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肖天健得知了羅立和劉寶的消息之後,頓時便哈哈大笑了起來,羅立和劉寶這一仗打的真是可謂漂亮到了極點,本來他只想他們二人能拖住伊川的這路官軍,爲他爭取奪取汝陽縣也就可以了,但是沒想到這倆傢伙乾的比他要求的還要漂亮的多,居然以輕師幹翻了這五千官軍,幾乎將歸德府派來的這路官軍全部吃掉,繳獲的器甲糧秣不計其數,更是就地俘虜了近三千官軍。

而這三千餘官兵被俘之後,許多人都願意投誠刑天軍,以後跟着刑天軍幹,反正他們以前給朝廷當兵,兵餉時常短缺,要麼乾脆就沒有,吃的也是跟豬食一般,還要動不動就被當官的打罵甚至虐殺,現如今他們看到刑天軍這麼厲害,乾脆就倒戈跟了刑天軍做事,於是這一下肖天健手中便又多了兩千兵馬。

而且好在這些降兵多少都接受過訓練,跟了刑天軍之後,不用太費力,便能很快的將他們轉化成可用的戰鬥力,這麼一來,肖天健便沒有了兵力短缺的問題。

在肖天健拿下汝陽縣之後的短短二十多天時間,刑天軍便橫掃了汝陽、伊川、嵩縣三個縣,當地的官軍不是望風而逃,便是就地倒戈投降了刑天軍,嵩縣的當官的棄城而逃,伊川縣也在羅立和劉寶的率部猛攻之下,被刑天軍攻克,守軍最終也棄械投降了刑天軍。

這麼一來,刑天軍便在豫西一帶聲勢更加大振了起來,但是對於官府來說,這實在就不能讓他們安心了。

熊文燦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兩廣卸任,來到了南京,走馬接任了五省總督的位置,可是等着他的局面卻讓熊文燦非常頭疼。

河南現在除了以肖天健爲首的刑天軍在豫西一帶不斷的擴張地盤,同時八大王張獻忠也在豫南一帶縱橫來往,不斷的進行攻掠,先是攻打光州不克,接着便轉向攻克了正陽,大掠之後再次南下直逼隨州。

另外還有闖塌天劉國能率部在荊襄一帶四處活動,蠍子塊拓養坤於年後也渡過長江,再次進入江北,再一次威脅到了鳳陽。

而陝西那邊李自成和孫傳庭的兵馬在漢中一帶廝殺,崇禎九年底兵勢大陣,居然和陝西方面的官軍打了個不相上下,孫傳庭幾次派兵進剿,可以說都無功而返,在李自成那裡沒有討到多大的便宜。

曹操羅汝才更是率部進入山西南部,在山西南部解州周邊活動的非常頻繁,幾次甚至進逼到解州城外,山西方面也在全力對其進行圍剿,幾次大戰也沒有能將羅汝纔給拿下。

這樣的局面讓熊文燦頭大如鬥,可是既然來了,熊文燦也只能踏踏實實的想辦法來對付眼下的局面,要不然的話,他知道當今聖上的脾氣,這腦袋能不能保住,都是件說不定的事情。

熊文燦在到任之後,梳理了一下當下的局面之後,第一個目標便選定了刑天軍這個罪魁禍首,這一次挑動中原局勢的首犯,通過梳理之後,熊文燦敏銳的發現正是肖天健這個人,如果不是肖天健去年年底突然間渡河南下,進入到河南境內攻打永寧縣的話,那麼估計也不會引得張獻忠、劉國能、拓養坤等諸路變民軍出四川陝西再次進入湖廣、河南、江北等地爲禍,而且在他剛剛到任的同時,便收到了刑天軍連克汝陽縣、伊川縣、嵩縣三縣的消息,看一下地圖,他便看出來,刑天軍行事作風和其它各路變民軍不同之處。

爲此他專門派人蒐羅了有關刑天軍的各種消息,從收回來的消息中他得知肖天健這個人起於陝西,具體籍貫不詳,沒有人說得清他到底是什麼地方出身,以前到底是幹什麼的,但是此人最早是在陝西汧陽起事,後來追隨李自成和高迎祥戰於隴州。

但是不知何故,此人在隴州之戰以後突然間率部離開了高迎祥和李自成所部,再次出現的時候,便已經出現在了千里之外的山西境內,在陽城縣紮下了腳跟。

刑天軍在陽城立足之後,不斷的擴張實力,先是控制住了陽城全境,接着翻過大山取下了垣曲縣,進而進犯沁水、澤州,山西官方不斷的派兵對其進行剿撫,結果是打一仗敗一仗,刑天軍的勢力就擴大一次,最後就連洪承疇派出陝西大將左光先、賀人龍入晉配合山西的官軍對其進剿,最終以絕對優勢的兵力,都落得了一個大敗而歸的下場,現在看看山西的情況,這刑天軍幾乎是控制住了整個山西的東南部,澤州和周邊數縣盡數落在了刑天軍的控制之中。

現如今這個姓肖的賊酋,不但不知滿足,反倒忽然間又率部南下進入河南,頓時便挑動了當下的亂局,使得本來已經大部被擠壓到陝西四川的各路變民軍又開始蠢蠢欲動了起來,也使得河南剛剛有點安穩的局面再一次陷入到了混亂之中。

所以和其他人不同的是,熊文燦到任之後,比任何人都重視起了刑天軍,在他看來,如果想要穩住河南的局面,就必須要先解決刑天軍這個大麻煩,最最起碼的也要先將刑天軍從河南趕出去,趕回山西那邊,再謀求集中力量徹底幹掉他們。

而且他對於刑天軍這一次沒有敢給予半點的輕視,從刑天軍歷次和官軍交手的情況來看,刑天軍幾乎是全部獲勝,山西那邊先連敗左光先、賀人龍、許定國等四萬大軍,接着入河南先是連克澠池、永寧兩縣,接着大敗在河南剿匪的祖寬麾下的關寧鐵騎,進而又在伊川縣境內將歸德府劉儒明所部五千官軍打了個全軍盡沒。

這樣一支軍隊的戰鬥力,熊文燦是不敢有半點輕視之心的,於是在熊文燦到任之後,當即便立即親自安排河南對刑天軍的剿撫之事,當即下令,從開封府調參將陳永福率四千開封兵,令其在三月初十之前,兵至汝州。

調陳駐於舞陽一帶的祖大樂率部前往魯山縣匯合祖寬所部,以祖大樂爲首,集關寧軍三千,同樣進駐汝州。

調洛陽參將馬如天,率部三千至宜陽縣和王紹禹合兵一處,使得宜陽縣的官軍數量達到七千人。

調南陽副將馮春率兵四千,出南召匯合汝寧府一部,共六千人馬進逼汝陽。

而這些兵馬的調動,熊文燦則交給了王家禎負責,令王家禎代河南巡撫陳必謙,專司負責河南剿撫事宜,令其前往汝州坐鎮,居中調度,務求這一次將刑天軍打垮抑或是趕回山西那邊去。

除此之外,他還派人快馬加鞭趕至京城,面見楊嗣昌,將他的計劃報知楊嗣昌,請楊嗣昌想辦法爲河南用兵籌集糧餉,增調兵將入河南配合他進行剿撫。

當然在安排對付刑天軍的同時,他也沒有忘記對付正在荊襄一帶活動的闖塌天劉國能和正在湖廣河南交界一帶活動的張獻忠所部,同時調派湖廣大將左良玉、史可法等,共數萬兵馬,對他們進行圍剿。

總之熊文燦不管怎麼說,還算是比較能幹的一個人,剛一到任,便乾的是熱火朝天,對於這個新到任的五省總督,奉調的各路人馬還是頗爲忌憚的,畢竟熊文燦乃是時下正在朝中極爲受寵的楊嗣昌親自舉薦,受到了楊嗣昌的力挺,而時下在朝中已經結黨把持大權多年的溫體仁失勢,被貶回家榮養,朝中楊嗣昌的風頭一時無人能及,崇禎對楊嗣昌可以說是極爲信任。

在這樣的風頭之下,熊文燦行事也自然方便了許多,而各地的文臣武將們,也都一直在觀望着朝中的風向,現在楊嗣昌上位,扶上來了個熊文燦,熊文燦要調動他們剿匪,他們如何敢不聽命,所以這個面子自然是要賣給熊文燦的,更何況這一次調動的兵馬數量衆多,而刑天軍雖然厲害,但是這次動用這麼多的兵馬,去對其進行圍剿,諸軍也都覺得是有點把握的,於是乎熊文燦的命令一下,各地的官軍便都開始行動了起來,紛紛整備兵馬,籌措糧餉,開始奉命開始朝着各自的的目標開去。

王家禎卸了五省總督的擔子,但是好歹沒有被直接罷黜逮起來問罪,朝廷繼續留用他專司負責河南境內的剿撫事宜,現如今又受命前往汝州坐鎮指揮這次對刑天軍的圍剿,王家禎也知道這已經是他最後翻身的機會了,如果這一次動用這麼多兵力,還不能解決掉刑天軍的話,那麼他的仕途也就算是到頭了。

所以王家禎這一次也不敢有些許大意,振作了精神,立即便離開了南京,在家丁們的護衛下,日夜兼程趕向了汝州,開始了這一次對刑天軍的圍剿之戰。

但是這會兒的肖天健卻終於等到了他覬覦已久的一個客人,在他取下汝陽之後的沒幾天時間裡,一個他曾經派出的近衛帶着滿臉的笑容,從魯山趕到了汝陽,向肖天健稟報了一個好消息。

第100章 逆襲2第191章 虛實不定第92章 炮襲第143章 糾結的鄭芝龍第14章 落腳之地第47章 爾虞我詐第30章 公審大會第30章 公審大會第4章 分兵而動第45章 靜觀其變第54章 肉盾第10章 清點第30章 各懷心思第3章 不堪回首第22章 直面交鋒第56章 不分敵我第158章 撞破情愫2第195章 當頭棒喝第132章 脅迫投誠第122章 三段擊第21章 臨陣脫逃者殺第152章 訓誡第63章 奏捷第236章 大閱兵3第42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124章 報復第113章 又生一計第91章 殺奴第21章 服軟告饒第194章 作戰沙盤第151章 展示武力第150章 家人佳人第190章 追責第131章 愧對家人第106章 兵臨城下第46章 兩強之戰1第168章 再議遷都第67章 紛雜局勢第18章 義無反顧第126章 劍鋒再露第154章 納妾第61章 陷阱第42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50章 兩強之戰6第71章 拋車第26章 贈美第199章 改制第77章 再戰大石橋第210章 殖民主義的發端第10章 靈機一動第43章 去意第98章 入甕第48章 盧象升之憂第158章 鬥智第110章 降將第11章 夜襲第205章 奇兵第126章 無毒不丈夫第60章 石橋攻防戰、震怒第85章 初會牛金星第55章 改進意見第118章 出發第70章 大舉報復第2章 兵至韓城第53章 石橋攻防戰3第84章 熬硝製藥第6章 交易第12章 夜襲2第16章 糾結第67章 紛雜局勢第213章 降下帷幕第137章 司法第103章 慶捷第110章 賭約第90章 巡邏隊第192章 光復錦州第31章 攻關受挫第182章 不算勸降第181章 夜訪第101章 山海關之役8第39章 再下一城第8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38章 人才第119章 官道口決死戰2第47章 盧象升的無奈第120章 如山推進第184章 杞縣會戰2第118章 出發第166章 吳三桂第84章 熬硝製藥第43章 京觀第161章 不識時務者第110章 紫禁城第111章 殺俘第75章 是否君子第164章 強攻敵營2第213章 降下帷幕第133章 朝議2第34章 騎兵逆襲第34章 隴州之戰1
第100章 逆襲2第191章 虛實不定第92章 炮襲第143章 糾結的鄭芝龍第14章 落腳之地第47章 爾虞我詐第30章 公審大會第30章 公審大會第4章 分兵而動第45章 靜觀其變第54章 肉盾第10章 清點第30章 各懷心思第3章 不堪回首第22章 直面交鋒第56章 不分敵我第158章 撞破情愫2第195章 當頭棒喝第132章 脅迫投誠第122章 三段擊第21章 臨陣脫逃者殺第152章 訓誡第63章 奏捷第236章 大閱兵3第42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124章 報復第113章 又生一計第91章 殺奴第21章 服軟告饒第194章 作戰沙盤第151章 展示武力第150章 家人佳人第190章 追責第131章 愧對家人第106章 兵臨城下第46章 兩強之戰1第168章 再議遷都第67章 紛雜局勢第18章 義無反顧第126章 劍鋒再露第154章 納妾第61章 陷阱第42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50章 兩強之戰6第71章 拋車第26章 贈美第199章 改制第77章 再戰大石橋第210章 殖民主義的發端第10章 靈機一動第43章 去意第98章 入甕第48章 盧象升之憂第158章 鬥智第110章 降將第11章 夜襲第205章 奇兵第126章 無毒不丈夫第60章 石橋攻防戰、震怒第85章 初會牛金星第55章 改進意見第118章 出發第70章 大舉報復第2章 兵至韓城第53章 石橋攻防戰3第84章 熬硝製藥第6章 交易第12章 夜襲2第16章 糾結第67章 紛雜局勢第213章 降下帷幕第137章 司法第103章 慶捷第110章 賭約第90章 巡邏隊第192章 光復錦州第31章 攻關受挫第182章 不算勸降第181章 夜訪第101章 山海關之役8第39章 再下一城第8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38章 人才第119章 官道口決死戰2第47章 盧象升的無奈第120章 如山推進第184章 杞縣會戰2第118章 出發第166章 吳三桂第84章 熬硝製藥第43章 京觀第161章 不識時務者第110章 紫禁城第111章 殺俘第75章 是否君子第164章 強攻敵營2第213章 降下帷幕第133章 朝議2第34章 騎兵逆襲第34章 隴州之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