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閃擊蒲州

ps:感謝書友也想寫等人的月票支持。

聽話聽音兒,楊廣一出口,王世充就反應了過來,楊廣還是對楊素不放心,對他的那個方案也心存疑慮,畢竟要是把手上所有的部隊都交給楊素,楊廣不犯嘀咕才奇怪呢。

於是王世充心中的一塊大石頭也算是落了地,看起來楊廣並沒有查到自己,現在還把自己當成一個心腹來看,也許自己可以利用這點,以後爲自己爭取更大的空間,當然,想讓楊廣真的把自己當成親信是不可能的,但是不怕被利用,就怕你沒用,一旦失去了利用價值,加上自己知道了不少楊廣見不得人的秘密,只怕來不及等到自己起兵,楊廣就會對自己下手了。

於是王世充裝模作樣地想了想,說道:“皇上,越國公乃是天下名將,對形勢的分析也是鞭辟入裡,可是人心隔肚皮,尤其是這種權力交替的時刻,還是謹慎一點的好,微臣以爲,可以讓越國公先帶五千驍果軍出關,但是這回不能讓他所有的兒子跟着一起去,最多隻能帶上楊玄感一人,而其他的兒子和越國公的家眷,以及那五千驍果將士的家眷,都要集中在京城,好好控制。”

楊廣的眉頭皺了皺:“王員外,你這樣就是明擺着不信任越國公,他只怕不可能看不出你的用心吧。”

王世充微微一笑:“皇上,越國公也需要向您來證明自己的忠誠,現在漢王起兵,天下各地的兵馬還沒有徵調,有些手握重兵的實力派有可能會藉機混水摸魚,所以陛下首先要看看越國公這位主帥是否忠誠可靠,楊諒已經攻下蒲州了,現在不知道有沒有打進潼關,就讓越國公按他說的那樣,帶五千驍果軍先行出發,如果他能象自己說的那樣擊退叛軍。奪回蒲州的話,只要他對皇上忠心,就會單騎回大興,再來徵調剩餘的軍隊,這個時候皇上可以完全信任越國公。”

“反之,若是越國公前線無法打退漢王的軍隊,也不能奪取蒲州的話。那皇上就不能把所有大軍都交給越國公指揮,宜讓宇文述將軍爲帥。”

楊廣“哦”了一聲:“這又是爲何?叛軍的前鋒部隊有數萬精銳。越國公只不過五千驍果,又要攻城,打不下蒲州也不能說明他不忠吧。”

王世充正色道:“剛纔那丘和說得清楚,敵軍不是重裝鐵甲的正規部隊,而是楊諒所養的一批劍客遊俠,這些人在戰場上是根本無法與驍果鐵騎對抗的,大概是楊諒現在也在徵發幷州的部隊,所以只是派了這支輕裝部隊突襲蒲州,掌握渡口而已。越國公的部隊,足以收拾這支敵軍了。就怕他故意說敵衆我寡,回來要求增兵,您如果把五萬大軍全交給他指揮,就可能會有麻煩。到時候越國公無論是回頭攻擊大興,還是趁機擁兵自重,以圖割據。都無法控制。”

“要是他奪回了蒲州,說明越國公是忠心的,這時候他若是留下部隊守蒲州,自己單騎而回,那肯定是需要大軍直逼併州,皇上此時可以完全信任越國公。”

楊廣滿意地點了點頭:“王員外果然聰明過人。洞察人心,那以你看來,若是越國公肯全力助我,楊諒這回的叛亂成算有幾何?我們又要多久時間才能撲滅叛亂?”

王世充笑了笑:“楊諒這回還是太急了,沒有徵發大軍就先派門客攻擊蒲州,攻下來以後又不趁勢攻取潼關,這已經失掉了進攻關中的唯一機會。陛下現在要做的,就是讓越國公儘快領兵出發,萬一楊諒身邊有能人進言,派出大軍不顧一切地進攻關中,事情就會變得有些麻煩了。”

王世充一邊說着,一邊在思考着楊諒的下一步動向,從他的角度來看,是不希望楊諒真的搏命攻關中的,那樣是勝是負就是一錘子買賣,不符合自己讓天下長期戰亂,好趁機掌兵自立的設想,若是讓楊素能在蒲州一帶和楊諒形成相持,五千騎兵想要攻下城防堅固的蒲州城也不是易事,到時候楊素手上沒有大軍,就會延緩進軍的速度,給楊諒的主力攻下朔代二州,與突厥取得聯繫創造時機,如果運氣好的話,還可以在突厥的漠南地帶截住穿越突厥的長孫晟,逼他與楊諒聯手呢。

楊廣的眉頭舒緩了開來:“王員外,你說得很好,就依你,這回你辛苦一趟,跟着越國公的部隊先行吧。也由你來作爲朕的耳目,來親眼看看這場平叛作戰的全過程。”

王世充一下子傻了眼,他沒想到楊廣居然把自己送到了楊素的軍中,饒是他智計百出,鎮定自若,仍然一時愣在了原地,楊廣的聲音再次響起:“王員外,有什麼不對勁的嗎?這回你如果辦事得力,朕一定會重重賞賜你的,朕知道你在先皇時期沒有升到跟你的功勞相匹配的官職上,這些年你總是請假,應該也是在賭氣吧,不過你放心,在朕這裡,一定是賞罰分明,不會埋沒你的。”

王世充連忙作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跪倒在地,說道:“臣必定粉身碎骨,以報陛下厚恩!”

楊廣走到了王世充的面前,彎下腰,在他耳邊輕輕地說道:“王員外,朕知道是你親手幫朕解決掉了房陵王,你的忠心,朕會記得的。”

蒲州城頭,已經換上了漢字大旗,正在大風中獵獵飄揚着。

大旗之下,看起來四十上下,一身黑衣勁裝,面相陰沉的裴文安正站在城頭,雙眼炯炯有神地盯着城外三裡處那清晰可見的蒲津大橋,橋的兩側已經有數百名黑衣勁裝大漢所控制,有想從河西過橋的百姓一律被其所驅逐。

王頍因爲頂了個太原王氏的名頭,又是外來戶,在幷州毫無根基,因此被楊諒放心大膽地使用,而這裴文安一來年紀較小,資歷尚嫌不足,二來裴家在三晉本地的勢力太大,也被楊諒所忌憚,因此把他的位置排在王頍之下,作爲副手。

裴文安對此也心知肚明。於是不與那王頍爭高下,一方面一門心思制訂作戰計劃,另一方面也利用裴家在三晉地區的巨大影響力,廣招遊俠劍士作爲楊諒的門客,那四萬多漢王府的親兵護衛就是裴文安一手所召集的。

此次起兵時,本來要武裝那四萬多門客也需要一天多的時間,裴文安當場提出了兵貴神速的方案。親自帶領千餘門客動身,先是讓二百多人分批出發。十餘人一隊,扮成客商模樣,騎馬到蒲州城的四門,然後下馬分頭進城。

城裡早有預先準備好的軍械庫,這些人一入城後就拿到了武器,等到那支詐稱漢王宮女的隊伍一進城,便裡應外合,直接砍殺起守城官兵來,而這二百餘名武藝高強的劍客。則多數直撲刺史府,實施斬首行動,丘和等人甚至沒來得及組織抵抗便已經兵敗城陷。

裴文安此時正一隻腳跨在城碟上,右手的胳膊肘撐在那隻腿的膝蓋上,而手掌則是虎口張開,以一個八字型的手勢託着自己的下巴,凝神沉思着。

突然他轉過頭來。向着身邊的一個全身裹在黑色鬥蓬裡,只露出一雙炯炯有神眼睛的人說道:“玄成,你說漢王能孤注一擲地過河嗎?”

魏徵自從被王世充派來與裴文安接頭後,已經和裴文安打得火熱,互相間表字相稱,這回奇襲蒲州的策略。也是靠的魏徵買下的商號中事先隱藏了不少高手猛士,奇襲刺史府,擊殺了城中長史與司馬,才能癱瘓城防,讓裴文安一舉奪城。他的雙眼之中精光閃閃:“十有八九不會,漢王不是那塊料,沒你裴兄這麼狠辣果決。依我看來,要想成事只有三條路。”

裴文安把腿收了回來,鄭重其事地問起魏徵:“哪三條路?”

魏徵“嘿嘿”一笑,摸了摸自己頜下的鬍子,他的眼光看向了遠處的蒲津大橋,嘴裡卻說道:“上策嘛自然是全軍入關,真能做到這點的話,到時候我家主公肯定也會設法響應,可惜漢王不是這種人,所以這個不用討論了。”

裴文安心裡還有些不服氣,強辯道:“這也不一定呢,漢王既然批准了我的這個兵貴神速突襲蒲州的方案,他也一定會率領後續的大軍過來,要是看到這等大好形勢,怎麼會不揮軍入關呢?”

魏徵嘆了口氣,搖搖頭,說道:“文安啊,你其實自己心裡也很清楚,如果漢王真有此心的話,現在就應該站在這裡了,而不是找個要調兵的理由在後面磨蹭。”

“如果漢王親自帶隊,現在就能帶着這些壯士們攻擊潼關,甚至要是再果斷點,不攻蒲州,直接用這招騙術去奪取潼關,要是他真的那樣做的話,我家主公現在就可以在關中響應你們,可惜,可惜啊!”

裴文安一下子默然無語,這個計劃他跟楊諒提過,結果楊諒覺得過於激進,還是否決了這個提議,而是要裴文安先奪蒲州,再視情況而決定是否進軍關中。

裴文安還有些不太甘心,指着那蒲津大橋道:“這次突襲蒲州的效果非常完美,眼下大橋盡在我手,足以讓四萬大軍一天之內過去,那個丘和雖然跑了,但是他要回大興起碼也要兩天,加上楊廣調兵還要時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拿下潼關的。”

裴文安又轉頭看了一眼身後的方向,似乎能看到遠處的煙塵,臉上閃過一絲喜色:“剛纔最新的探報,漢王大軍離城已經不到一百五十里了,最多明天晚上就能到達。”

魏徵笑着搖了搖頭:“要是漢王的軍隊現在就在這裡了,那還有點戲,可惜啊,他的部下沒有多少騎兵了,跟步兵和輜重混在一起,能兩天到達就不錯了。文安,你還是考慮一下如果漢王下令燒橋回撤,你準備怎麼辦才比較現實。”

裴文安一下子瞪圓了雙眼,吃驚地喊道:“這怎麼可能?!”

魏徵臉上的笑容慢慢褪去,臉上浮現出一種恨鐵不成鋼的神情:“這恰恰就是最大的可能,你可別忘了漢王身邊現在有誰。王頍和蕭摩訶都是找到一點機會都想南下江南的主,一個個都想當韓信呢!”

裴文安一下子象個泄了氣的皮球,癱坐在了城垛間的口子上,聲音也變得無力起來:“可是他們南下江南和我這個奪取關中的計劃不矛盾啊!”

魏徵搖了搖頭:“漢王直接掌握的兵力現在除了王府衛隊和龍騎禁衛外,也就是晉陽城外大營裡的三四萬人罷了,真要圖大事,肯定要派將軍們到各自的防區掌控部隊。然後分頭經略各地。”

“你們的計劃一開始就有問題,現在你這樣的突襲蒲州,在戰術上是成事了,可在戰略上也是明確地樹起了反旗。現在你們沒有大義的名份,光靠一個清君側誅奸臣的旗號太勉強了。”

“漢王本人也不是有大志向的人,他真正希望的就是能一直這樣割據北齊之地,永遠當他的漢王。要不是知道楊廣絕對不會容下他這個兄弟的話,這次他也不會起兵的。所以他的決心一開始就不堅定,患得患失,這種樣子怎麼可能破釜沉舟地直接攻進關中,放手一搏呢?”

裴文安不服氣地辯解道:“可他畢竟還是起兵了啊,而且也用了我的這個計劃,現在大事已成,還有什麼理由不趁勝追擊,打進關中呢?”

魏徵笑了笑:“理由多了去啦,第一。王頍和蕭摩訶真正想的是下江南,而不是入關中,他們一定會跟漢王不停地進言說戰機已失,潼關守軍已有防備,而朝廷的兵馬也很快就要來了,無法達成突襲關中的意圖。”

“第二,丘和跑了。有人給楊廣報信,現在楊廣已經知道了蒲州的事情,肯定會傳檄天下共討漢王,在這種情況下,穩固自己的後方纔是根本。”

“第三,現在真正漢王應該做的。要麼是派偏師出江南,要麼是全力向北打通和突厥的聯繫,只要外有強援,不少觀望態度的州郡也會倒向漢王一側。這也就是我剛纔所說的中策和下策。”

“這個第四嘛,就是漢王根本就是個軟耳朵根的人,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只要王頍象我剛纔那樣把三條原因擺得清楚明白,他就一定會下令燒了浮橋,大軍回晉陽的。文安,你跟了漢王這麼多年,你自己想想他是會聽你的還是聽我剛纔的那些話?”

裴文安還是不死心,道:“王頍未必會象你所說的這樣說話。”

魏徵哈哈一笑:“你跟王參軍也認識好多年了,成天在一起謀劃這次起兵的事情,他的能力想必你清楚得很,我所說的那些,他肯定會一字不漏地灌進漢王的耳朵裡的,甚至內容更多。”

“所以文安啊,一會兒你要是接到漢王正式的命令,讓你燒橋的話,你可千萬別恨王頍,更別因爲他妨礙了你的計劃,你就去壞他進軍江南的方案,一定要幫着他勸漢王派兵經略江南。”

裴文安不屑地“哼”了一聲:“他壞我的事,我爲何要成全他的好事?”

魏徵的表情中透出一絲堅決與狠辣,果斷地說道:“因爲你們現在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只有漢王不倒,你們纔可能活下去,現在的情況是,他的下江南之策比你的進關中要靠譜得多,也現實得多,基本上是你們唯一成功的可能了。”

裴文安先是一楞,然後哈哈大笑起來:“玄成,你是不是昏了頭了?你自己也說王頍和蕭摩訶回江南是想自立,想當韓信,就這樣也是最靠譜的成功之路?”

魏徵的眼睛中寒芒一閃:“當年漢高不靠了韓信,在正面怎麼可能打得過項羽,爲何他能屢戰屢敗後還能屢敗屢戰,不就是因爲韓信在項羽背後發展的勢力嗎?”

“王頍想自立不假,但以江南的力量也不可能單獨對抗朝廷,這點他非常清楚,所以至少在開始的階段,他是會受漢王的節制的。”

裴文安搖了搖頭:“那也不行,養大這頭白眼狼,以後想要再收拾就難了,韓信被漢高祖孤身進軍營奪了兵權,王頍可不是這樣的人。”

魏徵沉聲道:“人總要先解決自己眼下的困難,才能談以後,現在不走這一步棋,那大家只有抱團完蛋,還談什麼將來。真要是漢王能奪取了天下,再收拾王頍也可以,大不了再來次南渡滅陳之戰就是了。”

裴文安突然一擺手:“我先不跟你扯這個,玄成,你一直說王頍的這個下江南,經略南陳故地的方案比我現在進關中的方案靠譜,憑什麼?玄成你自己不也原來是支持這個計劃的嗎?難道說只因爲跑了個丘和,就變得不靠譜了?”他想來想去還是對這句話不服氣,一定要魏徵說出個所以然來。

第九百六十九章 開導沈光第六百一十章 代州城攻防戰(一)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蕭禹奏對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金剛舊恨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驍果軍在江都的性福生活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諱敗爲勝(7更)第九百五十八章 坑殺俘虜第九百五十九章 江都行宮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姦情敗露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瓦崗軍議(37更)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雙雄再會第二千五百七十章 勿謂朕言之不預也第四百七十四章 疲兵之計第二千二百三十九章 中軍接陣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是戰是走第二千六百五十五章 誘敵之計第九百五十五章 陣前勸降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長槊突陣騎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解除兵權(26更)第二百零一章 前後夾擊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翟讓的決斷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攻略西河第八百二十八章 雖勝猶敗第九百零一章 主臣高論(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楊廣淫--母第三百九十二章 五牙戰艦第二千二百五十章 李密落馬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馬邑淪陷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漢奸的好處第二千三百七十九章 寧有種乎?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騎射衝陣第二千三百四十二章 破寨入營第二千三百七十一章 劉文靜的心思第二千零五十九章 三軍並進(四更)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翟讓暴走第二千二百三十四章 通風報信的正確方式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夜論軍機(三)第二千三百六十九章 大密密的野望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魏徵的憂慮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開倉放糧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原之行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攻破前營(六更)第二千五百一十六章 鐵一樣的紀律(2更)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逃李得天下?第二千章 三舉烽火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同門師兄弟第五百三十五章 強敵來犯有關接下來一段劇情的說明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單騎止殺第八百八十二章 滅國之災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五百八十五章 平安出營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涼王李軌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三百七十七章 夜訪李靖(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轉戰湘州(四更)第二千四百五十七章 封倫伏擊(1更)第二千四百八十八章 封郎大戰蕭美娘第二百五十八章 優惠政策第二千六百二十九章 突圍,還是決戰?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蕭禹催兵(39更)第四百零七章 染干崩潰第九百九十九章 君令如山第二千二百六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幕後黑手第八百三十九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二千六百五十章 洪荒之力第二千三百七十三章 大密密坐龍牀第二千一百一十四章 防敵軍更防我軍第二千二百九十章 瓦崗軍議(一)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骨肉重逢(38更)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計取連雲堡(71更)第二千零五十四章 破柵入營第二千六百二十七章 是戰是走?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蠻戰議(二)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空城計第一百七十八章 俘虜政策第六百九十二回 兇案現場第九百零四章 封倫的引誘第二百零三章 俘虜政策(一更)第二千六百五十四章 最後的一百步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敵營來使第七百二十三章 科舉制度第二千三百五十六章 力勸投唐第二千二百八十三章 勇敢者的測試(一)第十六章 五龍奪嫡第四百三十五章 鬥毆(二)第八百九十四章 硬充和事佬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趁勝而退第二千四百九十五章 伏騎出擊第九百八十章 紅拂的附合第一百五十七章 恐嚇戰術(二)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須陀殺降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楊氏祖墳(23更)第五百四十章 偶遇來護兒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龍顏震怒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入土爲安第七百一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九百八十章 紅拂的附合第二千四百四十二章 趁火打劫?(6更)
第九百六十九章 開導沈光第六百一十章 代州城攻防戰(一)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蕭禹奏對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金剛舊恨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驍果軍在江都的性福生活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諱敗爲勝(7更)第九百五十八章 坑殺俘虜第九百五十九章 江都行宮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姦情敗露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瓦崗軍議(37更)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雙雄再會第二千五百七十章 勿謂朕言之不預也第四百七十四章 疲兵之計第二千二百三十九章 中軍接陣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是戰是走第二千六百五十五章 誘敵之計第九百五十五章 陣前勸降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長槊突陣騎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解除兵權(26更)第二百零一章 前後夾擊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翟讓的決斷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攻略西河第八百二十八章 雖勝猶敗第九百零一章 主臣高論(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楊廣淫--母第三百九十二章 五牙戰艦第二千二百五十章 李密落馬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馬邑淪陷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漢奸的好處第二千三百七十九章 寧有種乎?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騎射衝陣第二千三百四十二章 破寨入營第二千三百七十一章 劉文靜的心思第二千零五十九章 三軍並進(四更)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翟讓暴走第二千二百三十四章 通風報信的正確方式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夜論軍機(三)第二千三百六十九章 大密密的野望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魏徵的憂慮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開倉放糧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原之行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攻破前營(六更)第二千五百一十六章 鐵一樣的紀律(2更)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逃李得天下?第二千章 三舉烽火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同門師兄弟第五百三十五章 強敵來犯有關接下來一段劇情的說明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單騎止殺第八百八十二章 滅國之災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五百八十五章 平安出營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涼王李軌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三百七十七章 夜訪李靖(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轉戰湘州(四更)第二千四百五十七章 封倫伏擊(1更)第二千四百八十八章 封郎大戰蕭美娘第二百五十八章 優惠政策第二千六百二十九章 突圍,還是決戰?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蕭禹催兵(39更)第四百零七章 染干崩潰第九百九十九章 君令如山第二千二百六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幕後黑手第八百三十九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二千六百五十章 洪荒之力第二千三百七十三章 大密密坐龍牀第二千一百一十四章 防敵軍更防我軍第二千二百九十章 瓦崗軍議(一)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骨肉重逢(38更)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計取連雲堡(71更)第二千零五十四章 破柵入營第二千六百二十七章 是戰是走?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蠻戰議(二)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空城計第一百七十八章 俘虜政策第六百九十二回 兇案現場第九百零四章 封倫的引誘第二百零三章 俘虜政策(一更)第二千六百五十四章 最後的一百步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敵營來使第七百二十三章 科舉制度第二千三百五十六章 力勸投唐第二千二百八十三章 勇敢者的測試(一)第十六章 五龍奪嫡第四百三十五章 鬥毆(二)第八百九十四章 硬充和事佬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趁勝而退第二千四百九十五章 伏騎出擊第九百八十章 紅拂的附合第一百五十七章 恐嚇戰術(二)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須陀殺降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楊氏祖墳(23更)第五百四十章 偶遇來護兒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龍顏震怒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入土爲安第七百一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九百八十章 紅拂的附合第二千四百四十二章 趁火打劫?(6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