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清微規矩

在清微宗中,聰明人不少,可盡是些小聰明,說到大智慧的,不多。陸時貞不敢說自己有大智慧,但是比起那些整日耍弄小聰明的人,她自忖還是要強上許多。

在她看來,四先生能不能東山再起,要看二先生和四先生接下來的動作。不要忘了,二先生紮根清微宗的年歲之久,僅次於老宗主等寥寥幾人,其根基之深,並不遜色於所謂的三先生一黨,不往遠處說,仙劍山莊便是二先生的“黨羽”之一。若非老宗主有意壓制二先生,三先生就算坐上了宗主大位,也未必能坐穩這個位置。

很多人不明白一件事,所謂的“三四之爭”,絕不是三先生和四先生之爭那麼簡單。

當年有這個說法的時候,兩位先生都還年輕,四先生不過及冠之年,三先生也就而立之年,兩個年輕人,再除去年少時的十幾年光陰,哪裡就能如此快地整合成三先生黨和四先生黨。

三先生也許還有可能,畢竟當時他已經連續出任天微堂堂主和天罡堂堂主,可四先生長年在外,年歲也小,如何培植黨羽?說到底,四先生的身後有人,那個人也不是旁人,正是在清微宗中深耕多年的二先生。二先生早年時閒雲野鶴,並無什麼黨羽之說,但是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便是大先生一黨中的二號人物,在大先生故去之後,二先生便理所當然地成爲這一派的魁首,大先生黨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爲二先生黨,雖說後來因爲種種緣由,二先生未能成爲宗主,但又有四先生李玄都崛起,於是二先生黨再加上一批圍繞在李玄都身邊的少壯派,以李如是爲首,兩者結合,變成了四先生黨。

當時三先生黨和四先生黨相差無幾,老宗主居中平衡,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只是出乎老宗主意料的是,李玄都竟然與張肅卿交好,當時的張肅卿權傾朝野,所謂“不見肅卿不知相尊”和“吾非相,乃攝也”這兩句話也是在此時傳出。在這個時候,有了張肅卿的支持,李玄都甚至有可能成爲張肅卿的女婿,宗內的平衡迅速倒向四先生黨,哪怕是老宗主也無法挽回,在當時的情形下,無論怎麼看,“三四之爭”都已經塵埃落定,就算是老宗主,也已然默認了這個結果,決定由李玄都出面,代表清微宗與正一宗角力,希望取正一宗而代之,成爲正道盟主,也就是“四六之爭”。

若是“四六之爭”勝了,那麼毫無疑問,主事人李玄都會獲得巨大威望,順理成章地成爲清微宗的宗主,老宗主李道虛則成爲整個正道十二宗的盟主,而清微宗趁勢入主廟堂也是順理成章之事,接下來清微宗振臂一呼,以替天行道之名,率領正道十二宗,聯手遼東五宗,共同討伐西北五宗,朝廷隨之發力,滅掉西北大周,那麼這是何等聲勢威望?清微宗甚至有望成爲第二個皁閣宗,成爲江湖共主。

有此威望,李玄都整革清微宗也不會有太大阻力,許多心心念念之事,也必然可以順利推行。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帝京一變,張肅卿身死,“四六之爭”也以清微宗失敗而告終。作爲主事之人的李玄都,又失去外在強援,必須要給出一個交代,付出相應的代價,於是便有了後來的李玄都失勢。

此事之後,當時還是宗主的老宗主開始對四先生黨動手,如果把清微宗看作是小朝廷,那麼先前四先生黨鼎盛之時,滿朝上下都是四先生的人,哪怕他是長生境,是宗主,在沒有一個合適理由的情形下,也對其無可奈何。

此事讓這位年老“帝王”深感忌憚,哪怕李玄都是他最喜歡的弟子,他也不容許威脅到自身地位,於是曾經鼎盛一時的四先生黨轟然坍塌,要麼被排擠,要麼蟄伏。同時老宗主開始扶持三先生李元嬰,使得三先生李元嬰由此絕地反攻,順理成章地成爲宗主。

在此事之中,陸時貞因爲不是清微宗三十六堂之人,所以一直在隔岸觀火。身在局外,自然看得分明。

在她看來,什麼“三四之爭”,那都是假的,就像白骨觀一般,所謂的“三四之爭”只不過是外在的美人表象,剝開這層表皮血肉,剩下的白骨纔是實質。

實質是什麼?實質就是這場所謂的“三四之爭”,不過是老宗主和二先生的一場博弈。

就如古時皇帝,扶植權臣與太子相鬥,看似是權臣一黨與太子一黨相鬥,實則是皇帝父子之間的爭鬥。皇帝不過是以權臣爲盾,隱於幕後,如此才能以帝王之尊行平衡之道,曰:無爲而治。

在清微宗中,有資格做老宗主對手的,只有二先生一人而已。所以二先生不能做宗主,如果二先生做了宗主,清微宗中便有兩個聲音,雖說蛇無頭不行,但是有兩個頭也不行。而三先生就不一樣,看似做了宗主,實則是老宗主一手扶持起來,所以還是一個聲音。

清微宗作爲一個傳承有序的大宗門,最重規矩,所以纔有了小朝廷之稱。

廟堂爭鬥,可不是說你手中握有兵權就能爲所欲爲的,若是走到兵戎相向的地步,已經是最後拼死一搏,兇險異常。而且此舉遺禍甚深,容易給後世一個極壞的表率,有李一朝,太宗皇帝以宮變殺兄弟囚老父,奪得皇位,有此開頭之後,後代子孫皆效仿之,父子之間、母子之間、夫妻之間、兄弟之間、兄妹之間、姐弟之間、姑侄之間、叔侄之間,各種自相殘殺,互相防備,直至王朝終結。

有此前車之鑑,老宗主雖然是武力冠蓋天下的大劍仙、老劍神,但力求在規矩之內行事,不以武力壓人,所以這場清微宗的“三四之爭”,纔會如此著名,因爲雙方沒有一方是以武力取勝,所有武力都是針對外敵而不用在自家人的身上,至多就是一對一決出勝負,就算是作爲敗者的李玄都,也沒有性命之憂,只是失去了所有的權力,仍舊保留了四先生的名號,甚至得享宗主的部分待遇。

這纔是清微宗的爭鬥。

這也是包括李玄都和張海石在內,很多老人對於那位三夫人很是不以爲然的原因所在,這位三夫人,顯然不懂清微宗規矩的本質所在,心中還存着那套刀光劍影的想法,能殺人不多廢話,這種想法,放在江湖散人的身上行得通,放在清微宗中,就是極其幼稚且短視的行爲。

你能殺別人,別人自然也能來殺你,你通過殺人獲得權位,也必然會有人效仿,正所謂殺人者恆殺之,最終的結果就是一個宗門不斷內耗,演變成爲你殺我我殺你,最終整個宗門中樞徹底崩潰,偌大一個宗門四分五裂。

無規矩不成方圓,不是說不能殺人,但是要在規矩允許之內,佔據大義,讓人無可辯駁。就算要欲加之罪,那也是小事化大,最起碼還要拿住把柄才行。

最忌諱莫須有之事發生,什麼叫好像有好像沒有?所以清微宗幾波來人,除了李如師之外,只要李玄都搬出宗規,那些人便無可奈何,因爲李玄都在規矩之內,沒有把柄可拿。

規矩很重要,拳頭大,是爲了立規矩然後維護這個規矩,這個規矩本身就是讓立規矩之人受益,若是立規矩之人不遵守規矩,還玩“拳頭大就是道理”的那一套,終會使得自己徹底孤立,被羣起而攻之,當年鼎盛一時的皁閣宗便是例子。

只看拳頭大小,不講規矩對錯,不過是個草臺班子,山賊草莽之流,烏合之衆。

很多江湖人不懂得這個道理,甚至很多宗門也不懂這個道理,所以他們在千百年間只能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算得天之幸能僥倖成事,也難以長久。

清微宗能從正道十二宗中的墊底宗門走到今日這一步,能與千百年來的正道魁首正一宗分庭抗禮,一較高下,甚至敗而不倒,靠的是什麼,不僅僅是因爲一位大劍仙那麼簡單,更是整個宗門在規矩一事上的傳承。

這次四先生返回清微宗,未必沒有機會。

第一百四十一章 發配北海第一百二十章 慶功宴第三十一章 齊州局勢第十三章 陰陽無常第三十三章 四月初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五行地域第二十三章 真言四派第八十一章 觀海樓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月下二人第三十九章 養屍地第三章 常懷千歲憂第一百八十二章 廣妙姬第六十五章 紅粉骷髏第三十一章 天子六璽第七十一章 帝女第一百九十三章 舊事第二章 病與藥第三十八章 一箭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載元第二十五章 化身歸一第三十七章 得寸進尺第二百一十九章 王法無情第二百一十五章 石破天驚第八十八章 攔路比劍第一百二十章 洞天第二百二十五章 年輕人們第一百八十五章 醉春風第一百九十四章 易容第一百七十七章 地仙三災第一百三十八章 亂麻第一百四十二章 沈無幸第十七章 二三事(七)第七十四章 難涼熱血第一百七十一章 悟真大師第一百六十九章 逝者已矣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朝成空第九十八章 儒道合流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如晦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葉聚散第二百一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一十一章 血刀第四十六章 師徒之間第五十六章 新舊交替第四章 醜琴師第七十四章 難涼熱血第九十四章 龍氏夫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過去第十章 勒合蔑第四十七章 金剛宗悟真第一百二十章 慶功宴第一百二十六章 聽風樓第七十八章 一劍落九天第三十四章 黨爭第一百四十四章 靜心堂議事第七十九章 較力賭鬥第一百六十八章 隱士第一百二十三章 講學議政第九十八章 俗人雅人第七十九章 將死第二百八十三章 蹤跡初顯第二百九十九章 邪神第一百八十七章 密謀第二十五章 二人皆至第九十五章 搏殺猛虎第二百一十章 三尸歸一第三章 南柯子第五十四章 飛劍紫凰第二百八十七章 擒拿第一百五十四章 刀劍第五十三章 金風未動蟬先覺第一百五十五章 棋盤內外第一百零三章 撤離第八十七章 再相逢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域激戰第六十五章 所謂劍道第二十三章 結髮尋人第二百章零五章 起身迎客第一百六十四章 合道天地第三十章 陰陽仙衣第一百八十章 相鬥第二百三十二章 明升客棧第六十七章 青雲第七十一章 報仇第六十四章 師兄姐弟第八十七章 夜談第八十六章 保駕護航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八十七章 夜談第四十六章 例會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方齊震第一百七十五章 七隱士第一百八十九章 劫財劫色第十七章 仙子妖女第一百三十三章 青陽謀劃第一百四十章 慕容畫第一百八十二章 敗敵第一百九十六章 下策第二百二十章 對峙第一百七十章 三根金針第十九章 代宗主
第一百四十一章 發配北海第一百二十章 慶功宴第三十一章 齊州局勢第十三章 陰陽無常第三十三章 四月初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五行地域第二十三章 真言四派第八十一章 觀海樓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月下二人第三十九章 養屍地第三章 常懷千歲憂第一百八十二章 廣妙姬第六十五章 紅粉骷髏第三十一章 天子六璽第七十一章 帝女第一百九十三章 舊事第二章 病與藥第三十八章 一箭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載元第二十五章 化身歸一第三十七章 得寸進尺第二百一十九章 王法無情第二百一十五章 石破天驚第八十八章 攔路比劍第一百二十章 洞天第二百二十五章 年輕人們第一百八十五章 醉春風第一百九十四章 易容第一百七十七章 地仙三災第一百三十八章 亂麻第一百四十二章 沈無幸第十七章 二三事(七)第七十四章 難涼熱血第一百七十一章 悟真大師第一百六十九章 逝者已矣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朝成空第九十八章 儒道合流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如晦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葉聚散第二百一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一十一章 血刀第四十六章 師徒之間第五十六章 新舊交替第四章 醜琴師第七十四章 難涼熱血第九十四章 龍氏夫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過去第十章 勒合蔑第四十七章 金剛宗悟真第一百二十章 慶功宴第一百二十六章 聽風樓第七十八章 一劍落九天第三十四章 黨爭第一百四十四章 靜心堂議事第七十九章 較力賭鬥第一百六十八章 隱士第一百二十三章 講學議政第九十八章 俗人雅人第七十九章 將死第二百八十三章 蹤跡初顯第二百九十九章 邪神第一百八十七章 密謀第二十五章 二人皆至第九十五章 搏殺猛虎第二百一十章 三尸歸一第三章 南柯子第五十四章 飛劍紫凰第二百八十七章 擒拿第一百五十四章 刀劍第五十三章 金風未動蟬先覺第一百五十五章 棋盤內外第一百零三章 撤離第八十七章 再相逢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域激戰第六十五章 所謂劍道第二十三章 結髮尋人第二百章零五章 起身迎客第一百六十四章 合道天地第三十章 陰陽仙衣第一百八十章 相鬥第二百三十二章 明升客棧第六十七章 青雲第七十一章 報仇第六十四章 師兄姐弟第八十七章 夜談第八十六章 保駕護航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八十七章 夜談第四十六章 例會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方齊震第一百七十五章 七隱士第一百八十九章 劫財劫色第十七章 仙子妖女第一百三十三章 青陽謀劃第一百四十章 慕容畫第一百八十二章 敗敵第一百九十六章 下策第二百二十章 對峙第一百七十章 三根金針第十九章 代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