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巾幗不讓鬚眉

溫仁望向張靜修,道:“大天師,你應知曉這《大道家令戒》是誰所作吧?”

張靜修臉色略微凝重,道:“是系天師所作。”

當年太平道與正一道一南一北並立於世,太平道祖師自稱大賢良師,正一道祖師自稱大天師。爲區別後世,第一代天師稱爲祖天師,第二代天師稱爲嗣天師,第三代天師稱爲系天師,又合稱“三師”。

溫仁道:“方纔大天師已經說了,這是江湖事,也是道家之事,那老夫便用道家的規矩,《大道家令戒》說的明明白白,太平黃巾乃是作亂爲賊,蠱惑人心,死者幾千萬人,不容於世,早已覆滅,李先生藉着太平道的名頭出任太平宗宗主,難道是要重立太平道嗎?”

張靜修深深望了溫仁一眼,默然不語。心中暗道儒家中人的嘴上功夫果然厲害,搬出了張氏祖先,雖然略有牽強附會之嫌,但他也不好反駁。

就在這時,忽聽得山道上又有太平宗知客弟子稟報:“秦大小姐到!”

所有人都是一怔,這纔想起一事,李玄都出任太平宗的代宗主,於情於理,秦大小姐都該到場祝賀纔是,卻遲遲不見人影,還以爲是她另有要事在身,不會前來,沒想到現在纔到。

話音落下,卻見兩名女子並肩走上山來,其中一人黑袍大袖,另一人身着淡青衣裙,正是李非煙和秦素。

李玄都望向秦素,兩人眼神交匯,一切盡在不言中。

秦素給了李玄都一個安慰眼神,先是向溫仁斂衽爲禮,然後開口道:“大祭酒所言謬矣。”

溫仁微微挑眉,道:“秦姑娘何出此言?”

秦素道:“方纔大祭酒說太平道乃是黃巾作亂,那小女子要問上一句,太平黃巾爲何作亂?”

溫仁道:“自是爲了滿足一己之私慾,這才叛亂割據,圖謀天下。”

秦素淡笑道:“這就有意思了。古往今來,想要做天下共主之人不知凡幾,可爲何只有太平道能夠掀起如此大的聲勢,而其他人就應之了了?”

溫仁不屑道:“太平道以妖法蠱惑人心,以符水之道矇蔽百姓,故而纔有如此聲勢。”

秦素道:“說到妖法邪術,地師如何?”

張靜修接口道:“若論術法之道,怕是當世無人能出其左右。當年秦中總督祁英便是死於地師暗算之下。”

秦素道:“大天師所言極是。地師如此人物,術法通天,智謀也深,其手腕之厲害,操縱西北五宗多年,縱橫江湖,無人能擋。曾經暗中扶持青陽教,可青陽教也只是疥癬之患。地師真正起家成事,還是依仗金帳汗國,又趁着皇帝駕崩,帝京內亂,這才割據三州之地。較之當年太平道佔據半壁江山之聲勢,相去甚遠,這又是何故?”

聽到秦素之言,溫仁不由微微色變。先前他並未將這個小女子放在眼中,所以回答時頗爲隨意,萬沒想到竟是被這小丫頭抓住了話語中的破綻。如今話已經出口,想要反悔,卻是難了。

其他人也反應過來,紛紛道:“是了,地師如此人物都做不到,太平道又是如何做到的?”

秦素微笑道:“所以在小女子看來,不在於地師如何,或是太平道如何,而在於百姓們怎麼想。正所謂時勢造英雄,當年的太平道之所以能佔據半壁江山,不是因爲太平道善於蠱惑人心,而是因爲世道不公。”

此言一出,李玄都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竟是小覷了秦素,難怪江湖上將她與蘇雲媗等人並列,果真有不俗之處。看來平日裡相處的時候,秦素是有意藏拙,或者也可以說是不太在意這類事情。

秦素不給溫仁反駁的機會,接着說道:“有道是,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尋常百姓可不管什麼儒家大義,道德規矩,終日奔波只爲飢,僅僅是爲了活着而已。遍觀古今,百姓們只有活不下去的時候,纔會求於漫天神佛,說到底都是爲了一條活路而已,這點淺顯道理,大祭酒不會不明白吧?”

秦素朗聲道:“所以太平道起事,只是因勢利導,順應天心民意。至於史書上爲何會對其多有詆譭之詞,畢竟普通百姓連字都不認得,哪裡會去著史留書,而且太平道已經覆滅,死人不會爲自己開口辯解。另外,當年與太平道一同起事的還有正一道,方纔大祭酒背誦《大道家令戒》,第一句就是:‘於蜀郡臨邛縣渠停赤石城造出正一盟威之道,與天地券要,立二十四治,分佈玄元始氣治民。’敢問大祭酒,這‘治民’二字何解?若是意爲治理一方百姓,那麼大祭酒如何評價割據蜀州的正一道?我還要問大祭酒一句,當年太平道起事時,是誰人當政,總不會是道家之人吧?”

在場之人都是信奉太上道祖的,聞聽此言,自然對秦素的話大爲支持:“是了,那時候我們這些道家弟子都已經流落江湖了,哪裡有資格去牧守蒼生。”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那時候當政的該不會是你們儒家中人吧?”

“我就不明白了,百姓爲什麼拋了性命不要,非要跟着太平道造反?”

“我知道,這些儒家中人治國的本事不行,弄得天怒人怨,百姓活不下去,於是紛紛信了太平道,儒家中人爲了自己那點名聲,於是就倒打一耙,說太平道蠱惑人心,然後關於被餓死、病死多少人隻字不提,對於太平道作亂死了多少人,卻是記得清楚。”

“要不怎麼說書生手中的筆纔是最鋒利的刀,咱們這些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差遠了。祖龍焚書坑儒,就被這些儒生記恨了幾千年。給你潑點髒水,那是擡舉你,和祖龍一般待遇。”

聽到這些話語,饒是溫仁養氣功夫極佳,也忍不住臉色鐵青。

“小女子並非對儒家有所意見,古往今來,儒家聖賢不知凡幾,都要讓人心生敬佩。”秦素道:“張相爺就是儒家子弟,曾言:‘爲政之道在於安民,安民之要在於察其疾苦。’地師爲何難以成事?因爲張相爺在位時,已然有了中興氣象,海晏河清,人心思定。《太平經》有言:‘澄清大亂,功高德正,是爲太平。’太平世道,耕者有其田,百姓可安居樂業,誰會去冒着殺頭的風險造反?縱然地師能耐再大,也只能聚集一批野心勃勃之人,卻不可能讓百姓們跟隨他去造反,強行爲之就是逆勢而爲。若是天下大亂,百姓流連失所,餓殍遍野,就算沒有地師,也會有其他人出來作亂造反,一呼百應,這便是大勢所趨。此爲天道至理,大祭酒安得不明?如今大祭酒不思當政之人不能安民之過,卻要追究百姓造反之錯,難道百姓們在活不下去的時候,只能活活餓死纔算是守規矩嗎?”

“若是這樣的規矩,我看不守也罷!”

最後一句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幾乎讓人不敢相信是從一名女子口中說出。

圓坪廣場之上衆人轟然叫好,聲震雲霄。

便是蕭時雨也對身旁的白繡裳感嘆:“秦素雖是出身於邪道,但此等心性,卻是比我們許多正道之人強出太多。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倒是讓我汗顏。”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個賭字第五十六章 玄女宗主第二百一十章 秦家別院第一百四十一章 發配北海第八十八章 變故第九十二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永安宮中第二十五章 二人皆至第一百一十一章 書生第二百零九章 點到爲止第九十六章 澹臺雲第九十五章 宋政第一百四十章 上清正一第七十四章 封地第四十九章 影之術第二百二十六章 江湖傳言第一百四十六章 丹入腹中第一百零五章 南海來客第二十七章 都督僉事第八十五章 蘇胡兩家第一百四十八章 奪權第七十章 符陣第九十七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進爲退第一百零一章 五大家族第一百七十七章 道不相同第一百零一十五章 兩位明官第一百一十四章 夫人們第十三章 落雪第九十一章 兒子第一百零六章 清水白菜第六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九十九章 太素玄功第十六章 二三事(六)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氏家主第九十三章 鏢局慘案第十八章 子雪別汗第五十四章 所向披靡第七十二章 情孽第一百九十二章 寺內論道第四十三章 馮家老店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和山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送禮第五十五章 春雨第三百一十三章 隻手擎天第二百一十三章 天道無常第一百九十九章 秦樓月第九十五章 夕陽西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手段盡出第六十七章 長生久視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木罕第二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狐妖第一百八十三章 各展神通第一百三十一章 擄人而去第一百零一十五章 兩位明官第六十五章 所謂劍道第二百零六章 春風一醉第二百零五章 考校第二百六十章 屠龍(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雙慶府第一百一十五章 月下二人第二百零四章 相逢偶遇第五十三章 西京第一百一十二章 東海怪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醜奴兒第七十三章 貝遙第一百三十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五十六章 動身第四十二章 四方雲動第一百四十章 陰魄珠第五章 黑雲壓城第九十七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五十二章 會面第二百三十五章 重歸一統第一百七十八章 圍攻第九十八章 此劍無悔第五十二章 一劍殺敵望北邙第一百八十七章 師徒第一五十九章 蜀山劍派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話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頭子第一百六十章 父子生死第二百零六章 清微議事第八十七章 再相逢第六章 軍陣第一百一十九章 白帝城頭第一百零六章 辦法第二百章零三章 陸雁冰第九十一章 退強敵第五十七章 話不投機第一百三十九章 姦夫淫婦第一百三十九章 人發殺機第八十四章 過手如登山第六十章 怨憎會第一百二十九章 浩浩佛城第七十五章 扶靈還鄉第五章 閒情逸致第七十七章 白古鎮第八十五章 術士書生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個賭字第五十六章 玄女宗主第二百一十章 秦家別院第一百四十一章 發配北海第八十八章 變故第九十二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永安宮中第二十五章 二人皆至第一百一十一章 書生第二百零九章 點到爲止第九十六章 澹臺雲第九十五章 宋政第一百四十章 上清正一第七十四章 封地第四十九章 影之術第二百二十六章 江湖傳言第一百四十六章 丹入腹中第一百零五章 南海來客第二十七章 都督僉事第八十五章 蘇胡兩家第一百四十八章 奪權第七十章 符陣第九十七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進爲退第一百零一章 五大家族第一百七十七章 道不相同第一百零一十五章 兩位明官第一百一十四章 夫人們第十三章 落雪第九十一章 兒子第一百零六章 清水白菜第六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九十九章 太素玄功第十六章 二三事(六)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氏家主第九十三章 鏢局慘案第十八章 子雪別汗第五十四章 所向披靡第七十二章 情孽第一百九十二章 寺內論道第四十三章 馮家老店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和山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送禮第五十五章 春雨第三百一十三章 隻手擎天第二百一十三章 天道無常第一百九十九章 秦樓月第九十五章 夕陽西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手段盡出第六十七章 長生久視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木罕第二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狐妖第一百八十三章 各展神通第一百三十一章 擄人而去第一百零一十五章 兩位明官第六十五章 所謂劍道第二百零六章 春風一醉第二百零五章 考校第二百六十章 屠龍(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雙慶府第一百一十五章 月下二人第二百零四章 相逢偶遇第五十三章 西京第一百一十二章 東海怪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醜奴兒第七十三章 貝遙第一百三十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五十六章 動身第四十二章 四方雲動第一百四十章 陰魄珠第五章 黑雲壓城第九十七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五十二章 會面第二百三十五章 重歸一統第一百七十八章 圍攻第九十八章 此劍無悔第五十二章 一劍殺敵望北邙第一百八十七章 師徒第一五十九章 蜀山劍派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話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頭子第一百六十章 父子生死第二百零六章 清微議事第八十七章 再相逢第六章 軍陣第一百一十九章 白帝城頭第一百零六章 辦法第二百章零三章 陸雁冰第九十一章 退強敵第五十七章 話不投機第一百三十九章 姦夫淫婦第一百三十九章 人發殺機第八十四章 過手如登山第六十章 怨憎會第一百二十九章 浩浩佛城第七十五章 扶靈還鄉第五章 閒情逸致第七十七章 白古鎮第八十五章 術士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