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封禪

入冬了。

一般而言,冬季的節日最多,形式也最爲豐富;

因爲在冬天,忙碌了一年,終因老天爺的賞臉,大部分老百姓可以停下田地裡的活計,開始心安理得的休息了,既然是休息,自然也就需要更多的娛樂以豐富此時的生活。

在奉新城這裡有一些特殊;

一是因爲奉新城外的作坊羣,在冬日也是會繼續運作的,這個時代,暫時還沒有“血汗工廠”的概念,普通百姓,哪怕是標戶家庭,對於能有勞力進作坊做工也是極爲熱衷的一件事;

因爲在晉東雖然沒有誕生什麼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畢竟一切都是以王府所有制爲主體,但這也意味着,不會發生拖欠俸祿的事……

至少目前爲止,看看哪怕是入冬後依舊是絡繹不絕的商隊以及等着出貨的車馬幫,就沒人會認爲這些作坊會發不出銀錢來。

另外,入冬後,王府組織了好些個建設項目,吸納了很多的勞動力進入,不是徵發徭役,而是僱傭。

王府有銀子,是真的有銀子。

長年累月對外戰爭的勝利,幾處寶庫的收入,還曾讓王府一度發愁府庫裡的財貨要是過快地“花”出去會不會導致晉東市面上的物價失衡;

現如今隨着天斷山脈銀礦的開挖,鑄幣的實現,債券的收入和擴容,在財政方面,王府可謂很是富餘。

這也在入冬後,掀起了一場“趕工潮”;

無論是雪原的野人還是楚地的流民,乃至是望江以西,都出現了規模比較大的人口流入;

畢竟,在時下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概念裡,奴役驅使黔首,對絕大部分上位者而言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是黔首需要爲國家承擔的責任,甚至有些……不用白不用的意思。

瞎子曾開過玩笑說,後世歷史書上第一次“民工潮”,怕就是今年了。

吸納外來人口,這是既定方針,在冬天過來的,基本都是青壯勞力,這些人必然會被安置下來,哪怕他們來時可能就只是想打短工家小並未帶來,但王府下面是有辦法讓其留在晉東不走的,等開春後,再想辦法讓其家小也跟着遷移過來。

而在大層面上,王府也在刻意收斂着“撒幣”的衝動;

一是因爲冬天凍土,不適合大項目的開工;

二則是很現實的一個問題……搞作坊搞商貿搞那種穿越者都喜歡走的路線,確實很爽,但現實的問題是,晉東人口雖然靠着不斷吸納流民正在增長着,但大方向上,人口依舊是一個增長中的“定值”。

一段時期內,太多的人口跑去其他產業,你的地怎麼辦?

更血淋淋的一個問題是,大家都見到了這種利好,來年沒多少人願意種地了怎麼辦?

晉東需要糧食,不僅僅是滿足晉東自己的需求,還得爲日後的大戰做存儲;

上一次出南門關的大戰,燕軍確實是取得了驚人的戰果,但也正因爲後勤艱難,補給不足,使得燕軍僅僅是取得了戰果,卻並未將戰果化爲實質性的開疆拓土,打完了還是隻能回來,根本原因,還是糧食不足。

且對於晉東而言,人口吸納得越多,所需要消耗的糧食也就越多,同理,需要在第二年投入到田地裡的勞動力也就必須越多,但這裡面,是矛盾的。

如果說晉東只是大燕內地的一個地區,沒有外敵威脅,也沒有軍事戰爭的需要,安心地發展自己的工商業也就罷了,實在不行就純粹當個大奶牛給朝廷輸血也不是不可以,可偏偏皇帝與平西王之間早就有了默契;

給予晉東最高規格的自治權力,幾乎就是國中之國的待遇,但與此同時,爲了休養生息,朝廷也停止了對晉東的糧餉軍械的支持。

除非戰時,其餘時候,朝廷的輸送是不會有了。

……

“呵,以前上歷史課,總覺得‘重農抑商’好腦殘,結果發現腦殘的竟然是我自己。”

鄭凡看着面前的一封封來年規劃的摺子感慨着。

“糧食,是根本吶。”瞎子感慨道。

“是。”鄭凡點了點頭,“這些年,唯一一場富裕仗,還是那一年南下攻乾同時開晉的時候,也是因爲先帝馬踏門閥掠奪來的富裕,自那之後,燕國每次大戰,都是勒着褲腰帶在打。”

鄭凡喝了口茶,繼續道:

“鎮南關以南,南門關以南,南望城以南,這些年戰事打了不少,這些地方成了前線,也就是雙方勢力交錯的區域後,想要再就糧於敵,也不可能了。

以後真打起滅國大戰,估摸着就是比拼國力,拼後勤拼糧食了。”

“是。”瞎子附和。

“行了,反正這些統籌和安排有你和四娘在弄,我也安心。”

瞎子微微一笑,

一個習慣了當甩手掌櫃,一個習慣了被甩手,都習慣了。

這時,肖一波走了過來,稟報道:“王爺,家裡都安排好了。”

“好,出發吧。”

“屬下就不去了。”瞎子起身,“來年的規劃必須在這陣子給詳細趕出來。”

第一個正式的五年計劃,爲了一統大戰做準備,任務重目標高,故而容不得絲毫馬虎。

“行,你辛苦了。”

“主上言重了。”

瞎子告退。

而鄭凡則回到自己的正院,在四孃的服侍下,換了一身紫色的蟒袍。

平西王爺的蟒袍,朝廷是有定製的,也就是朝廷發放的正規官服和平日裡穿的各好幾套,但鄭凡基本都只穿四孃親自爲自己繡的。

逾矩是肯定逾矩的,畢竟四娘繡出來的衣服帶有一些獨特的審美,但平西王爺囂張跋扈不是一天兩天了,也沒人會拿這種事兒來說道。

其實,四娘也很忙,但明日就是抓吉的日子,今兒個,得爲孩子們祈福。

四娘作爲母親,是必然得參與的。

很快,

一切就緒,

錦衣親衛開路;

一輛專屬於王府的大馬車,駛出了平西王府。

馬車很大,是行轅改造而來的,前面可以辦公,後面可以休息,所以可以容納很多人在裡面。

王爺的貔貅,帶着十來個馬老弟在前頭拉着車,極爲神氣。

而且,這幫馬老弟清一色的全是白馬,沒一頭黑豔賤貨。

王府的一大家子也都在裡頭。

鄭凡坐首座,其右側,坐着四娘,懷裡抱着的自家兒子,魔王們商討出了大名,叫“鄭霖”。

作爲親爹,鄭凡對這個名字挺滿意,一個單字,也不花裡胡哨。

至於小名,就叫“霖兒”,亦作“麟兒”。

薛三想建議叫“狗蛋”,被魔丸又是一頓暴擊。

別的地方怎麼樣無所謂,平西王府裡,還真不時興賤名好養活的說法;

畢竟,能在王府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命格基本都得過硬。

左側,熊麗箐抱着大妞坐着,其下面坐着的是柳如卿。

四娘下面坐着的,是劍聖媳婦兒,劍聖的兒子已經可以自己踉踉蹌蹌走路了,但還是被其母親抱在懷中,不敢讓他亂跑驚擾了大家。

馬車最外圍兩側,

天天和姬傳業,一個世子殿下一個太子殿下,像是兩尊小門神。

也就只有在平西王府,纔有這種規格了。

甚至太子都不覺得自己被這般排座位失了身份,他已經習慣了平西王府的這種氛圍。

馬車外頭,陳仙霸、鄭蠻和劉大虎,外加劍聖和徐闖。

外圍,則是錦衣親衛嚴密保護,等出了城後,則會有護軍加持保護。

王府一家出門,奉新城官道兩側的百姓全都叩首膜拜。

原本很多人家是想擺香案的,但鄭凡擔心煙燻到孩子,就讓人提前淨了街,這是真淨街卻不淨人。

百姓們很熱情,王爺也時不時地得出來揮揮手。

四娘和熊麗箐也得時不時地抱着自己的孩子出來露個面;

祈福儀式,

看似是做給老天爺看的,

實則還是演給活人看的。

老天爺太遠,而百姓們,就在你的腳下。

等出了城很遠後,隨行的百姓才逐漸稀落下去。

作秀作的,還真有點累。

很快,茶點被送進了馬車,大家開始進一些食物。

大妞已經可以吃一些點心了,熊麗箐特意用小塊的喂她。

四娘也拿點心喂鄭霖,

雖然鄭霖比大妞小,

但餵養方面,不用擔心,生而九品的崽,不至於消化不良。

只是,

鄭霖顯然被阿銘用酒水餵過的,喜歡有滋味的食物;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 衆 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而王府後宅的點心,比較清淡,不似外頭的點心糖霜加了滿滿,所以鄭霖有些抗拒吃這個。

往他嘴裡放,他還故意吐出來。

再看看大妞那裡,喂一口吃一口,還時不時地中途給你個燦爛的笑容;

閨女真懂事,

這兒子,真……嗯。

四娘也是有點惱了;

這世上,沒誰是全能的存在,四娘在經營方面是一把好手,但對於做母親,她只侷限於將孩子生下來。

母愛、關懷和親子關係什麼的,

她懂;

但她的懂,其實和鄭凡說大道理容易讓劍聖頻頻頓悟一樣;

真的只是個懂。

那邊的那麼乖,

這邊的這麼皮,

落了孃的面子,還把娘給惹煩了;

四娘左手夾起一根銀針,

在鄭霖面前晃了晃。

“………”鄭霖。

坐在那裡的鄭凡也看到這一幕,眼皮也是隨之抽了抽。

很快,

鄭霖開始極爲乖巧地進食,

吃點心就吃點心,喝茶就喝茶,無比乖巧。

隊伍行進的目的地,其實並不遠,也就半日的行程,目的地就到了。

這裡有一座山,

和連綿不絕的天斷山脈比起來,這座被稱之爲飛鳶山的山,實則更像是一座土丘。

但好歹,是有個山的樣子。

一支欽差隊伍,已經在這裡等着了。

帶頭的是老熟人黃公公,黃公公隊伍裡,還有福王府一家人。

大戰結束,大軍迴歸南門關後,鄭凡是直接回晉東去陪公主生產,隨後再去雪海關鎮南關收繳了兵權,再回來陪四娘生產,兜兜轉轉的,也是好一會兒了。

福王府一行人,則是在南門關滯留了許久。

因爲按照內附的禮數,趙元年先得在南門關上表以乾國藩王的姿態,請求大燕國准許他內附;

然後再由皇帝和禮部共同發文回覆,請其三思;

趙元年再上表,堅決表示要內附,皇帝和禮部無奈,只能同意;

然後趙元年一家子啓程去燕京,在燕京接受封賞。

其實,福王府已經沒了封地,真的只是一家子人來歸附,但反正戰事打完了,大家時間有的是,就按照流程走唄。

大燕需要這個儀式,證明大燕天命所歸,諸夏之運在我;

姬老六也需要這個儀式,

自他繼位以來,先是吃了先皇留下的福利,蠻族王庭被滅了,現在再接納一個乾國藩王內附,史書上,已經足夠吹一筆了;

而趙元年沒其他選擇,只能老老實實地陪着走完這個儀式。

不過,最後姬老六應該是知道福王太妃和鄭凡的關係,所以在保留了趙元年大燕福郡王的封爵基礎上,在奉新城附近,劃了一個小縣城,作爲福王府的封地。

皇帝用的地圖,應該還是老的。

事實上,晉東之地因爲那些年戰事不斷,十室九空,絕大多數原本的縣城和聚集地早就荒漠了,現如今平西王府是直接重新進行了規劃;

可能福王府的封地上,早就是作坊林立或者早就成了分田;

皇帝其實也清楚這個,但他無所謂。

封地就是個意思,主要還是方便把大燕福郡王趙元年……他娘,

給名正言順地送到姓鄭的嘴邊。

姬老六中途還親自給鄭凡寫了一封信,或者叫密旨,着重要求了平西王親啓。

因爲皇帝清楚,有些時候這些信,壓根就不是姓鄭的本人在看和在回!

瞎子將這封要求“親啓”的信呈交給了主上,

信中的姬老六可謂極其猥瑣,

是的,

平西王爺甚至都沒能想到,已經當上皇帝的姬老六,他騷起來,還真得沒人能比得上。

皇帝竟然在信裡問自己,晉王也可能思念家鄉,要不要將晉王也分封到晉東一個地盤上去。

這當然不可能是埋釘子了,兩個無權無勢的藩王,丟晉東去,在鄭凡眼底下,怎麼可能翻出浪花?

就連還有權勢留下的成親王府,他鄭凡還不是王爺時,也是想抽巴掌就抽巴掌的。

無非就是想,既然福王太妃你要了,晉王太妃,要不一起收了吧?

朕,做一個順水人情。

好在鄭凡也沒那麼荒唐,直接在回信譏諷了一頓皇帝。

福王太妃是他答應過人家的,人趙元年也算是鞍前馬後過了,福王妃也伺候過他,該留下是得留下的,晉王太妃就罷了,雖然晉王虞慈銘應該很期盼這件事能成的,但平西王爺是這樣子的人麼?

而眼下,

當平西王府的車隊到飛鳶山山腳下時;

先來問安的,不是帶着聖旨來的黃公公,而是福王趙元年。

且趙元年在馬車前就停下了,福王妃先行上車。

上車後,

面對這一大家子人,

福王妃很是緊張;

她主動跪伏下來,

沒絲毫拿捏架子,

直接道:

“給諸位姐姐們請安。”

柳如卿先行站起身,避開了行禮。

熊麗箐抱着孩子,不說話。

王爺坐在那裡,說心裡沒丁點尷尬那也是假的,畢竟當着妻兒們的面,自己從外面拐回來的俏寡婦來了,總是有點發訕。

最高興的,就是四娘了。

王府的後宅,與其說是王爺的,不如說是四孃的。

四娘對於收集這些有着各種封號的姊妹,有着很高的興致。

只見四娘抱着鄭霖站起身,

笑道;

“哎喲,妹妹總算是來了。”

“路上,耽擱了,請姐姐恕罪。”

“既然進了這家門,那以後就是一家人,咱王府後宅,沒什麼規矩,勾心鬥角隨意,爭寵爭權也隨意,自在得很。”

“呵呵,姐姐說的是。”熊麗箐笑着附和道。

“妹妹起來。”

“多謝姐姐。”福王妃起身。

隨後,

四娘就將鄭霖遞到了福王妃懷中。

“就等着你來帶孩子呢。”

“……”福王妃。

鄭凡這時也乾咳一聲,

道;

“好了,以後就是一家人了。”

也沒說什麼你去福王府裡住,本王有空去找你。

而是直接把人家定在了家裡。

朝中御史大人們也不會對此有什麼意見,他們巴不得平西王爺天天如此禽獸行徑,失去民心士心。

“祈福吧。”

……

王爺走出了馬車。

天天拉着姬傳業的手跟在旁邊,看着這座山,姬傳業有些疑惑道:

“這山也不高啊,很普通啊。”

他不知道爲什麼自家乾爹祈福要選這座沒什麼名號的山。

天天則背起了瞎子以前教自己的話:

“弟弟,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後半句,天天沒背出來。

“哥哥說得好有道理,本是一座普通的山,但在乾爹今日於此地祈福之後,日後自然就成名勝了。”

隨即,

黃公公陪同,

平西王爺領着一衆家小登飛鳶山,于山頂佈置祭壇舉行祈福儀式。

儀式很肅穆,卻不鋪張。

王爺持酒樽,

三敬酒;

“一敬大夏立基,三侯開邊,塑諸夏之盛大版圖。”

“二敬先帝、靖南王、鎮北王,創大燕壯闊之勢。”

“三敬自虎頭城起兵以來,追隨本王前後,爲本王赴死的各族忠勇之士,英魂安息!”

祈福結束。

在衆人即將下山時,黃公公主動湊趣建議,說自今日起,這座山將因王爺而得名,爲何王爺不順勢爲其重新賜名?

一般而言,山河之地,唯有天子能爲其更名,因爲這意味着重新造冊這一帶山河湖神之意。

但黃公公並不覺得眼前這位王爺沒這個資格,也並不會覺得陛下得知這件事後會生氣。

平西王聽到這個建議後,

盯着黃公公看了良久,

直把黃公公心裡都看得發毛了,近乎懷疑自己是否哪裡說錯話了。

隨後,

王爺發出大笑,

命人備上筆墨紙硯,留下墨寶,再命人雕石尊於此山巔,行更名之舉。

自今日起,

飛鳶山改名……

泰山。

第一百一十七章 進京第一百三十四章 破關第五百六十九章 記起來了第二十八章 國戰(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弒君第六章 演講第十七章 血的味道第三十二章 分割第一百二十八章 推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來自親兒子的,醋意第二百三十九章 門檻第九十四章 花開花謝第三百零三章 烽煙起第七百二十九章 劍道之峰,自鄭氏出!第五百八十三章 抓王八!第五百九十七章 寶藏!第六百七十一章 折劍第一百二十一章 接旨第七十九章 大孝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賞賜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崩!(大章)第四百六十七章 入京!第二十二章 問問第七十八章 乾,降!第六百九十六章 取名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燕的……憤怒!第一百六十五章 再入盤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她來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晴天霹靂第一百二十四章 貔貅第四百五十九章 揭露身份第一百一十五章 浪花淘盡英雄第二十八章 國戰(三)第四十八章 一節更比六節強第十二章 揭幕戰,世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兆第五百八十七章 落網!第兩百六十章 金蟬脫殼第六百九十二章 王府有喜第六百二十七章 靖南王爺……接旨第七百二十章 燕皇的選擇!第六百二十一章 爹來了說說一些心裡話和以後的劇情第一章 現在與未來第一百零五章 水第十七章 血的味道第四百八十一章 否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忙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排第五百七十八章 舒服第五十章 魔丸出!第十七章 把營歸第十九章 大燕雙璧!第二百五十六章 局第二百五十九章 弒君第一百五十二章 盛宴第五十七章 心胸狹隘的王爺(大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入吾彀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三第七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行第三百五十五章 姓第七十九章 講究第三十章 定局第六百二十一章 爹來了第七十章 那條賣力的……老狗第三十四章 第一個第七百一十七章 那一刀!第三百八十八章 求和第一百一十三章 浪花淘盡(三)第三百五十章 沸騰!第十九章 江湖人第六百零五章 黑甲咆哮第七百一十二章 龍淵易主!第四百七十章 野望與茶涼第六十三章 江水第十八章 有恙第七十九章 講究第四十九章 大舅哥,低個頭先第三百四十章 口諭第四百八十五章 你姓姬!第五百四十二章 滾滾望江東逝水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波起第十七章 一字第三十四章 抓老師第647章 跪着第二百七十章 傳業第三十章 馬蹄北去人南望第一百三十三章 雄壯第一百零八章 刺激第一百零七章 刺殺!第五百一十八章 本王,田無鏡第二十一章 正幕第二百一十八章 潰堤第二百三十一章 刺殺第四十五章 世子殿下第四百零一章 大燕忠良第七百一十二章 龍淵易主!第五十九章 兵雲再現第二十五章 犬馬!
第一百一十七章 進京第一百三十四章 破關第五百六十九章 記起來了第二十八章 國戰(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弒君第六章 演講第十七章 血的味道第三十二章 分割第一百二十八章 推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來自親兒子的,醋意第二百三十九章 門檻第九十四章 花開花謝第三百零三章 烽煙起第七百二十九章 劍道之峰,自鄭氏出!第五百八十三章 抓王八!第五百九十七章 寶藏!第六百七十一章 折劍第一百二十一章 接旨第七十九章 大孝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賞賜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崩!(大章)第四百六十七章 入京!第二十二章 問問第七十八章 乾,降!第六百九十六章 取名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燕的……憤怒!第一百六十五章 再入盤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她來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晴天霹靂第一百二十四章 貔貅第四百五十九章 揭露身份第一百一十五章 浪花淘盡英雄第二十八章 國戰(三)第四十八章 一節更比六節強第十二章 揭幕戰,世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兆第五百八十七章 落網!第兩百六十章 金蟬脫殼第六百九十二章 王府有喜第六百二十七章 靖南王爺……接旨第七百二十章 燕皇的選擇!第六百二十一章 爹來了說說一些心裡話和以後的劇情第一章 現在與未來第一百零五章 水第十七章 血的味道第四百八十一章 否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忙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排第五百七十八章 舒服第五十章 魔丸出!第十七章 把營歸第十九章 大燕雙璧!第二百五十六章 局第二百五十九章 弒君第一百五十二章 盛宴第五十七章 心胸狹隘的王爺(大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入吾彀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三第七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行第三百五十五章 姓第七十九章 講究第三十章 定局第六百二十一章 爹來了第七十章 那條賣力的……老狗第三十四章 第一個第七百一十七章 那一刀!第三百八十八章 求和第一百一十三章 浪花淘盡(三)第三百五十章 沸騰!第十九章 江湖人第六百零五章 黑甲咆哮第七百一十二章 龍淵易主!第四百七十章 野望與茶涼第六十三章 江水第十八章 有恙第七十九章 講究第四十九章 大舅哥,低個頭先第三百四十章 口諭第四百八十五章 你姓姬!第五百四十二章 滾滾望江東逝水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波起第十七章 一字第三十四章 抓老師第647章 跪着第二百七十章 傳業第三十章 馬蹄北去人南望第一百三十三章 雄壯第一百零八章 刺激第一百零七章 刺殺!第五百一十八章 本王,田無鏡第二十一章 正幕第二百一十八章 潰堤第二百三十一章 刺殺第四十五章 世子殿下第四百零一章 大燕忠良第七百一十二章 龍淵易主!第五十九章 兵雲再現第二十五章 犬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