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成婚【二合一】

『PS:主角都成婚了,諸位書友還吝嗇票票嗎?快月底了,還沒投月票的書友們趕緊用票來砸我吧。』

————以下正文————

肥幼,是蒙仲邀請名單上最後一位前來赴宴的賓客,之所以這樣說,那是因爲從趙國而來的賓客中,就只有他一位。

首先說趙王何,他此番並沒有來,只是委託肥幼帶來了裝滿三輛馬車的賀禮,且沒有任何話託肥幼帶給蒙仲,彷彿這位君主對蒙仲亦有幾分怨氣。

再說陽文君趙豹,這位在蒙仲印象中固執且又耿直的趙國老將,在去年的冬季時便過世了,自然無法前來爲蒙仲慶賀。

值得一提的是,在陽文君趙豹臨終前,他將麾下邯鄲軍的兵權正式交給了侄子趙賁,命趙賁繼續衛戎邯鄲,與率領宮衛的宮伯信期一起,作爲趙王何爲數不多的軍隊依仗,但遺憾的是,沙丘宮變結束之後,安平君趙成便自領了趙國國相,與奉陽君李兌聯手把持朝政,以至於此時趙國的朝臣們皆已紛紛倒向了趙成與李兌,縱使趙王何一方仍有執掌兵權的信期、趙賁二人亦無濟於事。

在當晚的筵席後,肥幼私底下對蒙仲說道:“君上對賢弟亦有幾分埋怨,是故愚兄此番前來時,君上雖委託我送來賀禮,卻並無傳話。”說到這裡,他看了一眼蒙仲,索性將這份「趙王何對蒙仲的怨念」給挑明瞭:“去年,君上時而召愚兄到宮內說話,期間不止一次提起,若賢弟當初願留在趙國助他一臂之力,國政又豈會落入趙成、李兌之手?”

聽聞此言,蒙仲淡淡說道:“君上太高估在下了,僅蒙仲一人,如何鬥得過安平君與奉陽君?……早知今日,當初何必那般絕情?!”

見蒙仲神色淡漠,肥幼暗自嘆了口氣。

關於趙王何與蒙仲之間的矛盾,或者說芥蒂,肥幼是心知肚明的:趙王何恨蒙仲縱使在最後都不肯投奔他,爲他效力,抵禦安平君趙成與奉陽君李兌二人;而蒙仲則恨趙王何當初過於心狠,始終不肯放過趙主父,以至於當時居然默許趙成、李兌二人將趙主父逼上絕路。

誰都知道,蒙仲在趙國最尊敬的就是趙主父。

因此,想要使兩人恢復以往的關係,着實不易,至少肥幼自忖無法化解二人對彼此的怨恨。

至於陽文君趙豹的爵位,最後由他的長子趙尚繼承了。

趙豹有兩個兒子,長子名趙尚、次子名趙嘉,但就跟趙豹此前曾對蒙仲說過的那樣,這趙尚、趙嘉兄弟二人因爲父親趙豹當年時常帶兵在外,缺乏管教,以至於都不成器,因此被趙豹打發到封邑生活,眼不見爲淨。

隨後待趙尚繼承爵位後,他兄弟二人與趙成的兒子趙文以及李兌的二人李躋湊到了一起,還時常給他們堂兄弟趙賁添麻煩,要求趙賁將邯鄲軍的兵權還給他——也難怪趙豹臨終前將最重要的兵權交給了侄子趙賁,而不是趙尚、趙嘉這兩個不成器兒子。

刨除趙王何與陽文君趙豹,蒙仲在趙國或有交情的,也就只剩下了軍司馬趙希與許鈞二人。

但很可惜,趙希在沙丘宮變之後,就被調到了西河一帶的「藺城」,防備秦國趁機進犯趙國;至於許鈞這個曾經倒向公子章、但在最後關頭又倒向趙王何的軍司馬,則乾脆被調到了「膚施」,作爲抵擋秦國進犯趙國的第一道防守力量。

藺城也好,膚施也罷,兩地距離蒙邑實在是太遠了,樂觀來說,可能這會兒趙希纔剛剛收到蒙仲的邀請,而遠在膚施的許鈞,甚至乾脆連邀請書信可能都還未收到——假如蒙仲的那兩份邀請信不曾被沿途的驛卒弄丟。

因此,肥幼此番前來,只帶來他自己,以及趙王何、趙賁二人的賀禮,趙王何的三車賀禮,他與趙賁各半車,最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就連安平君趙成與奉陽君李兌二人亦送來了各半車的布匹作爲賀禮。

難道安平君趙成與奉陽君李兌二人希望藉此事與蒙仲化解恩怨?

當然不是!

以趙成、李兌二人如今在趙國的權勢,縱使蒙仲能在宋國混得風生水起,於他們又有何妨礙?

說到底,趙成、李兌二人只不過是看在田章的面子罷了,畢竟他們也考慮到田章與蒙仲乃義兄弟,說不定蒙仲日後會投奔齊國甚至於在齊國位列上卿,與其日後麻煩,還不如如今稍微送點禮示示好——說到底,雙方在刨除這件事後也沒有什麼直接的厲害衝突,其實也談不上是什麼仇人。

不得不說,趙成、李兌二人還算上是老謀深算的,至少肯拉得下臉來主動示好,哪怕只是舉手爲之。

在想清楚趙成、李兌二人送來賀禮的原因後,蒙仲帶着幾分自嘲、帶着幾分惆悵笑了笑。

說實話,他並沒有什麼立場向趙成、李兌報趙主父的仇,畢竟其中的因素太複雜。

比如沙丘宮變這件事,這事並非是趙成、李兌二人挑起,而是公子章在趙主父的默許下挑起,換而言之,趙主父、公子章纔是咄咄逼人的一方,趙成、李兌二人反而是奮力抵擋的那一方,且他二人反抗的目的,也只是爲了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

告辭肥幼後,蒙仲的心情着實有些複雜,想來想去,他還是決定先去看看老師莊子以及儒家聖人孟子這兩位如今的狀況。

此時,莊子正與孟子在一座新建的屋舍內弈棋,看似彼此風輕雲淡,實則暗潮洶涌,以至於屋內萬章、公孫丑、樂正、公都等儒家弟子,以及蒙遂、武嬰、向繚、穆武、華虎等道家弟子,連大氣都不敢喘,時時刻刻盯着自己的老師,一旦彼此的老師有將手伸向柺杖的意思,趕緊上前勸架。

話說,莊子、孟子,彼此都是七十幾歲高齡的老人,且都是當今世上的聖賢,他們會因此彼此間的一些口角,就舉起柺杖互相打架麼?

實話是,會!真的會!

先說莊子,稍欠幾分恭敬地說,莊子就是一位固執的小老頭,鑑於他自身排斥成心、機心,以至於活到這把年紀,他就像是一個童心未泯的老頭,無論是喜是怒都很直率,若他真對孟子有了什麼成見,絕對會提起柺杖敲上去。

而孟子呢,其實情況也差不多,以他的歲數與身份,這世上幾乎沒有多少敢對他不恭的人,儼然有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唯獨莊子例外,出口必稱“盜軻”,因此他也樂得與莊子這位年紀、身份都相仿的知己相互逗逗樂子。

至於另外一個原因,想當初他孟軻周遊列國,從不示弱於人,且因此留下“孟軻善雄辯”這種說不清到底是褒意還是貶意的名聲,由此可見孟子亦是好強之人,豈肯在莊子這個小老頭面前服軟?

不過話說回來,孟軻心底還是很高興與莊子相處的,畢竟莊子喜怒皆形於色,性情很直率,與他在一起雖然有被拐杖敲打的危險,但勝在很輕鬆,不像孟子此前周遊列國見過的那些人,充斥勾心鬥角,叫人滿心疲憊。

待等蒙仲來到屋內後,莊子、孟子彼此的弟子們可謂是鬆了口氣,畢竟他們也看得出來,在這位師兄弟(?)面前,這兩位聖賢基本上都會保持克制。

當蒙仲向莊子與孟子說起趙成、李兌二人送禮這件事後,莊子便淡淡說道:“不高興收下,退回去即是,天下間本沒有諸般煩惱,庸人自擾而已。”

聽聞此言,孟子便反對道:“莊夫子此言差矣!”說罷,他對蒙仲教導道:“阿仲,正所謂禮尚往來,彼送來賀禮,你遣以回禮,一來一去,你並不欠他們什麼,無需有什麼負擔。……若你心中對那二人仍有恨意,待日後有機會再行報復即是,只要此舉不違揹你心中的正直!”

一聽這話,莊子頓時瞪直了眼睛,罵道:“哼!什麼不違背心中正直,假稱仁義之舉罷了!盜軻,你就是這般教導你那些弟子的?”

孟子捋着鬍鬚笑道:“我儒家向來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正邪直曲,皆存乎於心,何謂正直?何謂偏邪?”

“堅守心中正氣即爲正直!”

“乃你儒家一家之正直罷了!”

辯論到激烈處,兩位聖賢皆上了火,竟操起隨時攜帶的柺杖,嚇得蒙仲與諸儒家、道家弟子趕緊上前勸架。

“這樣下去可不成。”

孟子的大弟子萬章私底下與蒙仲商量:“必須將這兩位拆開。”

蒙仲點點頭,便對莊子說道:“老師,今晚不如到蒙遂家中居住?”

“不去!”莊子吹着鬍鬚說道。

蒙仲想了想,隨後又對孟子說道:“孟夫子,不如您住到我族叔蒙鶩屋裡?”

孟子看了一眼不遠處氣呼呼的莊子,笑着說道:“不及此處趣也!”

於是乎,萬章、蒙仲、蒙遂等諸位小輩立刻就懂了:別看這兩位動不動就打鬧起來,其實他們還是樂意住在一塊。

仔細想想,以這兩位的年紀與身份來說,確實只有彼此才能展開平等的交流與溝通。

『只是苦了我等這些小輩……』

對視一眼,包括蒙仲、萬章在內,諸小輩心中都有些無奈。

想來想去,蒙仲只能拜託萬章、武嬰等人守着這兩位越活越是童心未泯的老人,免得他們彼此舉着柺杖真打起來。

就這樣,蒙邑熱熱鬧鬧、打打鬧鬧地過了一日又一日,轉眼便到了六月十二日,即蒙仲與樂嬿成婚的大喜之日。

大清早,蒙仲便在蒙虎、蒙遂、樂毅等人的幫助或者乾脆說起鬨下,換上了一身赤色的深衣,雖然在宋王偃、太子戴武、趙王何等人送來的賀禮中,其實還有比這更貴重的衣袍,但考慮到這件袍子是母親葛氏一針一線縫製的,蒙仲自然是選擇了這身。

至於隨後乘坐馬車從樂邑來到蒙邑的樂嬿,則穿着一身上衣爲白色、下裳爲綠色的曲裾深衣,首次盤起的髮束上亦戴着幾支她母親與已出嫁的姐姐贈予她的玉簪,整個人看來頗爲婉美端莊。

成婚的儀式設在蒙邑族內的祠堂,至於證婚者,男方當然是莊子,畢竟蒙仲的父親蒙瞿早已過世,師者如父,理當由莊子來主持;而女方本該是蒙仲的岳丈樂郭,但眼瞅着已拐着柺杖站在遠處的莊子,樂郭怎麼想都覺得自己的身份不足以與莊子一同主持婚事。

於是乎,孟子主動提出由他來代替,這讓樂郭倍感驚喜,連聲稱謝。

其餘賓客亦是紛紛鼓掌,唯獨莊子對此很是不滿,不悅地瞪着孟子,但考慮到這是他弟子蒙仲的婚事,這小老頭總算沒做出什麼出格的舉動。

在莊子、孟子二老的主持下,蒙仲與樂嬿拜過天地,拜過彼此的父母,繼而在以太子戴武、田章、戴不勝等身份尊貴的賓客的起鬨聲中,恭謹地彼此拜了一拜。

“餘生,請多多關照。”【PS:書評的這句不錯。】

目視着眼前這位即將成爲自己的妻子的少女,蒙仲誠懇地說道。

可能是在諸長輩與諸賓客面前,樂嬿整張臉漲得通通紅,強忍着羞澀說道:“哪裡,妾身不知禮數,日後失禮之處,還請夫……夫君……多多見諒。”

“禮成!”

絲毫沒有等待仍在捋着髯須點頭微笑的孟子的意思,莊子自顧自頓着柺杖說道。

旋即,由樂嬿的兩位兄長樂曾與樂猛,以及蒙仲的好兄弟蒙遂與蒙虎,總共四人,代蒙仲將樂嬿這位新婚妻子送到蒙仲的家中,並在那等候蒙仲招待罷賓客。

而蒙仲,則將見證了他與樂嬿婚事的賓客請到祖屋,款待諸位賓客。

考慮到前幾日的席位擺設得有點問題,今日蒙仲特地變動了席位,由莊伯陪同莊子、田章陪同孟子坐一桌,再加上他與太子戴武,這樣莊子與孟子就不至於會在宴席中起什麼爭執——雖然是玩笑性居多的爭執。

其餘,蒙仲的岳父岳母樂郭與向氏,與蒙仲的母親葛氏與妹妹蒙嬿一桌,萬章、公孫丑等儒家弟子一桌,戴不勝與惠盎、肥幼,以及蒙薦、蒙羑還有樂氏的長老們兩桌,然後就是以商丘城的縣令「丌官積」、縣司馬「蕭渚」爲首的,商丘、蒙城、虞城一帶的宋國官員兩桌。

至於其他蒙氏一族的族人、以及樂氏一族的族人,包括蒙仲的小夥伴武嬰、向繚等道家弟子,因爲場地關係皆設在祖屋外的露天,考慮到此時正值六月中旬,露天倒也陰涼,只不過就是黃昏後光線不足,以至於蒙氏一族在外面點起了許多的火盆、燭臺。

不得不說,縱使蒙仲平日裡酒量還不錯,這回也被衆賓客以及蒙氏、樂氏的族人們灌酒灌得暈暈乎乎,這還是在樂毅、武嬰、華虎、穆武、榮蚠等人一起幫他分擔的情況下。

大概戌時前後,蒙仲就被灌得差不多了,於是樂毅、武嬰、華虎等人將蒙仲擡回後者的家中,然後,此刻還守在蒙仲家門外的蒙虎,嘿嘿壞笑着將蒙仲丟到東屋——也就是蒙仲與樂嬿日後居住的屋子的牀榻上,隨即招呼着蒙遂、樂曾、樂猛等人代替蒙仲去招待賓客。

期間,作爲蒙仲近衛的榮蚠帶着四名宋兵留了下來,守在院內屋外,防止有賊人——雖然不太可能。

不知睡了多久,迷迷糊糊間,蒙仲感覺好似有人在替自己擦拭臉龐。

他有些吃力地睜開眼睛,這纔看到是樂嬿。

就着屋內昏暗的燈火,樂嬿亦發現躺在臥榻上的蒙仲微微睜開了眼睛,不由地心中砰砰直跳,結結巴巴地解釋道:“我……妾身見你……唔,見夫、夫君出了好些汗……”

不得不說,此刻的樂嬿,比方纔還在祠堂內婚禮中還要緊張,還要羞澀,不過想想也是,畢竟她也是十九歲的大姑娘了,當然懂得男女成婚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些事,她的母親向氏,以及她兩位早已出嫁的姐姐,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告訴她,當時羞地她雙頰通紅。

“有水麼?”

蒙仲嚥了咽,感覺喉嚨處有些渴。

“有,妾身這就去。”

樂嬿連忙從臥榻上起身,踩上鞋子找到屋內桌上擺着的水壺,幫蒙仲倒了一碗水。

接過碗,蒙仲咕咚咕咚一飲而盡,旋即用袖子擦了擦嘴,問道:“什麼時辰了?”

“不清楚……”樂嬿搖了搖頭,猜測道:“方纔蒙虎把夫君送進屋時,好似是戌時後,這會兒應該是亥時之後了……”

“亥時了?”蒙仲愣了愣,旋即側耳傾聽,結果仍能聽到從祖屋那邊傳來的談笑聲,顯然那邊的筵席仍在繼續。

“夫君還要去祖屋那邊招待賓客麼?”樂嬿問道。

“不了。”蒙仲搖了搖頭,解釋道:“那裡有我兩位義兄在,還有阿毅、阿遂、武嬰他們在……阿虎也去了吧?沒事,他們會代替我招待賓客的。”

“哦。”樂嬿點點頭,旋即心中涌出諸般羞澀,斷斷續續的問道:“那……夫君是就此安、安歇了麼?”

蒙仲亦不是傻子,哪裡會聽不懂這話,可能是喝了不少酒的關係,聞言便感覺小腹處好似聚起了一股暖意,正徐徐往下。

“唔……”他含糊地應道。

聽聞此言,樂嬿心中砰砰直跳,從在旁嫁妝中的一隻小盒子中,取出一塊方方正正疊地很整齊的白色絹布,先擺在牀榻旁,旋即,走向擺有油燈的櫃子,呼地一聲吹滅了燈火。

頓時,屋內徹底暗了下來,唯有窗戶布外投入的幾絲月光。

“哎呀。”

“怎麼了?”

“沒、沒事,只是不小心撞到了……”

揉了揉不慎撞到牀榻的膝蓋,樂嬿看了一眼躺在臥榻上的男子,輕咬着嘴脣,強忍着心中的羞澀,雙手微微顫抖的解開了深衣外的衣帶。

“稀稀疏疏——”

蒙仲亦聽到了那細微的聲響,忍不住偷眼觀瞧。

即便此刻屋內昏暗一片,但就這投入屋內的幾絲月光,他仍隱約瞧見,樂嬿正慢慢地褪下身上的衣裳。

先是深衣、旋即是小衣。

“請……請夫君先莫要偷看……”

忽然,樂嬿輕若蚊聲地說道,可能是因爲羞澀,她的語氣都感覺是在顫抖。

“呃……抱歉。”

蒙仲面色訕訕地應了聲,趕緊收回目光,正面仰躺在臥榻上,直視着黑漆漆的屋頂。

片刻之後,那稀稀疏疏的聲音便停止了,旋即,蒙仲便感覺到有人輕輕撩起了被褥,緊接着,一具輕柔溫暖的身體鑽進了被褥,雖渾身顫抖着,卻又好似努力地緊貼着他。

不經意間,蒙仲的手指只是稍稍動了動,便觸碰到了樂嬿柔軟的肌膚,他清楚地察覺到,身邊女子整個人都顫抖了一下。

這讓蒙仲下意識亦不敢動。

足足過了好一會,他聽到蒙嬿輕聲喚他:“夫……君?”

聲音中帶着幾絲羞澀,幾分困惑。

“唔?什麼?”

此時此刻,蒙仲的反應亦難免遲鈍了些,以至於竟沒有意識到那是蒙嬿對他的暗示。

這不,足足在沉默了片刻後,蒙嬿這才鼓起勇氣暗示道:“夫君,妾身爲夫君寬衣……可好?”

“好……”

蒙仲應了一聲,旋即便感覺到有一隻小手輕輕搭上他的胸口,旋即,爲他解開了衣帶。

忽然,蒙仲面色微變,一把抓住了那隻小手,驚地樂嬿一下子屏住了呼吸。

然而就在這時,卻見蒙仲壓低聲音問道:“有誰在外面?”

“夫君的近衛榮蚠,還有四名士卒……”樂嬿不解地說道:“怎麼了?”

“恐怕不止。”

對樂嬿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蒙仲悄無聲息地下了牀榻,繫好衣帶,操起牆邊宋王偃贈予他的那柄利劍,悄悄走向屋門。

而此時在屋門外,蒙虎、樂進二人正捂着一臉無奈的榮蚠的嘴脣,然後向遠處打着手勢。

旋即,太子戴武、田章、惠盎、華虎、穆武一大幫人,從遠處偷偷摸摸地摸了過來。

『太子殿下?惠相?連您兩位竟然也……』

看到太子戴武與惠盎,榮蚠徹底放棄了掙扎,而其餘守在屋外的宋兵們,亦在面面相覷之餘,不知所措。

“噓!”

太子戴武向榮蚠與那幾名宋兵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旋即壓低聲音問蒙虎道:“蒙虎,裡面怎麼樣了?”

“別急別急。”

蒙虎壓低聲音回了一句,旋即貼在牆邊,仔細聽着屋內的動靜,口中低聲說道:“奇怪,沒什麼動靜啊,是不是阿仲還沒醒啊?”

“我來聽聽看。”華虎、穆武幾人亦貼在牆邊聽了起來。

就在這時,只聽砰地一聲,蒙仲整個人撞碎窗戶,從中一躍而出,待着地後,鏘地一聲抽出了手中的那柄利劍,頓時間,寒芒四射,嚇呆了站在他面前的衆人。

“殺人啦!”

隨着蒙虎扯着嗓子的一聲怪笑,諸人頓時做鳥獸散,蒙仲追趕不及,只能站在原地揮舞着那柄利劍嚇唬這羣缺德的傢伙,連帶着榮蚠等幾名宋兵都給他嚇跑了。

“這都什麼人啊!”

頗感氣惱的蒙仲砰地關上屋門,隨手將入鞘的寶劍放在桌上,坐在臥榻旁向樂嬿簡單解釋了幾句,聽得樂嬿亦不禁笑了起來。

“他們……不會再來了嗎?”

“一次就得了,再來我就翻臉了!”蒙仲沒好氣地回道。

“那……”樂嬿的聲音中帶着諸般羞澀。

蒙仲頓時明白過來,褪下外衣,鑽入了被褥。

“夫君稍等,容妾身將那塊白娟墊在身下,明日對婆婆好有個交代……”

“唔?哦哦……好了麼?”

“嗯……”

“那……”

“……請夫君……憐惜妾身……”

“嗯!”

【PS:有規定不允許詳細描寫,因此點到爲止。】

第135章:蒙仲與趙王何(三)第261章:交鋒!【二合一】第192章:太子戴武【二合一】第132章:聊談(三)第51章:人心(二)第348章:馳援郯城【二合一】第52章:墨者與井闌第24章:王欲興兵伐國第16章:出遊(二)第335章:奔赴宋國【二合一】第2章:蒙仲第277章:巧說屈原【二合一】第192章:太子戴武【二合一】第113章:趙軍迫退【上架第三更求首訂】第419章:僵持第207章:泄露【二合一】第88章:宮筵(二)第281章:愉快合作第59章:猛士(二)第225章:摩擦【二合一】第24章:王欲興兵伐國第315章:赴約【二合一】第144章:賭鬥(二)【二合一】第408章:虛虛實實第399章:秦軍後撤第1章:宋國蒙氏第269章:劇辛之信【二合一】第244章:暴鳶【二合一】第389章:相互算計(三)【二合一】第119章:夜襲(五)第194章:沙場相見【二合一】第305章:違和【二合一】第8章:首日(二)第252章:應勢而生,魏國騎兵【二合一】第42章:宋王偃第105章:蘇代第357章:聯趙之策【二合一】第17章:返回第272章:初抵方城【二合一】第307章:追擊【二合一】第327章:白起的“止損”【二合一】第419章:僵持第416章:各有謀劃(二)第435章:兄弟相談第321章:翟章抵達【二合一】第423章:抉擇第201章:互攻互守【二合一】第360章:再遇【二合一】第241章:升溫【二合一】第8章:首日(二)第24章:王欲興兵伐國第424章:抉擇(二)第109章:薛公客卿(二)【上架倒計時兩日】第102章:年末第30章:兄長的信(二)第76章:趙王雍第205章:孤注一擲【二合一】第402章:大梁反應第58章:猛士第136章:蒙仲與趙王何(四)第172章:九月【二合一】第250章:不退反進的秦軍【二合一】第30章:兄長的信(二)第364章:魏王遫六年【二合一】第235章:故佈疑陣【二合一】第366章:聯軍會議【二合一】第253章:應勢而生,魏國騎兵(二)【二合一】第339章:反擊【二合一】第74章:肥義第439章:五國伐齊(二)第105章:蘇代第385章:應對【二合一】第274章:誘拐楚民【二合一】第204章:安撫傷兵【二合一】第220章:奔赴魏國【二合一】第345章:趙國現況【二合一】第163章:虛虛實實第8章:首日(二)第355章:返回魏國【二合一】第159章:來臨的決戰【二合一】第208章:約見【二合一】第221章:再會田文【二合一】第168章:蒙仲與廉頗(六)【補更2/4】第138章:六月中旬第213章:樂邑一行【二合一】第98章:新軍構想第19章:“僞”之辯第191章:劇變的形勢【二合一】第186章:追擊!【二合一】第372章:出兵函谷【二合一】第101章:巡視軍營第36章:想守護的溫馨第135章:蒙仲與趙王何(三)第63章:孟子第58章:猛士第161章:蒙仲與廉頗【二合一】第339章:反擊【二合一】第404章:誘說李兌第169章:蒙仲與廉頗(七)【二合一】第119章:夜襲(五)
第135章:蒙仲與趙王何(三)第261章:交鋒!【二合一】第192章:太子戴武【二合一】第132章:聊談(三)第51章:人心(二)第348章:馳援郯城【二合一】第52章:墨者與井闌第24章:王欲興兵伐國第16章:出遊(二)第335章:奔赴宋國【二合一】第2章:蒙仲第277章:巧說屈原【二合一】第192章:太子戴武【二合一】第113章:趙軍迫退【上架第三更求首訂】第419章:僵持第207章:泄露【二合一】第88章:宮筵(二)第281章:愉快合作第59章:猛士(二)第225章:摩擦【二合一】第24章:王欲興兵伐國第315章:赴約【二合一】第144章:賭鬥(二)【二合一】第408章:虛虛實實第399章:秦軍後撤第1章:宋國蒙氏第269章:劇辛之信【二合一】第244章:暴鳶【二合一】第389章:相互算計(三)【二合一】第119章:夜襲(五)第194章:沙場相見【二合一】第305章:違和【二合一】第8章:首日(二)第252章:應勢而生,魏國騎兵【二合一】第42章:宋王偃第105章:蘇代第357章:聯趙之策【二合一】第17章:返回第272章:初抵方城【二合一】第307章:追擊【二合一】第327章:白起的“止損”【二合一】第419章:僵持第416章:各有謀劃(二)第435章:兄弟相談第321章:翟章抵達【二合一】第423章:抉擇第201章:互攻互守【二合一】第360章:再遇【二合一】第241章:升溫【二合一】第8章:首日(二)第24章:王欲興兵伐國第424章:抉擇(二)第109章:薛公客卿(二)【上架倒計時兩日】第102章:年末第30章:兄長的信(二)第76章:趙王雍第205章:孤注一擲【二合一】第402章:大梁反應第58章:猛士第136章:蒙仲與趙王何(四)第172章:九月【二合一】第250章:不退反進的秦軍【二合一】第30章:兄長的信(二)第364章:魏王遫六年【二合一】第235章:故佈疑陣【二合一】第366章:聯軍會議【二合一】第253章:應勢而生,魏國騎兵(二)【二合一】第339章:反擊【二合一】第74章:肥義第439章:五國伐齊(二)第105章:蘇代第385章:應對【二合一】第274章:誘拐楚民【二合一】第204章:安撫傷兵【二合一】第220章:奔赴魏國【二合一】第345章:趙國現況【二合一】第163章:虛虛實實第8章:首日(二)第355章:返回魏國【二合一】第159章:來臨的決戰【二合一】第208章:約見【二合一】第221章:再會田文【二合一】第168章:蒙仲與廉頗(六)【補更2/4】第138章:六月中旬第213章:樂邑一行【二合一】第98章:新軍構想第19章:“僞”之辯第191章:劇變的形勢【二合一】第186章:追擊!【二合一】第372章:出兵函谷【二合一】第101章:巡視軍營第36章:想守護的溫馨第135章:蒙仲與趙王何(三)第63章:孟子第58章:猛士第161章:蒙仲與廉頗【二合一】第339章:反擊【二合一】第404章:誘說李兌第169章:蒙仲與廉頗(七)【二合一】第119章:夜襲(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