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農稅

轉眼間到了中午。

碼頭上有多棚子,裡面做着大鍋菜,還有剛剛出鍋的饅頭和稀粥。古人一日兩餐,到了大晉年間之後,逐漸變爲一日三餐。只是趕上荒年,糧食不足,又逐漸變成了一日兩餐,不過在遼東,因爲糧食供給足夠,所以仍是維持一日三餐。

李玄都指着正在做飯的棚子,問道:“這是管吃嗎?”

“應該是吧?”秦素也有些不確定,別說她不怎麼接觸家族事務,便是秦道遠在此,也未必能回答這個問題。畢竟這不是什麼大事,也許只有這裡的管事才知道。

“過去問問就知道了。”李玄都說道。

秦素說道:“那邊都是些男子,沒有女子,我就不過去了,我在這兒等你。”

正如秦素所說,碼頭上幹體力活的都是男子,她一個女子未免太過顯眼,李玄都自然不會勉強秦素,應了一聲,獨自向前走去。

便在這時,碼頭上響起了鐘聲,正在幹活的人都停下了手裡的活計,分別向那些棚子涌去,不過並不急迫,沒有搶飯的意思,顯然是管飽管夠,早去晚去差別不大。

不一會兒,已經有人領了飯食:兩個饅頭,一碗粥,一碗青菜。放在尋常百姓眼裡,已經是極豐盛的飯食。畢竟百姓生計艱苦,一年到頭也見不到點油腥,大多數時候只求能夠果腹,談不上滋味之享。

這些領了飯食之人就隨意找個地方坐下,三三兩兩地分佈在碼頭各處。

李玄都還是一身黑色的鶴氅,穿着帶有鞋翹的長靴,與整個碼頭顯得格格不入,周圍之人只當他是哪家的掌櫃東家過來巡視,不敢阻攔,任由他四處走動。

李玄都穿過人羣,雙眼四下巡視着,看到一個上了年紀的老者吃得很快,不一會兒便將自己的那份吃了個乾淨,正獨自一人坐在一塊石頭上休息。

“這位老丈,吃得太快容易傷身。”李玄都在老人不遠處站定。

那老人擡頭看到李玄都,嚇了一跳,趕忙就要起身行禮,不過被李玄都伸手按住,“老丈不必緊張,我就是隨便聊聊。”

老丈有些警惕,“這位……公子不是本地人?”

“我是齊州人士,內子的孃家在遼東,這次陪着內子回來省親,正好家嶽在此有些產業,便順道四處走走看看。”李玄都也算是實話實說。

老人不再警惕,放鬆下來,“原來公子是大戶人家出身,難怪吃飯還有這麼多講究。”

李玄都道:“這不是講究,而是實話,傷胃。”

老人搖頭道:“沒辦法,習慣了。前些年鬧饑荒,沒糧食吃,四處逃荒,趕上青陽教發糧食招人,就得跟別人搶飯吃,有時候能吃多少全看吃得快慢,吃飽一頓能頂個三四天,稍慢一點就沒得吃了。”

“我看別人可沒有老丈這種習慣。”李玄都故意說道。

老人聽他這樣一說立刻來了精神,“不瞞公子,小老兒也不是遼東人,本來是中州人士,逃荒到了齊州,又趕上青陽教,後來青陽教被官府滅了,小老兒便被大船送到了遼東。也是老天有眼,遇到個趙老爺,還有秦老爺,想要種田的給地給種子,想要做工的給工錢,還包吃住,給了我們這些人一條活路。”

李玄都問道:“趙老爺和秦老爺這麼大方?我可聽說他們還養着好些兵,趙老爺和秦老爺哪來的錢養活這麼多人?”

老丈理所當然道:“種田要交稅,做買賣的也要交稅,這不就有錢了嗎?”

李玄都又問道:“朝廷也收稅,可朝廷還是年年國庫虧空,賑災的錢都沒有,遼東憑什麼這麼有錢?難道遼東的稅很重?”

說到這個,老丈有些興奮起來,“公子是外鄉人,不知道遼東的情況。”

“那就請老丈說說。”李玄都微笑道,心裡覺得有趣,眼前之人明明不是遼東人,可現在儼然是以遼東人自居了。

老丈面有得色,說道:“遼東的稅可比朝廷的稅低多了。小老兒不做買賣,只是個做工的,也不知道商稅多少。不過小老兒有幾個一起從齊州來遼東的同伴,他們比小老兒年輕,合夥開荒去了,小老兒問過他們農稅多少,他們說三十稅二,也就是十五稅一。”

李玄都道:“據我所知,朝廷是三十稅一,遼東這邊是三十稅二,分明是朝廷的稅更低一些,可老丈怎麼說遼東的稅更低?”

“一聽公子這話就知道公子是沒種過田的人。”老人笑起來,“朝廷明面上是三十稅一,可那只是正稅,除了正稅,還有各種雜稅,各種亂七八糟的名目加起來,就是一年的收成全都交上去也不夠。可遼東這邊就不一樣了,說多少就是多少,沒有那些雜稅,可不就比朝廷低了。”

李玄都嘆息一聲,“我明白了,告辭。”

說罷,李玄都轉身離去。

老人望着李玄都的背影,咕噥道:“明白?明白什麼了?”

李玄都悄無聲息地離開這裡,回到了秦素身旁。

秦素問道:“你打聽到什麼了?”

李玄都感慨道:“岳父大人和趙部堂高明啊,我今日領教了。”

“怎麼說?”秦素好奇道。

李玄都道:“如今看來,遼東的藩庫要比朝廷的國庫富裕太多,最起碼遼東沒有饑荒,還能借錢給百姓開荒種地,更能養起二十萬大軍。反觀朝廷,賑災的錢沒有,養兵的錢也沒有。這就有意思了,遼東的土地、人口不足朝廷的四分之一,也不是江南等富庶之地,怎麼就能收這麼多的稅,還沒有百姓叫苦?朝廷佔據了那麼大的地盤,那麼多的人口,各種巧立名目,各種苛捐雜稅,收稅收得天怒人怨,逼得百姓不得不棄耕逃亡,可到頭來收到手裡的稅還不如遼東的多?你想想這是什麼道理?”

秦素立時明白了,“這些稅都被中間的人層層貪了。”

李玄都道:“一個遼餉,不過二百萬兩銀子,屬實不多,可攤派到百姓頭上的時候,就逼得百姓逃亡,這是被增加了多少倍?說句不好聽的話,朝廷能拿到手一百萬兩銀子,底下的百姓就要繳納一千萬兩銀子,剩下的九百萬兩銀子都被那些貪官污吏們分走了。可偏偏朝廷還沒有替換的能力,因爲這些官吏以及他們背後的士紳,就是大魏朝廷的根基所在,沒了他們,朝廷也就不存在了,這便是張相新政失敗的原因。”

秦素咋舌道:“遼東這邊呢?”

李玄都道:“朝廷收一百萬兩銀子,到手一百萬兩銀子,百姓繳納一千萬兩銀子。遼東收兩百萬兩銀子,到手兩百萬兩銀子,百姓繳納兩百萬兩銀子。結果就是遼東比朝廷有錢,遼東還更得民心。這樣的朝廷,焉能不敗?”

秦素道:“原來這纔是爹爹打壓士紳的用意所在。”

李玄都感慨道:“我現在想明白了,張相的新政註定不可能成功。朝廷要賑災,要用兵,必須加稅。可天災連連,本就歉收,又因戰禍之故,青壯男丁死傷慘重,很多田地要靠老弱婦孺來耕作,收成更是悽慘,只希望着朝廷撥款賑災或者減免賦稅。如此一來,成了個死局,朝廷沒錢,百姓沒錢,士紳們有錢。士紳們挖朝廷的牆角,又拼命壓榨百姓。可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士紳就是朝廷的支柱,想要通過朝廷去對付士紳,只會自尋死路,唯一的出路就是另立門戶。”

“只是如此一來,又有一個問題。”李玄都話鋒一轉,“一朝之初,吏治清明,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只因此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而漸漸好轉了,朝廷穩定了,也就漸漸怠惰了,少數變爲多數,繼而怠惰成風,雖有大力,無法扭轉,並且難以補救。也有的爲功業欲所驅使,黨同伐異,到人才漸見竭蹶、艱於應付的時候,形勢便複雜起來了。就像一張餅,現在能吃到十成,漸漸只有八成,最後只剩下五成、兩成,終是難以維持。我在想,遼東能否擺脫這個規律?”

秦素陷入沉思之中,沒有貿然回答。

李玄都嘆息道:“‘天下蒼生’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可做起來是何其難。說廟堂,不是幾個書生坐而論道,打些機鋒,那是純粹的紙上談兵。也不是整日裡這個計那個謀,這些機謀權術解決不了吃飯的問題。這些實實在在的問題,如何改變?如何避免?這纔是根本,故而太上道祖有云:‘治大國如烹小鮮。’”

秦素道:“你有沒有辦法?”

李玄都搖頭道:“沒有好辦法,我們現在都是摸着石頭過河。在這種時候,空有一身長生境界修爲也很難有所作爲,這就好比繡花,不是空有力氣就行的。”

秦素沉默了一會,問道:“還要繼續四處走走看看嗎?”

李玄都心情立時好起來,笑道:“當然要四處走走看看,而且要好好看看,我現在對遼東越來越有興趣了。不管以後如何,現在的遼東讓我很滿意。”

第一百三十五章 宿命通第一百六十章 漁翁第十五章 二三事(五)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劫地仙第八章 生生不滅第一百五十二章 師兄師妹第二百三十四章 離散復聚第十章 司徒玄策第一百零七章 派系第一百六十章 深淵中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外林中第十八章 萬法皆通第一百九十一章 正邪之辨第四十九章 孝而不順第三十七章 明修棧道第十四章 火龍焚山第一百二十四章 家國大義第四十六章 例會第二百二十八章 擔當第一百一十七章 春秋皆度第一百六十九章 石姐姐第三十九章 四刀六劍第三百零七章 女帝第一百七十八章 又見故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私義第八十二章 二度破陣第一百八十八章 橫崗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寒霜覆草第一百五十七章 子母天鬼第二百七十八章 故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青萍書局第七十六章 一刀生滅第十三章 墓冢疑雲第十九章 蓮咒之法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雷招來第二百一十四章 溫師姐第一百八十四章 鳳樓春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炷香第七十章 老汗第一百八十五章 交換第二百四十九章 將功折罪第三章 國賊第一百零六章 小別(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山屍影第一百七十章 道門第二百九十八章 神仙第八十六章 局勢第一百四十四章 純陽入道第一百零一十一章 深夜訪客第二十八章 發難第一百三十九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一十九章 牙尖嘴利第三章 楚雲深第二百零二章 勢均力敵第七章 青陽教第四十三章 出劍(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人無量第一百零八章 妖物第一百四十九章 借君一物第一百一十九章 傀儡第一百八十章 心魔去處第七十章 宮官設局第一百九十四章 易容第一百七十四章 凝聚假丹第九十二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荒北宮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鋒第六十二章 胡氏兄妹第五十七章 嗜血如魔第二章 太平客棧第九十四章 一劍第二百零五章 五太之妙第一百一十章 一家之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待客之道第一百八十二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九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八十五章 三代絕學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六十九章 何時忘記第二百二十八章 擔當第四十七章 出劍(五)第十九章 李姓縣令第一百八十八章 深夜酒肆第二百章零二章 一襲飛魚第五十七章 話不投機第二十章 一個好人第二百零六章 四時劍第六章 橫刀攔路第五十四章 宮官第二百零八章 龍遁劍訣第二十五章 二人皆至第二百零六章 司徒玄策第二百零五章 七絃仙劍第八十三章 拔除心魔第六十一章 三綱陣第三十五章 圍攻第一五十章 暗中脈絡第一百四十三章 正一神霄第六章 疾風驟雨
第一百三十五章 宿命通第一百六十章 漁翁第十五章 二三事(五)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劫地仙第八章 生生不滅第一百五十二章 師兄師妹第二百三十四章 離散復聚第十章 司徒玄策第一百零七章 派系第一百六十章 深淵中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外林中第十八章 萬法皆通第一百九十一章 正邪之辨第四十九章 孝而不順第三十七章 明修棧道第十四章 火龍焚山第一百二十四章 家國大義第四十六章 例會第二百二十八章 擔當第一百一十七章 春秋皆度第一百六十九章 石姐姐第三十九章 四刀六劍第三百零七章 女帝第一百七十八章 又見故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私義第八十二章 二度破陣第一百八十八章 橫崗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寒霜覆草第一百五十七章 子母天鬼第二百七十八章 故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青萍書局第七十六章 一刀生滅第十三章 墓冢疑雲第十九章 蓮咒之法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雷招來第二百一十四章 溫師姐第一百八十四章 鳳樓春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炷香第七十章 老汗第一百八十五章 交換第二百四十九章 將功折罪第三章 國賊第一百零六章 小別(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山屍影第一百七十章 道門第二百九十八章 神仙第八十六章 局勢第一百四十四章 純陽入道第一百零一十一章 深夜訪客第二十八章 發難第一百三十九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一十九章 牙尖嘴利第三章 楚雲深第二百零二章 勢均力敵第七章 青陽教第四十三章 出劍(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人無量第一百零八章 妖物第一百四十九章 借君一物第一百一十九章 傀儡第一百八十章 心魔去處第七十章 宮官設局第一百九十四章 易容第一百七十四章 凝聚假丹第九十二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荒北宮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鋒第六十二章 胡氏兄妹第五十七章 嗜血如魔第二章 太平客棧第九十四章 一劍第二百零五章 五太之妙第一百一十章 一家之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待客之道第一百八十二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九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八十五章 三代絕學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六十九章 何時忘記第二百二十八章 擔當第四十七章 出劍(五)第十九章 李姓縣令第一百八十八章 深夜酒肆第二百章零二章 一襲飛魚第五十七章 話不投機第二十章 一個好人第二百零六章 四時劍第六章 橫刀攔路第五十四章 宮官第二百零八章 龍遁劍訣第二十五章 二人皆至第二百零六章 司徒玄策第二百零五章 七絃仙劍第八十三章 拔除心魔第六十一章 三綱陣第三十五章 圍攻第一五十章 暗中脈絡第一百四十三章 正一神霄第六章 疾風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