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本帥帶着你們搶地盤

第270章 本帥帶着你們搶地盤

第269章

“高先生你好,我是興海的判官馬海濤,也是楊院長的弟子。”

“幸會,幸會!”

高傑有些難以置信,他什麼時候被人稱爲“先生”?

“先生”這個詞在明朝,還是指有學問的長者、或者是有身份地位成年男子的尊稱。高傑這一輩子,還是第一次被人稱爲“高先生!”

馬海濤這個人,可算是遼東有頭有臉的人物,他不僅是興海城的判官,更楊青雲的親傳學生,興海城這個城與振海城同屬於遼東特別城市,在程世傑的規劃中,這個城市與金州、海州的行政級別一樣。

而楊青雲與陳子龍一樣,都是享受大明朝廷正五品知州級別的官員,更是擔任遼東管委會委員。

別說是他,就算是擁有秀才或者舉人功名的人,也沒有資格在馬海濤面前被尊稱爲先生,他們只能自稱學生。

而高傑呢?他在投靠程家龍之前,高傑只是一個流寇,最多是流寇裡混得比較好的而已,在大明像高傑這樣出身的賤民,又有多少?別看他在李自成麾下是三大將領之一,可問題是,別說是他,就算是李自成在遼東,誰會正眼看他?

然而,高傑憑藉着價值將近五十萬兩銀子的財貨,獲得了程家龍程大公子的庇護,程家龍交給他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招募工匠,鑄造鋼鐵塑像。

不過正是因爲金州城這座鋼鐵塑像高約四丈三尺九寸,其中底座高約一丈六尺,塑像高約兩丈七尺九寸。當然,這僅僅是設計圖紙,遼東管委會甚至劃出金州城南城區共計八九百畝地的區域,作爲這個塑像的施工工地。

平心而論,邢氏是高傑賢內助,在邢氏的幫助下,高記的高記勞動服務公司現在名氣越來越響,人員也越來越多。高傑雖然是白身,也沒有人輕視他,畢竟他是程大公子的門人,因爲無官無職,只好被稱爲先生。

“高先生,請帶着你的人,跟我來!”

程世傑在振海城建造了巨大的農家四賢廣場,這也引起了楊青雲的注意,他也想在興海城建造醫家四聖,這個工程自然就落在了高傑的施工隊。

至於說像建造醫家四聖(黃帝、岐伯、秦越人(扁鵲)、張機爲“四聖”)廣場的十幾萬兩銀子,在楊青雲看來,這完全不是問題。

高傑現在已經成了遼東管委會委員,興海城知州,遼東醫學院院長楊青雲的上賓,這是高傑沒有想到的。

馬景濤將高傑引薦興海的楊青雲,楊青雲將興海需要建立,醫家四聖廣場需求告訴了高傑。

跟在高傑身後的邢氏,拿着筆記錄楊青雲的需求。

機會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關鍵是要看能不能抓住。當然有的人是善於抓住機會,有的人,則是沒有機會而創造機會。

而位於位於麻城順河的韓氏,則是一個善於創造機會的人。程世傑在看到韓氏的女兒張憐兒的時候,張憐兒已經奄奄一息了。

這一幕,讓程世傑感覺似曾相識,沒錯,當初程家悅病重的時候,程家悅也是這個樣子,這個張憐兒張了張嘴,幾乎說不出話來。

程世傑頓時就急了:“軍醫,過來,治好她!”

在寧海軍與大明其他軍隊最大的不同,那就是擁有充足的軍醫和醫護人員,在哨以上建制中就有了衛生員的編制,至於程世傑身邊,更是常年跟着一個擁有四十多人的醫生團隊,當然,現在跟着程世傑的則是寧海軍的騎兵都司,這可是一支整整擁有二百多人的醫護團隊。

隨着兩名經驗豐富的醫生上前查看着張憐兒的病情,其中一名醫生檢查一番回答道:“回稟大帥,她的問題不大,只是餓的!”

“只是餓的嗎?”

“對,卑職不會診斷錯誤!”

“好,太好了!”

程世傑急忙讓人架起一口鍋,寧海軍的野戰行軍口糧,一般情況下,都會帶三四斤肉乾,十五六斤炒米,或者被壓實的麪餅,還有脫水的饅頭。

因爲幹饅頭或麪餅,就短時間內不會變質,但是口感嘛,非常糟糕,程世傑不像普通士兵,攜帶的半個月口糧,重達三十多斤,重了少量的鹽、炒米、炒麪、餅和饅頭之外,還有一部分乾果、奶幹、茶葉。

韓氏看着程世傑這麼在意張憐兒,就主動待在程世傑面前,她讓張遠這個兒子看着發妹妹,自己則是替程世傑搭建竈臺,尋找柴火。

無論是炒麪還是炒米,其實不用火,加上水也可以伴着吃,程世傑考慮到張憐兒年齡太小,又因爲餓太及久,就用鍋煮了一鍋米粥。

當米粥煮好,韓氏喂着張憐兒,喝了一碗,吃了一碗米粥的張憐兒還想再喝一碗,程世傑道:“行了,不能再讓她多吃,要不然會被撐壞腸胃的!”

聽着程世傑的話,張憐兒有些不高興,小嘴崛起,連看都不看程世傑一眼。

程世傑拿出一枚一兩銀子的銀幣笑道:“憐兒,本帥給你變個魔術!”

程世傑將銀幣往天上一扔,順手用雙手接住,然後雙手握拳,伸到張憐兒的面前道:“猜猜銀幣在哪個手裡,如果伱猜對了,本帥賞你一個饅頭,如果你猜錯了,本帥賞你一個罐頭!”

韓氏看着這一幕,有些想笑,這能算是魔術嗎?

這不是找着理由賞賜給自己的女兒罐頭嗎?

韓氏倒是知道罐頭,這種罐頭可以保存一兩年而不壞,無論是裡面的水果或者各種肉,她急忙給自己的兒子使一個眼色。

張憐兒的表情是崩潰的,她心中暗暗道:“我雖然年齡小,可是不傻好吧?”

她指着程世傑的左手道:“這裡肯定沒有!那麼肯定在右手裡!”

程世傑並沒有想到小小的張憐兒居然有這樣的急智,程世傑的右左手裡確實是沒有銀幣,事實上他的雙手裡都沒有銀幣了。

程世傑伸出左手:“你猜對了!”

程世傑取出一個四百克的水果罐頭,遞給張憐兒。

張憐兒接過罐頭,就用牙咬。

“別咬了,磕壞你的牙!”

程世傑給張憐兒打開罐頭,看着張憐兒吃着罐頭,一臉溺愛。

寧海軍的軍醫,則是開始給這些流寇老弱病殘檢查身體,原本這個廢棄的村落,也就是順河村,儼然成了一座龐大的難民營。

平心而論,寧海軍這一仗雖然一槍沒放,一箭未發,逼降了賀九儀麾下一萬餘人,可事實上,寧海軍卻沒有佔到什麼便宜,這一萬多名俘虜,可都是大胃王,寧海軍雖然號稱半個月的口糧,平均下來只能堅持半個月,而不是吃飽。

由於這些流寇,他們這六千餘人隨身攜帶的乾糧,可真堅持不了幾天。

不過,寧海軍的紀律嚴明,程世傑命令寧海軍將士拿出自己的乾糧,來賑濟流寇,他們也沒有怨言,堅決執行程世傑的命令。

隨着越來越多的寧海軍將士拿出乾糧袋,從裡面掏出肉乾,拔出刀切碎往肉乾鍋裡扔,很快,那幾百口大鍋裡騰起的水氣中帶上了濃濃的肉香,讓流寇們口水流得更加厲害,不受控制的往前擠,場面開始混亂了。

寧海軍士兵們見流民再次騷動起來,都火了,把手裡的棍子掄得呼呼風響,連聲怒罵,讓他們維持秩序。

相處了這麼久,流民似乎也摸清了這些寧海軍士兵的脾氣,知道他們也就表面看上去很兇,其實只要你不逃跑,不攻擊他們,不故意引發騷亂,他們都不會爲難你的,好說話得很。

衆流寇紛紛叫嚷道:“軍爺行行好,快點分飯吧!”

“我們都餓得不行了!”

“軍爺,你們是不是想餓死我們,省點糧食?”

“就是,我們要餓死了!”

“軍爺,你們行行好吧,我們給你們磕頭了!”

面對全副武裝的寧海軍騎兵,這些流寇倒是沒敢硬搶,而是打起了苦情牌。

程世傑起身,望着衆流寇道:“都不要亂,趕緊排好隊來領飯!婦女、兒童、老人和病號到前面這邊來,壯年男子到那邊去,趕緊的……”

隨着程世傑話音落下,幾百名寧海軍將士異口同聲複述程世傑的話。

也不管這些流寇聽不聽得明白,這些寧海軍將士開始拿着棍子下場。

“你他孃的耳朵塞驢毛了,青壯排後面!”

“滾回你那隊去,說你呢!”

“你回不回去?”

“再不回去我就讓人把你扔回去了!”

隨着寧海軍將士入場,現在的秩序馬上就變得好了起來,程世傑現在給流寇俘虜吃的可是寧海軍的戰兵口糧,騎兵的乾糧袋裡裝的可都是上好的糧食,米飯也是又香又軟的米飯,和濃稠的麪湯。

這些東西別說他們這些流寇沒有吃過,就算是地主老財,也只能這過年的時候吃上的好東西。

也有的流寇青壯想厚着臉皮裝生病,不過他們想要瞞住寧海軍騎兵將士的眼睛可不容易,一旦被發現,就會被好一頓收拾。

直到程世傑宣佈,再發現胡亂插隊,就不給飯吃了,鎮住了那幫不老實的傢伙。

寧海軍的士兵們手腳飛快,分發着食物。孩子、老人、婦女和病號一人一碗米飯,一勺肉湯,青壯則一人一碗用炒米、麪餅、肉乾以及野菜煮出來的稀糊糊,這些流民都餓狠了,領到之後也不怕燙,昂頭就往喉嚨裡灌,結果給燙得渾身抽搐,即便是這樣也捨不得吐出來,而是伸長脖子硬吞下去。

看着他們那副慘不忍睹的吃相,程世傑無語的搖了搖頭。

程世傑望着趙文才道:“咱們的部隊到哪裡了?”

“距離我們這裡還有六百多裡地,按照他們的速度,恐怕糧食他們運不上來了!”

程世傑道:“派一支騎兵回去,通知袁世良和孟恩,可以先不管大炮,但是糧食必須儘管運上來,可以沿途招募流民,人多力量大,這一戰,本帥可以準備了兩百萬石糧食,不怕他們在路上消耗!”

韓氏壯着膽子問道:“大帥,您打算怎麼處理我們?”

程世傑淡淡一笑,大手一揮:“通通編入軍戶,讓他們加入寧海軍屯田,嘿嘿,這一仗打完,我們寧海軍只怕又要增加幾十萬戶軍戶了!”

韓氏一臉凝重的道:“我們有很多人,可是這樣……”

“可是什麼?”

“這會需要很多糧食,你們有這麼多糧食養活我們嗎?”

程世傑笑了笑,伸手一指趙文才身後的喬四娘道:“你是……喬四娘吧?”

“大帥還記得卑職?”

“咱們寧海軍軍中爲數不多的女將,本帥怎麼可能不記得?”

程世傑道:“你告訴她,本帥有沒有那麼多糧食?”

喬四娘望着韓氏道:“你們有多少人?”

“我們有十幾萬人呢!”

“哈哈,別說十幾萬人,就算是幾百萬人,我們也有足夠的糧食,大不了我們少賣點糧食,也少釀一點酒……”

喬四娘告訴韓氏:“我們大帥在遼東墾荒八九千萬畝地,還種了幾千萬畝高產的土豆、紅薯和玉米,多了不敢說,養活幾個省的人都不成問題!”

這可不算是喬四娘吹牛,現在寧海軍的主要兵力都在呂宋清繳呂宋土著,光依靠殺戮,很難把呂宋的幾百萬土著殺光,現在土著也學精了,開始往呂宋的深山老林裡跑,這讓寧海軍的清繳效率就下降了不少。

可是,爲了執行程世傑的計劃,劉慶鬆開始想到了一個損招,那就是把呂宋的糧食運走,原本準備代替遼東的稅收,直接通過海路運到天津,再轉運到京城。

但是,因爲程世傑現在的需要,呂宋的運糧船開始停靠在吳淞口,然後轉運到江南,這樣以來,一旦呂宋的糧食減少,定會發生饑荒,一旦有了饑荒,這可比用刀子,用光炮的清繳效率高得太多了。

雖然這麼做的方式有些慘絕人寰,可問題是,程世傑卻願意像艾公說的那樣,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只有呂宋的華人成爲絕對多數人口,而土著沒了,這個呂宋才能像中原的兩京十三省一樣,永遠成爲大明的國土。

在吃完第一頓飯的時候,這些流寇俘虜們開始安靜了下來,韓氏和喬四娘則被程世傑用來整編這些流寇俘虜。

他們就像在遼東的屯田軍戶一樣,以十戶爲一甲,十甲一百戶爲一屯田百戶,這些流寇被整編爲三十五個滿編百戶,共計三千二百六十三戶,合計一萬零五百七十九人。

程世傑選擇讓韓氏出面的真正原因是,因爲她是一個女人,女人有較強的親和力,在做統計工作的時候,可以減少麻煩。

另外就是寧海軍將士做這些事情,屬於大才小用,而韓氏則沒有這個問題。

趙文才道:“流寇們的戰鬥力很差勁,我們完全可以一個打他們十個!現在他們的主力都集中在麻城了,我們要不要一鼓作氣,把他們給掃了?”

“本帥從來沒有懷疑過,我們寧海軍將士的戰鬥力,打敗他們不難,可問題是,我們的糧食太少。”

程世傑嘆了口氣道:“這裡的地形對於我們騎兵非常不利,一旦這流寇往大別山裡跑,我們只能望着他們逃跑!”

“末將急切了!”

“誰人不想建功立業?”

程世傑道:“不過機會還有的,不要灰心!”

……

麻城,城外到處都是無邊無際的人浪,這就是高迎祥麾下的四大主力之一的八大王部,那一面面繡着大大的“張”字的大旗就很能說明他們的身份。

張獻忠是一個讓崇禎皇帝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的梟雄,事實上,張獻忠也讓全天下的士紳爲恨得牙根直癢癢。

沒有辦法,張獻忠對士紳太狠了,每攻擊一地,張獻忠提前都會找人收集當地的士紳大戶的名單,然後按照名單抓人,抓到人以後,就嚴刑拷打,逼問出其銀子和家當的藏匿地點,事實上,落在張獻忠手中的士紳,招供不招供下場差不多,張獻忠還會虐殺他們。

如果是其他流寇進攻麻城,這些士紳和官兵,恐怕早就跑了,然而問題是,他們遇到的是張獻忠,他們也知道張獻忠的爲人,投降也不會有好下場,只能硬着頭皮抵抗。

好在張獻忠麾下的裝備不好,火炮不多,想轟塌城牆,非常困難。

麻城地處三不管地帶,向來民風彪悍,大大小小的土匪武裝多如牛毛,所以城牆修建得還算堅固,在張獻忠攻打了半個多月,依舊沒有攻下麻城。

張獻忠並不着急,由於他的兵馬來得太快,現在又是青黃不節的時間,城裡的糧食肯定不會太多,城中的官軍堅持不了多久。

正是因爲糧食不多,就算打下來,這座城也喂不飽張獻忠的十數萬人馬,當然,他的十數萬人馬,其中三分之二都是最近挾裹而來的,真正的陝西老營人馬,不過五萬四千餘人。

爲了獲得更多的糧食,張獻忠讓其養子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分別各率領一部人馬,向周圍尋找糧食。

程世傑遇到的,就是孫可望的一支部隊。

事實上孫可望和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四人都跟着張獻忠呢,並沒有出擊,當賀九儀一天沒有向孫可望彙報行蹤,孫可望就意識到了不對勁。

然後,孫可望派其麾下大將馮雙禮率領本部三百騎兵去尋找賀九儀,結果他們發現了寧海軍的到來,看着寧海軍武裝到牙,而且軍陣極爲嚴整,馮雙禮沒敢與寧海軍交手,直接撤退,向孫可望彙報情況。

當張獻忠聽說一支官軍騎兵抵達麻城,張獻忠也顧不得攻打麻城了,而是直接讓數千名流寇圍住麻城,張獻忠則是帶着十數萬人馬,朝着寧海軍所在的河順村而來。

河順村位於麻城的東南角,大別山的南麓,距離麻城大約九十多裡。由於張獻忠部大都是難民,行軍速度不多,九十多裡山路,足足用了三天半的時間,這才抵達河順村。

對於官軍的追擊,張獻忠並不感覺奇怪,他可是挖了老朱家的祖墳,毀了鳳陽皇陵,如果官軍不追擊他,張獻忠反而會感覺奇怪。

十數萬流寇如同蝗蟲一樣向河順村涌來,率先出場的則是張獻忠的本部精銳人馬,在天下衆多流寇大軍中,張獻忠的實力,其實是最強的,什麼老回回、李自成包括流寇盟主高迎祥,他們在張獻忠面前都不夠看的。

高迎祥麾下只有萬餘騎兵,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而老回回則有兩萬餘騎兵,論騎兵的數量與張獻忠差不多,可問題是,老回回麾下的只是牧民爲主,但是張獻忠麾下的兩萬餘騎兵,超過一半都是活不下去的大明邊軍。

可以說,這是張獻忠縱橫鄂豫皖的本錢。這支騎兵壓上去,放在大平原上也絕對是一支令人頭疼的力量了,按他們的經驗,這麼多騎兵衝上去,再強悍的官兵也會嚇得屁滾尿流,稍稍一衝就垮了。

非常可惜,他們這一次遇到的是寧海軍騎兵,寧海軍的騎兵雖然比建奴騎兵弱點,可在兩倍三倍的人數優勢下,他們可以依靠着裝備上的優勢,殺得建奴節節敗退。

面對張獻忠這些技術參並不齊,裝備精劣的業餘騎兵,寧海軍騎兵方陣巋然不動。

孫可望指着通體黝黑的寧海軍騎兵大陣道:“父王,這就是那支官軍騎兵!”

張獻忠打量着寧海軍騎兵,此時的寧海軍騎兵就如同一堵銅牆鐵壁,任你寒風勁吹,強敵漫野而來也紋絲不動。

張獻忠沉吟着道:“崇禎小兒,終於捨得把這頭猛虎放出來了?寧海軍不愧是天下聞名的強軍啊,僅這軍紀就沒有一支軍隊比得上!”

李定國,不現在還是張定國冷笑:“那有如何?軍紀再嚴明,敵得過我們的十幾萬大軍嗎?”

此時的張定國雖然勇武過人,而且頗有智謀,屢立戰功,短短數年便在流寇中闖下了不小的名頭,被譽爲“萬人敵”。

但是張定國畢竟年輕氣盛,他對張獻忠這番話頗不以爲然,紀律嚴明很了不起嗎?如果靠紀律嚴明就能打勝仗,大家還訓練什麼,天天搞紀律不就得了!

很顯然,現在的張定國還沒有意識到紀律對一支軍隊的重要性,得等到吃盡了苦頭,他才能意識到這一點,整肅軍紀,打出赫赫戰功。

“定國,休要輕敵!”

張獻忠掃了一眼,這位心腹愛將,也是他的四大養子的老二,淡淡的道:“不過,,定國說得也不是沒有道理,任他軍紀再嚴,面對我十數萬大軍的衝擊,也必將潰不成軍。不過,寧海軍居然敢在野外與我軍對峙,還是勇氣可嘉的。”

趙文才望着流寇陣前的兩萬餘騎兵,從戰馬的賣相上來看,張獻忠的騎兵顯得凌亂,可問題是,這些騎兵,都是殺過人,見過血的老兵,他們不像其他流寇大軍,大吼着,喊打喊殺。而是與寧海軍騎兵一樣沉默着,等待着進攻的命令。

趙文才望着程世傑道:“大帥,張獻忠的兵有些意思,怪不得可以殺得大明軍隊潰不成軍!”

“怎麼,你怕了?”

程世傑望着趙文才道:“你不會連他們這些烏合之衆都害怕了吧?”

“大帥說笑了!”

趙文才淡淡地笑道:“末將只是替大帥考慮,大帥這可是十數萬流寇,大帥可要準備賞賜的土地!”

“區區百八十萬畝土地,本帥還是有的!”

程世傑接着道:“兄弟們,你們放心,本帥有的是地,就算將來地沒了,你們也別擔心本帥不賞你們,沒地了,本帥就帶着你們搶地盤!”

“願爲大帥效死!”

六千寧海軍騎兵發出吼聲,聲音之大,直衝雲霄。

“給本王踩死他們!”

張獻忠一臉猙獰的大吼道。

(本章完)

第194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440章 美洲大都督第323章 以其身之道還施彼身第414章 都是你逼我的第5章 登州城內殺氣騰騰第395章 程世傑想通了第411章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跟對人請假第390章 皇太極的噩夢開始了第90章 全軍列陣火力壓制第269章 烤饅頭實在太香了第445章 必須強烈抗議第227章 請接受我們體面的投降第454章 提前到來的金融危機第99章 東江軍從今兒姓程了第386章 最好想清楚再回答第431章 鬧劇是時候結束了第100章 朕的趙子龍好樣的第291章 程世傑也是有後臺的人第61章 吃飯不積極腦子有問題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82章 塵埃落定痛並快樂着第149章 把建奴留下來肥地第268章 高傑本公子罩你了第352章 一定還有其他辦法第348章 想多了影響真不大第217章 本帥面前態度要端正第195章 最終還是禽獸不如第370章 把死馬當活馬醫第161章 發芽的土豆不能吃第44章 格局打開天下自來第225章 馬尼拉來自大明的禮物第120章 陳子龍還有來的必要嗎第127章 遼南發展的良性循環第300章 西班牙人的代理人戰爭第167章 你們的人夠不夠死第190章 寡婦集中營第62章 向心力是怎麼凝成的第31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56章 國難思良將國難思忠臣第115章 建奴主動千里送人頭第328章 八旗出動搶奪果實第189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397章 自己操翻全世界第372章 老子蜀道山第24章 家悅很厲害的第231章 鄭芝龍無比的憋屈第236章 還用怕人才跑嗎第481章 沒有見過世面的樣子第352章 一定還有其他辦法第31章 土匪們祈禱吧第232章 海戰慘勝局勢豁然開朗第68章 守備大人被巡撫抓了第253章 程世傑的呂宋攻略第45章 制約火器發展的關鍵第137章 枕頭風一吹受用無窮第345章 打進瀋陽城吃肉第81章 界河決戰之修羅煉獄第178章 你就不怕功高震主第230章 只有打過才知道第169章 學李衛公夜襲陰山第485章 打不過那就加入第479章 我們現在是大明人了第35章 只有利益纔是永恆的第123章第369章 崇禎也給程世傑封王第472章 大明解決問題的方式第461章 效仿王玄策故智第136章 沒有最黑只有更黑第118章 皇太極開始懷疑人生了第159章 古怪的戰術恐怖的火炮第159章 古怪的戰術恐怖的火炮第321章 權利面前蒼生算個屁第190章 寡婦集中營第116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252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134章 休息大半年該動動了第489章 送給程世傑的禮物第485章 打不過那就加入第378章 如此棟樑大明焉能不亡第263章 與崇禎的蜜月期結束了第356章 國難思良將國難思忠臣第487章 提高農民收入第248章 梟雄落幕新的海王第48章 歷史記載中的軍隊第96章 咱們一起幹一票大的第297章 程世傑有曹操之癖第438章 天上不會掉餡餅第321章 權利面前蒼生算個屁第238章 認錯得認真捱打要立正第426章 史督師就這水平第300章 西班牙人的代理人戰爭第265章 我龍傲天來了第49章 一天打三頓少一頓不行第153章 什麼程大帥又不見了第6章 先吃飽有力再賺錢第402章 最後的建奴八旗第227章 請接受我們體面的投降第86章 便宜行事徵虜大將軍第468章 好可怕的胃口
第194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440章 美洲大都督第323章 以其身之道還施彼身第414章 都是你逼我的第5章 登州城內殺氣騰騰第395章 程世傑想通了第411章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跟對人請假第390章 皇太極的噩夢開始了第90章 全軍列陣火力壓制第269章 烤饅頭實在太香了第445章 必須強烈抗議第227章 請接受我們體面的投降第454章 提前到來的金融危機第99章 東江軍從今兒姓程了第386章 最好想清楚再回答第431章 鬧劇是時候結束了第100章 朕的趙子龍好樣的第291章 程世傑也是有後臺的人第61章 吃飯不積極腦子有問題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82章 塵埃落定痛並快樂着第149章 把建奴留下來肥地第268章 高傑本公子罩你了第352章 一定還有其他辦法第348章 想多了影響真不大第217章 本帥面前態度要端正第195章 最終還是禽獸不如第370章 把死馬當活馬醫第161章 發芽的土豆不能吃第44章 格局打開天下自來第225章 馬尼拉來自大明的禮物第120章 陳子龍還有來的必要嗎第127章 遼南發展的良性循環第300章 西班牙人的代理人戰爭第167章 你們的人夠不夠死第190章 寡婦集中營第62章 向心力是怎麼凝成的第31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56章 國難思良將國難思忠臣第115章 建奴主動千里送人頭第328章 八旗出動搶奪果實第189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397章 自己操翻全世界第372章 老子蜀道山第24章 家悅很厲害的第231章 鄭芝龍無比的憋屈第236章 還用怕人才跑嗎第481章 沒有見過世面的樣子第352章 一定還有其他辦法第31章 土匪們祈禱吧第232章 海戰慘勝局勢豁然開朗第68章 守備大人被巡撫抓了第253章 程世傑的呂宋攻略第45章 制約火器發展的關鍵第137章 枕頭風一吹受用無窮第345章 打進瀋陽城吃肉第81章 界河決戰之修羅煉獄第178章 你就不怕功高震主第230章 只有打過才知道第169章 學李衛公夜襲陰山第485章 打不過那就加入第479章 我們現在是大明人了第35章 只有利益纔是永恆的第123章第369章 崇禎也給程世傑封王第472章 大明解決問題的方式第461章 效仿王玄策故智第136章 沒有最黑只有更黑第118章 皇太極開始懷疑人生了第159章 古怪的戰術恐怖的火炮第159章 古怪的戰術恐怖的火炮第321章 權利面前蒼生算個屁第190章 寡婦集中營第116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252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134章 休息大半年該動動了第489章 送給程世傑的禮物第485章 打不過那就加入第378章 如此棟樑大明焉能不亡第263章 與崇禎的蜜月期結束了第356章 國難思良將國難思忠臣第487章 提高農民收入第248章 梟雄落幕新的海王第48章 歷史記載中的軍隊第96章 咱們一起幹一票大的第297章 程世傑有曹操之癖第438章 天上不會掉餡餅第321章 權利面前蒼生算個屁第238章 認錯得認真捱打要立正第426章 史督師就這水平第300章 西班牙人的代理人戰爭第265章 我龍傲天來了第49章 一天打三頓少一頓不行第153章 什麼程大帥又不見了第6章 先吃飽有力再賺錢第402章 最後的建奴八旗第227章 請接受我們體面的投降第86章 便宜行事徵虜大將軍第468章 好可怕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