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各有所求

這名揹負書箱的男子就是這家書坊的東家,姓魏。

也是將“太陰十三劍”和“天魔斬仙劍”傳授給李太一的陰陽宗明官魏臻。

陰陽宗的十大明官,排名有先後,可本事高低,又不完全看排名,總的來說,八、九、十這三位明官雖然排名較低,但被地師看重,有望繼承宗主之位。在三人之中,魏臻最爲神秘,行走於天下之間,行事頗有地師風範,讓人難以預料,同時手中掌握着大部分陰陽宗弟子的名單,是三人中最有希望繼承宗主之位的人。

至於女子和中年男子,自然就是上官莞和李世興了。

李世興主動聯繫了魏臻,魏臻沒有拒絕,約二人在此見面。

魏臻請兩人去書坊後的宅子裡說話,來到正堂,魏臻請上官莞上座,他卻沒有坐下,而是拍了拍衣衫上的灰塵,主動作揖行禮道:“魏臻見過宗主。”

上官莞坦然受了這一禮,說道:“我果然沒有看錯魏師兄。不過我也得承認,先前我的確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我本以爲魏師兄要與我討價還價,爲此我還提前準備了一番說辭,是我的不對,在此我先向魏師兄賠個不是。”

魏臻微微一笑:“我不曾主動去見宗主,宗主有此憂慮也在情理之中,算不得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宗主能夠重立陰陽宗,功莫大焉,繼任宗主之位,更是合情合理,魏臻只有服氣,沒有半分怨言。”

上官莞伸手示意:“兩位請坐,不要站着說話。”

魏臻和李世興略作謙讓,一左一右相對而坐。

上官莞開門見山道:“既然魏師兄認可我這個宗主,有些話我便直說了。我之所以能在北邙山重立陰陽宗道統,全賴清平先生的扶持。如今道門一統乃是大勢所趨,清平先生更是衆望所歸的道門一統後的首位大掌教。”

“關於此事,清微宗、正一宗、補天宗、陰陽宗、皁閣宗、靜禪宗、太平宗、牝女宗、忘情宗、天樂宗、妙真宗、東華宗、神霄宗、法相宗、玄女宗、慈航宗、真言宗、金剛宗,乃至於謝雉的真傳宗和渾天宗,都是贊同態度,另有蜀山劍派、唐家堡等地方豪強也參與其中,唯有無道宗和道種宗仍舊執迷不悟。”

“在贊同的二十個宗門中,又以清微宗、補天宗最爲勢大,其次便是正一宗、慈航宗,再次是太平宗、牝女宗、東華宗、妙真宗、神霄宗、忘情宗等宗門。反而是我們陰陽宗,只能與皁閣宗、靜禪宗排在最後,原因無他,皆因我們陰陽宗經過幾次變故之後,早已四分五裂。也不怕魏師兄笑話,我雖然名爲陰陽宗的宗主,但在李師叔返回陰陽宗之前,除去些許普通弟子,不過是個光桿宗主罷了。”

魏臻和李世興皆是默然。

李世興出身清微宗,乃是“道”字輩的人物,是李道虛、李非煙的師弟,所以當初地師徐無鬼拉攏李世興加入陰陽宗並傳授“太陰十三劍”時,算是代師收徒,故而上官莞稱呼李世興爲師叔。除此之外,王天笑、鍾梧、王仲甫等人也都是徐無鬼的師弟,而非弟子。真正的弟子輩是上官莞、趙純孝、魏臻等人。這也是上官莞擔心自己不能服衆的原因,畢竟差着輩分。

上官莞繼續說道:“不管怎麼說,陰陽宗都是師父的心血所在,我作爲弟子,不能坐視其就此衰弱下去,重振陰陽宗,我輩義不容辭。”

魏臻終於是開口問道:“不知宗主打算如何重振陰陽宗?”

上官莞早有準備,想也不想就開口道:“如今各宗盡數歸附於清平先生麾下,可就算是子女都有嫡庶之分,更何況是宗門?總有個親疏遠近。在各宗之中,拋開自成派系的補天宗、忘情宗暫且不同,與清平先生最爲親近的當屬清微宗、太平宗、陰陽宗。清微宗不必多說,清平先生出身此宗,感情最深。太平宗則是清平先生離開清微宗後的立足所在。至於我們陰陽宗,卻是有師父的情面在,清平先生繼承了師父的衣鉢,從‘陰陽仙衣’到‘太陰十三劍’和‘逍遙六虛劫’,再到劍秀山和齊王門客,說他是半個陰陽宗之人也不爲過,所以就算看在師父的情面上,清平先生也不會對我們陰陽宗放任不管,可關鍵是我們自己要爭氣,否則便是清平先生想要扶持,也不知該從何扶起。”

魏臻恭謹道:“還請宗主示下。”

上官莞道:“首要之事便是將陰陽宗舊人聚集一處,衆人合力,人心歸一,方能重振清微宗。當年十位明官,王天笑、金釋炎、張錚、趙純孝已經身死,且不去說,可還有幾位,至今不曾露面,所以我想請魏師兄助我一臂之力,請幾位師叔出山。”

魏臻並不意外,答應與否也早有決定,否則他便不會主動現身,於是說道:“請宗主放心,我立刻就給幾位明官去信。據我所知,他們並非心中沒有宗門,而是因爲先前的種種變故而變得草木皆兵,在情形不明的情況下,不敢貿然現身。如今宗主重立道統,以宗主的名義召集他們,他們定然不會拒絕。”

上官莞的臉上露出笑意:“那就有勞魏師兄。”

……

玉盈觀。

巫咸最近這段時日以來,只是專注於兩件事情。

一件事情是研究“長生石”,有李玄都贈予她的“長生石”氣息,印證了她的許多想法。雖然她丟掉了本體的駭人修爲,性情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但記憶和思緒卻完好地保留下來,她可以由此推斷出開明六巫在改良不死藥時的許多設想和思路,就像宗師人物通過殘缺功法逆推完整功法,雖然費力費時,但並不意味着無法做到。

都說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觸類旁通,開明六巫千百年的經驗積累給了巫咸很大的啓發,許多原本想不明白的地方豁然開朗,甚至她還以有限的材料製作了一顆劣質的長生石仿製品,沒有什麼大用,不能提升境界修爲,也不能起死回生,卻能代替將死之人的心臟,爲其續命一段時間,也算得上鬼斧神工了。

至於另外一件事,便是教徒弟。

巫咸當然不是自覺大限將至,要留下衣鉢傳人,她也沒什麼興趣重振巫教,她收徒的原因是她需要兩個幫手。

許多時候,巫咸深感以自己一人之力研究“長生石”,實在是分身乏術,可也不能隨便找個什麼幫手,必須要精通巫教之法,對於“長生石”本身有一定的瞭解。所以巫咸思來想去,決定自己培養兩個學徒,跟在自己身邊,一邊學習各種巫教傳承秘法,一邊給自己打下手,本質上與作坊、店鋪、賣藝的學徒沒什麼兩樣,只是學的不是手藝,而是巫教秘法。

巫咸決定收徒之後,很快便挑好了兩個人選。

一個是從蜀州帶回來的孫玉纖,她本是蜀山劍派的弟子,後來被五魔教主張祿旭選爲容器,最後被李玄都和巫咸聯手救下,帶回了帝京城,安置在玉盈觀中。

另一個則是被巫咸救下的師橫波,師橫波本是京中花魁,長袖善舞,與儒門之人來往密切,更與天寶帝關係不同尋常,在臘月初三的帝京之變中,她被後黨之人襲擊,險些身死,最終被巫咸救下,並帶到了此地。儒門之人和天寶帝都以爲師橫波已經死在那場大亂之中,便也不曾刻意尋找,至於天寶帝是否爲這位相好鞠一把淚,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巫咸知道師橫波身份不俗,並不放她隨意走動,而是以神通將她拘禁在一座小院之中,讓她在此學習有關草藥、礦材的各種知識。師橫波經歷一次生死劫難,被毀了半張臉龐,變得沉默寡言,對於巫咸的安排,從不反抗,逆來順受。

至於孫玉纖,巫咸則直接帶在身旁,悉心教導。

此時孫玉纖已經恢復了記憶,知曉一部分前因後果,她雖然想念師門,但她並非不知輕重之人,這位新師父既然能將她從蜀山劍派那邊討要過來,定然是不同尋常的高人,尤其是師父在平常時候隨手施展的部分神通,更是讓她足夠清楚這位半路師父的底蘊之深,簡直就是深不見底,自己以前的師父齊飲冰恐怕根本不是其對手。

所以孫玉纖在巫咸面前表現得極爲恭謹,凡是師父交代的事情,她都盡力做到最好,凡是師父傳授的功法,她也勤勉修煉。也許是經過張祿旭改變體質的緣故,孫玉纖學起這些巫教功法,堪稱一日千里,雖然她的境界修爲遠不如師橫波,但在進度上卻絲毫不弱於師橫波,甚至猶有勝之。

巫咸對於兩位弟子的表現十分滿意。孫玉纖因禍得福,算是半個神仙之體,天縱之資;師橫波本就修煉儒門功法多年,基礎牢固,境界夠高。只要半年的時間,兩人就能成長爲合格的幫手,幫她準備煉製“長生石”的一應事宜。

第十九章 小兒女第三十一章 拉攏第三十章 撼王庭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老天師第一百三十三章 青陽謀劃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嫂六叔第五十七章 話不投機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中宋政第四十八章 逆天劫第一百八十五章 東玄道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嫁娶第二十六章 又見故人第一百二十章 酒意更濃第一百零二章 擒拿第二百二十一章 陳眠第一百七十八章 圍攻第一百五十二章 豈能抗衡哉第二十八章 大僞似真第二十章 前夕第五十八章 江河倒灌第一百七十二章 望西京第七十章 牝女第九十三章 聖人之言第五十九章 三清祖師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七十八章 半山客棧第四十六章 故人夜談第四十九章 秦家寶船第三十一章 北山寺第二百三十一章 以一敵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六十七章 天下兩刀第四十一章 女冠子第七十八章 一劍落九天第七十六章 合則兩利第二百三十六章 王天笑第一六十五章 名利第二百二十四章 乘船離島第二十八章 發難第五十一章 金剛怒目獅子吼第十五章 月離別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邊煉獄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四十章 談和第一百六十章 深淵中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倉皇而逃第四十章 蘭玄霜第一百一十一章 純陽丹第六章 軍陣第四十五章 新成員第二百六十四章 故友第二百二十四章 收拾殘局第二百零一章 舊事重提第一百九十七章 浩然正氣番外十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望西京第三十五章 裴家公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軍趕到第四十二章 再起漣漪第三十九章 變天第二百三十四章 孫妙妙第八十章 待客之禮第十三章 二三事(三)第一百一十章 渡劫第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八十三章 大妖似仙第七十五章 鎮魔井洞天第二百三十八章 勝負已定第一百六十七章 湖畔第一百四十五章 帝京雪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別第一百二十章 御六氣之辯第二十七章 青牛角第十六章 齊王殿下第七十六章 丹成之日第五十四章 暗算無常死不知第五十三章 薄禮第七章 母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又是青鸞第九十二章 古廟夜戰第八十一章 白帝陵第十三章 吞月大法第二百二十章 誰是黃雀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一百六十八章 隱士第二百零二章 冬雪第一百七十七章 故地尋幽第五十三章 條件第二百零五章 五太之妙第八十三章 秦道方第三十一章 兩指斷劍第四十八章 清平先生第二百一十四章 如意第三百零九章 一場夢第一百四十九章 東西二王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嫂六叔第六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六章 橫刀攔路第一百八十二章 禍從口出第一百四十一章 正邪之辨
第十九章 小兒女第三十一章 拉攏第三十章 撼王庭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老天師第一百三十三章 青陽謀劃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嫂六叔第五十七章 話不投機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中宋政第四十八章 逆天劫第一百八十五章 東玄道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嫁娶第二十六章 又見故人第一百二十章 酒意更濃第一百零二章 擒拿第二百二十一章 陳眠第一百七十八章 圍攻第一百五十二章 豈能抗衡哉第二十八章 大僞似真第二十章 前夕第五十八章 江河倒灌第一百七十二章 望西京第七十章 牝女第九十三章 聖人之言第五十九章 三清祖師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七十八章 半山客棧第四十六章 故人夜談第四十九章 秦家寶船第三十一章 北山寺第二百三十一章 以一敵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六十七章 天下兩刀第四十一章 女冠子第七十八章 一劍落九天第七十六章 合則兩利第二百三十六章 王天笑第一六十五章 名利第二百二十四章 乘船離島第二十八章 發難第五十一章 金剛怒目獅子吼第十五章 月離別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邊煉獄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四十章 談和第一百六十章 深淵中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倉皇而逃第四十章 蘭玄霜第一百一十一章 純陽丹第六章 軍陣第四十五章 新成員第二百六十四章 故友第二百二十四章 收拾殘局第二百零一章 舊事重提第一百九十七章 浩然正氣番外十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望西京第三十五章 裴家公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軍趕到第四十二章 再起漣漪第三十九章 變天第二百三十四章 孫妙妙第八十章 待客之禮第十三章 二三事(三)第一百一十章 渡劫第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八十三章 大妖似仙第七十五章 鎮魔井洞天第二百三十八章 勝負已定第一百六十七章 湖畔第一百四十五章 帝京雪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別第一百二十章 御六氣之辯第二十七章 青牛角第十六章 齊王殿下第七十六章 丹成之日第五十四章 暗算無常死不知第五十三章 薄禮第七章 母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又是青鸞第九十二章 古廟夜戰第八十一章 白帝陵第十三章 吞月大法第二百二十章 誰是黃雀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一百六十八章 隱士第二百零二章 冬雪第一百七十七章 故地尋幽第五十三章 條件第二百零五章 五太之妙第八十三章 秦道方第三十一章 兩指斷劍第四十八章 清平先生第二百一十四章 如意第三百零九章 一場夢第一百四十九章 東西二王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嫂六叔第六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六章 橫刀攔路第一百八十二章 禍從口出第一百四十一章 正邪之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