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斷髮

因爲光明祭的緣故,像金帳王庭國師和懸空寺七念這樣的強者,都來到了西陵神殿,隨便一人出手,寧缺便抵擋不住,所以最近這些天他特別低調,絕大多數時間都留在天諭院中,便是那片絕壁都不再去了。

以他的行事風格,按道理來說,不應該讓自己進入如此危險的局面,事實上在原先的計劃裡,他潛入西陵神殿,最多也只會停留一個月時間,在光明祭正式召開之前,便要開始動手,只是沒有想到情況發生了突然的變化,陳皮皮被西陵神殿囚禁在了幽閣裡,讓他只能再繼續等待下去。

離開清河郡之前,他曾經和王景略說過最多一個月自己便會回來,現在已然入秋,他卻無法離開,只好向清河郡再次發出消息,讓王景略再等一段時間,至於王景略那邊的安排可能會出問題,他也只好暫時不理。

天色已夜,他回到天諭院裡取出箭匣和鐵刀,順着院後的小道繞到到桃山前坪。桃山前坪與峰頂的數座神殿排成一道直線,而且極爲寬闊,可以容納數萬名信徒同時參拜,正是舉辦光明祭的場所,神殿裡的執事們正在整理着場地,不遠處還有幾名境界高深的陣師,正在對前坪周遭進行加固,想必光明祭正式召開之時,神殿還安排了一些眩目的神蹟展現纔是。

寧缺穿着天諭院雜役的衣裳,看上去就像個青衣小廝,絲毫不引人注意,桃山前坪的看守雖然森嚴,但他的速度和反應早已超出普通人類,悄無聲息地便潛至左側方向的樹林裡,挖開坪側的泥土把箭匣和鐵刀埋了進去。

他拍掉身上的泥屑,看着夜色裡的無數火把,看着那些臉上帶着緊張神情的神殿執事們,想象着數日後光明祭召開時的盛大畫面,即便是他也開始緊張起來,然後他望向峰頂的那四座神殿,微微皺眉。

今夜他沒有看光明神殿,而是看着崖坪邊緣那座黑色的裁決神殿,裁決神殿和其餘三座神殿隔的有些遠,肅殺而孤單。

他最後的手段便在裁決神殿那張墨玉神座之上,只是以墨玉神座上那個女人的性情,這實在是太過冒險,所以始終沒有辦法下決心,然而隨着時間的流逝,陳皮皮馬上便要被燒死,他只能試一試。

聽聞葉紅魚從長安回到桃山之後,便一直在殿中靜修不出,他來到西陵神殿之後,一直沒有看見過她,既然無法偶遇,那便只好去看看。

…………清河郡也已經來到了秋天。

王景略收到經由長安城轉來的密信,沉默了很長時間,重新戴上那頂笠帽,頂着馬車離開住處,來到陽州城一間普通的房宅前。

宅裡不停響起咳嗽的聲音,他在門外站了片刻,確認沒有什麼埋伏,才走進屋內,把買的藥材擱到桌上,然後問道:“你想的怎麼樣了?”

一位青年男子躺在牀上,瘦削的臉頰很是蒼白,神情異常憔悴,屋子裡瀰漫的藥味,也無法完全掩住牀後散發出來的血腥味道。

牀後堆着一堆紗布,上面染着血。

這名男子叫崔華生,乃是崔閥子弟,其妻秋氏乃是前大唐汝陽知州秋仿吾幼女,叛亂當日秋家被諸姓叛軍滅門,他的妻子也當場死去。

崔華生因慟而怒,在陽州城裡激憤陳辭,最終被崔族動用家法,在族祠裡痛打一頓,並且懸柱示衆三日,才把他放走。

清河諸姓的家法向來峻厲,如果崔華生不是族長崔湜極近的侄子,只怕會被活活打死,即便如此,他也受了極重的傷,雖然僥倖活了下來,身上的傷口卻是始終未好,只能在病榻上這般纏綿煎熬着。

崔華生看着這個戴着笠帽的男人,聲音微啞說道:“我如果要去富春江進崔園,確實不是什麼難事,但需要時間。”

王景略把笠帽摘了下來,說道:“爲什麼需要時間?”

看見他摘下笠帽,露出真實容顏,崔華生對他多了些信任,說道:“要扮演悔恨認錯,總需要一些時間,不然沒有人會相信。”

王景略點點頭,說道:“說的有道理,我原先確實也擔心會不會顯得太生硬了些,好在現在我們又多了些時間出來。”

崔華生說道:“崔湜的壽宴已經過了,下一次崔園宴客還有些日子。”

王景略算了算時間,剛好和光明祭的日期重疊,說道:“如此正好。”

崔華生不知想起什麼,再次咳嗽起來,半晌才恢復平靜,看着他認真問道:“難道你們就不擔心殺人太多,會逼神殿出手?”

王景略心想,只要寧缺在光明祭上出手,這場剛剛停歇半年多時間的戰爭便必然要重新開始,那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大唐剛剛從戰爭中恢復過來,並沒有做好再次與整個世界對抗的準備,無論心理上還是資源上,這種準備都還需要一段時間。

但書院已經做好了這種準備,而且堅信只要寧缺能夠完美執行計劃,那麼西陵神殿便不敢輕易再啓戰釁。真正令書院感到憂慮的,還是酒徒和屠夫這兩把始終懸在長安城外的大刀,不過也正因爲如此,所以書院異常堅定地必須執行這項計劃,唯有此才能讓這兩人不敢動手,哪怕只是暫時的。

大師兄不在書院後山,應該還在皇宮裡主持驚神陣的修復,四師兄和六師兄現在也在那裡做助手,三師姐餘簾在大戰後已然飄然遠去,其餘的人還處於漫長的療傷過程中,現如今書院後山便由二師兄坐鎮。

君陌是用劍之人,他想要護住書院後山,便必須把自己的劍磨的更加鋒利一些,所以這些天,他一直坐在小院後的瀑布下磨劍。

他不停地磨劍,日夜不歇,如今已經磨穿了十餘塊堅硬的石頭,他的心依然靜不下來,就像臂上在風中輕擺的袖管。

木柚拎着食盒走到潭畔,看着他空蕩蕩的袖管和被梳的一絲不苟的灰白頭髮,心頭微黯,然後溫柔說道:“老師曾經說過,皮皮樂天所以知命,此生必然福緣深厚,小師弟在桃山,一定把他救出來。”

君陌的心不靜,不是因爲滿頭灰髮和斷臂,不是因爲此生無望以劍修至老師或小師叔的境界,而是因爲陳皮皮要死了。

書院後山裡,他教訓陳皮皮的次數最多,用院規打他的次數最多,說的話也是最多,他和陳皮皮的關係最爲親厚。

光明祭將要召開,陳皮皮便要死了,而他卻只能坐在潭畔,不知所謂地磨着這把似乎永遠也磨不斷的鐵劍,如何能夠平靜?

“西陵神殿強者衆多,聽聞掌教境界已然恢復,又有金帳的神棍和懸空寺的禿驢,師兄的計劃雖然看似沒有任何漏洞,小師弟的執行能力也是世間一流,但我們事先並不知道皮皮在桃山,所以我不放心。”

木柚知道無論自己說什麼,都不能讓他的心情好起來,把食盒放到潭邊的石上,說道:“先吃飯吧,晚上記得回家睡,外面夜涼。”

聽着回家二字,君陌有些不習慣,但還是明白自己應該怎樣做,起身說道:“這些天辛苦師妹了,晚上我會……回家。”

…………在潭邊吃完飯後,君陌繼續磨劍,堅硬的青石表面被鐵劍磨成了極細的粉末,落在水面上不時起伏,這大概便是堅強的泡沫。

兩名少年來到潭邊,替他送水,同時把食盒提回小院。

看着君陌寂寥的背影,二人猶豫不前,最終還是李光地壯起膽子說道:“老師,那天聽大師伯說您如果多看些佛經……”

李光地和張念祖被寧缺送進書院後,一直沒有正式開始修行,現在還沒有初識,只是普通人,但在後山裡與師叔們接觸多了,也隱約明白了一些修行的道理,或者說只是模糊懂了些詞,見着師父在潭畔磨劍苦惱,他們也大感焦慮,渾不吝的勁兒發作,居然想給君陌出些主意。

李光地的聲音越來越小,因爲他自己都覺得自己是在胡說,而且他們從五師叔處知道,老師最厭惡佛法和那些和尚,據說當年壓垮爛柯寺的瓦山佛祖石像,便是被老師用劍斬落的,自己居然要老師修佛,這真是找死。

君陌沒有回頭,也沒有動怒,說道:“去小鎮後,聽朝小樹的話,雖然你們還沒有開始修行,但既然是書院弟子,便不能給書院丟臉。”

多年前寧缺帶着書院前院學生去荒原實修時,他說的也就是這樣一句話,這句話裡的要求很簡單,卻也有很大的壓力。

兩名少年想着馬上便要啓程,想着要做的那些事情,又有些微懼,看着老師的背影,又有些不捨。

張念祖猶豫說道:“老師,這次我們可能不能活着回來了……您放心,我們不害怕,也不會給書院丟臉,只是……”

君陌沒有讓弟子把話說完,轉過身來看着他們說道:“只要想活便一定能活,哪怕是昊天來問我,我也只有這個答案。”

當天夜裡,君陌不再磨劍,回到了小院。

木柚給他做了宵夜,第二天清晨又送好早飯,送張念祖和李光地出了雲門大陣,一直送書院前院,不停地囑咐着。

兩名少年跪下給她叩首。

李光地說道:“師孃,你還是早些回去吧,我還是擔心老師。”

木柚笑着摸了摸他的腦袋,卻沒有走,直到那輛馬車駛下草甸,才轉身離開,既然是師孃,總得有些師孃的模樣。

待她回到後山小院,才發現正如李光地所說,自己應該早些回來。

她看着滿地灰白的髮絲,吃驚無比,當君陌從井旁擡起頭來後,她更是身體搖搖欲墜,險些就這樣昏了過去。

君陌是很講究儀容姿態的人,他的頭髮永遠梳的那樣整齊,無論烏黑還是花白,那頂古冠永遠是那樣的正而筆直。

現在他的頭髮再也不可能梳的像從前那樣一絲不苟,他再也不可能戴上那頂標誌性的古冠,因爲他剪掉了他的發。

()

第65章 魚躍此時海(上)第72章 那年春,我把桃花切一斤(上)第27章 灰眼的幼獸第63章 一世人,兩碗煎蛋面第137章 小手中握着的將來第65章 問天(下)第83章 夜宮靜第219章 走吧,走吧第122章 明月當空(下)第165章 我以長安戰無敵(上)第95章 唐不亂第99章 盛宴(上)第12章 魔宗斷指與邊軍閃箭第26章 勝利,與光明無關第95章 永字八法第207章 生死之間有大物第44章 暮光下,拖着車,牽着馬第99章 兩大名帖的誕生夜第87章 書中有紙,不知何言第11章 困獸第138章 柳絮下的真相第235章 錢多了不起啊?第74章 在山上等着你第97章 枝蔓第95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51章 神輦北行第64章 警兆第79章 出淵見觀第72章 書院,勝在有桑桑第19章 絃斷琴驟,我來了第209章 書院一向有禮第40章 熊孩子,光明者,普通人(上)第43章 御史張貽琦之入港第67章 花開彼岸天(上)第18章 月缺第22章 佛言第37章 七箭第64章 壯闊第72章 夫子的故事(中)第48章 你想戰,那便戰(上)那啥第149章 入世之人(上)第42章 桃山之亂第161章 神符,針眼,殘荷第179章 盛夏的一場雨第81章 故事新編(下)第279章 雪落第113章 落入阡陌間的馬車第106章 又是一年秋風至第29章 我可以沉淪第35章 小密探的前途第194章 世內事外第114章 一步殺一人第84章 入魔(九)第275章 那些被遺忘的名字第124章 箭雨與紅線,來一劍第88章 一道鈴聲第36章 生死相許第3章 春天的故事(下)第47章 荒人,有點意思第117章 書院依然第273章 這何嘗不是一種領悟第93章 渭,無所留第274章 唯一的選擇第119章 都是別人苦(上)第265章 街頭論道第50章 改變長安江湖歷史的一場談話第184 放聲而笑(上)第73章 這樣有意思嗎?第199章 看天書第67章 花開彼岸天(上)第68章 夜海泛粥及舟第11章 富春江也洗不盡第125章 窮人乍富豈能安?第123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75章 那些年,我們一起逆的天(下)第95章 行走人間的佛子第106章 又是一年秋風至第215章 借劍(中)第82章 舊書樓第28章 馬車上第34章 橫行沼澤的嘎嘎第31章 善戰第78章 你想白,就能白第110章 四人行,有人踏湖而行第57章 破境之約第29章 我可以沉淪第96章 天亦病(下)第137章 小手中握着的將來第106章 菩提樹下踏山行第45章 黃泥硯,白雪地第205章 不借春雨洗我血第39章 簡大家紅袖怒招第159章 嶄新的一筆第47章 竹竿空空兩頭響第57章 兩個人的戰鬥第109章 你看第209章 書院一向有禮第49章 帝國道門兩相厭第194章 掃地的老婦人
第65章 魚躍此時海(上)第72章 那年春,我把桃花切一斤(上)第27章 灰眼的幼獸第63章 一世人,兩碗煎蛋面第137章 小手中握着的將來第65章 問天(下)第83章 夜宮靜第219章 走吧,走吧第122章 明月當空(下)第165章 我以長安戰無敵(上)第95章 唐不亂第99章 盛宴(上)第12章 魔宗斷指與邊軍閃箭第26章 勝利,與光明無關第95章 永字八法第207章 生死之間有大物第44章 暮光下,拖着車,牽着馬第99章 兩大名帖的誕生夜第87章 書中有紙,不知何言第11章 困獸第138章 柳絮下的真相第235章 錢多了不起啊?第74章 在山上等着你第97章 枝蔓第95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51章 神輦北行第64章 警兆第79章 出淵見觀第72章 書院,勝在有桑桑第19章 絃斷琴驟,我來了第209章 書院一向有禮第40章 熊孩子,光明者,普通人(上)第43章 御史張貽琦之入港第67章 花開彼岸天(上)第18章 月缺第22章 佛言第37章 七箭第64章 壯闊第72章 夫子的故事(中)第48章 你想戰,那便戰(上)那啥第149章 入世之人(上)第42章 桃山之亂第161章 神符,針眼,殘荷第179章 盛夏的一場雨第81章 故事新編(下)第279章 雪落第113章 落入阡陌間的馬車第106章 又是一年秋風至第29章 我可以沉淪第35章 小密探的前途第194章 世內事外第114章 一步殺一人第84章 入魔(九)第275章 那些被遺忘的名字第124章 箭雨與紅線,來一劍第88章 一道鈴聲第36章 生死相許第3章 春天的故事(下)第47章 荒人,有點意思第117章 書院依然第273章 這何嘗不是一種領悟第93章 渭,無所留第274章 唯一的選擇第119章 都是別人苦(上)第265章 街頭論道第50章 改變長安江湖歷史的一場談話第184 放聲而笑(上)第73章 這樣有意思嗎?第199章 看天書第67章 花開彼岸天(上)第68章 夜海泛粥及舟第11章 富春江也洗不盡第125章 窮人乍富豈能安?第123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75章 那些年,我們一起逆的天(下)第95章 行走人間的佛子第106章 又是一年秋風至第215章 借劍(中)第82章 舊書樓第28章 馬車上第34章 橫行沼澤的嘎嘎第31章 善戰第78章 你想白,就能白第110章 四人行,有人踏湖而行第57章 破境之約第29章 我可以沉淪第96章 天亦病(下)第137章 小手中握着的將來第106章 菩提樹下踏山行第45章 黃泥硯,白雪地第205章 不借春雨洗我血第39章 簡大家紅袖怒招第159章 嶄新的一筆第47章 竹竿空空兩頭響第57章 兩個人的戰鬥第109章 你看第209章 書院一向有禮第49章 帝國道門兩相厭第194章 掃地的老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