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真言四派

在正道十二宗中,遠在西域的真言宗絕對是一個異類,真言宗極少插手中原江湖的紛爭,大多時候都是藏身於金剛宗的身後,由金剛宗出面。可仔細想來,真言宗能夠雄踞西域,儼然是一方霸主,與西北的無道宗、遼東的補天宗、東海的清微宗等宗門已然是相去不遠。

而且相較於儒道兩家,佛門似乎太過孱弱了,尤其是靜禪宗被地師滅掉之後,不禁讓人要問一句,佛門的精銳都去哪裡了,難道僅僅靠着慈航宗撐起佛門的門戶麼?若果真如此,佛門又憑什麼位列三教?

現在答案已經明顯了,在中土佛門衰微之後,佛門的力量主要集中在了西域。在西域,信佛之人的數量遠遠超過了信仰長生天之人的數量,每年的朝聖之人不計其數,無論奴隸還是貴族,都尊稱僧人爲上師,獨佔西域的真言宗過去顯露出的實力僅僅是冰山一角而已。到了現在,因爲道門一統的緣故,這個龐然大物終於開始浮上水面,將目光投注於中原。

當李玄都帶着遭受重創的法空來到江州邊境的時候,四面八方猛地響起萬千誦經之聲,天地間佛光大盛,甚至蓋過了日光。繼而金色佛光如潮水一般涌來,將李玄都和秦素團團圍住。

就在這一瞬間,彷彿人間變爲佛國淨土。

一名高瘦僧人出現在李玄都的視線之中。頭戴一頂黃色扁平的雞冠僧帽,身穿暗紅色袈裟,袒露着一個肩膀,胸口掛着一串九眼天珠穿成的佛珠。

與此同時,一尊金身大佛帶着宏大威嚴的氣勢緩緩立起,周身有金光環繞,四周有天女伽藍相隨,梵音陣陣,腦後有一輪背光,面露嗔怒之色,讓人望之便要生出敬畏之心,若是有凡夫俗子在此,恐怕就會將眼前之佛當做是真正的神佛。

“清平先生,請留步。”

一道宏大佛音響徹於天地之間,彷彿大鐘轟然作響,聲浪滾滾回蕩。

那尊金身大佛緩緩伸出一隻巨大手掌,七色光華流轉不休。

一掌凌空拍下。

李玄都輕輕揮袖,將秦素送走,然後身形化作陰火躲開,這一掌落於地面,使得大地轟然震顫,留下了一個巨大掌印。

大佛一掌無功之後,雙手結成手印,在四面八方顯化出無數的佛陀、菩薩、羅漢,栩栩如生,寶相莊嚴。繼而佛音大盛,天花亂墜,地涌金蓮,佛音如獅子之吼,震盪心神,伴隨着滾滾佛音,佛光普照三界十方,要照出李玄都的所在。

便在這時,一輪“明月”憑空生出,冉冉升起,大放光明。

這光如真實的月光一般,與金色的佛光水火不容,涇渭分明,接着如水銀流淌,轟然炸裂開來,最終化作無數的“雨滴”,紛紛而落。

這些“雨滴”落在大佛的身上,竟是使得大佛的金身上出現一個個坑窪,就好像激烈的雨滴落在柔軟的沙地上,打出一個個坑洞。而且這些坑窪全然沒有恢復如初的跡象,就像箭矢落在血肉之軀上,哪怕是傷口癒合了,也會留下一個個刺目疤痕。

此乃“碧海潮月明”。

日爲太陽,月爲太陰,在“太陰十三劍”中,“劍心太玄意”對應一個“劍”字,“碧海潮月明”對應“太陰”二字。

正所謂陰陽相剋,至陽至剛,最克至陰至柔,也最怕至陰至柔。真言宗的法門看似威力龐大,實則與道門中的神仙途徑殊途同歸,都是積攢香火願力,人之願力屬陽,所化神力常常顯化光明,光芒璀璨,至陽至剛。此時神力所化的法相遇到了這至陰至柔一劍,便如同遇到了剋星,失去種種玄妙作用,也受損嚴重。

兩者殺敵八百自損一千,在漫天如雨滴落下的“太陰劍氣”消散之後,大佛的金身已經不復先前的黃金色澤,開始不住顫抖。

凝聚出這座大佛法相的僧人皺起眉頭,心底間更是悸動連連。忽然之間,他掛在胸前的那串九眼天珠念珠直接炸裂開來,僧人頓時臉色大變,急忙將雙手內外一合結成寶瓶印,祭出一顆舍利懸於頭頂,射出一道佛光,與金色大佛相合,試圖穩固大佛。

然而金身大佛卻如風中殘燭一般,無論僧人如何灌注佛光都不過是杯水車薪,片刻之後,他胸前的那串數珠已經化作粉末隨風而散。

就在此時,又出現了一名身形胖大的僧人,彷彿一座肉山,面方大耳,土黃色的僧衣敞開,袒露出肚子。

李玄都一看便知道此人定然是修煉“龍象真力”,與道門三大丹田循序漸進的修煉方式截然不同,此人一心一意修煉自身體魄,也就是佛門中人所說的“色身”,一日九餐,一餐一牛,日啖九隻犛牛,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又輔以大量的珍貴藥物和女子元陰,使他體內氣血達到了極爲駭人的地步,就是與“玄都紫府”中的諸多神獸相比,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只是他這一脈修行方式又與人仙途徑有所不同,雖然人仙途徑也是一意精修體魄,但同時專注於體內多如繁星的諸多竅穴,從皮膜到骨髓,搬運氣血,凝練洗滌,開啓人體無盡秘藏,再與諸天星辰相互感應,最終在竅穴之內凝聚身神,可胖大僧人卻是不然,他只是一意修煉氣血,卻不凝練竅穴,更談不上凝聚身神,故而遠不如人仙體魄那般無漏無缺,不但自身氣血外溢,而且還使身軀體型異常龐大,幾乎是常人的數倍。

只見他一步邁出,竟是展現出一種與體型極爲不符的輕靈之態,飄搖而起,出現在李玄都的面前。

這是胖大僧人第一次見到已經久聞其名的李玄都。

面帶病容,身着黑色鶴氅。

這便是大名鼎鼎的清平先生嗎?

下一刻,胖大僧人擊出一拳,這一拳幾乎有李玄都的腦袋大小,李玄都的手掌與之相較,好似是嬰孩小手。不過兩者相擊,卻是胖大僧人渾身一震,從他的手腕開始,到手肘,再到肩膀,最後擴散至全身上下,掀起層層的“肉浪”,上下起伏,以至於他的臉龐都開始扭曲。

反觀李玄都,身形安然不動,盡顯雲淡風輕。

就在此時,第三名僧人出現,看上去似乎與李玄都一般年紀,眉清目秀,僅僅是身着僧衣,沒有披袈裟、戴寶冠。

他張口大喝一聲,只有一個音節,乃是九字真言中的第一字。

“臨!”

同時他也雙手結“不動明王印”。

佛門以左手爲常靜,名爲慈悲之手,渡頑愚衆生,右手爲常動,名爲智慧之手,渡上根利器,雙手稱爲“悲智雙運”,渡盡無餘凡夫。合此雙手即表示斷除“貪嗔癡疑慢”之煩惱障惑,是遠離身語意之無始無明,其合掌的姿勢名爲“印”。

道門有九字真言,傳至佛門,又名奧義九字,分別爲: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九字。與之相對應的九個手印,又名奧義九字切,分別爲:不動根本印,大金剛輪印,外獅子印,內獅子印,外縛印,內縛印,智拳印,日輪印,寶瓶印。

此時年輕僧人一字一結印,每一字真言出口皆響如洪鐘大呂響徹在天地之間,三字之後便如天地共鳴一般,巨大的聲音直震得漫天雲捲雲舒,一圈圈肉眼可見的氣機漣漪向四面八方擴散開來。

八字之後,年輕僧人雙手結成“寶瓶印”,大喝一聲,“前!”

聲音不似先前那般振聾發聵,但恢宏深遠,如有佛說法講經,又彷彿是萬千佛子齊齊誦經頂禮。

九字真言乃是真言宗之無上降魔正法,一字一音皆是外引天地巨力,內合人身性命,實在是威勢無匹,好似當頭棒喝,心志不堅、修爲不足之人,便要氣血震盪,神魂恍惚。

只是李玄都絲毫不爲所動,輕輕跺腳,天地彷彿猛然顫抖了一下。接着天幕上出現了無數如蛛網般的裂縫,向四周蔓延。繼而這一片“天幕”如鏡子一般破碎開來,一雙漠然無情的巨大眼睛緩緩顯現,高高俯瞰着世間蒼生。

衆生入我眼!

一瞬間,年輕僧人只覺得眼前再無他物,只剩下一雙血色眸子。

李玄都此時已經察覺出這三人本身不過是天人無量境的修爲,實在算不得什麼,不過卻攜帶了相當龐大的香火願力,使得他們得以在短時間內暫時躋身天人造化境。若論香火之盛,坐擁偌大西域的真言宗堪稱當世之最,青陽教也好,正一宗也罷,都不能與其相提並論。

三大天人造化境高手聯手,便暫時有了面對李玄都的一戰之力。

只是李玄都也未用出全力,僅僅是以“太陰十三劍”與這三人相鬥。

便在此時,第四名僧人終於現身,男生女相,臉孔線條柔和,肌膚泛着白玉般的光澤,秀美更勝女子,頭戴毗盧寶冠,上身披繡有孔雀花紋的綾羅,下身着褲狀碧綠長裙,雙手結施無畏印。

真言宗內有四大分支,寓意四大神通:大圓滿、大手印、大道果、大威德,各有獨到之處,四大分支之間或多或少有教義之爭,如今卻全部聯合到了一起。

第六十三章 叔嫂第九十五章 金玉相逢第二百四十八章 殺劫天數第一百九十九章 景堂主第六十八章 策凌第二十三章 蘇雲媗第一百一十一章 故地重遊第二百九十八章 神仙第八十三章 含沙射影第一百三十六章 邱安青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上老友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山第十一章 袖裡青蛟第一百三十八章 餘孽餘黨第八十二章 道果第四十二章 四方雲動第一五十一章 靠山第七章 母子第九十六章 皁閣往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地之爭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七十六章 太平山再見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平山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調寄太平第二百一十六章 問話對答第五十九章 同境無敵第八十六章 客卿候選第二百三十一章 以一敵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下絕學第一五十三章 老兄弟第一百一十章 深埋地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又是青鸞第一百八十四章 五行借勢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心難測第九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人無量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胎換骨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木罕第六章 軍陣第六十八章 踏足玉虛第一百三十六章 邱安青第十二章 深夜來客第五十二章 以筷作劍第一百八十五章 堂主之位第一百二十一章 煉丹事宜第二百四十二章 洞天第六十二章 宋政第七十四章 日月換新天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價還錢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寶瓶印第四十九章 影之術第五十四章 屍墓初現第三十七章 明修棧道第二十六章 誓約第一百八十二章 敗敵第十六章 觀雪有感第二百零六章 春風一醉第一百八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般巧合第二百一十四章 入關始第三十二章 馮家小姐第二百零二章 荒宅第六十三章 叔嫂第一百七十七章 故地尋幽第二百一十章 斬罷衣袖第九十章 未死之人第二百二十章 對峙第一百七十三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二十三章 衆家之長第一百一十四章 激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靜禪宗之變第九十七章 男女二人第九十六章 醒來第二百一十八章 蚌鶴相爭第四十四章 忙碌第一百二十章 酒意更濃第二百零七章 三重謀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紈絝第九十二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番外三第一六十六章 是非第一百一十八章 百歲乃去第四十八章 有人橫刀攔路第十三章 兩行清淚第八十章 三清殿中第二百四十八章 遼東五仙第十三章 落雪第二百三十八章 勝天半子第十九章 少年長生第二百九十五章 刺殺第二百零九章 點到爲止第五十一章 疑心生暗鬼第八十五章 蘇胡兩家第三十九章 也遲第九十三章 來客登山第一百七十八章 青萍書局第五十九章 真極天第八十六章 尋路難第二百一十二章 誓師第八十六章 一拳
第六十三章 叔嫂第九十五章 金玉相逢第二百四十八章 殺劫天數第一百九十九章 景堂主第六十八章 策凌第二十三章 蘇雲媗第一百一十一章 故地重遊第二百九十八章 神仙第八十三章 含沙射影第一百三十六章 邱安青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上老友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山第十一章 袖裡青蛟第一百三十八章 餘孽餘黨第八十二章 道果第四十二章 四方雲動第一五十一章 靠山第七章 母子第九十六章 皁閣往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地之爭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七十六章 太平山再見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平山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調寄太平第二百一十六章 問話對答第五十九章 同境無敵第八十六章 客卿候選第二百三十一章 以一敵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下絕學第一五十三章 老兄弟第一百一十章 深埋地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又是青鸞第一百八十四章 五行借勢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心難測第九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人無量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胎換骨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木罕第六章 軍陣第六十八章 踏足玉虛第一百三十六章 邱安青第十二章 深夜來客第五十二章 以筷作劍第一百八十五章 堂主之位第一百二十一章 煉丹事宜第二百四十二章 洞天第六十二章 宋政第七十四章 日月換新天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價還錢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寶瓶印第四十九章 影之術第五十四章 屍墓初現第三十七章 明修棧道第二十六章 誓約第一百八十二章 敗敵第十六章 觀雪有感第二百零六章 春風一醉第一百八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般巧合第二百一十四章 入關始第三十二章 馮家小姐第二百零二章 荒宅第六十三章 叔嫂第一百七十七章 故地尋幽第二百一十章 斬罷衣袖第九十章 未死之人第二百二十章 對峙第一百七十三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二十三章 衆家之長第一百一十四章 激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靜禪宗之變第九十七章 男女二人第九十六章 醒來第二百一十八章 蚌鶴相爭第四十四章 忙碌第一百二十章 酒意更濃第二百零七章 三重謀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紈絝第九十二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番外三第一六十六章 是非第一百一十八章 百歲乃去第四十八章 有人橫刀攔路第十三章 兩行清淚第八十章 三清殿中第二百四十八章 遼東五仙第十三章 落雪第二百三十八章 勝天半子第十九章 少年長生第二百九十五章 刺殺第二百零九章 點到爲止第五十一章 疑心生暗鬼第八十五章 蘇胡兩家第三十九章 也遲第九十三章 來客登山第一百七十八章 青萍書局第五十九章 真極天第八十六章 尋路難第二百一十二章 誓師第八十六章 一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