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偶遇來護兒

那個紫衣胖子看着身邊兩個同伴目不轉睛地盯着自己,更加得意,又呷了一口酒“到了秦朝的時候,這河間府就成了河間縣,屬鉅鹿郡,後來漢滅暴秦,由於秦朝在滅亡的時候只有郡縣,那些官吏往往不肯盡忠抵擋到底,甚至有不少投降了義軍,有鑑於此,高祖劉邦在全國各地又開始裂土封疆,分封諸王,這河北燕趙之地,就分給了大將張耳作爲趙王。”

“可是爲了不至於讓這些異姓王的實力太大,漢高祖又開始在各大王國中再次分封一些小國給自己的劉姓子孫,河間之地就被設成了河間國,給了趙王劉燧(張耳之後的趙王被劉邦收回給了自己的兒子)的弟弟劉闢疆,此後歷代河間王均來此就封,這河間縣也作爲王國首都,有京南第一府之稱。東漢的大發明家張衡,就是造渾天儀和地動儀的那個,還在咱河間國當過丞相呢。”

“傳授的漢代大儒毛萇聽說過吧,就是咱河間人,他的墳現在就在咱們河間府城北三十里處的毛公壘哪!整個河北一帶的讀書人,只要經過咱河間府的,沒有不去毛公壘去拜上一拜的哪!”

那個紅衣服的張兄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毛萇我聽說過,想不到就是這河間人哪,可這好好的河間府,爲啥又改名叫了瀛州了呢,怎麼看這裡也不象是河上仙山哪。”

紫衣胖子勾了勾嘴角:“那是北魏年間的事了,太和十一年(487年)的時候,北魏把河間。高陽。章武三郡設爲瀛州。我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反正就這麼叫下來了。後來北魏變成了東西魏,又到北齊,再到大隋,都是一直用了這麼個叫法,可咱河間人,可從不認什麼瀛州,只認這裡是咱河間府。”

那個黃衣瘦子李兄哈哈一笑:“還是劉大哥實在。對了,我看今天這城門戒了嚴,比前幾天咱們剛來這裡時的軍人多了許多,這又是爲啥?”

紫衣胖子劉大哥哈哈一笑:“那是新任瀛州刺史上任啦,舊瀛州刺史準備離任,說起咱這瀛州啊,那可是連接幽冀兩個大州的咽喉要地,雖是內地,但守備要比平常的州郡強上了許多。”

“上次幽州總管燕榮在幽州橫行不法,他的部下是前任瀛州刺史。也受到牽連並免了官,所以我們這瀛州刺史之位。空缺了兩年,因爲這裡民風強悍,一向是燕趙慷慨悲歌之士的交匯之所,尋常的文官根本鎮不住,後來朝廷還是從齊地的濟州,調來了一個很猛的傢伙,名叫程婁。”

“聽說這程家在北齊世代爲將,北齊滅亡後也一直是那青州濟州府的有力豪強,朝廷本來一直不怎麼用北齊降人的,可是爲了鎮住這裡,就把程婁全家和部曲調了過來,使他持節,都督瀛州諸軍事,對了,他的那個兒子,今年才十四歲,也生得是少年英雄,武藝了得,尤其是善用馬槊和大斧,我還見過這小子在城裡跑馬,如入無人之境呢。”

紅衣的張兄喝了口酒:“什麼少年英雄,小小年紀,就在這城裡胡作非爲,想必也不會是什麼好人。”

劉大哥搖了搖頭:“張兄別這麼說,咱這河間府不同於你來的京師,那裡全是達官貴人,天子腳下,自然不可以在城中跑馬,可我們這裡民風強悍,不要說程衙內,就是不少尋常人家的子弟,也都在這城中跑馬奔馳,大家看了只會叫好呢。不過程婁後來聽說以後,還是把他兒子教訓了一頓,還帶着他親自上門向那街上的店鋪掌櫃們道歉呢。”

“聽說這程婁爲了讓他兒子長點記性,別跟着其他人家的子弟一起胡鬧,給他改了名,叫知節,語意雙關,一是要他知禮節,二是要知道他老爹只是個持節來瀛州的代理刺史,要時刻牢記國法和這代表皇上的節杖呢。”

“哦,對了,年初的時候,這程婁因爲在河間府幹得不錯,給加了瀛州刺史的職務,只是這會兒因爲要來個新刺史上任,所以這刺史位置還沒坐熱,就得離開啦。”

張兄奇道:“既然這程刺史在這裡做得不錯,又轉了正,爲何要調任呢?”

劉大哥嘆了口氣:“這朝廷的事情,咱們哪說得準啊,只不過咱這山東之地,原本就是北齊故地,出身此地的北齊故人很難做到高官,瀛州乃是連接幽冀二州的戰略要地,朝廷是不會長期讓這裡被齊地的人掌控的,只不過以前苦無良將鎮守,對了,新來的那位聽說也是個狠角色,程刺史被他代替,估計也是無話可說啊。”

這下連王世充也來了興致,那程婁父子聽起來就已經是英雄豪傑了,還真有勝過他們的刺史嗎?

只見那劉大哥又喝了一口酒,談興卻越發地高漲了:“這次來的新刺史,可是大大的有名啊,此人姓來,名護兒。乃是我大隋的名將,此人乃是江都人。。。。。”

就在這劉大哥興高采烈地介紹起來護兒那赫赫有名的生平時,王世充卻是神色一變,手裡端着的酒碗本來要向嘴裡送上一口的,這會兒卻是停住了不動,幾乎脫口而出:“是他?”

開皇十年平定江南之亂時,王世充除了和徐德言初次相識外,也是第一次在楊素手下共事,當時自己給夾在爭功的史萬歲和來護兒這兩位大將中間,裡外不是人,而在來護兒的手下也是受夠了鳥氣,最後還是自己成功地黑了來護兒,建言楊素把來護兒留在泉州那裡看海景。”

“十幾年過去了,自己已經從當初的那個十八歲青澀少年,變成了年過三旬的中年人(按此時的標準,人的平均壽命也就四五十歲,三十三歲的王世充已經相當於後世的中年人了)。而那個意氣風發的史萬歲。四年前被楊堅一氣之下冤殺。反倒是當年爭功失敗的來護兒,避開了開皇年間歷次的**,安然無恙,現在楊堅重新起用這位當年的名將,讓他鎮守這關連幽冀二州的瀛州要地,其倚重之心,已經不言自明。”

“六年前來護兒曾經回過朝一次,當時正是高熲徵高句麗無功而返之時。王世充曾一度以爲楊堅會就此重用來護兒,讓他在反擊突厥的作戰中擔任要職,可那一次還是史萬歲笑到了最後,雖然因爲出征寧州的貪污受賄而被免官在家,但還是最後做了反擊突厥的大將,無奈的來護兒只能留下長子來楷當了千牛衛備身,繼續回泉州釣魚看海景,這一晃又是六年,也不知道當年的那個囂張跋扈,意氣風發的來將軍。現在又會是何種模樣,也不知道他見了自己後。還會不會想起當年和自己共事時的那些不愉快。”

張金稱並不知道王世充和來護兒的恩怨情仇,只是看到王世充的臉色突變,竟然連酒都不喝了,一時奇道:“東家,出什麼事了?”

王世充回過了神,低聲道:“沒什麼,只不過跟那來刺史有點淵源罷了,此地不宜久留,你我儘早離開吧。”

張金稱點了點頭,三兩口把面前的幾個炊餅吃下了肚子,從懷裡摸出幾個大錢,拍在桌上,王世充長身而起,二人走出了這個小酒館。

王世充正要系那斗笠上的帶子,突然聽到身後有個粗曠的聲音響起:“哎喲,這不是王華強王參軍嗎,你怎麼在這裡?”

王世充的心猛地一沉,真是怕什麼來什麼,這炸雷般的大嗓門,也已經有十年沒聽到過了,不是來護兒又會是誰呢?

但王世充的臉上轉而掛起了滿臉的笑容,轉過身,只見官道上有六七匹馬,上面端坐着六七位矯健的壯士,個個虎背熊腰,五大三粗,即使是在這山東河北到處是壯士的地域,仍然顯得氣度不凡,引得路上的行人們不注地側目。

爲首一人,赤面鉤須,四十五六歲,身形如鐵塔一般,來是來護兒,而他的臉上則是飽經風霜,甚至因爲長年在海邊,不少地方都泛起了白色的斑點,在他這張紅色的臉上更加明顯,與十幾年前不同的是,他也留起了一把漂亮的長鬚,若是說當年的來護兒只是一員猛將,今天的他卻是和當年的楊素一樣,一副沉穩鎮定的主帥氣度了。

來護兒穿了一身綢緞便裝,可是這身衣服卻緊緊地裹在他身上發達的肌肉上,可謂勁裝,身後的從人們也個個如此,一看便是虎賁壯士,除了來護兒以外,後面的幾騎都是些二十上下的年輕人,離得最近的兩個,眉眼裡和來護兒倒是有七分相似,也都是英武不凡,想必是他的兒子,而在這兩人後面,另有一人相貌不凡,引起了王世充的注意。

此人身長八尺有餘,壯如熊羆,腰圍極寬,緊身的繕絲衣服把他身上一塊塊的肌肉壘子襯托得幾乎要隨時炸裂開來,王世充自己也算是員武將了,但跟此人一比,大腿大概只有他的胳膊粗,就是張金稱和單雄信,也算是難得的猛士,看起來和此人相比也稍差了那麼一點點,只有楊玄感,張須陀這二位,才能跟面前此人相提並論。

可是這人也不是一個五大三粗的蠻漢,他丹鳳眼,面色微紅,眉目疏朗,雙眼炯炯有神,脣紅齒白,劍眉入鬢,與一般人梳着髮髻不同,他的一頭長髮狂野地披散着,只是在額頭處束了一個髮帶把額前的頭髮略爲遮擋,腦後的頭髮簡單地紮了一個小結,這套打扮只要一戴頭盔,就隨時可以衝鋒陷陣。

而他的那匹坐騎馬鞍之上,副武器的勾架處放着兩把沉甸甸的鋼鐗,一般精銳的鐵甲騎士,在陷陣時往往會舍了長槊鋼槍,而轉用大錘,馬刀,重劍之類的副武器來進行砍殺,而這名壯士用的兩把鋼鐗,看起來足有六七十斤重,馬蹄都深深地陷在這黃土官道之上,與其他幾名裝士佩着的重劍馬刀相比,更是一眼就能吸引王世充的眼球。

王世充多打量了那壯士兩眼,才把目光轉回到了來護兒身上。哈哈一笑。拱手行了個禮:“來將軍別來無恙。想不到多年不見,今天卻是在這裡重逢,聽說你新任本地的刺史,可喜可賀,王某先行恭喜了。”

來護兒在馬上也不回禮,冷冷地說道:“王參軍,哦,不。應該叫你王員外郎,算了,你我都是軍人,還是叫你王儀同吧,聽說你改了名字,入了王世積的家譜,這幾年混得可是風生水起,即使我遠在萬里之外的泉州,也時不時地聽到你王儀同跟着幾位大帥南征北戰,建功立業的消息。只是王儀同現在爲何不在京師當你的兵部員外郎,卻要這副打扮。到這河北的瀛州呢?你可不要說是專門來這裡恭喜我新官上任的啊。”

來護兒估計也一早打聽到當年是王世充向楊素進言黑了自己,所以上來就對王世充沒有好話,那敵意分明地寫在臉上,而他身後的兩個兒子,也是衝着王世充怒目而視,倒是那個相貌不凡的壯士,卻顯得心事重重,愁雲滿面,而他的眼睛裡有些紅絲,竟然象是最近剛哭過,與他這剽悍硬朗的外形,完全不符。

王世充哈哈一笑,回道:“現在四海安定,邊界無戰事,兵部也清閒了許多,我也特地向兵部告了幾個月的假,出來遊歷一番,幾年前我曾經短暫地在幽州呆過一段時間,和幽州長史元弘嗣有些交情,所以這回就想來看看老朋友,卻不想在這裡遇到了來將軍,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啊。”

來護兒的嘴角勾了勾:“既然如此,爲何要作這副打扮,我認識你王儀同,若是不認識的,只怕會把你當成奸細探子給捉了呢。”

王世充微微一笑:“來將軍,身爲朝廷命官,當微服私訪,以體察民情,我這一路也想看看在北齊故地,幷州,青州,冀州,幽州的民情治安情況如何,若是我穿着一身五品官服到處招搖,那就什麼也看不到了,您說對不對?再說了,您這不也沒有穿着官服,打着儀仗上任嘛。”

來護兒先是一愣,轉而哈哈大笑起來:“王儀同,過了這麼多年,你這張嘴還是可以把死人說話,我實在是佩服你。也罷,你我故人多年未遇,這回你經過瀛州府,說什麼也要來我這裡坐坐,眼下我要先進城和程刺史作交接,你一會兒直接去驛站吧,身爲朝廷命官,也不能在外面丟了朝廷的臉,離了我這瀛州,隨便你再怎麼扮鄉下人和乞丐都行。”

他說完後,對着身後的一個兒子吩咐道:“六郎,秦瓊,一會兒你們持我信物,去官驛,帶王儀同入住,晚上我那裡辦好了交接後,你們帶王儀同過來一起赴宴。”一個英氣逼人的年輕人和那個紅臉雙鐗壯士全都拱手稱是。

他說完後,衝着王世充微微一笑,指着身後的幾人,介紹了一下:“這兩個是不才犬子,四子來淵,六子來整,當年王儀同所見的長子來楷,現在在大興當千牛備身,這次就不過來了,這兩個小子和我一起出來見見世面,一會兒王儀同對他們多指教指教。”

兩個年輕人一看來護兒都對王世充改變了態度,也改變了剛纔怒目而視的表情,在馬上衝着王世充行了個禮,“見過王儀同。”

王世充看着這兩個將門虎子,也確實是英武不凡,頗有父風,尤其是那來整,雖然沒有那紅臉壯士強壯,但也是標準的武將身板兒,英武倜儻,他正色回禮道:“二位來公子果然儀表堂堂,來將軍生得好兒子啊。”

來護兒的臉上頗有得意之色,又指了指身後的那個紅臉壯士:“這位名叫秦瓊,青州歷城(濟南府)人,在我部下做親兵多年,是條響噹噹的好漢。”

那秦瓊也朝王世充恭敬地行了個禮:“小人見過王將軍。”

王世充哈哈一笑:“果然是強將手下無弱兵,來將軍,你兒子和你的親兵都這麼威武過人,實在是讓王某羨慕不已啊。”

來護兒的眼中卻閃過一絲落寞之色:“唉,天下已安,我們這些武將又有什麼用,一會兒當和王儀同把酒暢談,我就先行一步啦。”他說着,一夾馬腹,絕塵而去,而後面的幾個護衛緊緊地跟上,揚塵漫天,好一陣,王世充才從那塵土中重新現出了身影。

秦瓊跳下了馬,把兩隻鋼鐗拿到了手上,倒提着向王世充行了個禮:“王將軍請上馬,小人在後步行便是。”隨着他下了馬,拿走了鋼鐗,那馬如釋重負,蹄子也從地上的小坑中擡出了一些。

王世充微微一笑:“這回我是微服私訪,現在沒穿官服,也不是在軍中,不用拘泥這上下之分,如果秦壯士不嫌棄,我們不如結伴步行,如何?”

*********************************

歡迎大家來書評區和貼吧跟貼討論。

第一百零七章 可敦的姦情第九十章 華強得官第二千五百一十六章 鐵一樣的紀律(2更)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挖墳鞭屍第二千二百八十六章 跟着魏公有米吃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北地狼煙第二千二百三十九章 中軍接陣第九十三章 夜宴第二千二百八十五章 士氣如虹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輪番突擊第四百一十九章 貓鬼疑雲(二)第二千四百四十六章 不平等條約(10更)第四百五十章 手刃仇敵(一)第二千六百三十六章 陰雄出陣第二百五十八章 優惠政策(一更)第九百八十二章 逼反竇建德(一)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誣陷謀反第二千零四十九章 雙雄出陣第二千零四十九章 雙雄出陣第二千零三十一章 偷襲與劫持第一百二十一章 名城姑臧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計取連雲堡(71更)第九百零五章 始畢可汗的盤算第六百四十一章 夜入大牢第二千一百一十六章 攔腰橫擊第二千零二十二章 無間道第二千二百八十六章 跟着魏公有米吃第二千六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狙擊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最後的忠言(三)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出師未捷弟先死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殺官造反第二千五百三十四章 引兵東去第五百九十四章 逼--奸貴妃第二千零三十五章 邀請赴宴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的盤算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求援突厥第二千二百二十五章 李密招安(七更)第五百二十九章 李靖來訪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六郎奪命刺第三百零七章 慕容往事(三)第二千五百七十九章 守城戰法(二)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機動軍團第五百一十二章 廢楊勇(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草叢偷聽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禪讓制的前世今生(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論兵突厥(二)第二千四百二十二章 列陣索度原第二千一百八十二章 忠臣義士第二千三百一十八章 深藏的妙手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狙擊李密第五百零七章 拿着鳴鏑當令箭第二千五百八十九章 從皇帝到囚徒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仲宣的末日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面責背盟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煽動軍心(十二更)第七十章 貪財自污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神箭手對飈(72更)第二百四十五章 搶佔始興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飛索攀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如花似玉第二千四百五十五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9更)第二千三百三十六章 薛仁杲的暴躁第二千三百六十章 思摩駕到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高樓論勢(25更)第八百三十二章 開城突圍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張須陀的死穴第七百五十五章 私密空間第九百六十三章 受降使者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驍果難歸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以尿洗臉第二千六百三十八章 多線出戰第九百五十七章 將軍得勝歸第六百二十三章 楊素的盤算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江州之亂(24更)第二百零四章 遇伏第二千二百一十二章 還鄉團內戰(四更)第九百八十三章 逼反竇建德(二)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蕭禹奏對第一百八十二章 誘餌麥鐵杖(五更求月票)第九百零三章 大使李密第四百八十一章 識時務者爲駿馬第九百八十一章 黎陽大倉第二千四百九十五章 伏騎出擊第二千三百二十二章 結親韋氏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李世民哭諫第八百零二章 伊吾來使第二千五百三十五章 搶佔回洛第二千五百六十七章 行恭拔箭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蕭皇后的定心丸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刀劍叢中笑第一百三十七章 極樂山莊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尊嚴與榮譽(24更)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蕭皇后的把柄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大使封倫第二千三百七十章 裴劉反目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如意算盤(六更)第五十二章 人妻的秘密第二千零五十九章 三軍並進(四更)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劉元進的盤算
第一百零七章 可敦的姦情第九十章 華強得官第二千五百一十六章 鐵一樣的紀律(2更)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挖墳鞭屍第二千二百八十六章 跟着魏公有米吃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北地狼煙第二千二百三十九章 中軍接陣第九十三章 夜宴第二千二百八十五章 士氣如虹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輪番突擊第四百一十九章 貓鬼疑雲(二)第二千四百四十六章 不平等條約(10更)第四百五十章 手刃仇敵(一)第二千六百三十六章 陰雄出陣第二百五十八章 優惠政策(一更)第九百八十二章 逼反竇建德(一)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誣陷謀反第二千零四十九章 雙雄出陣第二千零四十九章 雙雄出陣第二千零三十一章 偷襲與劫持第一百二十一章 名城姑臧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計取連雲堡(71更)第九百零五章 始畢可汗的盤算第六百四十一章 夜入大牢第二千一百一十六章 攔腰橫擊第二千零二十二章 無間道第二千二百八十六章 跟着魏公有米吃第二千六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狙擊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最後的忠言(三)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出師未捷弟先死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殺官造反第二千五百三十四章 引兵東去第五百九十四章 逼--奸貴妃第二千零三十五章 邀請赴宴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的盤算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求援突厥第二千二百二十五章 李密招安(七更)第五百二十九章 李靖來訪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六郎奪命刺第三百零七章 慕容往事(三)第二千五百七十九章 守城戰法(二)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機動軍團第五百一十二章 廢楊勇(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草叢偷聽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禪讓制的前世今生(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論兵突厥(二)第二千四百二十二章 列陣索度原第二千一百八十二章 忠臣義士第二千三百一十八章 深藏的妙手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狙擊李密第五百零七章 拿着鳴鏑當令箭第二千五百八十九章 從皇帝到囚徒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仲宣的末日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面責背盟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煽動軍心(十二更)第七十章 貪財自污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神箭手對飈(72更)第二百四十五章 搶佔始興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飛索攀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如花似玉第二千四百五十五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9更)第二千三百三十六章 薛仁杲的暴躁第二千三百六十章 思摩駕到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高樓論勢(25更)第八百三十二章 開城突圍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張須陀的死穴第七百五十五章 私密空間第九百六十三章 受降使者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驍果難歸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以尿洗臉第二千六百三十八章 多線出戰第九百五十七章 將軍得勝歸第六百二十三章 楊素的盤算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江州之亂(24更)第二百零四章 遇伏第二千二百一十二章 還鄉團內戰(四更)第九百八十三章 逼反竇建德(二)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蕭禹奏對第一百八十二章 誘餌麥鐵杖(五更求月票)第九百零三章 大使李密第四百八十一章 識時務者爲駿馬第九百八十一章 黎陽大倉第二千四百九十五章 伏騎出擊第二千三百二十二章 結親韋氏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李世民哭諫第八百零二章 伊吾來使第二千五百三十五章 搶佔回洛第二千五百六十七章 行恭拔箭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蕭皇后的定心丸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刀劍叢中笑第一百三十七章 極樂山莊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尊嚴與榮譽(24更)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蕭皇后的把柄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大使封倫第二千三百七十章 裴劉反目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如意算盤(六更)第五十二章 人妻的秘密第二千零五十九章 三軍並進(四更)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劉元進的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