口裡怒叫連連,仍是步步緊逼,追殺陸英於海灘。

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79回 急難又曾見誰人第79回 急難又曾見誰人第32回 丈仙釣與邋遢道人第137回 吳郡陸氏第96回 韓延順來訪第104回 不好惹的朱琳琳第3回 圍棋賭墅,江左風流第2回 華亭由來,湯山別業第83回 天降陸神仙第63回 郎君要誰侍奉?第154回 懷璧其罪第163回 收起刀槍鬥計謀第50回 臘日第77回 胡作非爲第189回 雪衣與黃裳第124回 驚變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104回 不好惹的朱琳琳第145回 雍州刺史第174回 大玄洞外聞隱秘第140回 廷尉任上除一人第191回 瓦官寺疑案與京師暗流第97回 肯爲堂倌刺僞帝第98回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第183回 鬱洲山島第151回 接二連三第108回 代國王孫年一十五第64回 王家二公子第50回 臘日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126回 紅葉谷南天門第123回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19回 鮮卑鳳凰兒第111回 夜聞簫聲幾曲第125回 申屠柔影第86回 太子大勝高尚書 王子再敗慕容永第79回 急難又曾見誰人第81回 長安大戰,兒女心意第3回 圍棋賭墅,江左風流第85回 你來我往鬥戰忙第45回 雲夢之澤第15回 大手印第48回 半渡而擊之?第15回 大手印第78回 欲加之罪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第4回 武岡候府戲佳人第147回 金像寺佛塔第182回 華亭鶴唳第95回 知死而不闢 勇也第12回 北漢元象宗第26回 朱家父女第33回 胡賊敢爾第25回 不做道士,應也很好第127回 寒星劍、音聲槍第28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60回 金谷蘭亭之會第126回 紅葉谷南天門第28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191回 瓦官寺疑案與京師暗流第82回 神樹之死第101回 黃雀還在後第11回 才離虎穴,又向龍潭第112回 北魏立國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12回 北漢元象宗第42回 父爲九州伯 我爲五湖長第26回 朱家父女第16回 一切諸法,如幻化相(一)第73回 新建道場寺第170回 阿淼與阿鑫 綠裙和黃衫第28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87回 阿房城空門不入 終南山力搏熊虎第154回 懷璧其罪第5回 且看我來投箭第173回 救得郭家子 單騎上象山第14回 “禹山至寶”第95回 知死而不闢 勇也第39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121回 公主何在第69回 縣令明日賣寵姬第92回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88回 平生奔忙只爲飢第48回 半渡而擊之?第125回 申屠柔影第153回 以一敵五,還看我家娘子第177回 明月賦第180回 何人毒我?第50回 臘日第66回 何可一日無此君第145回 雍州刺史第91回 大狐一弓,馬河內第191回 瓦官寺疑案與京師暗流第141回 殷仲文與石庚明第63回 郎君要誰侍奉?第115回 翠屏峰夜話第82回 神樹之死
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79回 急難又曾見誰人第79回 急難又曾見誰人第32回 丈仙釣與邋遢道人第137回 吳郡陸氏第96回 韓延順來訪第104回 不好惹的朱琳琳第3回 圍棋賭墅,江左風流第2回 華亭由來,湯山別業第83回 天降陸神仙第63回 郎君要誰侍奉?第154回 懷璧其罪第163回 收起刀槍鬥計謀第50回 臘日第77回 胡作非爲第189回 雪衣與黃裳第124回 驚變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104回 不好惹的朱琳琳第145回 雍州刺史第174回 大玄洞外聞隱秘第140回 廷尉任上除一人第191回 瓦官寺疑案與京師暗流第97回 肯爲堂倌刺僞帝第98回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第183回 鬱洲山島第151回 接二連三第108回 代國王孫年一十五第64回 王家二公子第50回 臘日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126回 紅葉谷南天門第123回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19回 鮮卑鳳凰兒第111回 夜聞簫聲幾曲第125回 申屠柔影第86回 太子大勝高尚書 王子再敗慕容永第79回 急難又曾見誰人第81回 長安大戰,兒女心意第3回 圍棋賭墅,江左風流第85回 你來我往鬥戰忙第45回 雲夢之澤第15回 大手印第48回 半渡而擊之?第15回 大手印第78回 欲加之罪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第4回 武岡候府戲佳人第147回 金像寺佛塔第182回 華亭鶴唳第95回 知死而不闢 勇也第12回 北漢元象宗第26回 朱家父女第33回 胡賊敢爾第25回 不做道士,應也很好第127回 寒星劍、音聲槍第28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60回 金谷蘭亭之會第126回 紅葉谷南天門第28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191回 瓦官寺疑案與京師暗流第82回 神樹之死第101回 黃雀還在後第11回 才離虎穴,又向龍潭第112回 北魏立國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12回 北漢元象宗第42回 父爲九州伯 我爲五湖長第26回 朱家父女第16回 一切諸法,如幻化相(一)第73回 新建道場寺第170回 阿淼與阿鑫 綠裙和黃衫第28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87回 阿房城空門不入 終南山力搏熊虎第154回 懷璧其罪第5回 且看我來投箭第173回 救得郭家子 單騎上象山第14回 “禹山至寶”第95回 知死而不闢 勇也第39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121回 公主何在第69回 縣令明日賣寵姬第92回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88回 平生奔忙只爲飢第48回 半渡而擊之?第125回 申屠柔影第153回 以一敵五,還看我家娘子第177回 明月賦第180回 何人毒我?第50回 臘日第66回 何可一日無此君第145回 雍州刺史第91回 大狐一弓,馬河內第191回 瓦官寺疑案與京師暗流第141回 殷仲文與石庚明第63回 郎君要誰侍奉?第115回 翠屏峰夜話第82回 神樹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