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燕的……憤怒!

平西王的王旗,南門關城樓。

瞎子身上披着一件斗篷,站在城牆上,看着前方絡繹不絕的兵馬和民夫以及那一眼望不到邊的軍寨帳篷。

人畜繁多且密,各路兵馬,再往下,有各個兵種,說是一切井然,有些過了,嘈雜之音是免不了的,但站在高處眺望下去,依舊能夠感覺到一種極爲清晰的秩序感。

瞎子沒有剝橘子,而是指尖在城垛子上輕輕划動,緩緩道:

“我一直與你們說,組織架構和組織效率的事,你們也學得很快,但有一點,我一直沒教你們,因爲這個,根本沒法教。”

後方,剛剛完成了最新一批糧草軍械清點的陳道樂與何春來拖着疲憊的身軀站在瞎子身後,聽到瞎子這話,二人精神都爲之一振。

村口的懶漢往往會嘲笑村裡的酸秀才日子竟然過得和自己一樣窮苦,進而調侃那學識到底有個屁用;

但實則,越是站在高處,越是站在某一行當的前列,身邊接觸的能人越多,就越能體會到那種危機感,也就越是能懂得學習和進步的重要。

陳道樂與何春來都是晉人,早年更是反燕復晉組織的一員,眼下,卻在爲燕國的王府做事,看似賣國求榮做了走狗;

但王府卻是將他們按照日後“左右宰相”的標準在培養着的,和王府的大氣比起來,二人就算是做“走狗”,都不算是什麼委屈了。

瞎子舉起一根手指,道:

“那就是‘一’。”

何春來和陳道樂馬上陷入了思考。

陳道樂先開口道;“先生所說,是否就是我們身後的這面王旗?”

何春來開口道:“一生萬物。”

瞎子笑笑,道:

“道樂一針見血,但我更喜歡春來的比喻。”

瞎子手指又有些癢了,

陳道樂情不自禁地摸了摸嘴角的泡,

何春來則很貼心地從自己兜裡將備着的橘子送上去。

手摸到了橘子,

瞎子繼續道:

“簡而言之,組織模式在我看來,大概分爲兩種,一種是自下而上的根基鞏固,架構嚴謹,乾國士大夫喜歡喊的衆正盈朝從而致君堯舜,甭管他們自個兒真實做的如何,但這個意思,是沒錯的。

下面穩固了,地基穩當了,這上頭的人,是坐是躺甚至是否在跳,這樓,都很難塌。

另一種,則是自上而下,以一生萬物,一爲主,下面會自動地調整成合適的形狀以配合一的念想。

肅州城的官場,

不,

晉西南,

不,

甚至整個晉西包括晉中,

已經奔赴而來的各路兵馬再加上如今海量的民夫以及正在路上的糧草軍械軍餉,都是‘一’帶動起來的。”

陳道樂開口問道:“那依先生之見,到底哪種更好?”

“滄海桑田,世事變遷,今日之風,哪可能吹得到明日之人?說到頭,還是得因地制宜。”

何春來道:“先生說的是,自古以來,因無亙古不變情,故而無亙古不變之法,所求所見所看所想,皆爲特色。”

“呵呵。”

這時,

“咚!咚!咚!咚!!!”

鼓聲響起;

“先生,王爺擊鼓聚將了。”

王旗已立,那麼接下來,必然就是擊鼓聚將。

平西王自打過望江以來,投奔而來的各路兵馬衆多,但並未刻意地召見,可戰事在即,怎麼可能不真的見一見,畢竟,思想和戰法,還是要統一一下的嘛。

瞎子抖了抖自己的斗篷,道:“糧秣事宜,再盯緊一點。”

陳道樂苦笑道:“可是先生,這次出兵到底還是倉促了一些,莫說各地府庫餘糧不多,眼下照着這南門關內外駐軍之規模,甚至可能等不及佈陣於南門關外,這後續的糧草,就只能將將繃着了。”

所謂的繃着,意思就是大軍的糧草,基本是以幾日在期限,後方運輸來多少,大軍基本就晚個幾日就能消耗掉,而一旦後方出現什麼意外,大軍就很可能陷入斷糧的窘境。

何春來開口道:“另外,兵馬也太多了,這也給我們後勤,帶來了極大壓力。”

瞎子不以爲意,

道:

“這些,不用你們管,需知術業有專攻,你們管好你們該管的,至於如何打仗,主上心裡自有計較。

我也不會打仗嘛,看着就是。”

……

伴隨着擊鼓之聲,各部參將以上官銜的將領,全部向帥帳聚集。

甲冑的摩擦之音,在這裡似乎被染上了肅穆之色。

很多將領在趕赴這裡時,心裡不由得有些恍惚,彷彿又回到了當年,大傢伙一起聚集於靖南王帥帳之下的情境。

每個進入中軍帥帳範圍的將領,都會將兵刃解下,王爺親兵負責安置。

這在以前,是沒有的規矩,全憑自覺。

但這一次,陳仙霸帶着劉大虎以及鄭蠻,仨人就站在帥帳之外,負責安置兵刃。

也沒人不服,一則帥帳就在前方,裡頭是誰,大傢伙都清楚,既然願意接這王令率部而來,本身就是對那位的一種承認;

二來,一位頭戴斗笠身着白衣的男子就站在旁邊;

你可以不認識他,但不可能不認識他身前插在地上的那把劍……龍淵。

晉地劍聖自很久前就一直跟隨於平西王身邊,這件事本就不是什麼秘密,如今劍聖大人親自壓陣,自然不會有人想放肆和搞個什麼特殊。

其實,劍聖本不用出面的,因爲今日不可能有誰敢鬧事,軍國大事,王權大勢之下,這些軍頭子們哪裡敢造次;

可劍聖閒着沒事兒做,想多陪陪孩子,也沒人能說他不是。

按照傳統,得諸將聚齊後,纔會升帳,大家才能一起進去,不可能亂糟糟地前後夾次地進來。

羅陵將手中的佩刀交出去後,就看見前面在發放着吃食,然後,一個相熟的總兵竟然跪伏了下來,左手拿着一個饅頭右手捧着一碗肉湯,激動得流眼淚。

“呵。”

羅陵有些不屑地笑了笑,這他孃的馬屁拍得未免也太過了一些吧。

只是,當羅陵走進去,看見天天親手端着一碗肉湯小心翼翼地走到自己面前喊出了一聲:

“羅叔叔,喝湯。”

羅陵這個曾經靖南王麾下排名前列的猛將,其部經常爲王爺作爲中軍的存在,在此時竟然鼻尖和雙眸忽然發酸,視線也是一時模糊。

雙手接過湯碗的同時,整個人也下意識地單膝跪下:

“拜見世子殿下!”

天天長得很可愛,很敦實,嚴格意義上來說,有些胖,但屬於那種可愛的小胖,而且眉宇之間,依稀可以看見王爺當年的模樣。

“叔叔,喝湯。”

天天笑着敦促道,

“乾爹吩咐了,不能讓叔叔們冷着餓着。”

“好,好。”

羅陵用力地點點頭,喝了一口湯;

這時,又有一個小小的身影走過來,其手裡拿着倆饅頭,遞了過來。

“羅將軍,拿這個墊墊飢。”

羅陵接過了饅頭,再定睛一看,不是太子又是誰。

曾經,最巔峰也是最自我時期的鎮北軍和靖南軍,都曾涌現過幫着自家侯爺造反的念頭。

鎮北侯府是自我“兵解”,靖南王則選擇遠走西方;

餘下來的,新興勢力,除了平西王府外,暫無其他山頭可以再去觸及那個目標。

而這種事情,一旦失去了領頭羊,就像是人生失去了方向,你本能地必須找另一個目標來填補這種空虛。

許文祖當年還嚷嚷着要打開虎頭城的城門引鎮北軍入城幫鎮北侯爺拿下這大燕天下,但等到鎮北侯明示自己不欲那龍椅後,許文祖馬上變身成大燕忠良。

靖南軍也是一樣,

當田無鏡不在後,姬家的正統性地位一下子就凸顯了出來。

一樣的事,當年,陳陽說不得就真的砍了那欽差造反了,但擱現在,陳陽雖說稱病在家,但依舊沒選擇走那最極端的一步。

“拜見太子殿下,太子千歲!”

“羅將軍請起,兩個饅頭應該是不夠的,您先吃着,我再去拿。”

倆娃娃,

天天大一些,負責盛湯;

太子小一些,負責拿饅頭;

進來一個將領就“招待”一個,原靖南軍麾下的將領,見到世子都會跪下行禮,熱淚盈眶,而面對太子時,也都會表示出尊重和恭敬;

相較而言,晉地將軍們對太子,更爲熱情,也更爲受寵若驚。

總之,

帥帳外的氛圍,很不錯。

不似平西王爺在家一個奉茶一個點菸被伺候習慣了,這些將領們可謂是體驗到了什麼叫真正的受寵若驚。

乾國文聖姚子詹其實最擅吹噓之法,只要遇到有價值的人,就不吝進行吹噓,乾國文人也有花花轎子大家擡的風氣;

任你是稚童,足不出戶,甚至纔剛剛開蒙,但只要你爹名聲夠高,隨便寫幾首難以入眼的歪瓜裂棗之詩,也能發動關係給你吹捧成“神童”;

平西王對此一直表示的是不屑,他懶得玩這一套,當然,吹噓是必然要吹噓的。

早年間,需要吹噓時,靠楚國公主,這不磕磣,甚至很值得驕傲,畢竟媳婦兒是自己搶來的;

現如今,

這倆娃娃往外頭一擺當作迎賓,

勝過萬語千言的吹捧。

算是無形,但實則逼味兒,已經濃郁得要滴出水來。

招待完人後,天天和太子都先進入了帥帳。

沒多久,

倆娃娃打開了簾幕,

使出吃奶的勁兒喊道:

“王爺有令,升帳!”

“喏!”

“喏!”

一衆將領馬上整理自己的甲冑,排成兩列,整齊地進入。

待得大傢伙都進去後,天天和太子相視一笑,二人也轉身走入。

裡頭,兩列都是將領,全部站在那兒,黃公公也在其中,站在帥桌的一側,監軍位。

天天和太子一人一張小板凳,坐在帥桌下面。

他們不是面對着帥桌,而是背對着的,像是菩薩座下的兩位童子。

終於,

菩薩,哦不,是王爺來了。

帥帳分爲前後區域,後頭是休息的地方,前頭則是用來議事。

一身玄甲的鄭凡走到帥桌後,目光緩緩地掃向下方。

他沒急着說話,而是繼續保持着沉默。

天天和太子明顯察覺到,帥帳內的氛圍,一下子變得壓抑起來。

天天還好,自小和殭屍怨鬼打交道,但這種集合了諸多沙場宿將的帥帳,所營造出來的氛圍,也着實讓他感到了一種深切的不安。

太子則已經開始打哆嗦了,他不知道自己在怕什麼,但是卻本能地在畏懼,只不過爲了強行維繫住自己的形象,強撐着這架子。

沉默,有時候也是一種極強的力量;

這種沉默,結合着自身氣場時,往往比萬語千言更爲有用;

下方的將領們一開始準備一起參拜王爺的,但王爺一直沒開個頭,大傢伙也就沒有接下去的動作,而在接下來,面對着平西王投落下來的目光,這些都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老丘八們,竟然忍不住地掌心開始冒虛汗。

帥帳內的空氣,似乎也一下子變得粘稠起來,讓人呼吸困難。

終於,

鄭凡結束了這令在場所有人都有窒息感的沉默:

“我們打了敗仗。”

沒有見禮,

沒有寒暄,

沒有客套;

單刀,直入了主題。

在場將領們馬上挺直了腰桿,認真聽着。

“虎威伯戰死了,虎威伯那一鎮,也基本覆沒在了樑地,不用本王多說些什麼,其實你們自個兒心裡都清楚,這一場敗仗,意味着什麼。

我燕人,我燕軍,我大燕鐵騎,一直自詡天下無敵,這些年,本王南征北戰,無任何敗績。

但本王從不驕傲……”

說到這裡,鄭凡頓了頓,繼續道:

“因爲勝績越多,本王就越是覺得自己肩上的壓力和責任,也就越大。

當我大燕,習慣了勝利後,我們會越來越容易地得到下一場勝利;

當世諸夏之國,唯有乾楚二國尚能與我燕國抗衡一二;

但在前些年,他們其實已經習慣一次次戰敗於我大燕鐵騎之下!

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下來。

他們的士卒,

在戰場上看見我大燕黑龍旗時,會本能地腿顫,他們的將軍,在和你們交手時,會不自覺地束手束腳。

雖未戰,但實已敗;

你們都是當將軍的,我相信,你們自己都有各自的辦法,去在戰前,提振自己麾下的士氣;

乾國,楚國,他們也是一樣。

本王現在就明明白白地告訴你們,

爲何乾楚之精銳,要在這樑地設下埋伏,不惜付出慘重的代價,也要在那裡,勝我們一場。

因爲他們清楚,

再不贏一場,他們就完了。

他們的士卒,將不再有敢戰之心,他們的將軍,將不再有必勝之念!

他們,其實是在賭,在背水一戰!

現在,

他們賭贏了。

乾楚國內軍民,將因爲樑地的那一場大戰,歡欣鼓舞,他們會認識到,我大燕鐵騎,也是可以被戰勝的。

他們會覺得,大家,都是兩條胳膊頂一顆腦袋,誰腦袋掉下了,都會死!

他們不會再對我們,對這面黑龍旗,再有畏懼之心,下一次,同樣的一場廝殺,我們將付出更多的傷亡,才能打贏;

原本可以傳檄而定的城池,需要我們的士卒,擡着雲梯冒着敵人的箭矢,拿命,去填!”

鄭凡的聲音,在帥帳內響徹。

這種近乎於大白話的闡述,實則有一種深刻的魔力。

因爲這種認知,是站在一種極高高度上的,且接着地氣;

“我燕軍兵馬,其實不多,燕地,需要鎮守,晉地,需要鎮守,雪原和荒漠,也都需要防範,又能抽調出多少兵馬來參加那一場又一場的對外之戰?

而若是失去了這百戰百勝的信念,失去了老北王和老南王當年留給我燕軍的精魂,我們接下來的戰事,將何其之艱難?

諸位,

陛下在登基那一日時,就對天下說過,他此生之願,唯有一條,讓大燕,完成這諸夏一統!

本王,

也曾向老南王發過誓,

必將帶着這面黑龍旗幟,踏滅諸夏之中任何異端,讓黑龍旗,成爲諸夏的唯一!

八百年,

八百年了,

八百年滄海桑田,

唯有如今我大燕,有這一統之象。

本王,

陛下,

你,你,你們所有人,

都可以有這個名垂青史的機會。

後人會記得你們,他們會記得,到底是誰,終結了這紛亂的世道,讓乾坤,再度凝一!

原本,本王估計,十五年時間,本王就能帶領我大燕的鐵騎,帶着你們,完成這項偉業!

但這一次,

冉岷先敗,李富勝再敗,

那些原本應該在我等鐵蹄之下瑟瑟發抖的鵪鶉們,現在,已經敢向我們露出那可笑的獠牙了!

你們知道,

本王和虎威伯,感情深厚,關係莫逆,私下裡,本王會尊稱虎威伯一聲老哥。

但在這裡,

本王依舊要罵他李富勝一句:蠢貨!

驕傲自大,

驕傲自滿,

眼下,近乎要葬送我大燕八百年最好之格局!

蠢,

愚不可及!”

最後四個字,平西王是吼出來的。

在場將軍們,一個個神情嚴肅,卻都開始情不自禁地縮起了脖子,恨不得將身體都縮進身上的這套甲冑裡去。

而天天和太子因爲坐在帥桌前的小板凳上,倆孩子彷彿頭頂着一臺咆哮着的吹風機,幼小的心靈,此時可謂相當的凌亂。

“臉,丟了,就得找回來!

仗,輸了,就得再打回來!

他們妄圖以一場勝利,來瓦解掉對我大燕的畏懼之心,那本王,就以五倍、十倍的方式,將這畏懼,給還給他們!

本王要告訴世人,我大燕,這面黑龍旗,不可辱!

此戰,

我軍只許勝不許敗,

大燕一統諸夏的腳步,絕不會停止。

這一代人,

本王,

和你們,

如果未能達成這一偉業,

那就得讓你們的兒子,你們的侄子,甚至,是你們的孫子,繼續在戰場上,和乾人和楚人去拼!

都是大老爺們兒,

哪怕是黃公公……”

黃公公身子忽然一緊,有些緊張地看向平西王。

“範城之戰,黃公公也曾親自衝鋒,實打實地斬下過一首級,本王一直相信,我大燕的男兒,都是好漢子的,我大燕,就算是公公,也比那乾人的漢子更加爺們兒!”

黃公公:“嘶……”

“既然是爺們兒,

就別把這一攤子事兒,留給下一代了。

咱就在這一代,

把這事兒,

給做完了!

兒孫們有閒,也不用再像咱們今日這般披甲上陣,他們可以喝喝茶,吃吃點心,吹噓吹噓他們的祖上,當年是如何如何神勇地打下這一片,花花江山!

諸位,

諸君,

本王欲出這南門關雪恥,

爾等可願隨從!”

諸將,包括黃公公,全部跪下來,齊聲道:

“願誓死追隨平西王爺!”

“願誓死追隨平西王爺!”

鄭凡點點頭,

開口道;

“衆將聽令……”

帥帳外,陳仙霸攥緊了胯間的刀,其身旁的鄭蠻和劉大虎,在聽到帥帳內王爺的講話聲後,也是神情無比的莊重。

劍聖坐在那裡,面前擺放着堆積起來的一把把佩刀,有些,還是名刀;

再擡頭,看那幾個小子的模樣,搖搖頭。

他是知道,那姓鄭的到底有多能說的;

不,不是能說,而是那個人,身上與生俱來的似乎就有一種人格魅力。

曾經,苟莫離曾和自己說過,他覺得自己已經很會玩兒了,後來才發現,原來主上纔是真正的行家。

帥帳另一側,瞎子帶着何春來與陳道樂站在邊上,也在聽着。

在瞎子看來,演講其實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他和苟莫離很擅長這個,但這也分不同的對象和不同的場合。

受衆是普通的軍民,難度,其實不大,可當受衆是這些將軍們時,這難度,就很大了;

每個表情,每個動作,甚至你身上隨時切換出來的氣質,都得跟着你的語言進行配合。

瞎子發出了一聲嘆息,嘴角帶着笑意。

如果靖南王在這裡,他是不會說這麼多的話的,但這並不意味着因爲主上不如靖南王所以纔會這般,而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色和風格。

這是一種……格局。

瞎子從未放棄過“造反”的大業,他依舊在準備着,準備有朝一日,以最漂亮的方式,讓主上走上金鑾殿,坐到那張椅子上去。

這一仗打完,目標,必然會更進一步。

因爲無論是當年的鎮北王還是靖南王,他們強勢的同時,身上的標籤,同時也很明顯。

但主上不一樣,他海納百川。

如果想要造反的話,其實看的不是有多少人會選擇支持你,而是看的是,有多少人會選擇不去反抗你。

主上的成長速度,是真的驚人啊,哪怕沒事兒時一直宅在家裡,但也依舊在進步。

一念至此,

瞎子臉上露出了“姨母笑”。

帥帳內,

也進入到了最後的階段。

平西王爺點將,將大軍,分爲三路。

左路軍主將,是羅陵;

右路軍主將,是任涓;

中路軍主將,是他平西王本人。

李豹的兒子也在場,但其威望,不足以擔任一路主將,李富勝又戰死了,要是老李在這兒,他必然會有一路主將的位置。

餘下的禁軍軍頭和郡兵軍頭外加晉營軍頭,他們的資歷,和靖南軍老總兵,根本就沒法比。

大半個晉地,本就是當年田無鏡率靖南軍打下來的,晉地軍頭裡,自然也是以靖南軍係爲尊。

否則,朝廷也不會第一個去針對和瓦解他們了。

點將劃分時,

天天和太子坐在那裡,看着自家乾爹喊出一個名字,就有一個將領出列,跪下應諾;

這感覺,真的是賊過癮;

倆娃兒的情緒也被調動起來,攥緊了小拳頭,彷彿將要上戰場殺敵的是他們。

畢竟,

哪個少年郎心裡沒有過一個將軍夢呢?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平西王手指着地圖,

道:

“左路軍,給本王自魏國入,轉戰至樑地!”

“右路軍,給本王自齊國入,轉戰至樑地!”

“本王親率中軍,繞行自趙國入,再轉戰至樑地!”

“他乾楚聯軍,不是以樑國爲囚籠,困死了虎威伯麼,那本王,以樑國周邊三國爲囚籠,將他們,全部困死在樑國!”

下達完了命令,

鄭凡目光掃向下方,

道:

“可有異議?”

這時,羅陵上前道:

“王爺,我軍後勤糧草可能支援前軍?”

鄭凡笑了,

伸手,

在地圖上的“魏”“趙”“齊”依次點了一遍,

道:

“此三國,在乾楚聯軍困鎖虎威伯時,要麼,助陣封鎖,要麼,隔岸觀火不發援兵不開關隘,相當於變相地呼應了乾楚聯軍對虎威伯的困殺!

既然他們拿我燕人的憤怒不當一回事兒,那本王就要好好地教教他們,我大燕的憤怒,到底是什麼個樣子!

本王也要藉此機會告知世人,告知世上其餘諸國,無論明裡暗裡,敢對我大燕不利者,我大燕,必將懲戒之!

每一路軍,攜帶必要的糧草補給出發,三路軍,三國而入;

吃他們的,

喝他們的,

用他們的,

按我大燕士卒的傳統,臨陣之前,開拔餉銀要麼給家中妻子,打光棍兒的,也得去紅帳子找個姐們兒去去溫存,這上了戰場,才能無牽無掛地豁出命了去幹。

但,抱歉了諸位,朝廷的開拔餉,沒能撥下來,朝廷也難。

但本王不會虧欠咱們這些將腦袋系在腰間幫大燕拼殺的兒郎們,

欠下的犒賞餉銀,

給本王,自己去取!

取多了,本王贊你有本事,取少了,別怪本王笑話你沒出息!”

這番話一說出來,在場將領們大半臉上都露出了興奮的笑容,也有一些人,面露猶豫。

平西王繼續道:

“他們敢爲虎作倀,間接逼死了虎威伯和那數萬將士,沒道理我大燕就得秉持着什麼仁義之師的模樣,端着個什麼狗屁架子。

本王反思了一下,

這四個小國,爲什麼敢?

因爲我大燕,太仁義了。

有些人,有些國,就是賤,你對他們客氣,他們覺得你軟弱,非得你弄疼他們,弄殘他們,他們才懂得如何像一條狗一樣,恭恭敬敬地趴在你的面前!

這道軍令,

是本王下的,

一切後果,由本王承擔!”

這時,

任涓上前,行禮問道;

“王爺,三路大軍,近乎囊括這次聚集於南門關附近的所有兵馬,按照王爺所下達之軍令,三路兵馬都將齊出,那這南門關,那這晉西南,這晉地門戶,該如何來守護,如何防備,大軍後路,該……”

鄭凡一拳砸在帥桌上,打斷了任涓的話;

平西王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看着任涓,再看向下方所有的將領,

緩緩道:

“家,就不要了。”

一時間,所有人的呼吸都爲之一滯。

平西王繼續道:

“他乾楚聯軍,押注這麼大,不惜一切代價,吃掉了虎威伯。

那本王,

就要告訴他們,

玩兒賭命是吧?

呵,

論玩兒這個,

我燕人,

是他乾楚的祖宗!”

軍議結束,諸將走出了帥帳。

一場豪賭,即將開啓,哪怕是用兵最爲穩重的將軍,此時也難免這心潮澎湃。

待得他們出來,從陳仙霸他們那裡拿回自己的佩刀時,卻發現,這佩刀上,竟纏着白布裹着黑紗。

就連那黃公公的拂塵上,也沒被落下。

諸位將軍不解,

這時,

帥帳再度被掀開,

平西王爺走了出來,手中拿着的,是烏崖,依舊白布黑紗纏繞着。

“呵呵。”

平西王爺不似先前在帥帳中那般威嚴讓人生畏,

很沒形象地席地而坐,近乎判若了兩人。

在衆人不解的目光中,

王爺露出了和煦的笑容,

道:

“本王出行時所下王令裡,有一條,是命各地太守知府,徵用白布黑紗爲軍前所用,今晚,便會下放全軍。

吩咐下去,自本王以下,出征那日,全都纏綁上,一個不落。”

能站在這兒的將領,沒一個是愚笨人,立刻就明悟了王爺的意思,一時間,很多人不由地深吸一口氣,卻依舊難以抑制眼眶的溼潤。

卻看那平西王爺,

擡起頭,

仰着面,

伸手指了指這天上,稀稀落落還在下的小雨,

說道:

“最近雨水多,天潮,想必虎威伯和那幫弟兄們在地上睡得肯定不得舒服。

咱們吶,

去接他們回家。”

第二十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三百三十五章 幹!第三十九章 寶庫第五百一十八章 本王,田無鏡第三百八十章 雞犬不留!第一百二十五章 登天第七十章 那條賣力的……老狗第五百四十七章 奮起陰兵十萬!第654章 小侯爺第五百零一章 朕,來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胸有大志第二百五十六章 局第637章 髒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胸有大志第六十章 東!!!第十九章 爭功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君側!第五十六章 消失的大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留俘第一百八十七章 兒子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封刀!第六百零八章 謝第三百四十章 口諭第三章 提防第一百二十二章 宣旨第二十八章 回城!第七百三十二章 打第五百八十七章 落網!第一百零三章 跋扈!(求訂閱!)第五十一章 後媽難當第二百零五章 姓姬第三百零三章 烽煙起第一章 離家出走第一百四十六章 擊鼓聚將第二十四章 太后!第四章 親兒子第五百三十一章 晴天霹靂第十二章 揭幕戰,世子!第七百三十一章 君臣怒斥第六百九十四章 封號第五十九章 孤,來接你們了第九十章 大乾,我來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全軍出擊!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東西第八十九章 仗義死節,就在今日第四十八章 邪祟第一百八十九章 厚葬!第五百二十一章 田家始,李家終第五十九章 兵雲再現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六子第648章 必死無疑第四十六章 突圍第一百二十五章 登天第六章 列祖列宗第三百七十八章 江湖(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四面楚歌第三百一十三章 真的狗第五十三章 宰嘍第四十七章 平國策第四百一十章 花燭夜第八十四章 野種第七十章 那條賣力的……老狗第一百九十九章 僧與劍第八章 失陷第三百四十三章 踏滅第三百三十五章 立場第四百六十八章 故去第五百四十六章 父子第二十九章 溫柔鄉里何處覓第四章 七魔王!第七百零九章 封禪第十四章 卸甲!第三百零六章 狼煙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崩!(大章)第四十章 殺王第十六章 他,看見了第四百零三章 年輕的侯爺,過去的王爺第兩百章 皇嗣第一百零七章 泡澡第五百章 笑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晴天霹靂第三百七十三章 王旗之下,兵鋒所指!第五百零九章 小六子入皇城,鄭侯爺坐龍椅第四百零六章 加錢第七百零七章 願爲你,不惜一切第七百零七章 願爲你,不惜一切第二百四十二章 鬥角第七十二章 笑話第五百二十九章 大捷拌飯第六百一十一章 上火第一百零一章 出征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夢平生第四十三章 政變第三百三十三章 血戰(四)第六百二十章 大動亂第一百九十六章 投降第一百零九章 大俠第五百七十九章 世間第一等舔狗第二百一十四章 起身第九十四章 花開花謝
第二十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三百三十五章 幹!第三十九章 寶庫第五百一十八章 本王,田無鏡第三百八十章 雞犬不留!第一百二十五章 登天第七十章 那條賣力的……老狗第五百四十七章 奮起陰兵十萬!第654章 小侯爺第五百零一章 朕,來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胸有大志第二百五十六章 局第637章 髒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胸有大志第六十章 東!!!第十九章 爭功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君側!第五十六章 消失的大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留俘第一百八十七章 兒子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封刀!第六百零八章 謝第三百四十章 口諭第三章 提防第一百二十二章 宣旨第二十八章 回城!第七百三十二章 打第五百八十七章 落網!第一百零三章 跋扈!(求訂閱!)第五十一章 後媽難當第二百零五章 姓姬第三百零三章 烽煙起第一章 離家出走第一百四十六章 擊鼓聚將第二十四章 太后!第四章 親兒子第五百三十一章 晴天霹靂第十二章 揭幕戰,世子!第七百三十一章 君臣怒斥第六百九十四章 封號第五十九章 孤,來接你們了第九十章 大乾,我來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全軍出擊!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東西第八十九章 仗義死節,就在今日第四十八章 邪祟第一百八十九章 厚葬!第五百二十一章 田家始,李家終第五十九章 兵雲再現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六子第648章 必死無疑第四十六章 突圍第一百二十五章 登天第六章 列祖列宗第三百七十八章 江湖(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四面楚歌第三百一十三章 真的狗第五十三章 宰嘍第四十七章 平國策第四百一十章 花燭夜第八十四章 野種第七十章 那條賣力的……老狗第一百九十九章 僧與劍第八章 失陷第三百四十三章 踏滅第三百三十五章 立場第四百六十八章 故去第五百四十六章 父子第二十九章 溫柔鄉里何處覓第四章 七魔王!第七百零九章 封禪第十四章 卸甲!第三百零六章 狼煙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崩!(大章)第四十章 殺王第十六章 他,看見了第四百零三章 年輕的侯爺,過去的王爺第兩百章 皇嗣第一百零七章 泡澡第五百章 笑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晴天霹靂第三百七十三章 王旗之下,兵鋒所指!第五百零九章 小六子入皇城,鄭侯爺坐龍椅第四百零六章 加錢第七百零七章 願爲你,不惜一切第七百零七章 願爲你,不惜一切第二百四十二章 鬥角第七十二章 笑話第五百二十九章 大捷拌飯第六百一十一章 上火第一百零一章 出征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夢平生第四十三章 政變第三百三十三章 血戰(四)第六百二十章 大動亂第一百九十六章 投降第一百零九章 大俠第五百七十九章 世間第一等舔狗第二百一十四章 起身第九十四章 花開花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