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驕兵南下

佑露關外的主將營帳,氣氛凝重而古怪,有盧氏親兵驛騎傳來一份緊急軍情,兵部侍郎盧升象坐在案後,不動聲色,手指在一塊兵符上輕輕撫摸。帳內將領校尉以步騎雙方分列,這些武將大多是盧侍郎從廣陵道帶去京城的班底,忠心和能力都毋庸置疑,既有春秋戰火薰陶出來的穩重老人,也有正值壯年銳意進取的才華武官,夾雜有幾名破格提拔起來的年輕都尉,年齡配置十分合理。一個被趕去當馬伕的心腹愛將火燒屁股衝進大帳,護帳親兵都沒有阻攔,盧升象連眼皮子沒有挑一下,只是低頭看着那張好不容易從戶部抽調出來的老舊地圖,說來可笑,顧廬保持多年的兵部,竟然找不到一份讓盧升象滿意的京畿南部輿圖,兩遼邊線倒是可以輕鬆找出幾百張來。

一身馬騷味的郭東風瞪了幾眼幸災樂禍的同齡人,大大咧咧質問道:“將軍,那楊慎杏是吃錯了藥不成,怎的就自作主張地率先向南倉促推進,他就那麼有把握一口氣闖過玉芳關、過沁水津渡、繼而拿下廣陵道北地首屈一指的重鎮櫆囂?他這麼一衝,置我們兩軍於何地?將軍,你說說看,咱們是眼睜睜看着他帶着一幫紈絝子弟去送死,還是陪着他們一起玩火?他孃的,四萬兵馬,那可是薊南軍最後的家底子了啊,一過沁水津渡,在到達櫆囂鎮之前,那裡自古便是四戰之地的青秧盆地,如今咱們對廣陵道那邊的兵馬調動全是兩眼抹黑,這老頭兒何來的信心孤軍深入!這西楚再不濟事,總能擠出八九千可戰騎兵吧?萬一櫆囂鎮守將是詐降,堂堂安國大將軍,給這等拙劣的誘敵之策打得灰頭土臉,到時候背黑鍋的還不是將軍你?!”

盧升象頭也不擡,平靜道:“首先,可以確認,櫆囂守將韓蓬萊不是詐降。其次,四萬薊南精銳老卒,補給完善,安國大將軍行軍佈陣長於步步爲營,就算對上八九千騎軍,只要沒有重騎突襲,未必會輸。最後,西楚餘孽能否在櫆囂青秧一線投入近萬騎軍,誰都不敢肯定。因爲地理限制,西楚一向步戰於西,騎戰於東。當然,碰上瘋子,就誰都不好說了。”

郭東風硬着脖子說道:“可兵部的既定方略,是先讓屯兵滑臺的淮南王趙英與駐紮蒿鰲湖的靖安王趙珣,同時展開攻勢。不論他們成敗與否,接下來也該是廣陵王趙毅登臺,哪裡輪得到他楊慎杏?!”

盧升象怒斥道:“藩王名諱也是你可以直呼的?滾回去餵你的馬!”

郭東風縮了縮脖子,乖乖退出營帳,很快就又掀起帳簾探出腦袋,好奇問道:“將軍,敢問那主帥曹長卿與周鬆裴弘治等老人,如今分別身處何地?”

盧升象繼續盯着地圖,倒是一個出自廣陵春雪樓的壯年將領輕聲笑道:“曹長卿親自盯着廣陵軍,周鬆和裴弘治都沒有臨近北線,一人守淮一人守江。”

郭東風哦了一聲,轉身離去,自言自語道:“看來是西楚終究不是大楚了,再沒有與敵戰於國境之外的魄力。”

等郭東風這傢伙走遠,盧升象擡頭望向一名略顯鶴立雞羣的文衫老者,問道:“廣陵道北線的馬匹流動,趙勾那邊可有抓到蛛絲馬跡?”

老人無奈道:“難啊。這還沒開戰,朝廷這邊的諜子就死了四十幾個,加上先前反水的二十多人,將軍,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啊。”

盧升象嗯了一聲,擺擺手示意所有人都退下,這位領銜大將軍的兵部侍郎瞥了眼那份軍報,上頭倒是大致闡述了些出兵南下的理由,措辭華美,行文講究,文采斐然撲面而來,自然不會是楊慎杏這個大老粗能寫出來的東西,盧升象用屁股想都知道是出自某位熟讀兵書的王公子弟手筆,“京畿之南雖是‘天下中州’,‘霸業之石’,卻固不可受,必須守於境外,南唐亡國之因不可不察。”

盧升象輕聲道:“紙上談兵,幹你孃的。”

————

祥符元年秋,處暑。暑氣盡,天轉涼。

總算有些秋高氣爽的意味了,這讓那些夏中時節匆忙入伍的近千新卒如釋重負,病懨懨的神色一掃而空,頓時龍精虎猛了幾分。尤其是當大軍南渡沁水津之時,這些大多騎乘高頭駿馬的年輕人都顧不得渡河陣型,紛紛披戴上鮮亮甲冑,在河北岸策馬奔馳,比拼騎術。其實在這些人剛剛入伍沒多久,很多人就生出了退回京城享福的念頭,因爲軍營實在是太臭味熏天了,簡直就是豬圈都不如,洗澡不易,先前盛夏時分,讓這些膏粱子弟親身領教了滿身跳蚤的厲害。這與他們心目中兩軍對壘斬旗殺敵的美好初衷相去甚遠,若非家中長輩好說歹說,同時不斷通過關係送去大量違禁物品,才讓這些公候將相的子孫後代們臭着臉捏着鼻子,繼續留在了老將楊慎杏軍中遭罪。這生長在天子腳下的千餘“關係戶”,幾乎人人攜帶親衛扈從,這就讓安國大將軍麾下憑空多出了三千“精騎”,當大軍南下之時,十幾位頭面人物的公子哥世家子就去跟楊慎杏請命,要做先鋒。老將軍笑着說了一大堆藉口,並且信誓旦旦說這三千騎是他的殺手鐗,好刀要用在刀刃上。

身材魁梧不見老態的楊慎杏單手按刀站在南岸,身邊跟隨父親戎馬二十餘載的嫡長子楊虎臣一臉苦澀,看着那些策馬揚鞭的年輕人,輕聲道:“爹,也不知道是哪個後生說的,大軍渡河之時謹防敵襲,因此他們要幫忙遊騎護駕。這幫孩子,就不知道斥候探報一事嗎?如此一來,除了擾亂陣型耽誤渡河,可沒有半點用處啊。竟然還有那個關內侯的次子,問我能否在兩軍大戰之時,準他單挑敵方大將,這算個什麼事啊,也不知道是看了哪本狗屁不通的演義小說。再有,貞亭伯的長子,提出異議,說我們每日行軍五十里,太過滯緩,還用上烏龜爬的比方,說春秋戰事中,那些輕騎一日一夜三百里都是常有的事。唉,實在沒法跟他們講道理。爹,他們這三千騎,看着氣勢雄壯,其實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啊。”

白髮蒼蒼的楊慎杏極富威勢,教訓道:“我心中有數!虎臣,你以後切不可流露出半點不滿。”

楊虎臣苦笑不言語。

楊慎杏斂了斂刻板面容,語重心長說道:“東線有顧劍棠主持軍政,西線有北涼那姓徐的年輕人扛着,這兩人都不好打交道,世道太平,實打實的軍功何其不易?西楚餘孽造反,橫空生出一條南線,這樣的機會,是爹拼着大半輩子積攢下來的老臉不要,硬搶到手的。北岸那些年輕人論交情輩分,大半數的孩子都要喊你一聲叔叔伯伯,可這些崽兒,別聽他們嘴上喊人熱絡殷勤,最是性情涼薄,難伺候啊。你切不可好心辦壞事,導致咱們送給了他們軍功,還讓他們不領情,不念咱們楊家的好。”

楊虎臣沉悶點了點頭。

楊慎杏拍了拍這個寄予厚望的兒子肩膀,笑道:“不說其它,如果不是這些年輕人父輩的運作打點,咱們可弄不來那些五千匹好馬,薊南老卒向來只以步戰著稱,這回我那孫兒可是過足了騎將的癮頭。而且這個孫子,比你圓滑多了,已經跟許多原本並不熟絡的京城子弟都開始稱兄道弟,這是天大的好事。”

楊虎臣終於有些笑臉。

楊慎杏輕聲感慨道:“虎久在籠中,難免要收起爪子的,也不是誰都可以離開籠子。你瞧瞧姑幕許氏的龍驤將軍許拱,就錯過了這趟千載難逢的時機。現在你雖說還比他低一個品秩,但以後就難說了。”

楊虎臣點了點頭。

楊慎杏摘下佩刀,轉身指了指南方,“爹瞧得上眼的西楚老古董們,像裴閥的裴弘治,還有周鬆和朱寅良,據密報都還被牽制滯留在廣陵道中南部,曹長卿更是要與趙毅對峙,咱們只要一鼓作氣打到櫆囂軍鎮,搶到手頭功,就算穩操勝券,之後是進是退,朝廷都能有很大的迴旋餘地。至於兵部的非議,敵得過北岸那些公侯子弟兵身後衆多廟堂大佬的唾沫?至於盧升象就算了,一個春雪樓出身的兵部侍郎,不足一提。唯一的小變數就是青秧盆地那邊,是否會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膽,前來阻截。”

楊虎臣笑了笑,“來了纔好,文奇那孩子正憋着口氣,咱們楊家以後不靠我,得靠他這位儒將。”

楊慎杏點頭後,突然譏笑道:“曹長卿就是儒將,可惜命不好。”

————

廣陵北線重鎮,櫆囂。

先反離陽再反西楚的守將韓蓬萊暴斃,腦袋被割下後,擱在那張價值連城的紫檀書案之上。

跟他一起死的,除了心腹嫡系,還有趙勾六名資深諜子和一個江湖門派三百餘口。

剛剛成爲這座將軍府新主人的,是一名俊逸公子哥,在廣陵道上素有風流雅名,昔日春秋十大豪閥之一的裴氏嫡長孫,裴穗。

裴穗讓人拿走那顆死不瞑目的頭顱,有條不紊地開始接手軍鎮事務,完全沒有新近鳩佔鵲巢後的生疏,對於此地軍務嫺熟至極。

裴穗握緊筆桿子,沉聲道:“就看謝西陲你的了。咱們這一仗,可是整個天下人都在盯着,四萬薊南老卒,務必要都吃掉!”

第177章 平起平坐,狼顧中原第107章 揮手第97章 登船的跳船的都可惡第343章 面北背南第95章 狗刨江湖第159章 腳下有山河第261章 回涼州第314章 收屍第166章 風起鳳飛,柳環賣花聲第22章 家狗姓趙野狗姓徐,姓趙又如何?第425章 讓你終是求不得第115章 家賊第71章 三十萬碑第397章 手摘天雷返人間第145章 驚蟄第289章 中原和北涼第269章 樓外日頭正暖第167章 亭中三言兩語定江湖第9章 戰馬暱稱,鐵鏽叮咚第73章 金戈鐵馬入夢來第169章 我在陸地觀滄海第355章 不願老此江湖第69章 江山代有新人換舊人第145章 活水第84章 大王第172章 幾人不思徐第116章 北涼織造第214章 兩次兩年第315章 一樁娃娃親第161章 鎮靈歌第26章 公主何苦爲難公主第338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五)第91章 知了第38章 我以黑劍殺白雪第198章 鄧太阿彈指有六第1章 小二上酒第138章 一燈籠蝶第277章 北涼一聲聲不答應第292章 你在哪裡,我在這裡第26章 人情世故秤上放番外第七章第152章 一院六人第163章 春秋是塊田,田邊有老農第362章 磨刀第64章 好第126章 水落石出的密信第197章 新人牽驢入城,舊人乘劍入海第106章 他鄉遇故知第150章 別我回第34章 老匹夫的一步第152章 一院六人第157章 親家,出京,賺虧第222章 北涼四戰(四)第318章 滿甲營已滿甲第78章 大涼龍雀美人鼓第131章 最強手,扛天雷第108章 雙雙入城第289章 中原和北涼第143章 亭中談心第365章 四籤皆中第103章 買秘笈送黃酒第26章 公主何苦爲難公主第65章 三碗再三碗第79章 北涼添槍第55章 一劍便是百萬師第144章 睡了第111章 天無雪第305章 春雨已至秋風將起第121章 坐井觀天第一第84章 霜殺百草(二)第138章 兩百歲說百年江湖第114章 暗流第26章 公主何苦爲難公主第42章 陰間換刀,陽間喝酒第8章 搶人第236章 百無一用是(下)第118章 離陽失其鹿(下)第4章 天下第二第三第75章 必死之地必死之人第270章 君只見獨不見第192章 慢慢來第342章 風雨如晦,既見君子第260章 事了拂衣(下)第133章 大真人齊玄幀第165章 事後黃三甲第85章 戾氣第132章 換刀換馬第420章 蒼天在上第98章 去襄樊第146章 古謠第101章 幾百頂貂帽第149章 亭前青衣第380章 北涼悲涼第168章 娃娃親第225章 北涼四戰(七)第106章 疼第139章 一青繡鞋第133章 登樓
第177章 平起平坐,狼顧中原第107章 揮手第97章 登船的跳船的都可惡第343章 面北背南第95章 狗刨江湖第159章 腳下有山河第261章 回涼州第314章 收屍第166章 風起鳳飛,柳環賣花聲第22章 家狗姓趙野狗姓徐,姓趙又如何?第425章 讓你終是求不得第115章 家賊第71章 三十萬碑第397章 手摘天雷返人間第145章 驚蟄第289章 中原和北涼第269章 樓外日頭正暖第167章 亭中三言兩語定江湖第9章 戰馬暱稱,鐵鏽叮咚第73章 金戈鐵馬入夢來第169章 我在陸地觀滄海第355章 不願老此江湖第69章 江山代有新人換舊人第145章 活水第84章 大王第172章 幾人不思徐第116章 北涼織造第214章 兩次兩年第315章 一樁娃娃親第161章 鎮靈歌第26章 公主何苦爲難公主第338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五)第91章 知了第38章 我以黑劍殺白雪第198章 鄧太阿彈指有六第1章 小二上酒第138章 一燈籠蝶第277章 北涼一聲聲不答應第292章 你在哪裡,我在這裡第26章 人情世故秤上放番外第七章第152章 一院六人第163章 春秋是塊田,田邊有老農第362章 磨刀第64章 好第126章 水落石出的密信第197章 新人牽驢入城,舊人乘劍入海第106章 他鄉遇故知第150章 別我回第34章 老匹夫的一步第152章 一院六人第157章 親家,出京,賺虧第222章 北涼四戰(四)第318章 滿甲營已滿甲第78章 大涼龍雀美人鼓第131章 最強手,扛天雷第108章 雙雙入城第289章 中原和北涼第143章 亭中談心第365章 四籤皆中第103章 買秘笈送黃酒第26章 公主何苦爲難公主第65章 三碗再三碗第79章 北涼添槍第55章 一劍便是百萬師第144章 睡了第111章 天無雪第305章 春雨已至秋風將起第121章 坐井觀天第一第84章 霜殺百草(二)第138章 兩百歲說百年江湖第114章 暗流第26章 公主何苦爲難公主第42章 陰間換刀,陽間喝酒第8章 搶人第236章 百無一用是(下)第118章 離陽失其鹿(下)第4章 天下第二第三第75章 必死之地必死之人第270章 君只見獨不見第192章 慢慢來第342章 風雨如晦,既見君子第260章 事了拂衣(下)第133章 大真人齊玄幀第165章 事後黃三甲第85章 戾氣第132章 換刀換馬第420章 蒼天在上第98章 去襄樊第146章 古謠第101章 幾百頂貂帽第149章 亭前青衣第380章 北涼悲涼第168章 娃娃親第225章 北涼四戰(七)第106章 疼第139章 一青繡鞋第133章 登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