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閨閣

李玄都環顧四周,這兒畢竟曾經是秦清的書房住處所在,所以脂粉氣很淡,頗對李玄都的胃口。

秦素抱着貓兒上了二樓,聲音從二樓上傳下,“冰雁最近在忙什麼?”

“忙着在清微宗裡跟別人鬥智鬥勇,爭權奪利。”李玄都也跟着來到二樓。

秦素問道:“那你打算讓誰來做清微宗的宗主?師父、姑姑、二師兄都是上了春秋的人。”

李玄都一怔,他還沒真沒考慮過這個問題。也不能說全然沒有考慮過,他是考慮過師父飛昇之後的清微宗局面,無非是二師兄就任宗主,或者是姑姑李非煙也可以,他卻是忘了姑姑和二師兄也是上了年紀之人,而且兩人都不是長生境,不可能長年處理俗務,無論師父李道虛何時飛昇,至多再有十年,他們兩人就要開始準備閉關,無論更上一層樓的可能有多大,總要嘗試一番,才能不留遺憾。

如此一來,清微宗的確要一個合適的人選。如果司徒玄策未死,成功接掌清微宗,到了如今也該着手培養下任宗主了。

司徒玄策身死之後,本該繼承司徒玄策位置的張海石與李道虛離心,已經退居幕後的李道虛不得不像兩次執掌正一宗的張清衍那樣重新出山,又陸陸續續收了四個年紀上差不多等同徒孫的弟子,也就是李元嬰、李玄都、陸雁冰、李太一四人。其中最有可能接任宗主之位的是李元嬰和李玄都,陸雁冰和李太一是備選。

可經歷瞭如此多的風波之後,李元嬰、李太一被李玄都驅逐出清微宗,李玄都本人因爲各種原因也不太可能親自執掌清微宗,竟是隻剩下一個陸雁冰。

陸雁冰是否姓李,倒是沒什麼關係,清微宗也出過許多異姓宗主,李家龐大的人口基數擺在那裡,宗主大位遲早會回到李家人的手中,所以衆多李姓弟子不會反對。陸雁冰是男是女,也沒有關係,清微宗不像玄女宗、牝女宗、慈航宗,宗主必須是女子,也不像正一宗、靜禪宗等宗,宗主必須是男子,男女皆可,過去也出過女子宗主,若是李非煙再年輕些,她就可以直接擔任宗主。

關鍵在於陸雁冰能否勝任。平心而論,陸雁冰還是稍遜於顏飛卿、玉清寧、蘇雲媗等人,稍顯稚嫩,且不說她沒有天人境的修爲,只說陸雁冰的性情,隨風搖擺的能力適用於一個堂主之位,甚至也適用於小宗的宗主,卻絕不適用於一個舉足輕重的大宗之主。

李玄都在世的時候,旁人看在李玄都的面子上,的確無人敢於招惹陸雁冰,陸雁冰可以坐穩這個位子,可這絕對不是李玄都的本意。

前不久李玄都在遊歷遼東的時候,還想着如何改組清微宗內部,這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清微宗宗主配合他,張海石可以,李非煙也可以,陸雁冰卻是不太可以。雖說人是會成長的,但現在的陸雁冰還缺乏必要的魄力,不敢擔責是陸雁冰最大的缺點,在這一點上,顏飛卿、蘇雲媗、秦素、宮官、玉清寧等人都要勝過陸雁冰。

退一萬步來說,如果李玄都不在了,或是死了,或是像地師那樣因爲某些意外原因提前飛昇,陸雁冰能否鎮得住清微宗內部的衆多“驕兵悍將”?要知道歷代執掌清微宗之人,從李玄都的師祖李公開始,到師父李道虛,再到大師兄司徒玄策,乃至於三師兄李元嬰、李玄都本人,以及現在的二師兄張海石,無一不是武力頂尖之人,就是最弱的李元嬰,也是而立之年就名列太玄榜上,日後造化境有望,甚至可以爭奪太玄榜的榜首。與這些人相比,陸雁冰的修爲是不是太弱了些?

更何況還有一個天縱奇才的李太一遊離在外,他比李元嬰小了近二十歲,又名列李家族譜,若是李玄都、張海石、李非煙等人都不在人世,李太一打着李家的旗號回來爭奪宗主,陸雁冰能否抵擋得住?畢竟這是清微宗的私事,秦素等人未必就能插手。

當然,李玄都可以把李元嬰、李太一殺了。可如此一來,李玄都就要背上一個屠戮兄弟的罵名,此二人不僅是李玄都的師兄弟,還是族譜上的兄弟。而且李玄都覺得兩人罪不至死,不至於如此不擇手段。

在種種思慮之下,陸雁冰實在不是李玄都心目中合適的宗主人選。不過幸運的是不必陸雁冰現在就接任宗主之位,如果李玄都想要立陸雁冰爲宗主,那麼還有十年左右的時間去培養她。這對李玄都來說不是什麼難事,過去李玄都就喜歡對陸雁冰說教,想來如今的陸雁冰也不敢反抗,只能乖乖受着。

李玄都沉思了許久,說道:“師父常說一句話,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爲兒孫做馬牛。可我卻是個操心的勞碌命,不能不想。思來想去,冰雁只能說是差強人意,可距離讓人十分滿意還有一定距離,只能是暫且培養她看看,同時我也會知會二師兄一聲,讓他看看還有沒有其他合適人選,做好兩手準備。”

秦素畢竟與陸雁冰交好,心底還是向着陸雁冰的,說道:“你的要求可真高,冰雁只是勉強讓你滿意,我覺得冰雁不錯。”

“這已經是看在我們師兄妹的情面上往好處說了。”李玄都不以爲然道,“若沒有這些情分,我不幫她,你也不幫她,她連一個‘差強人意’也算不上。”

秦素聽得李玄都如此說,知道李玄都其實是對陸雁冰很不滿意,也不好再爲陸雁冰說話,免得李玄都又想起陸雁冰過去做的那些事情,生出厭煩之心,轉而說道:“那就看看再說,反正也不急於一時。”

二樓裡有一個小客廳,李玄都坐在客廳中靠窗的位置,看着外面的湖水,說道:“不說這個了,明天我會去見趙部堂,你覺得他會是什麼態度?”

秦素想也沒想就回答道:“自然是支持你。”

“我當然知道他會支持我。”李玄都道,“我是說他會選擇怎樣的支持?”

秦素想了想,回答道:“有限度的支持。”

李玄都笑起來,“你我所見略同。”

秦素道:“就算他們想要全力支持,也無從支持,除非遼東大軍選擇在這個時候大舉入關。”

秦素話語中的意思十分明白,趙政無力在長生境的爭鬥中支持李玄都什麼,最終還是要着落在秦清的身上。

李玄都也明白這一點,之所以要多此一舉地相問,自然是有他的思量。

什麼樣的環境才能生出天真之人?

在李玄都看來,勾心鬥角的權貴世家中生不出天真之人,因爲身在其中,耳濡目染之下,哪怕僅僅爲了自保也要學會相互算計。窮苦百姓的家中也生不出天真之人,雖然窮苦百姓的家中沒有那麼多勾心鬥角,可生活的重擔卻能把人性中的天真早早磨滅殆盡,一個早早承受了生活沉重之人只會過早成熟,而不會天真。

真正的天真之人只會是衣食無憂又備受家人寵愛,物質和精神缺一不可。沒了物質的支持,生活會教你做人,沒了精神上的庇護,世道會教你做人。

所以李玄都不是一個天真之人,他很早就領會了在這個世上生存的道理,也正因爲如此,李玄都有些時候反而不屑於按照這些道理行事,以至於在旁人看來,李玄都的身上有些書生氣。這大約就是看山不是山之後的看山還是山。

秦素本來有希望成爲一個天真之人,因爲無論是秦家的家世還是父親秦清的溺愛,都足以讓她變成一個備受寵愛而無憂無慮的大小姐。

可是秦素並不是一個天真的大小姐,她一方面極度害羞靦腆,有些天真大小姐的影子,另一方面又有“邪道妖女”該有的冷酷無情,死在她手上之人不在少數,而秦素也從未因此難過、悔恨、無法釋懷。

這一點很像李玄都,一面是放浪形骸、陰陽怪氣、衝動意氣的紫府劍仙形象,一面是成熟穩重、堅毅隱忍、好爲人師的清平先生形象。這不矛盾,也不衝突,蓋因人生在世,少有人能在他人面前展現真正的自我,甚至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樣,本來又是什麼樣子。正如有些人在長輩朋友面前是謙謙君子,到了不如自己之人面前便是紈絝子弟。

一般而言,無法在父母身上得到感情需求之人,很是容易動情,而且容易顧影自憐,長大之後逐漸發展成傷春悲秋之人。

李玄都身上就有這種傾向,不過因爲他的經歷和內心的強大,以及張肅卿等人的影響,讓他走上了一條極爲偏僻且極端的路途,他不會感傷自己的過往經歷,卻又不免遺憾,於是付諸於行。在他弱小時,他就很看重陸雁冰、周淑寧等人,哪怕陸雁冰一再與他爲敵,他也可以大度地一笑了之。待到他強大時,他開始兼濟天下,力求天下太平,不使自己的悲劇重演,這其中種種卻是很難言說了。

秦素與李玄都其實是一種人,只是秦素沒有李玄都極端,也沒有李玄都那麼強大。

秦素因爲母親之死導致親情的缺失,本來會走上一條孤拐的路子,可秦清卻又身體力行地把秦素給拉了回來。不僅僅是秦清寵愛秦素到溺愛的程度,還表現在秦清什麼時候都把秦素帶在身邊。正如秦素自己所言,秦清在謀劃遼東馬政這樣的大事時,也將幼小的秦素帶在身邊,以至於秦素在多年後還對遼東馬政的內情記憶猶新。至於秦素後來離開家門四處遊歷,那已經是她長大成人後的事情了。

如此一來,秦素就難免變得矛盾,一方面是母親的缺失,一方面是父親近乎於贖罪的寵愛,這讓她既沒有成爲無憂無慮的天真大小姐,又沒有極端、偏激、孤僻且仇視父親,只是有些不喜歡與旁人打交道。

在這一點上,李玄都很是佩服老岳父養女兒的手段,在先手犯下大錯的情況下,還能絕地翻盤。既沒有讓秦素變成刁蠻任性或是不諳世事的大小姐,也沒有讓秦素孤僻到仇視自己這個父親,反而父女感情和睦。

該抓緊的時候,秦清無論怎麼忙碌,都將女兒帶在身邊親自教養,該放手的時候,秦素便是跑去天涯海角,秦清也不多過問半句。秦清不因自己與韓無垢交好就強逼秦素對待忘情宗如何,也不因自己與三弟秦道方失和就強逼秦素不與三叔來往,更不會因爲自己志在天下便將自己的志向強加在女兒的身上,甚至在女兒嫁人和自己娶妻的事情上也極爲重視女兒的看法,在這個講究父母之命和父爲子綱的世道中,秦清堪稱是個異類。

當然,也不可否認秦素傳承了母親的優秀品質,本性純良,是一塊上好的璞玉。

李玄都自問沒有這個能耐,換成他在秦清的位置上,只怕要養出一個陸雁冰一樣的女兒了,逆反父親,將父親視作仇寇,老死不相往來。

李玄都想着,若是有時間,他倒是真想和這位岳父大人坐下來談談,交流下心得體會。他未必會有子嗣,可如果真有那麼一天,也不至於手忙腳亂。

正因在這等情況下,李玄都和秦素是一類人,卻又大相徑庭,蓋因經歷不同,環境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相同。

李玄都沒有秦素這樣的好運,有秦清這樣一位父親。秦素也沒有李玄都這樣的好運,接連遇到了李道虛、張肅卿、徐無鬼、張海石等衆多老師。

可兩人的心思還是相通的,所以絕大多數時候,李玄都都會徵求秦素的意見,哪怕他心中早有了定算。如果秦素的意見與他相同,他便會直接行動。如果秦素的意見與他不同,他便停下來好生思量一下。

李玄都此時問秦素這個問題,關鍵不在於趙政,而在於秦素回答中的秦清。

秦素是李玄都和秦清之間最重要的橋樑,在有些事情上,秦素的態度至關重要。

李玄都道:“素素,雖然按照道理來說,岳父必然是支持我進京的,但我不清楚他具體是怎麼想的。畢竟自從玉虛鬥劍之後,我便沒有再見過他,我想與他面談一次。”

秦素明白了李玄都問這話的用意,“玄哥哥,你覺得爹爹一時半刻之間不會回來?”

李玄都道:“我在終南山的這段時日裡也曾一窺凝聚元嬰之妙境,實在艱難無比,不是一日之功可成,非要長年累月的苦修不可。雖說岳父得了巫陽傳下的‘宇之術’,但也未必能在短短數月時間內更上一層樓,這出關之日便遙遙無期。”

秦素在閒暇時曾經聽李玄都說起過得證金丹大道之後的元嬰妙境,也知道父親閉關就是爲了此等境界,知道李玄都說的是正理,說道:“如此看來,想等爹爹返回朝陽府卻是不太現實,要不……我們直接去太白上的大荒北宮?”

李玄都問道:“你知道大荒北宮的具體位置?”

“知道。”秦素回答道,“爹爹帶我去過,那裡美則美矣,太過冷清,沒有人氣,我便不喜歡多待,說起來我也好些時候沒有去過了。”

李玄都沉吟道:“先給岳父傳書一封,待我們見過了趙部堂之後,就去大荒北宮。你覺得如何?”

“好。”秦素應了一聲,放下懷中的貓兒,起身往書房走去。

李玄都仍是坐在小客廳中,望着窗外。

秦素的這座閨閣足有三層,每層都極爲開闊,說是閨閣,其實自成一體,包括臥房、書房、正堂、小客廳、靜室、客房等等。其間有各種屏障分隔開來,使得這三層樓閣內部別有洞天。

入夜之後,李玄都在二樓的書房中坐了一宿,繼續每日的修煉,秦素則是回了自己在三樓的臥房,沉沉睡去。到了秦素這等境界,入睡並非了爲了放鬆身體,而是使心神得到休息,畢竟整日不睡,便是體魄撐得住,日積月累下的心力消耗也十分巨大,除非是專門修煉神魂的鬼仙,或是李玄都這等已經躋身長生境之人。

其實睡之一事,大有學問,且不說希夷先生的大夢春秋,便是陸吾神等神獸之屬,在重傷之後最好的療傷之法也是沉睡,這一睡便有可能是數年光景。而李玄都在脫胎換骨的四十九日中,也是經常大睡。

待到次日卯時初,李玄都離開書房。長生境脫胎換骨之後便是這點好處,不染塵埃,無漏無缺,故而通體潔淨,好似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使得李玄都省去了洗漱的工夫。

李玄都出來樓閣,站在葡萄架下隔着湖水眺望湖對岸,此時秦家大宅漸漸從睡夢中醒了過來,四處開始陸續掌燈,好些僕役已經起身,開始各自的差事。

這會兒秦素也起身了,不過女子整理儀容總是要花費許多時間,一時半刻之間忙活不完。

李玄都便耐心地站在葡萄架下等待秦素,待到秦素下樓的時候,已經天光大盛,大約是卯時末了。李玄都估摸着這會兒秦道遠等人差不多也該起牀了,應該是在用早飯。李玄都和秦素二人俱是辟穀,李玄都本來還靠進食來彌補體魄,可在他完成脫胎換骨之後,便是連這一步也省卻了。

李玄都與秦素又等了片刻後,才動身去見秦道遠。

秦道遠知道李玄都今天要見趙政,早早準備好了,待到李玄都過來,便吩咐人準備車馬,親自陪同李玄都去距離秦家大宅不遠的總督衙門。

各地的總督衙門都大同小異,門外大坪所在,有四畝見方,暗合“朝廷統領四方”之意。大坪正中高矗着一杆三丈長的帶鬥旗杆,遙對着大門和石階兩邊那兩隻巨大的石獅,以空闊見威嚴,沿着大門石獅兩旁的那兩面八字牆,有總督標營的親兵靠牆一字排開,氣勢驚人。

趙政昨天就知道了李玄都來到朝陽府的消息,只是實在脫不開身,便安排在今日見面。昨天他忙到子時,只睡了兩個時辰便來到總督府的後堂等待李玄都。

秦道遠沒有官身,可總督府上下沒有人不認識這位秦家老爺,私下裡都稱其爲爲“巡撫”、“中丞”,對應了“總督”和“部堂”。遼東是沒有巡撫的,而且巡撫並不是總督的下屬,所以常常會鬧出督撫之爭。由此可見秦道遠的地位。

在秦道遠的引領下,李玄都來到總督府的後堂,趙政已經迎了出來,與李玄都相互見禮,卻難掩臉上的疲憊之色。

李玄都道:“罪過罪過,若非事關重大,實不該來攪擾正公。”

“紫府這是哪裡話,聽聞清平先生昨日到了朝陽府,我本該去見紫府,實在是公務繁忙,脫不開身,還望紫府見諒。”趙政招呼着衆人分而落座,有僕役送上熱茶,又退了出去。

李玄都坐下後,開門見山道:“我的來意,想必正公已經知曉,不知正公是何看法?”

坐在主位上的趙政道:“紫府要上京,自無不可,只是我有一事不明,還請紫府賜教。”

“賜教不敢當。”李玄都道,“正公但問無妨。”

趙政望着李玄都,問道:“敢問紫府,上京所爲何事?是向朝廷示威?還是打算殺人報仇?”

趙政此言不可謂不直白,也隱隱表明了他的態度,他認爲現在不是上京的好時機,因爲李玄都還沒有必勝的把握,至多就是大鬧一場,然後狼狽退出帝京,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局勢。再有就是李玄都和秦素已經說過的,遼東大軍還沒有做好入關的準備,在這個時候也不可能配合李玄都進京有所動作。

這種情況下,在趙政看來,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李玄都爲了個人恩怨報仇,所以趙政才問李玄都上京爲了何事。

李玄都環視四周,此時在座只有四人,除了他和秦素之外,就是趙政和秦道遠,秦襄因爲其他事情無法脫身。不過都是可信之人,李玄都便也直言了,“太后謝雉已經派人與我和談。”

第一百零三章 徐大第七十八章 返回桃源第八十五章 雙劍合璧第二百一十二章 回答第一百章 山雨欲來第八十章 恩怨情仇第二十七章 喬裝改扮第一百八十七章 觀音百劍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是我第二百三十六章 退場第五十章 阿諛奉承第二百一十四章 師徒父子第五章 觀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秦巷別院第六十七章 飛揚跋扈第一百零一章 陰陽宗主第三十三章 天王殿第一百九十二章 此間帝王第二百一十五章 炮擊第三十五章 裴家公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色如血第二百零二章 荒宅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玉龍第二百零九章 老友第一百二十六章 聽風樓第一百七十一章 佛道第二百七十六章 多事秋第一百七十六章 深夜造訪第一百九十七章 登望仙台第一百五十一章 陰氣聚煞第七十六章 九子母天鬼第一百六十九章 火中取粟第三十七章 呼延勝明第一六十三章 來客第一百六十二章 白陽法身第二十八章 東昌府第一百六十三章 幽冥帝宮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五十四章 親政第一百五十八章 搭手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雪夜話第一六十七章 期限第一百七十章 遼東第六十五章 妻子母親第十章 百花會第一百二十五章 地底天光第一百七十三章 降與不降第三十四章 一日不見第三十九章 陸夫人第七十七章 白古鎮第二百三十六章 王天笑第二百一十五章 取勝第二十三章 沈大先生第九十二章 血祭大陣第一百四十二章 仙物第十五章 又見太平第一百四十八章 以一當千第二百一十八章 家國天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翻地覆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威第二百七十一章 採生第二百三十三章 正邪家國第一百二十二章 掌握洞天第二百二十五章 應約而至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擄第三十章 大變將起第十四章 廟堂江湖第七十三章 太上丹經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婚第一百九十六章 就在今天第九十三章 聖人之言第七十章 符陣第八十二章 八部衆第一百零一十章 益陽府第一百四十六章 丹入腹中第二百一十一章 血刀第一百一十二章 守望明月第八十三章 大妖似仙第三百章 地下遺蹟第五十六章 蛟凰齊飛第二十一章 無欲則剛第二百二十四章 蝕日大法第九十七章 東西二城第一百二十章 御六氣之辯第九十二章 古廟夜戰第七十五章 扶靈還鄉第八章 鳳凰膽第二十一章 以打促和第一百八十九章 劍秀山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夫妻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二百二十五章 用刑第一百五十二章 師兄師妹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師傅第一百五十二章 金陵府第一百七十章 遼東第二十三章 真言四派第十章 司徒玄策第一百七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冰肌玉骨
第一百零三章 徐大第七十八章 返回桃源第八十五章 雙劍合璧第二百一十二章 回答第一百章 山雨欲來第八十章 恩怨情仇第二十七章 喬裝改扮第一百八十七章 觀音百劍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是我第二百三十六章 退場第五十章 阿諛奉承第二百一十四章 師徒父子第五章 觀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秦巷別院第六十七章 飛揚跋扈第一百零一章 陰陽宗主第三十三章 天王殿第一百九十二章 此間帝王第二百一十五章 炮擊第三十五章 裴家公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色如血第二百零二章 荒宅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玉龍第二百零九章 老友第一百二十六章 聽風樓第一百七十一章 佛道第二百七十六章 多事秋第一百七十六章 深夜造訪第一百九十七章 登望仙台第一百五十一章 陰氣聚煞第七十六章 九子母天鬼第一百六十九章 火中取粟第三十七章 呼延勝明第一六十三章 來客第一百六十二章 白陽法身第二十八章 東昌府第一百六十三章 幽冥帝宮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五十四章 親政第一百五十八章 搭手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雪夜話第一六十七章 期限第一百七十章 遼東第六十五章 妻子母親第十章 百花會第一百二十五章 地底天光第一百七十三章 降與不降第三十四章 一日不見第三十九章 陸夫人第七十七章 白古鎮第二百三十六章 王天笑第二百一十五章 取勝第二十三章 沈大先生第九十二章 血祭大陣第一百四十二章 仙物第十五章 又見太平第一百四十八章 以一當千第二百一十八章 家國天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翻地覆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威第二百七十一章 採生第二百三十三章 正邪家國第一百二十二章 掌握洞天第二百二十五章 應約而至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擄第三十章 大變將起第十四章 廟堂江湖第七十三章 太上丹經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婚第一百九十六章 就在今天第九十三章 聖人之言第七十章 符陣第八十二章 八部衆第一百零一十章 益陽府第一百四十六章 丹入腹中第二百一十一章 血刀第一百一十二章 守望明月第八十三章 大妖似仙第三百章 地下遺蹟第五十六章 蛟凰齊飛第二十一章 無欲則剛第二百二十四章 蝕日大法第九十七章 東西二城第一百二十章 御六氣之辯第九十二章 古廟夜戰第七十五章 扶靈還鄉第八章 鳳凰膽第二十一章 以打促和第一百八十九章 劍秀山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夫妻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二百二十五章 用刑第一百五十二章 師兄師妹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師傅第一百五十二章 金陵府第一百七十章 遼東第二十三章 真言四派第十章 司徒玄策第一百七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冰肌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