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秦家別院

朝陽府城外三十里的山中有幾處天然溫泉,秦家在老太爺那輩,便開始在這兒興建山莊別院,後來趙政到了幽州,秦道遠便將此地作爲秦清的落腳所在,雖然是在城外,但有重兵護衛,倒比城內還要安全。

三輛馬車出了朝陽府,一路往秦家別院而來。隨行的除了秦家護衛之外,還有部分軍伍中人,在初冬天氣仍是身披鐵甲,絲毫不懼寒意,顯然是身懷不俗修爲。

進山之後,有兩人專門迎接,分別是補天宗的北辰堂堂主景修和一位文雅儒士,看那儒士的裝束打扮,應是總督府的幕僚一類,這類人物,雖然沒有明面上的官職,但是身爲總督的謀主,卻是大權在握,可以影響總督決策,不可小覷。此人自稱姓嚴,守軍將領和補天宗弟子都稱他嚴先生。在江湖上,女子能被尊稱夫人,男子能被尊稱先生,都是極爲了不起的人物。

來到秦家別院,三輛馬車停下,分別走下三人,兩男一女,其中一名男子年長,正是秦家二老爺秦道遠,剩下的年輕男女不是旁人,正是李玄都和秦素。

秦道遠和秦素對於此地頗爲熟悉,可李玄都卻是第一次來,忍不住打量四周。

他雖然不懂風水一道,但也能看出此地山水靈秀,再加上剛剛落了一場雪的緣故,滿山皆白,這山上又多是松樹,松針也被染白,放眼望去,少有雜色,讓人賞心悅目。至於秦家別院,也落了一層白,只能依稀看出個輪廓,臥在此間,有些不甚起眼。

在嚴先生和景修的引領下,三人進了別院,卻是別有洞天,進門是典型地北方建築風格,極是敞亮寬闊的大庭院,顯得甚爲大氣。過了垂花門,沿着遊廊拐進去,卻又漸次轉成江南的風格,亭臺樓閣池塘水榭都精緻起來,兩者之間的轉換並不突兀,顯然是出自大家手筆。

別院中既有溫泉,也有人造湖泊,當李玄都隨着嚴先生來到一處湖畔亭臺時,幾乎第一眼就看到了那位遼東總督。

亭臺不似正堂,並無什麼高下主次之別,不過是石桌石凳而已,又在四角放了火盆,有些圍爐賞雪的意思,此時趙政身披帶毛出鋒的鶴氅,並不如何名貴,只能算是尋常人家,頭上未曾戴冠,以一支烏木簪子束髮,髮髻整整齊齊,沒有一根髮絲掙脫束縛。

見李玄都起來,趙政主動上前相迎:“小李先生,幸會幸會,老夫趙政,久仰小李先生大名。”李玄都趕忙還禮道:“幸會,李玄都久仰趙部堂大名,如雷貫耳,亦是仰慕已久。部堂不要稱呼我小李先生,稱我表字紫府便是。”

“既然如此,先生也不要稱我部堂,同樣稱我表字就是”趙政笑着伸手側身:“紫府,請亭中說話。望紫府勿怪老夫心血來潮之下,也附庸風雅一回。”

李玄都道:“不敢。”

在趙政身旁還立着一個女子,正好奇地打量着李玄都。李玄都不用猜也知道此女的身份,正是趙政的獨女趙玉。

遼東有兩大實權人物,一個是秦家家主、遼東五宗盟主、補天宗宗主秦清,另一個就是遼東總督趙政,兩人相互配合,也是相互成就,方能整合遼東內外,有了今日之氣象。巧合的是,兩人都沒有兒子,只有女兒,秦清的女兒便是秦素,江湖人稱秦大小姐,趙政的女兒名叫趙玉,不是江湖人,所以在江湖中沒有那麼大的名氣,但是與秦素、陸雁冰等人都熟識交好,分別從兩人口中聽過李玄都的大名。當然,陸雁冰口中的李玄都與秦素口中的李玄都,除了名字一樣,完全就是兩個人,難免讓趙玉好奇真正的李玄都到底是怎樣的人物,這次聽聞爹爹要邀請李玄都做客,便死纏着要來見上一見。趙政無奈,想到秦素也會陪同李玄都一起過來,便答應了她的請求。

趙玉不住打量着李玄都,李玄都倒是不在意這種審視目光,只是不想視而不見以免顯得太過傲慢,便在此時,趙政臉色微沉:“玉兒,不得無禮!”

雖然趙政臉色頗爲嚴厲,但眼神中卻無甚怒意,可見平日裡對於這位女兒頗爲寵溺。呵斥了女兒之後,趙政又對李玄都解釋道:“這是小女趙玉,也是早就聽聞紫府的大名,所以非要鬧着來見一見紫府劍仙,她被我驕縱慣了,有什麼失禮之處,還望紫府多加擔待。”

李玄都微微一笑:“部堂言重,依我看來,趙姑娘乃是性情中人。”

趙政笑了笑,對趙玉說道:“如今見也見了,爲父與紫府還有其他事情要談,你陪你秦姐姐去莊子裡轉轉。”

趙玉眼珠子轉了轉,拉起秦素,道:“那好,我與秦姐姐泡溫泉去。”

秦素與李玄都一個眼神交匯,李玄都提醒她不要忘記早已準備好的禮物,秦素示意他放心就是,然後秦素便被趙玉拉着走遠了。

待到兩女離去,趙政、李玄都、秦道遠、景修、嚴先生等人才進了亭子,圍着石桌分而落座。

趙政雖然是廟堂中人,但行事頗爲雷厲風行,不喜歡兜圈子,所以只是略作寒暄,便直入主題:“想來紫府已經知道,自入秋以來,金帳鐵騎南下,不過被闢帥率軍所阻。”

秦襄單名一個“襄”字,闢地有功爲襄,故而秦襄表字闢疆,按照時下慣例,以表字或自號的第一個字加之“公”、“帥”之稱,秦襄是武官,自然稱之爲“闢帥”。趙政名爲“政”,政,正也,政者,有所改更匡正。趙政表字是“正己”,故又被稱作“正公”。

李玄都點頭道:“有所耳聞。”

趙政道:“最近闢帥從傳來消息,說金帳汗國有軍心不穩的跡象,我在遼東多年,在金帳王庭中也伏有暗子,最近從金帳王庭那邊傳來消息,王庭內部暗流涌動,似是汗王身體抱恙。”

李玄都一驚:“正公的意思是,金帳王庭將有大變。”

趙政道:“金帳老汗年事已高,麾下諸子又各有兵馬心腹,若是老汗駕崩離世,那麼諸位王子爲了汗王大位定然要大起刀兵,此乃天賜良機。”

李玄都不清楚趙政爲什麼會向自己透露如此機密之事,沒有貿然開口說話。

嚴先生接着說道:“如今天下大亂,朝政敗壞,關內又屢有流民起事,而遼東鐵騎卻無法入關平叛,致使西北僞周和青陽教等坐大,根本原因便在於金帳王庭連年南下,這才使得遼東鐵騎動彈不得,若是金帳王庭困於內亂……”

話未說盡,李玄都已是心中明瞭:“儒門的擔心並不是毫無根據、道理,遼東豪強也的確存了逐鹿天下的心思,不過這正是我來遼東的目的,張相新政,沒能從內而外、從上而下地扭轉朝廷頹勢,那便乾脆由外而內、由下及上地將其毀去,再造大魏。”

李玄都又想起了宋政,自從玉虛鬥劍敗給師父李道虛之後,宋政便失去了蹤跡,使得無道宗陷入內亂之中,直到澹臺雲踏足長生境,以武力震懾各方,強行整合無道宗。有人說宋政已經死了,或是死於自己屬下的背叛,或是被地師出手除去,也有人說宋政離開了中原,或是前往海外的婆娑州、鳳鱗州,或是前往金帳汗國。在各種說法中,李玄都因爲參與過奪刀一戰的緣故,更傾向於宋政逃往金帳汗國。因爲那裡是中原江湖唯一觸及不到的地方,而宋政起家,正是依靠了金帳汗國的鼎力扶持。

第一百九十二章 激鬥第二百一十章 祭拜第一百三十章 搶人第一六十七章 期限第二百零七章 觀海樓下第十八章 盧家父女第八十五章 援軍第九十一章 長生宮前第四十七章 夫人姓秦第二百一十一章 師徒並行第一百五十一章 劍有長短第一百零五章 奪舍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雨第一百七十三章 百足之蟲第二百二十四章 收拾殘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禍之所伏第十六章 觀雪有感第一百零四章 年輕心性第一百六十四章 素王一劍第一百一十章 新主舊事第三百零八章 巫咸第五章 暗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歌舞幾時休第一百三十三章 青陽謀劃第一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一百六十二章 陰謀第一百七十八章 青萍書局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姓徐第六十二章 西北一刀第六十六章 藏龍臥虎第一百七十三章 帷帽女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五十八章 血刀寧憶第一百四十三章 另有洞天第二十章 一個好人第十三章 以一敵三第十六章 又不太平第九十三章 異象第一百三十章 前後夾擊第七十六章 九子母天鬼第三十章 大變將起第三十七章 大雪山行宮第一百二十三章 北海堂第二百一十章 三尸歸一第六十九章 無天於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象棋第二百三十四章 固有一別第四十章 鬥毆第六十三章 叔嫂第六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六十三章 時光之爭第一百六十五章 冰肌玉骨第一百三十九章 山鬼謠第一百七十章 三根金針第四十二章 陳安靜第二百四十九章 將功折罪第一百零八章 天劫將至第一百九十一章 仙台頂第五十二章 以筷作劍第一百零四章 各有所求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陰劍陣第十一章 那顏第九十五章 搏殺猛虎第十六章 二三事(六)第八十七章 傷勢第十二章 陰陽歸一訣第二百四十三章 以衆擊寡(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毒真丹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姓徐第八十五章 一步一重天第八十九章 吳奉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魔隱患第十八章 萬法皆通第二百二十七章 婚事第二十四章 淺論飛昇第一百章 我佛如來第一百二十二章 買房置地第四十七章 醉仙樓第一百四十八章 奪權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魔立誓第一百六十章 地牢之內第二百零六章 太初化身第一百九十八章 五弊三缺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自落子第四章 燕清第四十八章 逆天劫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人放火第八十七章 小年第一百五十九章 紅衣宦官第十三章 落雪第一百九十一章 藏書樓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如碃第二百六十二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八十七章 傷勢第九十五章 局勢第九十五章 搏殺猛虎第五十章 鬥劍第二百一十三章 八門金鎖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十六堂公議第九十九章 宮官教誨
第一百九十二章 激鬥第二百一十章 祭拜第一百三十章 搶人第一六十七章 期限第二百零七章 觀海樓下第十八章 盧家父女第八十五章 援軍第九十一章 長生宮前第四十七章 夫人姓秦第二百一十一章 師徒並行第一百五十一章 劍有長短第一百零五章 奪舍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雨第一百七十三章 百足之蟲第二百二十四章 收拾殘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禍之所伏第十六章 觀雪有感第一百零四章 年輕心性第一百六十四章 素王一劍第一百一十章 新主舊事第三百零八章 巫咸第五章 暗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歌舞幾時休第一百三十三章 青陽謀劃第一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一百六十二章 陰謀第一百七十八章 青萍書局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姓徐第六十二章 西北一刀第六十六章 藏龍臥虎第一百七十三章 帷帽女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五十八章 血刀寧憶第一百四十三章 另有洞天第二十章 一個好人第十三章 以一敵三第十六章 又不太平第九十三章 異象第一百三十章 前後夾擊第七十六章 九子母天鬼第三十章 大變將起第三十七章 大雪山行宮第一百二十三章 北海堂第二百一十章 三尸歸一第六十九章 無天於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象棋第二百三十四章 固有一別第四十章 鬥毆第六十三章 叔嫂第六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六十三章 時光之爭第一百六十五章 冰肌玉骨第一百三十九章 山鬼謠第一百七十章 三根金針第四十二章 陳安靜第二百四十九章 將功折罪第一百零八章 天劫將至第一百九十一章 仙台頂第五十二章 以筷作劍第一百零四章 各有所求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陰劍陣第十一章 那顏第九十五章 搏殺猛虎第十六章 二三事(六)第八十七章 傷勢第十二章 陰陽歸一訣第二百四十三章 以衆擊寡(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毒真丹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姓徐第八十五章 一步一重天第八十九章 吳奉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魔隱患第十八章 萬法皆通第二百二十七章 婚事第二十四章 淺論飛昇第一百章 我佛如來第一百二十二章 買房置地第四十七章 醉仙樓第一百四十八章 奪權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魔立誓第一百六十章 地牢之內第二百零六章 太初化身第一百九十八章 五弊三缺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自落子第四章 燕清第四十八章 逆天劫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人放火第八十七章 小年第一百五十九章 紅衣宦官第十三章 落雪第一百九十一章 藏書樓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如碃第二百六十二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八十七章 傷勢第九十五章 局勢第九十五章 搏殺猛虎第五十章 鬥劍第二百一十三章 八門金鎖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十六堂公議第九十九章 宮官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