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熊文燦的困局

經過這半年來,熊文燦暫時放下了刑天軍的事情,掉頭集中所有力量,親自坐鎮湖廣河南各地,指揮諸軍對張獻忠以及各路在河南湖廣一帶活動的賊軍的圍剿,已經可以說是初見成效,在增兵贈餉之後,各地官軍實力都有所增強,特別是湖廣大將左良玉,先前在熊文燦就任之初,並不怎麼看得起熊文燦,也不怎麼聽從熊文燦的調度,可是幾個月前,崇禎帝得知了左良玉的表現之後,親自下旨痛斥了左良玉一番,又賜給了熊文燦一柄尚方寶劍,準熊文燦可以對地方不聽調遣的文武官員先斬後奏,於是左良玉才老實了許多,變得聽話了很多,現如今在湖廣一帶,就拉起了五萬多人的兵馬,而且比起以前,也聽命了許多,這段時間對於張獻忠、劉國能等人的進剿甚是賣力。

而張獻忠等賊軍,近半年來,在他的極力進剿之下,是漸現頹勢,開始逐漸的被壓縮在了湖廣境內,而熊文燦在請示了楊嗣昌之後,認爲對於他們這些賊軍的進剿,應該剿撫相結合,近期他剛剛派人說動了劉國能,劉國能已經答應向他投降,而張獻忠也被趕到了寶康一帶,躲入到了神農架的山中,眼看是隻要再用把力,連張獻忠也很可能被他剿撫了,現在突然間刑天軍發力,實在是讓他有些陷入到兩難的境地之中。

如果他現在立即將手頭的兵力都調往洛陽救援的話,那麼對於現在剛剛取得的局面,肯定無疑是等於白乾了,張獻忠鐵定馬上便會又躍出房山和寶康一帶,立即復振起來,到時候如果想要再將他壓縮在這種境地之中,恐怕就真的難了。

另外除了張獻忠之外,還有數路賊軍眼下也被逼得已經到了絕路上了,一旦現在他撤身收手去對付刑天軍,那麼這半年來所有的努力,都等於是付之東流了!

如何應對這種情況,讓熊文燦頓時有點兩下爲難了起來,洛陽不救不成,可是張獻忠這夥賊軍不剿也照樣要落罪在他身上,如何能既保證眼下局面不失控又能救援洛陽呢?這件事讓熊文燦頗爲頭疼,於是他立即召集手下幕僚們商議這件事。

而他手下的幕僚們也都對此事有點一籌莫展,商議了半天也沒有拿出一個行得通的辦法來,倒是後來商議來商議去,有人提出來可以先調開封的駐軍先行一步奔洛陽,幫助洛陽守軍協防,拖延刑天軍的攻勢,爭取一點時間,另外讓熊文燦速速聯絡洪承疇和孫傳庭,從陝西調兵,走潼關打通前往洛陽的道路,克復澠池縣,如此一來,洛陽便可以解危爲安。

等到熊文燦這邊把張獻忠等賊解決了之後,再從湖廣調兵前往,再加上山西那邊的兵馬還有山東的兵馬,務求一擊之下,將這支刑天軍給滅在豫西山中。

對於幕僚最終提出的這個辦法,熊文燦倒是覺得可行,於是當下不再耽擱,立即便派人傳他的手諭,飛馬前往開封,着令開封副將陳永福立即率領開封兵急速趕往洛陽,和洛陽守軍合兵一處,聽從馮一俊的調遣,鎮守住洛陽城。

同時爲了防範刑天軍東侵,可以傳令山東巡撫顏繼祖,調山東兵馬兩萬人進入河南,保護開封以及歸德府等地,確保運河一線不被刑天軍侵擾,隨時可以應援洛陽城。

調江北副將黃得功率領一哨人馬速速入豫,限其十日內馳援汝州,擋住刑天軍在南面對洛陽的威脅,同時調集光州一哨人馬移防寶丰,對賊軍側翼形成威脅。

同時熊文燦又立即親筆修書一封,派人飛馬送入陝西那邊交給洪承疇,請洪承疇和孫傳庭調集部分陝兵出潼關,攻打澠池縣,只要克復澠池,便可以威脅到刑天軍側翼,足以確保短時間之內刑天軍不敢對洛陽妄動。

就此調派一番之後,熊文燦覺得事情應該可以應付了,最不濟也可以確保洛陽不失,而他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被堵在寶康一帶的張獻忠等路義軍身上,打算不管怎麼樣,也要先收拾掉張獻忠這夥賊軍。

果不其然刑天軍剛剛一動不久,躲入寶康一帶的張獻忠便開始有了動靜,張獻忠在十月初十率部突然躍出寶康、房山一帶,進兵至谷城,打算渡江北上。

張獻忠的行動馬上便被坐鎮襄陽的熊文燦察覺,隨即派左良玉率部迎擊張獻忠,將其堵在江南使其不能再次北渡,到這個時候,熊文燦已經相信,張獻忠和肖天健之間肯定會有聯繫,否則的話,兩方不會配合這麼默契,張獻忠剛剛陷入困境,蟄伏不動的刑天軍便對洛陽一帶大肆興兵,而張獻忠又在這個時候,兵至谷城,想要渡江北上,如果一旦讓張獻忠和肖天健合兵一處的話,這就麻煩大了,他熊文燦這半年來好不容易纔經營出來的局面就等於是付之東流了。

所以熊文燦嚴令左良玉和陳洪範兩員大將日夜督軍攔擊張獻忠,隨即在十月十三,兩軍在谷城以南的南河鎮一帶遭遇,展開了一場廝殺。

張獻忠也算是豁出去了,親自提馬上陣,率部和羅良玉以及陳洪範等路官軍廝殺,何乃張獻忠這段時間在江南江北一帶屢遭敗仗,躲入寶康和房山一帶之後,又嚴重缺乏糧草,以至於兵將皆無力酣戰,結果是落得一場大敗,最後被官軍堵在了谷城縣一帶,最終卻沒有能渡河北上,再進入南陽,再加上熊文燦親自在襄陽坐鎮,各路官軍不敢懈怠,堵在江北,讓張獻忠無法渡江。

而劉國能此時終於堅持不住,在唐河接受了熊文燦的要求,就地宣佈投降官府,熊文燦聞之大喜過望,當即授劉國能爲守備,令其率部併入到左良玉麾下聽命於左良玉的調遣。

說來劉國能其實也不是沒努力過,如果劉國能在兩個月之前,能和張獻忠合兵一處的話,不但官軍拿他沒有辦法,就連張獻忠這一次也不一定就會被熊文燦逼到這種地步。

何乃張獻忠性格囂張習慣了,在南下渡江之後,他曾經和劉國能爲了搶地盤,部下之間發生不少的齷齪,以至於後來劉國能對張獻忠頗爲忌憚,總覺得一旦他和張獻忠合兵一處的話,張獻忠肯定要吞併掉他,甚至於會暗中除掉他,所以便始終不肯和張獻忠兵合一處,單獨渡江北上,結果在熊文燦的指揮下,連戰連敗,以至於被逼得是走投無路,最終只得選擇率領麾下近兩萬部衆,乾脆投降了朝廷,被熊文燦收編到了左良玉麾下聽命。

劉國能的投降,對於熊文燦來說,無疑是一場大功,同時對於活動在湖廣和河南一帶的各路義軍來說,卻是一種不小的打擊。

這個時候不單單是張獻忠陷入了困境,連帶着羅汝才這會兒日子也不好過,他先是在山西大敗逃回陝西,北上榆林接着被逐出南下商洛,進而不久便又被孫傳庭派兵從商洛攆了出來,走西峽奔入鄖陽,本來數萬從衆,到了這會兒只剩下不到一萬人馬,而且多爲弱兵,到了鄖陽之後,接着便又被官軍伏擊,逼得羅汝才狼奔豕突的朝北逃去。

本來熊文燦這一次以爲可以將羅汝才也趁機剿滅抑或是招撫,可是動作稍微慢了一點,卻最終還是讓羅汝才趁隙逃出了包圍圈,有心想要再派人去追,可是這個時候卻又收到洛陽的消息,說汝州僅僅幾天時間,便被刑天軍攻克,汝州守備何子綱力戰身死,知州趙天賜被俘降賊。

此消息頓時令熊文燦再一次大吃了一驚,本來他雖然已經知道刑天軍攻打汝州,但是這半年來,汝州兵力增加不少,現在應該起碼有三四千駐軍,雖然不見得能在城外野戰擊敗賊軍,但是起碼守城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在他的印象之中,賊軍往往是攻城手段很是匱乏,只能採取蟻附攀城的辦法,很多時候攻城是攻不下的,而刑天軍雖然要比一般的賊軍厲害許多,但是估摸着攻城上也不見得就多厲害,汝州再不濟,起碼也能堅持個半個月甚至一個月,輕鬆可以撐到黃得功率部趕至,接汝州之圍,可是沒成想他這邊剛安排好救兵,那邊汝州便已經丟了,如果刑天軍真的有這麼厲害的話,那麼洛陽城還真就有危險了!

於是熊文燦不敢再耽擱下去,下令暫時放過追擊羅汝才,再派人速傳他的命令,令黃得功日夜兼程,轉道直接趕往洛陽城,增強洛陽的守備力量,嚴防刑天軍在攻克汝州之後,便立即進攻洛陽,最好是黃得功能在汝州,牽制住刑天軍,使其無法北上攻擊洛陽最好。

而他這邊則立即派人前往谷城縣,說服張獻忠,最好是讓張獻忠速速投順朝廷,只要解決了張獻忠,那麼他便有更多的兵力投入到對刑天軍的進剿上了!

第74章 通州會戰1第201章 虎大威之敗第67章 崇禎困局第176章 貴客第86章 高闖駕到第124章 報復第55章 僥倖第122章 糊塗勝利第96章 石井村之困第158章 窮追敗寇第73章 以殺立威第160章 河西村前哨戰2第80章 進展神速2第9章 怒屠潰兵第65章 下場第150章 金銀開道各取所需第29章 轉變第96章 縱虎第59章 火藥困局第173章 國子監太學院第209章 險象環生第119章 世事難料第134章 暫時歇兵第102章 王家禎的抉擇第29章 轉變第52章 石橋攻防戰2第129章 向東是大海第13章 單刀赴會2第187章 向南第38章 留髮不留頭第119章 世事難料第194章 令人意外的戰況第185章 還師豫西第60章 石橋攻防戰、震怒第132章 屋檐之下唯有低頭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80章 進展神速2第16章 屎尿事件第221章 定淮門第124章 屠殺第187章 兵發洛陽第144章 首尾兩端第113章 鄉兵隊第218章 美洲第188章 進展順利第112章 毒計第166章 示弱第12章 斷然拒絕第132章 底定武昌第145章 十年賭約第187章 兵發洛陽第141章 戰爭之神的咆哮第173章 憋屈之極第62章 標槍逞威第44章 標槍第72章 得勝還師第7章 捨命救主第34章 閹臣高起潛第95章 認賭服輸第23章 奇襲第169章 攻營第148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53章 新式鳥銃第75章 直逼襄陽第4章 糧荒第162章 山西息兵第137章 司法第167章 求援第157章 襲破潞安第9章 怒屠潰兵第94章 以漢制漢第18章 擴編第182章 不算勸降第110章 降將第61章 君子一言第77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40章 殺雞儆猴2第195章 破南陽第189章 建奴的困境第35章 多爾袞的圈套第33章 不相爲謀第19章 千金馬骨第92章 出關決戰第14章 切磋第73章 複雜心情第7章 大意第196章 只有死韃子纔是好韃子第63章 城門2第237章 大閱兵4第113章 烏龍第39章 蒙古八旗第217章 皇長子第130章 雄兵攻城第17章 共同的敵人第48章 前途未卜第194章 令人意外的戰況第161章 死耗到底第39章 奴酋的爭論第192章 光復錦州第41章 激戰山海關
第74章 通州會戰1第201章 虎大威之敗第67章 崇禎困局第176章 貴客第86章 高闖駕到第124章 報復第55章 僥倖第122章 糊塗勝利第96章 石井村之困第158章 窮追敗寇第73章 以殺立威第160章 河西村前哨戰2第80章 進展神速2第9章 怒屠潰兵第65章 下場第150章 金銀開道各取所需第29章 轉變第96章 縱虎第59章 火藥困局第173章 國子監太學院第209章 險象環生第119章 世事難料第134章 暫時歇兵第102章 王家禎的抉擇第29章 轉變第52章 石橋攻防戰2第129章 向東是大海第13章 單刀赴會2第187章 向南第38章 留髮不留頭第119章 世事難料第194章 令人意外的戰況第185章 還師豫西第60章 石橋攻防戰、震怒第132章 屋檐之下唯有低頭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80章 進展神速2第16章 屎尿事件第221章 定淮門第124章 屠殺第187章 兵發洛陽第144章 首尾兩端第113章 鄉兵隊第218章 美洲第188章 進展順利第112章 毒計第166章 示弱第12章 斷然拒絕第132章 底定武昌第145章 十年賭約第187章 兵發洛陽第141章 戰爭之神的咆哮第173章 憋屈之極第62章 標槍逞威第44章 標槍第72章 得勝還師第7章 捨命救主第34章 閹臣高起潛第95章 認賭服輸第23章 奇襲第169章 攻營第148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53章 新式鳥銃第75章 直逼襄陽第4章 糧荒第162章 山西息兵第137章 司法第167章 求援第157章 襲破潞安第9章 怒屠潰兵第94章 以漢制漢第18章 擴編第182章 不算勸降第110章 降將第61章 君子一言第77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40章 殺雞儆猴2第195章 破南陽第189章 建奴的困境第35章 多爾袞的圈套第33章 不相爲謀第19章 千金馬骨第92章 出關決戰第14章 切磋第73章 複雜心情第7章 大意第196章 只有死韃子纔是好韃子第63章 城門2第237章 大閱兵4第113章 烏龍第39章 蒙古八旗第217章 皇長子第130章 雄兵攻城第17章 共同的敵人第48章 前途未卜第194章 令人意外的戰況第161章 死耗到底第39章 奴酋的爭論第192章 光復錦州第41章 激戰山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