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

“不知道阮艦長覺得,出現這種異常神秘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那名記者顯然不準備輕易放過阮英俊,不過對於後者來說,只要對方能把關注點從剛剛的事件上轉移到其它地方,別的都好說。

所以,他也只能硬着頭皮給出自己的回答:

“具體的原因,我想還是應該交給科學家來研究,但如果從我一個老海員的角度判斷,很有可能是周圍存在一個強大且混亂的磁場,所以磁羅經纔會受到干擾,同時強磁場也會對電磁波信號產生影響,GPS導航給出的錯誤數據應該也就是這樣出現的……”

說話間,阮英俊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說的這些內容。

不過從對面幾個人沉浸其中的表現來看,他們可能是真信了……

當然,信了是好事,可以省去不少麻煩。

在一番信口胡謅結束之後,有些口乾舌燥的阮英俊又補充了一句:

“另外,各位,茲事體大,關於剛纔這段時間發生的神秘事件,希望各位在報道時注意內容選擇,把重點集中在出航之前就預定好的內容即可。”

像他這樣的小魚小蝦,如此直白地對報道內容提出要求,如果擱在其它時候,只會起到反效果。

媒體嘛,你越不想讓他們報道的,他們越想報道。

但阮英俊剛纔畢竟已經做足了鋪墊,如今虛張聲勢起來,還真就把對方給唬住了。

對面的記者嘴脣微微顫動,看了看旁邊仍然顯示着明顯異常數據的GPS定位系統,以及時不時無規則旋轉一下的磁羅經,似乎是想到了有關百慕大三角的神秘恐怖傳說,臉色微白地點了點頭。

另外一邊,華夏方面顯然不可能知道,這次尋常的設備測試已經在諸多巧合以及人爲要素下,被對面定義成了神秘學事件。

並且在未來還會成爲一系列其它事件的導火索,甚至衍生出不少文學作品。

此時,他們只是簡單地判斷出——

對方慫了。

其實這個判斷倒也沒錯。

畢竟阮英俊從一開始就想着要慫回去。

後來只是在爲這個行爲進行合理化鋪墊而已。

於是,燃料已經快要達到極限的兩架飛機自然很快返航,而黃石號則又遠遠懸在範五老號後面跟了幾個小時。

直到當天入夜,確定對方並無再次返回的意圖之後,才掉頭離開。

而當這段故事輾轉周折,最後傳到常浩南耳朵裡的時候,已經是差不多兩個月以後了。

夏去秋來,第一臺被完整生產出來的渦扇10原型機B0101也已經結束了出廠之前的各項測試,被一架伊爾76運輸機運到了624所進行完整的臺架性能測試。

得益於體積更大的增壓貨艙,606所和黎明集團的測試人員也連同測試樣機一併飛到了624所。

至於常浩南……這段時間本來就在蓉城處理殲10的改進項目,距離涪城也就100公里路。

隨便打個飛的就過去了。

在機場的時間都比在天上的時間長。

也是在從涪城機場到624所的路上,他才從已經來到這裡快兩個月的徐洋口中聽到了這些測試過程中的小插曲。

只不過,雖然後者是當個樂子講的,但常浩南聽上去,就不完全是樂子了。

上次華夏和法國搞聯合反潛演習的時候,也是在完全巧合的情況下抓出來了一條蹲在海域邊緣準備偵查情報的水下小人。

雖然這兩次都看似運氣不錯,但是根據千蟑定律……

當你在屋裡發現一隻蟑螂的時候,那麼屋裡的陰暗面可能已經有一千隻蟑螂了。

換句話說,沒被發現的類似情況只會更多。

“保護海洋權益,還是任重道遠吶……”

……

當接機車隊到達624所的時候,兩位老熟人——院長李榮在以及總設計師姜甫和已經在設計樓門口等着了。

一番寒暄之後,後者面對着剛從車上下來,還拎着個鼓囊囊公文包的常浩南,上下打量了半晌,然後輕輕嘆了口氣:

“在今天之前,我做夢也沒想到過,竟然能有人在兩年內因爲三個不同的項目而到我們這來做測試……”

他的表情和語氣都十分複雜。

非要說的話,大概就是羨慕中混着一點不甘心的感覺。

畢竟從渦噴14,到渦扇9,再到如今的渦扇10。 常浩南的動作效率之快,姜甫和幾乎是全程看在眼裡。

關鍵是624所作爲渦輪院,本就肩負着航空發動機相關技術的預研工作。

結果別人做項目的速度比自己這邊做預研都快。

去年這會的時候,姜甫和纔剛把由R-79V-300渦扇發動機核心機衍生而來的推重比9一級大推從常規型號轉爲垂直起降型號,以避開渦扇10之鋒芒。

結果這才一年功夫,怎麼就開始臺架測試了?

就算渦扇10實際上是個已經立項過三次的“新”項目,但這也太離譜了吧?

而且,他最怕的事情是——

常浩南研究完渦扇10,會不會一轉再去搞垂直起降發動機?

姜甫和現在已經看明白了,眼前這個人一旦進入某個領域,那其他人基本上就沒什麼機會了。

但總不能下半輩子都躲着常浩南的項目走吧?

一方面,他身爲624所的總設計師,雖然承認技不如人,但總也有點尊嚴在的。

另一方面,正如古人所說。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光靠躲是躲不過的……

他腦子裡亂七八糟地想着這些事情,一時間竟然有點冷場。

好在旁邊的李榮在對此倒是沒什麼執念,當即用半開玩笑的語氣補充了一句:

“而且,還順便幫我們建設了一套完整的航空發動機測試標準體系。”

“我這個今年才當上院長的老頭子,可算是沾到光了……”

一番高情商發言,把剛剛稍微有點尷尬的氣氛給補充了回來。

“哪裡哪裡,都是航空工業系統的同志,沒必要分那麼細……”

常浩南也感覺到姜甫和的情緒好像有點波動,但這個時候也顧不上糾結這些。

畢竟十號工程的II類原型機還等着發動機用呢——

那個放大之後的機體,AL31FN可不太能推得動。

“常總,這段時間,我們在科學院計算所的協助下,按照您的要求,提前完成了對101號高空臺的升級。”

姜甫和雖然現在感覺很差,但還不至於因爲個人感情而耽誤正事:

“另外,B0101號原型機也已經在前天被送到我們這,只要您最後確認無誤,就可以開始測試了。”

實際上,這也是徐洋會出現在涪城這邊的原因。

她本來並沒有直接參與太行項目。

但渦扇10因爲在設計時就考慮了使用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FADEC),所以相比老型號,在測試內容和測試方法上區別很大,再加上對於華夏來說堪稱驚天地泣鬼神的14噸理論推力,以至於需要對SB101高空臺進行操控邏輯和臺架結構的改進才能完成測試。

至於爲什麼第一臺原型機是叫B0101……

因爲渦扇10的基準型號其實是給殲10準備的單髮型,也就是常浩南之前在611所講PPT時候所展示出的性能,反而渦預計裝在殲11上面那個,纔是衍生出來的減推型號——

經過601所和蘇霍伊公司的技術人員計算,發現以目前狀態殲11的機體設計,把海平面推力拉高到2*13.2噸之後,進一步提升所帶來的的邊際收益將會很小。

不如轉化成更高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尤其對於如今還沒怎麼玩明白第三代戰鬥機和第三代渦扇發動機,卻馬上就可能要開始接觸三代半飛機和發動機的華夏空軍來說。

能多省點心總是好的。

只是由於空軍裝備命名規則在中途發生變化,才導致基準型叫做渦扇10B,而減推型叫渦扇10A。

常浩南擡起手腕看了看時間。

距離晚飯還早。

“走,我們去高空臺那邊,看看測試工作的準備情況!”

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482章 諮詢一下常總的意見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459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674章 夢想集團,不太對勁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285.第285章 區域防空,不能再拖了第702章 警衛九局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第83章 趕赴閻良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第702章 警衛九局215.第215章 在適航壁壘上開一個口子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第485章 跟羅羅談判!你們英國人也有今天?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37章 殲7E總設計師的震驚289.第289章 我原以爲他是來輔佐我的(日萬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143章 新型護衛艦(下)391.第391章 殲教9,和多場模擬器TORCH Mul第188章 媽都認不出來的米格21改(二合一)第718章 新裝備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616章 軍工系統也想打翻身仗!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第730章 左右互搏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285.第285章 區域防空,不能再拖了第40章 好好聽講!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283.第283章 溜了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第559章 圍獵海上自衛隊!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7章 方案敲定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744章 航母夢的起點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強!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190章 波斯雄貓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93章 塞翁失馬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174章 工藝問題317.第317章 巧合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764章 去京城,看閱兵!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655章 準備跨國挖人!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230.第230章 “973”計劃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
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482章 諮詢一下常總的意見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459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674章 夢想集團,不太對勁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285.第285章 區域防空,不能再拖了第702章 警衛九局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第83章 趕赴閻良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第702章 警衛九局215.第215章 在適航壁壘上開一個口子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第485章 跟羅羅談判!你們英國人也有今天?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37章 殲7E總設計師的震驚289.第289章 我原以爲他是來輔佐我的(日萬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143章 新型護衛艦(下)391.第391章 殲教9,和多場模擬器TORCH Mul第188章 媽都認不出來的米格21改(二合一)第718章 新裝備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616章 軍工系統也想打翻身仗!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第730章 左右互搏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285.第285章 區域防空,不能再拖了第40章 好好聽講!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283.第283章 溜了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第559章 圍獵海上自衛隊!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7章 方案敲定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744章 航母夢的起點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強!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190章 波斯雄貓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93章 塞翁失馬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174章 工藝問題317.第317章 巧合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764章 去京城,看閱兵!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655章 準備跨國挖人!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230.第230章 “973”計劃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