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九重雷劫

天空之中,悶雷之聲連綿不絕,震耳欲聾。不過詭異的是,只是打雷,卻不下雨。

雷聲越來越大,天地間再無其他一分一毫的聲音,繼而電光閃爍,照亮天地,一條條電龍在雲間時隱時現,好似真正的神龍在雲間穿梭,能幽能隱,能大能小。若是有人目力極佳,能夠抵受得了雷霆強光,就能發現在每一次一閃即逝的雷光閃耀之間,呈現出許許多多的的人物虛影,明滅閃爍,如幻似真。

再過片刻,天上雷霆消散,天地重新恢復了寧靜,也顯現出一個身影。

只見這人身着玄色鶴氅,寬袍大袖,滿頭烏髮以一根墨玉簪子束起,氣態瀟灑,負手立於虛空之中,彷彿是此間天地的中心。

此人正是宋政。

“魔刀”宋政。

宋政閉目不動,似乎還在感受方纔雷霆的餘韻,過了片刻,方纔睜開雙眼,緩緩降下身形。

在地面上還立着一名道人,身着杏黃色道袍,看上與宋政一般年紀,氣態也不遜色太多,事實上兩人也的確是同輩人物。

如今江湖,不按照輩分劃分,而是以年齡區分,分爲老中青三代,老一輩中人物隨着老天師張靜修和地師徐無鬼飛昇,以及沈老先生、方靜方丈等人身死,已經是逐漸凋零,在老玄榜中只剩下李道虛一人。年輕一輩雖然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但除了一個李玄都之外,其他人還不足以影響到江湖大勢,在老玄榜中同樣只有李玄都一個年輕人。如今在江湖上呼風喚雨的還是正值盛年的一代人,“天刀”秦清、“魔刀”宋政、聖君澹臺雲,甚至是已經身死的司徒玄策,以及白繡裳等人都是這一代人,老玄榜上足足佔據了三個席位。

此人正是張靜沉,雖然從輩分上說,他和張靜修同是靜字輩,但這對堂兄弟年紀相差極大,在大家族中也是常事,叔侄同歲更是不在少數。

張靜沉道:“恭喜徵官渡過雷劫”

道門將仙途分爲天、地、神、人、鬼五仙。理論上鬼仙最弱,在此之上即是人仙,然後是地仙和神仙,天仙最高。成就地仙就意味着證得長生,成就天仙則是意味着飛昇離世,兩者一脈相承,被視爲正宗大道,神仙則是在世稱神,開闢神國,以香火願力爲食,沒有百年之期的限制,只是不能隨意干涉人間,除此之外,神仙極度依賴香火願力,若是香火斷絕,就會金身蒙塵,繼而漸漸腐朽,神國破敗,最終金身朽壞,神國崩塌,就此隕落。不過如果是香火鼎盛,神仙也會大受裨益,金身不壞,神威無量,如果信衆能到數百萬之衆,在自家神國之內,甚至能與天仙、三劫地仙抗衡而不落下風。整體來說,神仙比起逍遙自在的天仙,差之許多,與受限於百年之期的地仙各有千秋。

在三大仙途之下,就是鬼仙和人仙途徑。

人仙途徑, 不僅僅不修神魂,走人仙途徑的的純粹武夫甚至不修煉氣機,不求天地人體內外溝通的天人合一之法,一心一意只專注於自身,修煉體魄,凝練穴竅,直到脫胎換骨,肉身成仙。只是爲了統一區分,人仙也被統一劃分爲天人境界,實則人仙沒有天人合一之境,在這個階段,人仙應該是感應諸天星辰和凝練穴竅,只有地仙途徑纔是天人合一。

由於心無旁騖,一心一意只修體魄,人仙的生命力十分強大,肢體殘缺假以時日亦可重生,更兼氣血與心意異常強大且純粹,對還沒有渡過雷劫的鬼仙神魂以及鬼魅直之流極具剋制力。而地仙途徑,由於自身氣血已與天地元氣混融,也就是所謂的天人合一,雖然氣機磅礴充沛源源不絕,但缺了那份純粹,所以氣血對鬼仙的剋制力降低許多,也做不到斷肢重生。當初李玄都派人圍殺極天王,張海石親自出手,還是費了一番功夫,如果換了一名同等境界的人仙,如伊裡汗,就可以輕鬆做到。正因爲如此,人仙穩穩居鬼仙之上。

不過在境界低微的時候,人仙的修煉異常艱難,因爲不運轉周天吐納天地靈氣的緣故,人仙要消耗大量珍貴的藥材和食材,各種藥浴和一餐一牛都是常態,尋常江湖散人根本負擔不起。在古時,天材地寶數量豐富,還有爲數不少的人仙,其中不乏親自陷陣殺敵的萬人敵武將,時至今日,人仙已經屈指可數,還有相當一部分似是而非的人仙,並不純粹,其中佼佼者就是澹臺雲。

鬼仙居於五仙之末,精通術法,專注修煉神魂而輕視體魄,剛好與人仙是兩個極端,如此一來也有好處,那就是鬼仙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更換體魄,也就是奪舍軀殼,比之人仙要靈活變通許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鬼仙和人仙在“道”的層面上,並無高下之分,只是人仙可以通過氣血剋制鬼仙,所以鬼仙只能屈居於人仙之下。

宋政在躋身長生地仙失敗之後就轉走鬼仙途徑。躋身長生境之後被稱作長生鬼仙。實際上這個說法並不準確,鬼仙和人仙一樣,都是自成體系,在天人境界,人仙是感應星辰,凝練穴竅,地仙是煉氣化神、練神返虛。鬼仙則是分爲九重雷劫,此雷劫非地仙三劫中的雷劫,威力要小上許多,但也有相同之處。

鬼仙的九重雷劫從長生境界已經開始。前兩重雷劫對應長生境,渡過了第一重雷劫得以躋身長生境;第三重雷劫、第四重雷劫對應一劫地仙,渡過第三重雷劫躋身一劫地仙;第五重雷劫、第六重雷劫對應二劫地仙,渡過第五重雷劫後躋身二劫地仙;第七重雷劫、第八重雷劫對應三劫地仙,渡過第七重雷劫後躋身三劫地仙。渡過第九劫之後,就會陰極陽生,成就陽神,對應天仙途徑中的大羅天仙。

宋政躋身長生境界之後只是一劫鬼仙,如今渡過雷劫,便是二劫鬼仙,雖然還在長生境的範疇之內,但是修爲大增。而且先前損失的那部分念頭,也在渡過雷劫之後得以補全。

宋政淡淡一笑,“我之所以能如此快地渡過雷劫,還是仰仗了真人相助,若非真人讓我得以借閱‘五雷天心正法’,我是萬難渡過二重雷劫。”

世上最多的劫數就是雷劫,而世間萬法也是以雷法爲尊,而在雷法之中,以正一宗的“五雷天心正法”爲最,是爲大成之法中的玄門正道之法,是爲正一宗的根本法門。若是修煉此法,在渡過雷劫的時候,自然會有優勢。只是正一宗嚴禁法門外傳,管制極嚴,便是地師也未能蒐集到“五雷天心正法”,故而在劍秀山的藏書樓中,正一宗那一欄標註爲“空”,任誰也想不到,張靜沉竟然捨得將“五雷天心正法”傳授給宋政。這已經不是靈活變通的範疇,放在非張氏族人不可繼承大天師尊位的正一道中,甚至可以算是大逆不道。

張靜沉搖頭一笑,“徵官哪裡話,大敵當前,自當是互幫互助。”

宋政微笑點頭,表示認可。

張靜沉問道:“徵官如果再度對上李玄都,能有幾分勝算?”

宋政略微沉吟了片刻,說道:“我在玉虛鬥劍對上李玄都的時候,李玄都並未真正躋身長生境,還未得地仙的先天五太神通,可在最後的對弈之中,他藉此時機真正躋身了長生境界,再加上地師傳下的‘陰陽仙衣’,就算我已經渡過鬼仙的二重雷劫,也未必就是他的對手。”

張靜沉對於這個回答並不如何意外,嘆息一聲,“可惜‘天師印’和‘天師雌雄劍’不能外借他人,否則便可以壓過李玄都的一件仙物。”

宋政嘴角勾起,似笑非笑。

其實兩人心知肚明,無論“天師印”和“天師雌雄劍”能不能外借,張靜沉都不會外借的,且不說兩人只是因爲形勢的緣故不得不暫時聯手,並非一家人,就算兩人是一家人,都姓張,張靜沉也不會借,因爲張靜沉本人並非長生境,他想要壓服張氏和正一宗,少不得這兩件仙物的助力,同時這兩大仙物也是大天師身份的象徵,如果失去了兩件仙物,哪怕是暫時失去,張靜沉的處境都會變得十分微妙。

宋政道:“其實是李玄都的對手也好,不是李玄都的對手也罷,都不是太過緊要,只要有一戰之力就足夠了。畢竟這不是玉虛鬥劍,也不興單打獨鬥。只要能解決掉李玄都,那就萬事大吉。”

“對,萬事大吉。”張靜沉呵呵一笑。

宋政忽然問道:“真人,你覺得對於我們來說,是李玄都重要?還是道門重要?”

張靜沉一怔,回答道:“自然是道門更重要。”

宋政搖了搖頭。

張靜沉又道:“那是李玄都更重要?”

宋政還是搖頭。

張靜沉道:“請徵官賜教。”

宋政輕聲道:“對於我們而言,李玄都和道門都不是最重要的,沒有李玄都纔是最重要的。”

張靜沉沉默了片刻後笑道:“沒了李玄都之後,該是我們還是我們的,可只要李玄都還在,我們的就未必是我們的。”

第十七章 江湖傳言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陽縣第三百零四章 弄假爲真第二百零六章 血嬰啼哭第十二章 玄都紫府第六十章 看看無妨第一百五十三章 小嫂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齊州會館第一百七十一章 劫法場第二百一十八章 澄清第八十九章 風雷第二十四章 躺着睡着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手第一百二十九章 患得患失第二百二十一章 民在何處第九十章 破法相第三十七章 鬼咒劍氣第七十八章 返回桃源第二百五十一章 赴約第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二十六章 封山避禍第一百三十五章 外道第四十七章 金剛宗悟真第一百零六章 三掌破陣第二百零九章 老友第二十二章 奇正相合第七十一章 煉屍之陣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敵第一百五十三章 雙慶府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軍趕到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戰賭鬥第二百一十一章 血刀第一百零七章 中秋賞月第八十三章 江湖盛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纏心絲第九十章 入太平宮第二十二章 上清宮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爭奪第八十九章 最後一招第二十四章 符望閣第三十二章 撥雲見月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爭我奪(上)第二百零九章 一夕安寢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枯石爛第二百零三章 神通對神通第三十七章 明修棧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聽風樓第三百零六章 死中求生第一百八十七章 師姐師妹第一百零一十四章 煙花傳訊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死燈滅第七十五章 鎮魔井洞天第一百六十章 深淵中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合道天地第一百四十二章 話廟堂第十三章 二三事(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道種宗第一百四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九十四章 朱家莊第一百五十九章 奪藥第一百八十四章 五行借勢第二百章 慕容畫第十二章 玄都紫府第二百零九章 老友第四章 燕清第九十五章 得失第一百八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鸞北府第一六十二章 重禮第一百二十五章 解決辦法第四十六章 爲官一任第六十九章 六位先生第一百零一章 雨落磅礴第二十五章 客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醉春風第一百三十九章 心如明鏡第五十一章 白氏兄弟第一百零四章 年輕心性第五十二章 飛昇離世第一百四十七章 對坐而談第一百四十一章 說先生第一百五十六章 秦素白絹第一百八十七章 化身第三十二章 晨鐘暮鼓第三十三章 正一張氏第九章 毫不留情第一百四十章 明心見性番外二第二百二十章 對峙第四十一章 又見青鸞第二百一十八章 澄清第五十二章 敗走遁去第一百零一十七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一百零九章 大成若缺第九十九章 新老主人第四十一章 又見青鸞第一百七十八章 青萍書局第二百三十章 夏夜春雨第二百八十四章 雙修之法第八十四章 青丘山洞天
第十七章 江湖傳言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陽縣第三百零四章 弄假爲真第二百零六章 血嬰啼哭第十二章 玄都紫府第六十章 看看無妨第一百五十三章 小嫂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齊州會館第一百七十一章 劫法場第二百一十八章 澄清第八十九章 風雷第二十四章 躺着睡着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手第一百二十九章 患得患失第二百二十一章 民在何處第九十章 破法相第三十七章 鬼咒劍氣第七十八章 返回桃源第二百五十一章 赴約第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二十六章 封山避禍第一百三十五章 外道第四十七章 金剛宗悟真第一百零六章 三掌破陣第二百零九章 老友第二十二章 奇正相合第七十一章 煉屍之陣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敵第一百五十三章 雙慶府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軍趕到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戰賭鬥第二百一十一章 血刀第一百零七章 中秋賞月第八十三章 江湖盛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纏心絲第九十章 入太平宮第二十二章 上清宮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爭奪第八十九章 最後一招第二十四章 符望閣第三十二章 撥雲見月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爭我奪(上)第二百零九章 一夕安寢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枯石爛第二百零三章 神通對神通第三十七章 明修棧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聽風樓第三百零六章 死中求生第一百八十七章 師姐師妹第一百零一十四章 煙花傳訊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死燈滅第七十五章 鎮魔井洞天第一百六十章 深淵中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合道天地第一百四十二章 話廟堂第十三章 二三事(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道種宗第一百四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九十四章 朱家莊第一百五十九章 奪藥第一百八十四章 五行借勢第二百章 慕容畫第十二章 玄都紫府第二百零九章 老友第四章 燕清第九十五章 得失第一百八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鸞北府第一六十二章 重禮第一百二十五章 解決辦法第四十六章 爲官一任第六十九章 六位先生第一百零一章 雨落磅礴第二十五章 客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醉春風第一百三十九章 心如明鏡第五十一章 白氏兄弟第一百零四章 年輕心性第五十二章 飛昇離世第一百四十七章 對坐而談第一百四十一章 說先生第一百五十六章 秦素白絹第一百八十七章 化身第三十二章 晨鐘暮鼓第三十三章 正一張氏第九章 毫不留情第一百四十章 明心見性番外二第二百二十章 對峙第四十一章 又見青鸞第二百一十八章 澄清第五十二章 敗走遁去第一百零一十七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一百零九章 大成若缺第九十九章 新老主人第四十一章 又見青鸞第一百七十八章 青萍書局第二百三十章 夏夜春雨第二百八十四章 雙修之法第八十四章 青丘山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