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

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些建議很合理吧?

接下來的十幾天時間,對於常浩南來說屬於一段難得的輕鬆日子。

除了正式獲得973項目專家組成員和精工計劃總顧問這兩個帶編制且有待遇的帽子以外,唯一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那本他和劉洪波合作編著的教材已經完成校對,交付出版社印刷了。

不過這倒也不需要常浩南做什麼,因此他這段時間除了每天安撫因爲臨近高考而焦慮不安的妹妹常佳瑤之外,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撰寫有關下半年項目的建議報告——

沒錯,90年代這會,高考是在7月初進行的,一直到2003年才改到後來人們熟悉的6月初。

至於下半年建議報告中的主要內容有兩個。

一是與十號工程和十一號工程同步,正式開始對渦扇10“太行”發動機開展總體設計。

儘管第三代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立項幾乎和渦噴14差不多,但後者還可以依託一些參考而磕磕絆絆地推進下去,前者就完全屬於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了。

總之到現在差不多十年過去,雖然也做過幾版設計,但都屬於在紙面上看着就不太靠譜的程度。

航空工業和606所自然也知道自家的水平,所以此前一直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難度更低的渦噴14上面,少數撲在渦扇10上面的成員也是以進行技術預研和跟蹤前沿研究爲主。

好在也沒花出去多少錢,不算虧。

而如今,606所的工程師們在過去一年對於渦噴14的改進完善過程中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和數據,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相比十年前也有了長足進步,再加上常浩南自己的能力相比一年之前也不可同日而語,已經可以說具備了正式開始對渦扇10發動機進行研製的基礎。

另一方面,我國一輕一重兩種第三代戰鬥機的進度都超過預期,殲10已經完成地面發動機啓動測試,下半年基本確定能夠首飛,兩架由112廠進行總裝的殲11戰鬥機原本預計年末完工下線,但從目前的進度來看,大概可以提前三到四個月。

雖然目前看來AL31F/FN並沒有遭到斷供的可能,但留裡卡-禮炮方面也一直拒絕轉讓發動機技術,國產三代機的核心動力長期依賴國外總不是個辦法。

因此無論從條件上還是需求上,搞新一代渦扇發動機,勢在必行!

在第一份報告的最後,他還列出了一些相關的關鍵技術。

比如全三維數字化協同設計和數值仿真、新一代主動冷卻技術、單晶材料開發和鑄造、高溫合金……

嗯……

不列不知道,一列全是問題。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關關難過關關過吧。

好在這些東西並不全都需要常浩南親力親爲來解決。

寫到這裡,常浩南突然想起了今天上午看到的那封徵求意見函。

“以軍用和民用分一集團和二集團雖然比上輩子的情況合理了一點,但是合理的不多……”

他停住筆,開始思考跟航空產業改革有關的問題。

如果要把航發真正重視起來,倒不如一步到位,直接把華夏航空發動機集團提前拆分出來,專門負責航空動力的研發和製造。

這也是常浩南重生以前的航空系統,也是國外主流航空工業強國所採用的辦法。

畢竟飛機設計和航發設計本來就有不小區別,常浩南能無縫切換是因爲他開了掛,不代表其它從業人員也需要這麼幹。

“後面還是可以完善一下這個思路……” 常浩南從桌邊扯過一張便箋紙,把這個想法寫在了上面,然後繼續寫第二封建議書。

內容則是常浩南從過年那時候就開始考慮的重型模鍛壓機。

與之相關的基礎研究課題可以直接放在973計劃的框架之中,再把成果對接到精工計劃裡面。

正好他一個人在兩邊都能說上話。

實際上,在十號工程1001號原型機的機體生產過程中,132廠就已經把過去華夏航空工業常用的自由鍛壓工藝改爲了模鍛壓工藝。

殲11的機體隔框目前還是由俄方提供,不過之前在三座門的慶功會上,601所就已經表示,他們和蘇霍伊方面確定了將原來的拼焊法換成模鍛壓的改進思路,這樣可以縮短不少生產工時,還可以給原本超重的機體減輕一些重量。

但殲10這個最大起飛重量20噸的身板對於國內現有三萬噸模鍛壓機來說基本就是極限,無論是殲11,還是未來的國產客機,亦或是火車上那位金桂提到的700MW水電機組,顯然都需要更大體量的型號。

由於這些東西都已經在常浩南腦子裡面轉了無數個來回,因此他的思路倒是一直如同泉涌,一直到參照上面一封的格式準備寫關鍵技術的時候,才終於卡住了。

重型模鍛壓機直接涉及到的第一個需求,就是那個多物理場仿真建模軟件。

不過這倒是還好,只要把投資拉到,弄個初版出來用不了太長時間。

關鍵是常浩南手邊的資料不夠。

根據之前金桂的說法,青華大學在大約十年前曾經研發過一款6.8萬噸的重型模鍛壓機。

如果要從儘快完成項目的角度來看,那麼以此爲基礎顯然要比從零開始快得多。

6.8萬噸雖然還算不上全球最大,但是就目前來看也絕對夠用。

能早幾年投產,這個誘惑顯然比一個頭銜要大得多。

再說前世那個8萬噸的也早晚會被造出來。

只是常浩南不清楚,那款模鍛壓機的設計完成度到底如何,又是採用了什麼樣的技術路線。

青華大學並不是國防科工委系統內的高校,常浩南目前和那邊唯一的交集就是之前有過一面之緣的魏永明,不過後者現在只是個碩士生,而且人應該還在盛京出差,恐怕幫不上什麼忙。

以他如今的頭銜,走官方途徑發函詢問倒是可以,只是速度太慢。

想到這裡,常浩南擰上手中鋼筆的蓋子,給杜義山打去了一個電話。

後者作爲資深院士,在青華總歸應該是有熟人的。

我在書評區開了個參與發帖贏起點幣的活動,雖然是蚊子腿但大家還是可以參與一下,目前看來沒幾個人,幾乎是點擊就送……

(本章完)

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409章 飛機出口還是要嚴抓宣傳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強!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第749章 拿捏土耳其的籌碼第86章 遠程偵察第642章 渦扇10,裝機!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65章 上架感言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426章 金陵法拉利研發中心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267.第267章 還是看看遠處的大飛機吧,家人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第86章 遠程偵察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325.第325章 圖334客機和霹靂12空空導彈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第466章 硬核狠人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195章 國際倒爺第61章 那就試飛一下吧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第761章 閱兵前夕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第10章 殲8大戰F22?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第761章 閱兵前夕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766章 觀禮臺上
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409章 飛機出口還是要嚴抓宣傳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強!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第749章 拿捏土耳其的籌碼第86章 遠程偵察第642章 渦扇10,裝機!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65章 上架感言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426章 金陵法拉利研發中心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267.第267章 還是看看遠處的大飛機吧,家人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第86章 遠程偵察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325.第325章 圖334客機和霹靂12空空導彈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第466章 硬核狠人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195章 國際倒爺第61章 那就試飛一下吧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第761章 閱兵前夕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第10章 殲8大戰F22?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第761章 閱兵前夕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766章 觀禮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