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十章 滿世界都是肥羊

魚與熊掌如何兼得,如何讓松江乃至江南地區的百姓願意種糧食,使江南能夠成爲穩定的產糧區,緩解其餘省份的糧荒,渡過國家最艱難的這段時間,但又不過份打擊工商業,避免“重農抑商”,使中國再次重走壓制商業展老路,成了周士相急需解決的難題。.m

當下,解決糧食問題固然重要,但若就此“因噎廢食”,完全不顧商業存在的合理和必要性,打壓已有資本萌芽狀態的江南紡織業,日後必然會導致新的問題。畢竟,糧食可以解決溫飽,卻不能讓人富裕。溫飽無憂後,人的天性就會想要更多物質性的享受,生活用品,油鹽醬醋,一年四季穿的衣服鞋子,雞鴨魚肉等等,無一不是商業的運作。

糧食多了以後還會產生糧食加工業,使國人能夠享用的食物更多更豐富,這些都是商業的功勞。所以解決一個問題的前提是不能製造另一個問題,得到糧食的同時,也要商業能夠隨之展。紡織業是商業中一種,也是當下年代的主要商業模式,其最終的展可以說改變了時代,改變了整個世界。因此,周士相不可能一拍腦袋就叫停,從而產生更多的社會問題,甚至於大規模的民亂,以至於一步步落後於西方。

不過周士相畢竟不是神仙,前世也只是個普通士兵,征戰廝殺他在行,涉及到經濟民生,他就有點無處下手了。活人當然不會被尿憋死,周士相自己想不到解決辦法,但他手下有的是人。只要不恥下問,總能得到解決法子。

蘇州的蔣國柱張長庚松江的汪士榮等人,都接到了齊王府的問答條文。很快,各式對答就雪片似的飛到了周士相手中。其中,汪士榮提出的解決之道,讓周士相眼前一亮。

汪士榮提出的是仿開中法。

所謂開中法指的其實就是鹽引制,這是明朝建國以後,爲了鼓勵商人輸運糧食到邊塞採取的一種制度。開中法要求,根據里程遠近,一至五石糧食可向官府換取一小引(二百斤)鹽引。具體實施又分爲報中守支市易三步。報中由鹽商按照官府榜文要求,將糧食運到指定的邊疆糧倉,再向邊疆衛所換取鹽引;守支是鹽商換取鹽引後,憑鹽引到指定的鹽場守候支鹽;市易是鹽商把得到的鹽運到指定的地區銷售。

不過因爲長途運輸糧食的耗費實在巨大,商人們爲了減少開支,便在各邊僱傭人手開墾田地,專門生產糧食,然後就地入倉換取鹽引。這種形式的屯田是由商人經營的,故又稱商屯。明初商屯東到遼東,北到宣大,西到甘肅,南到交址,各處都有,其興盛對邊防軍糧儲備以及開邊疆地區有一定作用。根據明朝的需要,除用糧米換取鹽引之外,有時也可用布絹銀錢馬匹等換取,但以糧換取是主要形式。

汪士榮的辦法說白了,就是將開中法引入到紡織業。他建議將現下各府各縣織機作一個數量登計,凡過五臺以上的個人或商戶,必須每年向官府交給一定數目糧食,官府才能給予他們經營許可。許可制下,小作坊和農民自家或許交納的糧食不會太多,可那些大作坊主和大商人們要交納的糧食可就嚇人了。他們想要繼續從紡業獲取暴利,就必須和明初那些鹽商一樣,將手中的一部分土地轉爲糧田,專門生產糧食以換取他們可以生產販賣紡織品的許可。

汪士榮在提出的辦法同時,也點明瞭這個辦法的弊端。那就是紡業畢竟是暴利,尤其是賣往海外的利潤驚人,初期固然能保持常態,可時間久了,難免會有人見有利可圖,利用手中的權勢奏討鹽引,轉賣於商人從中牟利。當年正是因爲大量皇親國戚官員太監奏討鹽引“佔窩”,才破壞了開中制度,不僅影響朝廷的財政收入,也影響了邊疆軍糧的儲存。

汪士榮提出的“有人”是指哪些人,雖沒有直接點明,但周士相知道他說的是哪些人,無疑就是有權有勢的人。而現在定武朝廷哪些人有權有勢,答案很顯然,肯定是他太平軍的人。不過這個擔心至少眼下還不是周士相要解決的問題,對於部下,他很瞭解,當年他帶着大樵山那幫人下山時,可不是用的什麼民族大義,解民於水火之中,也不是什麼復仇,而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當大官,大財。想要大財,就得自個來當官。

有覺悟的,肯定會有,但若真要周士相自己拍心口數一數,只怕他自己都列不出五個來。一幫跟着自己只是爲了升官財的傢伙們,能指望他們財不眼紅,不下手?那蔣禿子爲了當個從龍功臣,連半道襲殺唐王都敢幹,甚至還串連一幫人準備給他黃袍加身,試問,連這種事都敢幹的傢伙,還有什麼事不敢幹,幹不出來的?

周士相怕這種事,但他卻不擔心這種事生,因爲他相信自己,也相信他的部下們。

周士相相信自己會給部下們指出更加有“錢途”的道路,他也相信自己的部下們貪婪的胃口絕不會隨着功成名就而減少。

這個世界上什麼行業最暴利——搶劫!

除了大明朝以外,滿世界都是肥羊。

只要有對錢財的渴望,只要胃口仍舊貪婪,周士相便敢斷定,江南的這些蠅頭小利絕不會讓他的部下就此止步不前的。

汪士榮又提出,既然大帥是想解決糧食不足,那麼切不能讓商人們以銀代糧,因爲這樣做的話,後果就是商人們不再種植糧食,而是以利潤所得一部來換取許可。這樣的結果固然是稅收的多了,可糧食卻還是不多。當年弘治時戶部尚書葉淇改制讓商人以銀代米,交納於運司解至太倉,再分給各邊,這種做法固然使大明財政收入驟加,可是原本在九邊商屯的商人們卻全部舉家內遷,使得邊軍糧食大減。這直接導致九邊殘破,衛所軍人如乞丐一般,漸漸失去財政力。明後期不得不以舉國之力供養九邊,最終導致甲申之變。公告:筆趣閣app上線了,支持安卓,蘋果。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五章 辮子第302章 銀子和糧食第四百三十章 亂動亂叫者死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軍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封家信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十八章 剔發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八百八十章 壘屍及頂第六百六十四章 我還像個秀才嗎?第三百零五章 漢人得勤快第九百五十七章 牢房卻是許多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死第九十七章 降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割辮殺韃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286章 滿洲大兵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勞師動衆第九百八十八章 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一桌飯,來幾桌客第八百五十六章 戴家莊第二十五章 大人開單章 求訂閱第286章 滿洲大兵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二百零二章 跑單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孤身勤王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七百五十一章 親王與驢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局面 上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之爭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公主出嫁第八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東西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雲南易幟 洪首傳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麼,你不賣?第一千一百章 灰飛煙滅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四百二十八章 經略衙門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九百七十四章 哪還顧得了你們!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死第九百五十章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二百零九章 回去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五百五十七章 疑神疑鬼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爲何不死的?第六百八十五章 朕不是膽小鬼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七十五章 爆破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一千零六 滿蒙援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戰果第三百三十六章 兩位大學士第四百四十六章 俺瞎子要露臉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產第六百二十三章 好日子過夠了不成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軍使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九百章 從龍功臣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二百二十五章 誓言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清萬萬年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
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五章 辮子第302章 銀子和糧食第四百三十章 亂動亂叫者死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軍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封家信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十八章 剔發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八百八十章 壘屍及頂第六百六十四章 我還像個秀才嗎?第三百零五章 漢人得勤快第九百五十七章 牢房卻是許多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死第九十七章 降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割辮殺韃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286章 滿洲大兵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勞師動衆第九百八十八章 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一桌飯,來幾桌客第八百五十六章 戴家莊第二十五章 大人開單章 求訂閱第286章 滿洲大兵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二百零二章 跑單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孤身勤王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七百五十一章 親王與驢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局面 上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之爭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公主出嫁第八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東西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雲南易幟 洪首傳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麼,你不賣?第一千一百章 灰飛煙滅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四百二十八章 經略衙門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九百七十四章 哪還顧得了你們!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死第九百五十章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二百零九章 回去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五百五十七章 疑神疑鬼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爲何不死的?第六百八十五章 朕不是膽小鬼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七十五章 爆破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一千零六 滿蒙援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戰果第三百三十六章 兩位大學士第四百四十六章 俺瞎子要露臉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產第六百二十三章 好日子過夠了不成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軍使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九百章 從龍功臣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二百二十五章 誓言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清萬萬年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