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陌生的對手

英國皇家海軍組建第二印度洋艦隊,準備遠征印度洋,絕對不是小事,。?

收到消息後,馮承乾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雷德爾發了一封電報,提出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應該立即採取行動,牽制住英國皇家海軍,使其無法向印度洋派遣艦隊,協助中國海軍控制印度洋。?

雷德爾很快就回了電報,只是讓馮承乾非常失望。?

在電報中,雷德爾明確提到,帝國海軍的公海艦隊還沒有做好出海準備,而且英國皇家海軍到底會不會向印度洋派遣艦隊還是個未知數,由斯科特指揮的那支艦隊,也有可能前往地中海。?

當然,馮承乾也沒對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抱太大的希望。?

主要原因不是公海艦隊沒有做好準備,也不是斯科特艦隊去向不明,而是英國皇家海軍向印度洋派遣遠征艦隊更符合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利益,而且不管印度洋的戰鬥結果如何,對德意志第二帝國都有利無害。?

道理非常簡單。紅俄眼看着就要戰敗了,德意志第二帝國肯定會啓動攻打英國本土的作戰方案,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英國皇家海軍。顯然,英國皇家海軍向印度洋派遣艦隊,等於削弱了本土艦隊,對接下來的對英作戰有很大的好處。此外,如果英國皇家海軍的第二印度洋艦隊大敗而歸,肯定會對其士氣造成嚴重打擊,說不準還會迫使其再向印度洋派遣一支遠征艦隊。如果結果恰恰相反,即英國皇家海軍在印度洋取得了大勝,肯定會想辦法鞏固勝利果實。而中國海軍也會繼續向印度洋用兵,只是攻佔印度的作戰行動肯定會受阻,而這對德意志第二帝國都有好處。?

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不肯採取行動,馮承乾就只能靠自己了。?

六月二十一日,李向龍回到北京,名義上是向海軍司令述職,實際上則是回來商討進軍印度洋的作戰行動。?

“情報準確可信嗎?”?

“雷德爾在回電中提到,。斯科特艦隊將前往地中海。”馮承乾拿起雪茄,點上後抽了兩口,又說道,“雖然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但是現在這個時候派艦隊去地中海有什麼意義?即便蘇伊士運河與直布羅陀海峽十分重要,英國皇家海軍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將其奪回,而我們進軍印度洋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而駐守印度的英軍、以及在中東與海灣地區的英軍都需要立即得到支援。我的判斷是,斯科特艦隊肯定會繞過好望角,直接進入印度洋。如果我們的艦隊在此之前進入印度洋,斯科特艦隊就有可能開往印度西部港口,比如孟買,或者是轉向前往澳洲西部港口,比如珀斯。如果我們的艦隊還沒有進入印度洋,斯科特艦隊則有可能進駐斯里蘭卡的科倫坡,或者是印度東部港口。總而言之,斯科特艦隊直接開赴印度洋的可能性非常大。”?

李向龍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只是仍然在沉思。?

“雷德爾那邊是沒什麼好指望的了,就算雷德爾想幫我們,帝國高層、特別是德皇也不會讓他這麼做。”?

“爲什麼?”?

“當年還在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時候,還是皇儲的威廉二世就多次提起印度,認爲德意志第二帝國要想全面取代英國,就得控制印度。把印度變成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殖民地。”馮承乾看了李向龍一眼。“雖然這麼多年過去了,但是威廉二世肯定對印度垂涎欲滴,絕不希望我們染指印度。”?

“問題是,這不是他能決定的。”?

“話是這麼說。但是德皇的立場,肯定會對帝國決策層產生影響。”?

“難不成。德皇想阻止我們攻打印度?”?

“當然不是,只是不想我們獨佔印度,或者說不想讓我們在現在攻打印度。”?

“爲什麼?”?

“這不僅僅是德皇的個人意願,更關係到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根本利益,。設想一下,如果我們單獨佔領了印度,哪怕這是不可更改的,德意志第二帝國該何去何從?”馮承乾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在付出瞭如此巨大的代價、擊敗了所有敵人、打贏了這場戰爭之後,德意志第二帝國依然停留在歐洲強國的位置上,而不是取代英美、成爲全球唯一的霸主,甚至不可能與我們分享霸權。”?

“這……印度有這麼重要?”?

“在我們與德意志第二帝國之間,除了紅俄,就是印度。大陸戰場上的基本格局已經確定下來,烏拉爾山與烏拉爾河將是我們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分界線,即便我們不會吞併紅俄的亞洲部分,德意志第二帝國也不會吞併其歐洲部分,紅俄也會被分割爲兩個國家,分別由我們與德意志第二帝國控制。問題是,印度的未來卻沒有確定,而德意志第二帝國肯定希望能夠在印度洋上獲得立足點,最佳選擇就是印度。說得更直接一些,只有在印度洋上獲得了立足點,德意志第二帝國纔有能力在戰後向我們叫板,並且扮演世界霸主的角色,不然我們將當仁不讓的成爲全球頭號強國。當然,這裡面還關係到了中東與海灣地區。德意志第二帝國比我們更加需要中東與海灣地區的石油,因此就得阻止我們進入該地區,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進軍印度。”?

“問題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有這個能力嗎?”?

“關鍵就是這裡。”馮承乾豎起了一根手指頭,“目前,德意志第二帝國肯定不具備這個能力,即便兩年之後,德意志第二帝國也未必有能力進軍印度。因此,德意志第二帝國自然希望我們也不要進軍印度。問題是,目前的戰局,又需要我們在印度牽制住英美,不然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戰爭壓力就不會降低,也就別指望在擊敗紅俄之後立即攻打英國本土。如此一來,德意志第二帝國高層自然希望印度洋戰場變成一把雙刃劍,既牽制住了我們,也消耗了英美。”?

“這……”?

“顯然,這也正是我們必須避免發生的事情,。”?

“也就是說,我們得儘快奪得印度洋的制海權。”?

馮承乾點了點頭,說道:“這也是我讓你回來的原因。原本,我想讓顧祝同、或者是其他哪位艦隊司令官去印度洋,但是想來想去,覺得你纔是最好的人選。讓你出征,就是不希望發生任何意外。說得直接一些,我們不但要在印度洋戰場上取勝,還要勝得漂亮,絕不能讓印度洋變成我們的泥潭。”?

“能給我哪些戰艦?”李向龍根本就沒有推辭。?

“不是很多,最多兩艘艦隊航母,以及配套的護航戰艦。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從方誌盛那裡抽調兩艘、或者三艘快速戰列艦。”?

李向龍沉思了一陣,說道:“大型巡洋艦就不需要了,兩艘艦隊航母、兩艘快速戰列艦與兩艘防空巡洋艦,其他的戰艦看着配就行了。多出來的兩艘大型巡洋艦,可以分配給第二戰鬥艦隊。”?

“這就夠了?”?

“足夠了。”?

馮承乾笑了笑,說道:“那行,就按照你的意思辦。你也不用回去了,我給魯志剛發一封電報,讓他替你指揮戰區艦隊。再說了,顧祝同已經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他肯定能獨當一面,你也沒必要擔心什麼。”?

“擔心?西南太平洋戰場上,根本沒什麼需要擔心的。至少這幾個月裡,沒有什麼可以讓我擔心的。關鍵就是,我們對印度洋不太熟悉,各方面的情況都不大瞭解,此次的印度洋之行,可以說是生死未卜啊。”?

“這麼悲觀?”?

“不是悲觀,是事實。十年前,誰能想到我們將進軍印度洋,又有誰能想到,我們能在太平洋上打得這麼順?”?

馮承乾笑了笑,說道:“雖然不能肯定,但是我想到了,。”?

“你……”?

“怎麼,不相信?”?

“不是不相信,只是……”?

“只是想不明白,是吧?”馮承乾笑着搖了搖頭,說道,“我們不熟悉印度洋,英國皇家海軍照樣不熟悉現在的印度洋,更不熟悉現在的海戰方式。我相信,你肯定肯定不會空着手回來。”?

“希望如此吧。”?

“斯科特艦隊要一個多月之後纔會到達,我安排艦隊在七月中旬出發,這段時間你可以好好放鬆一下。”?

“說得容易,組建艦隊的事務多如牛毛,我哪有時間休息?”?

“不休息也行,反正時間由你自己安排,別的我就不多說什麼了。有什麼不能解決的事情,隨時可以來找我。”?

“行,有麻煩,肯定來找你。”?

離開海軍大元帥官邸,李向龍徑直去了海軍司令部的在京辦事處,讓檔案室管理員把所有與斯科特艦隊有關的資料調了出來。因爲部分機密檔案存放在海軍司令部總部,得通過電報進行發送,所以李向龍等了一個下午,傍晚的時候纔拿到他需要的所有資料,而他也直接回了海軍賓館。?

事實上,李向龍也不大瞭解英國皇家海軍。?

要知道,一直以來,中國海軍只把日本與美國海軍當成勁敵,根本沒有考慮過與英國皇家海軍作戰。?

顯然,李向龍需要花些時間來了解這個陌生的對手。(未完待續)?

第192章 工程師第427章 不再後退第459章 強攻第443章 大裁軍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112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84章 圈套第607章 放權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576章 聲東擊西第146章 大使第4章 總統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125章 特殊任務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18章 輕重有別第179章 突擊第586章 服軟第484章 捷徑第4章 總統第260章 動力之源第137章 受夠了第217章 無能爲力第4章 政治體制第488章 前仆後繼第425章 明確目的第231章 第二印度洋艦隊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112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71章 恐慌第256章 矛盾與合作第566章 報廢的港口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406章 戰鬥到最後第221章 垂死掙扎第118章 順手擒來第127章 全新的開始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565章 遭遇戰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408章 最後的機會第26章 熱身活動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218章 失之毫釐第596章 關鍵點第160章 餘熱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293章 準備開打第75章 創造機會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69章 恩仇第372章 誘餌第366章 雞肋第566章 報廢的港口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192章 工程師第94章 決戰在即第445章 兩洋咽喉第66章 主考官第443章 大裁軍第74章 機不可失第146章 大使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247章 意料之外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467章 主動應戰第351章 頑抗到底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183章 等待時機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462章 換位進攻第165章 落幕之戰第73章 別無選擇第109章 充分準備第58章 急流勇退第170章 錯失第512章 強攻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162章 機會第378章 覺悟第121章 迎頭痛擊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568章 登陸成功第232章 陌生的對手第161章 交代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586章 服軟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109章 充分準備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47章 不怕死第366章 雞肋第100章 守株待兔
第192章 工程師第427章 不再後退第459章 強攻第443章 大裁軍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112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84章 圈套第607章 放權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576章 聲東擊西第146章 大使第4章 總統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125章 特殊任務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18章 輕重有別第179章 突擊第586章 服軟第484章 捷徑第4章 總統第260章 動力之源第137章 受夠了第217章 無能爲力第4章 政治體制第488章 前仆後繼第425章 明確目的第231章 第二印度洋艦隊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112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71章 恐慌第256章 矛盾與合作第566章 報廢的港口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406章 戰鬥到最後第221章 垂死掙扎第118章 順手擒來第127章 全新的開始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565章 遭遇戰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408章 最後的機會第26章 熱身活動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218章 失之毫釐第596章 關鍵點第160章 餘熱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293章 準備開打第75章 創造機會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69章 恩仇第372章 誘餌第366章 雞肋第566章 報廢的港口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192章 工程師第94章 決戰在即第445章 兩洋咽喉第66章 主考官第443章 大裁軍第74章 機不可失第146章 大使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247章 意料之外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467章 主動應戰第351章 頑抗到底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183章 等待時機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462章 換位進攻第165章 落幕之戰第73章 別無選擇第109章 充分準備第58章 急流勇退第170章 錯失第512章 強攻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162章 機會第378章 覺悟第121章 迎頭痛擊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568章 登陸成功第232章 陌生的對手第161章 交代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586章 服軟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109章 充分準備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47章 不怕死第366章 雞肋第100章 守株待兔