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兩年後(二)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在正屋內,蒙仲盤坐在莊子面前,手捧竹簡高聲誦讀。

而此時,莊子則仔細打量着眼前的弟子。

與兩年前相比,他眼前這位弟子變得高大壯實了許多,雖然年紀尚未到十五,但爲人處世,莊子認爲卻比尋常的成人還要沉重老成。

當然,這也歸於他莊周的教導。

在所有弟子當中,莊周對蒙仲的要求是最嚴格、最謹慎的,每當這名弟子出現一些誤入歧途的苗頭時,他總會及時將其糾正,就好比兩年前蒙仲曾沾沾自喜於用名家的那些“命題”辯倒了居內的同伴們,當時莊周就用「雞三爪」勸導了蒙仲。

但唯獨有一件事,縱使是他莊周亦無能爲力,即蒙仲心中的那份怨恨,關於他兄長蒙伯被滕國君主滕虎所殺的那份恩怨。

事實上,蒙仲事後從來沒有在居內提及過相關的事,但莊子卻清楚,自從蒙仲將其兄蒙伯下葬之後,此子便開始觀閱孫武、吳起、孫臏、司馬穰苴、太公望等人的兵法,並時常與武嬰、蒙虎、蒙遂、華虎等人在居外鍛鍊身體,鍛鍊武藝,顯然是準備着有朝一日爲其兄長報仇。

曾經莊子亦想過去阻止,但最終他還是放棄了。

因爲莊子很清楚,除非蒙仲自己看淡此事,放下仇恨,否則無論是誰,都無法化解這名弟子心中的那份恨意。

雖說有違莊子以往的準則,但他還是在暗地裡希望宋國儘早攻滅滕國,殺死滕虎。

畢竟只有滕虎死去,蒙仲才能徹底從這段仇恨中解脫。

可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包括莊子都沒有想到,滕國那小小的國家,竟然接二連三地擋下了宋國的攻勢,雖說在這件事的背後,未必沒有齊國、魯國暗助滕國,但即便如此亦不能否認,滕氏一族在滕國確實得民心,得到滕國上下的擁護與支持。

“夫子?夫子?”

就在莊子恍惚走神之際,他聽到了蒙仲的喚聲。

原來蒙仲已經將《逍遙遊》這片著作誦讀了一遍,卻發現莊子看着自己出神,於是便輕聲呼喚。

面對着蒙仲有些困惑的目光,莊子點了點頭,提筆在竹牌上寫下了「逍遙」二字,詢問蒙仲能否理解《逍遙遊》中的“逍遙意境”。

從十歲起,蒙仲就在莊子身邊學習,且深得後者真傳,傳授道、名兩家的思想,這距今已有整整四年,不誇張地說,道家、名家兩家的思想,蒙仲都已融會貫通。

但問題就在於,道家的思想跟其他學術不同,懂不懂是一回事,是否能得到相應的個人體會,這又是另外一回事。

就好比這篇《逍遙遊》,其實莊子已經點明瞭至高境界的逍遙,即忘卻物我的界限,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無所依憑而遊於無窮,蒙仲當然能理解其中含義,但這並不能助他真正領悟其中的本質。

因爲他達不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PS:說實話,作者不認爲人有誰能達到的,道家的思想實在是太理想化了,這已經不是要教出聖人的地步了,而是要教出比聖人更高層次的……實在不知該怎麼形容。】

單單「無己」,蒙仲就做不到。

所謂的無己,即是從精神上超脫一切自然和社會的限制,泯滅物與我的對立,把自己消融與天地萬物之中而臻於道我合一、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境地。

而蒙仲想要爲兄長蒙伯報仇的這份堅持,實則就是過度的親情對他的束縛,是“不自由”的,唯有內心放下仇恨,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這些道理,其實蒙仲也都明白,只是他做不到。

見蒙仲低下頭,有意避開了自己的勸道,莊子默然嘆了口氣。

『一步一步來吧。』

他暗暗想道。

當日黃昏前,蒙仲告別了莊子、莊伯與莊內的其餘同伴,騎着毛驢灰灰返回鄉邑。

回到鄉邑,回到自己家院子,蒙仲將毛驢栓在院內的柱子上,然後找了些豆子喂這頭伴隨了他兩年的驢子。

此時就聽到院內響起一個清脆的女聲:“阿兄,是阿兄嗎?”

蒙仲擡頭一瞧,便看到正屋的門口立着一個與他年紀相仿的女孩,於是他便應道:“是阿嬿啊,啊,是我,娘在屋裡麼?”

“嗯,娘在屋內歇息呢,方纔我瞧了瞧,好似是睡熟了。”

女孩點點頭,噔噔跑了過來。

這名女孩,即是兩年前葛氏帶着蒙仲去拜祭族人時,那名抱着雙膝縮在角落內的女孩,蒙嬿。

因爲可憐她家裡的情況,又考慮到自己長子蒙伯已亡,而此子蒙仲又因爲在莊子身邊學習而長期不在身邊,葛氏在徵詢了蒙嬿的意見後,向宗族提出了收此子爲養女的請求。

宗族當然不會拒絕,畢竟葛氏的人品所有族人都清楚,自然不會是爲了吞沒蒙嬿家的田地才收此女爲養女。

當時,在葛氏收養蒙嬿後的第三日,正巧蒙仲回家看望母親,於是葛氏就將蒙嬿這個妹妹介紹給了蒙仲,讓他二人日後以兄妹相稱。

最初的時候,無論是蒙仲還是蒙嬿都有些不適應,但是時間長了,曾經的疏遠自然也就漸漸消失不見了。

“阿兄,這次回家能住幾日呀?”

跑到蒙仲跟前,跟這位兄長一同給毛驢灰灰喂着豆子,蒙嬿一邊欣喜地問道。

“還是兩三日吧。”蒙仲微笑着說道。

“才兩三日啊……”蒙嬿嘟着嘴,有些不滿意地說道:“就不能多住幾日嘛,我還想聽你跟我講講莊夫子的故事呢……”

蒙仲聞言笑着說道:“能有兩三日就不錯了,畢竟我可是去侍奉夫子的。”

“纔不是!”蒙嬿糾正道:“兄長你是夫子的弟子,族內上上下下都這麼說。”

蒙仲搖了搖頭。

平心而論,其實蒙嬿說的確實是事實,畢竟莊子待他的確如兒徒一般——雖然當世並沒有兒徒這個說法。

但是至今爲止,莊子還是沒有對外承認蒙仲這個弟子,因此蒙仲並不能以莊子的弟子自居。

就在兄妹二人一邊喂着毛驢一邊閒聊時,院外傳來一聲口哨,旋即有個輕佻的聲音打招呼道:“喲,這不是阿仲跟他的養媳婦嘛,怎麼,大白天的就在這親熱?”

蒙仲聞言無語地看了一眼聲音傳來的方向,卻見從小親近的蒙虎此刻正趴在他們家的院籬笆上,笑嘻嘻地看着他們。

“別開這種玩笑,阿虎。”蒙仲跟蒙虎打了聲招呼。

而在旁,蒙嬿則面紅耳赤,跺着腳罵了幾句類似「死阿虎」之類的話。

「阿仲的養媳婦」,這是蒙氏族內的一個玩笑,起因在於當初葛氏收養蒙嬿時,有一名族人對葛氏開了個善意的玩笑,說蒙嬿這丫頭歲數剛好配你家阿仲,莫非葛氏你準備給你兒子養個兒媳婦麼?

由於彼此關係都比較親近,葛氏當時也沒細想,隨口就說了句:“是呀,我瞧着這丫頭挺水靈的。”

結果這個玩笑就被傳來了,以至於有時候葛氏帶着蒙嬿到田地做農活,途中碰到族人,那些族人也會隨口逗兩句:“葛氏,帶着你家的養媳去哪呀?”

每回都讓蒙嬿羞得面紅耳赤。

當然,玩笑只是玩笑,族人們笑過之後就忘了,畢竟這也不是什麼大事,就算葛氏真的看中了蒙嬿又怎麼樣呢?兩家雖說都出自一個氏族,但論親份隔着十幾代人呢,更別說蒙氏還有「同氏不婚」的規矩。

“我方纔聽人說你今日回來了,所以我來看看。”

一邊解釋着,蒙虎一邊推開院門走了進來。

只見兩年後的蒙虎,體魄更爲魁梧,一看就是個猛人的胚子,只可惜被蒙嬿一腳踹在小腿上,痛地他抱着小腿嗷嗷直叫,徹底破壞了他走入院內時的氣勢。

“阿兄,我去看看娘醒沒醒。”朝着蒙虎做了個鬼臉,蒙嬿噔噔跑回了正屋。

“這個可惡的丫頭!”

看着蒙嬿離去的背影,蒙虎咬牙切齒地說道:“要不是看在阿仲你的面子,我早就揍她了!”

“你要揍女人?”蒙仲隨口問了句。

聽聞此言,蒙虎臉上的慍怒一滯,眨了眨眼睛想了想,旋即改口道:“那不揍了。”

蒙仲無語地搖了搖頭,旋即沒好氣地問道:“找我什麼事?”

聽到這話,蒙虎收起了臉上的嬉笑,壓低聲音對蒙仲說道:“如果你今日不回來,明日我就準備去莊子居將這件事告訴你跟阿遂了。……昨日我祖父收到了小叔派人送來的家書,我偷偷看了,信中說宋王已經不耐煩與滕國僵持了兩年,準備再次徵募兵卒,攻打滕國,小叔在信中很擔憂地寫道,唯恐這場戰爭徹底摧毀我蒙氏一族……”

說到這裡,他朝着四下瞧了瞧,壓低聲音說道:“再告訴你一件事,千萬不可聲張。……昨晚蒙薦長老來找我祖父,二人在屋內商議,我偷偷聽到他們在商量遷族的事。”

“遷族?”蒙仲頗感吃驚地問道。

“噓噓。”蒙虎趕忙給蒙仲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旋即壓低聲音解釋道:“蒙薦長老說的,他說我蒙氏已經爲這場戰爭犧牲了太多的族人,倘若宋王仍執意要興兵攻伐諸國,那麼,我們就只能遷族,投奔其他國家……這事我可沒敢告訴任何人,你千萬不要聲張啊。”

蒙仲微微皺了皺眉,正要再細問,卻見正屋方向葛氏帶着蒙嬿走了出來,歡喜地說道:“仲兒來了啊,快快……阿虎也來了啊,快進來快進來。”

見此,蒙仲與蒙虎交換了一個眼色,旋即二人臉上皆露出了笑容。

“娘,孩兒來看您了。”

“嘿嘿,嬸嬸,我也來看您了。”

第220章:奔赴魏國【二合一】第38章:拜別莊子第366章:聯軍會議【二合一】第86章:同浴(福利)第415章:各有謀劃第19章:“僞”之辯第266章:食邑之酬【二合一】第133章:蒙仲與趙王何第134章:蒙仲與趙王何(二)第417章:邊境摩擦第349章:再見樂毅第357章:聯趙之策【二合一】第311章:十月末【二合一】第329章:白起後撤【二合一】第383章:糾結【二合一】第73章:初至趙國第266章:食邑之酬【二合一】第379章:夜襲【二合一】第305章:違和【二合一】第57章:攻城戰(二)第117章:夜襲(三)第5章:商談第446章:趙國之行第135章:蒙仲與趙王何(三)第9章:籌謀第221章:再會田文【二合一】第310章:弩陣守關【二合一】第430章:奔赴宋國第77章:六月第185章:最後的突圍!(二)【二合一】第3章:蒙仲(二)第29章:兄長的信第332章:僵持【二合一】第198章:蒙仲與田章(四)【二合一】第364章:魏王遫六年【二合一】第57章:攻城戰(二)第223章:段幹氏【二合一】第400章:咸陽反應第143章:賭鬥【二合一】第32章:喪禮第424章:抉擇(二)第261章:交鋒!【二合一】第51章:人心(二)第370章:戰前準備【二合一】第448章:趙王回都第209章:約見(二)【二合一】第8章:首日(二)第389章:相互算計(三)【二合一】第442章:魏王九年第20章:“僞”之辯(二)第2章:蒙仲第200章:僵持的六月【二合一】第314章:十二月(二)【二合一】第116章:夜襲(二)第106章:燕王職第190章:返回宋國【二合一】第414章:初議第410章:突圍與阻截(二)第419章:僵持第248章:入夜【二合一】第322章:翟章【二合一】第353章:爾虞我詐【二合一】第207章:泄露【二合一】第246章:戰場立信【二合一】第96章:點兵(四)第76章:趙王雍第269章:劇辛之信【二合一】第428章:蒙仲與樂毅與白起第259章:追至!【二合一】第335章:奔赴宋國【二合一】第97章:鶡冠子第410章:突圍與阻截(二)第286章:屈原的改變【二合一】第387章:相互算計【二合一】第391章:夜襲【二合一】第351章:齊軍思撤【二合一】第2章:蒙仲第296章:將帥不合【二合一】第181章:負隅頑抗【二合一】第434章:分析局勢第278章:暴鳶來訪【二合一】第201章:逼陽之戰【二合一】第169章:蒙仲與廉頗(七)【二合一】第263章:秦軍突圍【二合一】第192章:太子戴武【二合一】第65章:孟子(二)第330章:深夜追擊【二合一】第65章:孟子(二)第222章:再會田文(二)【二合一】第74章:肥義第161章:蒙仲與廉頗【二合一】第198章:蒙仲與田章(四)【二合一】第82章:三個月第217章:成婚【二合一】第351章:齊軍思撤【二合一】第75章:前往沙丘第36章:想守護的溫馨第401章:跡象第392章:戰局驟變【二合一】第205章:孤注一擲【二合一】
第220章:奔赴魏國【二合一】第38章:拜別莊子第366章:聯軍會議【二合一】第86章:同浴(福利)第415章:各有謀劃第19章:“僞”之辯第266章:食邑之酬【二合一】第133章:蒙仲與趙王何第134章:蒙仲與趙王何(二)第417章:邊境摩擦第349章:再見樂毅第357章:聯趙之策【二合一】第311章:十月末【二合一】第329章:白起後撤【二合一】第383章:糾結【二合一】第73章:初至趙國第266章:食邑之酬【二合一】第379章:夜襲【二合一】第305章:違和【二合一】第57章:攻城戰(二)第117章:夜襲(三)第5章:商談第446章:趙國之行第135章:蒙仲與趙王何(三)第9章:籌謀第221章:再會田文【二合一】第310章:弩陣守關【二合一】第430章:奔赴宋國第77章:六月第185章:最後的突圍!(二)【二合一】第3章:蒙仲(二)第29章:兄長的信第332章:僵持【二合一】第198章:蒙仲與田章(四)【二合一】第364章:魏王遫六年【二合一】第57章:攻城戰(二)第223章:段幹氏【二合一】第400章:咸陽反應第143章:賭鬥【二合一】第32章:喪禮第424章:抉擇(二)第261章:交鋒!【二合一】第51章:人心(二)第370章:戰前準備【二合一】第448章:趙王回都第209章:約見(二)【二合一】第8章:首日(二)第389章:相互算計(三)【二合一】第442章:魏王九年第20章:“僞”之辯(二)第2章:蒙仲第200章:僵持的六月【二合一】第314章:十二月(二)【二合一】第116章:夜襲(二)第106章:燕王職第190章:返回宋國【二合一】第414章:初議第410章:突圍與阻截(二)第419章:僵持第248章:入夜【二合一】第322章:翟章【二合一】第353章:爾虞我詐【二合一】第207章:泄露【二合一】第246章:戰場立信【二合一】第96章:點兵(四)第76章:趙王雍第269章:劇辛之信【二合一】第428章:蒙仲與樂毅與白起第259章:追至!【二合一】第335章:奔赴宋國【二合一】第97章:鶡冠子第410章:突圍與阻截(二)第286章:屈原的改變【二合一】第387章:相互算計【二合一】第391章:夜襲【二合一】第351章:齊軍思撤【二合一】第2章:蒙仲第296章:將帥不合【二合一】第181章:負隅頑抗【二合一】第434章:分析局勢第278章:暴鳶來訪【二合一】第201章:逼陽之戰【二合一】第169章:蒙仲與廉頗(七)【二合一】第263章:秦軍突圍【二合一】第192章:太子戴武【二合一】第65章:孟子(二)第330章:深夜追擊【二合一】第65章:孟子(二)第222章:再會田文(二)【二合一】第74章:肥義第161章:蒙仲與廉頗【二合一】第198章:蒙仲與田章(四)【二合一】第82章:三個月第217章:成婚【二合一】第351章:齊軍思撤【二合一】第75章:前往沙丘第36章:想守護的溫馨第401章:跡象第392章:戰局驟變【二合一】第205章:孤注一擲【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