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快刀斬亂麻

衆人看向張安世。

朱棣顯然對張安世的異議頗有幾分興致,便道:“張卿有何高見?”

張安世道:“若是朝廷退讓,非但不會快速的穩住人心,反而會認爲,他們有了可以和朝廷討價還價的資本。眼下既然有人謀逆,那麼不妨立即調撥人馬,預備平叛。否則一旦大赦,那麼於許多觀望的人而言,必是認爲朝廷心生忌憚,那麼今日倘若因爲如此而大赦,那麼明日又遇其他的事,豈不是……又要大赦?所謂日拱一卒,到了那時,朝廷就退無可退了。”

張安世頓了頓,繼續道:“與其如此,不如採取霹靂手段,絕不使賊子得逞。”

張安世的話,顯然是很令朱棣動心的。

因爲朱棣本就是靠馬上得天下的人,靠武力去解決問題,本就是朱棣的路徑依賴。

不過朱棣也頗爲信任楊榮,深知楊榮之言,也有他的道理。

果然,楊榮道:“宋王所言,並非沒有道理,只是老夫所慮的是,賊子遍佈天下,朝廷若是調兵遣將,那麼不免可能左右支絀。敢問,現在福建布政使司反了,朝廷要調撥多少人馬,廣西布政使司也反了,又需調撥多少人馬?”

他在此故意停頓,繼續道:“兵馬開拔,需要多少糧草?糧草如何轉運?這麼多的糧草,經由這麼多的州縣,而這些州縣……亦已開始觀望,他們難道當真會真心實意支持朝廷平叛嗎?倘若此時……又有賊子,趁勢而起,突然襲擊我大明的糧餉,又當如何?”

“短短時間之內,就反了兩處,可見許多人,已是蠢蠢欲動,此時已走投無路,決心背水一戰了。因而,朝廷就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即是……天下至少會蜂擁而起二十甚至三十處地方叛軍和反賊,那麼朝廷需要多少人馬,又需要多少時日平叛?”

“退一萬步,朝廷的官軍一到,可這些叛軍,本就輾轉於本鄉本土,熟門熟路,官軍一至,他們便即刻潛藏大山之中,亦或勾結當地的士紳進行藏匿,那又當如何呢?官軍一直在那裡常駐嗎?平叛一久,必定要給當地的百姓帶來不便,而滋生了賊子,遭殃的也還是當地的百姓。陛下,這樣的叛賊,並非是來犯侵入我大明疆界的胡人與韃靼,更非是尋常的官軍譁變反叛,而是當地的士民,他們若是不斷的襲擾,且處處都烽煙四起,臣所擔心的,不只是百姓,而是疲於奔命的官軍,輾轉數千裡,時日一久,士氣必定受挫。”

楊榮隨即看向張安世道:“宋王殿下,抗賊與平叛是情形是不同的,模範營當然是精銳,所以一旦遭遇外敵,必能克敵制勝。可若是模範營的軍馬,輾轉數千裡之後,抵達了叛軍盤踞的地方,可當他們發現,他們所遭遇的叛賊,穿着的是尋常百姓的服色,甚至還有不少婦孺隨軍,那麼……他們還能做到殺伐果斷嗎?即便可以做到,可這樣的平叛時日一久之後,那麼……士卒們殺戮久了,他們的士氣又會如何?這些叛賊,絕不會選擇與官軍進行決戰,必是四處流竄,而這……又當如何應對?”

他長嘆了口氣,道:“陛下,臣所憂慮的,正是於此!當然,天下出了叛賊,當然要火速平叛纔好,這放在任何時候,都斷然不可姑息。可今日的時局,卻已朝廷眼下的處境不合,現在……各地的鐵路已在修建,一旦鐵路貫通,那麼……平叛就成了輕而易舉的事,哪裡出了叛賊,官軍便可立即乘坐着蒸汽機車朝發夕至,源源不斷的糧草,也可隨着鐵路進行供應。所以臣以爲,眼下可以大赦,大赦的目的,不是爲了妥協,而是爲朝廷爭取時間,只要爭取到天下各處的鐵路能夠大抵貫通,到了那時……再有這樣的謀逆,便可輕而易舉的破賊了。”

“反而是現在,不說其他,單說廣西、福建二地,俱都有十萬大山,道路崎嶇難行,糧食轉運困難,賊子隨時可以遠遁上山入海,這不但會因爲連綿的戰事,而使百姓受害,也會使朝廷增加大量的負擔,而一旦賊子若是不能迅速剿滅,使他們還可在大山之中流竄,天下其他各地若是紛紛響應,則局面就更加無法挽回了。還請陛下……以天下蒼生爲念,而非只逞一時之勇,朝廷等的起。”

他這一番話,令朱棣立即陷入了沉默。

以至於張安世都不做聲了。

楊榮擺出了實際的情況,模範營固然強大,可作爲客軍,在長途的跋涉之後,抵達了前線,可遭遇到的,極有可能是士人們裹挾的尋常百姓!且那裡道路崎嶇,多山,補給也是大難題,不只如此,就是對方熟悉地形,一旦遠遁,又是追擊的問題。

當然,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卻是……明明只要先穩住人心,將鐵路修好之後,那麼……眼下這些平叛的難題,都可迎刃而解。

所以才必須大赦,先將人安穩住,而後朝廷全心全意修建鐵路,等一切塵埃落定,哪怕秋後算賬,亦無不可。

朱棣揹着手,踱着步,臉上有着猶豫之色,而後猛地看向解縉,道:“解卿以爲如何?”

解縉道:“臣以爲,楊公乃謀國之言,當今之計,確實這樣對朝廷最爲有利。”

胡廣亦道:“臣附議。”

一直沉默的金幼孜,也道:“陛下,治大國如烹小鮮,一時的意氣算不得什麼,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又曰:九世之仇、猶可報也!對尋常人而言,自然要爭一日之長短,可對朝廷而言,區區數年光陰,又算的了什麼呢?眼下的情形,倒是楊公之言,最是穩妥,朝廷應該先將心思放在推行鐵路上,這纔是重中之重。”

朱棣揹着手,駐足,他又沉默了。

文淵閣幾乎是一面倒地選擇在了張安世的對立面,當然,朱棣深知,他們的話確實有道理。

即便是最血氣方剛時期的朱棣,只怕也會選擇隱忍。

只是……即便朱棣恢復了理智,卻也深知,理是這麼個理,可一想到,到了這個時候,自己竟還要選擇大赦,選擇對這些該死隱瞞了戶籍的贓官和豪紳們選擇妥協,這不由得令朱棣如鯁在喉,一時之間,竟不由得長嘆起來。

他忍不住幽幽地道:“楊卿之言雖不合朕心,卻是頗有道理,哎……”

即使是身爲皇帝,很多時候,也並不能隨心所欲。

在朱棣內心掙扎的時候,張安世卻是道:“陛下,臣卻以爲,楊公之言,固是老成謀國,卻有一處,頗有失算。”

朱棣看向張安世道:“說。”

張安世道:“臣在想,這些士人,到底有多得人心,竟能裹挾這麼多的百姓,楊公說的是,若是官軍四處輾轉,又需調撥大量的補給和軍需,如今鐵路尚未貫通,確實剿除起來,費時費力。更何況,一旦天下有許多賊子響應,那麼……朝廷必定焦頭爛額。那麼……臣以爲,何不如……臣只暫時需一支軍馬,即三五千模範營,便可火速平叛,陛下只需命臣爲此番平叛的將軍即可。”

朱棣詫異地看着張安世,道:“需要多少時日?”

“三個月之內……”張安世想了想道。

朱棣與楊榮等人彼此相顧,而後,朱棣倒是來了興趣。

楊榮固然說的有理。

可架不住張安世便宜啊。

一個任命,給幾千人,且能在三個月內平叛的話,那麼楊榮等人所言的所有困難,也就不存在了。

於是本是十分糾結的朱棣,頓時振奮精神,道:“三五千人……是否少了?畢竟是客軍,又是長途跋涉……若是賊子聞風而逃,只怕更加曠日持久……”

張安世則是從容地笑了笑道:“陛下……三五千人,足以。”

他表現出來的樣子,甚至看不出半點爲難。

話說到了這個份上,朱棣當即道:“若能平定這些賊子,便可使其他蠢蠢欲動的賊子再不敢滋生妄念,這對大明而言,實是天下的功勞,卿盡心去辦,若是功成,朕不吝賞賜。”

終於得到了朱棣的應允,張安世鬆口氣,立即道:“遵旨,請陛下容臣……火速去準備。”

朱棣頷首道:“且去,需要多少,隨時上奏。”

張安世再不遲疑,當即告辭出宮。

事情轉折得實在有些快,這一下子,反而令楊榮等人風中凌亂了。

這種事,架不住的就是內卷啊,你賣東西,說的口乾舌燥,好不容易讓買主相信你這東西如何難得,工藝多少費時費力,成本如何高昂,結果隔壁有人湊上來,來一句這貨我也有,一文錢你拿走。

楊榮在尷尬之餘,卻也不禁生出了好奇之心,其實細細思量,若是張安世當真能做到這些,那麼……他的擔憂,就確實是多餘了。

畢竟對亂臣賊子妥協,本就要朝廷付出代價的,若是能火速平叛,將損失降至最低,當然是再好不過了。

楊榮道:“陛下,宋王殿下之言……”

朱棣難得語重深長地道:“他的話,確實頗有幾分教人難以置信,三個月雖說不短,可……即便大軍開拔,抵達叛軍所在,未必三個月也能做到……不過……張卿這十數年來,屢立奇功,朕此時……倒是很想看看,他如何再建奇功了。”

解縉人等,也不免暗暗點頭。

其實朱棣這番話,也可以說是在場幾人的心聲了。他們與張安世打交道也不是一天半天了,在他們看來,張安世就屬於怪胎一類,已經不能用常理來猜度了。

倒是楊榮仍帶着幾分不放心道:“陛下,是否還是做好最壞的打算?一旦平叛曠日持久……那麼朝廷……”

朱棣想了想,顯得有些猶豫,最後道:“可以做準備,且看戰事進展,再行定奪吧!”

這算是最爲折中的辦法了,楊榮也不好再說什麼。

解縉人等自也沒有異議,紛紛道遵旨,便告退出去。

而此時,張安世卻馬不停蹄地回到了他的王府。

一到王府,卻一下子振奮了精神。

其實張安世也不喜歡卷的,只不過,當楊榮等人提出了大赦之後,沒有更好的辦法之下,令張安世不得不立一個軍令狀了。

倒不是張安世是殺人狂,非要平叛不可。

事實上,如果能平和地解決好問題,張安世是非常願意的。

可張安世卻是深知,朝廷做了一次妥協,可能就會有第二次,這等事……會形成路徑依賴。

這只不過是在惡性循環,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何況他也非常清楚,天下的地方官和豪紳,其實也在觀察朝廷的態度,張安世有極大的平叛把握,當然……願意選擇快刀斬亂麻的方式。

不多時,便有許多人紛紛來拜見。

朱勇、張𫐄兩位模範營的將軍。

錦衣衛都指揮使陳禮。

郵政司卿胡穆。

來的人不多,可每一個人,都是重中之重。

而在此時,張安世卻已提筆,唰唰唰地寫下了一份命令,等胡穆一到,便立即對胡穆道:“郵政司那邊,將這一份命令傳達貫徹,要快!記住,無論用什麼辦法,都要傳達出去。”

胡穆接過了命令,只低頭看了一眼,面上卻依舊是寵辱不驚之色,說實話,這一年多來,他也算是見過大世面了,人生可謂是跌宕起伏,現在一般的驚嚇,已根本無法讓他失態。

於是胡穆神色平靜地道:“喏。”

張安世隨即看向陳禮,道:“叛亂的消息,錦衣衛已得知了吧?”

陳禮立即道:“殿下,早已掌握,卑下早已在挑選精兵強將,準備隨時往福建布政使司與廣西布政使司去,加強那裡的錦衣衛力量。”

張安世頷首:“有什麼消息,都要立即奏報,叛軍肆虐的地方,所有的校尉,依舊還要各司其職,如若遇到了特殊的情況,可令他們就地潛伏。”

“喏。”

倒是一旁的朱勇忍不住道:“陛下可下旨平叛了沒有?”

朱勇顯得有些急不可耐,其實聽到了叛亂的消息,他可以說是笑的合不攏嘴。

他們幾個兄弟裡,張安世自不必言,即便是那傻頭傻腦的丘鬆,現如今也已有了封地,立下了奇功,威風的不得了,倒是教朱勇和張𫐄,不由得分外眼熱。

他們二人,一個在操練武官,一個在操練軍馬。

操練武官的乃是張𫐄,其實就是建立一套模範營的軍官體系,將這培養變得正規化,如此一來,纔可爲將來的大明軍馬,提供源源不斷的骨幹。

而操練軍馬的,自是朱勇,模範營已經幾次擴充了,人數已至八九萬之多,如此龐大的精銳兵馬,放在這個時代,實是可怕。

看着朱勇,張安世卻是拉下了臉來:“你笑啥?”

“沒,沒笑。”朱勇立即撇下嘴,耷拉着腦袋道:“大哥,俺驚聞噩耗,傷心欲絕,咋又有叛賊了呢,大哥不信俺,可以問三弟,三弟曉得俺心痛的不得了的。”

一旁的張𫐄道:“大哥,俺就不瞞你,二哥……沒心痛,他高興的不得了。”

朱勇:“……”

就知道豬隊友出在兄弟裡。

張安世看着失語的朱勇,再看看一臉誠實的張𫐄,倒是沒有生氣,不由道:“哎……閒話就不多說了,你們高興也好,不高興也罷,眼下陛下已傳下口諭,命我都督此事。當然,一切還要等到聖旨下來再說,如今……賊子猖獗,模範營……也要提前做好平叛的心理準備。”

朱勇立即道:“大哥放心,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莫說是區區蟊賊,便是再精銳的兵馬,到了咱們面前,還不是切瓜切菜一般的容易?這些該殺的賊,看來是皮癢了,竟不曉得我們的厲害。”

張安世卻站起來,他朝陳禮以及胡穆使了個眼色,似乎有什麼話,想對朱勇和張𫐄說,於是二人會意,便告辭而去。

這殿中,便只剩下了兄弟三人。

張安世這才走到朱勇的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對朱勇道:“二弟,你現在急着立功吧?”

朱勇似被戳穿了心事,面不禁的一紅,便嘟囔着道:“急是急了一點,不過……若是三弟也想立功……俺讓他也不是不成……”

張安世笑了笑,卻是道:“如果……我說這一次你立不了尺寸之功呢……”

“啊……這……”

見二人都露出了失望之色。

張安世卻是嘆口氣道:“要怪只怪大哥,這模範營這把刀,磨得太鋒利,也磨得太急了,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便是如此。此番平叛,能借助模範營的不多,所以兩位兄弟……只怕還要再忍一忍了。”

朱勇是急性子,不由道:“不用模範營,還能用哪一支軍馬?莫不是那鐵路司的護路衛所吧?”

張安世卻是神秘兮兮地勾起一抹笑意道:“誰也不用,大哥我要撒豆成兵!”

第162章 有一百六十二章:簡在帝心第260章 卷王之王第29章 京城二兇威武第28章 此卿家事 與朕何干第369章 我和夏公很熟第283章 雙喜第108章 託陛下洪福第239章 死而復生第24章 重逢第104章 陛下 我們發財了第11章 神藥第94章 陛下聖明第167章 一個不留第271章 石破天驚第558章 神兵利器第50章 兄弟第558章 神兵利器第185章 喜上加喜第184章 這舍利又大又圓第508章 陛下聖明第124章 此孫必爲聖主第35章 如獲至寶第55章 太子好厲害第588章 君臣相得第353章 秘密武器出擊第394章 太子至孝第162章 有一百六十二章:簡在帝心第227章 毀天滅地第109章 誅族第150章 陛下,我們又做了一件善事第399章 有殺氣第186章 三喜臨門第472章 殺無赦第471章 龍顏大悅第556章 兵行詭道第179章 血債血償第477章 聖孫第443章 好大的陣仗第75章 聖駕第432章 挫骨揚灰第415章 天下第一才子第407章 殺人見血第135章 兵敗如山倒第377章 帝心難測第409章 謀逆大罪 無所遁形第283章 雙喜第260章 卷王之王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50章 兄弟第491章 賺大了第260章 卷王之王第83章 八十三章:滿門抄斬(七千字大章)第32章 皇孫沒舅舅了第74章 皇帝給整不會了第231章 千秋功業第174章 通通拿下第23章 出入宮禁第368章 孝順的皇孫第361章 一夜暴富第589章 中興之主第300章 給你們開開眼第57章 好聖孫第547章 大智大勇第381章 斬草定要除根第359章 天大的喜事第193章 滿載而歸第556章 兵行詭道第313章 大恩大德第288章 張安世出擊第203章 殺手鐗第332章 絕不可能第4章 上達天聽第11章 神藥第188章 落網第27章 朕之伯樂兩章送到,求月票!第180章 你也配謀反?第93章 陛下 這是人才啊第570章 破賊請假條第550章 大權在握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131章 殺手鐗第166章 有一百六十六章:必死無疑第586章 分贓第584章 百倍千倍的回報第290章 亡天下第538章 人心在我第553章 急奏第104章 陛下 我們發財了第590章 宋王的殺手鐗第117章 朝野震動第316章 立地成佛第263章 百年基業第412章 張安世的殺手鐗第234章 主謀落網第313章 大恩大德第533章 努力罷第346章 身敗名裂第212章 清洗
第162章 有一百六十二章:簡在帝心第260章 卷王之王第29章 京城二兇威武第28章 此卿家事 與朕何干第369章 我和夏公很熟第283章 雙喜第108章 託陛下洪福第239章 死而復生第24章 重逢第104章 陛下 我們發財了第11章 神藥第94章 陛下聖明第167章 一個不留第271章 石破天驚第558章 神兵利器第50章 兄弟第558章 神兵利器第185章 喜上加喜第184章 這舍利又大又圓第508章 陛下聖明第124章 此孫必爲聖主第35章 如獲至寶第55章 太子好厲害第588章 君臣相得第353章 秘密武器出擊第394章 太子至孝第162章 有一百六十二章:簡在帝心第227章 毀天滅地第109章 誅族第150章 陛下,我們又做了一件善事第399章 有殺氣第186章 三喜臨門第472章 殺無赦第471章 龍顏大悅第556章 兵行詭道第179章 血債血償第477章 聖孫第443章 好大的陣仗第75章 聖駕第432章 挫骨揚灰第415章 天下第一才子第407章 殺人見血第135章 兵敗如山倒第377章 帝心難測第409章 謀逆大罪 無所遁形第283章 雙喜第260章 卷王之王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50章 兄弟第491章 賺大了第260章 卷王之王第83章 八十三章:滿門抄斬(七千字大章)第32章 皇孫沒舅舅了第74章 皇帝給整不會了第231章 千秋功業第174章 通通拿下第23章 出入宮禁第368章 孝順的皇孫第361章 一夜暴富第589章 中興之主第300章 給你們開開眼第57章 好聖孫第547章 大智大勇第381章 斬草定要除根第359章 天大的喜事第193章 滿載而歸第556章 兵行詭道第313章 大恩大德第288章 張安世出擊第203章 殺手鐗第332章 絕不可能第4章 上達天聽第11章 神藥第188章 落網第27章 朕之伯樂兩章送到,求月票!第180章 你也配謀反?第93章 陛下 這是人才啊第570章 破賊請假條第550章 大權在握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131章 殺手鐗第166章 有一百六十六章:必死無疑第586章 分贓第584章 百倍千倍的回報第290章 亡天下第538章 人心在我第553章 急奏第104章 陛下 我們發財了第590章 宋王的殺手鐗第117章 朝野震動第316章 立地成佛第263章 百年基業第412章 張安世的殺手鐗第234章 主謀落網第313章 大恩大德第533章 努力罷第346章 身敗名裂第212章 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