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狹路相逢

戰場就是一座融爐,把所有跟“自以爲是”沾邊的東西都踐踏碾碎。

北涼邊軍中除了極少數高層將領會使用標配以外的兵器,例如寧峨眉的長短雙戟,以及李陌蕃這座不能以常理看待的移動武庫,還有寥寥幾位擁有自己的槊,此外幾乎所有邊軍將士都不攜帶任何有沉重或者奇巧嫌疑的玩意兒。至於騎軍的對戰,絕對不像很多百姓想象中那種展開衝鋒撞在一起後,便減速停馬糾纏互砍,這種不堪入目的畫面能讓內行的騎將感到崩潰,那真是把寶貴騎軍當成步卒的暴殄天物了。實上就如江湖人切磋技擊的兩把兵器,一觸即散,然後尋找下一個戰機。

眼下這支以三千騎攆着七千羌騎跑的龍象軍,如果在先前那波跟柯扼部羌騎的衝鋒中沒能取得戰果,那就會在拉伸出一段間距後,王靈寶會轉頭觀察敵方騎軍的動向,來決定是以直接停馬掉頭還是緩速繞弧的方式來展開第二輪集體衝擊,假若第二波對撞仍然沒有分出清晰的勝負跡象,王靈寶就要依照己方騎兵的損傷,來選擇麾下哪一部應當放棄沉重鐵槍換上更爲輕便的涼刀,以及哪一部應當繼續使用鐵槍衝鋒或是輕弩齊射。戰事膠着的沙場上,一個微小優勢可以擴大優勢,但是一個漏洞卻足以葬送全軍。從“大將軍”徐驍到“將軍”陳芝豹,曾經在北涼鐵騎刻下最深刻烙印的兩個人,都堅信一點,徐家鐵騎真正強大的地方在於,有足夠的耐心和實力去等待敵方主動犯錯。

遇上如此無懈可擊的敵人,那羣羌騎無疑是倒了八輩子的血黴。

這支羌騎本以爲是狼入羊羣,不但可以在流州“飽餐”一頓,甚至有望在將來去富饒的中原大肆燒殺劫掠,所有騎兵都年復一年聽人說着中原的美好,那裡有數不盡的良田,白花花的銀子堆積成山,而且那裡的女子環肥燕瘦,最重要的是她們的肌膚比草原上風吹日曬的女子要好太多太多,摸上去就跟撫摸上等綢緞一般。可事實上是還未天黑,美夢就破碎了。

三千龍象騎殺得他們像是一條喪家犬。若非羌騎獨有的迅捷,在這種兵敗如山倒的潰逃中,以龍象騎兵極富效率的追殺下,根本堅持不不到半個時辰。

在先前衝鋒中被雪藏起來的涼弩,終於逐漸發揮出令人髮指的殺傷力。羌騎爲了追求最大程度的速度,連不熟悉的槍矛都主動捨棄,至於所披甲冑只是北莽尋常輕騎的標配,比起南朝那些大將軍麾下嫡系輕騎輕巧卻結實的昂貴戰甲,相差懸殊。要知道涼弩可是成功結合了歷史上秦弩奉弩兩大名弩優點的怪胎,組裝拆卸都極爲簡便,經過北涼兩代大匠良弓的改進,各種涼弩皆是擁有了幾近完美的平衡點。除了射速,大弩的射程、貫穿力和精準度都要勝出長弓,在無數場中原王朝跟北方遊牧的戰爭中,以步戰騎,踏弩牀弩可以發揮出巨大的威勢。

故而有人說,千百年來,中原王朝是用兩樣東西死死擋下了北方遊牧的馬蹄。

一樣是巍峨的城池,再就是勁弩。

這其中,對弩的使用,堪稱爐火純青的北涼若是自稱第二,無人膽敢自稱第一。

北莽南朝對北涼短弩的認知再熟悉不過,可謂深惡痛絕,南院大王黃宋濮曾經致力於大規模推廣類似的短弩,只是因爲各種複雜原因被多方阻撓,成效甚微。

戰馬腳力最佳騎術最上乘的那撥龍象騎軍負責阻截,滯緩羌騎的逃竄,不斷射出一支支弩箭,只要造成殺傷,不論羌騎生死都不去管,哪怕有羌騎墜馬,唾手可得的軍功也絕對不去多看一眼。一切都交由後邊並未持弩的袍澤去補上一矛刺死捅殺。

如此分工明確,自然異常狠辣血腥。

對這些狼狽羌騎來說,不幸中的萬幸就是那個一上來就丟擲黑虎玩耍的少年,經過初期的一通大開殺戒後,之後便重新上馬不再展開殺戮。

羌騎起先不是沒想過以鳥獸散的姿態往四處逃離,避免被龍象鐵騎一路銜尾追殺,只是纔出現這個苗頭,龍象騎軍在那名主將模樣的魁梧漢子指揮調度下,就立即有了應對之法,除去與羌騎糾纏不休的龍騎弩騎,兩千龍象槍騎迅速拉伸鋪開鋒線,然後猛然加速衝鋒,清一色舉起臂弩,差點就跟前方弩騎配合,形成一個口袋陣型一股腦兜住所有羌騎,等到羌騎放棄這個念頭,繼續簇擁在一起往北方瘋狂撤退,那些龍象騎兵又開始漸次放緩速度,在馬背上進行休整,這種相比弓弩射殺更爲隱蔽的戰力,更讓羌騎感到頭皮發麻脊脊骨生寒。

北方遊牧民族天生便是馬背上的民族,因爲生於憂患,所以不得不英勇善戰,但是天蒼蒼地茫茫天大地大的土壤,也養育出草原騎士那種深入骨髓的散漫不羈,他們可以做到悍不畏死,以奔雷不及掩耳之勢展開狂野的衝鋒,但是他們那種雜亂的鋒線落在中原用兵大家眼中,實在是不值一提,那種大聲嘶吼揮舞戰刀,甚至讓屁股擡離馬背的彪悍姿態,在紀律森嚴的北涼邊軍中都是必須磨掉的棱角,北涼騎軍最重整體性,從不推崇單槍匹馬一味單幹的陷陣英雄。

黃宋濮、柳珪和楊元贊能夠在北莽脫穎而出,與他們保存北莽自身優勢和汲取中原兵法精髓的同時、壓制北莽劣根性有重大關係。

今天三千龍象騎軍是師傅,羌騎是學生,老師教會了學生這個道理。

可惜學費太過高昂,得用命來換。

王靈寶在心中計算着羌騎的撤退速度,和南朝邊境線上的地勢以及駐軍分佈,以及另外兩支龍象騎軍的支援速度,考慮是不是乾脆一路殺入姑塞州,然後長途奔襲到柳珪那老傢伙的後頭,用鐵矛往這個南朝大將軍的屁股上狠狠捅一下,在北涼邊軍中,對什麼老南院大王黃宋濮或者是楊元贊都沒啥感覺,唯獨柳珪是人人都想砍下腦袋的,理由很簡單,北蠻子天天嚷着那句“柳珪可當半個徐驍”,王靈寶不能忍,整個北涼邊軍都不能忍!

王靈寶作爲身經百戰的邊關猛將,自然也有自己的心思,兩個念頭都不是什麼私心,一個是殺掉柳珪,再一個就是用自家的龍象鐵騎跟那兩支王帳重騎來一場酣暢大戰。

在蕩氣迴腸的戰爭史上,始終沒有出現真正意義上輕騎與重甲鐵騎的對決。哪怕是盛產戰馬並且馬政卓越的涼莽雙方,在二十來年的對峙中,同樣更多還是利用輕騎

的機動性去展開突襲和追殺。

在涼莽邊境這個未來註定會流血千里的恢弘戰場上,雙方擁有最優良的戰馬,最鋒利的戰刀,最驍勇的騎卒,加上最廣袤平坦的戰場,也許某天就會爆發出戰爭史上第一次重騎與重騎的巔峰對決。

北涼鐵騎中的鐵騎,除了老涼王的親軍大雪龍騎,接下來就是舊龍象軍中接近六千的重騎。

而大雪龍騎是北涼軍最關鍵的家底,輕易不會出動,所以王靈寶堅信自己極有希望讓整個天下見識見識什麼叫重騎之戰,以後百年千年,都會有人對此念念不忘。

都不會忘了有一支軍隊,叫北涼鐵騎。

王靈寶從沒有什麼爲國爲民的大義,對於北涼死守西北卻要被離陽朝廷百般算計,被中原百姓當成狼心狗肺的蠻子,他沒有怨氣?有,而且大了去了!

但是史書可以忘記他王靈寶這種死了便死了的小人物,唯獨不可以忘記大將軍一輩子的心血,北涼軍!

王靈寶突然看到主帥朝自己招了招手,快馬上前,徐龍象平靜說道:“你領兵追殺三十里,能殺多少是多少,然後返回青蒼城。”

王靈寶雖然滿腹狐疑,但依然沒有任何質疑。

然後這位龍象軍副將就看到少年露出一個罕見的猙獰笑容,躍至黑虎北上,一路狂奔,直接躍過了大隊羌騎,獨自往北而去。

難不成有落單的大魚在前頭?

王靈寶對戰功這種好東西當然是多多益善,要是能去姑塞州耀武揚威一番是更好,不過他也不是不知輕重的莽夫,所有八千羌騎加起來的戰功也比不上一個徐龍象。

能讓年輕主帥動心的人物,肯定不是易與之輩的小魚小蝦,王靈寶立即有了決定,喊來跟幾名校尉後沉聲下令道:“三十里內,做掉所有羌騎,漏掉幾騎,便抵去幾騎的軍功。如果功不夠抵罪,什麼下場,按照龍象軍的老規矩來,你們比我清楚。這趟三十里路程,准許你們放開了手腳隨便殺。”

夕陽西下。

比騎虎北衝的少年更北百餘里外的地方,兩人並未騎馬,幾乎是凌空飛渡,一路南下。

那位中年青衫劍客,懸佩有北莽朝第一名劍“定風波”。

風姿如劍仙。

而他身邊人物的身高讓人瞠目結舌,足有江南女子的兩個那麼高,並且渾身金黃色,面目肅穆,像是一尊降臨凡間的天庭神將。

他們身後又百里處,有一騎疾馳,騎士戴黑斗笠,籠罩於寬大黑袍之中,似乎有些怕見陽光。

他握着馬繮繩的手指一直在微微顫抖,不光是手指和胳膊如此,他整個人都是如此,嘴脣牙齒都不例外。

這就是借屍還魂必須付出的代價。

正因爲他付出了這種不見天日的慘痛代價才得以苟延殘喘,他比誰都更渴望讓姓徐的那對兄弟去死,而且務必死得比他更慘!

他確實已經死過了,而且還是某人活活撕裂的。

但是插柳可成蔭。

他一截柳。

已經靠着大秦王朝失傳已久的秘術死而復生。

第407章 豪賭第81章 待客隋斜谷第173章 兩份謀略兩顆頭顱,賀新涼第152章 上桌第214章 兩次兩年第31章 真武見我第169章 師妹氣死師兄第78章 雨停收春秋第61章 晚來天欲雪第85章 鯉魚躍龍門第167章 跟天下百姓要了一壺酒第162章 夢中斬龍第54章 白衣送行第188章 賭氣九十四章 武當桃符第147章 這世道不痛第44章 九十年意氣咄咄逼人第86章 霜殺百草(四)第16章 最好真好第30章 氣瘋天下人第16章 最好真好第四百零六章第160章 天下大亂第189章 離別第278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一)第204章 觀潮拋劍第49章 白日見鬼第118章 離陽失其鹿(下)第97章 到此一遊第123章 那一劍穿心第88章 上山入城進宮第85章 霜殺百草(三)第96章 一腳踏黃龍第34章 十分之爭,將死之人第119章 頭顱第64章 遊獵第42章 陰間換刀,陽間喝酒第47章 家門口坐田邊第52章 兩錠銀,買一春秋名將送一錚錚文臣第9章 小娘去不去番外第四章(等待更新)第129章 怎麼殺一品高手第16章 一人想贈劍春秋,一人折劍出江湖第77章 兄弟二人,北涼袍澤第23章 山上老道第378章 武當山上無宗師第158章 北涼飲盡兩杯綠蟻酒第286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九)第91章 吃紅薯第208章 有朋遠方來,豈能無禮第131章 最強手,扛天雷第48章 風雨來風流去劍氣近第49章 呵呵姑娘第159章 腳下有山河第45章 那山山楂,這湖蓮花(上)第32章 多事之冬第35章 神仙和凡人第119章 頭顱第104章 咫尺風雷(中)第154章 西遊第18章 揮手和彎腰第106章 他鄉遇故知第345章 一條廣陵江第190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九)第83章 最後一趟江湖第16章 呂祖遺言第87章 西蜀南詔,東西南北第154章 來世認酒窩第14章 來一壺北涼酒第68章 高手風範第121章 開門不見山第187章 江湖險惡啊第252章 日出東方第252章 日出東方第68章 打劫的第106章 男兒死盡時第228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下)第98章 燈籠第165章 百足之蟲,夫妻之間,強弩之末第20章 殺人賞雪第423章 中原宗師,慷慨而至,浩然而死!第80章 知道第103章 買秘笈送黃酒第123章 一刺第108章 大戰在即第92章 坐黿觀劍(下)第100章 父子並行第90章 山中相厭城外相歡第171章 葫蘆口築京觀第102章 扶搖而上第五六十章 西佛東魔白衣逐鹿第215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197章 風起西北隴上(上)第110章 問答第268章 領命第213章 此地起佛國,他處下大雨第90章 坐黿觀劍(上)第90章 逍遙遊第79章 北涼添槍第188章 賭氣
第407章 豪賭第81章 待客隋斜谷第173章 兩份謀略兩顆頭顱,賀新涼第152章 上桌第214章 兩次兩年第31章 真武見我第169章 師妹氣死師兄第78章 雨停收春秋第61章 晚來天欲雪第85章 鯉魚躍龍門第167章 跟天下百姓要了一壺酒第162章 夢中斬龍第54章 白衣送行第188章 賭氣九十四章 武當桃符第147章 這世道不痛第44章 九十年意氣咄咄逼人第86章 霜殺百草(四)第16章 最好真好第30章 氣瘋天下人第16章 最好真好第四百零六章第160章 天下大亂第189章 離別第278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一)第204章 觀潮拋劍第49章 白日見鬼第118章 離陽失其鹿(下)第97章 到此一遊第123章 那一劍穿心第88章 上山入城進宮第85章 霜殺百草(三)第96章 一腳踏黃龍第34章 十分之爭,將死之人第119章 頭顱第64章 遊獵第42章 陰間換刀,陽間喝酒第47章 家門口坐田邊第52章 兩錠銀,買一春秋名將送一錚錚文臣第9章 小娘去不去番外第四章(等待更新)第129章 怎麼殺一品高手第16章 一人想贈劍春秋,一人折劍出江湖第77章 兄弟二人,北涼袍澤第23章 山上老道第378章 武當山上無宗師第158章 北涼飲盡兩杯綠蟻酒第286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九)第91章 吃紅薯第208章 有朋遠方來,豈能無禮第131章 最強手,扛天雷第48章 風雨來風流去劍氣近第49章 呵呵姑娘第159章 腳下有山河第45章 那山山楂,這湖蓮花(上)第32章 多事之冬第35章 神仙和凡人第119章 頭顱第104章 咫尺風雷(中)第154章 西遊第18章 揮手和彎腰第106章 他鄉遇故知第345章 一條廣陵江第190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九)第83章 最後一趟江湖第16章 呂祖遺言第87章 西蜀南詔,東西南北第154章 來世認酒窩第14章 來一壺北涼酒第68章 高手風範第121章 開門不見山第187章 江湖險惡啊第252章 日出東方第252章 日出東方第68章 打劫的第106章 男兒死盡時第228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下)第98章 燈籠第165章 百足之蟲,夫妻之間,強弩之末第20章 殺人賞雪第423章 中原宗師,慷慨而至,浩然而死!第80章 知道第103章 買秘笈送黃酒第123章 一刺第108章 大戰在即第92章 坐黿觀劍(下)第100章 父子並行第90章 山中相厭城外相歡第171章 葫蘆口築京觀第102章 扶搖而上第五六十章 西佛東魔白衣逐鹿第215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197章 風起西北隴上(上)第110章 問答第268章 領命第213章 此地起佛國,他處下大雨第90章 坐黿觀劍(上)第90章 逍遙遊第79章 北涼添槍第188章 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