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出劍(三)

四道“太始劍氣”割裂空間,形成斷層,可又不是徹底隔絕,就好似霧裡看花,或是隔着火焰看人,外面的人還是能隱隱約約看到裡面發生了什麼,只是看不真切,十分迷糊。

再加上先前李玄都和李道虛交手極快,各種劍光殘影交疊,讓衆人根本無從得知戰況如何,只能從兩人短暫的停歇來判斷一二,待到李玄都開啓了“星羅劍陣”,那更是什麼也看不清了。

衆人只能去等,只能去猜。

只是當那股就連“太始劍氣”都不能遮蔽的浩大劍意沖天而起的時候,所有人都爲之神色一變,心頭爲之一驚。

雖然看不見,但衆人都心知肚明,這是大劍仙終於拔出那把仙劍了。

手中有無仙劍的李道虛,差別很大,手持仙劍且用出“太始劍氣”的李道虛,就連陸吾神都要傷在其鋒芒之下,就算此時的李道虛已經不能用出“太始劍氣”,可李玄都也不是陸吾神。

白繡裳輕聲道:“大劍仙要動真格了。”

張鸞山無奈道:“我曾勸紫府攜帶‘天師雌雄劍’,配合祖天師傳下的‘龍虎劍訣’,未嘗不能與大劍仙一戰。可是紫府婉拒了,說不必如此。”

若論劍道修爲,白繡裳可以說是僅次於李道虛和李玄都之人,還要在張鸞山之上,看得更深一些,說道:“紫府說的也有道理,不管怎麼說,他沒有學過正一宗的根本功法‘五雷天心正法’,很難發揮出‘天師雌雄劍’的全部威力,而且同樣是仙物,大劍仙與‘叩天門’相伴多年,心意相通,紫府就算帶了‘天師雌雄劍’,也不過是臨時抱佛腳,如何能與大劍仙相比?”

張鸞山嘆息道:“話雖如此,有總比沒有好,聊勝於無。”

白繡裳道:“也許紫府有別的想法或者後手。可惜白絹不在此地,否則她應該知道紫府到底是怎麼想的。”

當李道虛握住仙劍“叩天門”的時候,整個“星羅劍陣”的運轉便開始變得凝滯。

“星羅劍陣”固然是玄妙如星辰列宿,但是運轉之間,卻全無半點感情,就像“太上忘情經”,只有無情的推演和計算。但李道虛則顯示了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大道演繹,自己彷彿就是天地之樞機核心,以己心擬天心,駕馭天地之力,轉陰陽,御五行,喜則如春,怒則如夏,悲則如秋,哀則如冬,動則雷霆萬鈞,靜則如日中天,這種氣勢,反而是要壓過李玄都一頭。

“星羅劍陣”受到仙劍的氣機牽引,運轉越來越快,四周星雲隨之一併轉動,二十八團星雲之間還在互相發生變化,組合成不同的陣法,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八卦、九宮、十絕。

除此之外,李玄都又以星陣衍化出兩方星圖,一爲青龍星圖,一爲白虎星圖,交相輝映,分別對應了二十八星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和西方白虎七宿,正是李玄都借鑑了大真人府的“太上三清龍虎大陣”所得,凝若實質,攜着浩大威勢分左右向李道虛碾壓而至。

李道虛只是隨意揮動了下手中仙劍。

劍光所至,虛空震盪搖晃,陣法中無數星辰熒惑飄搖,不斷變化組合的陣法出現凝滯,繼而顯現出錯亂之象。青龍星圖和白虎星圖只是支撐了片刻,便分崩離析,畢竟只是李玄都借鑑模仿,而非真正“太上三清龍虎大陣”。

不過這只是李道虛的隨意一揮而已,甚至連出劍都談不上。

李玄都感嘆於師父的高絕修爲,催動陣法卻絲毫不停,反而越來越快。

一顆顆星辰上下起伏不定,或明或暗,或飄渺如遠在天邊,或清晰如近在眼前,其中又以七顆星辰最爲矚目,分別是對應北斗之數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開陽、玉衡、搖光七星,正是太平宗的“七曜星羅陣”,已經脫離了南斗的範疇。

事實上,李玄都早已不拘泥於“南鬥二十八劍訣”,而是將自己的一身所學悉數化入劍陣之中。

七星成陣中之陣,如定海神針。

李道虛輕輕一跺腳,以他頓足處爲圓心,一圈浩大劍氣向四面八方奔涌而出,肆意宣泄,劍氣所過之處,“夜空”如湖面,盪漾起層層漣漪,“夜空”中的一些星辰更是搖搖欲墜,顯現出潰散消失的跡象。

不過“七星”所在之處仍是不見分毫變化,如同激流中的砥柱礁石,任憑你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任你有燎原火,我自有東海水。

李道虛見此情狀,一揮大袖,滾滾劍氣如同大江治水奔涌而出。

星空轟然震動,無數星辰幻生幻滅。

若是尋常陣法,早已支離破碎,就算是一些所謂的山門大陣,也擋不住如今李道虛的一袖之威。

李玄都卻只是周身一震,臉色略顯蒼白。

劍氣雖然如磅礴浩蕩,但沒有將劍陣完全破去。

差了一線。

在李玄都的主持操縱之下,以正中的七星爲主,陸續又有二十八顆星辰浮現,如果說此時的“星羅劍陣”就像一副展開的長卷圖畫被人不斷上下抖動,震盪不休,那麼二十八顆星辰就如二十八顆釘子,將這張不斷震盪的“星圖”死死釘住。

李道虛五指張開,以“五嶽封禪手”伸手一抓。

這二十八顆“釘子”立時被生生拔出,剛剛穩定下來的“星圖”復而開始震盪,七星也搖晃不止。

李玄都如遭重擊,臉色蒼白。他顧不得自身傷勢,不再試圖平復星陣,而是直接順水推舟,萬千星辰星落如雨,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朝李道虛激射而來。

李道虛無動於衷,不見他如何動作,身前憑空出現一道由無窮劍氣匯聚而成的“護城河”,這些星辰不及他身週三丈,便被劍氣化於無形。

李玄都繼續催動劍陣。

原本被劍氣攪碎的星辰再次浮現,轉爲守勢。

李道虛仍舊不曾出劍,而是以不持劍的左手憑空虛握,化出浩蕩劍氣。

手中青鋒不過三尺之長,劍氣卻可無量。

李道虛的這一劍盡得天人無量境之精妙。

李玄都的劍陣在於一個巧字,所以他最怕陷入到與李道虛正面角力的境地,可事到如今,還是被李道虛拖入了此等境地。

破陣之法有兩種,一種是尋找陣法破綻,此路不通。再一種就是以力破巧,任你陣法如何玄妙,我一力降千會。

如今的李道虛明顯就是要以力破陣,無限攀升的劍氣劍意瞬間遍佈了整個“星羅劍陣”大陣。

不過李玄都還有最後一記後手。

他伸出手輕輕一捻,好似從棋盒中捻起一枚棋子。

這枚“棋子”是李玄都以“龍虎劍訣”所化,一如祖天師在鎮魔臺“刑柱”上留下的一個個銘文。

佛門有“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說法,這是極爲高明的芥子須彌手段。據說鬼仙渡過七重雷劫之後,一個念頭便是一個小小的世界。

李玄都效仿祖天師以“龍虎劍訣”衍化世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陰陽開闢渾淪,清濁分明,以地水火風定住四方,六氣充斥其中,化作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繼而日升月落,四季輪轉,變化不停。

此方小世界已經是一方洞天的雛形,如果將其不斷放大,便是一方洞天。

李玄都擡手於“棋盤”之上落子。

李道虛頓時如負重山,哪怕有無量劍氣,身形仍是止不住地向下沉去。

這座“星羅劍陣”大陣本就是一方小世界,這枚“棋子”則是小世界中的小世界。

李玄都落子,便是將一方小世界落在了李道虛的身上,其重何止萬鈞。

李道虛右手仍是持“叩天門”不動,左手緩緩擡起。

三十六道劍氣沖天而起,正合“北斗三十六劍訣”之數。

李道虛同樣一人一劍結劍陣。

那顆落在李道虛身上的“棋子”被三十六根劍柱生生頂起。

趁此時機,再無束縛的李道虛毫不猶豫地向前踏出一步,看似極輕,整個“星羅劍陣”卻是轟然震動。

李道虛終於舉起右手的“叩天門”。

李道虛之所以能小覷天下英雄,不僅僅因爲他修爲最高,更是因爲他執掌此劍,攻伐第一,無堅不摧。

李道虛氣態爲之一變。

一人一劍,裹以四時,制以五行,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按之無下,揮之無旁,無天於上,無地於下,無敵於前。

但是李道虛沒有用出如何精妙劍式,僅是簡簡單單地從上往下一劈。

如果說這座“星羅劍陣”大陣是按照周天星辰自行仿造出一片星空,自成一方小世界,那麼李道虛這一劍就是要劈開星空,好似開天闢地。

所有星辰在李道虛的這一劍之下悉數湮滅,劍陣運轉徹底凝滯不動。

伴隨着一道極爲輕微就好似蛋殼碎裂的聲響,“星羅劍陣”被李道虛一劍劈開。

星空褪去,重新露出社稷壇,也顯露出李玄都的身形。

體魄強橫無比的李玄都第一次流露出頹色,氣息衰敗,眉心到鼻樑一線更是出現了一道細微裂痕,有鮮血滲出。

第一百四十五章 帝下之都第八章 閣老第十五章 又見太平第四十三章 龍兒第一百三十九章 姦夫淫婦第一百七十七章 倉皇而逃第一百六十一章 太座第九十五章 局勢第一百一十九章 傀儡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張銀票第一百四十一章 心開二度第二百一十二章 雙刀第五十七章 煉魂化身第二百二十章 對峙第一百九十五章 金帳局勢第三章 北海蕭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降與不降第八十六章 客卿候選第三十七章 圍攻第一百四十一章 夢醒第十五章 等待後手第九章 陰陽倒錯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嫂六叔第二百零四章 相逢偶遇第四章 劍中藏劍第一百零一十六章 合兵一處第一百三十九章 人發殺機第五十七章 煉魂化身第十八章 萬法皆通第一百八十二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劍成陣第一百八十二章 衣鉢第三十七章 鬼咒劍氣第一百七十章 道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聯手第二百零九章 龍遁劍訣第十九章 殺子之仇第九章 毫不留情第十三章 陰陽無常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百零二章 西城第二百零六章 清微議事第八十七章 傷勢第三十七章 明修棧道第一百四十章 大奔雷手第一百五十章 四脈傳承第七十九章 將死第二百五十一章 改朝換代第五十八章 入蜀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三不四第二百五十章 歐帝三拳第六章 假長生第三章 楚雲深第四十三章 帝釋天第五十五章 春雨第二十五章 七寶菩提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神宗第一百一十五章 龍宮洞天第一百零五章 奪舍第八十六章 一拳第五十一章 閒棋冷子第三十四章 人仙第二百零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十章 撼王庭第四十三章 龍兒第九十三章 講規矩第一百五十六章 秦素白絹第一百七十七章 倉皇而逃第七十一章 報仇第一百一十六章 蝕日大法第一百七十八章 圍攻第一百七十七章 地仙三災第二百三十七章 慈恩塔鬥法第一百七十六章 上墳敬酒第三十六章 調素琴第一百一十章 新主舊事第一百四十章 重回道觀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爭我奪(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故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三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三十八章 勝負已定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道封鎮第三十章 清平會第一章 人生不滿百第一百七十四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六十章 深淵中人第十四章 六字光明咒第二百三十九章 見面第五十七章 嗜血如魔第一百三十七章 道高一丈第二十二章 青陽五鹿第二百二十三章 幽燕總督第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三十八章 素王第十二章 觀星臺上第三十七章 二次和談第二百三十章 登臺第二十三章 過往雲煙第三十三章 馮神通
第一百四十五章 帝下之都第八章 閣老第十五章 又見太平第四十三章 龍兒第一百三十九章 姦夫淫婦第一百七十七章 倉皇而逃第一百六十一章 太座第九十五章 局勢第一百一十九章 傀儡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張銀票第一百四十一章 心開二度第二百一十二章 雙刀第五十七章 煉魂化身第二百二十章 對峙第一百九十五章 金帳局勢第三章 北海蕭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降與不降第八十六章 客卿候選第三十七章 圍攻第一百四十一章 夢醒第十五章 等待後手第九章 陰陽倒錯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嫂六叔第二百零四章 相逢偶遇第四章 劍中藏劍第一百零一十六章 合兵一處第一百三十九章 人發殺機第五十七章 煉魂化身第十八章 萬法皆通第一百八十二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劍成陣第一百八十二章 衣鉢第三十七章 鬼咒劍氣第一百七十章 道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聯手第二百零九章 龍遁劍訣第十九章 殺子之仇第九章 毫不留情第十三章 陰陽無常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百零二章 西城第二百零六章 清微議事第八十七章 傷勢第三十七章 明修棧道第一百四十章 大奔雷手第一百五十章 四脈傳承第七十九章 將死第二百五十一章 改朝換代第五十八章 入蜀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三不四第二百五十章 歐帝三拳第六章 假長生第三章 楚雲深第四十三章 帝釋天第五十五章 春雨第二十五章 七寶菩提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神宗第一百一十五章 龍宮洞天第一百零五章 奪舍第八十六章 一拳第五十一章 閒棋冷子第三十四章 人仙第二百零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十章 撼王庭第四十三章 龍兒第九十三章 講規矩第一百五十六章 秦素白絹第一百七十七章 倉皇而逃第七十一章 報仇第一百一十六章 蝕日大法第一百七十八章 圍攻第一百七十七章 地仙三災第二百三十七章 慈恩塔鬥法第一百七十六章 上墳敬酒第三十六章 調素琴第一百一十章 新主舊事第一百四十章 重回道觀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爭我奪(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故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三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三十八章 勝負已定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道封鎮第三十章 清平會第一章 人生不滿百第一百七十四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六十章 深淵中人第十四章 六字光明咒第二百三十九章 見面第五十七章 嗜血如魔第一百三十七章 道高一丈第二十二章 青陽五鹿第二百二十三章 幽燕總督第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三十八章 素王第十二章 觀星臺上第三十七章 二次和談第二百三十章 登臺第二十三章 過往雲煙第三十三章 馮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