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微服私訪

這幾天劉璟的心情極好,先是李嚴沒有辜負他的期望,成功佔領了秭歸縣,其次便是黃忠和趙雲二人在廬江郡全殲程普的三萬陸軍。

這兩次勝利的意義都十分重大,前者使他成功阻擊了劉備軍隊對巴蜀的進軍,而後者的勝利將爲他穩定東方打下堅實的基礎,可以說,這是兩次戰略層面上的勝利。

一早,劉璟換了一身普通人裝束,頭戴遊學冠,身着藍色細麻布袍,腳穿烏皮靴,事實上,他這身打扮還是屬於中上層社會的裝束,在漢朝,從衣服長短便可看出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峨冠博袍是上流社會的標誌,而下層民衆則是身着短褐,也就是短衣粗絝頭裹巾。

劉璟帶着幾名手下,一路走到了武昌東市,漢朝繼承了先秦城市商業的特點,劃定一片特殊區域作爲商業區,稱爲市,往往就是城市交通最便利之處。

武昌的商市位於水門漕河附近,佔地足有兩千多畝,密集的店鋪分佈在漕河兩岸,大江南北的貨物在這裡匯聚,無論銅製的油燈、香爐、滴瓶傢俱用品,還是鐵製的犁、鎬、鍬、鋤、鐮等農具,或者是谷、黍、米、麥、豆等糧食,雞、鴨、鵝、牛、豬、馬等家禽牲畜及絲綢、犀牛角、龜殼、珍珠、象牙等等奢侈品,各種商品,這裡都應有盡有。

荊州的商貿主要靠水運,甚至北方來的貨物在抵達樊城或安陸後,也改爲水運,從長江運往武昌,從今年以來,武昌的商貿尤其繁盛,各種商品物資堆滿了倉庫。

一方面固然是因爲赤壁大戰使江夏名聲大振,大大提高的荊州在全國的地位,全國商人蜂擁而至,但更重要是江夏造的五銖錢在去年大量面世,錢的含銅量很高,在劣錢氾濫漢末無疑是一個亮點,被稱爲‘楚錢’。

這便導致了全國各地商人紛紛將物資運來江夏,換取這種高品質的楚錢,這無疑是一種貨幣剝削,利用硬通貨幣來換取各地物資。

當然,武昌的商市主要以批發爲主,來這裡購買貨物的顧客並不是普通民衆,而主要是荊州各郡縣的小商販,僱一艘小船從百里、甚至千里外駛來,滿載貨物回去。

這樣一來,在東市做買賣就需要大資本,也就是以商行爲主,一共有三十餘家商行,每家商行經營各自的特色商品,但其中又有四大商行經營多種商品,最大的便是從柴桑遷來的陶氏商行,其次便是江陵的吳氏商行,襄陽的田氏商行,還有武昌本地的蘇氏商行。

而陶氏商行是整個南方第一大商賈,壟斷了荊州的糧食和鹽鐵,經營數十年,獲利鉅萬,富可敵國,也成了劉璟勢力發展壯大最有力的支持者。

劉璟略略化了裝,加了才長鬚,眉毛也畫粗了,除了很熟悉的人,一般人已經認不出他就是荊州牧了,他信步而行,來到了一家首飾店。

這家店佔地三畝,前店後坊,佔地頗大,也是荊州最大的首飾店,叫做‘百寶坊’,但它只是平民首飾店,真正的達官貴人都是在一家‘翠齋’的頂級珠寶店裡購買首飾。

劉璟隨即走了進去,從外面看似乎沒有什麼人,但進了店也發現人潮擁擠,二十幾張桌子前都坐滿了客人,每張桌子旁都有一名夥計在滿頭大汗地介紹首飾,並和顧客討價還價。

劉璟正好退出去,但一名年輕夥計熱情地迎了上來,“這位貴客,小店各種首飾應有盡有,物美價廉,小人張順,願意爲貴客介紹。”

劉璟笑了笑,“人太多了,我改日再來吧!”

這名夥計雖然年輕,卻從業多年,有一雙毒眼,他見劉璟雖然衣着樸素,但腰間一塊古玉佩卻價值千金,還有他的幾個隨從,那種氣勢和魁偉身材,都是武藝極爲高強之人,這可不是一般人能養得起。

夥計立刻判斷出,劉璟是貴人,這樣的貴人顧客怎能輕易讓他離去。

夥計立刻指着裡間道:“請客人到裡間去坐,裡面沒有人。”

劉璟本來就是了解民情,他也沒有退卻,跟着夥計進裡屋了,裡屋佈置得很雅緻,有五六張桌子,卻只有一張桌子坐有客人,其餘都空着。

劉璟不由好奇地問道:“外面擁擠成那樣,爲何不讓他們來裡間坐。”

夥計撓撓頭道:“這裡是貴客房,他們都是普通小民,沒有資格進來。”

“普通小民還有這麼多人來買首飾?”劉璟不解問道。

這時旁邊桌前的人接口笑道:“江夏殷實的人家多得去了,這家首飾店每天都是這麼生意興隆。”

劉璟走上前笑道:“在下姓楊,汝南人,來江夏行商,請問先生貴姓?”

夥計替那名客人答道:“這位就是王生記酒館的王東主。”

王生記酒館位於東市,佔地足有八畝,是武昌極爲有名的酒館,劉璟拱手笑道:“原來是王東主,我在汝南也久仰王生記酒館了。”

這位王東主長得頗爲肥胖,也十分健談,他笑眯了眼,擺手道:“不敢當,楊掌櫃請坐吧!”

劉璟在他對面坐下,隨口笑道:“王東主覺得江夏人很富有嗎?”

“哪裡都有窮人富人,只是荊州本來就是富庶的魚米之鄉,又安定了百年,只要勤勞一點,又能窮到哪裡去,比如去年鬥米最高達兩百錢,你看誰鬧過?還有大量襄陽、南郡的人逃難來江夏,災民營中也不過才一半吧!家道稍微富裕一點的人,誰願意去排隊領粥?”

劉璟點了點頭,此人說的這些事他也知道,比如蔡家,直接在江夏買了一座農莊,很多富裕人家都是租賃房子住,不會去住災民營,也正是這個原因,江夏官府承受的壓力要比想象中的小得多。

這時王東主又從懷中摸出一把錢,往桌上一拍,“這錢就是今年以來大量出現的楚錢,造得非常好,至少九成銅,但它一出來,荊州人都在跺腳罵娘,你知道爲什麼嗎?”

劉璟拱拱手笑道:“我不知,請教東主。”

“因爲它一出來,荊州人手中的老錢就不值錢了,原來五錢可以賣一條大魚,現在也是五錢,不過要用新楚錢,若用老錢買就要十錢了,米價也是一樣,新錢還是每鬥四十錢,但舊錢就要每鬥一百錢了,米價憑空翻了一倍,你說大家罵不罵娘。”

劉璟拾起一枚新錢仔細看了看,新錢做得很圓潤,肉質飽滿,黃澄澄的銅色,正面寫着‘楚造’二字,背面則是篆體‘五株’,確實是一枚上好錢幣。

新錢之所以大量流通出來,主要是這次赤壁大戰,厚賞三軍,是從軍隊手中流出來,劉璟確實沒有想到,新錢居然這麼受歡迎。‘這應該就是一種貨幣掠奪了!’劉璟不由暗暗思忖。

“真是他孃的好錢啊!我錢窖裡的錢全他孃的完了,我至少十年都白乾了,你以爲這麼多人跑來買首飾做什麼?”

王東主越說越惱火,又恨恨道:“這麼好的錢就不應該留在荊州江夏,這樣對我們不公平,應該去江東、去巴蜀,把他們的東西全買過來,他孃的,真不知上面人是怎麼想的,都長着豬腦子嗎?”

入夜,劉璟換了一身寬鬆的衣袍,坐在書房裡悠閒地看書,目光卻不時瞥向正在寬榻上爬上爬下,調皮得一刻也閒不住兒子,當孩兒爬到坐榻邊緣時,他便會伸手去扶一下,怕他從榻上摔下來。

一轉眼,兒子已經會爬了,且精力充沛,整天除了睡覺,就是爬來爬去,頑皮得象猴子一樣,口中咿咿呀呀不知說着什麼。

劉璟說是看書,其實一個字也沒有看進去,他生怕一不小心兒子就從榻上滾翻下來,昨天就摔了一下,足足哭了半個時辰。

雖說孩子令人勞神操心,但看着孩子一天天變化,那種爲人父的滋味也是極爲美妙。

這時,陶湛端着一杯熱騰騰走了進來,她見丈夫不時伸手去扶一把兒子,她心中不由涌起一股甜意,說到底,孩子是母親的命根子,看見當父親的疼愛孩子,沒有哪個母親會不高興。

陶湛將茶碗放下,抿嘴笑問道:“明天月英母女就要回去了,你不去打個招呼嗎?”

劉璟放下書,笑呵呵道:“有你替我,我就不去了,護送她們回去船隻和護衛我都安排好了,明早你直接去找李青就行了。”

剛說到這,劉璟瞥見兒子爬了過來,眼看要掉下寬榻,嚇得他連忙一把扶住,摸了摸兒子的小腦瓜笑道:“小傢伙,可別再摔着了。”

劉致咿咿呀呀,向母親伸手,陶湛疼愛地將兒子抱在懷中,捏了捏兒子的小臉,笑吟吟道:“致兒跟娘去見阿果姊姊去,別打擾爹爹看書了。”

劉璟笑了起來,“去吧!等會兒徐長史會來找我,他可能有封信要讓黃夫人帶給孔明。”

說到這,劉璟有些猶豫,陶湛看出丈夫有話要說,便笑道:“有什麼話,你就直說好了。”

劉璟沉吟一下道:“我是想說,我們府中需節儉,不必要的開銷一律裁除,另外,飲食衣物和起居方面要能省則省,切不可奢侈浪費。”

陶湛有些驚訝,“夫君,出什麼事了嗎?”

劉璟笑了起來,“不要擔心,沒有出什麼事,我只是想做出一個表率,號召荊州官民節儉援軍。”

陶湛默默點頭,“我知道了,我會安排好節儉之事。”

就在這時,一名丫鬟在門外稟報道:“啓稟老爺,徐長史來了。”

“帶他去外書房稍候,我馬上就來。”

“夫君去忙吧!我們先走了。”陶湛嫣然一笑,抱着兒子快步走了。

劉璟喝了兩口茶,這才起身不慌不忙向外書房走去。

第920章 宛城異動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900章 勸降陳羣第917章 賈詡獻策第26章 荊襄第二世家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147章 欺上瞞下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321章 許昌戰備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93章 好消息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98章 老將黃忠第93章 好消息第640章 江北血戰(上)第50章 新官上任第697章 合縱連橫(下)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182章 興師問罪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681章 引發不發第517章 迎頭痛擊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92章 脣槍舌箭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659章 出兵在即第738章 深藏之棋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986章 河西對策第1094章 攻克函谷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52章 荊州第一肥缺第374章 神醫角色第611章 鄴都之憂第742章 餘縣伏擊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198章 告密第387章 赤壁大戰(上)第219章 東撤第953章 高臺攻守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980章 兩個條件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778章 江東風雲(二十二)第461章 益州使者第1067章 葉城事件第452章 舉棋不定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1021章 擺個姿態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729章 世子暗鬥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360章 蘄春風雲(七)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1123章 最後談判第961章 三個建議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284章 南方噩耗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846章 魔高一丈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1105章 中原大戰(四)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482章 司馬懿獻計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689章 棄守南陽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805章 視察長安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980章 兩個條件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933章 濡須破局(上)
第920章 宛城異動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900章 勸降陳羣第917章 賈詡獻策第26章 荊襄第二世家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147章 欺上瞞下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321章 許昌戰備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93章 好消息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98章 老將黃忠第93章 好消息第640章 江北血戰(上)第50章 新官上任第697章 合縱連橫(下)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182章 興師問罪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681章 引發不發第517章 迎頭痛擊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92章 脣槍舌箭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659章 出兵在即第738章 深藏之棋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986章 河西對策第1094章 攻克函谷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52章 荊州第一肥缺第374章 神醫角色第611章 鄴都之憂第742章 餘縣伏擊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198章 告密第387章 赤壁大戰(上)第219章 東撤第953章 高臺攻守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980章 兩個條件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778章 江東風雲(二十二)第461章 益州使者第1067章 葉城事件第452章 舉棋不定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1021章 擺個姿態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729章 世子暗鬥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360章 蘄春風雲(七)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1123章 最後談判第961章 三個建議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284章 南方噩耗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846章 魔高一丈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1105章 中原大戰(四)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482章 司馬懿獻計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689章 棄守南陽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805章 視察長安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980章 兩個條件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933章 濡須破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