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象棋

儒門與道門相比,最大的劣勢便是青黃不接。心學聖人的出現讓儒門再次壓住了道門,直接挫敗了寧王之亂,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道門再也不敢與儒門爭鋒。不過心學聖人給儒門帶來的百年興盛卻像是一次迴光返照,直到現在,儒門還在吃當年的老本,老人們居於高位,年輕人無以爲繼,整個儒門就像行將朽木的老人。

反觀道門,雖然道門內鬥不止,但也恰恰是這種爭鬥,使得道門內部人才輩出,遠勝過一潭死水而固步自封的儒門。老輩人有李道虛、徐無鬼、張靜修,下一輩中有澹臺雲、秦清、宋政,甚至還可以加上一個司徒玄策,而年輕一輩中則出了一個李玄都,可謂是傳承有序。自然是道門的後勁更足。

這些儒門老人們大半輩子都沐浴在心學聖人的榮光之中,說一句“眼高於頂”毫不爲過,到了如今,他們已經垂垂老矣,再難有所改變,也是人生中最爲固執的時候,雖然被道門步步緊逼,不得不有所退讓,但骨子裡還是當年的高人一等,在他們眼中,皇帝只是個孩子罷了。就是李玄都,固然勢大難制,也不能讓他們心服,不過是個難與爭鋒的“猘兒”。

這些白髮蒼蒼的老人們,只是表面上對皇帝恭敬,心底裡不以爲然,天寶帝這次臨時起意只是剛好歪打正着,合乎了他們的心意,他們這纔不做阻攔,如果天寶帝不合他們的心意,他們便會讓這位少年天子知道什麼叫做身不由己。

年輕帝王誤以爲自己得到了權力,擁有了自由。其實他的權力是假的,不過是從皇宮這個小籠子中來到了帝京這個大籠子中。他從出生到成人,不曾離開過帝京城,便不知道什麼是天高地闊,他只是坐在一口名爲“帝京”的井裡,看到的只有頭頂的窄窄天幕。

李玄都明白這一點,所以對於這次“覲見”帝王並沒有什麼期待,他主動去見秦清,因爲自家老丈人可以決定遼東的走向和未來,他請秦素去見李道虛,因爲自家老爺子也可以掌控江北的局勢。可他不覺得天寶帝能決定什麼,或者改變什麼,真正的決定權還是在儒門手中。不過李玄都還是來了,正如他自己所說,畢竟是九五之尊,雖然未必能成事,但一定能壞事,還是要給面子的,於是他便抱着和儒門老人們差不多的心態前來赴約。

這一路上,李玄都走得不緊不慢,甚至讓陸雁冰產生了一種李玄都在看街景的錯覺,只是她不好催促李玄都,也是習慣了,只能陪着慢慢走。

就好像兩人小時候結伴登山,下山的時候,李玄都總是走得很慢,說什麼上山和下山是不一樣的風景,每次都讓她耐着性子等他。

再後來,陸雁冰便不樂意和李玄都一起去爬山了。

從小到大,他們兩個人就是久了便相看相厭,然後相互攻擊,可又沒什麼深仇大恨,再過一段時間,又漸漸和好。就像真正的兄妹,相處隨意,吵架打鬧,偶爾和睦。

待到年長,也許應了一句話,過早洞察人事、諳於世故,預示着本性平庸,陸雁冰比李玄都更早懂得這些人情世故,也造就了她隨風搖擺的性格,而那時候的李玄都還是少年意氣,非黑即白,甚至有些衝動魯莽,所以她一度覺得李玄都十分幼稚,每當李玄都說教時,她便十分不耐煩,在那時候的她看來,李玄都不過大她一歲而已,一個愣頭青整日說些人盡皆知的道理,煩不煩?無奈李玄都的修爲更高,她只能乖乖聽着。

只是陸雁冰如何也沒想到,有一天,她會心甘情願地聽李玄都說教。道理還是那些說爛了的道理,可李玄都的身份不一樣了,道理的分量便也不一樣了。這讓陸雁冰開始反思自己,難道這些被自己不屑一顧的道理,還真有用?

一直到了卯時,他們纔來到師橫波私宅所在的燕子巷。

這兒甚是幽靜,陸雁冰忍不住從袖中抽出一把小巧的九檔摺扇,“啪”的一聲展開,輕輕搖動着。

如今是初冬時節,哪裡就需要扇子,只是她養成的習慣,行走時非要有些無傷大雅的小動作不可,或是按劍,或是持扇,或是把玩腰帶、玉佩等等。只是一個荊釵布裙的女子卻如公子哥一般手搖摺扇,還是在初冬時節,實在怪異。

兩人來到師橫波的大門前,陸雁冰遞上自己的名帖。

守在門前的管家有些發怔,他知道今日要來兩撥不同尋常的客人,第一撥客人已經到了,爲首之人算是他們真正的主子,這棟宅邸的半個男主人,可眼前兩人就是那第二撥客人嗎?瞧着就是一對普通夫妻。不過他也不敢自己做主,只是讓兩人稍等,然後拿着名帖回去請示。

不一會兒,便是師橫波親自迎了出來,身後跟着那個誠惶誠恐的管家,顯然是受了訓斥。

師橫波見到李玄都和陸雁冰的裝扮後,不由一怔,立時知道自己錯怪了管家,雖說人靠衣裝馬靠鞍,但別說管家了,便是她,也很難將眼前這個書生與清平先生聯繫起來。倒是陸雁冰,雖然換了一身衣裳,可還是能夠一眼便認出來。

李玄都沒有改變自己的相貌,卻改變了自己的氣態,就像一個長着李玄都面龐卻境遇截然不同的普通書生,這可是師橫波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只能當做是地仙高人的神通。

其實也的確如此,人仙可以改變自己的體態,地仙可以隨意改變自己的氣態,是爲真正的返璞歸真。地師、老天師、龍老人、澹臺雲等人都用過類似手段,以便於隱藏身份四處行走。尤其是龍老人,這些年來潛藏於翰林院和欽天監,給人印象就是一個行將朽木的老糊塗,可作爲半個儒門魁首,怎麼可能是一個老糊塗?

師橫波親自引着李玄都和陸雁冰進了宅中,自然不能到她的閨房敘話,此時天寶帝已經去了書房,而兩位儒門隱士則是坐在客廳之中,見到李玄都後,起身見禮。

李玄都拱手回禮,又穿過客廳,穿廊過堂,來到書房門外。

師橫波止步門外,做了個請的動作。陸雁冰自然也隨之止步,她臉上不顯,心中卻是不滿,覺得小皇帝太過託大,一個沒有實權的“狗腳朕”還擺什麼皇帝架子,真當自己是世宗皇帝了?退一萬步來說,就算真能把“狗腳”二字去掉,握有實權了,管天管地,還能管得了長生地仙不成?自古以來,死在長生之人手中的帝王可不在少數。

不過李玄都不在意這些小禮,更不在乎天寶帝對他是什麼態度,或者說李玄都不打算跟一個半大孩子計較,直接推門而入。

書房不大,卻很精緻。朝陽一面的牆壁上開門,正對門的一面則是靠牆擺放着大料檀香紫檀福貴榻和一條降香黃檀頂橫案臺,上面放着師橫波常用的瑤琴。東面是書架,堆砌書籍,不乏珍本孤本,西面是多寶槅子,擺放着各類奇巧物品和珍惜古玩,既有前朝官窯的青花瓷器,也自安西大秦國運來的銅鎏金自鳴座鐘。正中是一方書案,前後各有一把椅子,可供兩人對坐,天寶帝就坐在案後的主位上,對面的客位自然是留給李玄都的。

至於書案上,沒有文房四寶,只有一張棋盤,不過不是文雅之士喜歡的圍棋,而是鄉野村夫偏愛的象棋,而天寶帝正在打譜。

李玄都沒有行禮,卻不再扮成一個普通書生,徑直坐在了天寶帝的對面。

天寶帝這次展現出了一位帝王該有的涵養,或許是他調整了自己的心態,總之是沒有發怒,而是說道:“清平先生累我好等。”

“還請陛下見諒。”李玄都說道。

天寶帝不置可否,說道:“我不稱‘朕’,清平先生也不要稱呼‘陛下’。”

“好。”李玄都從善如流。

天寶帝看了眼面前的棋盤,說道:“有人常說世事如棋,可我不這麼看。棋盤上雙方棋子數目相同,哪裡跟現實情況一樣?清平先生的棋子多,底氣便足。而我棋子少,便要委屈一些。”

李玄都看了天寶帝一眼,眼神中雖有偏激戾氣,但也自有一股精氣神在,忽然覺得自己太過小覷這位年輕帝王。

天寶帝問道:“清平先生,你知道我爲什麼下棋嗎?”

李玄都搖頭道:“不知。”

天寶帝推動一枚過河小卒,又問道:“清平先生覺得自己是棋盤上的什麼角色?”

李玄都看了眼棋盤,回答道:“大約是‘車’。”

“縱橫馳騁,所向披靡。的確符合清平先生的身份。”天寶帝點頭贊同,又問道,“那麼誰是‘將’?哪位‘將’能驅使清平先生這樣一位‘車’?”

李玄都沒有正面回答:“閣下是‘帥’。”

天寶帝再次推動小卒,將死了老帥,輕聲道:“‘帥’只能拘束在九宮格中,可能最危險的敵人就在身旁,甚至連自己的棋子都有可能困住他,接下來便是‘將軍’和滿盤皆輸。”

李玄都道:“內外交困。”

“正是。”天寶帝深深看了李玄都一眼。

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五歸來第三十一章 趙姓公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下)第四十七章 天賜良機第四十五章 宋政之謎第一五十九章 蜀山劍派第四十三章 觀其行第一百零一章 五城十二樓第八十三章 男女之間第二十九章 井水如血第六十四章 各自邀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蘇大家第五十二章 飛昇離世第七十一章 帝女第三十八章 一箭第一百八十二章 敗敵第一百四十六章 凍死骨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枯石爛第一百八十四章 五行借勢第一百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零八章 秦府第一百九十六章 下策第二百零四章 以寡欺衆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尸暴跳第一百零六章 爛柯人第四十章 蘭玄霜第一百六十一章 破陣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姓多苦第二百零八章 秦府第九十一章 踏足玄元第三十一章 拉攏第九十二章 揣測第一百八十六章 勇冠三軍第一百零二章 張家之人第五十章 玄女秘辛第一百六十章 身外化身第二百三十一章 以一敵三第六章 軍陣第一百六十四章 推官漕幫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惑第四十七章 出劍(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後續第九十一章 踏足玄元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勢第二百零九章 下屍三蟲第一百六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兩山第三十三章 四月初五第四十九章 秦家寶船第一百五十五章 萬歲第二百章 旗開得勝第六十八章 一劍破敵第三十四章 道可道第八十五章 雙劍合璧第五十九章 家書萬金第四十章 出拳第一百九十八章 五弊三缺第三十四章 範文成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四十七章 現出真身第五十章 先手落子第六十八章 目盲心明第一百三十五章 後續第二百六十章 屠龍(下)第十三章 以一敵三第三十一章 齊州局勢第一百五十六章 秦素白絹第七章 釋疑第八十六章 尋路難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平山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鬥法第九十五章 升座大典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北第一百四十四章 斥退如師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人無量第一百八十四章 阻攔第一百一十八章 儒生寧憶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十三第六十一章 長聯第二百零二章 西京講和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了又去第一百九十二章 遊鬥第一百一十六章 女子捕頭第三十三章 天王殿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邊煉獄第六十一章 殺人者清微宗弟子是也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山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價還錢第九十章 破法相第一百一十六章 清微宗密辛第二十八章 藥木忽汗第七十二章 瘋子無月第一百三十一章 楊天俸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明六巫第一百二十二章 洛水之畔第二百四十一章 恩仇第一百七十二章 城頭觀景第五章 燈下黑第一百八十八章 作別第六十一章 木劍敕鬼
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五歸來第三十一章 趙姓公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下)第四十七章 天賜良機第四十五章 宋政之謎第一五十九章 蜀山劍派第四十三章 觀其行第一百零一章 五城十二樓第八十三章 男女之間第二十九章 井水如血第六十四章 各自邀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蘇大家第五十二章 飛昇離世第七十一章 帝女第三十八章 一箭第一百八十二章 敗敵第一百四十六章 凍死骨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枯石爛第一百八十四章 五行借勢第一百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零八章 秦府第一百九十六章 下策第二百零四章 以寡欺衆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尸暴跳第一百零六章 爛柯人第四十章 蘭玄霜第一百六十一章 破陣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姓多苦第二百零八章 秦府第九十一章 踏足玄元第三十一章 拉攏第九十二章 揣測第一百八十六章 勇冠三軍第一百零二章 張家之人第五十章 玄女秘辛第一百六十章 身外化身第二百三十一章 以一敵三第六章 軍陣第一百六十四章 推官漕幫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惑第四十七章 出劍(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後續第九十一章 踏足玄元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勢第二百零九章 下屍三蟲第一百六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兩山第三十三章 四月初五第四十九章 秦家寶船第一百五十五章 萬歲第二百章 旗開得勝第六十八章 一劍破敵第三十四章 道可道第八十五章 雙劍合璧第五十九章 家書萬金第四十章 出拳第一百九十八章 五弊三缺第三十四章 範文成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四十七章 現出真身第五十章 先手落子第六十八章 目盲心明第一百三十五章 後續第二百六十章 屠龍(下)第十三章 以一敵三第三十一章 齊州局勢第一百五十六章 秦素白絹第七章 釋疑第八十六章 尋路難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平山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鬥法第九十五章 升座大典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北第一百四十四章 斥退如師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人無量第一百八十四章 阻攔第一百一十八章 儒生寧憶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十三第六十一章 長聯第二百零二章 西京講和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了又去第一百九十二章 遊鬥第一百一十六章 女子捕頭第三十三章 天王殿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邊煉獄第六十一章 殺人者清微宗弟子是也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山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價還錢第九十章 破法相第一百一十六章 清微宗密辛第二十八章 藥木忽汗第七十二章 瘋子無月第一百三十一章 楊天俸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明六巫第一百二十二章 洛水之畔第二百四十一章 恩仇第一百七十二章 城頭觀景第五章 燈下黑第一百八十八章 作別第六十一章 木劍敕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