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魔宗斷指與邊軍閃箭

呂清臣說完這番話,又開始劇烈的咳嗽。

念師在俗人想像中最爲玄妙神秘,只有他們自己知道,看似神奇的念力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在殺傷敵人的同時,也會對念師自己的精神識海甚至肉身造成極大損害。

他看了一眼遠處那位巨漢小山般的屍體,想到帝國珍貴的強者資源經此一役便要少上兩人,不禁感到萬分可惜,甚至產生了某種看着子侄輩不成器的痛惜感,搖頭嘆道:

“我大唐雖然強者輩出,但有大劍師境界的人並不多,以你之能,既然出身書院,本應爲國效力,怎可從賊行事?”

“賊?何爲賊?清臣先生,你既出身昊天道,那麼你應該知道當年欽天監被人抹掉的那句評鑑:夜幕遮星,國將不寧!”

中年書生通過侍衛們的表情早已確認己方此行的刺殺目標並不在車中,死的那個女子只是個幌子。他看了眼已經變成堆垃圾的華麗車廂,冷笑說道:

“夏侯將軍想些什麼我不關心,我只知道他和我的目的相同,那就是殺死你們隊伍裡那名妖女!”

呂清臣想起十幾年前那件鬧得沸沸揚揚的欽天監事件,沉默片刻後搖頭說道:“書院精神不論六合之外,我出身昊天道況且不信這些神鬼之說,你又何必。”

“我跟隨公主殿下已逾四年,從不認爲她是應兆之人。”

聽到這番帝國下層民衆絕對不會知道的秘辛,寧缺隱約間明白了爲什麼當年公主殿下執意要嫁入草原,而爲什麼對她寵愛有加的皇帝陛下最終居然會同意。

一念及此,他忍不住轉頭向身旁望去,只見那名清秀婢女的表情變得極爲難看,眉眼間佈滿寒霜。

中年書生緩緩斂去臉上所有情緒,不再回答呂清臣的話語,而是閉目深深吸了口氣,隨着呼吸,他身周的落葉開始捲動,身上的青色長衫隨風獵獵作響。

“你還想做些什麼?”

呂清臣老人皺眉看着他,說道:“我等了你七十七息的時間,你始終未能調息成功,證明你腑臟已碎,氣海已毀,加上本命劍已廢,現在的你連個普通軍卒都不如,難道臨去這一刻你依舊不願獲得安寧?”

在普通人的心目中,無論是劍師還是念師,這些能夠調動天地元氣的修行者都是非常神秘莫測的人,有些愚夫村婦甚至相信那些最強大的修行者可以超生脫死,所以哪怕明明看着中年書生已經到了燈盡油枯的時節,身負重傷的草原蠻子和侍衛依然不敢放鬆,警惕萬分。

直到他們聽到呂清臣的話,他們才終於相信那位可怕的大劍師真的已經不行了,疲憊與傷勢瞬間開始侵襲精神和肉體。

只有寧缺依舊警惕,從戰鬥開始到現在始終像個鵪鶉般藏在落葉中的他,盯着大樹旁那名渾身浴血的中年書生,握着弓箭緩慢逐寸移動着身體,尋找着最佳的冷射位置。

大唐帝國看待榮譽重於生命,無論是士大夫還是市民階層都格外推崇風範氣度,在他們看來,敵人苦戰將死之時,應該得到和他實力身份相符的尊重。

此刻將要死去的是一名地位尊崇的大劍師,所以侍衛首領會頜首還禮,哪怕對方殺死了自己很多忠心耿耿的下屬,所以呂清臣會和他說話釋疑,讓他完成生命最後的言語交待。

寧缺從來就不是一個典型的唐人。

他看重榮譽,但堅持認爲榮耀即吾命是廢話,並不認爲世界上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即便有也不會是榮耀。

他是個小小的邊城軍卒,根本不瞭解這些強大的修行者戰鬥的方式,甚至今天才是他第一次看到這種戰鬥。

但今天那位大劍師既然成爲了他的敵人,那麼他就會一直保持警惕,時刻準備出手用任何方式去殺死對方。

從小艱辛流浪,在邊塞裡與蠻人刀口見血數年,讓少年養成一個根深蒂固的認知:只有死了的敵人才是安全的敵人,纔是好敵人,也只有到那個時候,他或許纔會脫下軍帽,對敵人的屍體行注目禮,表示自己極有限度的尊重。

就在這時,異變陡生,或者說如他所預料的那般發生了。

漫天落葉在大樹旁快速舞動,中年書生被血打溼的青衫忽然急劇膨脹,數道血流從他的五官裡噴涌而出,彷彿有股恐怖的無形力量正從那些落葉間,從天地間向他的身體內灌注進去,將他所有的力量混着鮮血逼了出來!

“納天地於內!”

看到這一幕,呂清臣勃然變色,看着中年書生憤怒呵斥道:“書院中人用魔宗手段?你……你居然敢欺師滅祖!”

北山道口戰鬥兇險慘烈至極,然而自始至終這位老人都不曾動容,在唐人看來既然敵我陣營已存,那麼無論勝負生死都是尋常之事,並不涉及所謂道德正義,可當他發現中年書生動用了魔道的自毀手段,終於第一次忍不住動了怒!

“若爲正道,何懼用魔手段。”中年書生緩緩擡起右臂,遙遙指向車廂旁的老者,淡然說道:“若這是沉淪,那便讓我沉淪入冥界,永世不得超生罷。”

話音落處,他右手食指根部驟然多出一道深刻的血痕,隱現白骨,只聽得他一聲悶哼,食指扯離手掌,陡然加速,變成一道血影呼嘯噴出,直刺呂清臣的面門!

納天地元氣於體內,不惜暴體崩壞,把自己的肉身修成本命飛劍,凝畢生功力於一擊,正是最典型的魔宗手段!

對於護送公主的隊伍來說,呂清臣老人是他們最強大的倚靠,尤其是此時草原蠻子和侍衛們死傷慘重,幾乎沒有人還有再戰之力,於是老人的作用便顯得格外關鍵,他若死在這根斷指之下,誰還能夠抵擋一名大劍師臨死前的暴擊?

兩名草原蠻子狂嚎着向中年書生撲了過去,然而沒跑兩步,便是一個踉蹌摔倒在落葉之上,手裡的彎刀也震了出去。

半跪着的侍衛首領猛地向地面撲倒,拖着血水向前方掙扎爬行,離他不遠處有名犧牲侍衛留下的弩箭,然而他雖然已經拼了命,但明顯還是慢了,當他握到弩箭時,只怕車廂旁已經虛弱到不能再戰的呂清臣已經被斷指刺中。

幽暗的北山道口林間,沒有人預料到一名出身書院的大劍師,居然使出了魔宗手段,誰都沒有準備,似乎只能眼睜睜看着這名大劍師擊殺成功,然後全隊盡喪。

寧缺有準備。

他準備了很長時間。

當那名青衫中年書生淡然感慨之時,他毫不爲之所動,警惕注視對方的一舉一動,緩慢挪動着身體,尋找着最佳位置。

當中年書生開始吸納天地元氣入體內,林間落葉狂舞之時,他已經雙腳一前一後站立在了枯葉之間,舉起手中那把看似尋常的黃楊硬木弓,瞄準了對方。

右臂用力,勁傳腕間,弓弦被猛地拉開,如一道滿月,堅韌的弓弦承受巨大的力量,發出一陣嗡鳴,弦上的羽箭微微顫抖,然後迅速變爲平靜,像待要彈出的蛇。

當中年書生斷指飛出時,寧缺右手的中食二指微微一鬆,弓弦上的穩置器一擰,弓弦嗡的一聲鳴嘯彈回,一根羽箭如電般射出,穿透數片落葉,直衝其人胸膛。

嗡嗡嗡!

弓弦急速振動,黑色的箭羽殘影閃電般前行,刺破落葉,撕破夜色,就在那位青衫大劍師以魔宗手段逼出的斷指刺中老人呂清臣面門之前,提前抵達了他的胸膛!

修行者的肉體並不比普通人更強大,尤其是劍師念師符師因爲長年冥想,身體反而會更加孱弱,需要格外注意近身的防禦,除了像侍衛們那樣的近身死士之外,他們一般還會在長衫棉袍之內穿着輕甲,以防止被刺客偷襲。

在生命最後的時刻,這位出身書院的大劍師不惜動用魔宗手段也要殺死敵方最強大的念師,意念可見堅決,所以當他察覺到對方有人用弓箭偷襲時,並沒有做出任何反應,

他的意念識海之中,現在只剩下天地元氣匯聚而成的盪漾湖泊,斷指就像一條破浪的黑線,艱難的前行,此時此刻他必須集中全部的精神力量,才能完成這最後的一擊,他不會允許自己被任何事情打擾,即便是將要臨體的冰冷羽箭。

而且青衫之下是精密的軟甲,他相信隔着這麼遠的距離,那根不知從什麼地方射來的冷箭,根本沒有能力射死自己。

噗的一聲悶響,一根羽箭扎進他的胸膛,箭頭很詭異的高速旋轉着,比普通的羽箭旋轉速度不知要快上多少倍,鋒利的簇鋒瞬間撕裂青衫,擠進了輕甲的微小縫隙之中!

羽箭入肉三分,鮮血初現。

中年書生依然沒有理會,甚至沒有低頭看一眼,臉上的細微血珠流淌成小溪,在緊皺的眉頭處寫出一個愁苦的川字。

箭鋒入體很痛,但不會死,所以那又如何?

但寧缺射出的不止一箭。

第176章 薄胸碎大石,厚顏震冬草第89章 入魔(十四)第100章 好久不見第52章 神袍揮展第278章 旗展第69章 輾轉反側第63章 一世人,兩碗煎蛋面第68章 何以澆塊壘(上)第58章 殿前私語第169章 三元里的少年(上)第95章 天亦病(中)第22章 旅途上的學習第70章 告別的長街第123章 癡於花者,默然隨之第122章 敲骨第二 卷卷末閒嘮第24章 恥與爲伍,所以留下第116章 風雪不能阻,佛指亦能隱第206章 真正簡單的一刀第60章 奔跑射箭的少年第53章 風景第160章 此路不通第33章 書院的當然第46章 長安城的拆遷戶第51章 白雪墨眉不相欺第187章 囚而養之(上)第122章 明月當空(下)第168章 紅月與雪狼第103章 書院有理,君子持方第32章 擅戰第92章 渭,我心憂第36章 他和她的談話(下)第92章 以血洗血第164章 宮門宅的夜話第68章 不起眼的葉子有很多種顏色第86章 雲上的草書第73章 白骨山中一枯僧第59章 昊天在懷,我觀人間如滄海第97章 月有圓缺,人有老病第163章 我不想你走第88章 過大澤,見大河第175章 湖畔飛他媽的劍第143章 辯難始第202章 關於憤怒和勇氣的抉擇第75章 重回渭城當年道第128章 書院裡的天才們第35章 那一場微涼的春雨第160章 喝了這杯茶,再來問問啥第13章 青衫紅花溼第47章 血鳳鳴桃山(中)第48章 從天而降的屍與劍,來到荒原的巨輦第18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上)第193章 書院來了位挑戰者第33章 道門的賭博第279章 雪落第40章 以辯發難第87章 入魔(十二)第96章 該誰走?第76章 黑色閃電以及弓弦的奏鳴第143章 二師兄的規矩(下)第79章 不戰而別亦無憾第81章 佛祖的筆記第3章 春天的故事(下)第143章 辯難始第53章 亭畔誰人青衫溼第72章 夫子的故事(中)第7章 最後一劍第129章 攜手第78章 暮色中的“學術討論”第121章 明月出青山第88章 入魔(十三)第122章 敲骨第1章 她第213章 不好糊弄的男人們第26章 雄城,好久不見第61章 大意思第100章 神符師的傳人第113章 落入阡陌間的馬車第184章 解決問題有三種方法,或者一種第120章 自幼殺蠻,故蠻不講理第140章 不曾疑第107章 永遠的生與死第51章 白雪墨眉不相欺第282章 井裡井外第62章 理還亂第63章 鴉雀無聲第86章 一點浩然氣第54章 雨夜裡,傳奇重現第41章 彼之道,好久不見第40章 讓他去第275章 那些被遺忘的名字第36章 碧湖近了第202章 關於憤怒和勇氣的抉擇第107章 青春作伴好還鄉第249章 客至主不安第11章 小瓷瓶第140章 殺佛與陳年老壇第23章 斷樑之讖第153章 長安城的敵人
第176章 薄胸碎大石,厚顏震冬草第89章 入魔(十四)第100章 好久不見第52章 神袍揮展第278章 旗展第69章 輾轉反側第63章 一世人,兩碗煎蛋面第68章 何以澆塊壘(上)第58章 殿前私語第169章 三元里的少年(上)第95章 天亦病(中)第22章 旅途上的學習第70章 告別的長街第123章 癡於花者,默然隨之第122章 敲骨第二 卷卷末閒嘮第24章 恥與爲伍,所以留下第116章 風雪不能阻,佛指亦能隱第206章 真正簡單的一刀第60章 奔跑射箭的少年第53章 風景第160章 此路不通第33章 書院的當然第46章 長安城的拆遷戶第51章 白雪墨眉不相欺第187章 囚而養之(上)第122章 明月當空(下)第168章 紅月與雪狼第103章 書院有理,君子持方第32章 擅戰第92章 渭,我心憂第36章 他和她的談話(下)第92章 以血洗血第164章 宮門宅的夜話第68章 不起眼的葉子有很多種顏色第86章 雲上的草書第73章 白骨山中一枯僧第59章 昊天在懷,我觀人間如滄海第97章 月有圓缺,人有老病第163章 我不想你走第88章 過大澤,見大河第175章 湖畔飛他媽的劍第143章 辯難始第202章 關於憤怒和勇氣的抉擇第75章 重回渭城當年道第128章 書院裡的天才們第35章 那一場微涼的春雨第160章 喝了這杯茶,再來問問啥第13章 青衫紅花溼第47章 血鳳鳴桃山(中)第48章 從天而降的屍與劍,來到荒原的巨輦第18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上)第193章 書院來了位挑戰者第33章 道門的賭博第279章 雪落第40章 以辯發難第87章 入魔(十二)第96章 該誰走?第76章 黑色閃電以及弓弦的奏鳴第143章 二師兄的規矩(下)第79章 不戰而別亦無憾第81章 佛祖的筆記第3章 春天的故事(下)第143章 辯難始第53章 亭畔誰人青衫溼第72章 夫子的故事(中)第7章 最後一劍第129章 攜手第78章 暮色中的“學術討論”第121章 明月出青山第88章 入魔(十三)第122章 敲骨第1章 她第213章 不好糊弄的男人們第26章 雄城,好久不見第61章 大意思第100章 神符師的傳人第113章 落入阡陌間的馬車第184章 解決問題有三種方法,或者一種第120章 自幼殺蠻,故蠻不講理第140章 不曾疑第107章 永遠的生與死第51章 白雪墨眉不相欺第282章 井裡井外第62章 理還亂第63章 鴉雀無聲第86章 一點浩然氣第54章 雨夜裡,傳奇重現第41章 彼之道,好久不見第40章 讓他去第275章 那些被遺忘的名字第36章 碧湖近了第202章 關於憤怒和勇氣的抉擇第107章 青春作伴好還鄉第249章 客至主不安第11章 小瓷瓶第140章 殺佛與陳年老壇第23章 斷樑之讖第153章 長安城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