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

在國家已經把航空產業作爲重點發展領域的大背景下,飛機出口,自然是個大事。

尤其蘇丹空軍一次性購買的12架飛機,以及對應的各類彈藥等消耗品,總價值超過1.5億美元。

儘管是以石油開採權合同款項抵扣的形式進行交易,但不管怎麼說,少花就是多賺。

放在九十年代末的大背景下,總歸是一大筆錢。

因此,這架在首飛時都沒怎麼引起波瀾的飛機,卻在試飛中途得到了一番像樣的媒體宣傳。

當然,宣傳的重點除了殲教9這個型號本身之外,還有積極開展自救,解決經營困難的貴航工業。

原本,在汽車產業走入下坡路之後,他們已經很難繼續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了。

僅僅每年幾架殲教7的訂單,根本不夠養活這樣龐大的一個企業。

同時,對於馬上也要面臨改制的航空工業總公司來說,爲了一個跟殲7高度相似的型號而專門保留一家二級企業,同樣是完全不划算的買賣。

所以,貴航工業的命運本來已經有些風雨飄搖。

而生在美國的姜勝鎮靠着自己廣泛的人脈關係,在其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實際上,早在80年代初,韓國就已經和諾斯羅普公司簽約,在國內建立了一條F5戰鬥機的生產線。

不過哪怕在當時,這種型號的飛機也早已經落伍。

但對於給出F16的生產線,通用動力和洛克希德馬丁還是比較有顧慮的。

進入90年代後,隨着經濟和工業水平的發展,航空製造業自然而然地進入了韓國人的視野。

也算是給了同樣處在困頓之中的一些老國企些許希望。

以拖待變,總歸比企業直接關門要好。

而殲教9這個型號的成功,哪怕做不到妙手回春,至少也能續上一命。

但是姜勝鎮的情況卻比較特殊。

在他的斡旋之下,三星航空於1994年完成了對總裝線的引進,開始生產KF16戰鬥機。

而一些心思比較活絡的,已經在聯繫貴航方面,準備看看能不能派人去取經了。

三星航空工業部門負責人鄭宇錫正在陪同工業部長姜勝鎮考察KF16戰鬥機總裝線。

總歸是有了點指望。

並不甘心的韓國人很快盯上了更先進的F16戰鬥機。

對於如今的三星來說,區區一個部長當然算不得什麼重要人物。

……

而且,受到這番報道鼓舞的,甚至還不只是國內的企業……

畢竟,只要稍微多動動腦子就不難想到。

韓國,慶尚南道,泗川市。

貴航過去十來年的自救都沒什麼起色,如今突然鹹魚翻身,必定有什麼獨門辦法。

儘管其中有不少確實已經落後時代,終歸難以避免倒閉的結局,但也並不乏只是不適應市場環境,或者單純就是遭到擠兌的企業。

甚至比華夏生產殲11更早。

這麼一號人物,可以說間接掌控着整個韓國航空工業的命脈,三星自然還是要尊重一下的。

“目前,KF16戰鬥機已經下線了總計42架,預計在2000年結束之前總計可以生產120架,到最後一個批次時,將會有78%的零部件由我們韓國自行生產。”

鄭宇錫一邊介紹,一邊帶着姜勝鎮走過正在對飛機進行最後總裝步驟的工位。

“那麼,進入21世紀之後,你們對這條生產線有什麼後續規劃?”

韓國空軍的規模終究有限,不可能裝備太多飛機,而美國人顯然也不可能允許他們獨自出口F16,所以生產完當時合同規定的數量之後,這個工廠就會面臨失去業務的風險。

這是姜勝鎮不願意看到的。

“KF16的生產結束之後,我們計劃把這裡轉產和洛克希德馬丁合作研發的新型教練機。”

“那個‘金鷹’項目?”

姜勝鎮雖然人脈很廣,但其實並不懂航空,對於這些項目也只是瞭解個大概:

“我記得已經進行5年了吧,進度怎麼樣了?”

“這個麼……” 說起這個話題,鄭宇錫的臉色有些僵硬:

“我們發現之前制訂的方案有些過於保守,所以正在對方案進行重新評估。”

顯然,進度並不是很令人樂觀。

這種時候,就需要考驗他的畫餅功底了。

果然那,姜勝鎮皺了皺眉:

“重新評估?”

“也就是說,之前的設計方案都要作廢?”

鄭宇錫點了點頭:

“最初的設計方案,是參考英國的鷹100教練機,但是性能完全不能滿足最初計劃的戰鬥教練型的要求。”

“所以我們乾脆計劃,把整個方案推倒重來,借鑑F16的技術,開發一種和第三代戰鬥機性能水平接近的高級教練機,面向21世紀的國際市場。”

“當然,這需要洛馬和通用動力方面和我們進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這也是三星航空專程邀請姜勝鎮來參觀的原因。

需要他進一步遊說,以獲得美國方面的支持。

“借鑑F16的技術……”

儘管姜勝鎮並不太懂這兩種方案之間到具體有什麼差別,但也能聽出來,三星航空希望能搞出一種更先進的型號,而且計劃不僅僅裝備韓國空軍,還要出口到其他國家:

“這樣的話,在定位上會不會和F16產生衝突?”

出口歸出口,但是跟美國企業搶市場是事情,姜勝鎮是決然不敢做的。

最初之所以把型號確定爲一種亞音速的中級教練型號,就是爲了避免這一點。

“不會。”

鄭宇錫當然也不蠢,明白對方在擔心什麼:

“新飛機會比F16更小、也更便宜,主要面向負擔不起標準三代戰鬥機的第三世界國家,既可以擔任教練機,也可以承擔一定的作戰任務。”

話雖如此,姜勝鎮還是有些猶豫。

對於他來說,重點在於圍繞航空產業的那些從業人員能夠提供大量選票。

只要生產線能維持下去,就能在權力層維持足夠的地位。

至於具體造什麼,反而不太重要。

更先進的型號確實能帶來更高的潛在效益,但相應地也會帶來風險。

萬一研發受阻,在KF16停產後長時間無法實現轉產,那麼整個產業的規模都可能收縮,他的地位也很難保證。

見到姜勝鎮並不回話,鄭宇錫繼續拋出重磅籌碼:

“這個路線其實已經在華夏那邊得到了驗證,最近一段時間,他們的航空產業宣傳報刊都集中在一種類似的型號上面。”

後者說着從口袋裡掏出一份報紙。

歲數大點的韓國人,多少都能看懂些中文。

所以他們在對華信息蒐集方面要便利得多。

姜勝鎮從小在美國長大,倒是沒這個條件,但那上面印着的一架飛機總能看見。

乍一看上去,有點像F16和F18的結合體。

“根據這上面的報道,已經有一個非洲客戶採購了12架,華夏本國空軍則計劃購買更多。”

鄭宇錫知道對方不懂中文,因此簡單翻譯了一下上面的核心內容,然後才繼續道:

“華夏之前能生產的飛機,也就是改進型的米格21,和被他們叫做殲8的放大版米格21,而我們從三年前開始,就能夠自行生產第三代的KF16戰鬥機,在製造水平方面要強得多。”

“現在,既然他們能造出這樣一機多用的超音速高級教練機,而我們還有通用動力和洛克希德馬丁在設計上的協助,完全沒道理造不出來!”

應該說,鄭宇錫是懂激將法的。

從80年代開始,韓國總體上進入了一個自信心極度爆棚的時代。

當然,再怎麼爆棚,跟美國比劃的膽量那肯定是沒有的。

所以他們重點的比較對象就是日本和華夏。

具體到航空製造業這方面,考慮到前者在十幾年前就得到授權組裝重型的F15J戰鬥機,所以總的來說……

也沒有膽量。

但是面對後者,韓國人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日本我比不過,難道我還比不過你個五常?

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第776章 不會真有戰忽局吧?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第21章 技術報國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704章 意外收穫第591章 連升兩級的戰鬥英雄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271.第271章 獵殺獵人,殲轟電7(日萬)第535章 轉發式衛星定位干擾第99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689章 一架F117,不夠第670章 不準有中文!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736章 挑戰NS方程的第15步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766章 觀禮臺上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687章 歐元,崩了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363.第363章 你說的這個思路,是我提出來的234.第234章 干擾吊艙,逆向工程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第414章 走馬上任的常總設計師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712章 戰後結算第61章 那就試飛一下吧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99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648章 這麼好的平臺,光拿來對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215.第215章 在適航壁壘上開一個口子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670章 不準有中文!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325.第325章 圖334客機和霹靂12空空導彈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618章 軟殺傷自衛反制系統(SKSPCS)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568章 在你們找上華夏人之前,我們就已經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336.第336章 電磁干擾,噩夢重演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58章 項目進展第414章 走馬上任的常總設計師234.第234章 干擾吊艙,逆向工程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82章 發動機故障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93章 塞翁失馬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
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第776章 不會真有戰忽局吧?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第21章 技術報國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704章 意外收穫第591章 連升兩級的戰鬥英雄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271.第271章 獵殺獵人,殲轟電7(日萬)第535章 轉發式衛星定位干擾第99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689章 一架F117,不夠第670章 不準有中文!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736章 挑戰NS方程的第15步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766章 觀禮臺上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687章 歐元,崩了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363.第363章 你說的這個思路,是我提出來的234.第234章 干擾吊艙,逆向工程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第414章 走馬上任的常總設計師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712章 戰後結算第61章 那就試飛一下吧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99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648章 這麼好的平臺,光拿來對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215.第215章 在適航壁壘上開一個口子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670章 不準有中文!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325.第325章 圖334客機和霹靂12空空導彈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618章 軟殺傷自衛反制系統(SKSPCS)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568章 在你們找上華夏人之前,我們就已經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336.第336章 電磁干擾,噩夢重演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58章 項目進展第414章 走馬上任的常總設計師234.第234章 干擾吊艙,逆向工程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82章 發動機故障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93章 塞翁失馬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