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六月

搖身一變,蒙仲、蒙鶩一行人成爲了趙國的兵將,連帶着武嬰、蒙虎、蒙遂、向繚等小夥伴,亦被編入了趙主父的近衛,彷彿這位趙主父信任宋人多過信任本土的趙人。

六月初六,已授予「輿司馬」軍職的蒙鶩,到沙丘行宮外的軍營報到,開始了他作爲一名趙國將領的經歷,而蒙仲等人,則作爲近衛跟隨在趙主父身邊。

包括蒙仲在內,一羣小夥伴從未有過成爲某位大人物貼身近衛的經歷,感覺頗爲新奇,但又不知作爲近衛該負責哪些,或者掌握那些本領。

“主父,身爲近衛,不知該負責哪些事物呢?”

蒙仲好奇地詢問趙雍。

趙主父笑着說道:“只需保護我即可。”

但說實話,這個回答很是敷衍,因爲趙雍身邊原本就有保護他的近衛,那些可都是趙國的精銳之士,雖說蒙仲、蒙虎、武嬰、華虎等人自幼學武,但在那些趙國銳士面前,卻也討不到什麼便宜,畢竟對方那可是經過嚴格訓練的兵卒。

明明有那樣精銳的士卒,還需要他們保護嗎?

猶豫了半響,蒙仲還是沒有問出心中的疑問,因爲他跟這位趙主父還不是很熟悉。

當日下午,趙主父親自測試了蒙仲等人的武藝,他吩咐士卒準備了幾根長短不一的細木棍,兩端都用布包裹,蘸上小麥磨成的麪粉,讓蒙仲等人自己選擇一種趁手的“兵器”與他較量,以此來測試諸人的武藝水平。

起初,包括蒙仲在內,諸子對此有所不安,畢竟他們的對手乃是這位趙主父,但在這位趙主父的寬慰下,諸人漸漸能放下心中的不安,將自己的本領逐漸展現出來。

經過趙主父的測試,在諸人當中,就數武嬰、蒙虎、華虎三人最具天賦,用趙主父的話說,這三人力氣大、勁道沉,乃是習武的好胚子。

但他最看好的卻還是蒙仲,因爲蒙仲是唯一一個能在他身上留下“白點”的人,換而言之,倘若彼此都使用兵器的話,蒙仲已能夠傷到他。

原因就在於蒙仲懂得“思考”,會用一些虛假的招數來欺騙他,不想其他諸人那樣“直來直去”,每每都被趙主父輕鬆擋下。

“你的武藝,是家族裡教授的?”

趙主父驚訝地詢問蒙仲。

蒙仲搖了搖頭說道:“家族內教授的武藝,與阿虎、阿遂他們一般無二,只是我瞧主父與他們較量的過程,知主父武藝精湛,直來直往的招數不能見效,遂想到了兵法所言的「虛虛實實」,僥倖見效。”

“你還讀過兵書?”趙主父更加驚訝了。

經過詢問,趙主父這在得知,原來眼前這位年僅十五歲的少年,竟然讀過《太公兵法》、《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吳起兵法》、《司馬兵法》等兵家著作。

驚訝之餘,趙主父忍不住感慨道:“似你這般年紀,難得有翻閱這諸多兵法的。”

在趙主父的讚許下,蒙仲的反應卻很平靜,他如實地說道:“並非是同齡之人很少有像我這般觀閱諸多兵法的,而是因爲我的老師乃是莊夫子,他的收藏中有諸多的兵法……”

的確,在這個年代,以竹簡載言的書籍,頗爲稀罕貴重,它一般在壟斷在貴族階層手中,尋常的平民子弟,根本沒有機會接觸,而蒙仲,也只是因爲他的老師乃是莊周莊夫子,而莊周莊夫子收藏了天下諸多的書物,這才使蒙仲有機會接觸這些。

在這件事上,就不得不稱讚儒家的聖人孔子,因爲正是這位孔聖人打破了此前「大貴族壟斷知識」的局面,使小貴族以及平民子弟亦有機會接觸知識與學問,否則,世人將更加愚昧。

相比較孔夫子那些所謂君子的空洞言論,這纔是他爲世俗帶來的巨大改變,影響了後來的整個天下。

見蒙仲受到稱讚後毫無驕傲之色,趙主父點點頭,由衷地稱讚道:“觀你這名弟子的德行,我就能知曉你的老師莊子是一位怎樣的聖賢。……不愧是道家的聖賢。”

此後,趙主父便跟蒙仲聊起了兵法的事。

正如蒙仲所猜測的,趙主父跟宋王偃一樣,都是崇尚武力的君主,其原因就在於他當初剛剛繼位的時候,趙國曾遭受非常艱難的危機,甚至於險些要被滅國。

他笑着對蒙仲說道:“我初繼位時,是跟你一樣的年紀。那時,亡父肅侯(趙肅侯趙語)過世,魏國的魏惠王魏罃尚在世,他糾集了魏、秦、楚、燕、齊五國,五方各帶一軍兵馬前來參加亡父的葬禮……”

蒙仲靜靜地聽着,趙國的這段歷史,他在向惠盎請教「趙宋之盟」時就已經瞭解過。

起因就在於趙主父的父親趙肅侯趙語,當時魏國已經逐漸開始衰敗,三晉時而聯合,共同對抗秦、楚、齊,時而又內部廝殺,在這樣緊張混亂的局勢下,趙肅侯趙語改變了此前「魏、趙、韓」的三晉順序,取代曾經的魏國,成爲三晉的主導國,並與魏、楚、秦、燕、齊等國連年惡戰而不處下風。

其實在那時,趙國就已經冉冉崛起了。

然而在趙肅侯在位二十四年的時候,這位年近五旬的雄主便過世了,於是魏惠王魏罃得見機會,邀請齊、楚、秦、燕四國,試圖瓜分趙國——三晉中唯獨韓國,由於趙肅侯生前讓趙雍迎娶了韓女而妻,故而並未加入這次針對趙國的戰爭,想來還在觀望階段。

那時,趙雍作爲新君才年僅十五歲,他在其先父重臣肥義與叔父「公子成」的幫助下,先是加固與韓國的盟約,再將剛剛驅逐剔成君沒幾年的宋君戴偃亦拉攏到趙國這邊,又先後賄賂了越國攻伐楚國,賄賂婁煩攻伐燕國與中山國,形成了「趙韓宋三國」迎戰「秦魏齊」的局面,終於化解了這次的亡國之危。

這讓魏惠王魏罃意識到趙肅侯“後繼有人”,終於放棄了瓜分趙國的意圖,帶着兒子魏嗣親自來到趙國恭賀趙雍繼位,至此,三晉之首從魏國過渡到趙國。

儘管這段歷史蒙仲已經從惠盎那邊聽過一回,但從作爲當事人的趙主父口中得知,卻是另有一番滋味,畢竟對於當時趙國所面臨的兇險,惠盎所瞭解的遠遠不如作爲當事人的趙雍。

於是他由衷稱讚道:“趙主父確實無愧世人所稱的‘雄主’評價。”

趙主父聞言哈哈大笑。

六月初八,趙雍顯在沙丘行宮住得煩悶,便有意帶着蒙仲等人外出狩獵。

因此他事先詢問蒙仲道:“你等可參加過狩獵?”

蒙仲點點頭。

由於當世仍普遍採用「射禮」,並將射禮視爲衡量一個人品德的標準,因此,射術可以說是每一名貴族子弟必須掌握的本領,哪怕是平民,只要他想得到他人的重視,也必須掌握這項本領。

因此,射術對於蒙仲這些家族子弟來說,倒也不算什麼。

然而趙主父卻笑着搖頭道:“我趙國的狩獵,與你所知的狩獵不同。……我趙國是以騎射狩獵。”

騎射,顧名思義,即騎在戰馬上用弓箭狩獵,相比較站在平地上、站在戰車上射箭,這難度提高的可不是一星半點——首先你得會騎馬。

由於蒙仲等人都不會騎馬,於是當日趙雍便放棄了外出狩獵的打算,帶着蒙仲等人來到行宮外的軍營,教授蒙仲等人騎術。

反正狩獵也好,教授蒙仲等人騎術也罷,都是他用來打發時間的,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大約是晌午前後,趙雍與蒙仲等人用過午飯,便來到了軍中,吩咐軍營內的士卒分出幾匹戰馬來,讓蒙仲等人嘗試騎乘。

不得不說,經過馴養的戰馬,雖說其實已變得溫順,但由於它體格的關係,一般人看到多少還是有點畏懼的。

蒙仲與蒙虎還好,因爲他們參加過宋國與滕國的戰爭,對於戰馬已有不少經驗,但武嬰、蒙遂、向繚、華虎等人,卻是首次近距離接觸戰馬,顯得有些惶恐不安。

“蒙仲、蒙虎,你二人對戰馬並不陌生,就先去試試吧。”

趙雍笑着說道,同時命人搬來了一張矮桌,坐在草蓆上,看着諸子嘗試騎乘戰馬。

說實話,蒙仲對戰馬確實不陌生,可他從未嘗試騎在戰馬上,更別說他對面前那幾匹戰馬的習性都不瞭解。

好在他看過的雜書中,也有一些關於馴養野馬的記載,於是,他摒棄雜念,緩緩地一步一步走向他所挑中的那匹馬,先是輕輕撫摸戰馬的頭,待後者轉過頭來與他對視時,又在儘量表現出友善的情況下,伸出手讓它舔了舔手心,然後再撫摸戰馬的馬鬃,直到這匹戰馬“舒服”地打了幾個響鼻後,這才踩着左邊的單邊腳蹬,翻身躍上了馬背。

一次成功!

“精彩!”

趙主父在不遠處撫掌稱讚。

說實話,軍營內的戰馬,都是經過人爲馴養的,早已失去了大部分野性,但從蒙仲的舉動中就能看出,這個少年懂得如何與戰馬親近。

這不,明明是彼此陌生的人與馬,但在蒙仲翻身上了馬背後,那匹戰馬卻顯得頗爲“安靜”,只是踩踏着四蹄,毫無驚慌之色。

或許有人會問,如果馬兒驚慌又會怎樣呢?

喏,看看蒙虎那邊就知道了。

“啊——”

在一聲略帶驚慌的叫聲中,蒙虎被他選擇的那匹馬甩下了馬背,悲催地摔在泥地上,啃了一地的泥土。

頓時間,趙主父與周圍的趙軍士卒鬨堂大笑。

就連蒙仲、蒙遂、武嬰等人,亦看着蒙虎那狼狽的模樣,忍不住笑出了聲。

第86章:同浴(福利)第244章:暴鳶【二合一】第49章:抵達滕國(三)第335章:奔赴宋國【二合一】第154章:沙丘事變(二)【二合一】第320章:大戰前夕(二)【二合一】第195章:蒙仲與田章【二合一】第219章:轉機【二合一】第237章:伊闕山北夜襲之役【二合一】第421章:序幕第410章:突圍與阻截(二)第136章:蒙仲與趙王何(四)第78章:七月第306章:火燒方城【二合一】第169章:蒙仲與廉頗(七)【二合一】第284章:楚郢派兵【二合一】第52章:墨者與井闌第272章:初抵方城【二合一】第407章:佯攻第133章:蒙仲與趙王何第297章:大戰前夕【二合一】第206章:孤注一擲(二)【二合一】第131章:聊談(二)第379章:夜襲【二合一】第336章:陶邑之戰【二合一】第424章:抉擇(二)第121章:犒軍慶功第237章:伊闕山北夜襲之役【二合一】第281章:愉快合作第88章:宮筵(二)第284章:楚郢派兵【二合一】第51章:人心(二)第42章:宋王偃第247章:戰場立信(二)【二合一】第69章:迴歸第366章:聯軍會議【二合一】第34章:兩年後第257章:騎兵vs步卒【二合一】第430章:奔赴宋國第160章:窺營【二合一】第20章:“僞”之辯(二)第165章:蒙仲與廉頗(四)【二合一】第263章:秦軍突圍【二合一】第191章:劇變的形勢【二合一】第414章:初議第325章:陽關攻防之戰【二合一】第150章:七月下旬【二合一】第439章:五國伐齊(二)第250章:不退反進的秦軍【二合一】第19章:“僞”之辯第297章:大戰前夕【二合一】第33章:喪禮(二)第344章:齊燕聯軍現狀【二合一】第334章:秦魏聯合【二合一】第263章:秦軍突圍【二合一】第13章:入室(二)第316章:赴約(二)【二合一】第408章:虛虛實實第109章:薛公客卿(二)【上架倒計時兩日】第20章:“僞”之辯(二)第276章:屈原(二)【二合一】第379章:夜襲【二合一】第6章:莊子居第267章:回國慶功【二合一】第138章:六月中旬第355章:返回魏國【二合一】第348章:馳援郯城【二合一】第76章:趙王雍第155章:沙丘事變(三)【二合一】第308章:攻勢暫止【二合一】第372章:出兵函谷【二合一】第28章:六個月第158章:各方事態(二)【二合一】第116章:夜襲(二)第36章:想守護的溫馨第34章:兩年後第334章:秦魏聯合【二合一】第169章:蒙仲與廉頗(七)【二合一】第247章:戰場立信(二)【二合一】第242章:對攻之戰【二合一】第59章:猛士(二)第45章:宮筵(二)第62章:拜訪孟子第399章:秦軍後撤第350章:再見樂毅【二合一】第146章:勸說【二合一】第2章:蒙仲第118章:夜襲(四)第347章:抽暇故里【二合一】第309章:陽關現況【二合一】第258章:逐漸形成的羅網【二合一】第139章:薛公田文第137章:傍晚第373章:正面強攻【二合一】第53章:墨者與井闌(二)第414章:初議第316章:赴約(二)【二合一】第305章:違和【二合一】第195章:蒙仲與田章【二合一】第267章:回國慶功【二合一】
第86章:同浴(福利)第244章:暴鳶【二合一】第49章:抵達滕國(三)第335章:奔赴宋國【二合一】第154章:沙丘事變(二)【二合一】第320章:大戰前夕(二)【二合一】第195章:蒙仲與田章【二合一】第219章:轉機【二合一】第237章:伊闕山北夜襲之役【二合一】第421章:序幕第410章:突圍與阻截(二)第136章:蒙仲與趙王何(四)第78章:七月第306章:火燒方城【二合一】第169章:蒙仲與廉頗(七)【二合一】第284章:楚郢派兵【二合一】第52章:墨者與井闌第272章:初抵方城【二合一】第407章:佯攻第133章:蒙仲與趙王何第297章:大戰前夕【二合一】第206章:孤注一擲(二)【二合一】第131章:聊談(二)第379章:夜襲【二合一】第336章:陶邑之戰【二合一】第424章:抉擇(二)第121章:犒軍慶功第237章:伊闕山北夜襲之役【二合一】第281章:愉快合作第88章:宮筵(二)第284章:楚郢派兵【二合一】第51章:人心(二)第42章:宋王偃第247章:戰場立信(二)【二合一】第69章:迴歸第366章:聯軍會議【二合一】第34章:兩年後第257章:騎兵vs步卒【二合一】第430章:奔赴宋國第160章:窺營【二合一】第20章:“僞”之辯(二)第165章:蒙仲與廉頗(四)【二合一】第263章:秦軍突圍【二合一】第191章:劇變的形勢【二合一】第414章:初議第325章:陽關攻防之戰【二合一】第150章:七月下旬【二合一】第439章:五國伐齊(二)第250章:不退反進的秦軍【二合一】第19章:“僞”之辯第297章:大戰前夕【二合一】第33章:喪禮(二)第344章:齊燕聯軍現狀【二合一】第334章:秦魏聯合【二合一】第263章:秦軍突圍【二合一】第13章:入室(二)第316章:赴約(二)【二合一】第408章:虛虛實實第109章:薛公客卿(二)【上架倒計時兩日】第20章:“僞”之辯(二)第276章:屈原(二)【二合一】第379章:夜襲【二合一】第6章:莊子居第267章:回國慶功【二合一】第138章:六月中旬第355章:返回魏國【二合一】第348章:馳援郯城【二合一】第76章:趙王雍第155章:沙丘事變(三)【二合一】第308章:攻勢暫止【二合一】第372章:出兵函谷【二合一】第28章:六個月第158章:各方事態(二)【二合一】第116章:夜襲(二)第36章:想守護的溫馨第34章:兩年後第334章:秦魏聯合【二合一】第169章:蒙仲與廉頗(七)【二合一】第247章:戰場立信(二)【二合一】第242章:對攻之戰【二合一】第59章:猛士(二)第45章:宮筵(二)第62章:拜訪孟子第399章:秦軍後撤第350章:再見樂毅【二合一】第146章:勸說【二合一】第2章:蒙仲第118章:夜襲(四)第347章:抽暇故里【二合一】第309章:陽關現況【二合一】第258章:逐漸形成的羅網【二合一】第139章:薛公田文第137章:傍晚第373章:正面強攻【二合一】第53章:墨者與井闌(二)第414章:初議第316章:赴約(二)【二合一】第305章:違和【二合一】第195章:蒙仲與田章【二合一】第267章:回國慶功【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