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

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

周丘是誰?

當下邳一夜陷落,縣城三萬男丁從賊,跟隨周丘一路北上的消息傳到長安,這個問題,便困擾着長安城內的每一個人。

——周丘是誰?

沒聽說過吳王賬下,還有這麼一號人物?

不幾日的功夫,坊間的小說家們,便已經爲周丘杜撰出了一整套家世背景。

什麼師從留侯張良啊~

什麼得了鬼谷子秘傳啊~

又或是在吳地,撿到了范蠡留下的兵書之類——各種說法都有,還一個比一個離譜。

但對於周丘這個意外,長安朝堂卻並沒有太過關注。

不是周丘的‘壯舉’不值得關注,而是相較於周丘,長安朝堂的注意力,更多還是集中在了吳王劉濞麾下的吳楚聯軍主力上。

天子啓新元二年,秋八月十六,吳楚聯軍近四十萬兵馬,自楚都彭城開拔!

沿途逢城必攻、攻城必下,凡城中男丁,皆或編入叛軍爲卒、或被用作運糧民夫。

短短十五日,楚都彭城到樑都睢陽的路上,吳王劉濞麾下的叛軍主力,已是連下數十城!

這半日一城,甚至是一日三五城的攻略速度,無疑是讓長安坊間大跌眼鏡之餘,也讓長安朝堂,着實丟人丟大發了……

·

·

·

未央宮,宣室殿。

朝中百官貴戚皆在,此刻卻無不羞憤的低着頭,人均一副‘沒臉見人’的模樣。

時隔近一年多,再次出現在朝儀之上的丞相申屠嘉,更是默然取下頭頂上的冠帽,雙手捧着,就勢朝着上首御榻叩下首。

而在御榻之上,天子啓陰鬱的面容之上,更隱藏着無盡的怒火……

“誰人能告訴朕:這周丘,究竟是誰?”

“唵?”

“一個不受重用的門客——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士,單憑一枚符節,便詐開了下邳城門不說,還那般輕而易舉的設計殺死了下邳令!”

“我漢家的郡縣主官,都是如此容易哄騙的酒囊飯袋嗎!!!”

···

“進了下邳,殺了下邳令,倒也就罷了。”

“——這周丘何德何能,能在下邳一縣之地,便拉起三萬兵馬?”

“下邳如此,其他的地方呢?”

“周丘一介文士,單槍匹馬,便自下邳得了足足三萬兵馬;”

“再帶着這三萬兵馬繼續北上,又是否能從其他的地方,再得到源源不斷的兵馬???”

啪!

“我漢家的關東,何時爛到了如此地步!!!”

氣急之下,天子啓手中竹簡也應身飛出,不偏不倚落在了朝班首位,正跪地俯首,脫帽謝罪的丞相申屠嘉身前。

“下邳三萬,良成三萬,司吾三萬,武原三萬;”

“待引軍北上至城陽國,他周丘,難道便能有十數萬兵馬了嗎?”

“如果當真如此,那劉濞老賊的賬下,是否還有張丘、李丘之流,也都能在我漢家的關東,隨意拉起好幾路十數萬人的兵馬?”

說到最後,天子啓的語調已經是壓了下去。

但此刻聚集在宣室殿內的人,沒有誰不清楚:相較於歇斯底里的咆哮,恰恰是這般沉下去的語調,才更能說明天子啓的怒火,愈發臨近徹底迸發的邊緣。

天子啓,顯然是在等丞相申屠嘉,就‘關東地方糜爛’一事給出交代。

而對此,老丞相申屠嘉,卻是有苦難言……

“臣,執宰漢祚,佐陛下以治天下,竟使關東地方郡縣糜爛至斯……”

“臣,死罪……”

先擺正態度,將黑鍋背起來——反正申屠嘉也習慣了。

待天子啓又一陣吹鬍子瞪眼,再接連發出幾聲冷哼,好不容易將怒火平息下去些,申屠嘉才緩緩直起身,仍舊雙手捧着冠帽。

嘴上卻說道:“下邳,是隸屬於楚國的縣。”

“在楚王劉戊舉兵謀反時,下邳能緊閉城門,不與從賊,其實已經算得上是忠臣了。”

“至於那周丘,之所以能詐開下邳的城門、能設計殺死下邳令,卻並非是周丘多麼有智謀,又或是下邳令多麼愚蠢。”

“——周丘進入下邳、召見下邳令,都是靠着一枚吳王劉濞賜下的、出自長安朝堂的符節。”

“以‘長安使者’的身份詐開下邳,召見、殺死下邳令,縱是那下邳令太過於不小心,也實屬情有可原……”

語氣夾雜着羞愧的一番辯解,卻引得天子啓眉角又是一挑。

“怎麼?”

“此事難不成,還能怪到朕的頭上?”

“是朕不該給他劉濞老賊——給前往吳地送詔書的使者,賜下天子的符、節?”

見天子啓纔剛壓下去的脾氣又‘騰’的一下被點燃,申屠嘉只趕忙繼續往下說道:“請陛下,稍息雷霆之怒。”

“且容臣慢慢道來……”

幾句話的功夫,老丞相便已經有些喘不過來氣,也不知是身體原因,還是被殿內這沉悶的風壓,壓的都喘不過來氣了。

頗有些悽然的請求,終得到天子啓一個冷哼作爲回覆,申屠嘉又調整了好一會兒,才總算是將鼻息捋順。

深吸一口氣,方再度直起上半身,語調低沉道:“下邳被周丘僥倖得手,剩下的幾個縣,必定會有所防備。”

“就算最終仍舊不敵周丘,以致兵敗、城破,當也不會再發生某個無名之輩單槍匹馬,便可得一縣數萬兵丁的事。”

“——甚至再退一步:哪怕周丘果真一路坦途,盡得下邳周遭數縣之兵,其兵峰所指,也終歸是已經亂作一團的齊地。”

“我長安朝堂眼下,恐怕還是應當把注意力,放在劉濞、劉戊的吳楚叛軍主力之上……”

說到最後,申屠嘉才終於是如釋重負般長呼出一口氣,似是光說出這番話,便冒了天大的風險似的。

其實按道理來講,周丘在下邳的所作所爲,只能證明楚地爛了,又或是關東諸侯藩王下轄的郡縣地方爛了。

這件事從本質上來說,和申屠嘉這個名義上治理着天下,實際上卻只管着關中,以及巴蜀、漢中,還有北地、隴右等郡的丞相,壓根兒就八竿子打不着關係。

——就算申屠嘉想管,也管不到人家宗親藩王的封土上去吧?

但有事沒事噴丞相,卻也是漢家由來已久的慣例。

而且這件事,申屠嘉這個丞相,還真沒有什麼反駁的立場。

什麼?

你說你只是名義上治理着天下,對關東諸侯藩王的領土,並沒有實際管轄權?

那你能怪誰!

名義已經給伱了,無法將這個名義上的權力變成現實,還不是你自己沒本事?

·

或許在後世人看來,這樣的說辭很不講道理。

但在這個時代,卻沒人會覺得這有什麼不對——包括申屠嘉本人。

究其原因,是由於這種‘我給你理論權力,你自己想辦法,把理論轉化爲現實’的權利分配模式,是漢家自宗周繼承下來的。

文王定鼎姬周國祚之時,神州大陸,哪來這東南、西北各數千裡的遼闊土地?

還不是周天子拿着一張地圖,在那些並不屬於周室,還處於狄、蠻掌控下的土地上畫了一個又一個圈,將其‘分封’給了自己的子侄晚輩們?

——吶!

——這塊地,我周天子封給你了!

——至於‘竊居’於這塊土地上的蠻夷,你自己看着辦吧!

——打也好,交也罷,隨便你怎麼來。

——反正我纔是周天子,我說這塊地是誰的,那就是誰的!

如此百十年,原本不過百里方圓的周土,便此擴展到了南北、東西各數千裡的神州中原。

而那些原本處於外蠻掌控下的土地,也在宗周姬姓王族們‘艱苦創業’之下,才逐漸被納入了華夏版圖。

便說趙國如今的中山郡,在宗周早期,還住着漫山遍野的白狄呢!

春秋時期的楚王,更曾毫不在意臉面的親口承認:我蠻夷也!

所以,別拿什麼‘我只有理論管轄權’來說事兒。

大義名分都給你了,你還不能把理論轉化爲現實,那也只能怪你自己沒本事了。

對此,申屠嘉顯然也有着清楚的認知。

對於自己沒能把漢丞相對關東諸侯王國的管轄權,從理論轉化爲現實,申屠嘉也卻是‘理虧’。 但眼下,申屠嘉——乃至整個長安朝堂,都顧不上去扯皮了。

眼下最關鍵的,是已經接連攻下數十座城池,不日便要兵臨睢陽,與樑王劉武展開決戰的吳楚叛軍主力……

“下邳被周丘單槍匹馬所下,不過是僥倖。”

“但劉濞的吳楚叛軍主力,自出了彭城,便是連戰連捷,甚至一日連下數城。”

“凡一城破,城中男丁便盡數被賊軍裹挾,充爲兵丁、民夫。”

“繼續這樣下去,等吳楚叛軍主力兵臨睢陽,樑王要面對的敵軍兵力,恐怕會達到一個駭人聽聞的程度……”

隨着申屠嘉滿是凝重的話語聲,殿內本就沉悶的氛圍,只頓時更悶下去三分。

滾雪球。

在這個時代,無論是長城以南的農耕文明,還是長城以北的遊牧文明,只要下了決心要‘做大事’,就很容易滾起這樣的雪球。

打下一座城池/一個部落,而後便是刀架脖子問一句:跟我幹,還是死?

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保全性命,或主動、或被動的從賊合污。

便如此這般,叛軍的兵力越打越多、聲勢越打越大;

直到最終,滾雪球滾出一股大勢!

——這股勢,便是‘做大事’的人最想要,也最需要的東西。

自然,也是中央政權、被挑戰者最擔心的東西……

“關東地方糜爛到如此地步,簡直令人脊背發寒!”

“待亂平之後,丞相府務必要拿出一整套方案來,徹底釐治關東地方郡縣!”

“我漢家,丟不起這個人!”

“朕,更丟不起!!!”

冷然一聲呵斥,惹得申屠嘉再度一叩首,以表明自己‘羞愧難當’,卻也算是宣告了天子啓的怒火,便也就此暫且擱置了下來。

天子啓宣泄過怒火,申屠嘉也‘深刻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朝儀接下來的議題,自然就是如何應對。

“太尉的大軍,一切都準備妥當了嗎?”

天子啓低沉的一聲詢問,朝臣班列當即走出好幾道身影,齊齊向御榻方向一拱手。

“稟陛下:太尉大軍所需的糧草、醋布、肉醬還有軍械,都已經先一步自長安起運,發往滎陽敖倉!”

——有岑邁在,少府總是那麼讓人放心。

“稟陛下:祭天誓師的典禮,也已經準備妥當。”

——作爲平叛主力,尤其還是隻得到任命,還沒走‘拜將’程序的太尉周亞夫所部,自然需要祭天誓師,向上蒼祈福的同時,順帶由天子走一下‘拜爲太尉’的流程。

“稟陛下。”

“內史奉丞相府政令,於關中各地廣召丁卒。”

“今,太尉所部平叛大軍,以關中良家子十萬爲卒,北軍射聲、中壘兩部校尉各位將官,已完成整編。”

“只等太尉開拔,大軍便可自藍田起營。”

先後站出來的三人當中,少府令岑邁語調平穩,讓人心裡莫名多出一股底氣;

奉常卿斿(liú)本就沉默寡言,說起話來更是慢條斯理,讓人只一陣心安。

唯獨內史晁錯;

明明是敘述自己的分內工作,話語的內容也沒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

只那語調,讓殿內衆人下意識轉過頭,紛紛將各懷思緒的複雜目光,投向那道孤身孑立的身影。

“劉濞打起的大義,是誅晁錯,清君側……”

“也不知道這位晁內史,如今作何感想……”

晁錯在朝野內外的人緣很不好。

也沒有什麼複雜的原因,單純只是晁錯作爲天子啓曾經的恩師,天然需要一個‘孤臣’的人設,來維持天子啓對自己的信任。

在過去,這個‘孤臣’的人設,曾爲晁錯帶來無數便利。

而如今,晁錯這個‘孤臣’,卻是徹底感受到了‘孤臣’的難處。

“少府那邊的馬掌,都備好了?”

御榻之上,天子啓卻只是下意識撇了晁錯一眼,旋即便將注意力重新拉回正事之上。

沉聲一問,只惹得岑邁趕忙再一弓腰。

“陛下詔令少府趕製的三千套馬掌,於詔令下達次日,便都澆鑄完成。”

“只是以銅釘,將馬掌釘在馬蹄下的技巧,還需要三五日時間,才能讓足夠多的匠人學會。”

“待彼時,臣再令這些匠人,帶着馬掌一同出發,追趕太尉的步伐……”

聞言,天子啓只不無不可的一點頭,算是默認了岑邁的請求。

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岑邁作爲少府,在太尉周亞夫的大軍都還沒徵集完成前,就將所需的一應後勤輜重盡數送去了敖倉,已然是圓滿完成了任務。

剩下的,便是有條不紊,並源源不斷的往敖倉運輸軍糧,以填補周亞夫所部‘就食敖倉’所造成的虧空。

——這也正是敖倉,之所以是‘天下第一重倉’的原因。

當關東或北方、南方發生動盪,朝堂不需要從長安長途跋涉的往前線運糧,以至於貽誤了戰機,而是可以直接讓大軍從敖倉調糧先用着,朝堂再運糧往敖倉補。

至於馬蹄鐵,或者說馬掌,左右不是急着用的東西,晚周亞夫一步從長安起運,也不會耽誤什麼事。

要知道軍隊,尤其是以十萬人爲單位的軍隊,每日的行軍速度,大抵都在六十里上下。

而百十人,亦或是數百人組成的隊伍,速度卻能達到日行百里以上。

至於單人單騎不要命的跑——就像如今漢室最高規格的情報轉送渠道:八百里加急,更是能達到日行三百八十里!

周亞夫先率軍出發,釘掌匠人們帶着馬掌隨後就動身,幾天就能追上週亞夫的大軍。

“事不宜遲!”

“再不從速應對,劉濞的兵峰,怕是都要直指洛陽了!”

“——明日辰時,於長安東郊誓師拜將!”

“太尉周亞夫所部主力、大將軍竇嬰所部後軍,以及曲周侯酈寄、將軍欒布、公子劉非所部偏軍,也都一併於明日開拔!”

此題中應有之理,朝中百官貴戚自是納頭便拜,躬身領命。

只是隨後,又發生了一些小插曲。

——天子啓表示:爲了激勵太尉周亞夫、大將軍竇嬰,給這二人各賜千金。

至於這千金,是用作二人開府建牙的軍費,還是奢靡享受的財富,全憑二人自己做主。

結果周亞夫、竇嬰二人才剛謝過恩,都還沒把賞賜拿到手,滿朝功侯貴戚便基本全跳了出來,聲淚俱下的向天子啓哭起窮。

說到底,卻終究不過一句:按照祖宗制度,臣等(功侯們)本當自籌兵馬糧草,出征平叛;

但實在是囊中羞澀,無力承擔組建、武裝親軍的軍費……

“動輒幾千戶的食邑,每年數十上百萬錢的封國租稅,連這點軍費都拿不出來?!”

“——都自己想辦法去!”

怒意難遏的一聲咆哮,將恬不知恥的功侯們全都罵出宮去,天子啓便單獨留下了周亞夫、竇嬰二人,想要再溝通一下平叛細節。

只是朝儀結束,百官散去,殿內那道孤身孑立着的身影,卻並沒有隨百官、功侯離去。

被恩師這麼滿懷期待的直勾勾看着,天子啓無奈之下,也只得將內史晁錯,也給一併留了下來……

今天第一更。

第二更,預測需要精雕細琢一番,可能會在十二點後。

(本章完)

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晚點更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婚假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39章 降維打擊?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9章 執棋者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84章 上架感言第44章 長安侯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8章 命可真好第159章 社稷第170章 窮酸好武調整一下狀態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79章 雛鳳初鳴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31章 不盡然吧?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8章 命可真好第82章 屠龍勇士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108章 誓師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81章 天下皆反?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3章 左膀右臂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9章 執棋者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41章 回去再說!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147章 好小子!第61章 陛下!第21章 殫精竭慮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148章 去哄哄我漢家的‘東帝’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88章 賊心不死!第18章 劉榮的抉擇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79章 雛鳳初鳴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92章 出師不利第18章 劉榮的抉擇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6章 困獸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46章 莢錢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58章 我有卵子!第5章 登門賠禮第37章 且瞧着吧第14章 坑兒的爹!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21章 殫精竭慮
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晚點更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婚假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39章 降維打擊?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9章 執棋者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84章 上架感言第44章 長安侯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8章 命可真好第159章 社稷第170章 窮酸好武調整一下狀態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79章 雛鳳初鳴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31章 不盡然吧?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8章 命可真好第82章 屠龍勇士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108章 誓師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81章 天下皆反?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3章 左膀右臂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9章 執棋者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41章 回去再說!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147章 好小子!第61章 陛下!第21章 殫精竭慮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148章 去哄哄我漢家的‘東帝’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88章 賊心不死!第18章 劉榮的抉擇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79章 雛鳳初鳴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92章 出師不利第18章 劉榮的抉擇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6章 困獸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46章 莢錢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58章 我有卵子!第5章 登門賠禮第37章 且瞧着吧第14章 坑兒的爹!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21章 殫精竭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